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民居概述
八年级地理中国民居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中国民居知识点中国民居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历史演变。
在地理学的角度上,中国民居具有丰富的地域特色和人文内涵,下面我们从八年级地理学的视角,全面了解中国民居的相关知识。
一、中国民居的形制1、庭院式建筑庭院式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以一个或多个内院为核心,周围围绕房屋、建筑、花园等空间形态。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四合院,代表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建筑形式。
2、阳台式建筑阳台式建筑是一种外挑的结构形式,是中国传统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它的建筑结构像“坚果夹”一样,两扇对开的窗户之间,通常会设置一个楼台、阁楼或者天井等。
3、楼房式建筑楼房式建筑是一种多层建筑,也是中国民居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代表性建筑如第一座现存的高楼——“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高67.31米。
4、楼台式建筑楼台式建筑是中国民居中的“大众化”,散布广泛。
楼台式建筑主要分为陵墓式,宅邸式,亭、阁式,祠堂式,文化场馆及公共设施等。
二、中国民居的文化内涵中国民居除了具有形制和区域特点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代表着中华文明和悠久历史的传承。
1、家族文化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相当严格,民居也常承载着家族文化的传承,例如,四合院的设计常常会考虑家族规模和家族分支,不仅要考虑家族共处内院的方便,还要考虑到不同分支的独立空间和私人性质。
2、宗教文化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也常常可以看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例如,在寺庙的建设中,常用到飞檐、翘角等形式来减缓雨水冲击,并且也有祈福的寓意在里面。
3、科技文化中国民居的建设中,常常运用到当时科技的创新,例如用夯土和土坯砖这种手工人工制作的材料,这些材料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而且具有较好的保温、隔音性能,还具有“三面经脉、一面通气”的独特构造。
三、中国民居的地理特点中国民居的地理特点包括了方位、材料、色彩和结构。
1、方位根据地域的不同,中国民居的朝向和布置方式也有所不同。
《中国民居》课件
结语
中国民居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统智慧和价值。我们 应该意识到保护中国民居建筑的重要性,并为此共同努力。
保护中国民居建筑不仅可以保留历史与文化,也可以为未来的世代提供宝贵 的学习和欣赏机会。
参考文献:
《中国民居》PPT课件
中国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融合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元素。 本课件将介绍中国民居的背景、特点、结构、艺术价值以及保护与传承等内 容。
背景介绍
中国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它们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记忆和审美情趣。 中国民居与中国文化密不可分,它们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崇拜、社会的观念以及艺术的追求。
中国民居的特点
地域区别
中国的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民居有着明显的区别。北方民居注重保暖,建 造多采用砖木结构,而南方民居则注重通风,以砖石木结构为主。 宗族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也影响着中国民居的特点和风格。
中国民居的结构
传统建筑材料
中国民居的建造材料通常采用砖石、木材、瓦片等传统材料,这些材料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具有良好的 保温和透气性能。
中国民居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居意象
中国民居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象征。
民居建筑的艺术特点
中国民居注重形式美和功能美的结合,它们富有韵律感和几何美,同时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创造力。
民居建筑与艺术的融合
中国民居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和生活的融合,通过建筑形态、装饰图案等展示了中国传统审护现状
当前,中国民居建筑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城市化进程、人口迁移等。很多传统民居正面临消失的危机。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民居建筑(图文)
陕 北 窑 洞 内 部
窗 饰
3. “一颗印” 住宅 由汉、彝先民共同创造,最早在昆明地区
流行起来的“特色品牌”,一颗印式民居的基 本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 形,正房三间两层,较高一些,两厢为耳房, 耳房就矮一些,这样就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 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 “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 式。
第六节 民居
一、民居概述
民居是出现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建筑 类型,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住宅建造的 直接目的主要在于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 的实际需要。其次,满足普遍的审美性和 情感性,甚至还可能上升到表达某种思想 倾向的高度,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 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
二、我国的特色民居
永定客家土楼
永定客家土楼
振成楼
客家土楼内景
客家土楼内景
客家土楼内景
客 家 土 楼 内 景
客 家 土 楼 内 景
福建永定方形土楼“五凤楼”
