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生态学

合集下载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1、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富集系数是生物组织(干重)中化合物的浓度和溶解在水中的浓度之比,也可以认为是生物对化合物的吸收速率与生物体内化合物净化速率之比,用来表示有机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富集作用大小。

生物富集系数是描述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趋势之重要指标。

2、亚致死效应:是评估杀虫剂功效的一个术语,指的是昆虫虽存活,但不能正常化蛹的现象,称为“亚致死效应”.这种中毒的虫子不会立刻死去,但是因为无法完成进一步发育,最终还是会被消灭。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4、生态风险:是指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承受的风险,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不确定性的事故或灾害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产生的作用,这些作用的结果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损伤,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健康。

生态系统受外界胁迫,从而在目前和将来减小该系统内部某些要素或其本身的健康、生产力、遗传结果、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可能性。

5、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二、简述题1、简述污染物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答:1)独立作用,互不影响2)相加作用,综合生物学效应等于单独生物学效应之和3)协同作用,综合生物学效应大于单独生物学效应之和4)拮抗作用,综合生物学效应小于单独生物学效应之和2、简述重金属汞的生物毒性效应答:神经毒性,在汞的各种化合物中,甲基汞神经毒性最为显著。

据WHO文献显示,甲基汞进入人体后,极易透过血一脑屏障在脑中蓄积,其在脑组织中的浓度可比血中高6倍,小脑和大脑两半球受损严重,特别是枕叶、脊髓后束和末梢感觉神经,因而甲基汞中毒会出现感觉障碍、向心性视野缩小、语言障碍、听力减退、共济失调等典型症状。

污染生态学——精选推荐

污染生态学——精选推荐

污染生态学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污染生态学: : 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的学科。

2、安全浓度: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仍未发现受害症状,仍未发现受害症状,仍未发现受害症状,这种不会产生受这种不会产生受害症状的浓度。

害症状的浓度。

3、效应浓度EC : : 使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的浓度。

使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的浓度。

使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的浓度。

4、最高允许浓度:生物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或者是对污染物最敏感的时期内,该污染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和生产力没有发生明显影响的浓度。

5、生物富集: : 生物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生物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从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6、氧化塘:利用库塘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利用库塘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进行污水处理和利用的进行污水处理和利用的生物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措施7、抗性: 生物对各种不良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8、生化耗氧量BOD :一定期间,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有机物所耗溶解氧的数量。

数量。

9、总需氧量TOD :把水中的CNSH 等元素全部氧化成所需的O210、总有机碳TOC :溶解于水中所有机物的含碳量:溶解于水中所有机物的含碳量11、土壤污染:当工农业生产的“三废”污染物通过水体、大气或直接向土壤中排放转移,排放转移,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并累积到一定程度,并累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时,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降导致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降低,进而对土壤动植物产生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急即土壤污染。

12、环境容量:在一定范围和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在一定范围和规定的环境目标下,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13、土壤背景值: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未受人类污染影响的自然环境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14、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主要用于防治农、林、牧、农、林、牧、卫生及仓库等害虫的药品卫生及仓库等害虫的药品15、土壤自净作用:以各种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通过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复杂作用使污染物逐渐转化、减毒、消失最终使土壤恢复到原来的生态功能的过程。

污染生态学名词解释

污染生态学名词解释

污染生态学名词解释
污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的科学。

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输入及其对生物系统的作用过程和对污染物的反应及适应性,即污染生态过程;人类有意识地对污染生态系统进行控制、改造和修复的过程,即污染控制与污染修复生态工程。

区域分异原理生态系统在其生物学和非生物学(物理和化学)特征上存在着经度和纬度的地域差异,从而导致污染物质在迁移转化和生态行为上的区域分异。

这种区域分异不但表现为空间位置的不同,也表现为污染物的毒性、循环通量、作用时间、积累或降解等生态行为上的差异。

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还包括时间分异。

“循环”和“再生”的原理必须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例如,水的循环与再生,为生态系统中化学物质和能量交换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而且还起到了调节气候、清洗大气和净化环境的作用。

