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十大著名战役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苏德战场的开始。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日,美国对日宣战。

(影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时间:1942年1月1日;地点: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宣言内容: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

二战十大战争

二战十大战争

斯大林格勒战役--市区防御阶段
马马耶夫冈的小山丘上,发生了最为残 酷的战斗。两方军队不断地交替占领这片高 地。苏军在一次反攻中,竟然在一天之内牺 牲了1万名士兵。对火车站反复争夺达13次 之多。在一个大粮食仓库里,两军的士兵非 常接近,甚至能够听到对方的呼吸声,经过 数个星期的苦战,德军不得不从这个仓库撤 走
斯大林格勒战役--作战经过
一、苏军防御阶段
(一)远程防御阶段 (二)近程防御阶段 (三)市区防御阶段
二、苏军反攻阶段
斯大林格勒战役--远程防御阶段
苏军通过事先 构筑的防御阵地, 层层阻击,极大地 减缓了德军前进步 伐,德军被阻挡在 顿河西岸。
斯大林格勒战役--近程防御阶段
近程防御阶段:8月23日—9月12日
陆军元帅——蒙哥马利
伯纳德· 劳· 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英国杰出的军事家,英国 陆军元帅,战略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 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 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在2002 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选为“最伟大的 100名英国人(第88名)”。
二战十大战争
1.幻影突击-----波兰闪电战(1939.9.1---10.2 一个月) 二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战役,机械化战争思想的首次 实践,胜战时间之短.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波军66300人战死,德军10600战死。 2.乾坤逆转-----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5.26----6.4 9天) 盟军共撤走33.8万余人,其中英军21.5万人,法军和 比利时军队12.3万人。 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它的重大意义在于保存了实力,为以后同盟国的反击奠 定了基础。
计划为:盟军一个军分别在5个海滩登陆: 剑、黄金、朱诺、犹他和奥马哈。前三个是 英军登陆的海滩,后两个是美军的。

二战中十大著名战役

二战中十大著名战役

二战中十大著名战役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较量。

其中有十大著名的战役,你对此了解有多少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二战十大著名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战著名战役:一,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波兰战役,亦可叫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一场著名的“闪电战”。

这场战争在波兰被称为Wojna obronna 1939 roku(1939年波兰保卫战),在德国则被称为Polenfeldzug(波兰战役),行动代号Fall Weiss(白色方案)。

1939年9月1日04:40,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

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

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

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于之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

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

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战争结果在10月初,波兰军被打败后,原波兰领土被分割给德国、苏联、斯洛伐克和立陶宛。

德国将波兰走廊和但泽加入版图,而将波兰南部成立“普通政府”(Generalgouv ernement)。

波兰在二战中死去6百万人(大约当时波兰人口的20%),当中包括3百万犹太裔波兰人(大约波兰犹太人口的99%)。

战后总结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在总结波兰战役时说:“1939年的战事结局,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在东方,一支陈旧得无法救药的军队,为一支应用新技术的小坦克部队加上占优势的空军所瓦解;在西方,一支动作迟缓的军队,却不能及早施展任何有效的压力。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日战争及二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日战争及二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抗⽇战争及⼆战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榜题名。

决战⾼考,改变命运。

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跃龙门【知识梳理】⼀、识记:1、九⼀⼋事变1931年9⽉18⽇,⽇本发动,中国开始了14年的抗战。

东北⼈民和未撤⾛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抵抗⽇军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了。

2、七七事变1937年7⽉7⽇,⽇军发动,⼜称七七事变,侵华规模扩⼤。

3、⼋路军、新四军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中共领导的⼯农红军和南⽅各省的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奔赴抗⽇战场。

4、⾎战台⼉庄和百团⼤战及其对中国抗战的作⽤(1)台⼉庄战役1938年春,⽇军进攻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战台⼉庄,取得抗战以来的。

(2)百团⼤战为了粉碎⽇军的“囚笼”政策,增强抗⽇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1940年8⽉,⼋路军在指挥下,组织⼀百多个团,在华北向⽇军发动⼤规模攻击,破坏敌⼈的交通线,摧毁⽇伪军的据点。

百团⼤战是抗⽇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军的战役。

5、“⽂⼣⼤⽕”的时间和地点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执⾏“焦⼟抗战”的⽅针,于1938年11⽉12⽇放⽕焚烧长沙城,造成了空前浩劫。

