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合集下载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f4a61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7.png)
儿科学基础ppt课件
• 儿科简介 • 儿童常见疾病 • 儿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 儿科研究与发展
01
儿科简介
儿科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阶段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 与治疗以及促进儿童健康。
重要性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 儿科医生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种前应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需留观30 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儿童营养与饮食
营养需求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较高。
饮食搭配
应保证食物的多样化,适量摄入肉类、蔬菜、水 果等,避免偏食或挑食。
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油腻、辛辣或过甜的食物,以免影响宝 宝的消化系统和牙齿健康。
03
针对患儿的康复需求,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训练,促进患儿
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04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疫苗接种与预防
疫苗种类
包括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等,用于预防结核病、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接种时间
根据不同疫苗种类,接种时间不同,家长需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 宝宝接种疫苗。
接种注意事项
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粗到细等。在生长过程中,儿童会经历不同的敏感 期,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听觉、视觉、触觉等。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儿科医生更好 地照顾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02
儿童常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01
02
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上呼吸道炎症,表现为发 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 儿科简介 • 儿童常见疾病 • 儿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 儿科研究与发展
01
儿科简介
儿科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儿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从胎儿到青少年阶段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 与治疗以及促进儿童健康。
重要性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兴旺。 儿科医生在保障儿童健康、提高儿童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种前应确保宝宝身体健康,无发热、咳嗽等症状,接种后需留观30 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
儿童营养与饮食
营养需求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较高。
饮食搭配
应保证食物的多样化,适量摄入肉类、蔬菜、水 果等,避免偏食或挑食。
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油腻、辛辣或过甜的食物,以免影响宝 宝的消化系统和牙齿健康。
03
针对患儿的康复需求,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训练,促进患儿
身体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04
儿童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疫苗接种与预防
疫苗种类
包括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灰疫苗等,用于预防结核病、百日咳、 脊髓灰质炎等疾病。
接种时间
根据不同疫苗种类,接种时间不同,家长需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 宝宝接种疫苗。
接种注意事项
规律
儿童的生长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从上到下、从近到远、从粗到细等。在生长过程中,儿童会经历不同的敏感 期,对某些刺激特别敏感,如听觉、视觉、触觉等。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家长和儿科医生更好 地照顾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02
儿童常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01
02
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 上呼吸道炎症,表现为发 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儿科基础知识课件PPT
![儿科基础知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05825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5.png)
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奶粉
根据婴儿的年龄段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奶粉。
定时定量喂养
根据婴儿的年龄段和需求量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
注意奶粉的冲调方法
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进行冲调,避免过浓或过 淡。
注意卫生
保持奶瓶、奶嘴等用具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营养不良预防与治疗
预防营养不良的措施
定期体检:通过体检 及时发现营养不良的 迹象,并采取相应的 措施。
预防并发症
一些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可能导致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 节畸形等。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预防或减少这 些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家庭负担
对于家庭来说,照顾一个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儿童是一 项巨大的挑战。通过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可以减轻家庭 负担,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儿科基础知识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儿科概述与特点 • 儿童营养与喂养 • 新生儿护理与保健 •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 • 儿童消化系统问题探讨 • 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评估与干预
