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八、质量检验概要
![八、质量检验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4b52ff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9.png)
不合格品分类
A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类不合格,也有可能还有B类不合格和或C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B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B类不合格,也有可能还有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C类不合格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但没有A类和B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
三、产品批质量的抽样验收判断过程
p/%
d
5
10
15
20
二、OC曲线 -- 常见OC曲线形
二、OC曲线 -- 常见OC曲线形
1.0
0.8
0.6
0.4
0.2
P0
100
L(p)
1.0
50
100
L(p)
1.0
P0
P
L(p)
理想抽检方案的OC曲线
(10,1,0)的OC曲线
比较理想抽的检方案的OC曲线
二、OC曲线 -- OC曲分析
OC图特性 (1)当样本大小n和合格判定数不变时,批量N对OC曲线的影响比较小。 (2)Ac体现了抽样方案的严格性,当Ac越大时,标准越宽。 (3)n的变化体现了样本大小对判定标准的影响。当n越大时,标准越严格。
一、接收概率 -- 计算实例 3
计算
二、 OC 曲线
概念:批接收概率L(p)随批质量p变化的曲线称为抽检特性曲线或OC曲线。 有一个抽样方案,就一定能绘出一条与之相对应的OC曲线。 OC曲线表述了一个抽样方案对一个产品的批质量的辨别能力。
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26c787c108a1284ac8504313.png)
7.按检验系统组成部分分 a.逐批检验 逐批检验是指对生产过程所生产的每一批产品,逐批进行 的检验。目的在于判断批产品的合格与否。 b.周期检验 周期指的是时间。周期检验是从逐批检验合格的某批或若 干批中按确定的时间间隔(季或月)所进行的检验。目的 在于判断周期内的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一般情况下逐批检验只检验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而周 期检验要检验产品的全部质量特性以及环境对质量特性的 影响,甚至包括加速老化和寿命试验。因此,周期检验所 需设备复杂,周期长,费用高,但绝不能因此而不进行周 期检验。
二、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 协议,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鉴别是把关的前 提,通过鉴别才能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因此,鉴别功能 是质量检验各项功能的基础。 2.把关功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产品实现 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 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 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状态,质量波动时客观存在的。因 此,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做到 不合格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 转序、不放行;不合格成品不交付,实现“把关”功能。
五、质量检验的步骤
1.检验的准备——熟悉规定的要求(质量标准、蓝图、工 艺文件等),选择检验方法(全检)。 2.获取检验样品——获取样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送样, 即过程、作业完成前后,由操作者送给检验人员进行检 验,另一种是抽样,即对检验的对象按已规定的方案取样。 3.测量或试验——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或方案,对产品质 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 检验前,先确定检验仪器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以保证 数据的正确、有效。
质量管理基础
![质量管理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fb4e28a81c758f5f61f67c7.png)
2、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30
2.质量改进的过程、步骤和内容---------------------------------------------31
3.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 31
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证质量,满足要求。为此,要解决要求(标准)是什么、如何实现(过程)、需要对哪些进行控制等问题。质量控制是一个设定标准(根据质量要求)、测量结果,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对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并防止再发生的过程,质量控制不是检验。总之,质量控制是一个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满足要求的过程。
4.质量与标准化-------------------------------------------------------------------7
5.企业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9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知识-----------------------------------------------------------------------10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a55bf2d453610661ed9f47e.png)