6、⽇军在湖南的暴⾏举例(1):⽇军以益阳南县⼚窖为中⼼,⽅圆约百公⾥的地区,疯狂屠杀3万多中国⼈。

⾄今在永固垸留有“千⼈坑”,⾣港留下“千⼈坟”。

(2):⽇军在常德地区撒下⼤量的⿏疫杆菌,发动了惨⽆⼈道的细菌战。

7、抗战时期发⽣在湖南的重⼤战役(1)三次长沙会战:1939年9⽉、1941年9⽉、1941年12⽉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均取得抗⽇的胜利。

(2)常德会战:1943年11⽉,⽇军进攻“川黔咽喉”常德,中国官兵浴⾎保卫。

8、芷江洽降1945年8⽉15⽇,⽇本宣布⽆条件投降,蒋介⽯电令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派代表到芷江商谈投降事宜。

为中国战区的对⽇受降和在南京举⾏受降仪式做了必要的准备。

世界历史著名战役解析课堂实录

世界历史著名战役解析课堂实录

世界历史著名战役解析课堂实录1. 第一场战役:特拉法加战役特拉法加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1942年,由德国与苏联之间展开。

战役的发生地点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的特拉法加,这个地方对于双方来说都非常重要。

德军意图占领特拉法加以渗透苏联内陆,并威胁到其油田。

然而,苏联红军在战役中表现出色,利用刻苦训练和丰富经验成功地击退了德军的进攻。

这场战役使得德军的计划受挫,并对他们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 第二场战役: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役发生在1815年,是拿破仑发动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比利时的滑铁卢镇附近,是第七次反法同盟和拿破仑之间的一场决定性对抗。

在这场战役中,拿破仑试图扩大法国的势力范围,但最终被反法同盟的联军所击败。

滑铁卢战役标志着拿破仑的崩溃和波旁王朝的终结,对于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第三场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在1942年至1943年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具标志性和血腥的战役之一。

这场战役发生在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今日的伏尔加格勒),成为苏德两国决定性的对决。

纳粹德国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控制伏尔加河,并挫败苏联的抵抗。

然而,苏联红军坚决反抗,展开了艰苦的街战。

最终,在苏联红军的顽强抵抗和西方盟军的援助下,纳粹德国战败并被迫撤退。

4. 第四场战役:水牛城战役水牛城战役发生在1814年,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场关键的战役。

此战发生在美国纽约州水牛城地区,是英国与美国之间的一场宿敌对决。

英国试图占领水牛城以迫使美国投降,并削弱其独立战争的意志。

然而,美国士兵和民兵的顽强抵抗阻止了英军的进攻。

这场战役标志着美国在独立战争中的重要胜利,并对美国独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第五场战役: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一。

这场战役发生在1944年,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展开,是盟军对纳粹德国进行全面攻势的一部分。

盟军试图通过登陆法国海岸并突破德军的防线,最终解放欧洲。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

二战欧洲战场十大战役1.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名称:波兰战役地点:波兰参战方:德国、斯洛伐克和苏联对阵波兰结果:德国胜利、二战爆发参战方兵力:德国151万人、波兰100万人伤亡情况:德军伤亡4万多人、波军伤亡20万人主要指挥官:布劳希奇、伦德施泰特1939年9月1日4:40,德军联合其附庸国斯洛伐克的军队入侵波兰。

英国和法国给予纳粹德国48小时限期撤出波兰领土。

因为德国没有听从英法的警告,英国和法国在1939年9月3日向德国宣战。

所有参与的国家都没有估计到这场战争会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

前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以及对于之前1921年签订的屈辱的《里加和约》的不满,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收复寇松线以西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

德军和红军在9月28日在布格河会师。

波兰侵略战大致上在10月6日结束,但是波兰没有向德国或苏联投降。

而且,波兰的流亡政府在盟国组织了一个有力的地下组织。

2.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名称:法兰西会战时间:1940年5-6月参战方:德军、法国、英国伤亡情况:德军亡2.7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英军损失6.8万人法兰西会战是二战中德军为侵占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于1940年5-6月采取的军事行动。

1940年5月10日,德军发起进攻,对法、比、荷境内的72个机场及纵深目标实施航空突击,并在鹿特丹、海牙实施空降。

在德B集团军群右翼,荷军在德军打击下迅速瓦解,于15日投降;在其左翼,德空降兵于10日凌晨偷袭扼守列日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成功,比军防御即告崩溃。