01
儿科概述与特点
儿科定义及范围
儿科医学定义
儿科医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专业医学领域 。
儿科患者年龄范围
营养性疾病
如营养不良、肥胖症等,与儿 童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密切 相关,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 健康状况。
02
儿童营养与喂养
母乳喂养优点及方法
02
01
03
母乳喂养的优点
营养丰富:母乳是婴儿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含有 婴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
增强免疫力:母乳中含有抗体,可以帮助婴儿抵抗疾 病。
母乳喂养优点及方法
儿科的PPT课件
![儿科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084c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3.png)
舒适性原则
为儿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 护理,减少其焦虑和疼痛 。
儿童营养与饮食指导
01 营养需求
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 养需求,提供均衡、多样 化的饮食。
03 饮食调整
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如
过敏、消化问题等,进行
饮食调整。
02 喂养技能
掌握正确的喂养技能,如
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
04 饮食习惯培养
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儿科医学的进步与挑战
儿科医学的进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科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新生 儿重症监护、儿童肿瘤治疗、儿童罕见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的突破。
儿科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儿科医学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儿童疾病谱的变化、抗 生素耐药性的增加、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如定时定量、不偏食等
。
儿童心理与行为指导
情感支持
给予儿童足够的情感支持 ,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行为指导
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引 导和纠正,培养良好的行 为习惯。
游戏与沟通
通过游戏和有效的沟通, 促进儿童认知和语言发展 。
心理疏导
对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疏 导和干预,促进心理健康 成长。
05
儿科发展与展望
国际儿科发展趋势与合作
国际儿科发展趋势
全球范围内,儿科发展显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如儿童疫苗接种计划的推 广、儿童健康管理的普及、儿童医疗保健政策的完善等。
国际儿科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儿科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推动全球儿科的发展,共同解决儿科领域 的难题和挑战,实现全球儿童健康福祉。
我国儿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用于缓解发热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避免过量或不适当使用。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
![《中医儿科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4cdad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6.png)
中医儿科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中医儿科学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 体系和实践规范。
详细描述
中医儿科学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 体系和诊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开展,中医儿科学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儿童疾病的防治和保健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有
肾
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液代谢 ,主纳气。
生长发育与生理特点
婴儿期
从28天至3周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前期
6、7岁至10、11岁 之内的儿童。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至 28天之内的婴儿。
幼儿期
3周岁至6、7岁之内 的儿童。
学龄期
10、11岁至14、15 岁之内的儿童。
病因病机特点
六淫邪气
风、寒、暑、湿、燥、 火等外感病邪。
气发生。
烫伤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中 医治疗烫伤主要采用清热解毒的 方法,如用黄芩、黄柏等中药清
热解毒,缓解症状。
妇科疾病治疗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主要 采用调理气血的方法,如用当归、川芎等中药调理气血, 使月经恢复正常。
产后缺乳
产后缺乳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治疗产后缺乳主要 采用通乳的方法,如用穿山甲、王不留行等中药通乳,增 加乳汁分泌。
01
02
症状表现
面部肌肉抽动、肢体抽动、喉部发出 异常声音等。
03
病因分析
先天禀赋不足,肝风内动,痰火扰心 。
预防措施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05
04
治疗方案
儿科学基础 -PPT
![儿科学基础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0083e5ba5e9856a561260b6.png)
• 环境因素: • 营养: • 疾病: • 母亲情况: • 其它:家庭和社会环境
体格生长
• 体格生长常见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 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
体重( Weight,W )
体格生长
• 器官、系统、体液的 综合重量
•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 状况的灵敏指标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trilateral between 2parietai bones and occipital bone)
后囟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骨缝与囟门的闭合
反映颅骨骨化过程
部位
出生时
关闭年龄
前囟
1.5~2cm
≦18月
后囟
0.5cm
1~2月
骨缝
可及
3~4月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
• 1胎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 • 2新生儿:脑重量占自身体重10%--12%,达到成
人脑重量25%,神经细胞数目接近成人,但树突 与轴突少而短。 • 3脑重量增加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与轴突增 多和增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4岁完成)。 • 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前神经传导速度慢,易泛化, 不容易形成兴奋灶,易疲劳常进入睡眠状态。 • 4脊髓发育:
• 3.生理性体重下降