因此,从广义上来说,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使生态系统中的非循环过程成为可循环的过程,使化学物质的循环和再生的速度能够得以维持或加大。

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成分,一方面利用非生物成分不断地合成新的物质,一方面又把合成物质降解为原来的简单物质,并归还到非生物组分中。

如此循环往复,进行着不停顿的新陈代谢作用。

这样,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进行着循环和再生的过程。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第一节污染生态学的产生为了研究污染条件下生物受害的原因与防治措施,人们开始研究污染物在环境及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生物受害机制、净化机制,研究污染物沿食物链富集规律和人体受害原因,研究生物抗性形成原因和生物防治污染的工程措施等。

在上述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污染生态学。

第二节污染生态的研究内容➢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Ecology”来自希腊文“Oikos”(住所,栖息地)和“Logos”(学问,研究),亦即生态学在创建之初就表达为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栖息场所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上述生态学的定义是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1866)首次提出的。

这是生态学至今最为全面的定义。

但是首先使用“Ecology”一词学者是亨利.索瑞(Henry Thoreau,1858)生态学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甚至是生物圈(Biosphere)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 物质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相对应的是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2 物质循环3 能量流动4 信息传递污染生态学(pollution 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受污染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和规律的科学。

也就是研究研究污染的生态系统的科学。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王焕校,2002)。

研究对象是对生物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的环境污染问题。

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以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为主线索、生物与污染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生物抗性形成和生物防治为研究重点的边缘交叉学科。

污染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①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富集、放大、协同和拮抗等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积累及其规律。

污染生态学教案

污染生态学教案

污染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成为全 球关注的焦点。
污染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污染生态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污染防 治措施和生态恢复策略,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02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污染物可导致敏感物种数量减少,耐污物种数量 增加,从而改变种群结构。
群落结构变化
污染物可改变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导 致群落结构简化或复杂化。
种间关系变化
污染物可影响生物之间的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 ,从而改变群落动态。
污染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生态系统结构破坏
污染物可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食物链断裂、生态金字塔变 形等。
污染生态学教案
汇报人:XX
• 污染生态学概述 • 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 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生态系统的污染自净与修复 • 污染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 污染生态学的应用与实践
01
污染生态学概述
污染生态学的定义与发展
定义
污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污染物 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探讨污染对生 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影响及其 反馈机制。
03
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污染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01
02
03
生理影响
污染物可导致生物体生理 功能紊乱,如酶活性降低 、代谢紊乱等。
生长发育影响
污染物可影响生物的生长 发育过程,导致生长迟缓 、畸形等。
繁殖影响
污染物可干扰生物的繁殖 系统,降低繁殖能力或导 致繁殖异常。
污染对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影响
种群数量变化

污染生态学 第三版

污染生态学 第三版

污染生态学第三版污染生态学是研究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污染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并对污染生态学第三版的更新内容进行。

一、污染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污染生态学是研究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物的来源与分布:污染物可以来自工业排放、农业和农村生活污水、城市排放等,它们通过大气、水体和土壤等途径传播并分布在生态系统中。

2.污染物的生物积累与生物放大:某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会积累并逐渐放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3.污染物的生态毒性与生态效应:不同的污染物对不同的生物体产生不同的生态毒性和生态效应,包括致死、生殖受损、行为改变等。

4.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污染物在生态系统内会发生迁移和转化,其路径和速率对生态系统的污染程度和修复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和模拟模型等。

1.实地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和样本收集,了解污染物的产生和分布情况,以及生物体对污染物的响应和适应机制。

2.实验研究:利用实验室的控制条件,重现或模拟现场环境,研究污染物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究其毒性机制和影响因素。

3.模拟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预测和评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并指导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修复措施。

三、污染生态学的应用领域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以下几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环境评估与风险管理: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研究,评估和预测不同污染物对环境的风险,为环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生态修复与保护:通过研究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和人为干预措施,指导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恢复被污染的生态系统功能。

