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的产量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几个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高产模型的建立

几个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高产模型的建立
( 聊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山东 聊城 摘 22O ) 5O 0
要 : 用五元二 次旋转 回归设 计研究 了密度 、 采 秸秆 还 田量 、 施肥方 式等五 因素五水 平对冬 小麦 聊麦
1 9产量 的影响 , 以获得其最佳栽培模式 。结果表 明 , 产量影 响显著 的因子有 密度 、 秆还 田量、 对 秸 基施 尿素、
玉米 为 聊玉 2 2。
1 3 试验 设计 .
试验 采用 五元 二 次旋 转 回归 设计 , 五 因 素 有
即播 种密 度 、 秆还 田量 、 秸 缓控 释肥 、 基施尿 素 、 追 施尿 素 。播种 密 度 设 1 2万 、4万 、6万 、8万 、 1 1 l 2 O万 5个 水 平 , 秆 还 田量 设 0 3 0 6 0 9 0 秸 、 0 、0 、 0 、
山东农 业 科 学
2 1 ,4 7 :0— 2 0 2 4 ( )5 5
S a dn g c l rl cec s hn ogA r ut a S i e i u n
几 个 栽 培 因子对 冬 小 麦 产 量 的 影 响
及高产模 型的建立
冯盛烨 , 王光禄 , 王怀恩 , 闫树平 , 孙允超
中图分类号 :52 1 ¥ 1. 1
文献标 识号 : A
文章编号 :0 1 4 4 (0 2 0 0 5 0 10 — 9 2 2 1 )7—0 0- 3
以聊麦 1 9为试材 , 采用 五元二 次旋 转 回归设
计, 以密度 、 秸秆 还 田量 、 施肥 方式 等 为试 验 因子 ,
平 ( 1 。试 验结构 矩 阵及编 号见 表 2 表 ) 。
秆粉 碎 m 公
5 鼹 铝, 3 7 3 9 ” 0 7 7 采 根据 原始 数学 模型 3 用 “ 降维铝 固定 一个 法

旱地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水分和氮肥利用的关系

旱地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水分和氮肥利用的关系

旱地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水分和氮肥利用的关系旱地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水分和氮肥利用的关系概述: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旱地冬小麦的种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干旱和缺水是较为常见的问题。

冬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冠层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它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水分利用和氮肥利用效率。

因此,研究冠层温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冠层温度与产量关系冠层温度是作物生长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代谢过程。

研究表明,适宜的冠层温度有助于促进小麦的产量增加。

首先,适宜的冠层温度能够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和光合产物的转运速度,从而增加产量。

其次,适宜的冠层温度有助于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提高麦穗的营养供应,进而增加产量。

同时,冠层温度还能影响小麦的生殖生长,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花荚的形成和保持,提高小麦的结实率和千粒重,进一步增加产量。

二、冠层温度与水分利用关系旱地冬小麦的生长环境受限于降水量和土壤水分含量,干旱是影响冬小麦生长和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

冠层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速率和作物的蒸腾量,从而影响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较高的冠层温度会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导致冬小麦生长缺水。

此外,高温环境下,作物的蒸腾量会增加,加速水分消耗,进一步加重缺水情况。

因此,适当降低冠层温度是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

三、冠层温度与氮肥利用关系氮肥是冬小麦生长所需的重要养分之一,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适宜的冠层温度能够影响土壤中氮素的转化和吸收速率,从而影响小麦对氮肥的利用效率。

研究表明,较高的冠层温度会加速土壤中氮肥的转化速度,增加氮素的损失,降低氮肥的利用效率。

此外,高温环境下,小麦吸收氮肥的能力会减弱,影响氮素的吸收和利用。

因此,在旱地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合理控制冠层温度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新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新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新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新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

新疆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产区之一,其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受到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的影响更加突出。

本文将从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光照条件三个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新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热量条件的变化及其影响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对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新疆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普遍出现了气温升高的趋势,特别是昼夜温差缩小。

这种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生长季节、生长速度和产量产生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气温升高导致冬小麦的生长季节缩短。

