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DOC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b256b0242a8956bece4cd.png)
第一章绪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D 2、E 3、D 4、B 5、A 6、D 7、A 8、C 9、E 10、D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与可靠,数据整理主要就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就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与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就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就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就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就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就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与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就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就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就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就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A 2、B 3、E 4、B 5、A 6、E 7、E 8、D 9、B10、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A 2、B 3、B 4、C 5、D 6、D 7、C 8、E 9、B10、A二、计算与分析1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 。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12677a6c85ec3a87c2c59e.png)
第一章绪论1.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
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
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年西藏自治区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平均水平的调查研究中,该地2007年全部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就构成一个总体,从此总体中随即抽取2000人,分别测的其红细胞数,组成样本,其样本含量为2000人。
2.简述误差的概念。
误差泛指实测值与真实值之差,一般分为随机误差和非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使重复观测获得的实际观测值往往无方向性地围绕着某一个数值左右波动的误差;非随机误差中最常见的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也叫偏倚,是使实际观测值系统的偏离真实值的误差。
3.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
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
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
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
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够根据样本估计。
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4.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习惯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第二章调查研究设计1.调查研究主要特点是什么?调查研究的主要特点是:①研究的对象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研究因素和非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给予干预措施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6673f770bf78a64295483.png)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医学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答案名词解释:(1) 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 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样本统计量。
(4) 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5)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 表示(6) 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 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为计数资料。
(8) 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等级资料。
是非题:1. ×2. ×3. ×4. ×5. √6. √7. ×单选题:1. C2. E3. D4. C5. D6. B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答案名词解释:1. 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2. 标准差 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3. 标准正态分布 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某指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填空题:1. 计量,计数,等级2. 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 σμχ-=u (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1 4. σ± σ96.1± σ58.2± % 95% 99%5. %6.均数、标准差7. 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8. σμ96.1± σμ58.2±9. 全距 R10. 检验水准、显着性水准、、 ()11. 80% 90% 95% 99% 95%12. 95% 99%13. 集中趋势、离散趋势14. 中位数15. 同质基础,合理分组16. 均数,均数,μ,σ,规律性17. 标准差18. 单位不同,均数相差较大是非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21. √单选题:1. B2. D3. C4. A5. C6. D7. E8. A9. C 10. D11. B 12. C 13. C 14. C 15. A 16. C 17. E 18. C 19. D 20. C21. B 22. B 23. E 24. C 25. A 26. C 27. B 28. D 29. D 30. D31. A 32. E 33. D 34. A 35. D 36. D 37. C 38. E 39. D 40. B41. C 42. B 43. D 44. C 45. B问答题:1.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均表示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53535fd15abe23492f4d5f.png)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答案名词解释:(1) 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 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样本统计量。
(4) 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5)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 表示(6) 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 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为计数资料。
(8) 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等级资料。