3.生物监测与生态监测:通过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评估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和生态效应,提供污染治理的参考依据。

污染名词解释

污染名词解释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微宇宙法:能够部分模拟生态系统,但不完全等于自然生态系统。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积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安全浓度: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仍未发现受害症状的浓度。

最大无作用浓度:未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最小有作用浓度:能使生物体开始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剂量。

效应浓度:在某一期限内导致某一特殊反应的毒物浓度。

致死浓度:一次染毒后引起受试动物死亡的浓度。

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富集系数:BCF是生物体内污染物的平衡浓度与其生存环境中该污染浓度的比值。

(大于1才会与富集效应)生物活性点位:是生物大分子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基团和物质。

抗性:生物对各种不良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抵抗力,称为抗性。

包括避性和耐性。

生物监测:指应用环境生物计量技术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实施的监测,主要监测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物反应,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反应特征来表征环境质量状况。

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反映了水体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含量。

COD: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来表示。

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

TOD:总需氧量,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氧气O2的浓度(mg//L)表示。

污染生态学+全部答案

污染生态学+全部答案

第一章1污染生态学的定义是什么?《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 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污染的生态系统①①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②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的学科内容:第一: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输入及污染物对生物系统的作用过程,和生物系统对污染物的反应及适应性--污染生态过程。

第二:人类有意识地对污染生态系统进行控制、改造和修复的过程--污染修复过程。

3如何理解污染生态学的学科来源?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相互交叉,导致了污染生态学这么学科的产生。

一些学者甚至叫污染生态学为环境保护生态学。

4环境生态学的学科分支有哪些?A 当强调生态介质时,污染生态学可以分为:(1)大气污染生态学;(2)水污染生态学;(3)土壤污染生态学;B 当强调生命组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受到污染的危害时,污染生态学又可以分为:(1)植物污染生态学;(2)动物污染生态学;(3)微生物污染生态学;C 当强调生态系统的结构或污染问题产生的尺度时,污染生态学又可以分为:(1)生态系统污染生态学;(2)个体污染生态学;第二章景观生态学介绍1美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对景观的理解有何不同?景观(Landscape)一词的使用最早见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原意是自然风光、地表形态和风景画面。

汉语中的“景观”一词涵义丰富,反映“风景、景色、景致”之意。

景观没有明确的空间界限,主要突出一种综合直观的视觉感受。

景观是由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各种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理综合体。

--“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代名词2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过程),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属于宏观生态学科)研究内容:• 描述景观: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解释和理解其中的生态过程: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第八章污染生态学81环境污染及其生态过程82污染生态效应ppt课件

