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音乐教师试讲初中教案模板
![音乐教师试讲初中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468f1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3.png)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歌曲《茉莉花》的背景及创作意义。
2. 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能够准确演唱。
3. 学会运用气息和共鸣,提高歌唱技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聆听、演唱、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歌曲旋律的掌握和演唱。
2. 气息和共鸣的运用。
【难点】1. 歌曲节奏的把握。
2. 气息和共鸣的协调。
三、教学教具1. 多媒体课件2. 录音机3. 五线谱纸4. 钢琴(一)情境导入1. 播放《茉莉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2. 介绍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学习歌曲旋律,学生跟唱,教师指导。
3. 学习歌曲节奏,学生跟唱,教师指导。
4. 学习歌曲歌词,学生跟唱,教师指导。
(三)演唱技巧指导1. 气息运用:引导学生学会用腹式呼吸,保持气息稳定。
2. 共鸣运用:引导学生学会打开喉咙,运用共鸣,使声音更加饱满。
(四)巩固练习1.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监督,共同提高。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歌唱水平。
五、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试讲模板教案初中音乐
![试讲模板教案初中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6177fb9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f2.png)
试讲模板教案初中音乐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XXX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对XXX音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如歌唱、演奏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欣赏XXX音乐作品,了解作品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学习XXX音乐的基本技巧,如歌唱、演奏等。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XXX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 引导学生谈论对这首音乐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详细介绍XXX音乐作品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要素。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三、基本技巧学习(15分钟)1. 教师示范XXX音乐的基本技巧,如歌唱、演奏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并进行小组合作练习。
3.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提高音乐技能。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首XXX音乐作品进行表演。
2. 教师巡回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3. 学生展示实践活动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XXX音乐的特点及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XXX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学生掌握XXX音乐基本技巧的程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音乐教师试讲初中教案模板
![音乐教师试讲初中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d0c7d8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7.png)
课程名称:初中音乐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学会欣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要素2. 欣赏音乐作品教学难点:1. 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2.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听音乐吗?你们认为音乐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2.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这些要素的。
3.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如《茉莉花》、《梁祝》等,分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三、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唱和表演。
3. 各组展示,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3.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欣赏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理解不够深入,演唱技巧有待提高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高中音乐试讲教案万能模板
![高中音乐试讲教案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4a53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节课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赏、评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音乐知识和技能,如曲式结构、音乐表现手法等。
2. 教学难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以及对音乐作品背景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与本节课相关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音乐作品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讲授新课1. 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如作者、创作年代、音乐风格等。
2. 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音乐表现手法等。
3. 通过示范、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音乐知识和技能。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或表演。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不足,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欣赏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 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如何?五、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音频、视频资料2. 音乐理论知识教材3. 教学课件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2. 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力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上是高中音乐试讲教案的万能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初中音乐教资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音乐教资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dd5ec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5.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音程、节奏、拍子等。
2. 音乐欣赏:国内外著名音乐作品。
3. 音乐实践活动:合唱、器乐演奏、音乐剧表演等。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 难点:音乐欣赏中的审美情趣培养和音乐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
(二)新授1. 教师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如音阶、音程、节奏、拍子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国内外著名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四)音乐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器乐演奏、音乐剧表演等实践活动。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排练,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五)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知识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音乐欣赏能力: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音乐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作品等。
2. 教学设备:音响、乐器、音乐剧道具等。
3. 教学资料:音乐书籍、网络资源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优秀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优秀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5b1c8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b.png)
---一、课程名称:高中音乐鉴赏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掌握特定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
- 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细微差异的感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掌握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艺术价值。
- 通过音乐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2. 难点:- 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挖掘其艺术价值。
-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细微差异的感知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欣赏音乐作品?音乐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二)新课导入1.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音乐作品,包括创作背景、风格特点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初步认识。
(三)作品赏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3. 教师点评学生的分析,总结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
(四)拓展延伸1. 教师介绍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音乐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鉴赏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初中音乐万能教案试讲模板