顺应山势的方形土楼。
5、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
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 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 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 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 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 凉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 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的竹楼一防潮湿,二散热通 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因为这里 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 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靠 崖 式 窑 洞
陕 北 窑 洞
陕 北 窑 洞
2.陕北窑洞
陕北窑洞的窗户比较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 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窗花贴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 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 美。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 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限于日常生活领域的人类居住环境。
•
民居大概是建筑学里使用最多却又最少达成共识的术语
之一了。从历史上看, 民居几乎从来都是作为和“建筑”相对
的概念而存在的: “建筑”是 “伟大的”、“精致的”、“纪
念性的”、“大师杰作的”; 是营造的艺术与科学, 且隐含着
由特定价值观所支配的美学品位。而民居则被排除在所谓的艺
2.奴隶社会
夏(公元前2070-前1600)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我国最早 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 实例
河南偃师二里头建筑遗址中,有高出地面的台基遗迹,在台基上有木骨泥墙环绕相 隔,这表明穴居形式已发展到了地面分室建筑阶段。
19
商(公元前1600-前1046) 湖北黄陂县盘龙宫殿遗址(出现台子)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根据在西厢发现的甲骨文,推测此处 是座宗庙。
24
春秋时期
东周时,士大夫的居所一 般可以建一个小院,前后两排 建筑,《礼仪》中记载:“前 排房屋面阔三间,中央为门道 ,两边为堂、室;后排房屋面 阔五间,中央三间是起居与接 待宾客的厅堂,两侧隔墙分别 为南北向排列的东堂、东夹西 堂、西夹,此排房屋后面连着 的后室是寝室”
在建筑风格上, 自汉朝开始基 本都是古拙端正而严肃的汉代风格 ,建筑多使用挺直方正的直线,从 唐朝开始,建筑风格转为豪放富丽 ,多使用遒劲挺拔的曲线。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规模最大)
唐代地方城市与长安、洛 阳一样,民宅建在坊内,而 把官署和主要官员住宅放在 子城中。
一般民居仍是土墙承重, 上架梁檩,草顶民居相当普 遍。
仰韶文化(母系氏族) 实例:西安半坡村 两种住房形式:方形和圆形
半坡遗址挖掘现场
半坡遗址圆形房屋基址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民居概述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民居概述一、古代建筑类型及民居演变1、总论: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
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
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
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
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
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
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
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
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课件
• 民居大概是建筑学里使用最多却又最少达成共识的术语之 一了。从历史上看, 民居几乎从来都是作为和“建筑”相对的 概念而存在的: “建筑”是 “伟大的”、“精致的”、“纪念 性的”、“大师杰作的”; 是营造的艺术与科学, 且隐含着由特 定价值观所支配的美学品位。而民居则被排除在所谓的艺术网 络之中, 通常被定义为“本土的”、“自发的”、由本地居民 参与的适应自然环境和基本功能的营造。
(4)宋代 中国古代居住建筑发展到宋代,已达到了封建社会的较高水平,不仅在个体建
筑方面技术日趋完备,并在等级与功能上更偏重于等级的需要。 官宅大多采用多进院落,有独立的门屋,主要厅堂与门屋之间形成住宅轴线。
房屋使用斗栱、月梁、瓦屋面。郊野农舍在形制布局上较自由,规模大小不一。 一般小型住宅为三 、五间,较大的则有数十间,也形成院落形。主要建筑的平面 布置与组合形式有一字形、丁字型、曲尺型、工字型等,以工字型最多。
穴居发展序列
穴居——木骨泥墙——承重墙体系——砖混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2.奴隶社会 夏(公元前2070-前1600)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我国最早 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 实例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河南偃师二里头建筑遗址中,有高出地面的台基遗迹,在台基上有木骨泥墙环绕相 隔,这表明穴居形式已发展到了地面分室建筑阶段。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 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 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 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 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 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 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 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中国的民居建筑多 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中国文化之”中国民居“