•
生后一周内如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
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
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至生后
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关于体重公式:
• 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 • 12个月时体重10Kg • 1-12岁为:年龄(岁)X2+8KG
体格生长
• 体格生长常见指标
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 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
青春期前体格生长规律
体重( Weight,W )
体格生长
• 器官、系统、体液的 综合重量
• 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 状况的灵敏指标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trilateral between 2parietai bones and occipital bone)
后囟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骨缝与囟门的闭合
反映颅骨骨化过程
部位
出生时
关闭年龄
前囟
1.5~2cm
≦18月
后囟
0.5cm
1~2月
骨缝
可及
3~4月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它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的发育
• 1胎儿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 • 2新生儿:脑重量占自身体重10%--12%,达到成
人脑重量25%,神经细胞数目接近成人,但树突 与轴突少而短。 • 3脑重量增加主要是细胞体积增大和树突与轴突增 多和增长以及神经髓鞘的形成和发育(4岁完成)。 • 髓鞘的形成和发育前神经传导速度慢,易泛化, 不容易形成兴奋灶,易疲劳常进入睡眠状态。 • 4脊髓发育:
• 3.生理性体重下降
•
生后一周内如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
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
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至生后
第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关于体重公式:
• 公式可用于药量和补液计算。 • 12个月时体重10Kg • 1-12岁为:年龄(岁)X2+8KG
儿科学绪论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儿科学绪论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7c826248ddccda38376bafcc.png)
培养良好习惯。
学龄前期 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
重点防护意外伤害,培养良好的卫生习
惯,预防龋齿,重视眼睛保健。
学龄期 自入小学始 (6~7岁)至青春期前为
学龄期。注重用眼卫生,口腔保健,心
理行为及情绪问题。
青春期
10~20岁,女孩的青春期从11~12岁开
始,到17~18岁结束,男孩的青春期从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儿科学绪论
主讲:XX XX
第一节
儿科学的任务和范围
儿科学(pediatrics)是一门研究从
胎儿至青少年不断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 的各年龄期身心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 科学。
Hale Waihona Puke 儿科学的范围: 预防儿科学(preventive pediatrics) 发育儿科学(development pediatrics )
13~14岁开始,到18~20岁结束。重点保
健内容包括营养、生殖、生理和心理卫
生。
第四节
医学中的伦理学问题
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就是
探讨和解决医疗卫生工作中人类行为的
问题,研究内容包括医学领域中的道德
作用、意义和发展规律,医学道德规范,
医学道德及人际关系等。
医学伦理学主要包括: 自主原则
循证儿科临床实践实施的存在障碍, 但克服这些障碍的方法和策略也在 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第六节 儿科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古代:《素问》、《灵柩》,西晋
葛洪的《肘后救萃方》,钱乙著的《小 儿药证直诀》,刘昉的《幼幼新书》,
《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张琰著的《种
痘新书》 。
19世纪:各种疫苗、代乳用品及抗生 素的使用,儿科学中亚专科形成。
儿科学PPT课件ppt课件
![儿科学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ad6201195f312b3069a58c.png)
▪ (2)家族史:了解有无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 性疾病和肿瘤患者。
▪ (3) 体格检查:严重或反复感染可致体重下降 、发育滞后现象、营养不良、轻-中度贫血和肝15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 2.实验室检查
▪ ①初筛试验;
▪ ②进—步检查;
▪ ③特殊或研究性实验。
▪ 3.胸部X线片
▪ 婴幼儿期缺乏胸腺影者提示T细胞功能缺陷,
▪ 本病学龄儿童多见,3岁以下少见,无性别差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
22
第三节 风湿热
病因
▪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 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
▪ 影响本病发生的因素有:链球菌在咽峡部 存在时间长短、特殊的致病菌株、一些人 群具有明显的易感性。
23
第三节 风湿热
发病机制
1.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 多于生后4~8个月起病。 ▪ 表现为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败血症、脑膜炎、
皮肤感染等。 ▪ 易发生过敏性、风湿样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血清IgG、IgA、IgM及IgE水平全面降低,IgG水平常低于1g/L。
缺乏血型抗体,疫苗接种无法诱导产生抗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 计数明显降低甚至缺如。
▪ 1.分子模拟 ▪ 2.自身免疫反应
▪ (1)免疫复合物病 ▪ (2)细胞免疫反应异常
▪ 3.遗传背景 ▪ 4.毒素
24
第病三理节 风湿热
1.急性渗出期 受累部位变性和水肿,淋巴细胞和 浆细胞浸润;心包膜纤维素性渗出,关节腔内浆 液性渗出。
2.增生期 主要存在于心肌和心内膜,特点为形成 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此外,形成皮下小结, 是诊断风湿热的病理依据,表示风湿活动。
式,后者首例病人在瑞士发现,故也称Swiss 型。 ▪ 多于生后3个月内开始感染病毒,霉菌,原虫 和细菌,体检一般不见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 ,胸部放射线检查不见婴儿胸腺阴影。 14
▪ (3) 体格检查:严重或反复感染可致体重下降 、发育滞后现象、营养不良、轻-中度贫血和肝15
第二节 免疫缺陷病
▪ 2.实验室检查
▪ ①初筛试验;
▪ ②进—步检查;
▪ ③特殊或研究性实验。
▪ 3.胸部X线片
▪ 婴幼儿期缺乏胸腺影者提示T细胞功能缺陷,
▪ 本病学龄儿童多见,3岁以下少见,无性别差异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
22
第三节 风湿热
病因
▪ 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后 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
▪ 影响本病发生的因素有:链球菌在咽峡部 存在时间长短、特殊的致病菌株、一些人 群具有明显的易感性。
23
第三节 风湿热
发病机制
