第六章-2 红外光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1)基团频率
通过对大量标准样品的红外光谱的研究,处于不同有机物 分子的同一种官能团的振动频率变化不大,即具有明显的特征
性。
这是因为连接原子的主要为价键力,处于不同分子中的价 键力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有限!即各基团有其自已特征的吸收谱
带。
通常,基团频率位于4000~1300cm-1之间。可分为4个区。
23
(2)叁键及累积双键区:2500~1900cm-1
叁 键 及 累 积 双 键
CC,CN,C=C=C,C=C=O 等 2100-2140 RCCH 2196-2260 R=R’则无红外吸收 RCCR’ 2240-2260 分子中有 N,H,C,峰 (非共轭) 强且锐; CN 2220-2230 有 O 则弱,离基团越近 (共轭) 则越弱。
k
k
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
12
2)多原子分子 多原子分子的振动更为复杂(原子多、化学键多、空间 结构复杂),但可将其分解为多个简正振动来研究。 简正振动 整个分子质心不变、整体不转动、各原子在原地作简谐
振动且频率及位相相同。此时分子中的任何振动可视为所有
上述简谐振动的线性组合。 简正振动基本形式
31
一般电负性大的基团或原子吸电子能力较强,与羰
基上的碳原子相连时,由于诱导效应就会发生电子云由
氧原子转向双键的中间,增加了C=O键的力常数,使 C=O的振动频率升高,吸收峰向高波数移动。
6
6.3.2 基本原理
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分子吸收辐射产生振-转跃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条件一:辐射光子的能量应与振动跃迁所需能量相等。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分子振动能量Ev 是量子化的,即 EV=(V+1/2)h
为分子振动频率,V为振动量子数,其值取 0,1,2,…
这样,分子中不同振动能级差为
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记录百分透过率(T%)对波
数或波长的曲线,即为红外光谱。
连续
分子振动转动 跃迁 h ( I 0 ) M M * I t
主要用于化合物鉴定及分子结构表征,亦可
用于定量分析。
2
△E电子≈1-20 eV,
吸收光的波长约为 12.5-0.06μm,紫 外-可见光区。
22
(1)X-H伸缩振动区:4000-2500cm-1
醇、酚、酸等 O-H 3650~3200 3650~3580 低浓度(峰形尖锐) 3400~3200 高浓度(强宽峰) N-H 3500~3100 胺、酰胺等,可干扰 O-H 峰 饱和(3000 以下)与不饱和(3000 以上) 饱和-C-H -CH3(2960,2870) (3000-2800) -CH2(2930,2850) 不饱和=C-H 末端=CH(3085) C-H 3000 左右 (3010~3040) 不饱和C-H 较弱 (2890)较强 、 (3300) (2890~3300) ArC-H 比饱和 C-H 峰弱,但峰 (3030) 形却更尖锐
18
键两端原子电负性相差越大(极性越大),吸收峰越强。
几点说明: 1)吸收峰强度与分子偶极距变化的平方成正比。而偶极 距变化主要由化学键两端原子间的电负性差、振动形式 及其它因素如共振、氢键、共轭等控制; 2)IR的强度比UV的强度小2-3个数量级; 3)IR的光度计能量低,需用宽狭缝。
19
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和表示方法
△E转动≈ 0.005~0.05 eV; △E振动≈ 0.05~1 eV,在分
子振动时,同时有分子的转 动运动,称为振-转光谱,即 红外光谱。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示意图
E分子=E电子+E振动+E转动
3
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 红外光谱以T~或T~ 来表示,下图为正己烷的红外光谱。
注意换算公式: / cm
聚乙烯的红外光谱图 (a)透过光谱图 (b)吸收光谱图
20
4. 振动频率
4000 cm-1 ~ 1300 cm-1 称为基团频率区、官能团区或特征 区。区内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吸收带,比较稀疏, 容易辨认,常用于鉴定官能团。 1300 cm-1 ~600 cm-1称为指纹区,除单键的伸缩振动外, 还有因变形振动产生的谱带。这种振动与整个分子的结 构有关。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 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 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 物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
C=O
1900-1650
C=O C
苯衍生 物的泛 频
1680-1620 2000-1650
倍频峰、合频峰和差频峰 统称为泛频峰。这些峰多 数很弱,一般不容易辨认。
25
C=O (1900 1650 cm-1 ) 碳氧双键的特征峰,强度大,峰尖锐。
醛(酮)的C=O
饱和醛(酮)1740-1720 cm-1 ;强、尖;不饱和向低波移动; 26
14
理论振动数(峰数)
设分 子 的原 子 数 为 n, 对非线型分子,理论
振动数=3n-6
如H2O分子,其振 动数为3×3-6=3 对线型分子,理论 振动数=3n-5 如CO2 分子,其理 论振动数为3×3-5=4
15
理论上,多原子分子的振动数应与谱峰数相同,
但实际上,谱峰数常常少于理论计算出的振动数,这
在红外分析中,通常一个基团有多个振动形式,同时 产生多个谱峰(基团特征峰及指纹峰),各类峰之间相互 依存、相互佐证。只有通过分析一系列的峰才能准确确定 一个基团的存在。
29
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基团频率主要是由基团中原子的质量和原子间的化
学键力常数决定。分子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对它
都有影响,因而同样的基团在不同的分子和不同的外界 环境中,基团频率可能会有一个较大的范围。因此了解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对解析红外光谱和推断分子结构 都十分有用。
~
1
10 4 /( / m)
4
2. 红外光区划分
常用区
5
3. 红外光谱特点 1)红外吸收只有振动-转动跃迁,能量低;
2)应用范围广:除单原子分子及单核分子外,几乎所有有机
