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工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所学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与技能、自学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检验。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是学生基本理论、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知识综合能力及获取新知识、能力的重要过程。现有关毕业设计工作通知如下:
一、毕业设计工作进程:
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安排时间一般为12周。2007年1月20日—4月15日结束。4月16日—22日提交合格的纸质版论文,4月23—5月15日完成论文评审及答辩全部工作。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1、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使学生
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
2、课题尽可能与各学科相关领域的科研、生产、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实
际相结合。
3、课题的种类可多种多样,应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4、课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
作能力。
5、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应把握在能使学生经过努力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
的程度,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6、原则上每位学生应独立完成一个选题,对确实工作量大的题目也可由几名学生共同完
成,但应明确分工和各自工作的侧重点。
三、学习中心管理工作职责:
1、各学习中心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要严格监管、组织和协调。及时上报补作毕
业设计(论文)学生人数以便安排。各中心在毕业设计(论文)准备工作中严格把关。
2、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组织和协调工作
(1)各中心接受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之后,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思想准备、资料准备和物资准备,协调落实所需教学场地(包括实验、上机场地等),处理
好有关事宜;
(2)掌握所作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情况(包括思想状况和业务素质),使学生能以正确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中;
(3)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督促、检查,严格按学院要求时间送交论文。
四、指导教师指导工作职责:
1、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业务指导
(1)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论文)的设计(研究)方案和工作计划,全面掌握学生的工作进度,定期向院教务办汇报。
(2)制定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设计的原始数据与资料;应该完成的图纸的名称、规格与数量,实验名称与要求;研究的专题
及技术要求,论文应该论述的内容,主要参考资料,论文字数要求等。
(3)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标准和手册;
(4)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发现和提出问题;
(5)审定学生论文提纲或设计方案,指导研究方法;
(6)解答疑难问题;
(7)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论文;
(8)每周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时间每生不得少于1个课时。
2、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在学生答辩前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包括设计说明书、计算资料、实验报告、图纸、论文等),并认真填写“指导意见书”,其评语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任务的难度、工作量及完成情况(要具体概括写明完成内容),项目研究的意义;
(2)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3)工作的创新性,对科研、生产的指导意义;
(4)学生工作态度的评价;
(5)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五、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并全身心地投入,敢于创新,勤于实践,注意锻炼和提高自己,力争取得最佳成绩。
2、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与指导教师联系,按质按量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得弄虚作假,不得抄袭他人内容,否则其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以不及格记录。
4、尊敬老师,虚心求教并接受指导,保持与老师的网上联系。
5、杜绝不经老师指导,自定论文题目,自由选择指导教师,不按学院论文格式及规定的学生进行答辩。
六、毕业论文的要求:
1、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通常由题目、目录、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几部分构成。整个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0字,书写方式须用计算机打印。
2、毕业论文一式两份,一份存档,一份自用。论文用纸A4。字体严格按指导书要求。
3、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次序:
第一封面
第二任务书
第三目录
第四摘要
第五正文(包括图纸)
第六参考文献
第七封底
西工大网络学院教务办
2007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