第八章污染生态学81环境污染及其生态过程82污染生态效应ppt课件
• 生物学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 生物学评价法是指用生物学方法,按一定 标准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定和 预测,具体有:指示生物法、生物指数法 和种类多样性指数法等。
• 综合评价法则包括重叠法、列表清单法与 相关矩阵法和网络法等。
• (1)指示生物法 • 指示生物是指对某些物质(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
• (3)生态系统结构的简单化、食物网简化、食物 链不完整、物质循环路径减少或不畅通、能量供 给渠道减少、供给程度降低、信息传递受阻等。
8.2.2 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原则与指
标体系
1. 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指导思想
• 生物体与地球环境化学组成的同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污 染物质在生物组织中分布的选择性、以及 生物体对化学物质的必需性,是污染生态 效应评价的指导思想。
1. 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主要类型 • (1)短期效应评价
• 指污染物对生物个体毒害作用的评价,包 括生物生理、生化过程受阻,生长发育停 滞,最后可能导致死亡。
• (2)长期效应评价
• 指污染物对群落和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 包括遗传多样性的丧失、物种多样性的丧 失、生态系统结构的简单化等。
2. 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基本方法
• (3)生物群落指标 ①群落的结构;②群落的生态 ;③群落的动态; ④群落的分布
• (4)生物群落结构指标 ①物种多样性指数;②个体数量变化指标
• (5)生态系统生态效应指标 ①生态系统结构变化;②生态系统稳定性;③系 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的 关系
8.2.3 污染生态效应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2.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
• 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
• 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在阳 光(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氧化反应 产生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等物质。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 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11
七、污染生态化学和污染生态毒理学 (一) 污染生态化学 一 污染生态化学产生生态效应的主体是生物体; 污染生态化学产生生态效应的主体是生物体; 污染生态化学是污染生态学的学科生长点; 污染生态化学是污染生态学的学科生长点; 采用各种系数、常数, 采用各种系数、常数,来表征生态系统中化学污 染物的行为、迁移转化与归宿。 染物的行为、迁移转化与归宿。 国际上污染生态化学的研究非常重视复合生态因 子对污染物的化学行为、 子对污染物的化学行为、迁移转化与归宿的影响和生 态介质组分对化学污染物交互作用机制的影响, 态介质组分对化学污染物交互作用机制的影响,特别 重视对生态系统复合污染化学机制的研究。 重视对生态系统复合污染化学机制的研究。
7பைடு நூலகம்
四、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一)研究方法 把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性研究, 1、把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性研究,从而进 行综合分析; 行综合分析; 进行生态模拟; 2、进行生态模拟; 建立生态系统模型; 3、建立生态系统模型; 污染的生物防治。 4、污染的生物防治。 (二)存在问题 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存在差距; 1、实验室的实验结果与野外调查结果存在差距; 2、污染物在生态系统内的运转规律和机理还有大 量问题尚未阐明。 量问题尚未阐明。
污染生态学
1
一、污染生态学概念 污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受污染环境之间相互 作用机理和规律及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 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的科学,是生态学 或称环境生物 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的科学,是生态学(或称环境生物 的一个分支。 学、环境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环境生态学 的一个分支
2
二、污染生态学发展历程 (一) 污染生态学的形成 一
5
3、90年代后 、 年代后 (1) 复合污染生态研究独具特色; 复合污染生态研究独具特色; (2) 于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尺度上开展污染生态过 程研究,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程研究,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核心; (3) 生态风险与生态毒理研究受到普遍关注; 生态风险与生态毒理研究受到普遍关注; (4) 污染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与污染生态工程,开 污染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与污染生态工程, 始在实验室小试及中试水平上得到试验应用。 始在实验室小试及中试水平上得到试验应用。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1、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强调的是相互关系,即有机体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的联系。

2、污染生态学的定义和内涵。

污染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污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及采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对污染环境进行控制和修复的科学。

基本内涵:污染生态过程、污染控制与污染修复生态工程。

基本原理:整体优化原理、循环再生原理、区域分异原理。

3、污染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的关系:环境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污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系统(包括人类)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异常环境条件与生物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受人类干扰的环境系统包括:环境污染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可理利用。

研究领域包括:污染生态学和自然保护生态学。

4、污染物的概念及性质:概念: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性质:一种物质成为污染物,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转化,即具有易变性。

5、影响植物吸收迁移的因素有哪些:1•物质的形态和结合方式在植物体内运输和储存;2•吸收部分的发育阶段;3•周围环境污染物的浓度高低。

6化学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及特点:简单扩散:生物膜两侧化学物质分子从浓度高一侧向低一侧扩散,特点顺浓度梯度、无载体;滤过过程:化学物质透过生物膜上的亲水性孔道的过程;主动转运:化学物质随能量的消耗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转运以透过生物膜的过程,特点需要载体参加、逆浓度梯度消耗能量、对化学物质有一定选择性、载体具有一定容量、相似物质之间抑制;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膜蛋白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不消耗ATP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又称帮助扩散,特点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不消耗能量、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存在最大转运速率,一定限度内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正比、载体蛋白结合位点饱和、具有特异性。

