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一)

合集下载

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遗传学(王亚馥-戴灼华主编)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习题解1 题解a:(1) 他们第一个孩子为无尝味能力的女儿的概率是1/8;(2) 他们第一个孩子为有尝味能力的孩子的概率是3/4;(3) 他们第一个孩子为有尝味能力儿子的概率是3/8。

b:他们的头两个孩子均为品尝者的概率为9/16。

2 题解:已知半乳糖血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因为甲的哥哥有半乳糖症,甲的父母必然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甲表现正常,所以甲有2/3的可能为杂合体。

乙的外祖母患有半乳糖血症,乙的母亲必为杂合体,乙有1/2的可能为杂合体,二人结婚,每个孩子都有1/12的可能患病。

3 题解:a: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因为该系谱具有常显性遗传病的所有特点:(1)患者的双亲之一是患者;(2)患者同胞中约1/2是患者,男女机会相等;(3)表现连代遗传。

b:设致病基因为A,正常基因a,则该家系各成员的可能基因型如图中所示c:1/24 题解a:系谱中各成员基因型见下图b:1/4X1/3X1/4=1/48c:1/48d:3/45题解:将红色、双子房、矮蔓纯合体(RRDDtt)与黄色、单子房、高蔓纯合体(rrddTT)杂交,在F2中只选黄、双、高植株((rrD-T-))。

而且,在F2中至少要选9株表现黄、双高的植株。

分株收获F3的种子。

次年,分株行播种选择无性状分离的株行。

便是所需黄、双、高的纯合体。

6 题解:正常情况:YY褐色(显性);yy黄色(隐性)。

用含银盐饲料饲养:YY褐色→黄色(发生表型模写)因为表型模写是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不遗传的。

将该未知基因型的黄色与正常黄色在不用含银盐饲料饲养的条件下,进行杂交,根据子代表型进行判断。

如果子代全是褐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YY。

表现黄色是表型模写的结果。

如果子代全为黄色,说明所测黄色果蝇的基因型是yy。

无表型模写。

7 题解: a:设计一个有效方案。

用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的三个纯合体杂交,培育优良纯合体aabbcc。

遗传学孟德尔定律

遗传学孟德尔定律

3、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分别随
机进入到不同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 子中的一个。
分离规律的验证
(1). 测交法
(2). 自 交 法
豌豆7对相对性状显性F2自交后代表现

(3). F1花粉鉴定法
性状分离的原因
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分别随机 进入到不同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 一个。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意义
理论意义 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1、首次对遗传机制做出了正确的解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混合
遗传的学术观点。孟德尔遗传规律为遗传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2、孟德尔遗传规律可用以解释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进化的原因 按照自由组合规律,如果一个杂合体在n对基因上有差别,而且这 些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那么将产生2n种配子,如其自交,子代将至少 有2n种不同的表型。 据估计高等生物染色体组上的基因数大约为2-4万个,因此每种生 物本身都呈现出多样性现象,有着丰富的变异类型。变异是生物进化的 前提条件,丰富的变异类型使得物种能够适应于千变万化的自然条件, 从而有利于生物进化。

根据分离规律,杂合的非糯性玉米植株(F1)产生的花粉经稀 碘液染色后,蓝黑色花粉粒和红棕色花粉粒理论上应各占一 半,—通过显微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种现象,从而验证分离 规律。
分离比例实现的条件
1.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配子数目相等,或接近相等;不同
类型的配子具有同等的生活力;受精时各种雌雄配子均能以均等的
Peter J. Russell, iGenetics: Copyright ©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Benjamin Cummi(植株)均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而另一个 亲本的性状隐藏不表现。

