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合集下载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核心机构: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生活/职业技能康复机构(无医疗功能)
存在问题
➢网络:有机构,缺网络 ➢服务:预防手段缺乏,社区薄弱 ➢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类别不够 ➢经费:保障不足 (患者、医院、基层) ➢机构:布局不均,质量差
今后的趋势:
➢范围:全人群
正常人 -健康人,心理行为问题者
患者 ➢内容:医学问题
-重性疾病患者,常见疾病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 -预防、医疗、医疗康复
急性住院 慢性住院、康复机构
非医学问题 -心理支持、社会救助
-生活及职业能力康复
➢核心队伍: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医师、药师、护士、技师
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服务网络
-心理师、社工师、康复师(待增)
理想的精神卫生服务构架:
住院、 门诊服务
社区精神卫生 精神科干预项目 个案管理与协调
医生帮助下的自我保健项目 康复、教育、职业训练 社会支持网络 社区全方位参与
心理健康促进/教育
精神卫生服务需求
➢上成年人 14%
➢心理行为问题
13亿人口
例如:互联网使用问题 灾后心理援助
国家精神卫生政策
➢ 2002年4月,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中残联联 合颁布《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
➢ 200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 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 2006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 联席会议制度”
➢ 2008年1月,卫生部等17部门颁发《全国精神卫生 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
社区精神卫生形势严峻
人群精神疾病总患病率15%左右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1600万 其中10%有肇事肇祸倾向

686工作

686工作

2015
4‰
疾病预防控 制工作绩效 评估标准
重性精神疾 病信息管理 月报第12期
落实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措施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铺开
截至2012年6月,登记管理患者302.6万例 •“发现一名、管理一名”


推行工作模式:分工协作、共同服务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督导考核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访评估、分级管理、关爱帮扶

建设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
2012年重点抓数量(检出率、录入率) 2013年继续抓数量、同时抓质量


来源于信息系统
以时间为节点的随访情况(横断面) 以患者为基础的随访情况 (队列)


来源于日常督导
诊断、治疗质量(查病历、病人) 数据、记录的真实性

数量

检出率高不代表质量好
检出但未纳入管理 随访不规范 „„
河南
14654
686项目经费测算2-应急处置

对象:

突发重性精神疾病;或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 急剧变化,有危险行为或倾向;或严重药物不 良反应的患者

测算依据:

占项目支持病人数的10% 150元/次

测算标准:


应急处置注意事项?(发挥公安机关作用)
2012年各省应急处置任务数
省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病例数 402 209 1094 574 354 765 487 694 829 1440 959 1391 612 710 2062 1661 省份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兵团 总计 病例数 1415 1107 2147 979 266 703 1381 573 963 806 458 94 102 272 56 25565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含附件)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含附件)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考核评估方案一、考评目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要求,推动各地认真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建设,推动政策制订与出台,切实掌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落实患者救治、管理、服务措施与任务。

全面掌握与评估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和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与经验,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考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考评,行政管理与业务管理并重,专科机构与基层机构并重,患者救治与管理并重,工作覆盖面与工作质量并重等原则。

三、考评依据(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要求。

(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

(三)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四)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

(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六)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管理规范(试行)。

四、考评内容(一)行政管理。

包括体系建设、组织管理、经费管理与使用、督导与考核等方面的情况。

(二)业务管理。

1.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精防机构)。

包括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精神卫生服务组织管理、经费管理与使用、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的情况。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包括组织管理、患者信息管理、随访评估、分类干预、健康体检等。

(三)工作效果考评。

包括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覆盖率、患者检出率、检出患者管理率、患者规范管理率、病情稳定率、轻度滋事率、肇事肇祸率、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等。

其中,患者检出率、检出患者管理率、患者规范管理率和病情稳定率的考核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数据为准。

五、考评对象考评对象包括卫生行政部门、精防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其中,考评标准中“业务管理-精防机构”适用于省、市两级精防机构,县级精防机构参照执行。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

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

根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工作规范。

1.机构、职责及保障条件1.1机构与职责1.1.1精神卫生工作领导与协调制度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国家级精神卫生领导与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主要职责有:在国务院领导下,研究拟订精神卫生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协调解决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年度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指导、督促、检查精神卫生各项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的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协调组织,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各部门精神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与督导。

1.1.2卫生行政部门1.1.2.1卫生部负责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主要职责:(1)制订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计划并推动实施,建设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2)加强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逐步扩展中央补助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范围,开展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3)组织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师资培训。