由于气温升高,冬小麦播种期提前,生长期缩短,严重影响了冬小麦的形成和发育。

短生长期的冬小麦较长生长期的冬小麦在农艺性状、生育期及产量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其次,昼夜温差缩小使得冬小麦的生长速度减慢。

昼夜温差是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作物的结实与稳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适度的昼夜温差可以刺激冬小麦的生长和代谢活动,但当温差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冬小麦的生长速度会明显减慢,影响冬小麦的产量。

水分条件的变化及其影响水分是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新疆地区水分条件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降水量的减少导致新疆地区的干旱情况加剧。

在过去几十年中,新疆地区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水不足已成为制约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降水的减少使得冬小麦在生长季节中面临着干旱的风险,进而影响其生长和产量。

另一方面,降雨事件的集中性和极端事件的增加对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不稳定性。

由于降雨事件的集中性增加,冬小麦生长季节内降雨的频率减少,但单次降雨的降水量增加。

这会导致冬小麦在短时间内接受较大的降水量,使土壤水分储备能力不足,进而对冬小麦的生长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冬小麦生产存在的不足点及解决措施

冬小麦生产存在的不足点及解决措施

冬小麦生产存在的不足点及解决措施
冬小麦生产存在的不足点及解决措施可能包括:
1. 产量不稳定:冬小麦产量受气候条件、病虫害和土壤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为了
应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和推广抗病虫害的品种、采取科学的农业管理措施,如
合理施肥、灌溉和保持土壤水分等,以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稳定性。

2. 耕地资源压力:冬小麦的种植需要耕地资源,而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下,冬小麦种植
面积受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冬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推广高效农业
技术,如精准施肥、农药合理使用等,以增加冬小麦的产量,从而缓解耕地资源压力。

3. 品质不稳定:冬小麦的品质一直是生产中的一个难题。

为了提高冬小麦的品质稳定性,可以通过品种改良,选育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优质冬小麦品种。

同时,加强对
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如严格控制施肥和灌溉量、及时防控病虫害等,以
保证冬小麦的品质稳定。

4. 农民收益不高:冬小麦产值相对较低,农民参与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为了提高农民
的收益,可以通过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科学种植模式,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支持政策,引导农
民参与冬小麦种植,提高其收益。

总的来说,通过采取科学种植管理、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稳定性,以及提高农
民收益等措施,可以解决冬小麦生产存在的不足点,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从而
促进冬小麦产业的发展。

穴播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穴播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穴播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WU Bangmo;DONG Yongli;HAI Jiangbo【摘要】以‘西农805’为参试品种,采用3种不同播种方式[条播(T1)、宽幅播(T2)和穴播(T3)],分别在拔节期、开花期追施氮肥.在追施氮肥条件下,研究穴播处理对该冬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增加了旗叶叶面积;追施氮肥增加了T3处理的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在追施氮肥下T3处理的实际产量最高,高达7 430 kg· hm-2,不同播种方式下小麦的基本苗、生物量、收获指数呈显著性差异,且穗干质量与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追施氮肥下T3处理的各营养器官贮藏物质转运量与贡献率最高;不同播种方式增加了湿面筋质量分数;在追施氮肥下T3处理增加了籽粒的体积质量、沉降值、蛋白质质量分数、硬度、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延伸度、最大拉伸阻力,但各处理间沉降值、蛋白质质量分数与延伸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28)006【总页数】8页(P906-913)【关键词】播种方式;西农805;产量;品质【作者】WU Bangmo;DONG Yongli;HAI Jiangbo【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1目前国内研究穴播对冬小麦影响的进展很少,尤其对冬小麦产量及其品质等研究的不是很多。

因此,本试验以‘西农805’小麦为参试品种,采用不同的播种方式,在追施氮肥的条件下,研究能够使‘西农805’小麦形成壮苗并最终获得高产、高品质的播种方式,明确该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以期优化群体产量,提高关中区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为制定优质高产的小麦群体提供指导方案,同时也为高效高产的穴播机研制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7-2018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小麦玉米试验示范站进行田间试验,土层肥力均匀,小麦新品种‘西农805’为供试材料。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冬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