![初中音乐万能教案试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1565b4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c5.png)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2. 音乐教材或相关音乐资料。
3. 音乐乐器或教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简短的音乐故事或音乐现象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教师简要介绍作品背景。
(二)新课学习1. 教师播放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1)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特点;(2)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3)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2. 教师讲解音乐知识,如乐理、音乐史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如歌曲创作、音乐剧编排等。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如合唱、独唱、器乐演奏等。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和表演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写下心得体会。
2. 学生课后进行音乐创作,如歌曲创作、音乐剧编排等。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师应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上是一篇初中音乐万能教案试讲模板,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高中老师试讲音乐教案模板
![高中老师试讲音乐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7f0438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所讲音乐作品的背景知识、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
- 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音乐作品中的主要旋律、节奏和和声。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和艺术价值。
- 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分析。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情感体验。
- 学生在演唱、演奏过程中的技巧运用和表现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故事讲述或音乐片段欣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2. 新课讲授-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作品风格。
- 作品分析: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 鉴赏体验:组织学生聆听、演唱、演奏作品,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美感和情感。
3. 互动环节- 设置讨论题或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4. 实践环节- 组织学生进行演唱、演奏或创作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 指导学生注意技巧运用和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音乐作品的特色和价值。
-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欣赏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和表现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中学面试音乐教案模板及范文
![中学面试音乐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fbcf3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4.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背景和创作手法。
- 掌握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和节奏特点。
- 学会使用音乐符号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和节奏特点。
- 学会使用音乐符号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2. 教学难点:- 分析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 将音乐作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音乐教材、音乐作品音频等。
2. 教学材料:音乐作品分析资料、音乐创作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首音乐作品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1. 音乐作品分析:- 介绍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手法。
- 分析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和节奏特点。
- 讨论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2. 音乐创作实践:- 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和节奏特点,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 学生分组合作,运用音乐符号进行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三)巩固练习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鉴赏比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音乐作品的主题旋律和节奏特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3. 学生参与度如何?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范文示例课题:《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教学目标:1. 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音乐试讲初中教案模板及范文
![音乐试讲初中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21964e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2.png)
---一、教案标题《初中音乐试讲教案:歌声与微笑》---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旋律和歌词,学会演唱这首歌。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传递的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 难点: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使演唱更具感染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教学示范录音。
2. 学生准备:准备好歌唱时的姿势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歌曲:播放歌曲《歌声与微笑》的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了解歌曲的大致内容。
(二)歌曲学习(20分钟)1. 分析歌词: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 学习旋律: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3.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演唱:全体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拓展延伸(10分钟)1. 音乐知识: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如歌曲的创作背景、演唱者等信息。
2. 音乐欣赏:播放其他类似的积极向上的歌曲,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歌曲的主题思想和演唱技巧。
2. 情感升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用歌声传递正能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歌声与微笑》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七、范文教案名称:《初中音乐试讲教案:歌声与微笑》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音乐试讲初中教案模板及范文
![音乐试讲初中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ecf1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8.png)
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之声》选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音乐之声》选段,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魅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学会《音乐之声》选段,并能进行简单的演唱。
2. 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魅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歌曲背景的理解。
2. 情感投入,演唱出歌曲的韵味。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音乐之声》主题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提问: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你们对这首歌有什么印象?二、歌曲背景介绍1. 教师简要介绍《音乐之声》的背景,包括作者、创作背景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音乐之声》的了解。
三、歌曲学习1.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音乐之声》选段,注意音准、节奏。
2. 学生跟唱,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四、歌曲讨论1.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歌词、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情感体验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歌曲中的角色情感。
2. 分组展示,教师点评。
六、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背景和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 拓展: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音乐之声》的信息,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之声》选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歌曲背景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演唱、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音乐之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投入,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和自信。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中得到成长。
初中音乐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
![初中音乐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c837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2.png)
初中音乐面试试讲教案万能模板6(共4篇)第一篇:导入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进行简单的测试或练习。
-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游戏等。