污染生态学

污染生态学

主要按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进行划分,当强调生态介质时, 污染生态学可以分为:①大气污染生态学,②水污染生态学, 和③土壤污染生态学;当强调生命组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 其受到污染的危害时,污染生态学又可以分为:①植物污染生 态学,②动物污染生态学,和③微生物污染生态学。事实上, 根据目前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范畴和内容,上述划分还可 以归结为:①大气—植物系统污染生态学,②水体—动物系统 污染生态学,和③土壤—微生物系统污染生态学。
非分类学的: 非分类学的: 定义:化学的、物理的、生化的或不 定义:在生态系中化学、物理、 要求鉴定群落种类的生物分析 生化、生物过程的速度 例子:生物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例子:原初生产、呼吸速度,同 ATP(三磷酸腺苷)DNA(脱氧 化硫酸盐的还原速度 核糖核酸)
2、生态系统平衡(Ecosystem balance) 又称自然平衡(Natural balance)
二. 研究内容 (以名词解释为替代)
1、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ecosystem)
Odum(1962)对结构与功能下了如下的定义。结构的范 围包括:(1)生物群落的组成,它包括种类、数量、生物量、 生命史、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2)非生物物质如营养物、 水……等的含量和分布;(3)生存条件如温度、光等的幅度。 功能的范围包括:(1)生物能量流通过生态系的速度;(2) 物质循环或营养循环的速度,也即是生物地理化学循环速度; (3)生物或生态的调节。这个调节包括两方面。一是有机体 被环境所调节,例如光周期性。一是环境被有机体调节,例如 微生物的固氮作用。这里以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包括的 研究内容为例(见下表)。
水生态系结构和功能性质分析的定义、范畴和例子

生态学环境污染的名词解释

生态学环境污染的名词解释

生态学环境污染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生态学环境污染是指在生物系统中引入有害物质,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现象。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生态学环境污染相关的名词和概念。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与其相互作用的非生物因素组成。

它是一种有机的互动关系,它会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

生态系统污染是指在其中引入有害物质导致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的紊乱和破坏。

二、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生命形式。

生物多样性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和种群数量减少的现象。

这种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的韧性和稳定性。

三、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的增加,例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和燃烧排放物。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例如呼吸系统疾病、酸雨和温室效应。

四、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的增加,例如化学物质、重金属和农药。

这种污染会导致水质下降,对生物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水污染也会影响饮用水资源、渔业和水生生物群落的生存。

五、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的增加,包括重金属、农药和化学废物。

这种污染会破坏土壤的肥力和质量,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并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对健康产生危害。

六、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过大或持续的噪音。

这种污染会对人类和动物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睡眠障碍、听力损失和行为改变。

噪声还会干扰动物的通信和迁徙,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七、光污染:光污染是指过度、杂乱或在不必要时使用人工光源所产生的光辐射。

这种污染会破坏动物的生物钟和迁徙习惯,对夜行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

光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中的光敏物种和星空观测产生负面影响。

八、土地开垦:土地开垦是指将原本未被开发的土地转化为农田、工业区或城市用地的过程。

这种开垦会破坏自然栖息地,并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

环境污染的生态学效应分析

环境污染的生态学效应分析

环境污染的生态学效应分析环境污染是造成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导致许多生态灾难的发生。

环境污染不仅会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死亡,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环境污染的生态学效应进行分析。

一、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导致畸形、死亡、生育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等。

长期暴露在重金属和有机物质污染的环境中,会导致生物体内重金属与有机物质的积累,对生理及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影响。

例如,水污染物质可以抑制水生动物的生长,影响它们的进食和繁殖行为;空气污染可以对植物呼吸的气孔产生损伤,使得植物生长受到影响;土壤污染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很大,缺乏足够的微量元素会导致单一微生物菌种过于繁殖,降低土壤的种类和结构,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2. 影响生物的行为和生态系统的结构环境污染还对生物的行为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产生了影响。

污染物质可以使生物改变原来的行为,如离开原来的栖息地、改变食性等。

这些行为改变会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如生态链条破坏、生态平衡改变等。

例如,水污染可以改变鱼类的游泳行为,使得它们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土壤污染可以破坏微生物群落的平衡,导致土壤贫瘠,无法支持植物的生长。

二、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是由物种、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过程组成的。