目录一、检验的定义----------------------------------------------------------------2二、检验的四要素-------------------------------------------------------------2三、质量检验的五项基本任务----------------------------------------------2四、质量检验所具备的条件------------------- -----------------------------2五、检验的预防作用--------------------------------------------------- ------2六、检验的改进作用----------------------------------------------------------2七、质量的检验方式----------------------------------------------------------3八、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4九、标准-------------------------------------------------------------------------5十、检验流程图----------------------------------------------------------------6十一、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7十二、检验指导书----------------------------------------------------------------8十三、三检制------------------------------------------------------------- --------9十四、不合格品的管理----------------------------------------------------------9十五、检验的质量职能---------------------------------------------------------10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检验的定义:对实体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查、试验或度量,并将结果与规格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二、检验的四要素:1.度量:采用试验、测量、化验、分析与感官检查等方法,测定产品的质量特性.2.比较:将测定结果同质量标准进行比较.3.判断:根据比较结果,对检验项目或产品作出合格性的判定.4.处理:对单件受检产品,决定合格放行还是不合格返工、返修或报废.对受检批量产品,决定接收还是拒收.对拒收的不合格批产品,还要进一步作出是否重新进行全检或筛选甚至报废的结论.三、质量检验的五项基本任务:1.鉴别产品(或零部件、外购物料等)的质量水平,确定其符合程度或能否接受.2.判断工序质量状态,为工序能力控制提供依据.3.了解产品质量等级或缺陷的严重程度.4.改善检测手段,提高检测作业发现质量缺陷的能力和有效性.5.反馈质量信息,报告质量状况与趋势,提供质量改进建议.四、质量检验所具备的条件:1.要有一支熟悉业务、忠于职守的质量检验队伍.2.要有可靠的完善的检测手段.3.要有一套齐全明确的检验标准.4.要有一套既严格又合理的检验管理制度.五、检验的预防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大致反应在下面四个方面:1.在生产过程中,要求首件检验符合规范的要求,从而预防批量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2.通过巡回检验及时发现工序或工序中的质量失控问题,从而预防出现大的质量事故.3.保证检验人员和操作人员统一量仪的量值,从而预防测量误差造成的质量问题.4.当终检发现质量缺陷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预防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六、检验的改进作用:检验的改进作用常常反应在以下两方面:1.通过检验工作获取的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及暴露的设计问题,为产品整顿时的设计改进提供依据.2.向工艺部门提供有关加工、转运、装配等方面的质量信息,帮助工艺部门对其工艺方案、工艺路线和工艺规程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查验证和改进.3.在检验的试验中发现的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件的质量问题(主要是进货检验中难以发现的内在质量、功能质量及可靠性指针等),及时反鐀给采购供应部门,帮助其对供方提供的配套件质量及分供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查.七、质量的检验方式:1.按检验的数量特征划分检验方式:(1).全数检验:就是对待检产品批100%地逐一进行检验,又称全面检验或100%检验.但全数检验的局限性和缺点如下:a.检验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高,占用的检验人员和设备较多.难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b.由于受检个体过多,会导致检验标准降低或检验项目减少,从而削弱了质量保证程度.c.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差错难以避免.d.不适用于破坏性或检验费昂贵项目.全数检验常用于:a.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或零部件.b.对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质量项目.c.质量不太稳定的工序.d.需要对不合格交验批进行100%重检及筛选的场合.(2).抽样检验:是按照数理统计原理预先设计的抽样方案,从待检总体(一批产品、一个生产过程等)取得一个随机样本,对样本中每一个体逐一进行检验,获得质量特性值的样本统计值,并和相应标准比较,从而对总体质量作出判断(接收或拒收、受控或失控等).但抽样检验的缺点表现在如下两方面:a.被判定为合格的总体,会混杂一些不合格品.b.抽样检验的结果是对整批产品而言,因此错判合格批为不合格批而拒收,将不合格判定为合格,造成的损失往往很大.抽样检验常用于:抽样检验适用于全数检验不必要、不经济、或无法实施的场合,应用非常广泛.2. 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的特征划分检验方式:a.计数值:适用于质量特征值为计点值或计件值的场合.b.计量值:适用于质量特征值为计量值的场合.3.按检验方法的特征划分检验方式:a.理化检验: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依靠量具、仪器及设备装置等对受检物进行检验.理化检验通常测得检验项目的具体数值,精度高,人为误差小.b.感官检验: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质量特性或特征作出评价的判断.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伤痕、污损、老化、氧化程度等,往往要靠人的感觉器官来进行检查和评价.4.