是非题:1. ×2. ×3. ×4. ×5. √6. √7. ×单选题:1. C2. E3. D4. C5. D6. B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答案名词解释:1. 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2. 标准差 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3. 标准正态分布 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某指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填空题:1. 计量,计数,等级2. 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 σμχ-=u (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1 4. σ± σ96.1± σ58.2± % 95% 99%5. %6.均数、标准差7. 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8. σμ96.1± σμ58.2±9. 全距 R10. 检验水准、显著性水准、、 ()11. 80% 90% 95% 99% 95%12. 95% 99%13. 集中趋势、离散趋势14. 中位数15. 同质基础,合理分组16. 均数,均数,μ,σ,规律性17. 标准差18. 单位不同,均数相差较大是非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21. √单选题:1. B2. D3. C4. A5. C6. D7. E8. A9. C 10. D11. B 12. C 13. C 14. C 15. A 16. C 17. E 18. C 19. D 20. C21. B 22. B 23. E 24. C 25. A 26. C 27. B 28. D 29. D 30. D31. A 32. E 33. D 34. A 35. D 36. D 37. C 38. E 39. D 40. B41. C 42. B 43. D 44. C 45. B问答题:1.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的适用范围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均表示计量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
医学统计学参考答案 颜虹第二版
![医学统计学参考答案 颜虹第二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e1daae26fff705cd170a47.png)
《医学统计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颜虹主编第二版第三章统计描述一、最佳选择题1.C2.A3.D4.B5.E6.E7.C8.D9.C10.C11.A12.D三、计算分析题P53-1素食前X1素食后X2X1-X2平均187.75平均168.25平均19.5中位数179中位数165中位数19标准差33.18885标准差26.79593标准差16.80838方差1101.5方差718.0217方差282.5217 4)第四章常见的概率分布一、最佳选择题1.D2.D3.B4.D5.B6.E7.E8.C9.D10.C11.C三、计算分析题P73-41120124.4 1.15793.8u -==-2125124.40.1578953.8u -==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1()( 1.1579)( 1.16)0.123u Φ=Φ-≅Φ-=2()(0.15795)(0.16)1(0.16)10.43640.5636u Φ=Φ≅Φ=-Φ-=-=21()()0.56360.1230.4406u u Φ-Φ=-=该地身高界于120cm 到125cm 范围内的8岁男童比例为44.06%。
20044.06%89()⨯≈人200名8岁男童中身高界于120~125cm 范围的人数约为89人。
P73-5Poisson 0.99967Binominal 0.9998P73-6解:(1)由题意可知,随机误差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其中μ=2,σ=4。
要求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3的概率,即求P P ≤≤≤(X 3)=(-3X 3),作标准化变化132 1.254u --==-2320.254u -==1()( 1.25)0.1056u Φ=Φ-=2()(0.25)1(0.25)10.40130.5987u Φ=Φ-Φ-=-=21()()0.59870.10560.4931u u Φ-Φ=-=即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3的概率为0.4931。
(2)根据题意,以Y 表示测量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3,则Y 服从二项分布,其中n=3,0.4931π=,根据题意,至少有1次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3的概率为003033(1)1(0)1(1)10.50690.86975P Y P Y C ππ-≥=-==--=-=P73-7解:根据医学知识可知健康成人血清总胆固醇值过高或过低为异常,故应制定双侧医学参考值范围因为已经假定血清总胆固醇值服从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法求该指标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即 1.96μσ±。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知识分享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e3db49d8a8956bec0975e3b8.png)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二、计算与分析12 [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医学统计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及解析
![医学统计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4a763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1.png)
医学统计学第八版课后答案及解析1. 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单选题]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正确答案)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单选题]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正确答案)3. 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单选题]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正确答案)4. 抽样误差是指() [单选题]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正确答案)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5.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单选题]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正确答案)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 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单选题] *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正确答案)7.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单选题]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正确答案)D.对称分布8.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单选题] *A.变异系数(正确答案)B.方差C.极差D.标准差9.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单选题] *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正确答案)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10. 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单选题]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正确答案)C.几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11. 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单选题] *A.μ+1.96σB.μ-1.96σC.μ+2.58σD.μ+1.64σ(正确答案)12. 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单选题]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正确答案)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13. 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单选题]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正确答案)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14. 