6月5日,德B集团军群突破法军沿索姆河和埃纳河仓促构筑的“魏刚防线”,直逼巴黎。

10日,法政府迁至图尔。

同日,意大利对法、英宣战。

14日,德军占领巴黎。

16日,H.P.贝当接任法国总理。

17日,德军从侧后推进至瑞士边界,法第2、第3集团军群被围。

同日,法政府请求停战,22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停战协定》,同意德国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而法国失去了约2/3的国土,并宣布退出战争和解除法国舰队武装。

关于二战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PPT课件

关于二战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PPT课件

从二战的历史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1、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 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2、全世界人民要团结战斗。正义的力量只 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3、要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尽绵薄之力。 ……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 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 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 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 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 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 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 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
东侵奥捷波 北上占丹挪 西荷卢比法 匈南希保罗 控制欧洲后 进攻莫斯科
课文小结
罗斯福新政

济 危
英退 法让 姑、
1939、9


德意日、
妥 协
1938年
慕尼黑会议
二 战
法西斯 化张
侵略(绥靖政
突袭波兰
法国溃败
前 期
不列颠
空战
突袭苏联
扩 大
偷袭 珍珠港
知识拓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
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
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 “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 2、军事落后: 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
1、英法: “静坐战争”
1、战争的全面爆发:法国沦陷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 法国运动”,继续斗争。
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 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 欧国家,轰炸英国。在此 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 方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概况
1.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5月25日,英法防线在德国攻势下崩溃后,在敦刻尔克进行了当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使英法撤出了大量的部队,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实力。

2.不列颠之战
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德国失败后放弃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

3.中途岛海战
美日双方在中太平洋地区的中途岛进行的一场海空大战。

此役日本损失惨重,自此丧失了在中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

4.阿拉曼战役
1942年10月,德国隆美尔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蒙哥马利统领的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的战役,以英国为首的盟军的胜利而告终,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5.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进行的决定性战役,是苏德战场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从此德军在苏德战场由战略攻势转为战略防御和退却。

6.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战役发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

霸王行动(Operation Overlord)为这次作战行动的代号。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2、扩大:苏德战场的开始。

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

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第二日,美国对日宣战。

(影响:珍珠港事件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4、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原因: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时间:1942年1月1日;地点:华盛顿。

参与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3)标志:《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宣言内容: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4)作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极大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

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协同作战,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作用。

(5)启示:说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面临人类共同的问题时可以"求同存异"联合起来。

5、雅尔塔会议:(1)原因: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地点: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

(2)参与首脑(三巨头):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联的斯大林。

(3)内容: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说明(启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面对共同的困难时可以进行合作。

(5)会议影响: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②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题目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

题目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

题目二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和具有广泛影响的战争之一。

期间发生了许多战役,其中一些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和全球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战役,并分析它们的意义所在。

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于1942年至1943年,是东线战场上苏联红军与德国纳粹军队的一场决定性对峙。

这场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战役经过及结果德军企图通过攻占斯大林格勒打通通往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道路,以夺取石油和战略资源,同时割断苏联红军南北联系。

苏联红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成功阻止了德军的进攻,并开始展开反攻。

红军遵循斯大林的号令进行了“不一步退让”的战术,将德军拖垮。

2. 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迎头赶上德军攻势的重要转折点。

这场战役不仅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还改变了战争的态势,为苏联红军在东线逐渐转入反攻奠定了基础。

此外,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激励了苏联国内的民众士气,成为了抗击希特勒法西斯的重要象征。

二、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动的一次大规模登陆战役,对于战争的结果和平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战役经过及结果盟军通过海上和空中的力量协同,突袭诺曼底地区,成功建立战桥头堡,并最终击败了德军。

这次登陆掳获了巨量的德军俘虏,并且向德国境内推进,进一步削弱了德军的战斗能力。

2. 意义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登陆行动之一。

这次登陆改变了战局,标志着盟军实现了在欧洲大陆的真正登陆,并为后续的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这次胜利也扭转了出现在东线的局势,使苏联红军得到了更多支援。

三、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发生于1942年,是太平洋战场上美日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决战。

这场战役对于战争局势和战略平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战役经过及结果中途岛海战是一场航空母舰之间的战斗,美日双方都派出了大量航母作战舰队。

二战中著名战役

二战中著名战役

著名战役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爆发37天后,日本侵略军又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淞沪会战。