1.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 多于生后4~8个月起病。 ▪ 表现为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中耳炎、败血症、脑膜炎、
皮肤感染等。 ▪ 易发生过敏性、风湿样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 血清IgG、IgA、IgM及IgE水平全面降低,IgG水平常低于1g/L。
缺乏血型抗体,疫苗接种无法诱导产生抗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 计数明显降低甚至缺如。
▪ 1.分子模拟 ▪ 2.自身免疫反应
▪ (1)免疫复合物病 ▪ (2)细胞免疫反应异常
▪ 3.遗传背景 ▪ 4.毒素
24
第病三理节 风湿热
1.急性渗出期 受累部位变性和水肿,淋巴细胞和 浆细胞浸润;心包膜纤维素性渗出,关节腔内浆 液性渗出。
2.增生期 主要存在于心肌和心内膜,特点为形成 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此外,形成皮下小结, 是诊断风湿热的病理依据,表示风湿活动。
式,后者首例病人在瑞士发现,故也称Swiss 型。 ▪ 多于生后3个月内开始感染病毒,霉菌,原虫 和细菌,体检一般不见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 ,胸部放射线检查不见婴儿胸腺阴影。 14
《儿科学》ppt模板 第一章 儿科基础
![《儿科学》ppt模板 第一章 儿科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333ff44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9.png)
摄入不足 胎粪排出 水分丢失
体重下降(3%-9%)
第三节 体格生长
体重增长规律 1. 年龄愈小,增长速度愈快
2. 生后3个月为出生时的2倍
3. 1岁时为出生时的3倍
4. 2岁时约为出生时的4倍
5. 2岁至青春期前年增长约为2kg
小儿体重估算公式:
1-6Y
出生体重+月龄x7
7-12Y
6+月龄x0.25
儿科学 第一章 儿科基础
授课教师:张三
儿童年龄分期
第一节 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
指从受孕到出生,(从受精算起为40周,280 天)
特点 ① 各系统的器官发育迅速,重要器官发育已见
雏形。 ② 胎儿完全依赖母体生存,对母体不利因素均
影响胎儿发育。
第一节 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到28天之前。
第二节 生长发育
第二节 生长发育 (二)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1. 遗传:最重要因素,决定轨迹,特征,潜力 外在因素 1. 营养: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素供给 2. 孕母情况:宫内生长环境 3. 家庭和社会环境 :良好的居住环境,健康的生活习惯... 4. 疾病: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三节 体格生长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二)感知发育 嗅觉
新生儿 对有气味的物质发生反应 7-8个月 7-8个月
皮肤觉(触觉 温度觉 痛觉)
新生儿 触觉发达,温觉(冷)灵敏,痛觉迟钝
2个月 3个月
对痛觉有反应 温觉精细分化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三)运动发育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三)运动发育
第四节 神经心理发育 (三)运动发育
乳牙 共20个,约6个月开始出牙,正常范围4-10 个月,一般在3岁前出齐 乳牙萌出顺序:下颌早于上颌,自前向后
儿科ppt课件
![儿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f1ff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a.png)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
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合理 的饮食计划,提供充足的 营养支持。
运动康复
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运动 锻炼,促进身体康复和生 长发育。
心理支持
关注患儿心理健康,提供 心理支持和疏导,促进患 儿身心康复。
护理与康复
日常护理
康复训练
保持患儿生活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 毒,预防感染。
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 复训练计划,促进患儿功能恢复。
接种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前,家长应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过敏史、发热 等症状,接种后应注意观察儿童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儿童营养与饮食
营养需求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各种营 养素的需求较高,需要摄入充足 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
饮食搭配
儿童的饮食应多样化,选择富含 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高蛋白食物等。
神经系统疾病
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
治疗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感染性疾病
病因
麻疹病毒感染。
症状
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等,出 现红色斑丘疹。
感染性疾病
• 治疗:一般治疗,预防并发症,必要时抗病毒治 疗。
感染性疾病
病因
水痘病毒感染。
症状
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出现红色斑丘疹、水疱等。
见传染病的发生。
儿科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个体化治疗
免疫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个体化治疗将成为 儿科未来的发展方向,针对不同患儿的基 因、环境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在成人肿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也将在儿科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 用。
儿科学总论医学ppt
![儿科学总论医学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0a262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d.png)
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
由于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表 现为反复发作的抽搐、意识障碍等。
脑炎
脑实质炎症性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 体引起。
脑膜炎
软脑膜炎症性疾病,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 体引起。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等行为障碍性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01
02
03
风湿热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 关节、心脏、皮肤等多个 器官。
抑郁症
强迫症
儿童强迫症表现为反复出现强迫性思 维和行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会放松 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同时寻求专业治 疗。
儿童抑郁症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失 去兴趣和活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 绪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儿童行为问题与纠正方法