02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02第二章孟德尔遗传

青年时代的孟德尔深受一些伟大的科学 家,特别是奥地利物理学家顿普赖 (Doppler) 、大化学家拉德希尔 (Lindenthal) 和植物生 理学家安哥 (Unger) 的影响。十九世纪初 , 物 理学是高度数学化的 ,Mendle 的统计思想与此 有关. 孟德尔在研究遗传现象的过程中,道尔 顿的原子学说使他联想到遗传因子(基因) 的稳定性和不可分割的离子性。孟德尔又把 它擅长的数学方法用于分析杂交实验,从而 揭示了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 ,这是孟德尔 超前的伟大创举。
孟德尔在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时 应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复杂 问题简单化研究,孟德尔以前研究 生物的遗传变异是从生物个体整体 上研究,孟德尔是将生物个体分解 为部分,分解为单个性状来进行研 究,首先研究生物个体单个性状的 遗传和变异规律,在获得了可靠的 研究结果后,依次为基础,研究多 个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
4.相对遗传因子具有显隐性关系。显性因子 对隐性因子有掩盖作用(显性定律)。 5.雌雄配子在受精结合时的机率是均等的。
图4-2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分离规律的实质
来自双亲的成对遗传因子 ( 等位基因 ) 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彼此分离,互不干扰,进入不 同的配子,而每个配子中只具 有成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纯合体与杂合体
纯合体:生物个体基因型中,成对基因都相同的 个体叫纯合体。 例: AA AAbb aaBBCCdd 杂合体:生物个体基因型中,有一对或者一对以 上基因不相同的个体叫杂合体。 例: Aa AaBB aaBBCcDD
第二节 独立分配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为了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孟德尔仍以豌豆为材料 ,选取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差 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性 状 在 F3 表现显性:隐性=3:1 在 F3 完全表现显性性 的株数及其比例 花色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豆荚形状 未熟豆荚色 花着生位置 植株高度 64(1.80) 372(1.93) 353(2.13) 71(2.45) 60(1.50) 67(2.03) 72(2.57) 状的株数及其比例 36(1) 193(1) 166(1) 29(1) 40(1) 33(1) 28(1) 100 565 519 100 100 100 100 F3 株系总数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精品文档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精品文档

F2 代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所占比例 1/16 1/16 1/16 1/16 2/16 2/16 2/16 2/16 4/16
四、多对基因的自由组合
当具有3个和3个以上不同相对性状的植株杂交时,只要控制各个性 状的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的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都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一、一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几个概念: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 征和生理特性,在遗传学上统称 为性状。 2.单位性状:每一种性状作为一 个研究对象,称为单位性状。 例如: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 株高、子叶颜色、豆荚形状及豆 荚颜色(未成熟)。 3.相对性状:遗传学中将同一单 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如红花与白花、高秆与矮秆等。
七、显性的表现类型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杂交,F1 只出现亲本之一的性状,这称为完全显性。F2表 型呈3:1分离。
1
玉米蛋白质层有色与无色的分离
不完全显性:若具有相对性状 差异的纯合亲本杂交,F1 呈 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 为不完1 全显性。 F2表型呈 1:2:1分离。
1
马的毛色
1Tt
1Tt
1Tt
1Aa 1tt
1Aa 1tt
1RR
2Rr
1rr
1Tt
1Tt
1aa
1aa
1Aa 1tt 1Tt
1aa
1tt
1tt
1tt
1RRAaTt、1RRAatt、1RRaaTt、1RRaatt、 2RrAaTt、2RrAatt、2RraaTt、2Rraatt、 1rrAaTt、1rrAatt、1rraaTt、1rraatt 。

普通遗传学精品习题(高中生物学奥赛专用)

普通遗传学精品习题(高中生物学奥赛专用)

普通遗传学精品习题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一、选择题1最早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建立起遗传学基本原理的科学家是:()A) James D. Watson B) Barbara McCIi ntockC) Aristotle D) Gregor Me ndel2以下几种真核生物,遗传学家已广泛研究的包括:()A) 酵母B) 果蝇C)玉米D)以上选项均是3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C) 遗传因子的组成是DNA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E) A 和C都正确4生物的一个基因具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被称为:()A) 均一体B) 杂合体C) 纯合体D) 异性体E) 异型体5生物的遗传组成被称为:()A) 表现型B) 野生型C) 表型模拟D) 基因型E) 异型6孟德尔在他著名的杂交实验中采用了何种生物作为材料?从而导致了他遗传原理假说的提出。

()A) 玉米B)豌豆C)老鼠D)细菌E)酵母7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A) 亲代B) F 代C)F1代D) F2代E) M 代8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 以上所有结论9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决定种子饱满和皱缩性状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饱满性状的基因为显性。

纯合体饱满种子与皱缩种子进行杂交,所产生的子代的表现是:()A) 1/2 饱满种子和1/2皱缩种子B) 只产生饱满种子C) 只产生皱缩种子D) 3/4 皱缩和1/4饱满E) 1/4 皱缩和3/4饱满10决定百合花花色的基因,白花(W为显性性状,紫花(W)为隐性性状。