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检验而用t检验,则() [单选题] *A.结果更合理B.结果会一样C.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正确答案)D.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15. 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 [单选题] *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率(正确答案)16. 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 [单选题] *A.平均数B.相对数(正确答案)C.标准差D.变异系数17. 构成比用来反映() [单选题] *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正确答案)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18. 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 [单选题] *A.中位数B.几何均数C.均数D.变异系数(正确答案)19. 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单选题]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正确答案)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20. 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 [单选题] *A.n足够大B.p或(1-p)不太小C.np或n(1-p)均大于5D.以上均要求(正确答案)21. 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0.05,则() [单选题] *A.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正确答案)22. 四格表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 [单选题] *A.n>40且T>5B.n<40且T>5C.n>40且1<T<5(正确答案)D.n<40且1<T<523. 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 [单选题]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C.简便、易掌握C.适用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正确答案)24. 秩和检验和t检验相比,其优点是() [单选题] *A.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正确答案)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D.抽样误差小25. 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单选题] *A.t检验B.u检验C.秩和检验(正确答案)D.检验26. 一个统计总体() [单选题]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正确答案)27. 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单选题] *A.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正确答案)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28. 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单选题]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正确答案)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29. 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单选题] *A.文化程度B.职业C.月工资(正确答案)D.行业30. 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 [单选题] *A.Z统计量(正确答案)B.t统计量C.统计量D.X统计量31. 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A.性别(正确答案)B.年龄C.职务(正确答案)D.民族(正确答案)32. 从表式上看,统计表由哪些部分构成() *A.总标题(正确答案)B.指标数值(正确答案)C.纵栏标题(正确答案)D.横行标题(正确答案)33. 在相对数中,子项和母项可以互换位置的有()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正确答案)C.比较相对数(正确答案)D.动态相对数34. 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正确答案)B.商业网点密度(正确答案)C商品库存量(正确答案)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正确答案)35.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A.定基发展速度-1(正确答案)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量除以最初水平(正确答案)C.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正确答案)36.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B.是平均数还是成数C.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正确答案)D.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大小(正确答案)37. 下列正确的说法有() *A.类型抽样只存在组内抽样误差,不存在组间抽样误差。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答案很全面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答案很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cd7174d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6.png)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答案很全面第一篇:医学统计学(第六版马斌荣)课后答案很全面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D2.E3.D4.B5.A6.D7.A8.C9.E 10.D二、简答题1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5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A2.B3.E4.B5.A6.E7.E8.D9.B 10.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C5.D6.D7.C8.E9.B 10.A二、计算与分析1 2 [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
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D5.E6.E7.E8.A9.D 10.E二、计算与分析1[参考答案] 不正确,因为此百分比是构成比,不是率,要知道男女谁更易患病,需得到1290名职工中的男女比例,然后分别计算男女患病率。
2[参考答案] 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除各年龄段的调查人数得到死亡率。
3[参考答案] 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型肝炎的新病例数除以同时期内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人口数得到发病率。
大学《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大学《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汇总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30a3a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e.png)