教学步骤1. 开场:与学生打招呼,问候他们的身体状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通过提问或练习进行巩固。
3. 引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如小组讨论、游戏等,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
第二篇:新课讲解教学目标1. 掌握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讲解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魅力。
教学步骤1. 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音乐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手法,结合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演示和分析。
3.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特点和魅力。
4. 练习: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或表演练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篇:课堂练习教学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音乐创作或表演任务。
教学步骤1. 讲解练习要求:明确本次练习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了解练习的内容和重点。
2. 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音乐创作或表演任务。
4.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他评,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第四篇: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初中音乐试讲万能教案模板
![初中音乐试讲万能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fb13a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0.png)
---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听觉、视觉、动手等多种感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技巧进行音乐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音乐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2. 难点:音乐作品深层次内涵的挖掘,音乐技能的熟练运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活动:播放与课题相关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3. 总结:教师总结导入环节,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1. 内容:讲解音乐基础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讲解。
2.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如节奏练习、旋律演唱等。
3. 讨论: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巩固练习1.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合奏等。
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1. 回顾: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拓展: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拓展学习,如欣赏其他音乐作品、学习音乐创作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改进措施: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注意事项: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学面试音乐教案模板及范文
![中学面试音乐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dd43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b.png)
#### 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XXXX》,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歌曲《XXXX》的旋律、节奏,了解相关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XXXX》,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内涵,运用音乐元素进行即兴创作。
三、教学方法1. 演讲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2. 欣赏法:通过聆听、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 活动法: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或播放相关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简要介绍歌曲《XXXX》的背景和作者。
2. 新授- 播放歌曲《XXXX》,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注意演唱时的音准和节奏。
3. 练习- 学生跟唱歌曲,教师个别指导。
- 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4. 拓展- 介绍与歌曲相关的音乐知识,如作曲家、演奏乐器等。
-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即兴创作。
5. 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 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茉莉花》,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欣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3.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歌曲《茉莉花》的旋律、节奏,了解相关音乐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演唱歌曲《茉莉花》,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内涵,运用音乐元素进行即兴创作。
三、教学方法1. 演讲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对音乐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2. 欣赏法:通过聆听、演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试讲教案模板(共8篇)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试讲教案模板(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b5c3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e.png)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试讲教案模板(共8篇)问题2:掌握几门外语(发音)?这些语言固定字或词有固定字调吗?世界上许多语言是没有声调的,目前明确的只有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声调。
在中古汉语就有四个声调,隋代《切韵》(qiēyùn)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
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
声调这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
汉语普通话讲究的是声、韵、调的完美结合和灵活掌握,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掌握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得准确、说得清晰、说得动听。
声调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们今天要一起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过程(一)声调的定义和作用1.什么是声调声调就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要注意的是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
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上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也就是说声调高低升降的比例关系则是固定的。
2、声调的作用(1)一个音节或同样的两个音节,由于声调不同就完全可以表示两种甚至更多的意思。
普通话中音节大概是400多个,声调在区别语意方面尤显重要。
3(2)汉字因为有了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汉语的音韵美才得以体现和发挥,才能充分地用来表达情感。
(众里寻她千百度,幕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3)声调还可以用来调节气息,纯正字音。
可以通过对两字词及四字词的夸张练习来体会气息的运动,使字音准确、响亮。
(王菲改名)(实例2)电台工作中的实际事例(二)调类和调值(五度标记法)调类:即声调的分类。
普通话里有四种基本的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是根据古汉语“平、上、去、入”的名称沿用下来的当前最公认的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粤语区,闽语区、客家话区。
北方方言一般以4个声调为多,少数5个声调,西北有的地方少至3个。
长江以南保持4个声调,其余各方言的声调都在5个以上:湘方言5~6个,吴方言一般7~8个(只有上海是5个),客家方言、赣方言都是6个,闽方言7~8个,粤方言8~10个。
面试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面试高中音乐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90b634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
-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技能目标:- 学会运用音乐技能,如歌唱、演奏、舞蹈等,表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
-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情趣。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
- 学会运用音乐技能表现音乐作品。
2. 难点:- 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
- 在表现音乐作品时,把握音乐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导入:播放与课题相关的音乐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问题导入:提出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故事导入:讲述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新授1. 整体感知:- 学生初次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感。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风格特点、表现手法等。
2. 细致分析:-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元素。
- 引导学生探讨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和表现手法。
3. 技能训练:- 学生尝试运用歌唱、演奏、舞蹈等技能表现音乐作品。
- 教师指导学生调整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三)巩固练习1.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音乐技能的练习。
2. 展示交流:各组展示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总结1. 回顾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学习音乐,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等。
2. 技能掌握:检查学生对音乐技能的掌握程度。