1937年8月9日,驻沪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当即被中国守军击毙。

8月13日,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

驻上海的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

国民党政府陆续调集6个集团军70余万人抗击,初战获胜。

从8月23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登陆,攻击守军左翼,遭顽强抗击。

随后,日军逐次增兵,加强上海派遣军的力量。

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

9月11日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

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惨重。

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连夜西撤。

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守卫四行仓库的中国军队孤军奋战,誓死不退,坚持战斗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

11月5日,日军一部从杭州湾登陆,迂回守军侧后,合围上海。

守军被迫撤退。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落。

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上海,严重威胁到蒋介石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实行抗战,从此,全国进入了抗日战争。

[2]忻口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在晋北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一天。

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

这次战役是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卫立煌、黄绍竑副之)指挥实施的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

该战役创歼敌逾万的纪录,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在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

昆仑关大捷:1939年12月18日,中国第五军在军长杜聿明指挥下,向被日军占领的位于广西南宁东北50公里处的昆仑关发起攻击,到12月31日,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

初中历史二战历史事件回顾

初中历史二战历史事件回顾

初中历史二战历史事件回顾二战历史事件回顾二战(1939-1945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战争不仅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战争的认识。

本文将回顾二战中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1. 德国侵略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国发起了对波兰的侵略,标志着二战的开始。

德国国防军以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迅速突破波兰的防线,使波兰迅速沦陷。

这次侵略引发了法国和英国对德国宣战,从而拉开了整个欧洲战争的序幕。

2. 列宁格勒围困战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军事和工业基地。

德军自1941年9月开始围困列宁格勒,企图摧毁该城市并迫使苏联投降。

然而,苏联民众和军队坚决抵抗,面对饥饿和寒冷的困境,持续了900多天的围困战最终以苏联胜利告终。

这一事件展示了苏联战胜困难和坚持抵抗的决心和勇气。

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是位于伏尔加河畔的战略要地,对德国发动进攻的计划起到了重要的阻碍作用。

1942年11月至1943年2月,德军展开了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势。

然而,苏军和市民们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在沃尔加河冰封后将德军逐出该城。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二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标志着德军开始溃败。

4. 突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珍珠港的海军基地。

这次袭击将大部分美国太平洋舰队击毁或损坏,拉美国卷入了二战。

珍珠港事件引发了美国的愤怒,导致了对日本的宣战,从而扩大了战争的规模。

5.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登陆行动,目的是从西侧攻击纳粹占领的欧洲。

这次登陆是战争的转折点,给盟军提供了一个立足点,并最终导致了纳粹德国的溃败。

6. 原子弹爆炸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市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生命损失。

三天后,美军又在长崎市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

这两次原子弹爆炸直接导致了日本的投降,同时也标志着核武器时代的开始。

二战苏德战场历次战役纪实(超全)

二战苏德战场历次战役纪实(超全)

二战苏德战场历次战役纪实(超全)1941.7.10~9.10第一次斯摩棱斯克战役德军战略目标:企图以中央集团军群围歼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夺取西德维纳河与第聂伯河之间地带,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

双方参战兵力: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配置有60个陆军师又1个旅和1个航空队。

苏军:陆续投入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的18个集团军。

战损:此德军共俘虏苏军约45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约3600辆、火炮4800余门;苏军击溃德军7个师,重创14个师。

结果评价:德军大胜,缴获大量装备,此役,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大开了通往莫斯科的门户。

但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1941.9.9-1944.1.27列宁格勒保卫战德军战略目标:在希特勒的对苏战略中,最初是以夺取列宁格勒为主要目标,这样即可以取得整个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又可与芬兰军队会合。

此外。

瑞典的铁矿沙才能畅通无阻地供应德国。

双方参战兵力:参战初期:苏联187,000人2,200门火炮400辆坦克300架飞机德国初期:270,000人3,000门火炮500辆坦克600架飞机,9月中增至1,600架飞机苏军反攻阶段:苏军1,103,000人15,501门火炮1,463辆坦克1,115架飞机德军1,011,000人10,250门火炮675辆坦克732架(402架可用)飞机战损:苏军478,741人死亡或失踪650,878人受伤及染病40,000名以上平民死亡4,341辆坦克15,728门火炮及迫击炮2,769架作战飞机总共: 1,129,619人伤亡德军750,000人死亡或受伤91,000人被俘飞机: 900架(包括274架运输机及165架被当作运输机的轰炸机) 总共: 841,000人伤亡结果评价:德军战败,一次伟大的围城防御战,为期872天的围城战破坏了公共设施、食水、能源及粮食供应,导致列宁格勒地区空前的大饥荒,造成最多150万人死亡,1,400,000以上的平民及士兵撤离,其中很多在撤离时死于轰炸及饥荒。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经典战役精选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经典战役精选