攻击行为
儿童的攻击行为表现为打人、骂人等行为,家长应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和表达方式,同 时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过敏性紫癜
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血管 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皮肤 紫癜、关节痛等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 全身多个器官,以面部红 斑为特征性表现。
05
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
儿童心理发展与特点
感知觉发展
儿童从出生开始逐渐发展起感知 觉,如听觉、视觉、触觉等,这 些感知觉的发展对儿童认知和情
基因组学研究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儿科学领域在遗传性疾病的病因、 诊断和治疗方法方面取得了重要
突破。
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在儿科领域的应用,使 得针对不同患儿的个性化治疗成 为可能,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儿
的生活质量。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在儿科肿瘤治疗中取得 显著成果,为患儿提供了更加安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
![儿科护理学(全套课件462P)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6484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1.png)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 抑郁症等。
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行为问题, 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药物治
疗、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等。
家庭与学校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的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心理护理技巧与方法
建立信任关系
与儿童建立信任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 础,应尊重儿童、耐心倾听并理解他 们的感受和需求。
心理发展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验等 方法,对儿童心理发展状况进 行评估。
03 儿童常见疾病及 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及护理
01
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感冒、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02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异味刺激;指导患儿正确咳嗽、排痰;
给予合理饮食,保证充足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概述
定义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指儿 童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出现 的偏离正常轨道的行为和 情绪表现。
发生率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在儿童 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 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
危害
心理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儿 童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导 致学习困难、社交障碍等 严重后果。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干预措施
04 儿童营养与饮食 护理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蛋白质
促进生长发育,维持组织修复和免疫功能。
脂肪
提供能量,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碳水化合物
主要能量来源,维持血糖稳定。
维生素与矿物质
参与多种生理活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儿童营养需求及饮食原则
儿科ppt课件
![儿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c3c4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7.png)
构进行接种。
2024/1/30
22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01
预防接种可能会出现一 些异常反应,如发热、 局部红肿等,多数为轻 微和一过性。
2024/1/30
02
出现异常反应时,应及 时咨询医生并寻求医疗 帮助。
03
04
严重异常反应如过敏性 休克等,应立即就医并 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23
对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应按照相关规定 进行报告和处理。
2024/1/30
16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
01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等。这
些问题可能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行为表现。
02
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儿童及其家长交流、使用心理测评工具等
方法,可以识别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合理膳食建议
为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应提供多样化、均衡的膳食。包括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等;适量 摄入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谷类、薯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和矿物质;同时注意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2024/1/30
10
03
常见儿科疾病诊治
2024/1/30
儿科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 儿科概述 • 儿童生长发育 • 常见儿科疾病诊治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处理 • 预防接种与免疫规划 • 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
2024/1/30
201Biblioteka 儿科概述2024/1/30
3
儿科定义与特点
儿科定义
儿科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 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医学科学。
2024/1/30
22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
01
预防接种可能会出现一 些异常反应,如发热、 局部红肿等,多数为轻 微和一过性。
2024/1/30
02
出现异常反应时,应及 时咨询医生并寻求医疗 帮助。
03
04
严重异常反应如过敏性 休克等,应立即就医并 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23