(4)组织开展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督导、绩效考核、评价。

(5)建立全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信息系统。

1.1.2.2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

主要职责:(1)制订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工作计划,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2)设立省级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机构,承担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管理工作。

(3)组织开展地市级、县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

深圳心理卫生条例

深圳心理卫生条例

深圳市心理卫生条例(草案注释稿)对“深圳市心理卫生条例”名称的说明:心理卫生和精神卫生两个词,在英语中同为mental health,“精神卫生”就是“心理卫生”,二者没有语义上的区别。

国内目前已通过精神卫生立法的省市均采用“精神卫生条例”名称。

我市就立法工作向卫生部作汇报时,卫生部的意见是采用“心理卫生条例”名称也没有问题,更容易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还可为国家精神卫生立法作参照。

《深圳市心理卫生条例》(下简称《条例》)的适用区域为全市,而非限于深圳经济特区范围,主要是考虑特区外各区人口众多,心理卫生工作任务繁重,而现有心理卫生服务基础薄弱,需要通过立法保障以促进发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加强心理卫生工作,规范心理咨询和医疗服务,有效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保障心理咨询求助者、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建设和谐社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深圳实际,制定本条例。

.依据: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2、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卫疾控发[2002]96号)(下简称《规划》),在“总目标”第二条提出“加快制定精神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初步建立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保障体系”。

3、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71号)(下简称《意见》),在第一条要求“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

在第八条要求“加快精神卫生国家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地方性法规”。

4、《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下简称《纲要》)第十三条,要求“政府法制机构协助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与精神卫生工作有关的法律(草案)、法规(草案)。

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5篇

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5篇

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5篇第一篇: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重性精神疾病排查工作制度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镇重性精神疾病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

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

对摸排出的重性精神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1、Ⅰ类病人每月访视一次,Ⅱ 类病人每季度访视一次,Ⅲ类病人每半年访视一次,Ⅳ类病人每年访视一次,记录要规范。

2、每季度开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例会;每季度出一期精神卫生宣传板报。

3、每半年对新增的Ⅰ、Ⅱ类精神病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4、每年建立两张以上的家庭病床,病史记录规范,年底交至片区精神卫生管理办公室。

5、每年二月对上一年所有精神病防治资料整理、归档保存。

6、每月到居委会了解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病人情况,并对村、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共同访视重点病人。

7、每年节前布置村、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干部对易肇事肇祸病人进行排摸,并上报。

第二篇:重性精神疾病工作制度及流程梅河口市重性精神疾病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一、经费使用及管理制度1.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列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考核评估后下拨相应的经费,今后,根据工作需要,逐步增加工作经费。

2.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经费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执行,专款专用。

二、信息管理制度1.所有登记在管病人均需要录入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专人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5.31•【字号】川办函[2013]1号•【施行日期】2013.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通知(川办函[2013]1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已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为扎实做好《精神卫生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工作,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精神卫生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

精神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致残性高、经济负担重等特点。

据统计,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居首位,占疾病总负担的20%。

目前,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超过67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做好精神卫生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民健康素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要站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责任政府的高度,把学习、宣传《精神卫生法》列入议事日程。

特别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确保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精神卫生法》的主要内容,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水平。

二、落实工作措施《精神卫生法》规定了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及预防、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明确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单位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

各地、各部门要依法落实各项措施,持续深入推进精神卫生工作。

(一)认真清理相关规范性文件。

各地、各部门要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按照“谁出台、谁清理”的原则,尽快清理已经发布但不符合《精神卫生法》的规范性文件,并将清理结果及时报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精神卫生法试题

精神卫生法试题

2015年阳春市《精神卫生法》及精神卫生防治知识考试单位:科室:姓名: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精神卫生工作实行的方针,坚持、和的原则。

2、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中将患者分为、和,进行分类干预。

3、《精神卫生法》规定,全社会应该、、精神障碍患者。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精神障碍患者,不得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5、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

禁止,禁止。

6、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7、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和等渠道,掌握本地重性精神疾病的线索,采取分片包干、进村入户的方式,逐一排查确认后,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

8、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责任。

二、选择题(单选、多选均有,每题1分,共50题)1、为普及全民的精神卫生常识,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A、10月10日B、10月8日C、3月21日D、9月10日2、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A、国家保护B、社会保护C、法律保护D、宪法保护3、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