物均有红外吸收; 3)分子结构更为精细的表征:通过IR谱的波数位置、波峰数 目及强度确定分子基团、分子结构; 4)定量分析; 5)固、液、气态样均可用,且用量少、不破坏样品; 6)分析速度快; 7)与色谱等联用具有强大的定性功能。
EV= Vh
也就是说,只有当EV=Ea(跃迁所需能量)或者a= V时,
才可能发生振转跃迁。例如当分子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
发态(V=1),此时V=1,即a= 。
7
条件二:辐射与物质之间有相互作用(耦合作用)
∆0 红外活性振动,如:O=C=O ∆=0 红外非活性振动,如: O=C=O
经典力学导出的波数计算式为近似式。因为振动能量变化是量
子化的,分子中各基团之间、化学键之间会相互影响,即分子
振动的波数与分子结构(内因)和所处的化学环境(外因) 有关。
11
例题: 由表中查知C=C键的K=9.5 9.9 ,令其为
9.6, 计算波数值。
1 2c
1
9.6 1 1307 1307 1650 cm 12 / 2
C=C=C 1950 cm-1 C=C=O 2150 cm-1 O=C=O 2349 cm-1
24
(3)双键伸缩振动区:1900~1200cm-1
强峰。是判断酮、醛、酸、酯及酸酐的 特征吸收峰,其中酸酐因振动偶合而具 有双峰。 峰较弱(对称性较高) 。在 1600 和 1500 附近有 2-4 个峰(苯环骨架振动) ,用于 识别分子中是否有芳环。 C-H 面外、C=C 面内变形振动,很弱, 但很特征(可用于取代类型的表征) 。
和原子质量。k与键能和键长有关,键能越大,键长越短,k↑。
k 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高,如:
kCC(2222cm-1)>kC=C(1667cm-1)>kC-C(1429cm-1)(质量相近) 质量m大,化学键的振动波数低,如:
mC-C(1430cm-1)<mC-N(1330cm-1)<mC-O(1280cm-1)(力常数相近)
苯衍生物的红外光谱图
27
(4)X-Y伸缩振动及X-H弯曲振动区:2500~1900cm-1 这个区域的光谱比较复杂,主要包括C-H、N-H的弯曲振动, C-O、C-X的伸缩振动,C-C单键的骨架振动等
28
2)指纹区(可分为两个区)
单、双键伸缩振动 1800-900 C-O(1300-1000) (不含氢) C-(N、F、P),P-O,Si-O 900-650 用于顺反式结构、 面内外弯曲振动 取代类型的确定
伸缩振动:原子沿键轴方向伸缩,键长变化但键角不变的
振动,包括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两种。 弯曲(变形)振动:基团键角发生周期性变化,但键长不变的
振动,也有面内和面外弯曲振动两种。
13
பைடு நூலகம்
各种振动形式的名称及符号
振动类型 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不对称伸缩振动 变形振动 对称变形振动 不对称变形振动 符号 s as s as 振动类型 弯曲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卷曲振动 平面摇摆振动 非平面摇摆振动 符号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
部因素。
30
内部因素:
1.质量效应 2. 电子效应 包括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中介效应,它们都是由于 化学键的电子分布不均匀引起的。 (1)诱导效应(I 效应) 由于取代基具有不同的电负性,通过静电诱导作用, 引起分子中电子分布的变化。从而改变了键力常数,使 基团的特征频率发生了位移。
频率完全一样,发生简并。
17
3. 谱带强度
红外吸收谱带的强度取决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而
偶极矩与分子结构的对称性有关。分子对称度高,振动偶极矩 小,产生的谱带就弱;反之则强。
如 C=C,C-C 因对称度高,其振动峰强度小;而 C=X,C-X ,
因对称性低,其振动峰强度就大。 >100 20< <100 10< <20 1< <10 非常强峰(vs) 强峰(s) 中强峰(m) 弱峰(w)
6.3
6.3.1 概述 6.3.2 基本原理
红外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nalysis, IR)
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2. 分子振动
3. 谱带强度 4. 振动频率
5. 影响基团频率的因素
6.3.3 红外光谱仪器 6.3.4 试样制备
6.3.5 应用简介
1
6.3.1 概述
1. 定义 ——红外光谱又称分子振动转动光谱,属分子吸收光谱。 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 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转动引起偶极矩(µ )的净变 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M)跃迁到激发态(M*),相应
是因为: a)偶极矩的变化=0的振动,不产生红外吸收,; b)谱线简并(振动形式不同,但其频率相同); c)仪器分辨率或灵敏度不够,有些谱峰观察不到;
d)有些吸收带落在仪器检测范围之外。
16
例如,线型分子二氧化碳在理论上计算其基本振动数 为4,共有4个振动形式,在红外图谱上应有4个吸收峰。 但在实际红外图谱中,只出现667 cm-1和2349 cm-1两 个基频吸收峰。这是因为对称伸缩振动偶极矩变化为 零,不产生吸收,而面内变形和面外变形振动的吸收
8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 性。如:N2、O2、Cl2 等。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
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作用示意图
9
2. 分子振动
1)双原子分子振动
分子的两个原子以其平衡点为中心,以很小的振幅(与 核间距相比)作周期性“简谐”振动,其振动可用经典刚性
振动描述: 1 k 1 k ( 频率 ) .......... .......或 ( 波数 ) 2 2c k为化学键的力常数(dyn/cm) ; c为光速; 为双原子折合质量
m1m2 (g) m1 m2
如折合质量 以原子质量为单位; k以mdyn/Å为单位。则有:
ν 1 2πc k A' /N A r 1 2πc 1307 k (cm 1 ) A' r
其中:1307 (
N A 10 5 ); N A 6 .23 10 23 )
10
影响基本振动跃迁的波数或频率的直接因素为化学键力常数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