遗传学: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遗传学:第二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由 于DNA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以及核酸分子杂交等 实验手段的发展,使我们能够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基因的结 构与功能,发现了“移动基因”、“断裂基因”、“假基 因”、“重叠基因”等有关基因的新概念,从而丰富了我 们对基因本质的认识。
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座位。
• 1.3.2 Rule of Independent Assortment
Rule of Segregation(Mendel’s second law) 两对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保持其独立性,互不污 染。形成配子时,同一对基因各自独立分离,不 同对基因则自由组合。
即基因是成双成对存在的。 ➢ 每一对基因均等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 每一个配子(gametes)只含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 每一对基因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在形成下一代新的个体(或合子)时,配子的结合 是随机的。
• Rule of Segregation(Mendel’s first law) 控制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时互不污染,保持其独
表现型(phenotype ) :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出来的性 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 行为特征等,如花的颜色、血型、抗性)。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 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或称基因 的同质结合,如AA、aa。
二、自交法
• 1.2.4 分离规律的意义
➢ 具有普遍性,不仅植物中广泛存在,在其他二倍 体生物中都符合这一定律
人类单基因遗传性状和遗传病约有4344种(1988), 如虹膜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及形状(曲直),眼、口、鼻的 形态,能否尝出苯硫脲(PTC)的苦味等都是遗传的性状。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定律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定律

F2基因型数 3 9 3^n
F1代形成配子数 2 4 2^n
配子可能组合 4 16 4^n
2.3 人类中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2.3.1人类中孟德尔遗传分析的特殊性:
1.不能进行人为的控制性婚配 2.繁衍后代的数目太少 3.不易受到外界环境控制 4.性状不易观察
2.3.2 遗传系谱分析
用图解表明一 个家族中的某种性 状或遗传病发生的 情况。是判断人类 单基因决定的孟德 尔式遗传方式的经 典方法。
2.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
(1)实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料的选择:
豌豆
闭花授粉让每株豌豆子 闭花授粉的双子叶植物, 代性状与亲代的遗传一 致性极高,既真实遗传 这使得它易于异花授粉 (纯育)。 (杂交)。
具有能够明显区分的性状
(2)实验设计:
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选择一对相对性状进行 研究,单因子实验。 (3)实验方法: 定量分析法 统计学方法
2.3.3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遗传病。

如:红绿色盲、血友病、 白化病。
多基因遗传病:

由两对以上的基因共同作用造成的,无显隐之分, 每对基因作用较小,但具有累加效应,还常受到环境 因素的影响。
人类的23对染色体
性状 :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的统称。 相对性状:指同一类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表现 的相对差异。 单位性状:指能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每 个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2.1.2 单遗传因子杂交实验及其分析
1.单遗传因子杂交实验: ①选取一对形状 种子形状:圆形和皱缩
③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进入生殖细胞,既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只有一个。 ④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现代遗传学2 孟德尔定律

现代遗传学2 孟德尔定律
第二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实验材料:豌豆、紫茉莉、 玉米、菜豆等
发表论文:1865年在布隆博物 学会上报告,1866年在学会会 刊上发表“植物杂交实验”
定律:分离率和自由组合率
遗传学奠基人— —孟德尔
孟德尔的花园,80年代
第一节 遗传学分 析中常用名词
1.基因(gene):1909年Johhannsen提出, 代替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经典遗传学认 为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配子
RY
rY
Ry
r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黄色对绿色显性,黄色:绿色=3:1 •圆形对皱缩显性,圆形:皱缩=3:1 结论:每对基因间可彼此分离,两 对基因间又可自由组合。
5.纯合体和杂合体:同源染色体同一基 因座位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或细 胞称为纯合体;反之,带有不同形式等 位基因的个体或细胞称为杂合体
6.表(现)型与基因型:表型是指个体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基 因型则指个体或细胞的遗传组成。
7.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基因与隐 性基因:杂合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称显 性性状;杂合体不表现,而只在纯合体 才表现的性状称隐性性状。显性性状相 对应的基因称显性基因;隐性性状相对 应的基因称隐性基因。
Aa X Aa (Mon.) (Mon.)
¼ AA ½ Aa ¼ aa (野生) (Mon) (死亡)
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
黄色 饱满 X 绿色 皱缩
黄色饱满
315 黄色饱满 : 108 绿色饱满: 101黄色皱缩 : 32 绿色皱缩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规律总结