1. 010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各种类型的数据C.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有变异的医学现象2. 010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0103.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4. 0104.随机误差指的是: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5. 0105.系统误差指的是: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6. 0106.抽样误差指的是: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7. 0107.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过失误差D.记录误差8. 0108.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指的是: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B.概括性的研究结果C.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D.所有的观察数据9. 0109.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指的是:A.可测量的生物样品B.统计量C.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10. 0111统计学的主要作用是:A. 使分析更为简单B. 避免计算出现错误C. 改善数据质量D.探测随机现象的规律11. 0112概率描述的是:A.总体具有的特征B.数据具有的特征C.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D.随机现象的规律性12. 0114.统计描述结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A.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B.描述数据特征C.概率分布D.抽样误差13. 020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P百分位数9514. 0202.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15. 0203.将一组定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A.化为计数资料B.便于计算C.能够更精确地检验D. 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16. 0205. 变异系数主要用:A.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C.衡量测量的准确度D.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17. 0206.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A.变异系数B. 离均差平方和C.极差D. 标准差18. 0207.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用:A. 四分位数间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方差19. 0208.一组原始数据的分布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A.数值离散度大B.数值离散度小C.数值偏向较大的方向D.数值偏向较小的方向20. 0210在衡量数据的变异度时,标准差与方差相比,其主要特点是:A.标准差小于方差 C.标准差更容易计算C.标准差更为准确D. 标准差的计量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21. 0213.比较健康人群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异水平,应采用的指标是:A.标准差B.百分位数C.极差D. 变异系数22. 0214.中位数与算数均数相比,其特点是:A.容易计算B.计算出的结果更为可靠C.不易受异常值影响D.更适合对称分布的数据23. 0301.正态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A.⎺X±SB. μ±σC. X±2SD. μ±1.96σ24. 0302.标准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和位置参数分别为:A 0,1B 1,0C μ,σD σ,μ25. 0303.正态分布N(μ,σ2),当μ恒定时,σ越大则: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B. 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变C.曲线越“瘦高”D.曲线越“矮胖”26. 0305.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A.50%B.95%C.97.5%D.99%27. 0306. 若随机变量X服从N(μ,σ2 )的正态分布,则X的第97.5百分位数等于()A. μ+1.96σB.μ-1.64σC.μ-σD.μ+1.64σ28. 0308.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A.在此范围“异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B.在此范围“正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29. 0309.确定某项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正常人”指的是:A.从未患过疾病的人B.患过疾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C.排除了患过某种疾病的人D.排除了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30. 0311.要评价某地区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其统计学方法是:A.用均数来评价 B 用参考值范围来评价C.用几何均数来评价D.用变异系数来评价31. 0401 如果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不能治愈的疾病得到缓解并延长生命,则应发生的情况是( )A.该病患病率增加B.该病患病率减少C.该病的发病率增加D.该病的发病率减少32. 0402.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乙肝易感人数B.平均人口数C.乙肝疫苗接种人数D.乙肝患者人数33. 0403.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A.减少死亡率估计的偏倚B.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C.便于进行不同地区死亡率的比较D.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34. 0406.相对危险度RR的计算方法是( )A.两个标准化率之比B.两种不同疾病的发病人数之比C.两种不同疾病患病率之比D.两种不同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概率之比35. 0407.比数比OR值表示的是( )A.两个标准化率的差别大小B.两种不同疾病的发病率差别程度C.两种不同疾病患病率差别程度D.两种不同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程度36. 0408.计算患病率时的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 )A.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的平均值B.全年年初的人口数C.全年年末的人口数D.生活满一年的总人口数37. 0409.死因构成比反映的是( )A.各种疾病发生的严重程度B.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C.疾病在人群的分布情况D.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38. 0410.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是( )A.患病率高于发病率B.患病率低于发病率C.计算患病率不包括新发病例D.患病率与病程有关39. 0412.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该指标属于( )A.相对比B.构成比C.发病率D.传染率40. 0413.某医师对其所在科室近5年某病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该病患者农村人口200人,城镇人口50人,分别占80%与20%,则结论为( )A.农村人容易患该病B.城镇人容易患该病C农村城镇都易患该病 D.尚不能得出结论41. 0501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B.客表达验的原始数据C. 代替冗长的文字述和便于分析对比D.容易进行统计述和推断42. 0502.述某疾病患者年龄(岁)的分布,采用的统计图是()A.线图B.条图C.百分条图D.直方图43. 0503.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B.线图C.条图D.直方图44. 0505.研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载脂蛋白B-100的数量依存关系,应绘制的图形是()A.直方图B.箱式图C.线图D.散点图45. 0506.下列统计图适用于构成比关系的()A.直方图B.箱式图C.误差条图、条图D.圆图、圆百分条46. 0507.对有些资料构造统计表时下列可以省略的是()A.标题B.标目 C线条 D.备注47. 0509.描述某现象频数分布情况应选择的是( )A.圆图B.百分条图C.箱式图D.直方图48. 060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A.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B.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C.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D.抽样误差越大49. 0602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样本不是随机抽取B.测量不准确C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个体差异及抽样50. 