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高三全册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先秦、秦汉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了奠基的作用。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
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
(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一家”等观念的形成。
[教材补遗]
1.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
(1)贵族政治
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
(2)“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止,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仍然根深蒂固。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1.夏、商、西周时期的时空定位
2.分封制的演变历程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统一性与分散性并存——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
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总体看来,周天子虽
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西周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解读]
史料中三个“省略号”把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分封制下周王为天下共主,显示出统一性。第二层“划时代的变革”、“宏观政治决策”体现这一制度有一定的集权性,并体现分封制有利于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第三层“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体现分封制在民族融合方面起了一定作用。第四层“总体看来”体现西周在国家结构上具有分散性,由此对后期政治统治产生消极影响。
[试答]
特点:西周政治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仍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的特点。
影响:积极作用,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推动民族融合。消极影响,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
►探究2 古代中国血缘关系的纽带——西周的宗法制
史料(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思考]
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
[解读]
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