第二章孟德尔遗传规律总结

F2
F3
红花 CC ↓ 红花
4.花粉鉴定法
F1花粉鉴定法的原理:
杂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各对同源 染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配子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之中。 这种现象在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植 物中可以通过花粉粒鉴定进行观察。
例如:玉米、水稻等的子粒有糯性、非糯性两种。
显性基因
Aa
隐性基因
红花
■ 基因型(genotype):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组 成。 ■ 表现型(phenotype):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 的性状。
■ 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 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 ■ 杂合体(he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 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杂合体。
F2表示子二代

白花 224 1
♀表示母本
(2)反交
P F1 F2 比例 红花 3 : 白花(♀) × 红花(♂) 红花

白花 1
F1和F2的性状表现不受亲本组合方式的影响
2.特点
(1) F1性状表现一致,只表现一个
P F1 F2 比例
白花(♀) × 红花(♂) 红花 红花 3 : 白花 1
亲本性状,另一个亲本性状隐藏。
二、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的解释
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结果分析: 黄∶绿=(315+101)∶(108+32)=416∶140=2.97∶1≈3∶1
圆∶皱=(315+108)∶(101+32)=423∶133=3.18∶1≈3∶1
∴ 两对性状是独立互不干扰地遗传给子代 每对性状的F2 分离符合3∶1比例。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1)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1)
2株隐性性状,以及2株显性性状、3株隐性性状的样本可能出现 的频率各为多少?
聊城大学2生0命2科1学学/4院/11
25
二、卡方检验法
所谓卡方检验法就是将实际比数与理论比数进行比较, 以确定二者的符合程度,从而确定某一分离比例是否能 用某种遗传规律去解释。
卡方值( X 2)
(观测值 理论值)2 理论值
(
p
+
q)n
=
1 2
+
1 2
4
1 2
4
4
1 2
3
1 2
43 2!
1 2
2
1 2
2
4
3 3!
2
1 2
1 2
3
1 2
4
1 4显性 4 3显性 6 2显性 4 1显性 1 0显性
16
16
16
16
16
2021/4/11
21
21
求YyRr 自交后代中3显性和1隐性基因个体出现的概率?
聊城大学2生0命2科1学学/4院/11
8
遗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1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2 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3
多因子的自由组合
聊城大学2生0命2科1学学/4院/11
9
Punnett方格分析法
聊城大学2生0命2科1学学/4院/11
10
分枝法(AaBbCc产生配子)
1A 2
1B 2 1b 2
1a 2
270
2021/4/11
17
内容提要
遗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分析
Mendel定律的扩展
聊城大学2生0命2科1学学/4院/11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课件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课件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Ⅳ、染色体命名 长臂(q)
臂比= 短臂 (p) 根据臂比数值的不同,可将染色体分为以下几
种: 中着丝粒染色体(m):臂比值介于1.0—1.70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臂比值介于1.71-3.00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臂比值介于3.01—7.00 端着丝粒染色体(t):臂比值介于7.01—∞
F2隐性植株 数目 % 1850 25.26 2001 24.94 224 24.11 229 25.32 159 26.21 207 24.13 277 26.04
合计
19959 14949 74.90 5010 25.10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孟德尔假设:
1)生物的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每棵植株的每一种性状都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控
预期值
Ei
df(自由度)=n-1
由χ2 和df 可查χ2 表求得P值。统计学上规定: P≦0.05时,实际值与理论值间有显著差异。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四、人类中的孟德尔遗传分析
• (一)人类遗传的系谱分析法 系谱分析(pedigree analysis)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制。因此,每棵植株有许多遗传因子,且都是成 对的。 3)每一个生殖细胞中只含有一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每对遗传因子中,一个来自父本的雄性生殖细胞, 另一个来自母本的雌性生殖细胞。 5)形成生殖细胞时,每对遗传因子相互分开,也就 是分离,然后分别进入生殖细胞。 6)生殖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第二章 孟德尔式遗传分析
一、分离定律及其遗传分析