对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应按照相关规定 进行报告和处理。
2024/1/30
16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与干预策略
01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抑郁症等。这
些问题可能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行为表现。
02
识别方法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与儿童及其家长交流、使用心理测评工具等
方法,可以识别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合理膳食建议
为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应提供多样化、均衡的膳食。包括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等;适量 摄入脂肪,尤其是必需脂肪酸;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如谷类、薯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 和矿物质;同时注意控制盐和糖的摄入量。
2024/1/30
10
03
常见儿科疾病诊治
2024/1/30
儿科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 儿科概述 • 儿童生长发育 • 常见儿科疾病诊治 •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处理 • 预防接种与免疫规划 • 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
2024/1/30
201Biblioteka 儿科概述2024/1/30
3
儿科定义与特点
儿科定义
儿科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 及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医学科学。
儿科学(Pediatrics)ppt课件
![儿科学(Pediatrics)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9c6f2ba0116c175f0e48e8.png)
物学、生物医药、基因组学、医学信息学的进 展为临床、基础、预防保健产生重大突破。
PPT学习交流
14
• 先天性畸形 ➢ 措施 • 护理非常重要
PPT学习交流
8
婴儿期 (Infant)
➢ 时间
• 从出生到生后1周岁之前
➢ 特点
• 生长发育迅速
• 系统器官功能未完善
• 抗感染能力较弱 ➢ 措施
• 注意营养
• 按时预防接种
PPT学习交流
9
幼儿期 (Toddler)
➢ 时间 • 自1岁到满3周岁之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减缓,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加; • 营养需求较高与消化功能不完善相矛盾; • 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 措施 • 预防外伤、感染; • 合理营养。
PPT学习交流
10
学龄前期 (Preschool)
➢ 时间 • 自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 知识面不断扩大; •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逐步形成。
• 胎儿期:孕期第9周起至出生,胎儿发育阶段。
➢ 特点
• 容易受母体或外界不良因素作用而影响胎儿的生
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宫内发育不良等。
➢ 措施
• 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PPT学习交流
7
新生儿期 (Neonate)
➢ 时间 • 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28天。
➢ 特点 • 适应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 分娩过程的损伤、感染
PPT学习交流
4
临床医学方面
➢ 疾病种类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预防
PPT学习交流
5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PPT学习交流
14
• 先天性畸形 ➢ 措施 • 护理非常重要
PPT学习交流
8
婴儿期 (Infant)
➢ 时间
• 从出生到生后1周岁之前
➢ 特点
• 生长发育迅速
• 系统器官功能未完善
• 抗感染能力较弱 ➢ 措施
• 注意营养
• 按时预防接种
PPT学习交流
9
幼儿期 (Toddler)
➢ 时间 • 自1岁到满3周岁之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减缓,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加; • 营养需求较高与消化功能不完善相矛盾; • 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
➢ 措施 • 预防外伤、感染; • 合理营养。
PPT学习交流
10
学龄前期 (Preschool)
➢ 时间 • 自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 特点 • 体格发育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 知识面不断扩大; • 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逐步形成。
• 胎儿期:孕期第9周起至出生,胎儿发育阶段。
➢ 特点
• 容易受母体或外界不良因素作用而影响胎儿的生
长发育,导致流产、畸形、宫内发育不良等。
➢ 措施
• 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PPT学习交流
7
新生儿期 (Neonate)
➢ 时间 • 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28天。
➢ 特点 • 适应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 分娩过程的损伤、感染
PPT学习交流
4
临床医学方面
➢ 疾病种类 ➢ 临床表现 ➢ 诊断 ➢ 治疗 ➢ 预后 ➢ 预防
PPT学习交流
5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儿科学完整ppt课件
![儿科学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a716a9a5e9856a57126023.png)
.
回目录 11
二、临床方面
1.疾病种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5.预后
10.05.2020
.
6.预防
17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
围 生 期
胎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新生儿期
10.05.20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青春期
学龄期
回目录 24
第一章
蚌埠医学院
儿科PEDIATRICS
学教研室 主讲 陈兰举
目的要求
1、熟悉儿科学的特点; 2、掌握小儿各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10.05.2020
.
2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儿科学的特点 小儿年龄分期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10.05.2020
.
Exit 3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范 围
10.05.2020
.
务任
回目录 4
儿科学是什么?
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 育规律、提高儿童保健及疾病 防治质量的医学科学。
服务对象:不断生长发育的小儿.
10.05.2020
.
回目录 5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回目录
1. 从生命开始到长大成人,始终处在不断生长 发育过程中;
2.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都与成人有不同特点。
10.05.2020
.