3. 情感体验: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评价,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音乐试讲万能教案模板
![中学音乐试讲万能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683f9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0b.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节课的音乐知识,掌握基本的音乐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理解歌曲的意境。
2. 难点:正确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
2.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准备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一段与课题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授1. 欣赏歌曲:播放歌曲,引导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分析歌曲的特点。
2. 学习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
3. 演奏歌曲:教师或学生用乐器演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4.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歌曲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1. 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演唱一首歌曲,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2. 节奏练习:进行节奏练习,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 创编歌曲: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歌曲。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歌曲的特点。
2.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歌曲,演唱给家人或朋友听。
2. 搜集与课题相关的音乐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学音乐模拟试讲教案模板
![中学音乐模拟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e7ce5c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d.png)
课题:《春江花月夜》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手法;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演唱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了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及作者。
2. 学会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难点:1. 感受歌曲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歌曲音频、歌词、背景资料等。
2. 歌曲乐谱。
3. 钢琴或电子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频,引导学生欣赏,提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花月夜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
二、讲授新课1. 介绍歌曲背景:讲述《春江花月夜》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张若虚的生平及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2. 介绍作者:介绍张若虚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3. 分析歌曲:讲解歌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三、实践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分享各自的观点。
2. 演唱歌曲:学生跟随钢琴或电子琴演唱歌曲,教师指导。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作者及创作手法。
2.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歌曲《春江花月夜》,提问:这首歌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 学生分享感受,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花月夜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
二、拓展延伸1. 介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讲述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历程,介绍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初中音乐深情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音乐深情试讲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5744d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f.png)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音乐课件。
2. 相关音乐作品,如:《梁祝》、《月光奏鸣曲》等。
3. 音乐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
2. 提问:你们能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什么?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二、新授1. 教师讲解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如:欢快、悲伤、激昂等。
2. 以《梁祝》为例,分析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教师示范演唱《梁祝》,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
三、音乐欣赏1. 播放《月光奏鸣曲》,让学生欣赏。
2. 提问:你们能从这首曲子中感受到什么?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3. 教师讲解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方式。
四、音乐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如:即兴演奏、演唱等。
3. 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点评。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音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音乐欣赏和音乐活动,让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音乐素养。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
3. 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音乐试讲教案模板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要懂得雪绒花是中学音乐试讲教案模板小编整理的教案模板欢迎的大家前来查阅
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该故事片根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电影作曲家里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故事影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合作的插曲脍炙人口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其中《DoRe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流传最为广泛这部影片曾荣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雪绒花》以深情悠长的歌调用3/4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合奏的协调性和音乐的美感
教学准备:
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
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
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海军上校是个热爱祖国的军人他不肯为敌人工作他和玛丽亚决定带着孩子们逃往国外就在他们准备逃跑时却被敌人发现了上校便假称是去参加音乐节的演出敌人不大相信便派人跟踪了他们上校的家庭合唱团在音乐节上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雪绒花》
三、欣赏歌曲
1、多媒体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片断――《雪绒花》的演唱
生初听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师提示:当《雪绒花》这首象征着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歌曲回荡在剧场时观看的听众非常激动因为他们现在的祖国已经失去了往日幸福、安宁的生活听众们怀着对祖国必胜的信心一齐高唱起来歌声使敌人胆战心惊《雪绒花》在影片中完整地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比第一次更激动人心
生复听感受音乐的意境美
2、讨论:《雪绒花》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应该怎样来唱?
四、演唱歌曲
1、师弹电子琴生划拍用“啊”音哼唱旋律
2、跟琴用轻声唱歌词
3、师提示:怎样唱这首歌刚才同学们已经讨论了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跟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播放VCD光盘《雪绒花》伴奏音乐生全体起立有感情地演唱)
五、演奏乐曲
1、师导入:同学们有感情地演唱了这首歌让我们一起感受到了这首歌曲的魅力《雪绒花》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歌词意境赢得了众人的喜爱于是也有音乐创作人为它编配了器乐合奏曲翻开书第
14面
2、看谱分析配器主旋律竖笛练习
a、师范奏生指法练习
b、生自由练习师指导
c、齐奏师用铃鼓伴奏
3、分析配器的各种节奏并结合旋律进行试奏
看第10面五线谱和简谱的时值对照表弄清配器的节奏
a、碰铃节奏
×――×××0
叮叮叮叮
b、沙锤节奏
0×××××××”0
沙沙沙沙沙沙沙
C、大鼓节奏
×00××××
咚咚咚咚咚
3、合奏练习
a、分组在A、B、C三组中各抽一部分人演奏竖笛其他人分别演奏一种乐器
b、指出合奏中的不足再度合奏分组轮流进行
六、综合表演
1、导入:今天我们在演唱《雪绒花》这首歌曲的时候体会到了歌曲感人的艺术魅力在乐曲合奏中享受到了合奏成功的愉悦对于这首音乐作品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呢?(生谈想法)
2、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现这首音乐作品生排练时教师做指导
3、全班交流组对组进行评价
七、总结下课
师:今天我们通过赏、唱、奏、演四个环节对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进行了学习《音乐之声》的插曲除了课前同学们欣赏的《哆来咪》我们今天学习的《雪绒花》之外还有很多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孤独的牧羊人》)这是一首很好听、很有生活情趣的歌曲以后我们会学到今天的课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
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本课充分营造情景:教师充满深情的故事讲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绒花》演唱片断的欣赏将同学们带进一个神圣的殿堂――有关于美的音乐的有关于爱国的有关于人间挚爱与真情的……学生体验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了一次荡涤由此他们产生了浓烈的学习愿望在赏、唱、奏、创的教学环节中他们尽情展示着对音乐的理解表现着美的情感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在课堂上得到体验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