遗传学习题解答08

遗传学习题解答08

his trp ind
第七章 习题答案
8题: 据题意 题 Hfr品系转移基因顺序和方向如图. 品系转移基因顺序和ຫໍສະໝຸດ 向如图. 品系转移基因顺序和方向如图
1. 2. 3. 4. 5.
BKARM DLQEOC OEQLDN MCOEQLDN RAKBN
第七章习题答案
10题: 据题意 题
Hfr a+b+strs X a-b-strr
13 解: 色盲病: 色盲病:XaXa 据题意
血友病: 血友病:XhXh
Ⅱ1的基因型为 Ⅱ2的基因型为 的基因型为X Ⅱ1的基因型为XHaY , Ⅱ2的基因型为 HAXha 的基因型为 Ⅱ1的基因无交换,Ⅱ2的基因可交换产生4种配子, Ⅱ1的基因无交换,Ⅱ2的基因可交换产生4种配子, 的基因无交换 的基因可交换产生 间的交换值为10% 10%, Ⅱ2产生的配子为 因a-h间的交换值为10%,故Ⅱ2产生的配子为 XHA(1/2×90%=45%,亲组合) 1/2×90%=45%,亲组合) Xha(1/2×90%=45%,亲组合) 1/2×90%=45%,亲组合) XHa(1/2×10%=5%,重组合) 1/2×10%=5%,重组合) XhA(1/2×10%=5%,重组合) 1/2×10%=5%,重组合)
思路第一版P127 P127) 第7题(思路第一版P127) 据题意分析, 据题意分析,其7个基因顺序为: 个基因顺序为: amA amC ts4 ts2 amB ts3 ts1 第 8题 据题意和基因互补的原理, 种突变分属 据题意和基因互补的原理,5种突变分属 个互补群: 于3个互补群 sus11与sus14属同一互补 个互补群 与 属同一互补 属同一互补群; 群;sus13与sus2属同一互补群;sus4 与 属同一互补群 单独是一个互补群. 单独是一个互补群.

必修2孟德尔遗传定律(一)

必修2孟德尔遗传定律(一)
4、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杂交产生 的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 数的 A.25% B.50% C.75% D.100% 5、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 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遗传因子组成都不相同的是 A.0% B.25% C.50% D.75%
×
高茎♀ (杂交) 矮茎♂
P
×
(亲本) 矮茎♀ (杂交) 高茎♂
正交
反交
F1
子(一代) 高茎 100%
F1
(子一代) 高茎 100%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
P
高茎
×
(杂交) 矮茎
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
F1
(自交)
高茎
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
显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分离
Dd 高茎
dd 矮茎
1

2

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高茎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测交 配子
Dd
×
dd
D
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dd 矮茎
1

1
假说—演绎法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推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检测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 ,不相_______ 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 __________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__ 分离 ,______ 分离 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____ 配子 遗传给后代
A.雄性黑牛是显性纯合体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遗传定律

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遗传定律
形态特征:豌豆的高和矮 生理特征:小麦的抗锈病和不抗锈病
相对性状:指同一性状的相对差异 • 34个豌豆品种,选出22种试验,最后选出7对相对性状
–Height: tall vs dwarf –Seed shape: round vs wrinkled –Seed color: yellow vs green –Flower position: axial vs terminal –Pod color: green vs yellow –Pod shape: inflated vs constricted
对独立有差别的相对性状,求杂交后代中出现
AABbCCDdeeffgg的个体的概率是多少?
六、自由组合规律的意义
1、理论上:
从一个角度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所在。
2、实践上:
对育种工作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根据自由组合规律,预测杂种后 代各种类型出现的比例,确定育种的规模,适当安排群体的大小。
3、在遗传病的研究上:
例题
研究正常性状或遗传病的传递,并可预期一定婚配后其子女各
种类型出现的频率。
例题
• 水稻无芒抗病品种的选育。已知有芒A对无芒a为显性, 抗稻瘟病R对染病r为显性,现选用真实遗传有芒抗病 和无芒不抗病为亲本进行杂交,问要在F3中得到10株 无芒抗病的能真实遗传的植株,至少需要种植多少F2 植株?
• 父亲是并指患者,母亲正常,婚后生过一个先天性聋 哑患儿,现问以后所生子女的发病情况及父母的基因 型(并指是显性性状,用S表示,聋哑是隐性遗传病, 用d表示)。
3 green and round
yyR_ : yyRR yyRr
1 green and wrinkled yyrr