环境污染会对这些元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被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例如,空气污染可以破坏植物与昆虫之间的互惠关系,导致昆虫数量下降,影响植物的授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2. 影响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生态功能和生态服务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循环、土壤水文、气候调节、产生氧气、净化空气和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污染生态学的定义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学(ecology)的理论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化学、数学分析等手段,研究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受污染后的受害程度,确定生物接受污染的阈值(threshold),建立环境监测、生物指示、评价;▲研究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积累、富集和降解规律(absorption***);▲采取生物净化污染的有效措施(bioremediation);3、污染生态学的研究方法4、当前污染生态学学科前沿目前,污染生态学研究表现出全方位、多视角的综合研究特征:复合污染生态,根际微环境研究独具特色;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分化,;污染物在生物体内行为特征,生态风险与生态毒理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污染生态系统的生物修复与污染生态工程,开始在实验室小试及中试水平上得到试验应用。

新材料、新化合物的污染生态效应得到密切关注与食品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联系更紧密污染条件下生物的适应与进化。

我国污染生态学的优先研究领域第二章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1、污染物的定义,性质,如何分类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变化的物质。

污染物的性质:(1)在特定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数量和浓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2)在环境中发生转化,具有易变性污染物的分类:1. 按来源分:自然来源污染物(火山喷发、山林火灾、海啸等)人为来源污染物(工业污染物、农业污染物、生活污染物)2. 按受污染的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3. 按污染物形态分: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4.按污染物的性质分: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5.按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状变化:原发性污染物、继发性污染物此外,强调某些污染物对人体的有害作用,还可划分出致畸物、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等。

根据污染物浓度、出现频率和毒性可将污染物分为一般污染物和优先控制污染物。

2、POPs,PTS,EEDs,PBTs几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积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如DDT、PCB等。

主要特点: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长距离运输和生物毒性。

首批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受控名单的12中POPs为有机氯杀虫剂(DDT,氯丹,灭蚁灵,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毒杀芬),工业化学品六氯苯和多氯联苯,以及工业生产,燃烧过程产生的二噁英,呋喃。

持久性有毒物(persistent toxicity substances,PTS):包括POPs和重金属两大类。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s, EEDs),又叫环境激素,指那些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且能干扰生物体正常激素功能,引起内分泌紊乱,使生殖机能失常的化学物质,也称为环境荷尔蒙,外因性内分泌干扰物质。

包括二噁英,DDT,PCBs,汞,镉,苯乙烯等。

持久性生物累积性有毒污染物(persistent bioaccumulative and toxic chemicals,PBTs):特别强调了物质的生物累积性。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室温易挥发的化合物。

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对象。

1988年我国初步提出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有14类:挥发性卤代烃,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农药,丙烯醛,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3、污染物的迁移,迁移的方式?污染物的迁移(Transport)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过程。

1. 机械迁移mechanical migration(1)气的机械迁移作用(wind):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作用和被气流搬运。

(2)水的机械迁移作用(water):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作用和被水流搬运。

(3)重力的机械迁移作用(gravity):污染物和它的搬运载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迁移运动。

2. 物理—化学迁移physicochemical transport对无机污染物而言,是以简单的离子、络离子或可溶性分子的形式在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沉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水解作用、络合和螯合作用、吸附-解吸作用等所实现的迁移。

(dissolving-precipitation, oxidation - reduction, hydrolysis, the complexing and chelation and adsorption - desorption effect)对有机污染物而言,除上述作用外,还有通过化学分解、光化学分解和生物化学分解等作用所实现的迁移。

3. 生物迁移biogenic migration生物迁移是污染物通过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实现的迁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迁移形式,与各生物种属的生理、生化和遗传、变异等作用有关。

某些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有选择吸取和积累作用,某些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物有降解能力。

生物通过食物链对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和稳定的有毒有机物)的放大积累作用是生物迁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4、污染物的转化,转化的方式?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化(Transformation)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phase transition)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the conversion of a substrate to a product)。