A、强制限制B、非法限制C、随意限制D、私自限制4、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考评依据()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要求B、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C、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D、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5、导致老年前期痴呆最常见疾病是()A、帕金森病B、肝豆状核变性C、阿尔茨海默病D、匹克病E、亨廷顿病6、老年期抑郁症情感障碍特点是()A、情绪低落B、情感淡漠C、情绪不稳D、焦虑症状E、情感高涨7、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版)》工作效果考评哪几项的考核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基本数据收集分析系统数据为准()A、患者检出率B、检出患者管理率C、患者规范管理率D、肇事肇祸率8、精神卫生防治工作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A、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多B、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少C、精神卫生服务总量超出实际需求D、工作经费不足9、精神卫生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的原则有()A、统一规划,分级管理B、整合资源,合理布局C、新建为主,填平补齐D、深化改革,配套推进10、精神卫生工作纲要的基本原则有()A、以预防为主B、开展防治结合C、实施重点干预D、加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协调和指导11、精神卫生工作纲要的指标与目标()A、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2015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B、在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比例,2015年达到80%C、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中,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到2015年达到80%D、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到2015年降为12%12、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指包括()A、政府领导B、部门合作C、社会参与D、医院指导13、有关抑郁症,不正确的是()A、起病多缓慢B、主要特点是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迟缓C、上述症状有昼轻夜重的特点D、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最危险的症状E、可有强迫状态14、错觉的定义是()A、异常的感觉B、感觉的综合性错误C、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歪曲D、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E、以上四种都不对15、精神科医师关注患者是否有病,同时心理咨询师也需要这方面的素养和训练,请问心理咨询关注来访者是否“有病”是为了()A、选出没有精神病的人做为咨询对象B、选出有精神病的人做为咨询对象C、选出有精神病的人永远不做为咨询对象D、以是否有精神病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16、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深入,老年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是()A、由于社会交往减少而产生孤独感B、主动交往丰富生活C、离开工作岗位后积极适应新的生活模式D、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17、看到周围的人及动物、树木像木偶戏一样均变小了是()A、幻视B、错觉C、人格解体D、视物显大症E、视物显小症18、男性,25岁,病前经常失眠、多虑。

我国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摘要:自建国以来,伴随着对精神卫生理念认识的提高、对精神卫生工作重视的加强,我国的精神卫生体制从初期对精神疾病的救治发展形成了现在完善的精神卫生领导组织、筹资体系、管理体制和服务、保障体系。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有助于站在发展的角度上评述现有体制的优劣,并为未来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精神卫生体制;历史沿革我国现有的精神卫生财政保障体制,是随着建国后对精神卫生认识不断加深、政策不断完善、配合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而产生的结果。

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至全面开展阶段三个历史时期。

了解和梳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理解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形成原因,从发展的角度探讨其现存的矛盾与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起步阶段我国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是从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开始起步的。

会议上提出了“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工作方针,制定规划,建立机构,完善管理,从此推动了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发展。

当时的工作方针,是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水平和实际需要相适应的,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之后,进一步建立了由卫生、民政、公安部门为骨干组成的精神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开始在城乡建立精神病三级防治网。

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仅建立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大体框架,而且大大促进了精神卫生理念认知、服务体系、防治水平的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精神卫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保护社会,其对象主要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收治。

因此,1958年后的20多年的工作方针,大致与此相适应。

第二阶段,则为保护患者,扩大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200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精神卫生第一阶段的任务尚未完成,公众对精神卫生的了解还很少,还有不少重性精神病患者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

卫生法解读

卫生法解读
新中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一开始就强调了防与治的高度整 合,并充分体现了政府的责任。
整理ppt
1. 新中国精神卫生大事记(2)
1985年,卫生部委托华西医院刘协和教授牵头,组织起草 精神卫生法草案。
1986年10月,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在上海召开 “第二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
1992年7月,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联联合印 发《精神卫生工作“八五”计划要点》
整理ppt
1. 新中国精神卫生大事记(6)
2006年10月,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提出
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 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 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整理ppt
1. 新中国精神卫生大事记(8)
2008年6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首次在国家 法规中提出开展灾后心理援助工作。
2009年4月,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革的意见》
明确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 要求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对公立医院
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专项补助 对精神专科医院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
200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 会议制度。
卫生部牵头
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民政部、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务院法 制办、中国科学院、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 联、全国老龄办为成员单位。
整理ppt
2004年12月,“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纳入中央转 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

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根据《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午)》和《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的相关要求,依照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夏邑县《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建立和完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社区登记制度,完善精神疾病综合防治机制,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率,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和工作机制,提高基层人员防治能力。