三、自由组合假说的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
1、减数分裂过程 ❖ 减数分裂(meiosis):两次连续的核分裂,但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染色体数减少一半。
❖ 减数分裂I ( meiosis I):第一次减数分裂。 ❖ 减数分裂II(meiosis II):第二次减数分裂。 ❖ 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1
1 细线期 2 偶线期 3 粗线期 4 双线期 5 终变期
末期I的染色体只有n个,但每个染色体具有两条 染色单体;而有丝分裂末期的染色体数为2n个,
每个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
41
(5) 减数间期:
❖ 在第一次分裂之末,两个子细胞进入间期,这时 细胞核的形态与有丝分裂间期相似,但有许多生 物没有间期,后期染色体直接进入第二次减数分 裂的晚前期,染色体仍旧保持原来的浓缩状态。
减数分裂过
程示意图
32
(1) 前期I:
❖ DNA的合成:间期S期,
但复制的产物直到晚前
期I才能看到。
细线期(leptotene)
偶线期(zygotene)
粗线期(pachytene) 双线期(diploten)
浓缩期(diackinesis)
33
细线期
❖ 虽然染色体已在间期 时复制,每一染色体 已含有两染色单体, 但在细线期还看不出 它的双重性。
24
染色体超微结构(Flash)
一级结构(核小体)
二级结构 (螺线体)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超螺线体)
25
二、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的行为
1、细胞周期 2、有丝分裂过程
26
1、细胞周期
❖ 指由细胞分裂结束到下 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 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 叫细胞周期。
❖ 可分为四个阶段: G1, S,G2,M。
双价体含有几条染色单体?
35
双线期
❖ 联会结束。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开始 分开,但分开不完全,并不形成两个独立的 单价体,而是在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仍有若 干处发生交叉而相互连接。交叉的地方实际 上是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的结果。
36
浓缩期
❖ 两条同源染色体仍有交叉联系着,所以仍为n 个双价体。染色体变得更为粗短,螺旋化达 到最高度,双价体开始向赤道面移动,分裂 进入中期I。 如何区分浓缩期与前 四个时期?
前期I中染色体最粗短的阶级
37
(2) 中期I:
❖ 各个双价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两个同源染色体 上的着丝粒逐渐远离,双价体开始分离,但仍 有交叉联系着。
与有丝分裂的中期有何区别?
38
注意着丝粒的位置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分裂中期I 39
(3) 后期I:
❖ 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 开,分别向两极移动.
45
遗传因子
染色体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 是成对存在的(等位 基因),染色体也是 成对存在的(同源染
色体); 在形非成等配位子基时因,在等形位基因相 互分成离配,子分时别,进是入自不同的配 子中由,组一合对地同进源入染配色体在第 一次子减移色的数向体,分细亦非裂胞如同时的此源也两。染相极互;分离,
46
用染色体学说图解孟德尔定律
连接丝 :串联两个核小体; 1H1:结合于连接丝与核小体的接合部位 。
15
核小体结构模型
约166bpDNA分子盘 绕在核小体表面1.75 圈,形成10nm直径的
核小体. 16
17
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 核小体(nucleosome)(一级结构) ❖ 螺线体/螺线管(solenoid) (二级结构) ❖ 超螺线体(supersolenoid) (三级结构) ❖ 染色体(四级结构)
47
作业
❖ P 28:3和4。 ❖ 补充题:1、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
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 (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 (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 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 不育?
48
末期II后子细胞应该具有n个染色体还是2n个染色体? 染这色时体每在个细染胞色的体两中次应分该裂有过几程条只染复色制单一体次?,末期II后 子细胞应该只有n个染色体了,并且每个染色体都只
有一条染色单体。
减数分裂flash
43
2、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
❖ 生物有性繁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 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18
超微结构
❖ 核小体(nucleosome) :20世纪70年代发现, 组成的基本结构单位,染色体就是由若干重 复单位的核小体组成。(一级结构)
❖ DNA→核小体,长度缩短7倍。
19
超微结构
❖ 螺线体/螺线管(solenoid) :Finch等1976 年提出,每6个核小体绕一圈,这样反复盘绕, 形成一个中空的管状结构,即为螺线体。 (二级结构)
