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1部分第一单元先秦秦汉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高三全册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先秦、秦汉
——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
先秦、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了奠基的作用。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
文化—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
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
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
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
(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周朝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
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
(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一家”等观念的形成。
[教材补遗]
1.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
(1)贵族政治
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
(2)“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
“家国同构”是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
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
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止,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
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仍然根深蒂固。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1.夏、商、西周时期的时空定位
2.分封制的演变历程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统一性与分散性并存——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
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
……总体看来,周天子虽
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考]
根据史料,指出西周政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解读]
史料中三个“省略号”把分封制的特点及影响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分封制下周王为天下共主,显示出统一性。
第二层“划时代的变革”、“宏观政治决策”体现这一制度有一定的集权性,并体现分封制有利于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第三层“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体现分封制在民族融合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第四层“总体看来”体现西周在国家结构上具有分散性,由此对后期政治统治产生消极影响。
[试答]
特点:西周政治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仍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的特点。
影响:积极作用,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推动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
►探究2 古代中国血缘关系的纽带——西周的宗法制
史料(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思考]
我国早期政治制度最突出的特点。
[解读]
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家族的血缘关系与国家
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试答]
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素养3—历史解释]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的影响
(1)分封制起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诸侯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2)历史遗存影响
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很多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图片及“宗庙”“祖庙”“家族”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
(2)“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祖先牌位。
[素养4—唯物史观]
1.辩证分析宗法制的社会价值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2.以唯物史观分析比较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但分封制并不是全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2)宗法制中的“两个凡是”:凡是强调血缘关系的,必选宗法制;凡是考查继承权,不管排行,只看嫡系,嫡长子继承的是基本原则。
1.(2018·河南六市一模)占卜在商朝占有重要地位,商王事无大小,都要占卜。
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这一变化( ) A.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B.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C.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D.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A[西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地位,不会提升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民心向背才是根本”可知是民本思想,而主权在民思想指一个民主的政府必须把权力完全交在这个国家的全体公民手中,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西周时期注重民众的力量借此巩固王权统治,而非强调摆脱宗教神权的控制,故D项错误。
]
2.(2019·太原模拟)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
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
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
A.君权至上意识浓厚B.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D.尊卑观念根深蒂固
C[材料中既体现了家庭观念又体现了国家观念,故A、B项错误;“忠孝同义……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明显反映家国一体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尊卑观念,故D项错误。
]
3.《礼记·乐记》中写道:“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西周礼乐制度中“礼”的主要的社会功能是( )
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礼者为异”可以得出礼可以让等级明确,故A项错误;“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可得出乐可以求同,形成集体认同,故B项错误;“和而不同”是礼乐共同作用的结果,故C项错误;“礼者为异”“异则相敬”“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可以说明礼可以明确社会等级关系,故D项正确。
]
4.(2018·天津河北区一模)公元前7世纪末,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
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封制渐趋衰落
B.宗族姻亲维护王畿的稳定
C.宗族凝聚力增强
D.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
D[材料“夫谁非王之姻亲”,反映出王畿内平民与贵族的血缘关系。
这一现象与贵族内部的分封制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现象与维护王畿稳定的关系,故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现象与增强宗族凝聚力的关系,故C项错误;王畿内平民与贵族的血缘关系,反映出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故D项正确。
]
考点2|先秦时期的经济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农耕方式的发展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
2.农业技术的进步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时期: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②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③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农民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
4.土地制度的变革
(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井田制下,土地不能随便买卖、转让。
西周后期,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贵族、平民。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土地
私有成为土地兼并的根源。
5.赋税制度改革
春秋战国时期,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征税,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6.租佃关系
战国时期,租佃关系产生。
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经营形态及特点
(1)官营手工业
①特点: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产品不投放市场,主要满足皇帝、贵族和军队使用;冶金、制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②局限:生产不计成本;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
(2)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3)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主要成就
(1)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2)陶瓷业:原始社会的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
(3)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周时期,纺织业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商业的发展
1.商业活动
(1)商代:职业商人和货币已经产生,商业初步发展。
(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
(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私营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强大经济实力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
2.商业政策
(1)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
[素养对接·融会贯通]
[素养1—时空观念]
先秦时期的经济现象时空定位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史料一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史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上》[思考]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解读]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特点。
(2)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也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试答]
(1)特点: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③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④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
(2)因素:①有利因素,农民的辛勤劳动;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政府的重视。
②不利因素,自身的脆弱性;自然条件的制约。
[素养3—历史解释]
1.多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
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
2.古代手工业的经营状态
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地位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
进行集中的大作
坊生产
主要生产武器和
供皇室、贵族消费
的日用品
不投放
市场
直到明代前期,
一直占据主导地
位
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
消费的产品投放
市场
明中叶以后在一
些部门占主导地
位
家庭
手工业农业的一种副业
主要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剩余产
品投放
市场
稳定了小农经
济,在近代破产
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这两种耕作方式( )
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B.都引发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C.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D.都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
C[商周时期,生产力低下,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出现,小农经济发展。
都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故C项正确。
] 2.(2018·保山二模)齐桓公十九年,采纳管仲的建议,实行井田制下的“相地而衰征”,即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
这一政策( ) A.实质是劳役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B.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C.符合尊王攘夷、维护周礼的理念
D.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由材料“相地而衰征,即取消公田,以九夫为井,视土地的美恶及年岁的丰歉而征收田税”可知由于铁犁牛耕的应用,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大量私田被开垦,因而改革赋税,故D项正确。
]
3.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
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
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 A.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
C.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
A[根据材料“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
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样做可以避免技术竞争,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故A 项正确。
]
4.战国时期流通货币种类有刀、布、钱和爰金,刀币是齐国货币。
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齐国铸币业发达B.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
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
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齐国货币在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流通,说明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故B项正确。
]
考点3|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
[知识整合·厘清史实]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早期儒学
(1)孔子
①主张:政治上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上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②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
(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
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其他学派
1.科技
(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
(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绘画
(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
(2)成就
①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②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4.文学
[素养1—时空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素养2—史料实证]
►探究1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史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
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史料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
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
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思考]
(1)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解读]
(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历史使命。
根据句号分层概括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
第一层说明了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
第二层说明了新兴地主阶级
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促进了社会转型。
(2)史料二反映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
“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是本史料的核心语句。
“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说明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
[试答]
(1)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
►探究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史料《诗经》反映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社会生活。
《硕鼠》《伐檀》等诗讽刺了腐败的统治者,表现了人民反抗的心声;《采薇》《君子于役》等诗反映了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忧伤;《七月》等诗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表现了天人和谐的意识。
——梁珂《论文化的时代性》[思考]
依据史料概括指出《诗经》的文学特色。
[解读]
史料指出《诗经》反映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年的社会生活,并以《硕鼠》《采薇》《七月》等著名诗篇为例,指出了所描绘的社会现实。
[试答]
具有时代感和人民性(具有现实主义和关注百姓生活的特点)。
[素养3—历史解释]
1.“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
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