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上)

腰痹是以腰部疼痛、重着、麻木甚则屈伸不利或连及一侧或双侧下肢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多因肾虚腰府失养、外邪杂至或腰部受损,气血痹阻不通所致。因其主要病位在腰,故名腰痹。腰为肢体部位之一,是风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肢体关节症状是风湿病(痹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按肢体部位命名的风湿病即肢体痹,是指病位主要在颈、肩、臂、手、背、腰、骶、脊、髋、膝、足、腿等肢体部位的一类风湿病。腰痹为肢体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腰痹为常见风湿病,在临床上有着重要意义,历代中医文献对腰痹有丰富的记载。本文对有关腰痹的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其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以便能使腰痹理论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腰痹作为临床上常见痹病(风湿病),自古以来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自《黄帝内经》始,本病就以“腰痛”专篇与“痹论”并列于《素问》,后世医家多宗之,以致现在《中医内科学》中所列疾病,仍既有“痹病”又有“腰痛”。对于腰痛,历代医家有两种认识,一是将其独立于痹病之外,另列“腰痛门”;二是将其归入“痹病门”。本文将腰痛归入痹病中的肢体痹之腰痹的范畴进行论述。

1 腰痹的病名

古代医籍中关于腰痹的论述颇为丰富,其中尤以“腰痛”为名

论述较详。如早于《内经》的《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有“要(腰)痛”描述。《内经》最早提出“腰痛”病名,被后世所宗。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肾着”病名,成为“肾着腰痛”之名来源。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以“腰背病诸候”为专卷论述腰痛。《备急千金要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针灸资生经》等均专门列有腰痛进行论治。唐宋以后历代医家更是把腰痛单独成篇进行论述,明清医家对本病论述更为丰富。清·董西园《医级》最早提出“腰痹”之名。现代娄多峰《痹证治验》以“腰部痹证”对腰部痹痛等统称。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首次完善其理法方药。临床上依其发病特点,还有不同名称。

1.1 腰痛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状,也是本病在现有文献中最早的病名。早在《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论有腰痛,其曰:“钜阳脈……北(背)痛,要(腰)痛,尻痛。”《内经》最早以腰痛为病名,在《素问·刺腰痛》篇中专门论治腰痛,其曰:“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此后,历代医家多以《内经》为宗,详论腰痛。《诸病源候论》以专卷论述腰痛。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肾脏方中列有腰痛。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也专门列有腰痛进行论治。另外,《圣济总录》《针灸资生经》《证治要诀》《普济方》《医学纲目》《证治准绳》《景岳全书》《医宗必读》《傅青主男科》《证治汇补》《张氏医通》《症因脉治》《医宗金鉴》《类证治裁》《杂病广要》等均设有腰痛,单独成篇进行论述。

即使现在《中医内科学》也有“腰痛”一病。

此外,根据疼痛的具体部位不同,腰痛又有不同的称谓:如腰痛连及背部,称为腰背痛;腰痛连及骶尻部,称为腰尻(骶)痛;腰痛影响脊部,称为腰脊痛;腰痛连及髋部,称为腰髋(胯)痛;腰痛影响腿部,称为腰腿痛;腰痛影响脚部,称为腰脚痛等。本文不赘述。以上均以腰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他部位的疼痛是由于腰痛而引起,故可统称为腰痛。《医林改错》明确把腰痛归为痹病。因为腰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故也成为历代文献对腰痹最常用的称呼。即使现代文献也多以“腰痛”作为病名来代替“腰痹”,甚至比腰痹之名应用更广。其实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腰痹虽然以腰痛为最主要症状,但还包括腰强不适等多种临床表现,而有的腰痛并非属于痹病范畴,因此有待进一步规范。但由于历史、习惯等原因,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腰痛一名还会被代替腰痹使用。然而,为了学科的发展和规范化建设,在不违背科学原旨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腰痹”一名。

1.2 腰强指腰部僵硬强直,腰强也是本病主要症状之一。首见于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其在腰痛部分附有“腰强”,曰:“肺俞,治腰强。”另外,明·朱橚《普济方》也论及“腰强”。

1.3 腰痹腰痹一名最早见于《医级》,其曰:“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故有胸痹、腰痹之论。”但没有进一步论述。清·王清任《医林改错》首次明确把腰痛归为痹病论述,曰:“凡肩痛、臂痛、腰疼、腿疼,或周身疼痛,总名曰痹症。”娄多峰在《痹证

治验》中把痹病着于腰部者称之为“腰部痹证”,并创“腰痹汤”。娄玉钤在《中国痹病大全》则把本病(腰痛)归为“背腰痹痛”论治。在《娄多峰论治痹病精华》的“腰脊痹病”中论有腰痹,附有腰痹医案。其后在《中国风湿病学》中最早独立章节对腰痹的定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调护预防等进行论述,完备其理法方药。随后在《风湿病诊断治疗学》中首次把腰痹作为肢体痹之一进行论述,后被《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中医风湿病学》等所采用[1,10]。

2 腰痹的病因病机

腰痹的致病因素有内因和外因。正气虚弱,肾气不足是其内因;感受外邪,劳损外伤及产后是其外因。如宋代《圣济总录》曰:“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或风寒所客,或肾气伤损,使筋脉拘急,动摇转侧不得,故腰痛也。”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曰:“盖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脊。肾气一虚,凡冲风受湿,伤冷蓄热,血沥气滞,水积堕伤,闪肾失志作劳,种种腰痛,叠见而层出也。”

2.1 感受外邪外感风寒湿热等邪均可引起本病,如久居冷湿之地,或涉水冒雨,或劳作当风等,均可致风寒湿等邪入侵,留着腰部,致腰部经脉阻滞,而致痹;或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化生湿热,阻遏经脉,伤及腰府,亦发腰痹。如《诸病源候论》曰:“肾主腰脚,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

又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不可以仰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曰:“肾经不足,风冷乘之,腰痛如折,引背膂仰俯不利。”《圣济总录》曰:“风冷伤腰,筋骨疼痛,不可屈伸。”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曰:“盖肾属水,久坐水湿处,或为雨露所着,湿流入肾经,以致腰痛。”王肯堂《证治准绳》曰:“腰痛,……夫邪者是风、热、湿、燥、寒,皆能为病。”张介宾《景岳全书》曰:“湿滞在经而腰痛者,或以雨水,或以湿衣,或以坐卧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