染色质与染色体有何区别?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两种不同
形态,两者不存在成分上的差异,仅反映它们处于细胞
分裂周期的不同功能阶段而已。
3
染色质与染色体
❖ 每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多数高等 动植物是二倍体(diploid) :每一体细胞中有两 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
人的染色 体是
27
2、有丝分裂过程
间期:染色体复制(G1,S,orG2?) 前期
DNA量的 变化
中期
后期
末期
28
有丝分裂flash
29
❖ 有丝分裂意义:使染色体精确地分配到子细胞, 使子细胞含有与母细胞相等的遗传信息.
❖ 有丝分裂的主要特点:细胞分裂一次,染 色体复制一次,遗传物质均分到两个子细 胞中。
30
2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 P14
❖ 染色质(chromatin)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的一 种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无定形物质,由DNA、组蛋白、 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细胞分裂 间期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 染色体(chromosome)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 程中,染色质凝聚而成为棒状结构。
9
人类染色体核型
10
❖ 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同 ❖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不同 ❖ 姊妹染色单体 ❖ 非姊妹染色单体
11
(二) 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原核生物染色体
与真核生物相比,原核生物的染色体要简 单得多,其染色体通常只有一个核酸分子 (DNA或RNA) 。
12
原核生物的染色体结构模型
DNA分子伸展有1200µm
偶线期
❖ 两个同源染色体开始 配对(联会),出现联 会复合体。
❖ 联会这一过程是有丝 分裂中所没有的。
如何区分细线 期与偶线期?
34粗线期减I源自期❖ 双价体(二价体) :配对完全的同源染色体。
❖ 双价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到了粗线期的最后, 可看到每一染色体的双重性,即每一染色体 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姊妹染色单体)。
长,细菌直径1-2µm
13
真核生物染色体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DNA: 30%(重量)
染色质 RNA: 少量 组成 组蛋白:1H1、2H2A、2H2B、2H3和2H4
非组蛋白:少量
14
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
核小体
核心: 2H2A、2H2B、2H3 、 2H4组成 的扁球八聚体;
外围:核心外绕有1.75圈DNA双螺旋 (约含166bp).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因此, Sutton和Boveri两位研究者各自独立 地提出了细胞核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的 学 说 , 即 遗 传 的 染 色 体 学 说 (chromosome theory of heredity)。
Walter Sutton, Theodor Boveri suggested that Chromosomes contain the units of heredity.
46(2n=
果蝇的染 色体是
8(2n=8)
46)
❖ 亲本的每一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单倍体
(haploid),用n表示。
链孢霉的单倍体
(营养体)染色体
数是7(n=7)
4
染色质
常染色质:染色较浅的区段,是构成 染色质的主体
组成性:位置和大小固定 异染色质 (染色很深) 兼 性:如X性染色质
异染色质比常染色质 具有较高的的G、C 含量,DNA序列具 有较高重复性,多数 集中分布于染色体的 着丝粒周围.
每一染色体有两个染色单体,在着丝粒区 相连(相当于有丝分裂前期的一条染色体)。
这时每一染色体有几个染色单体?
每一极得到n条染色体,即在后期I时染色体数目 减半。
双价体中哪一条染色体移向哪一极完全随机。40
(4) 末期I:
❖ 核膜重建,进行胞质分裂, 成为两个子细胞。
❖ 注意:
减I末期与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的区别?
一般形态结构
7
染色体的形态表现形式(臂率=长臂/短臂)
中部着丝粒
M,臂率1.0-1.7
近中部着丝粒
SM,臂率1.71-3.0
近端部着丝粒
ST,臂率3.1-7.0
端部着丝粒
T,臂率>7.0
8
染色体组型分析(核型分析):
根据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率、随体 有无等特点,对各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类、 编号,研究一个细胞的整套染色体。
❖ 11~60 μ m的超螺线体折叠成2~10μm 的染色单体,其长度缩短约5倍。
由DNA分子经过多级的卷
曲,折叠,螺旋最后形成
染色体,其长度会被大幅
度压缩,这种压缩幅度为
23
多大?
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DNA
长度缩短7倍 核小体
长度缩短6倍 螺线体
长度缩短40倍 超螺线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