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从品种选择、精细整地、播种技术、施肥管理、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品种选择品种选择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基础。

在选择品种时,应综合考虑地域、土壤、气候等因素,选择抗病、耐寒、高产的冬小麦品种。

同时,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应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二、精细整地精细整地是冬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在种植前,应进行深耕、细耙、平整土地等环节,确保土壤松软透气,为冬小麦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为了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应保持土壤表面平整,无明显凹凸。

三、播种技术播种技术包括适时早播、精量播种等环节。

适时早播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抗病性,精量播种可以节约种子并确保出芽率。

在播种时,应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播种深度和播种时间。

同时,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四、施肥管理施肥管理包括基肥、追肥、叶面肥等环节。

为了满足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应适当施用基肥、追肥和叶面肥。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间,防止过度施肥导致肥料流失和环境污染。

同时,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应采用分期施肥的方式。

五、灌溉技术灌溉技术包括浇灌次数、灌水时间、灌水方式等环节。

为了确保冬小麦的水分需求,应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量。

在灌溉过程中,应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水分过多影响冬小麦的生长。

同时,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和土壤板结,应保持土壤表面疏松。

六、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冬小麦高产栽培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种植过程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用药等环节。

为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应定期检查冬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同时,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应优先选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

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摘要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氮、磷用量的增加,有效分蘖、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也增加,最高产量8 800.5 kg/hm2,出现在高产田的高肥处理中;最低产量4 885.5 kg/hm2,出现在中产田的不施肥处理中。

因此,施纯n 270 kg/hm2、p2o5 135 kg/hm2是喀什地区高、中产田理想的施肥配比。

关键词高肥力;小麦;施肥;产量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16-02增施肥料、培肥地力,充分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创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根本途径[1]。

化肥施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施用单一元素肥料到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由经验配方施肥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进步过程,目前由于盲目施肥,氮、磷比例失调,且品种单一化,高产田施氮过多,造成作物贪青生长,病虫害加重,抗逆性减弱,肥料增产效益降低,影响了小麦持续增产及经济效益的提高[2-3]。

因此,在小麦栽培中,根据土壤自身的供肥特性,结合小麦的生长发育要求适时适量施肥,调节、平衡养分供求关系,是确保小麦持续高产的关键[4-5]。

为了经济有效地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潜力,合理施用化肥和平衡土壤养分,该试验对小麦氮肥、磷肥施用量及配比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不同氮、磷肥处理对喀什地区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1年在喀什地区疏勒县洋大曼乡3村3、4组进行。

试验地前作玉米,高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2.95 g/kg,全氮0.89 g/kg,水解氮82 mg/kg,速效磷15.9 mg/kg,速效钾101 mg/kg;中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1.68 g/kg,全氮0.73 g/kg,水解氮78 mg/kg,速效磷14.7 mg/kg,速效钾112 mg/kg,微量元素含量均为丰富。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中图分 类号 : ¥ 5 1 2 . 1 1 0 . 1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9 4 2 ( 2 0 1 3 ) 0 2 — 0 0 8 3— 0 3
Ef fe c t s o f S o wi n g Da t e o n Gr a i n Yi e l d a n d I t s Co mp o n e n s t o f Wi nt e r Ⅵ e a t
L i L i n g We i , C u i L i N a , Ya n g L i a n J u n, Yu Gu a n g Yu a n, Me n g Xi a o Y i n g
( D e z h o u A r i c u l t u r a l B u r e a u , D e z h o u 2 5 3 0 0 0 ,C h i n a )
近年来 全球 气候变 暖… , 特 别 是 暖 冬 的 出 现, 改变 了小 麦冬 季 生长 发育 状况 , 继续 按传 统 的
1 . 2 试 验设 计
以近年 当地 常 规 播期 为对 照 , 试 验 设 5个 播 期, 分别 为 9月 2 6日( S 1 ) 、 1 0月 2 日( S 2 ) 、 1 0月 8日( S 3 ) 、 1 O月 1 4 日( S 4 ) 、 1 0月 2 0日( S 5 ) 。每 个播 期一 个小 区 , 小 区面积 1 6 m ( 3 . 2 m×5 m) , 小 区 间隔 4 0 c m。小 区四周设 3— 5 m保 护 行 , 重 复 间设 0 . 4 m 的 观察 道 。随 机 区组 设 计 , 重复 3
Ab s t r a c t T h e e f f e c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s o w i n g d a t e s o n g r a i n y i e l d a n d i t s c o mp o n e n t s o f wi n t e r wh e a t w e r e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冬小麦产量受播期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其产量会受到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播种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如果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太早,会面临霜冻、寒潮和干旱等不利天气条件,从而导致幼苗受损或死亡,进而影响产量。