9
儿科学的基本特点
1. 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都非常大 2. 对疾病造成的损伤的恢复能力强 3. 自身防护能力弱
10.05.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
根据胎龄分类
胎龄(gestationalage,GA): 从最后1次正常 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 足月儿 ( full term infant ) 37周≤GA<42周( 259~293天) 早产儿 (preterm infant) GA<37周(<259天) 过期产儿 (post term infant) GA≥42周(≥294天)
大于胎龄儿 (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 BW >同胎龄儿体重90个百分位
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
5000 4700 4500 4250 4000 3750 3500 3250 3000 2750 2500 2250 2000 1750 1500 1250 1000 750 500
耳软骨发育不良,耳舟不清
耳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 直挺
早产儿
跖 纹
足月儿
跖纹少
跖纹遍及整个足底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体温 能量及体液代谢 免疫系统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
足月儿
产道挤压
呼吸系统
肺内液 30~35ml/kg (分娩前 )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儿科学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定 义
新生儿 (neonate,newborn)
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学 (neonatology)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监护的新生儿
常见于以下情况
母亲疾病史 母有各种急、慢性疾病 吸烟、吸毒或酗酒史 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
母孕史
母年龄过大或过小
孕期有阴道流血、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 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分娩史 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 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其 中
巨大儿
正常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小于胎龄儿 (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 SGA)
BW <同胎龄儿体重第10个百分位
适于胎龄儿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 BW在同胎龄儿体重第10~90个百分位
头大,占全身比例1/4
分条清楚 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 结节>4mm,平均7mm 睾丸已降至阴囊,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外生殖器
足月儿
外 表
早产儿
四肢屈曲状 肌张力差
足月儿
皮 肤
早产儿
红润,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
绛红,水肿,发 亮,毳毛多
早产儿
耳 壳
足月儿
周期性呼吸
易出现→
呼吸暂停
→
呼吸暂停 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循环系统
出生后血液循环动力学发生重大变化
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 肺循环阻力↓ ↓ 肺血流↑ ↓ 回流至左心血量↑↑ ↓ 体循环压力↑ ↓ 卵圆孔、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
胎儿血液循环
生后血液循环
持续胎儿循环 (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 PFC) 又称 持续肺动脉高压
1/3 ~1/2 由口鼻排出
建立呼吸后
1/2 ~2/3
肺间质内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吸收
肺液吸收延迟— 湿肺
肺液从肺中清除
呼吸频率 安静 40次/分 呼吸急促>60~70次/分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 呼吸靠隔肌升降→腹式呼吸
呼吸道狭窄、粘膜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差→呼吸困难
早产儿
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弱,呼吸浅快不规则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产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 出生1 h内的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 BW≥2500g和≤4000g 巨大儿(macrosomia) BW>4000g
低出生体重 ( low birth weight,LBW )儿 BW <2500g,大多是早产儿 也有足月或过期小于胎龄儿 BW<1500g 称极低出生体重 (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 BW<1000g 称超低出生体重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儿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7.76%(2002~2003) 死亡率约12.7%~20.8% 胎龄愈小,体重愈轻,死亡率愈高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早产儿
皮 肤 发 壳 腺 绛红、水肿和毳毛多
足月儿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头
头 耳 乳 男婴 女婴 指、趾甲 跖 纹
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
细而乱 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无结节或结节<4mm 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未达指、趾端 足底纹理少
研究新生儿生理、病理、疾病防治及 保健等方面的学科。
围生期
目前有4种定义
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克) 至生后7天 自妊娠20周(此时胎儿体重约500克) 至生后28天 妊娠28周至生后28天
自胚胎形成至生后7天
与各国医疗保健水平有关,我国采用第一种定义
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出生体重(克)
第90百分位 第50百分位 第10百分位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胎龄(周) 过期产 早 产 足月产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 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 加强监护和护理 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 出生后第2周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
新生儿