适的方位和布局,以趋吉避凶。
03
山水格局
风水注重自然环境的美学价值,认为山水格局的和谐能够带来吉祥和好
运。因此,在民居周围的环境中,人们会刻意营造出山水相依、景色优
美的格局。
民居与家族观念
家族聚居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观念非常重要。民居作为家族聚居的场所,体现了家族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在民居的布局中,家族成员的居住空间通常按照辈分和地位进行安排,体现了尊 卑有序的传统伦理观念。
苏州水乡民居的实例分析
总结词
苏州水乡民居是中国江南地区的典型民 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水乡环境而 闻名。
VS
详细描述
苏州水乡民居通常临水而建,房屋多为两 层楼房,采用白墙、黛瓦、木结构的建筑 风格。建筑布局紧凑,注重私密性和景观 的融合。水乡民居的特色在于其与水环境 的紧密结合,如设置船坞、石拱桥等水上 设施,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中国文化之“中国民居”
目录
• 中国民居的历史演变 • 中国民居的建筑风格 • 中国民居的文化内涵 • 中国民居的建筑材料与技术 • 中国民居的未来发展 • 中国民居的实例分析
01
中国民居的历史演变
古代民居
01
02
03
木结构建筑
古代中国民居多采用木结 构,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 料,结构形式多样,如抬 梁式、穿斗式等。
03
中国民居的文化内涵
民居与风水
01
风水理念
风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居住环境与自然、宇宙
的和谐关系。在民居的选址和布局中,风水观念深刻影响了人们的居住
理念和建筑形式。
02
方位与气场
风水讲究方位和气场,认为不同的方位和气场对居住者的命运和健康有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二、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及特点1.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2.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差异3.中国木构架体系房屋的发展历程三、具体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及其特点1.上海的石库门2.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3.福建的土楼4.贵州的千苗山寨5.傣族的竹楼6.陕西窑洞7.江苏民居(江南水乡)苏州园林四、总结正文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类型繁多,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深受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的影响,各地区的民居建筑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类型及特点1.中国六类传统民居简介中国传统民居主要分为以下六类:(1)宫室:帝居或民舍,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
(2)第宅: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
(3)舍: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贵族住宅。
(4)宅院:城市居民的住宅,如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
(5)村寨:农村居民的住宅,如福建的土楼、贵州的千苗山寨。
(6)园林:江南水乡的苏州园林等。
2.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和特点深受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的影响。
例如,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为平顶、厚墙,以保暖防寒;南方地区的民居建筑则多为斜顶、薄墙,以通风散热。
3.中国木构架体系房屋的发展历程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在新石器时代后期就已经萌芽。
公元前5000~前 3300 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构架体系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
三、具体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及其特点1.上海的石库门上海的石库门是近代城市住宅的代表,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2.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方地区民居的代表,其布局合理、紧凑,强调家族和谐与尊卑有序。
民居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
民居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一、民居概述民居,是指人居住的居所,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民居的形式、结构和装饰都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特点。
二、民居的分类1.按用途分类:包括住宅、商铺、工厂等不同功能的建筑。
2.按建筑类型分类:包括平房、楼房、别墅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3.按建筑形式特点分类:包括砖木结构、瓦房、板楼、钢筋混凝土建筑等不同结构的建筑。
三、民居的组成部分1.墙体:墙面是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支撑屋顶和隔离室内外空间的功能。
2.屋顶:屋顶是民居的重要部分,它可以保护建筑不受风雨的侵蚀,同时也起着保暖、隔热的作用。
3.窗户:窗户是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居室提供光线和通风。
4.门户:门户是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居室与室外的连通通道。