相反,如果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太晚,会面临夏季高温和干旱的影响,导致种子发芽率低,进而影响产量。

选择适当的播种期对冬小麦的产量非常重要。

播种期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冬小麦的生育期长短上。

在理想的播种期内,冬小麦的生育期较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从而促进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

而如果播种期太早或太晚,冬小麦的生育期就会相应变短,无法充分利用环境条件,进而影响产量。

不同播种期对冬小麦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也有影响。

适宜的播种期有利于冬小麦生长期间的抗病能力和抗逆能力的提高,能够更好地应对病虫害和恶劣气候条件的影响,减少产量的损失。

种植管理也是冬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播种期可以使农民有更足够的时间进行农田管理,如松土、中耕、施肥和除草等,从而提高产量。

而如果播种期不合适,可能会使种植管理的工作时间受限,无法充分发挥管理的效果,影响产量。

不同播种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调控冬小麦的生育期、抗病性和抗逆性以及种植管理等方面来实现的。

选择适宜的播种期,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效益。

冬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和应对措施

冬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和应对措施

冬小麦生产的限制因素和应对措施作者:刘忠强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09期一、有机肥投入减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积造有机肥的积极性大大下降,积肥数量减少。

1. 危害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多数农民觉得有机肥的积肥、运输和施用用工多、体力劳动强度大,不如打工挣钱买化肥。

致使麦田有机肥用量减少,土壤肥力难以提高、土壤板结、理化性状不良,影响小麦产量提高。

2. 应对措施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不仅含有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而且还含有中微量元素。

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增强小麦抗寒、抗旱、抗病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提倡发展家庭饲养业,鼓励农民群众大积大造有机肥。

一般亩施优质有机肥2000~3000千克,有机肥不足的可进行秸秆还田。

二、秸秆还田技术不配套1. 危害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大力推广,对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部分农户还未掌握好这项技术,秸秆还田时常常不增施氮肥,结果出现秸秆腐烂过程中吸收氮素与小麦生长吸收氮素争夺养分的矛盾,造成小麦出现黄苗、弱苗,有的田块不仅起不到增产的作用,而且还会使当季小麦产量下降。

2. 应对措施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调节碳氮比,以利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加快秸秆腐熟。

一般每亩增施尿素5~10千克或碳酸氢铵15~30千克,若秸秆还田较晚、粉碎效果不好,要适当增加氮肥用量。

三、大量盲目施用化肥1. 危害很多农民群众受“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巧管不如多上粪”等观念影响,造成了大量盲目施肥的不良局面。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民把每亩地增加几十元的化肥投入不当回事,造成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总以为多施化肥就能提高产量。

其实不然,长期大量地盲目施用化肥,不仅增加生产成本、破坏土壤结构,而且还会造成面源污染、土壤板结和营养比例失调。

过量施用化肥常常造成小麦无效分蘖过多,后期麦苗拥挤、通风透光不良、茎秆细弱,引起倒伏。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冬小麦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成为农业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不同播期对冬小麦的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播期下,冬小麦的产量表现出不同的趋势。

一般情况下,早播期的冬小麦产量要高于晚播期。

这是由于早播期的冬小麦有更长的生长时间和更好的光照条件,能够生长得更加充分。

同时,早播期的冬小麦在遭遇自然灾害的时候,如霜冻和干旱,有更多的时间自行修复,因此产量变异性相对较小。

而晚播期的冬小麦,由于生长时间较短且在成熟季节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产量较为不稳定。