抗日战争中的十大经典战役精选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抗日战争的十大经典战役,欢迎大家阅读!长沙会战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

在这场大火的背后,正是持续6年的四次长沙会战。

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共伤亡13万人。

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国民党第一战区在中条山作战。

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结果日军以1比20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

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

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竟然不堪一击。

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

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

当中国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

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

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等向常德发起攻击。

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列举二战的主要经过及重大事件
1.慕尼黑阴谋:1938年9月,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加速二战的爆发。

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4.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8日,美对日宣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

5.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华盛顿会议(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6.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7.开辟第二战场: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
战场,使德军东西受击)。

8.加速胜利的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苏、美、英
三国首脑),加速反法西斯胜利步伐。

9.二战结束:欧洲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

10.亚洲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
投降书(二战最终结束)。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6张PPT+视频)

战后对德政策、战后成 立联合国、苏联承诺欧 战结束后对日作战。 苏联承诺有条件地参加 对日作战,使中国的主 权受到侵犯。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 神,发表敦促日本投降 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重申《开罗宣言》 条件必须实施。
作用 国对亡际加起合速了作德重日要会法作议西用解斯。决的国灭际问协争题调胜盟利军。推行进动打,败加法速西战斯步加伐速日本大法国西强斯权灭亡
三、众志成城,曙光初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欧洲、北非战场
1945.9
1945.5
1944.6
意大利无条件投降 1943.7
意 大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943.2


1942.1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7
西西里岛
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闪击波兰
1941.10 1939.9.1
1937.7.7
复习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局部爆发 全面爆发
规模扩大
最大规模
七七事变 东方战场
德国闪 击波兰
莫斯科保卫战 苏德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走向联合
反法西斯 同盟的建立
二战转折 加强联合
胜利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三、众志成城,曙光初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朱可夫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贫苦。1915年应征参加沙俄 骑兵部队。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共产党。指挥保卫 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指挥苏军突破列宁 格勒之围,被授为苏联元帅。1945年攻克柏林,代表最高统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 帅部接受德国无条件投降。战后暂管驻德苏军与德国苏占区。 诺维奇·朱可夫

二战中国十大战役

二战中国十大战役

二战中国十大战役从这十大著名战役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为了抗击日本法西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因此,中日人民都应该倍加珍惜今日的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的大好局面。

中国人民更不应该忘记过去,忘记历史,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二战中国十大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二战中国十大战役南京保卫战1937年11月,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命令:中支那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详细部署则命令按“参谋总长指示”办。

于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千米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

11月8日,日军分路直逼南京,11月30日,广德失守,日军逆向南京右侧背迂回,形成对南京东南至西南面的包围。

12月1日,江阴要塞失守。

4日,日军完成了对南京东面的包围。

这样,南京的第一道防线江宁、牛首山、淳化、汤山、龙潭之线已暴露在敌军面前。

1937年12月9日,南京南郊秦淮河畔炮声连绵不断。

日军以坦克为前导攻克高桥门,向光华门进逼。

夜色中的光华门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团长谢承瑞望着远处一言不发。

此时已不用言明,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大战就要来临。

?? ? 10日上午,日军占领场的通光营房,炮轰光华门。

谢承瑞团长指挥部下依托城墙坚决还击,并将战况向教导总队总队部汇报。

总队长桂永清命令,炮兵团立即入城,设阵地于明故宫,支援谢团。

炮火中的日军依然不断冲锋,至下午三时,已推进到护城河一线。

晚八时,一支十余人的日军敢死队冲入光华门外城城门洞内。

谢承瑞团长向在午朝门督战的桂永清总队长建议火烧日寇。

获得批准后,谢团长亲率士兵运送汽油到外城箭楼。

半夜时分,将汽油灌进城门洞并投下火种。

霎时浓烟滚滚,枪炮声声。

火还未熄,谢团长命令打开城门并率领一排战士反击。

城门洞中的日寇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击毙。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程:

阿拉曼战役结束后非洲战事迅速结束 盟军进军意大利本土。墨索里尼政权垮台,1943 年9月意大利投降。 标志着法西斯集团的开始瓦解
斯大林格勒战役
时间:1942.6——1943.2 目标:获得粮食,石油产地,占领交通枢纽和军 事工业基地 战况:德军攻入城区,在付出巨大伤亡后并未能彻 底占领该城,最终苏军合围德军,德军失败投降 意义:德军遭到巨大损失,苏军开始转入反攻阶段,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开战第一天苏军损失1300架飞机,基辅战役损失60万军队, 洛赫维察 战役损失45万人。开战半年德军共俘获苏军约300 万人。
苏军为何在大战初期惨败 1.德军闪电战进攻。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军准备不足, 指挥混乱无能,军事部署集中在边境地区,反应缓慢。
3.大清洗运动极大削弱了苏军的战斗力 4.东方战线的建立使许多效果转而支持德国。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第一次使德军在陆地上进攻受挫,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战争转折阶段
中途岛海战:
时间1942-6-4 结果: 航母:日军4艘,美军1艘 伤亡情况:日军巡洋舰1艘,美军驱逐舰1艘 飞机:日军332架,美军147架。阵亡:日军3500人,美 军307人 主要指挥官:山本五十六,切斯特-尼米兹
意义:日军遭受重创,失去主动权,美军开始逐步 反攻。
北非战争
攻克柏林
1945.4西线德军被歼灭
1945.4.25美苏易北河会师
1945.4.27攻入柏林 4.30希特勒自杀
1945.5.8德国签订投降协议
地位:标志着反法西斯欧洲战争的胜利结束
日本投降:
过程: 1945年初,美军逐步逼近日本本土 亚洲占领区对日展开反攻 1945.8.6-9美国投掷两原子弹 1945.8.8苏联参战,围攻关东军 1945.8.15日本宣布投降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归纳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1、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2、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主要战场: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太平洋战场4、战争进程(1)1940年攻陷法国(2)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虎!虎!虎!),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德战场)。

3、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垮台。

4、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雅尔塔会议(1)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2)时间:1945年2月,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3)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3、战争结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美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8月15宣布投降。

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4、二战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灾难(人口、财富、环境)。

但击败了法西斯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 (自动保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 (自动保存的)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1,二战的进程2,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

(1)原因:①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而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以得逞一时,但最终难逃彻底覆灭的命运;②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事业和力量必胜;③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之间相互配合,互相支援,反法西斯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战争。

(2)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3)历史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可重演;人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3,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1)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

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国之间的争霸斗争,进而引起了世界大战。

(2)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存在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一战中有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二战中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发法西斯集团。