5.装饰:装饰是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升建筑的美观性和艺术性。
四、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1.中国的民居特点中国的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同地区的民居各具特色。
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南方的水乡民居、西藏的藏式民居等。
2.印度的民居特点印度的民居受到印度教文化的影响,常常采用彩绘壁画、雕刻花纹等装饰,以及采用回廊、内院等布局。
3.日本的民居特点日本的民居注重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常常采用庭院、室内小花园等布局,同时注重室内装饰的简约和美感。
五、民居的建筑材料1.砖木结构砖木结构是一种古老的建筑结构形式,使用木材作为承重结构,再用砖瓦做封闭和外观装饰的建筑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
2.瓦房瓦房是一种以瓦作为屋顶材料的建筑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
3.板楼板楼是一种以混凝土板作为屋顶和楼板的建筑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
4.钢筋混凝土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是一种现代化的建筑结构形式,它以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震和耐久性能。
六、民居的风水概念风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宗教思想,认为地理环境的阴阳气场与山水的走向有关,会影响人们的命运和幸福。
选修-中国传统民居赏析1单元-2课(民居的历史发展)2023
展出适合当地的居住形式,黄河中游一带由于肥沃的黄土层既厚且松,能用简陋的工具从事耕作,因此在新石 器时代后期,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发展农业,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当时这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生 长着茂密的森林,人们选择靠近水源的平坦台地,搭建房屋作为栖身之所。
干槎瓦屋面
图中的屋顶全部都用仰瓦铺设,不施盖瓦,以板瓦为底瓦,在两垄底瓦相交部位也不堆抹灰梗,通过瓦 与瓦的互相搭置遮盖瓦缝。节省用瓦数量,大大降低了建筑成本。这种形式主要在雨水少,夏季不是特 别热的地区使用,多见于河南地区及河北地区民居。
木柱开始,柱子的功能不断分工,逐渐演
大房子
化出了岩柱,墙柱,中柱等。梁也逐渐演 化出了横梁,斜梁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 化后期的住宅屋内已经有两个类似山墙形 状的梁架,这就是后来三开间民居的雏形
• 氏族集体居住的房子,主要 是儿童与老人。
25%
。
木栅栏
• 居住外围有木栅栏,防止大型野兽攻击
小房子
• 到婚龄妇女和男子的住宅
商朝 盘龙城宫殿遗址
西周
陕西岐山凤雏村,二进合院,中轴线上有影壁、 大门、前堂、廊、后室。两侧为通长的厢房,院 落四周有檐廊环绕。房屋墙基埋置排水陶管和卵 石暗沟,屋顶采用瓦。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 的四合院实例。根据在西厢发现的甲骨文,推测 此处是座宗庙。
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的复原图
西周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 是中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
山东省栖霞市牟氏庄园
建于清朝的一处大型地主庄园,有 众多的单体院落组合而成。
江
忆
南
好 风 景
江
旧 曾 谙
南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汉代望楼
汉代陵墓出土的望楼,陶制的楼虽 然是陪葬的工艺品,但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了汉代的同类型建筑形象。
简述中国传统民居
简述中国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历史悠久的传统民居),是源自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建筑。
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民居在历史上将千年古老的经典建筑和当代技术完美结合,表现出历史悠久、精致考究、构图和谐、建筑精美典雅的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以非常独特的地形和高低不同的屋顶为主体,以虚心考究的陈设
与设计细节、大师级的建筑工艺和技术来表现其独特的建筑特性,以及其中多元的元素。
首先,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体完美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百步一墙”成实的素材,使用砖石、木材等建材,并且做了适度而又细致的墙体。
其次,中国传统民居有许多节俭的节约诠释,包括利用室外排气沟道内部中空墙来实现室内、室外隔热,以及用木结构作为支架来设计屋顶,以节省材料的同时实现更好的通风和保温效果。
最后,中国传统民居也带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国传统的风水设计、家居摆设、装饰图案等,都与建筑相结合,构成中国传统民居独有的屋顶、门窗、住宅等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建筑特征。
中国传统民居不仅是历史悠久的本质样子,更是代表着中国文明的精神象征。
它代表了优雅温馨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不朽的美德,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建筑技术,被中外游客所拥有。
中国传统民居,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深刻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走进中国文化的内心景观,欣赏中国国粹样貌。
中国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一、中国传统民居概述1、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中国传统民居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先秦发展到本世纪楚,其基本特点始终是以木构架为结构主体,以单体建筑为构成单元。