桉检验对象检验后的状态特征划分:a.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后,受检物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不再具有原来的使用功能.如:寿命试验、强度试验等.此检验只能采取抽样检验方式.b.非破坏性检验:5.桉检验实施的位置特征划分:a.固定检验: 就是集中检验,是指在生产单位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各工作地上的产品加工以后送到检验站集中检验.b.流动检验:就是由检验人员直接去工作地检验.6.桉检验目的的特征划分:a.验收检验:如半成品的入库检验、产成品的出厂检验等. 验收检验目的是判断受检对象是否合格,从而作出接收或拒收的决定.b.监控检验:也叫过程检验.目的是检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以预防由于系统性质量因素的出丙而导致的不合格品大量出现.八、质量检验的基本类型:检验活动可分为三类:1.进货来验:进货检验是对外购货品的质量验证,即对采购的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件等入库前的接收检验。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78374800b4c2e3f56276356.png)
2.便于对测量设备的现场管理,防止错用。
标记的种类有:计量标准、合格标记、准用标记、禁用标 记、限用标记、封存标记等。
四、ABC分类管理
A、B、C分类管理方式是根据测量设备的可靠性、测量设 备在生产和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对该种测量设备管理要求, 将其划分成A、B、C三类进行管理。
3.比较:把检测的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比较;
4.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
5.处理:将合格的接收(通过),不合格的重新处理(拒 收或返修等);
6.记录反馈:把测量或试验的数据做好记录、整理、统计、 计算和分析,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向领导和部门反馈质量 信息,作今后改进质量,提高质量制订措施的依据。
2.检定要按周期;
3.传递要按系统。
先按测量设备的具体情况制订年度周期检定计划,使用 部门按此计划在有效期内送检,不漏检。公司可自行传递 的,自行检定,当无法自行检定的,或国家强制检定的, 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
量值传递管理是上述几项管理的基础和实施相应管理的依 据。
六、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
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确保其计量性能能满足使用要求 的必不可少的措施,通常有如下条款:
按工作过程的顺序来说:有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最 终检验三种方式。进货检验是加工前对投入的原材料、毛 坯、半成品等的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是加工过程中对某道 工序或某批工件的检验。最终检验是对生产对象的完工检 验(出厂检验)。
二、定点检验和巡回检验
按检验的地点来说:有定点检验和巡回检验两种方式。 定点检验是在固定的地点进行检验,这种方式适合于检验 批量大,需装备专用检测仪器、测试手段进行检验的关键 工序和部件,以及成品装配后的检验。巡回检验是检验人 员和生产工人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质量的一种检验方式。
质量检验教案模板及范文
![质量检验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ab64d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4.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质量检验的实践操作。
2. 质量检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报告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质量检验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质量检验如此重要?二、讲解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质量检验的定义: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
2. 质量检验的重要性:a. 确保产品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b. 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成本。
c. 防范和减少质量事故,保障消费者权益。
三、讲解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步骤1. 质量检验的方法:a. 视觉检验:观察产品外观、尺寸、颜色等。
b. 仪器检验:使用仪器设备检测产品的性能、参数等。
c. 实验检验:通过实验验证产品的性能、可靠性等。
2. 质量检验的步骤:a. 制定检验计划:明确检验目的、范围、方法、人员等。
b.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确保检验工具和设备符合要求。
c. 检验实施:按照检验计划进行检验。
d. 结果处理: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质量检验的实践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检验不同产品的质量。
五、问题分析与解决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学生讨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六、总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质量检验的重要性。
2. 布置作业:撰写一份质量检验报告,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使学生了解了质量检验的重要性,并掌握了质量检验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78f1c66137ee06eff91872.png)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本教程以定义为主内容概要第一章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第二章质量检验的依据第三章法定计量单位第四章误差理论和数据处理第五章质量记录第一章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根,这个根不扎实,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就不巩固。
