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APC和APS、MPC和MPS的互补关系
全部收入可以分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即Y = C + S;全部收入的增量 也分为消费增量和储蓄增量两个部分,即ΔY = ΔC + ΔS。因此,平均消费倾 向与平均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是互补关系,即: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C+I IU﹥0 20
IU﹤0 C+I
C = 20 + 0.75Y 450
20
0
160
Y
图3---5 两部门经济的总需求曲线
再假定投资函数是外生变量,所 以C + I在图上将消费曲线水平上移, 其移动量由投资给定。
设消费函数为C = 20 + 0.75Y,再设投资函数为外生变量, 表示为 I = 20。求均衡收入。
从表3—1中可以看到: (1)消费与收入、储蓄与收入都是正相关的; (2)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表中是25000,这时既没有储蓄,也没有负储蓄, 消费者的全部收入都用作消费;当收入低于25000时,存在负储蓄,当收入高于 25000时,存在储蓄; (3)消费额与储蓄额不是孤立的,它们的总和总是等于可支配收入。
过多
生产
过少
均衡收入或均衡产出需要两个条件: (1)在两部门经济中 I = S; (2)在三部门经济中 I + G = S + T 或 I = S +(T – G)
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是消费 需求与投资需求之和。 在短期中,消费分为自主消费与 引致消费两部分。 自主消费是一个常量, 引致消费是一个内生变量,随收 入变化而变化。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为既定的 常量,则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在几何 图上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Y=C+I C = a + βY S=I 将方程C = a + βY代入Y = C + I,得: Y = a +βy + I 将上例数据代入均衡收入方程,得: Y = 20 + o.75Y + 20 Y = 160 如果Y = 200时会怎样? 把Y = 200代入Y = a + βY + I式中,可得: Y ﹥ 20 + 0.75×200 + 20, 即 200﹥190 这就是说,非意愿存货IU﹥0,说明总需求不足,结果 总收入与产量会下降。 如果Y = 120时又会怎样? 计算结果是:120﹤130 ,即 IU﹤0,总需求过剩,总收入会上升
A B C D E F G
从表3—2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而边际储蓄 倾向递增。 从几何意义上看,如果消费曲线是直线的话,意味着随收入的增加,MPC不 变,且MPC是该直线的斜率;如果消费曲线是凸线的话,意味着随收入的增加, MPC递减,且MPC是过该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同样,MPS也是储蓄曲线 的斜率或过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表3—1
A B C D E F G
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储蓄的函数关系
收入(Y) 24000 25000 26000 27000 28000 29000 30000 储蓄(S) --110 0 150 400 760 1170 1640 消费(C) 24110 25000 25850 26600 27240 27830 28360
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收入的关系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居民户的消费行为、储蓄行为和厂商的投资行 为及其背后的决定力量,是理解经济生活和国民收入决定的关键。 一、消费、储蓄与收入 居民户的消费量和储蓄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初步观察可知,影响消费和储蓄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价格水平、 收入分配、资产情况、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然而,在凯恩斯 模型中,在影响消费和储蓄的诸多因素中,收入是消费和储蓄的唯一决定因 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和储蓄的变化。 决定因素 收入水平 消费量 储蓄量 价格水平 收入分配 资产情况 年龄构成 制度 风俗 习惯
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学家主要关注的不是消费和储蓄的平均量,而是随着 收入的变化,消费和储蓄随之而发生变化的大小,即消费和储蓄增量的变化。也 就是说,经济学家关注的是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根据表3—1的数据,可以计算出MPC和MPS,见表3—2:
表3—2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收入(Y) 24000 25000 26000 27000 28000 29000 30000 边际储蓄倾向(MPS) 0 0.11 0.15 0.25 0.36 0.41 0.47 边际消费倾向(MPC) 0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储蓄 消费函数C=C(Y)
(一)平均消费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简称APC APC = C/Y 是指消费者收入中有多大份 额用于消费。 简称APS APS = S/Y 是指消费者收入中有多大份 额用于储蓄。
20 22 24 26 28 30 (a) 储蓄
DI (千元)
储蓄函数S = S(Y)
临界点 0 负储蓄 20 22 24 26 28 30 (b)
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kg = 1/(1 –β) 税收乘数:kt = -β/(1 – 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 = β/(1 – β) 平衡预算乘数:kb = 1 对外贸易乘数:dy/dx = 1/(1 – β+ γ )
西方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平均储蓄倾向
储蓄
(二)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
简称MPC MPC = Δ C/ΔY 是指在收入的增量中,消费的 增量所占的比例。 简称MPS MPS = ΔS/ ΔY 是指在收入的增量中,储蓄的 增量所占的比例。
DI (千元)
图3—1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在宏观经济学中的意义
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消费,即与人们的享乐和发展 相联系的消费。 一般用 βY 代表引致消费。
C E
短期消费函数
定义为:C = α+ βY
a
450
C = α + βY
假定短期消费函数是线性的,即假定 β不随收 入的变化而变化,β 是一个常量,那么短期消费函 数可用图3—3表示。
图中,450线为收支相抵线,a为消费曲线的纵 截距;b为消费曲线的斜率,同时b也是边际消费倾 向。短期消费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消费与收入 同方向变化;而短期消费曲线是一条直线,表明边 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常量,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
三、短期消费函数与短期储蓄函数 短期 长期