二、项目范围和管理对象㈠项目范围:全乡。

㈡管理对象:辖区内常住人员中诊断明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

三、机构与职责(一)乡镇卫生院主要职责:1.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乡村医生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培训,并对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

2.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市慢性病防治站;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井建立健康档案。

3.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

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社区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

4.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

(二)村卫生室主要职责:1.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线索调查、登记、报告和患者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工作。

2.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3.定期随访患者,指导监护人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按时复诊。

4.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四、人员及保障条件㈠人员1.精神卫生防治技术管理和指导机构各精防机构应根据工作量,确定适当数量、业务能力强的精神科执业医师、精神科专业护士以及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专职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并采取措施,保持人员稳定,提高工作能力。

所有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通过考试。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知识有奖竞答题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

A、4月7日B、5月12日C、10月10日D、11月10日2、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

A、“了解抑郁”B、“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C、“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D、“健身健心,你我同行”3、健康不仅是百病不生,而是躯体、()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

A、心灵B、心理C、生理D、自我感觉4、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

A、病人 B 正常人C、病人、正常人和家属 D病人家属5、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原则是()。

A、自我心理调节B、寻找朋友帮助C、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D、口服镇静安眠药6、心理咨询的方法主要是()。

A、谈话与讨论B、体格检查C、心理量表测定D、催眠治疗7、符合精神分裂症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并有社会功能障碍(包括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需持续多少时间才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A、3个月B、2个月C、1个月D、半个月8、下列哪种情况可能出现心理障碍?A、偶然头痛B、几天心情不好C、偶然失眠D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焦虑、忧郁、过度紧张等9、发现身边或家里有精神异常的人时,应如何处理为妥?A、隐藏真相B、关锁起来不让人知道C、及早到专科医院看病D、过一段时间再说10.导致自杀的头号危险因素是:A.高血压B.心脏病C.糖尿病D.抑郁症11.精神健康又称心理健康,是指:AA. 个体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一切良好状态B.没有精神疾病C.身体健康D.人际关系融洽12.精神疾病是指一个人:A.有精神卫生问题B.心情不愉快C.说谎D.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产生精神症状并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足够的频度或持续时间,使患者的能力受到损害13.下列哪个属于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因素?A.与同学争吵B.成绩差C.贪玩D.过度饮酒14.影响精神疾病发生的心理因素包括:A.个性B.脑膜炎C.外伤D.爬山15.不和谐婚姻是导致精神疾病发生的社会因素吗?A.是B.不是C.可能是D.绝对不是16、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关于印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事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文化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一月十五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领导协调机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和制度陆续出台,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服务规模和内容逐步扩大与完善。

但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还存在预防和识别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力度不够、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且管理分散、地区差异明显、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尚未建立有效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

为顺利推进《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的实施,协调部门间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特制定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

一、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71号)的精神,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

当前,精神卫生问题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 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各种矛盾冲突纷呈,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多种因 素持续存在,不同人群受心理行为问题困扰较为 普遍,抑郁症、焦虑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患病逐 渐增加,1600万罹患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 的患者救治救助、服务管理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 决,精神障碍负担依然严重。同时,地区间精神 卫生工作发展不平衡、防治体系不完善、工作保 障待加强,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 精神障碍预防和康复服务不足,社会对精神障碍 患者存在严重偏见和歧视。精神卫生工作任务十 分艰巨,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6

(二)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救治和服务 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达到 辖区人口的4‰,检出患者管理率达到 70%、治疗率达到60%;精神分裂症规 范治疗率城市达到50%、农村达到30%; 完成全国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 开发和部署。
7
(三)促进常见精神障碍识别和治
疗。综合医院的抑郁症患者识别率 和治疗率分别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 60%。
3

为切实维护和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健 康,有效开展精神障碍的预防、医疗和康 复,做好精神卫生工作,根据我国精神卫 生工作现状,制定本规划。
4
一、指导原则与总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重点干预、科学规范、依法管理的原则,加强精 神卫生工作;坚持应治尽治、应管尽管、救治救 助、促进康复的原则,强化重性精神疾病防治;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干预、逐步推进 的原则,规范心理卫生服务。 加强精神卫生法制建设。建立精神卫生防治体 系,完善政府领导、属地管理、部门合作、社会 参与的工作机制。创新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整合 精神卫生服务资源,拓宽精神卫生服务渠道,全 面加强精神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率和管理率,降低肇事肇 祸,维护社会稳定;提升心理卫生服务水平,保 障公众心身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社区精神病人管理