污染物的转化与迁移不同,迁移只是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

不过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往往是伴随进行的。

各种污染物转化的过程取决于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所处的环境条件。

大多数情况下,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是主要的、大量的。

环境污染物转化的形式(different forms of pollution transformation)污染物的物理转化可通过蒸发、渗透、凝聚、吸附以及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等一种或几种过程来实现(physical transformation)。

化学转化在环境中比物理转化更为普遍。

污染物的化学转化以光化学氧化、氧化还原和络合水解等作用最为常见(chemical conversion, photochemical degradation, oxidation - reduction, complex-hydrolysis)。

生物转化是污染物通过生物的吸收和代谢作用而发生的变化。

污染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可以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改变它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biotransformation )。

第三章生物对污染物吸收和迁移1.简述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过程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主要是根)根尖是根部吸收环境化学物质的主要部位,其中根毛部是根部吸收最活跃的区域。

根部对土壤溶液中离子的吸收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离子吸附到根细胞表面质体流途径,扩散途径而对于某些离子,如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扩散能力有限,移动速度Zn离子100d移动的平均距离为0.72mm,Mn离子100d移动的平均距离为7.2mm,因此只有靠近根部的重金属才能通过扩散作用到达根的表面。

质体流途径是主要途径。

根部细胞在吸收离子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离子的吸附和解吸附。

总有一部分离子被其他离子所置换,吸附的吸附具有的交换性质,也称为交换吸附。

(2)离子通过外部空间进入皮层内部共质体途径:在植物组织中,细胞以胞间连丝互相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共质体。

水和无机盐离子在互相连通的共质体中,顺离子的浓度梯度穿过胞间连丝向根的中部运输。

这一途径即是共质体途径。

水液从共质体途径可直达内皮层之外。

内皮层细胞与皮层的薄壁细胞间没有胞间连丝。

因而,水液在这里必须穿过细胞膜,才能进入中柱。

质外体途径:土壤中的水液渗浸到根毛及根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在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中(而不是细胞质中)运行的途径即是质外体途径。

(3)离子通过内部空间进入木质部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逆浓度梯度主动进入细胞、不能扩散的内部区域,必须经过跨膜过程。

流动输送和脂质层受控扩散媒介输送和能动载体输送(4)离子进入导管离子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向导管转运的机理还不能十分确定,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一是被动性地随水分流动而进入,二是导管周围薄壁细胞对离子的选择性转运。

2.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的迁移方式环境化学物质在植物体内远距离运输主要是由为维管系统完成,其运输包括向上的木质部导管和向下的韧皮部筛管。

3.动物体对污染物的主要吸收途径呼吸系统—气态污染物:气体、蒸汽、气溶胶(粉尘、Bap)影响因素:浓度差、分子大小,溶解度,通气量消化系统:胃、小肠(有机汞)影响因素:胃肠蠕动、污染物的颗粒大小、溶解度皮肤吸收:角质层-真皮-毛细血管-全身循环汗腺、皮脂腺、毛囊(某些有机磷农药)影响因素:物质本身结构、表皮完整性4.简述影响植物吸收、迁移污染物的因素(1)环境因素(温度、湿度、气压、季节和昼夜节律、pH、Eh、CEC、土壤性质、污染物间的不同效应)(2)毒物的理化性质(溶解度、挥发度、分散度、存在形态等)(3)个体因素(种属、品系和个体差异、年龄和发育、性别与激素、遗传因素、健康状况和营养)5.简述复合污染时污染物联合作用的类型1.相加作用(addition)M=M1+M22. 协同作用(synergism)M>M1+M23. 颉抗作用(antagonist)M<M1+M24. 独立作用(independent joint action)M=M1+M2(1-M1)具体为:水体含盐量的增加,促使重金属离子的释放。

锌能颉抗凤眼莲对镉的吸收6.在实际生产中如何减少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物的吸收?7.比较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吸收迁移污染物在途径和机理上的异同8.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定义,联合和区别生物累积、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生物累积, bio-accumulation, 指同一生物个体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中的不同阶段,机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