厂商不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 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厂商能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 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在短期中,消费可以分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两部分。
自发消费
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即当收入为零时也会发生的消费支出。 一般用 α代表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第二节 均衡收入与产量水平的决定
一、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
在凯恩斯体系中,均衡收入和产量水平取决于总需求方面
均衡收入
又称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收入或产出。也就是 说,它是指经济社会的收入或产出刚好等于全体居民和厂 商想要有的支出。
经济社会的 收入或产出
﹥ 全体居民和厂商 = 想要有的支出 ﹤
非意愿存货
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
消费曲线
线性 非线性
短期消费函数 C = α+ βy 短期储蓄函数 S = -α+(1-β)y
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
储蓄曲线
线性
非线性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家庭消费函数 社会消费函数
平衡预算
政府收入与政府支出相等
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财政收支
赤字财政
投资乘数:k = 1/(1 – β)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本章从均衡产出的概念出发,着重介绍了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简要 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重点讨论了两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详细说明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并对三部门经 济的收入决定及各种乘数做了介绍;最后,介绍了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 收入决定。 通过学习,基本要求如下: 1.把握均衡产出的概念,懂得 I = S是均衡产出的条件; 2.了解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把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概念; 3.了解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的基本观点; 4.懂得均衡收入是怎样决定的,熟悉均衡收入的计算方法; 5.把握乘数理论及其意义; 6.把握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公式和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 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7.把握四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公式和对外贸易乘数。
均衡收入决定式
两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决定式
y =(α+ i)/(1 – β)
三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决定式
y =(α + I + g –βt)/(1 – β)
四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决定式 y =[ 1/(1 – β+ γ )](α + I + g –βt + βtr + x – m0)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函数
E
Y1 -- a Y
S = --a +(1 – b)Y
其中,-- a可以看着负储蓄,即当收入为零时,S =-- a,也就是说,当收入为零时,当事人只能靠 借债消费。(1 – b)为边际储蓄倾向。
图3—4 短期储蓄函数曲线
在图3—4中,-- a是储蓄函数的纵截距,斜率 为(1 – b),即边际储蓄倾向。短期储蓄曲线向上方倾斜,表明储蓄与收入也是同 方向变化。作为直线,表明边际储蓄倾向也是一个常量,不随收入变化而发生变化。 从图中可知,储蓄与收入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1)在 E 点,储蓄为零,即全部收入等于消费,收支相抵; (2)在 E 点的左方,储蓄为负数,消费大于收入,入不敷出; (3)在 E 点的右方,储蓄为正数,收入大于消费,有部分节余。 在长期中,没有自发消费,一切消费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因此,长期消费函数 为C = bY;相对应,长期储蓄函数为 S = (1—b)Y。由于不存在自发消费,长期 消费函数的斜率 b 大于 0 小于 1,所以该消费曲线在450线与零储蓄水平线之间, 同时,没有自发消费,也就没有负储蓄。
3· 5
可见,如果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以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 例如,假定消费函数为c = 1000 + 0.8y,自发的计划投资为 600亿美元, 则均衡收入: y = (1000 + 600)/(1 – 0.8)= 8000(亿美元)
三、总需求的变动与乘数效应
总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总需求的变动是由与总收入无关的因 素引起的,则称为总需求的自发变动。 如投资 I 的升降、自发消费的变化等。因为这种变动与Y 无关,所 以在图3-5中,投资或自发消费的上升,表现为C + I 线的水平上移,随 之新的总需求线会在更高的地方与450线相交,从而得到一个更高的总 收入水平Y。 反之,如果投资或自发消费下降,则表现为C + I 线的水平下移。随 之新的总需求线会在较低的地方与450线相交,从而得到一个较低水平 的总收入Y。 问题是:当总需求增加时,均衡收入会增加多少? 由卡恩提出并由凯恩斯加以完善和运用的乘数效应或乘数原理回 答了这个问题。 根据乘数原理,总需求上升会引起总收入加倍的上升,总需求下 降会引起总收入加倍的下降。
二、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的决定
在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中,先假定计划净投资是一个给定的量,不随 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而变化。 根据这一假定,可以把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起来就可求得均衡 收入: Y=c+i (收入恒等式) C = α+ βy (消费函数)
解联立方程,就可得到Biblioteka Baidu衡收入:
y = (α+i) /(1 – β)
消费函数 储蓄函数
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程表示为C = C(Y)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程表示为S = S(Y)
二、边际消费曲线与边际储蓄曲线
为准确建立消费、储蓄与收入之间的 函数关系,需要引入描述消费与储蓄行为 的两类概念:
消费 支出 29 27 25 23 21 19 临界点 负储蓄
图3—3 短期消费函数曲线
从图中可知,在短期内,消费与收入 的关系是:(1)在 E 点,消费等于 收入,储蓄为零;(2)在 E 点左方, 消费大于收入,储蓄为负数;(3) 在 E 点右方,消费小于收入,储蓄 为正数。
S
S = --a +(1 – b)Y
短期储蓄函数
与短期消费函数相对应,短期储蓄函数可定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