社区精神病人管理

衢州市第三医院
社区承担的主要任务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A.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 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 A.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 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县级精防机构; 患者线索调查并登记、上报县级精防机构;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 疾病患者并建立健康档案。 疾病患者并建立健康档案。 B.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 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 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 B.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 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有条件的地方, 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可开展社区患者危险 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 行为评估,实施个案管理计划。 C.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C.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D.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 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 D.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疾病复发患者。 E.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E.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 (2)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 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 (2)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职责: 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关工作, 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关工作,指导监护人落实对患者的护 康复措施。 理、康复措施。
12

衢州市第三医院
线索摸底心理健康调查问卷
指导语:我们需要了解您身边的人(居委会的居民、村里的人、 指导语:我们需要了解您身边的人(居委会的居民、村里的人、 家中的人)是不是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家中的人)是不是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不论何时有过以下任 何一点症状,现在好或没好,都请您提出来。 何一点症状,现在好或没好,都请您提出来。您提供的情况我们 将会保密,谢谢合作!现在请问您,有没有人发生过以下情况: 将会保密,谢谢合作!现在请问您,有没有人发生过以下情况: 变得孤僻少语,不愿与别人接触。 1、变得孤僻少语,不愿与别人接触。 经常无目的乱走,出现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2、经常无目的乱走,出现一些别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甚至不知羞 耻。 无缘无故伤自己,或伤别人,或毁坏东西。 3、无缘无故伤自己,或伤别人,或毁坏东西。 动作非常缓慢,做什么事情都很慢, 4、动作非常缓慢,做什么事情都很慢,甚至整天躺在床上不动不 说话。 说话。 爱管闲事,整天忙碌不停,或乱花钱。 5、爱管闲事,整天忙碌不停,或乱花钱。 毫无原因地大发脾气,什么都不顾忌。 6、毫无原因地大发脾气,什么都不顾忌。

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讲话

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讲话

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讲话精神卫生问题既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精神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一):各位领导,同志们: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首次精神卫生工作联席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意见,动员和部署精神疾病管理防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

刚才,区卫计委几位同志分析了我区精神病人综合防治管理工作现状,安排了近期重点工作,请大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工作落实讲四点意见: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多年来,我区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日益增长,加之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社会矛盾较多,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经济社会发展快、工作竞争强、生活压力大,由此造成精神卫生问题日渐突出,精神疾病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关注点。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精神活动严重受损,认知障碍严重,不能控制自身行为,发病时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重性精神疾病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康复,一般情况下疗程长、疾病易反复,如果得不到治疗,因病致残率较高,对于患者、家庭都是沉重的负担,甚至对于社会产生危害。

近年来,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重性精神病患者引发的恶性案件,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出现一定程度的群众心理恐慌,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

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此,做好精神病患者综合防治管理工作,保障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

乡、办事处和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做好精神病患者综合防治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得力有效的工作措施,全力已赴抓好工作落实。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7―2020年)》全文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7―2020年)》全文

《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7―2020年)》全文篇一:《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学生姓名:学专号:业:指导教师: 二○一六年五月我国现行精神卫生政策概述摘要:为了改善我国日趋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政策颁布和施行是必不可少的,在最近的十几年间,国家发布了不少政策和规划,对解决问题产生了积极作用,但仍需要在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做的更好。

关键词:精神卫生问题状况;精神问题产生原因;精神卫生政策;政策实施正文:科技的进步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在精神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忧虑,导致了一系列精神疾病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精神卫生政策的颁布和实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精神卫生问题严重,精神卫生政策不足1.1精神卫生疾病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一亿人以上,但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不足五成。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患在我国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1].截止2014年底,全国已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30万。

当今,精神卫生问题更应引起国家和群众的高度关注。

1.2精神卫生服务的资源不足以及服务水平有限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需要极为巨大的医疗服务资源,但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医疗资源方面确实无法做到完全满足需求,看病难问题的存在便是医疗人员严重不足带来的后果。

全国共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650家,精神科床位22.8万张,精神科医师2万多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尚未建立。

不同地区资源的分配也存在差异,发达城市有着更为丰富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资源,这就使得欠发达城市及贫困地区人民的精神卫生问题因为得不到有效地治疗和关注变得日趋严重。