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决不意味着削弱或取消质量检验工作,相反,必须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更有效地发挥质量检验的作用。
定义: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检验的过程①明确标准→②测量和试验→③比较→④判定→⑤处理→⑥记录反馈一共6个步骤。
1.明确标准:熟悉和掌握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并将其作为测量和试验、比较和判定的依据;2.测量和试验:采用一定的检测器具或设备,按规定的方法,对产品的特性进行测量,得出一具体的数据或结果;3.比较:把检测的结果与规定的标准要求进行比较4.判定: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产品是否合格;5.处理:将合格的接收(通过),不合格的重新处理(拒收或返修等);几个概念6.记录反馈:把测量或试验的数据做好记录、整理、统计、计算和分析,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向领导和部门反馈质量信息,作今后改进质量,提高质量制订措施的依据。
质量检验的目的判定产品质量合格与否;确定产品缺陷(不合格情况)的严重程度;监督工序质量;获取质量信息;仲裁质量纠纷。
质量检验的重要作用鉴定把关预防(报告)反馈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制定质量检验计划。
根据产品的各种质量要求,事先确定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手段,然后按生产的工艺过程确定质量检验的范围和设置专职人员的检验岗位,合理组织检验工作。
严格把关。
按照各项技术标准对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验收;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要求对工序进行检查,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充分利用质量检验所得的数据、资料,结合用户的意见和要求,及时进行质量信息的分析和处理,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协同有关部门迅速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质量工程师培训教材课件
![质量工程师培训教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d8c86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3.png)
第二章: 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
1、供应商选择 2.顾客满意
第二章: 供应商质量控制与顾客关系管理
1、供应商选择:
供应商的重要性分类(对产品影响的重要度分3 类)
供应商调查和审核的主要内容 供应商选择的常用方法(6种) 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方法(不同阶段的控制重点) 供应商业绩评定法 供应商的动态管理(A、B、C.D类)
得分3,0,3,6,0,3,6,9,12,15,18,21,24,27,30
3.抽检特性OC曲线与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
L(p)
L(p) N=1000
n=170
1.0
A Ac≠0的OC曲线
N=1000
0.5
n=100
Ac=1
N=1000 n=240
Ac=0
Ac=2
B
P(%) 3 6 9 12 15 18 21
P(%) 0.5 1 1.5 2 2.5 3 3.5
Ac=0, 1, 2有OC曲线
A: 生产方风险,本来质量好的批,有可能被判退的风险 B : 使用方风险,本来质量不好的批,有可能被判收的风险
A.B要想同时减小,唯一的方法是增大样本量,但这种势必提 高了检验成本,所以抽样方案的选择实际上是双方承担的风 险和经济的平衡
均值, 方差, 与标准差的计算公式要记住
正态分布
N(μ, σ2)
56 35
27
11
n
均值: μ=1/n ∑Xi i
33
25 标准差: σ =
13
1 n-1
n
∑
i
(Xi-X)2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至至至至至至至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程1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程1](https://img.taocdn.com/s3/m/adbbb2b165ce0508763213cd.png)
A类:关键件、安全件,它对整机产品的特性起关键作用
B类:重要件,对产品质量构成重要影响的原材料、零部件、 元器件 C类:一般的,属于产品的组成部分,但影响不是很重要
三类产品应当采取不同的控制方式
进货检验和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1.对每种进货的原材料、零部件、外 协件应建立检验规范或检验卡,规定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工具/仪器、 AQL及合格标准,并按要求实施检验。 2.对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 投入使用和加工。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培训
授课人:任春林
绵阳市质量协会
第一章质量检验
质量管理发展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静态检验) 通过检验的方式来控制和保证流入下工序和投放市场 的产品是合格品,检验和生产分离,强调“事后的把关”, 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人的技艺水平 。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 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当发现生产过程 中有异常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正常状 态,有利于把产生不合格的因素消除,防止不合格的产生, 强调“预防为主”,管因素而不是检验阶段的管结果。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体现领导作用,全员、全过程和全企业的管理,从过 去的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强调预防为主管理。