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巨大儿、 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 胎龄≥37周和<42周 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 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 又称未成熟儿(preterm infant)
根据胎龄分类
胎龄(gestationalage,GA): 从最后1次正常 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 足月儿 ( full term infant ) 37周≤GA<42周( 259~293天) 早产儿 (preterm infant) GA<37周(<259天) 过期产儿 (post term infant) GA≥42周(≥294天)
大于胎龄儿 ( 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 LGA) BW >同胎龄儿体重90个百分位
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
5000 4700 4500 4250 4000 3750 3500 3250 3000 2750 2500 2250 2000 1750 1500 1250 1000 750 500
耳软骨发育不良,耳舟不清
耳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 直挺
早产儿
跖 纹
足月儿
跖纹少
跖纹遍及整个足底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体温 能量及体液代谢 免疫系统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
足月儿
产道挤压
呼吸系统
肺内液 30~35ml/kg (分娩前 )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儿科学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定 义
新生儿 (neonate,newborn)
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新生儿学 (neonatology)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监护的新生儿
常见于以下情况
母亲疾病史 母有各种急、慢性疾病 吸烟、吸毒或酗酒史 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
母孕史
母年龄过大或过小
孕期有阴道流血、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 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 分娩史 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 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其 中
巨大儿
正常体重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小于胎龄儿 ( 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 SGA)
BW <同胎龄儿体重第10个百分位
适于胎龄儿 (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AGA) BW在同胎龄儿体重第10~90个百分位
头大,占全身比例1/4
分条清楚 软骨发育好、耳舟成形、直挺 结节>4mm,平均7mm 睾丸已降至阴囊, 大阴唇遮盖小阴唇 达到或超过指、趾端 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外生殖器
足月儿
外 表
早产儿
四肢屈曲状 肌张力差
足月儿
皮 肤
早产儿
红润,皮下脂 肪丰富,毳毛少
绛红,水肿,发 亮,毳毛多
早产儿
耳 壳
足月儿
周期性呼吸
易出现→
呼吸暂停
→
呼吸暂停 呼吸停止>20秒,伴心率<100次/分及发绀
循环系统
出生后血液循环动力学发生重大变化
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 肺循环阻力↓ ↓ 肺血流↑ ↓ 回流至左心血量↑↑ ↓ 体循环压力↑ ↓ 卵圆孔、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
胎儿血液循环
生后血液循环
持续胎儿循环 (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 PFC) 又称 持续肺动脉高压
1/3 ~1/2 由口鼻排出
建立呼吸后
1/2 ~2/3
肺间质内毛细血管 和淋巴管吸收
肺液吸收延迟— 湿肺
肺液从肺中清除
呼吸频率 安静 40次/分 呼吸急促>60~70次/分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 呼吸靠隔肌升降→腹式呼吸
呼吸道狭窄、粘膜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差→呼吸困难
早产儿
呼吸肌发育不全,咳嗽反射弱,呼吸浅快不规则
早产儿
足月儿
过期产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出生体重(birth weight,BW) 出生1 h内的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normal birth weight,NBW) BW≥2500g和≤4000g 巨大儿(macrosomia) BW>4000g
低出生体重 ( low birth weight,LBW )儿 BW <2500g,大多是早产儿 也有足月或过期小于胎龄儿 BW<1500g 称极低出生体重 (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儿 BW<1000g 称超低出生体重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儿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7.76%(2002~2003) 死亡率约12.7%~20.8% 胎龄愈小,体重愈轻,死亡率愈高
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特点
早产儿
皮 肤 发 壳 腺 绛红、水肿和毳毛多
足月儿
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头
头 耳 乳 男婴 女婴 指、趾甲 跖 纹
头更大,占全身比例1/3
细而乱 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无结节或结节<4mm 睾丸未降或未全降, 大阴唇不能遮盖小阴唇 未达指、趾端 足底纹理少
研究新生儿生理、病理、疾病防治及 保健等方面的学科。
围生期
目前有4种定义
自妊娠28周(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克) 至生后7天 自妊娠20周(此时胎儿体重约500克) 至生后28天 妊娠28周至生后28天
自胚胎形成至生后7天
与各国医疗保健水平有关,我国采用第一种定义
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出生体重(克)
第90百分位 第50百分位 第10百分位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胎龄(周) 过期产 早 产 足月产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early newborn) 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 加强监护和护理 晚期新生儿(late newborn) 出生后第2周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
新生儿
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巨大儿、 宫内感染和先天畸形等
第二节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normal term infant) 胎龄≥37周和<42周 出生体重≥2500克和≤4000克 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 又称未成熟儿(preterm inf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