其次,不同播期也会对冬小麦产量的构成因素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播期下,冬小麦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环境特征也会随之变化。

早播期的冬小麦在生长上相对较为积极,植株高度、茎粗、穗长和穗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都相对较高,但是单粒重和千粒重较小。

晚播期的冬小麦则相反,单粒重和千粒重较高,但其他产量构成因素相对较小。

这是因为晚播期的冬小麦在成熟期遭遇自然灾害的压力较大,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加紧积累养分,以提高谷粒中营养物质的含量。

最后,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还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制约。

例如,栽培区域的气候、土壤和栽培技术等都会影响着播期对产量的影响程度。

在不同的栽培区域中,早播期产量的优势可能受到气温和阳光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晚播期产量的稳定性也可能受到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影响。

总结起来,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

农民在选择播期时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达到最优的产量效果。

农业领域也应不断深入研究不同播期的冬小麦产量变化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案,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播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及种植技术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对于冬小麦这一重要的粮食作物来说,不同的播种期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不同播种期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

1.早播期早播期的优势在于冬小麦生长期相对较长,有利于积累充足的养分和产量。

早播期的作物能够充分利用秋季和初冬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促进早熟和生长旺盛,从而提高了生物量和产量。

早播期的冬小麦能够有效避开春季的高温干旱等不利条件,减少病虫害等灾害的影响,有利于提高产量稳定性。

2.中播期中播期的冬小麦生长期适中,能够充分利用春季温湿的气候条件,生长势较强。

中播期的作物可以有效避开寒冷冬季和炎热夏季的不利因素,相对较易实现高产稳产。

由于气温尚有一定的低温保护能力,不易受到倒伏、干旱等不利影响。

中播期的冬小麦产量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稳定。

2.温度早播期和中播期的冬小麦受到春季的温度条件较好,有利于生长势的强劲和生物量的积累。

晚播期的作物可能受到高温和干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产量较低的情况。

3.水分不同播期的冬小麦在生长后期的水分需求也有所不同。

早播期和中播期的冬小麦在生长后期可能受到春季干旱的影响,需合理利用水资源以保证产量。

晚播期的冬小麦由于生长期较短,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低。

4.病虫害不同播期的冬小麦抗病虫害能力也有所不同。

早播期的冬小麦可能受到春季病虫害的影响较小,晚播期的作物则可能存在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合理管理病虫害对于不同播期的冬小麦来说尤为重要。

不同的播种期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都会产生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播种期,采取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保证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希望本文的分析与探讨能够为相关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5972581_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冬小麦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15972581_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冬小麦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也是决定群体发展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

小麦的分蘖、成穗和群体动态发展与产量因素的构成密切相关,历来都是高产栽培技术调控的重点,众多学者对小麦的分蘖特性进行了研究[1~8]。

赵广才[9]在分析了北方冬小麦主茎和分蘖的性状特征后发现,主茎以及一级分蘖的第1~3蘖生长发育的形态指标和产量形成功能显著优于其他分蘖,于是提出了优势蘖组的概念,把主茎和第1~3蘖苏玉环,刘保华,马永安,陈冬梅,王雪香,贺维昭,赵志军(邯郸市农业科学院,河北邯郸056001)摘要:为了给冀中南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大田生产试验,在适期播种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品种的分蘖力不同,高产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也不一样,其中,邯4564分蘖力较强,基本苗数量在150万株/hm 2为宜;邯麦16号分蘖力中等,邯麦13号分蘖力一般,基本苗数量在300万株/hm 2为宜。

种植密度对不同分蘖类型品种单株分蘖与成穗的影响不同,其中,对邯4564的分蘖力和分蘖成穗数影响显著,对分蘖成穗率影响不明显;对邯麦16号的分蘖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影响显著,对分蘖力影响不显著;对邯麦13号的分蘖力、分蘖成穗数和成穗率影响均为显著。