质量检验的依据
有关质量法 律、法规
技术标准
技术文件
采购标准
管理标准
产 品 规 范
基 础 规 范
其 他 有 关 标 准
设 计 文 件
工 艺 文 件
订 购 合 同
技 术 协 议
质 量 手 册
程 序 文 件
支 持 性 文 件
规 章 制 度
检验和试验记录的管理
2.检验记录要规范化。
1. 检验和试验应有记录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18c4f7316fc700aba68fc2d.png)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1.1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1.1质量检验的定义(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的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1.2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征。
(2)产品质量特征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1.2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1.2.1质量检验的必要性(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
但交付的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证据证实,而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证据证实上述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所必要的过程。
(2)在产品形成的复杂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
(3)产品质量对人身健康、安全,对环境污染,对企业生存、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十分重大。
质量基本概念
![质量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f3ace77e518964bce847c16.png)
•IPQC -- (生产过程工序检验) -- 首件检验,制程检验 等
•QA -- (客户品质保证检验)
质量的概念
产品检验方式之类别
批量检验
(来料检验,成品检验,半成品检验, 库存检验)
•过程检验
(生产流程检验)
质量的概念
批量检验及过程检验之四大流程
质量的概念
质量控制是:
用行动去实行 从事生产流程工艺检验工作 根据客户的条件执行品质控制
质量的概念
质量需求之进步表
60年代 - 仅对产品应用性有要求
70年代-开始对产品质量有要求
要求
80年代- 制定法规对产品的安全性有
90年代- 产品形象及环保的要求 。
2000年代--- ???
质量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质量的概念
批量检验(IQC/QA) ---产品抽样
装箱数及产品数量确认
抽样标准
抽箱方法
抽样方法
质量的概念
批量检验(IQC/QA) ---产品检验
安全性
包装
外观
功能(固有功能)
尺寸要求及特殊功能
与客户要求的符合性
质量的概念
批量检验(IQC/QA) ---不良品确认
界定标准及分类(极严重,严重,轻微) 与客户产品的符合性要求
质量的概念
一般不良品的判断分类为
次要缺陷(Minor): 1. 超出客户在外观上可接受的标准 2. 只会引起消费者的轻微抱怨而不会影响
消费者购买或导致退货。
质量的概念 缺陷的判断
半隐藏部位 关键部位
隐藏部位
质量的概念 缺陷的计算
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
![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25a408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7.png)
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质量工程师应具备专业相关知识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的基本知识1.掌握质量的概念(含相关术语:组织、过程、产品、体系等)2.熟悉质量特性的内涵3.熟悉质量概念的发展(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1.熟悉管理的职能2.了解管理幅度和层次3.掌握质量管理定义(含相关术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4.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5.了解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6.熟悉八项质量管理原则7.熟悉过程方法模式8.掌握顾客、顾客要求和顾客满意的概念9.了解顾客要求的确认10.了解顾客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指标11.了解质量管理专家的理念(戴明、朱兰、石川馨等关于质量的理念)二、质量与标准化(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基础知识1.掌握标准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2.了解标准化的作用3.掌握我国标准的分级和标准的性质(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掌握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概念2.熟悉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三)企业标准化1.掌握企业标准化的概念和基本任务2.熟悉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3.熟悉对企业标准贯彻实施的监督(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WTO/TBT)协议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三、产质量量法和职业道德规范(一)产质量量法1.熟悉产质量量法的立法原则2.掌握产质量量法的适用产品范围3.熟悉产质量量责任的概念4.掌握判断产质量量责任的依据5.掌握《产质量量法》中对企业质量管理的要求6.掌握生产者、销售者的产质量量义务7.熟悉《产质量量法》明令禁止的产质量量欺诈行为8.熟悉《产质量量法》对企业及产质量量的监督管理和激励引导措施(二)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要求1.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2.