截止2010年全国共有1650家精神卫生机构,精神科开放床位数28100张。

精神科床位主要分布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中,占总床位数的86.4%;精神科床位密度全国平均为1.71张/万人,上海和北京最高,全国精神病专科医院床位使用率为92.4%,平均住院日中位数为45d [2],床位不足情况到现在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的通知卫疾控发[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党委宣传部、发展改革委、教育厅(教委)、公安厅局、民政厅局、司法厅局、财政厅局、人事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文化厅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司法部中华人民共和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人事部中华人民共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文化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二○○八年一月十五日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精神卫生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卫生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初步形成,领导协调机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管理规范和制度陆续出台,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能力水平得到提高,服务规模和内容逐步扩大与完善。

但是,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还存在预防和识别处理精神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力度不够、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且管理分散、地区差异明显、防治机构和人员队伍缺乏、尚未建立有效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康复薄弱等问题。

为顺利推进《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年-2010年)》的实施,协调部门间精神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特制定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

一、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4)71号)的精神,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工作机制相适应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以预防为主,部门分工负责,依托现有力量,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人员队伍。

——开展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实行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通过改扩建和新建,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实施重点干预,完善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加强领导协调和指导,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三)工作体系建设目标。

——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

——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

——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95%以上。

——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

——建立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并在精神卫生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到2010年,地市级及以上地区和80%的县(市、区)建立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2015年所有的县(市、区)建立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四)工作指标与目标。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50%;2015年城市达到85%、农村达到70%。

——在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中,居民能够方便获得心理健康指导的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80%、农村达到60%;2015年城市达到90%、农村达到80%。

——在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获得有效管理治疗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在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中,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复服务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3.4%-15.6%),到2010年降为12%,2015年降为10%。

——提高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30%-40%),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

——提高精神分裂症治疗率(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为15%-30%),到2010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建设(五)坚持预防为主,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

各部门分工负责,依靠现有的工作队伍和工作网络,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工作制度建设,提高从事精神卫生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

完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监督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从业人员和机构的监督管理。

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加大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力度,维护群众心理健康。

(六)坚持防治结合,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整合调整现有资源并逐步实现功能分化,健全完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增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预防和社区康复功能,承担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信息收集等培训与指导工作以及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管理工作。

以区域卫生规划为基础,精神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首先满足重性精神疾病的急性治疗需要,东部地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轻型精神疾病基本医疗服务的资源,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剩余的资源引导向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慢性治疗的方向转变,逐步实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间的功能分化。

用于重性精神疾病急性住院治疗服务的资源,原则上应设置在地市级及以上的机构或承担地市级服务功能的机构中,县级机构主要承担门诊、应急状况处置和慢性治疗等功能。

精神专科机构的建设原则上以改建和扩建为主,新增机构主要设在综合医院精神科。

鼓励通过改建将城市适合条件的医疗机构调整转制为精神专科机构。

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对精神卫生服务资源逐步实现地区资源的统一规划和服务质量的归口监督管理,开展精神卫生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

(七)坚持发展全面的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健全完善社区康复机构。

在基层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社区内资源,做好精神疾病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在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医疗康复服务;各类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活照料、功能训练、技能培训等康复服务。

(八)坚持重点干预,完善机构间工作衔接机制,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

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建设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设立重性精神疾病登记和报告制度,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工作衔接机制,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随访、病情监测等社区管理工作。

(九)坚持做好特殊人群中精神疾病患者救助工作,维护社会安定。

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充分依靠政府医疗救助体系和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依照有关规定做好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或者法定扶养人不具有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和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助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农村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救助政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监控管理政策,依法做好城乡贫困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管理工作,依法做好患精神疾病的服刑人员、劳教人员的保(所)外就医和刑释解教人员中精神疾病患者的救助工作。

三、完善发展精神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十)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

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建立稳定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

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精神卫生工作,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贫困精神疾病患者和支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十一)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培养。

卫生部门要会同人事等部门有计划地加强现有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的能力,积极开展非精神卫生专业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常见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积极开展相关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的能力培训。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本部门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员培训,增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导、预防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能力。

教育部门要抓好精神卫生专业人才的学历教育工作,落实相关教育课程安排,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尽快适应精神卫生工作的需要。

(十二)大力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在精神卫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各地要制订政策措施,将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社区预防、医疗康复和管理工作。

(十三)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共同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发展。

——卫生部门负责制定精神卫生工作的规划、规范、技术标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准入和管理;组织精神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技术指导;开展精神疾病调查和信息收集;指导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开展精神卫生工作。

——宣传部门负责协调宣传单位和新闻媒体,通过大众化的信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群众性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精神卫生的相关内容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与可能,按照建设程序安排精神卫生发展所需的建设投资;制定精神卫生服务价格政策。

——教育部门负责精神卫生人才培养有关工作;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

——公安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控管理政策,依法做好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