(3)在影响方面,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两次世界大战都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一战中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二战后苏联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力量得到了加强,而且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挪威 • 结果 盟军胜利,成功开辟第二战场 • 参战方兵力 盟军 2,876,000 (7月25日) 德军 1,380,000(7月
23日)
• 历史影响: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 陆第二战场的开辟,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 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 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 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失败 • 参战方兵力 苏联2500000人(苏
军反攻阶段)德国1040000人 (苏军反攻阶段) • 伤亡情况 苏联:共1129619人伤 亡、失踪德国:共 841,000人伤 亡 • 主要指挥官 希特勒,保卢斯,曼 施坦因,霍特 • 作战行动 蓝色行动,天王星行动, 土星行动 • 同期发生战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 役,阿拉曼战役
艘 飞机:日军332架,美军147架 阵亡:日军3500人,美军307人
(六)、乾坤逆转――斯大林格勒会战
• 名称 斯大林格勒会战 • 地点 苏联,伏尔加河流域,斯大
林格勒 • 时间 1942年6月28日 - 1943年2月
2日 • 参战方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
盟,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 • 结果 苏联决定性胜利,纳粹德国
• 参战方 美国,日本 • 名称 偷袭珍珠港 • 影响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
爆发 • 地点 珍珠港 • 时间 1941年12月7日 • 战争性质 偷袭 • 伤亡情况 美军伤亡3000
多人 日军阵亡约200人 • 主要珠港的影响
•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 12月8日,美国和英国对日本宣战。美国广播电台反复 广播:“珍珠港遭到偷袭!”罗斯福总统大声疾呼: “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接着,澳大利亚、 荷兰等二十多个国家也对日宣战。中国的国民党政府 在中日战争进行了四年多以后,于12月9日也跟着对日 宣战。12月21日,德、意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范围更加扩大了。
(七)、血肉之路――瓜岛争夺战
• 名称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 役
• 地点 瓜达尔卡纳尔岛 • 时间 1942年 • 参战方 美国,日本 • 结果 美军获胜 • 伤亡情况 日本伤亡2.5万
人美军阵亡3300人 • 主要指挥官 戈姆利,三
川军一
(八)、打开胜利之门――诺曼底登陆
• 名称 诺曼底登陆 • 地点 法国西北部诺曼底 • 主要指挥官 艾森豪威尔,伦德施泰特 • 时间 1944年6月 • 参战方 盟军 美国、英国、加拿大、自由法国、波兰、
二战十大著名战役
By——栀子
• 第一部分:问题导入 • 第二部分:十大战役 • 第三部分:二战反思
• 一、问题导入
• 1939-1945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 最大的现代化战争,也是一场正义与邪恶在全世界范 围内的大较量。在这场以法西斯德、日、意轴心国为 一方,美、英、苏、中等反法西斯的同盟国为另一方 的大战中,双方投入兵力兵器之多,战场波及范围之 广,作战样式之新,造成的损失之巨,产生的影响之 大、之深、之远,都是前所未有的。下面盘点下二战 十大著名战役,你将亲身感受当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 年代。
• 战争评价: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说:“从日军偷 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 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 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九)、破门之战:冲绳岛战役
• 名 称:冲绳岛战役 • 地 点:日本冲绳岛 • 时 间:1945年4月1日 - 6月21日 • 参战方:盟军,日本 • 结 果:盟军付出惨重代价后胜利 • 参战方兵力:盟军 240000人 ;日军 100000人 • 伤亡情况:盟军伤亡7万人 ;日军伤亡10万人 • 主要指挥官:巴克纳(阵亡),史迪威,牛岛满
• 名称 法兰西会战 • 时间 1940年5-6月 • 参战方 德军、法国、英国 • 伤亡情况 德军亡2.7万余人,法军亡8.4万人,
英军损失6.8万人
(五)、折戟沉沙――中途岛海战
• 名称 中途岛战役 • 地点 中途岛附近海域 • 时间 1942年6月3日-6月7日 • 参战方 日本帝国海军,美国太平洋舰队 • 结果 美军决定性胜利 • 伤亡情况 航母:日军4艘,美国约克镇号 日军巡洋舰1艘,美军驱逐舰1
(一)、幻影突击:波兰闪击战
• 名称 波兰战役 • 地点 波兰 • 参战方 德国 、斯洛伐克
和苏联对阵 波兰 • 结果 德国胜利,二战爆
发 • 参战方兵力 德国151万人
波兰100万人 • 伤亡情况 德军伤亡4万多
人 波军伤亡20万人 • 主要指挥官 布劳希奇 伦
德施泰特
(二)、平地惊雷:偷袭珍珠港
三、二战反思
•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人为的浩劫,使人类蒙受了空前灾 难。整个二战长达6年,参战国家和地区先后有60多个, 人口17亿,占世界总人口80%。据不完全统计,全球 因战争而死亡者在5000万人以上,财产直接经济损失 40000多亿美元。有形无形的战争创伤在各国人民特别 是历经8年抗日的中国人民心头打上深深烙印,决不允 许这种悲剧重演,已经成为战后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家,虽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 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分,但国家和人民所蒙受的灾难, 除有大小之分外,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因此,防止新 的世界大战再次发生,维护世界和平,应该成为世界 各国人民共同的责任和目标。
(十)、帝国覆灭――柏林战役
• 名称 柏林会战 • 伤亡情况 苏军33万,德
军48万 • 地点 柏林 • 主要指挥官 朱可夫,崔
可夫,凯特尔,魏德林 • 时间 1945年4月16日—5
月8日 • 参战方 苏联,德国 • 结果 苏联获胜,德国投
降,欧战结束 • 参战方兵力 苏军250万,
德军约100万
(三)、血洒长空:不列颠之战
• 1940年7月,进退两难的 德国军队决定对英国进 行以空军抢夺制空权为 主的战争,为掩护海军 夺取制海权,最后实施 登陆的三步作战计划, 以图彻底消灭不列颠这 个反德基地的目的,但 是在英国武装力量的顽 强抗击下,德国空军以 战败告终。
(四)、悲情马奇诺――法兰西会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