尽管随着历史的推移,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但总体而言,住宅的这种格调变化没有太大的突破,从而形成不同于西方传统住宅的独特体系,传统民居的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显露出中国的思想内涵。
2、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分类及布局中国地域辽阔,粗略统计民居形式不下四十余种。
概约地划分为七大类,即:庭院式民居、窑洞式民居、干阑式民居、毡房和帐房、藏族民居(如图二)、维吾尔族民居及其他特殊类型民居。
庭院式民居这种应用最为普遍,是汉族、回族、满族、白族、纳西族,甚至包括部分蒙古族长期采用的民居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
所谓庭院式民居即是以单间组成的条状单幢住房为基本单位(一般为三间一幢),周回布置,组成院落,成为一种室内室外共同使用的居住生活空间形态。
由于气候、传统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庭院式民居在具体表现上又可分成三种,即合院式、厅井式、组群式。
3、传统民居存在的意义;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继承、创造、延续的产物,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不断的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现实遗产中,不断发掘它对今天发展的积极一面,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设计的源泉。
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道路来。
在继承优秀建筑文化传统时候必须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二、本土传统民居的可继承性研究1、强地域性的可继承例如下沉式四合院就是强地域性的体现。
在平坦的塬面上,人们无冲沟可借利用,而木材资源又非常匮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创造了最具特点的潜掩于地下的窑洞村落。
这种以下沉式四合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成排、成行或呈散点式布置。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其设计和结构具有独特的特点。
中国传统民居的建造与环境、地理、气候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民居主要包括四合院、木结构民居、土楼和藏式民居等。
以下是对这些传统民居的概述。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它是由四面围合而成一个中央庭院的建筑形式,通常有东、南、西、北四个正门。
四合院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家庭生活的需要,将不同功能的房间围绕在庭院周围,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生活空间。
庭院通常用作社交、活动和放松的场所,而房间则用于住宿和其他功能。
四合院的建筑结构严谨,通常以青石铺地,屋檐上悬挂着当地特色的木雕或砖雕,使整个建筑更具艺术感。
木结构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造采用木材和榫卯结构。
木造结构因其适应力强和抗震性能好而被广泛使用。
传统的木结构民居通常以梁柱和椽楞的结构为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这种建筑设计使得房屋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提供保温和通风的功能。
木构件通常以精心雕刻装饰,呈现出纹饰和图案,突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土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和江西等地区。
它是由夯土堆砌而成的多层建筑,既作为家庭住宅,也作为防御堡垒。
土楼的建筑形式独特,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它通常由一个中央庭院和多个分散在周围的楼层组成。
庭院用于家庭活动和生活,楼层则用于住宿和其他功能。
土楼的设计考虑了防范敌人和自然灾害的需要,其坚固的结构和独特的防御系统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杰作。
藏式民居是中国西藏地区的传统住宅建筑,具有浓厚的藏族文化特色。
藏式民居的外观通常是白色的,墙壁上饰有独特的图案和纹饰,以展示家庭的美学品味和社会地位。
房屋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特定的功能,如客厅、卧室、厨房等。
藏式民居采用环形建筑结构,中心是一个庭院,通常设有火塘,提供供暖和烹饪的功能。
屋顶采用特殊的设计,以抵御严寒的气候。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清华大学的陈志华、李秋香 《诸葛村 乡土建筑》《浙江新叶村乡土建筑》等几本著作,堪称地域型 民居研究的典范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的民居测绘
89年以来,陆元鼎召开“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学术会议,每年 都出版会议论文
建筑界以外的研究:
青年摄影师李玉祥 《老房子》系列,包括《徽州民居》《福建 民居》《山西民居》《江南水乡民居》《土家吊脚楼民居》
富裕阶层材料
• 就地取材 • 经验理性的认知结构
1) 对材料性质的认识
包括材料自身的品质因素、地方性因素以及节令、时间的因素
2) 对材料之间关系的认识
对一种材料的使用还要考虑其他材料的相关特性
5. 乡土民俗
• 物质方面
鄂温克族
哈萨克族
• 精神方面
蒙古族
中国传统民居
第一章 传统民居概述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建筑地域性追 求
二、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相关著作 三、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因素
二、相关的研究现状及相关著作
抗战时期:起始阶段 刘敦桢、刘致平 主要进 行收集资料和初步认识的工作,着重于民居的 分类和特征描述
解放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南京工学院 1957.《徽州明代住宅》
中国人类学家林家书 《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温州市规划设计院丁俊清 《中国居住文化》
很多港台与国外学者
三、影响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的因素
1. 乡土环境 制约、利用 2. 乡土材料 3. 乡土技术 与它所施加的对象——材
料息息相关
1. 民间工匠 技艺传承性、能动随机性 2. 乡土民俗 物质要求、精神表达 3. 乡土经济 贫穷阶层的经济制约、