熟悉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一)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2.熟悉供方、相关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记录等概念(二)质量管理体系基础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关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4.熟悉过程方法的概念5.熟悉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作用6.了解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7.熟悉文件的价值和类型8.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方法及方式9.了解持续改进的目的和步骤10.熟悉统计技术的作用11.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其它管理体系的关注点1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的关系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1.了解ISO9000族标准的由来2.熟悉2000版ISO9000族文件的结构与特点3.掌握2000版ISO9000族核心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术语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分类3.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活动及主要内容4.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及联系四、质量认证(一)合格评定1.熟悉合格评定的概念及分类2.了解认可的概念及分类3.掌握认证的概念及分类(二)产质量量认证1.掌握产质量量认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认证的发展3.了解质量认证制度的主要类型4.熟悉我国对强制性产品认证实现统一规定的内容5.掌握我国强制认证的标志(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证的概念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发展3.熟悉产质量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关系4.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主要活动及内容第三章质量检验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一)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掌握质量检验的定义2.熟悉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3.了解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二)质量检验的功能、步骤、形式1.熟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2.掌握质量检验的步骤3.熟悉质量检验的形式二、质量检验的分类(一)按检验阶段分类1.掌握按产品形成阶段划分检验的分类及基本概念2.熟悉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内容(二)按检验场所分类1.掌握按检验场所划分的检验分类及其基本概念2.熟悉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的优缺点(四)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1.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含义2.了解自检、互检、专检的适用范围(五)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1.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含义2.了解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验的特点(六)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1.掌握理化检验、感官检验、生物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感官检验的重要性和优缺点3.熟悉感官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4.熟悉生物检验的特点5.了解物理、化学、生物检验的分类第四章计量基础一、基本概念(一)计量基本概念1.掌握计量的定义2.了解计量的内容3.熟悉计量的分类(二)熟悉计量的特点(三)计量法律和法规1.了解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构成2.熟悉《计量法》的基本内容二、计量单位(一)概述1.了解计量单位的定义2.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二)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1.了解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构成2.掌握SI基本单位3.熟悉SI导出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4.了解可与SI单位并用的非SI单位(三)掌握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使用方法三、量值溯源(一)量值溯源性1.掌握量值溯源体系的概念2.了解量值溯源体系的构成3.熟悉量值溯源等级图的作用(二)测量标准及其管理1.掌握测量标准的概念2.熟悉国际测量基准和国家测量基准的概念3.了解参考标准、工作标准和传递标准的概念(三)校准和检定1.掌握校准和检定的概念2.熟悉校准和检定的依据3.了解校准和检定的作用(四)检测和检验1.掌握检测和检验的概念2.了解检测和检验的作用四、测量数据修约熟悉测量数据修约的基本概念掌握测量数据修约规则五、测量结果(一)测量误差1.掌握误差的概念2.熟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概念3.了解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二)测量结果修正1.掌握修正值和偏移的概念2.熟悉测量结果修正的方法第五章概率统计基础一、概率的基础知识(一)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熟悉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概念2.