0603.要减少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A.减小系统误差B.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C减小标准差 D.适当增加样本含量51. 0604.对于正偏态分布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t分布52. 0606.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9.1×109/L,其含义是A.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B.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C.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D.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53. 0607.某地抽取正常成年人200名,测得其血清胆固醇的均数为3.64mmol/L,标准差为1.20mmol/L该地正常成年人血清胆固醇均数95%的可信区间是A.3.64±1.96×1.20B.3.64±1.20C.3.64±1.96×1.20/√200D.3.64±2.58×1.20/√20054. 0609.假设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认为样本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 D.认为总体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55. 0610.关于假设检验,正确的说法是A检验水准必须设为0.05 B必须根据样本大小选择检验水准C必须采用双侧检验 D.必须建立无效假设56. 0611假设检验水准a指的是A.检验的置信度B.控制Ⅱ类错误的概率C.控制1类错误的概率D.无效假设的概率57. 0613.假设检验中的P值的含义是A.总体间有差别时出现现有样本及极端情况的概率B.总体间无差别时出现现有样本及极端情况的概率C.总体间有差别时H成立的概率D.总体间无差别时H成立的概率58. 0701.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反映的是A.两样本数据集中趋势的差别B. 两样本数据的变异程度C. 两样本均数之差的变异程度D. 数据的分布特征59. 0702.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P>0.05说明A.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C.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60. 0706.增加t检验的检验效能,应该使用的方法是A.减小I类错误B.减小测量的系统误差C.减小测量的随机误差D. 增加样本量61. 0707. 以下不能用配对t检验方法的是(C)A比较15名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B.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量15名肝癌患者癌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C.比较早期和晚期肝癌患者各15例癌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D.比较糖尿病患者经某种药物治疗前后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62. 0709. 对于配对设计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H0是A. 两样本均数相同B. 配对数据的差值总体均数为0C.两总体均数相同D.两总体均数不同63. 080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A.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组内均方大于组件均方C.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D.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64. 0802.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它是指A.各比较组相应的样本方差相等B.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C.组内方差等于组间方差D.总方差等于各组方差之和65. 0803.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反映的是A.某因素效应大小B.随机测量误差大小C.全部数据的离散度D.处理因素效应与随机误差综合结果66. 0806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若P<0.05,则结论为: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 各样本均数全不相等C 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D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67. 0814 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已知总样本量为60,分为4个不同的处理组,则组内变异的自由度为A 3B 56C 57D 5968. 0901. 两样本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率差别越大B.两总体率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率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69. 0907当四个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是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70. 0911. 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是A. 对总变异进行分解计算X2值B.根据总体间差别的大小计算X2值C.根据样本配对的情况计算X2值D.根据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差异计算X2值71. 0912. 对三行四列表资料作X2检验,自由度为A. 1B. 2C. 6D. 372. 1001.对医学计量资料成组比较,相对参数检验来说,非参数秩和检验的优点是(A)A.适用范围广B.检验效能高C.检验结果更准确D.充分利用资料信息73. 1010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甲组中最小数据有2个0.2,乙组中最小数据有3个0.2,则数据0.2对应的秩次为A 0.2B 1.0C 5.0D 3.074. 1011.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应用条件是A. 两样本服从正态分布B. 两总体服从正态分布C. 两样本方差齐同D.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75. 1013.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的无效假设是A. 两组配对的差值中位数为零B.两总体均数相同C.两总体分布位置相同D.两组配对的差值均数为零76. 1101,两数值变量的相关关系越强,对应的是A 相关系数越大B 回归系数越大C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D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77. 1105,1~17岁儿童可以用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回归方程为y ^=14+4x,若将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则此方程A 常数项改变B 回归系数改变C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改变D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不改变78. 1106,对同一资料进行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下列正确的情形是A ρ=0时,r=0B ρ>0时,b>0C r>0时,b<0D r<0时,b<079. 1107下列双变量中,适用于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的是A年龄与体重 B民族与血型C体重与体表面积D母亲文化水平与子女的智商80. 1108 若直线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p<0.05,则可认为两变量间A有密切的关系 B有一定的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密切D存在数量依存关系81. 1111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的原则是保证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B)A纵向距离的离均差最小B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垂直距离相等 D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82. 