从单位面积穗数的构成分析,成熟期的单株分蘖95%以上来源于冬前分蘖,春季分蘖成穗很少。

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的分蘖特性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并注重培育冬前壮苗,保证低位蘖成穗。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密度;产量;分蘖特性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31(2017)04-0013-05收稿日期:2017-01-20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6826331D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3)作者简介:苏玉环(1982-),女,河北衡水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

E-mail :suyuhuan1982@ 。

小麦冻害的表现和对产量的影响

小麦冻害的表现和对产量的影响

小麦冻害的表现和对产量的影响小麦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小麦生产实际中我们不难发现,影响最大、让小麦减产最为明显的因素之一是冻害。

而小麦冻害又包括冬季小麦越冬冻害和春季倒春寒发生时所产生的春季冻害。

一般情况下,冬季越冬小麦冻害发生所影响的多为每亩穗数(也叫单位面积穗数)的减少;倒春寒发生多影响的是穗粒数,在黄淮及以南地区比北部冬麦区发生的频率高。

倒春寒会造成穗粒数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穗子不孕。

小麦越冬期冻害和春天的倒春寒在对小麦产量的威胁上,没有孰轻孰重,严重时都能够造成绝收。

小麦冻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品种的抗寒能力不行——有时我们可以看到或听到有人将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罗列成多种,譬如不恰当的播期、播量,整地质量低下、墒情表现不足等等,看似都有道理,但我要说的是,在同等条件下,小麦冻害的发生就一个因素——品种抗寒性不行!在没有冻害发生的年份,小麦不同品种间的越冬表现没有什么差异,表现都一样;但当有冻害发生的年份,我们就会发现,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有冻害发生,同样的地块和栽培管理模式下,不同品种间冻害的表现和最终产量都有明显差。

这说明,品种抗寒性如何是发生冻害的主要因素。

小麦越冬冻害对每亩穗数的影响——前边我们说了,冬季越冬小麦冻害发生所影响的多为每亩穗数,也就是会使每亩穗数降低。

一般冬季较为寒冷或有阶段性的寒流出现时,越冬小麦除了有分蘖被冻死冻伤外,有时整个植株也有被冻死的现象。

气温越是寒冷、持续时间越长,小麦死茎死苗表现就越严重。

这样就形成了小麦“分蘖消长曲线”中的两个峰值间(冬季)的最低值。

而当这个最低值低到了一定程度时,靠春季分蘖已经不能(弥补)达到每亩最基本的总茎数(40万左右)时,这样的麦田每亩穗数就会明显的降低,产量降低也就在所难免。

小麦发生倒春寒对穗粒数的影响——倒春寒发生多影响的是穗粒数,会使得穗粒数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穗子不孕。

在这里,我们把早春和晚霜冻害都归结成“倒春寒”。

冬小麦需肥规律

冬小麦需肥规律

冬小麦需肥规律冬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中国北方广泛种植。

其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冬小麦的需肥规律,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1. 冬小麦的养分需求冬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冬小麦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

其中,氮素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

2. 冬小麦的需肥规律2.1 氮素需求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素的需求量不同。

在播种期至分蘖期,冬小麦的氮素需求量较少,主要用于种子萌发和根系发育。

在分蘖期至拔节期,冬小麦对氮素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主要用于茎叶生长和分蘖增加。

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冬小麦对氮素的需求量达到高峰,主要用于穗部发育和籽粒形成。

在开花期至成熟期,冬小麦对氮素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主要用于维持叶片功能和保证籽粒成熟。

2.2 磷素需求冬小麦对磷素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但磷素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在播种期至分蘖期,冬小麦的磷素需求量较少,主要用于种子萌发和根系发育。

在分蘖期至拔节期,冬小麦对磷素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主要用于茎叶生长和分蘖增加。

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冬小麦对磷素的需求量达到高峰,主要用于穗部发育和籽粒形成。

在开花期至成熟期,冬小麦对磷素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主要用于维持叶片功能和保证籽粒成熟。

2.3 钾素需求钾素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播种期至分蘖期,冬小麦的钾素需求量较少,主要用于根系发育和植株抗寒能力提升。