掌握概率的统计定义及其性质(二)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1.熟悉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概念2.掌握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有效期和标准差3.熟悉利用二项分布对不合格品率的计算4.掌握正态分布的概念及其均值、方差和标准差5.掌握标准正态分布、正态分布表及有关正态分布的计算二、统计的基本概念(一)样本与统计量1.熟悉数据的整理方法2.掌握总体、个体、样本及统计量的概念3.掌握样本均值、中位数的概念与计算4.掌握样本极差、方差、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二)参数估计1.掌握正态均值、方差、标准差的常用估计方法2.熟悉正态概率纸的使用三、回归分析(一)散布图1.掌握散布图的概念和作法2.熟悉样本相关系数的定义、计算及其检验 3.掌握相应不同相关系数散布图的类型(二)一元线性回归方程1.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2.熟悉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在预测中的应用第六章抽样检验一、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一)抽样检验1.掌握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2.熟悉抽样检验的特点和分类(二)基本术语 1.掌握单位产品、(检验)批、批质量、批合格(接收)、批不合格(拒收)的概念与定义2.掌握不合格及不合格品的概念及其分类3.掌握生产方风险α、使用方风险β、可接收质量水平AQL,不合格质量水平RQL 的基本概念4.了解接收概率L(ρ)的含义和一次抽样方案OC曲线的变化规律5.熟悉过程平均的概念及其估计方法二、计数调整型一次抽样检验(一)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的适用范围(二)掌握一次抽样方案的判断程序(三)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标准GB/T2828的使用(四)掌握抽样方案的转移规则(五)熟悉检验水平及其确定方法(六)熟悉检验批的组成(七)了解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八)熟悉AQL的确定方法第七章统计过程控制一、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一)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二)了解统计过程控制的作用和特点二、常规控制图(一)掌握控制图的基本原理(二)掌握统计控制图状态的基本概念(三)熟悉常规控制图的作用、类别和用途(四)熟悉3σ原则(五)掌握X-R控制图、X-s控制图和ρ控制图的使用方法三、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一)熟悉分析用控制图与控制用控制图的区别(二)熟悉判异准则四、过程能力分析(一)掌握过程能力的分析(二)掌握过程能力指数CP与CPK的概念(三)掌握过程改进策略第八章质量改进一、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改进的概念及意义1.掌握质量改进的概念2.熟悉质量改进的意义(二)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1.掌握PDCA循环的概念和内容2.熟悉PDCA循环的特点(三)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1.掌握质量改进的步骤2.熟悉质量改进的内容(四)了解质量改进的组织(五)熟悉质量改进宾基本途径二、质量改进的工具(一)因果图1.熟悉因果图的作用2.掌握绘制因果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二)排列图1.熟悉排列图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排列图的作图步骤(三)直方图1.熟悉直方图的概念2.掌握频数和频率直方图的作图步骤3.熟悉常见(频率)直方图的类型及其特征(四)调查表 1.熟悉调查表的作用2.了解调查表的种类(五)分层法1.掌握分层的原则2.熟悉分层的方法(六)散布图(参见回归部分)(七)控制图(参见统计过程控制部分)三、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一)QC小组的概念与分类1.掌握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2.了解QC小组的分类3.了解QC小组活动的宗旨(二)QC小组活动的过程1.掌握QC小组活动的程序另要下面几项:1、产品技术标准及可靠性测试;2、检验及试验技术,质量异常分析与解决;3、新旧QC手法及抽样标准;4、8D手法;5、SPC与统计技术;6、MSA;7、FMEA;8、DOE;9、质量稽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人员培训
第二章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和检验人员的要求 第三章质量检验的类型及其特征 第四章质量检验的依据及标准
品质管理部---袁平辉 2019-03-05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章 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和检验人员的要求
1、质量检验部门的任务
2、检验人员的要求
2020/5/19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3、首件检验和统计检验
按检验的预防性来说:有首件检验和统计检验等方式。首件检验是 对改变加工对象、改变生产条件以及操作者变动以后,生产出来的头几 件产品进行检验。统计检验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产品进行抽查。通过 对抽查结果的分析,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状况,找出生产过程的异常现 象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重新恢复正常,以防止不合格品 的产生。统计检验是一种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
6.合理选择检验的方式,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不 断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科学性。
7.做好用户技术服务工作。定期组织对用户访问,认真听取用 户要求、迅速处理用户意见,为用户培训使用、维修人员。