八十年代:民居研究一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完整版)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
绪论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平面布局方式: 1.圆形(如内蒙古包) 2.纵长方形(如原始穴居形式) 3.纵长方形(我国民居的基本形式) 4.曲尺形 (常见于南方农村) 5.三合院(常见于浙江、广州、云南等地) 6.四合院(东北及北京等地) 7.三四合院混合(常见于四川、浙江等地) 8.环形(常见于福建等地) 9.窑洞(常见于河南、陕甘宁等地)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
工程学院 袁蔚
绪论 中国传统民居概述
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 容。我国传统建筑有两大体系,官式的和民间的。 官式的建筑如宫殿、坛庙、陵寝、寺庙、宅第等, 民间建筑如民居、园林、祠堂、会馆等。中国民 居式样丰富多彩,分布广泛,而且民居的发展与 演变也经过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徽州文化
主要包括:新安理学、徽州朴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 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剧、徽州刻书、徽菜、徽州建筑。
徽 派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
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空间处理、建筑雕
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牌坊、民居
第二章 客家堡垒
第二章 客家堡垒
客家来历:相传西晋
末年,由于中原的征 战不断,黄河流域的 一部分汉人为了避免 战乱而南徙渡江,来 到现江西、福建及广 东北部。因为有别于 当地原有居民,被称 之为“客家”。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 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 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 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客家民居。
因为住宅的排列方式, 马头墙走向往往是相 同的。所以在高处看 徽州的村落,会有层 层叠叠的效果,体现 韵律美。
中 国 的 民 居
2019/11/27
中国民俗专题 第三讲
18
垂花门的构造与特点
垂花门由两道门构成。第一道门是 “棋盘门”(“攒边门”),设在 向外一侧的两根柱之间,白天开启, 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 卫作用。 为了保证内宅的秘密性, 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再安装 一 “屏门”。除了家族中有婚、丧、 嫁、娶等重大仪式需要将屏门打开 之外,屏门平常都是关闭的,人们 通过屏门两侧的侧门或两侧的抄手 游廊到达内院。
第三讲 中国的民居
第一节 民居民俗概述
一、民居民俗的概念
民居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在自然条件 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双重影响下所创造的用于 生活的一种有别于宫廷、官邸和公共设施的 建筑类型。民居民俗便是指其中相沿承袭的 一种具有文化特质的建筑特征。
2019/11/27
中国民俗专题 第三讲
3
二、民居的发展历史
2019家民居的历史演变
土楼
围龙屋
完全开放式村落
2019/11/27
中国民俗专题 第三讲
围屋
49
三、从土楼到围龙屋——历史演变
梅州围龙屋的代表——仁厚温公祠 打破了永定土楼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 特征,体现了客家人从战乱年代的防 范心态到和平年代的平和心态的一种 过渡。民居的防御性减弱,血缘性有 了增强。
四合院方正规矩的同时也表达了中正平和变通 有则的处事态度。
2019/11/27
中国民俗专题 第三讲
30
山西的大院建筑
山西大院典型代表(视频集)
中国“民间的故宫”——王家大院 中国民宅之奇葩——曹家大院
2019/11/27
中国民俗专题 第三讲
32
一、山西大院建筑特点
外墙高,为不开窗户的实墙,有很强的防御性。 与外墙相连的房屋多为单坡顶,不仅使外墙高大,同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筑色彩: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 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房子的颜色素雅 一些,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楼的内部结构
永定客家土楼
福建土楼
• 渊源:三国两晋时期,一些中原人士为避战乱而移居闵 (福建)西、粤(广东)等地,成为客家。 • 客家人为避免与土著人冲突和土匪抢劫,同族人建造一座 碉堡式的建筑加以防卫,俗称大土楼。之所以称为土楼, 是由于大部分墙体都是以夯土建造的。
• 蒙古包外表简洁朴素,里面铺挂地毯和壁毯,色彩艳丽, 包内冬暖夏凉,阻风御雪。 • 包内的陈设布置也很有规矩,除靠门的一侧,其他三面均 有地板,地板上铺有地毯。家具沿着包内四周摆设,中心 为灶。
• 竹楼
•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 等民族地区。由于傣族竹楼的地域性,现在的竹楼一般指 的都是傣族竹楼,又称傣家竹楼。 • 滇南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竹楼下部架空,以利通风隔潮, 多用作碾米场、贮藏室及杂屋;上层前部有宽廊和晒台后 部为堂和卧室;屋顶为歇山式,坡度陡,出檐深远,可遮 阳挡雨。
碉房、侗族鼓楼、蒙古包、云南傣族竹楼、湘西 土家族吊脚楼
徽州民居
江南水乡民居
江南地区具有温暖的环境,充沛的降水,江河湖泊星罗棋布的地理特点。因此, 水路,街巷随河道的走势延伸,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形成了江南民居 别于北方民居的截然不同的街巷景观。 “举足是河,非桥莫渡;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正是水乡民居生活的写照。
窑洞住宅 • 起源:由原始社会穴居中的横穴发展而来,是陕北、甘肃、 山西、河南黄土高原上最普遍的居住形式。它起源远古, 《易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 • 分布:黄河中游的豫、晋、陕、甘一带,尤以黄土高原数 量最多。 • 成因:这一地区土质坚实,地下水位很低,气候干燥少雨, 加之经济不发达,于是挖洞造屋成了当地老百姓取得住房 最方便经济的一种手段。
靠山窑
独立式窑洞
• “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 下沉式窑洞(地炕院)是窑洞最为奇特的一种。