在分蘖期至拔节期,冬小麦对钾素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主要用于茎叶生长和分蘖增加。

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冬小麦对钾素的需求量达到高峰,主要用于穗部发育和籽粒形成。

在开花期至成熟期,冬小麦对钾素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主要用于维持叶片功能和保证籽粒成熟。

3. 冬小麦的施肥管理根据冬小麦的需肥规律,合理的施肥管理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关键。

在播种期至分蘖期,应适当增加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根系发育。

多参数冬小麦估产模型研究及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多参数冬小麦估产模型研究及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asb15050t Yield Estimation Model with Multi-parameter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Analysis of Yield Influencing Factors Zhao Yaguang1, Zhang Can1, Hou Fan1, Zhang Xiwang1,2
参数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R2 为 0.818,估产精度达 95% ,而且引入温差主成分的模型精度高于仅用
NDVI、LAI 作参数的模型,另外深入分析各参数对产量估测的影响可知 4 月中旬和 5 月中旬的地表昼夜
温差对冬小麦的后期产量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遥感估产;多参数;温差;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
遥感具有覆盖面积大、重访周期短、信息量丰富、 现势性强 、消耗费用低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点 ,能 够快速灵活准确地对冬小麦进行估产。中国从 20 世
纪 70 年代末就开始冬小麦长势监测和遥感估产研究, 直至近年来在小麦估产方面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 果。江东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农作物遥感估产模 型 ;庄东英等[11]利用冬小麦拔节期遥感影像反演的 LAI 及时修订生物量模型参数,以对每日的冬小麦净 光合量进行积分从而对冬小麦生物量进行预测 ;朱再 春等[4]基于信息扩散方法和关键期的遥感数据建立了 冬小麦估产模型 ,较好地模拟了冬小麦遥感估产中归 一化植被指数和产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29):241-247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多参数冬小麦估产模型研究及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赵亚光 1,张 粲 1,候 璠 1,张喜旺 1,2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冬小麦主产区之一,其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得新疆的冬小麦产量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成为国内冬小麦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冬小麦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冬小麦的栽培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疆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冬小麦的产量不仅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还受到土壤质量的影响。

因此,在冬小麦的栽培中,选择好的区域和优质土地是至关重要的。

在新疆种植冬小麦,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科学布局。

二、科学施肥良好的施肥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作物的产量。

在新疆冬小麦的栽培中,应当遵循科学施肥的原则,根据土地肥力状况、种植方式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一般来说,冬小麦的生长期长,需要进行多次施肥,施肥的时间和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合理种植密度新疆的土壤对冬小麦的栽培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选择种植密度时,也要考虑到土壤的质量,以达到种植密度与土壤质量相适应的效果。

一般来说,新疆地区的小麦种植密度应控制在每亩300-400株,重视整地、深耕和精细栽培,提高小麦的利用率和产量。

四、适时灌溉适时的灌溉对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在进行灌溉时,需要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时间和方式。

通常情况下,新疆地区的灌溉时间要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但在成熟期需适当减少灌溉。

五、积极防治病虫害病虫害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新疆冬小麦的栽培中,积极预防和控制病虫害是必要的。

一般来说,采用生态控制、物理控制和化学控制等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病虫害对冬小麦的伤害,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新疆冬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栽培,才能确保冬小麦的优质产量,满足人们的用粮需求。

冬小麦研究报告

冬小麦研究报告

冬小麦研究报告一、引言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冬季作物之一。

它是我国北方地区农田种植的主要冬季小麦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期长等特点。

为了进一步了解冬小麦的生长特点、产量影响因素以及栽培管理技术,本报告将对冬小麦进行全面研究和分析。

二、冬小麦生长特点冬小麦是一种耐寒作物,能够在寒冷的冬季正常生长。

它的生长期较长,一般从秋季播种到次年夏季收割,大约需耗时8-9个月。

冬小麦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萌芽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其中,分蘖期是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期,也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冬小麦产量影响因素冬小麦的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环境、栽培管理等。