8.加强质量检验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不断提高质量检 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工作质量,正确贯彻检验标准,严格遵守 检验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错检、漏检,提高检验工作的准确 性。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5、三检制
按检验体制来说:有自检、互检和专检。自检是 生产工人对 自己加工的产品或完成的工作进行自我 检查,即“自我把关”;
互检是生产工人之间对加工的产品、零部件和完成 的工作进行相互的检查;
专检就是专职质量检验员对产品质量进行的检查。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章 质量检验的类型及其特征
1、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最2、终定检点验检验和巡回检验 3、首件检验和统计检验 4、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5、三检制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章 质量检验的依据及标准 1、质量检验的依据 2、抽样检验标准
2020/5/19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成品检验
主要职责: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如质量计划、最终检验指导书、 国家或行业标准等)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反馈. 注:只有质量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检验项目都完成且合
格之后,产品才能转序或入库.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4、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按检验的数量来说:有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方
式。全数检验即对检验对象逐个、逐件检验。这种方 式往往会导致检验费用的增加,产品成本的上升,而 且在产量高、批量大、检测手段受到一定限制、检验 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误差。所 以,一般对关键的与主要的在制品、质量要求必须百 分之百合格的产品、或不是破坏性检验的产品等,实 行全数检验。此外,当某批原材料或半成品混有不合 格品时或某工序加工质量发生异常时也需实行全数检 验。抽样检验是根据事先制定的抽样方案,在检验对 象中(某一批产品)按规定的数量进行抽查,通过检 验结果来判断整批产品的质量。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分
类
检验流程
按检验地点分
方
式
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 最终检验
定点检验、巡回检验
按检验数量分
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按检验的预防性分 首件检验、统计检验
按检验体制分
2020/5/19
自检、互检、专检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第四章 质量检验的依据及标准
1、质量检验的依据 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是产品图样、制造工艺、检
好“三员”和坚持做到“三满意”。
“三满意”就是,为 生产服务的态度工人 满意,检查过的产品 下一工序满意,出厂 的产品质量客户满意。
“三员”就是,产品 质量检查员,“质量 第一”的宣传员和生
产技术辅导员;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章 质量检验的类型及其特征
1、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
进货检验
主要职责: 按质量策划的结果(如质量计划、作 业指导书等)实施检验; 做好记录并保存好检验结果; 做好产品状态的标识; 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和控制; 异常信息峰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过程检验
过程检验的分类: 首/末件检验; 作业员自检; 检验员巡检; 转序检验. 注:企业在质量策划时可根据产品、过 程和人员状况进行选择使用.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2、定点检验和巡回检验
按检验的地点来说:有定点检验和巡回检验两种方式。 定点检验是在固定的地点进行检验,这种方式适合于 检验批量大,需装备专用检测仪器、测试手段进行检 验的关键工序和部件,以及成品装配后的检验。巡回 检验是检验人员和生产工人密切协作,共同搞好质量 的一种检验方式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2、检验人员的要求
由于质量检验人员担负着质量把关预防和加强质量管理 的任务,所以,要求检验人员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 思想,责任心强,能实事求是,敢于坚持原则,熟悉生 产,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检验专业知识,并具备比较敏 锐的判断力。同时,在工作中要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当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1.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各种质量要求,事先确定质量标准、检 验方法,然后按生产的工艺过程确定质量检验的范围和设置专职人员的检 验岗位,合理组织检验工作。
2.严格把关。按照各项技术标准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 查、验收;按照工艺规程和操作要求对工序进行检查,做好各种原始记录。
3.充分利用质量检验所得的数据、资料,再根据用户的要求,及 时进行质 量信息的分析和处理,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协同相关部门 迅速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2020/5/19
杭州巨峰科技有限公司
4.加强不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质量考核制度,统计质量完 成情况。
5.参与新产品的试制和鉴定工作。
验标准及其它相的关技术文件。外购、客供件及 有特殊要求的部件需根据订单中的相关规定及技 术要求进行检验验收。
20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