• 山西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 • 在中国民居中,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 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数祁县、平遥、太谷三县。 • 明清时期,山西晋商雄霸一方,他们忠于自己的根脉,将 挣得的财富带回家乡建立起一座座豪华的家宅。当时的金 融中心,祁县、平遥、太谷三县依旧遗留着大量现存比较 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
• 土楼具有抵御性、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 特性。 • 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 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 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 息的住宅。
• 基本形式:
方形,圆形
1、建筑高度由外向内逐渐降低,层数减少。 最外层:上层是住房,中间是储藏粮食的库房,底层是 厨房、畜圈、杂用。 2、平屋:建祠堂,为族人议事、婚礼及其他公共性活动 用房。
• 此类民居基于晋商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积淀,也属于北方四 合院住宅建筑。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由于山 高石料普遍,依照传统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故砖石住 宅较多。山西民居还多见砖雕等装饰。
• 2、南方建筑:
代表:徽州民居,江南水乡民居、福建民居、云 南“一颗印”、广西干栏式建筑
• 3、其他特色少数民族民居:
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色,侗族寨寨都有鼓楼叠立、风雨桥横跨, 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的特有风光。
• 鼓楼是侗寨老年人教歌、青年人唱歌,幼年人学歌,民间 老艺人传歌编侗戏的集中场所。侗乡被称为“歌的海洋”, 是名副其实的,鼓以桦树作身,名为“桦鼓”,安放于鼓 楼高层。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起款定约, 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 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 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 鼓楼下端呈方形,四周置有长凳,中间有一大火塘; 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每当夏日炎炎,男女 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 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 集鼓楼广场,吹芦笙,“哆耶”对歌作乐。或以侗族民间 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
• 侗寨大多修建在河溪两旁,除了鼓楼之外,最富民族特色 的便是风雨桥。桥上有廊和亭,即可行人,又可避风雨。 风雨桥集亭、塔、廊桥于一体。
其他特色少数民族民居
• 蒙古包
• 蒙古族人民过去以放牧为生,逐水草而居,就需要用可以 拆卸的蒙古包作为住所。 • 它构造简单,用皮条绑扎木杆支架,再蒙上羊皮或毛毡, 最后束紧绳索就完工了。蒙古包有门窗各一,顶部尖端部 分敞开,用来透光透气,遇到雨雪便遮盖起来。
二、民居的类型
• 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 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 1、北方民居:
• 代表: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住宅、山西民居 (最具代表性的平遥和祁县两地)
• 北京四合院 • 北京四合院是四合院住宅最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在京城 的胡同内,一般呈东西走向。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 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广西干栏式建筑
• 干阑式民居“干阑”指的是用竹、木等支柱架离地面的楼层,居住者 需登梯进入的独立式住房。 • 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区,为傣族、 景颇族、壮族等的住宅形式。 • 底层架空,用来饲养牲畜或存放东西,上层住人。这种建筑隔潮,并能 防止虫、蛇、野兽侵扰。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 方的人。 • 《旧唐书》曰:“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
• 评价: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 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 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 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
云南“一颗印”民居 • 滇中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 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 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通常为 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 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 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 这种碉楼住宅与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这些地区多山, 且石为板岩或麻岩构造,易剥落加工。
碉楼的厕所
• “吊脚楼”是山乡少数民族如苗、侗、壮、布依族、土家 族等传统民居样式。尤其在黔东南、苗族、侗族的吊脚楼 极为常见。这里的自然条件号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 平”。 • 吊脚楼属于南方的干栏式建筑,但干栏应该是全部悬空的, 所以吊脚楼也可以说是一种半干栏式建筑。
为何叫碉楼? 外墙坚固结实,一般厚达80-100厘米,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