首先是气候条件,冬小麦对光照、温度、降水等气候要求较高,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是土壤环境,冬小麦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需要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并具有适宜的酸碱度和含水量。

最后是栽培管理,包括合理的播种密度、适时的施肥、病虫害的防治等,这些都对冬小麦的产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为了提高冬小麦的产量,需要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产量稳定的冬小麦品种。

其次是合理的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避免遭受低温冻害或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

此外,还需要注意合理的施肥技术,包括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等,以满足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以保证冬小麦的健康生长。

五、冬小麦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冬小麦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一方面,通过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培育出了一批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为冬小麦的生产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冬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逆境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鲁西南冬小麦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鲁西南冬小麦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w et il,adtef t rei o e eeaeaewn p e rm 1t o1 t i J n ( 4 ) u sie h a y d n r e r r r vrg id se df s t 0h n u e X 1 ,snh e hi t s h n d w o n pre t ei A r f et erX 3 n vrg mp rt ei ee b r X 5 . ecna pio x ya( 3 )a daeaet ea r D cm e( 1 ) g n l n e u n
M e e r l g c lFa t r n S u h s h n o g Pr v n e t o o o ia c o s i o t we tS a d n o i c
L U S u—y n,L ig—l g HANG u—ln,Z I h u IJn i ,Z n Xi a HU in—h a Ja u
0. 721 91,rs e tv l .T e p t n y i e u t n c t d t a h r r 5 fco r e l f ce ntr e p ci ey h a a a ssr s lsi diae tt e e we e 1 a tr ma k d y a e td wi e h l h s
ctdt t 6me ooo clat sw r l e e t it h a ye .T ecr l i ofc nso a a t rl a fc r eec sl rl e t wne w et i d h or a o ce i t f e h 1 e i g o o y ado r l e tn i e aeaew n p e o 0 n Jn ( 4 ) x e o e p rtr i a y M rho et er vr idsedf m 1t o 1 t i u e X 1 ,et mel tm ea e n er ac fnx ya g r st h r w u 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小麦的产量影响因素
冬小麦的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这些影响因素,并了解它们对冬小麦的产量的具体影响。

一、气候因素
冬小麦是寒冷季节的主要作物,因此气候因素对其产量影响巨大。

首先是秋季的温度和降水情况。

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降水是冬小麦种植的基本要求。

如果秋季气温过高,可能会导致冬小麦早熟甚至失去萌发能力,进而减少产量。

此外,干旱或连续大雨也会对冬小麦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二、土壤条件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对冬小麦的产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首先,土壤的养分含量直接影响着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水平。

缺乏关键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的土壤将导致冬小麦的生长迟缓和产量降低。

其次,土壤的排水和通气性也会影响根系的发育和吸收养分的能力。

如果土壤排水不良或通气不畅,可能导致冬小麦根系受损,从而影响其产量。

三、种子质量
种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作物的产量。

对于冬小麦来说,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

优质的冬小麦种子应具有高出芽率、病虫害抗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优质种子能够确保冬小麦正常发芽并顺利生长,从而提高其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冬小麦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

各种病原体和害虫可能导致冬小麦叶片枯黄、穗粒减少甚至死亡。

因此,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采取农业防治措施
(如合理的施肥、轮作、间套种植等)和生物防治手段(如利用天敌
昆虫、杀菌剂等),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保障冬小麦的产量。

五、农业管理
良好的农业管理措施对冬小麦的产量增加也非常重要。

包括适时的
灌溉、合理的施肥、及时的除草等。

灌溉的不当会导致冬小麦的水分
供应不足或者过度,都会引起冬小麦的产量下降。

合理的施肥是保障
冬小麦养分需求的重要手段,但过量或不足的施肥都会对冬小麦的生
长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及时的除草也能够减少杂草对冬小麦生长的
竞争压力,提高产量。

综上所述,冬小麦的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候因素、土壤条件、种子质量、病虫害防治和农业管理等。

了解并科学应对这些因素,是提高冬小麦产量的关键。

只有在正确的环境和管理条件下,冬小麦
才能获得良好的生长并取得较高的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