1112,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合理的直观分析方法是A计算回归系数 B做回归直线C计算截距或常数项D绘制散点图83. 1501实验性研究随机化分组的目的是A.减少抽样误差B.减少实验例数C.提高检验效能D.保持各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84. 1502.关于实验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正确的说法是A.精密度较准确度更重要B.准确度较精密度更重要C.精密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D.准确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85. 1503.在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对照时,最高效的对照形式是(D)A.历史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安慰剂对照86. 1504.实验没计的三大原则是A.随机、对照、自法B.随机、均衡、重复C.随机、对照、均衡D. 随机、对照、重复87. 1505.某医师研究某新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对照组采用阳性药物溶栓胶囊,这属于A.空白对照B.历史对照C.标准对照D.安慰剂对照88. 1509.临床试验需要在设计阶段确定主要指标的目的是A.便于试验实施B.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C.减少非处理因素的影响D.避免结果的任意性89. 1511.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设立对照组B.是否以人为研究对象C.是否是抽样研究D.是否主动施加干预措施90. 1514.诊断试验中的灵敏度指的是(B)A.检测仪器的敏感性B.对患病的人检出的概率C.对未患病人检出的概率D.阳性预测值。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cc46627284b73f24250b5.png)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5294580eb6294dc886c08.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二、计算与分析1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 。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0d53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c.png)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课后习题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供学习参考。
习题1:某医院对100名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的评估,其中70名患者病情有所改善。
请计算该治疗的有效率。
答案:有效率 = (改善的患者数 / 总患者数) × 100%有效率= (70 / 100) × 100% = 70%习题2:假设某研究中,有200名受试者,其中100名为实验组,接受新药治疗;另外100名为对照组,接受安慰剂。
研究结束时,实验组有30人出现副作用,对照组有10人出现副作用。
请计算两组的副作用发生率,并进行卡方检验,判断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是否有显著差异。
答案: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 (30 / 100) × 100% = 30%对照组副作用发生率= (10 / 100) × 100% = 10%卡方检验计算:期望值 = (总人数× 总副作用数) / 总人数= (200 × 40) / 200 = 40实验组期望值= 40 × (100 / 200) = 20对照组期望值= 40 × (100 / 200) = 20卡方值 = [(30 - 20)^2 / 20] + [(10 - 20)^2 / 20] = 50自由度 = (组数 - 1) = 1卡方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为1时,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卡方临界值为3.841。
由于50 > 3.841,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两组副作用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习题3:某研究中,对5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血压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单位:mmHg):- 收缩压: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舒张压: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请计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医学统计学-高级统计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第四版孙振球主编.docx
![医学统计学-高级统计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第四版孙振球主编.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6e4c632cc22bcd126ff0cce.png)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11-多因素实验资料的方差分析11-3(1)本题为 4 个处理组的 2×2析因涉及,因分成 3 天进行,若将每天的实验结果设为一个区组,先进行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表 1变异来源df SS MS F Sig.总变异11818.369区组间2 3.762 1.881.230.801处理组间3765.529255.17631.196.000误差649.0788.180从上表可以看出,各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各天的实验结果间无差异。
(3)依据完全随机设计析因试验方法进行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表F df1df2Sig.1.429380.304P 值大于 0.05,尚不能认为方差不齐。
方差分析表 2变异来源df SS MS F Sig.总变异11818.37试样处理方式( A)1716.11716.11108.420.000试样重量( B)136.4036.40 5.510.047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AB113.0213.02 1.970.198误差852.84 6.605结局:可以认为高锰酸盐处理及试样重量均会对甘蓝叶核黄素浓度测定产生影响,尚不能认为高猛酸盐及试样重量的交互作用会对甘蓝叶核黄素浓度测量有影响。
11-4假定不存在高阶交互作用,仅对A、B、C、D、E5 个因素的主效应进行分析,采用正交设计的方差分析法:正交设计的方差分析变异来源df SS MS F Sig.总变异153495.366A1540.911540.91121.714.001 B11743.6891743.68969.998.000 C1787.223787.22331.602.000 D182.03882.038 3.293.100 E192.40092.400 3.709.083误差10249.10424.910从上表可以看出, A、B、C 三个因素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 A、B、C 三个参数对高频呼吸机的通气量有影响。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99b1f00c22590102029dc9.png)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 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 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 B.脉搏数C.住院天数 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答案: E E D E A二、简答题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常见的三类误差是:(1)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叫系统误差。
要尽量查明其原因,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过程中,即使仪器初始状态及标准试剂已经校正,但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完全一致。
譬如,实验操作员操作技术不稳定,不同实验操作员之间的操作差异,电压不稳及环境温度差异等因素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
对于这种误差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至少应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
一般可以用技术培训、指定固定实验操作员、加强责任感教育及购置一定精度的稳压器、恒温装置等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的目的。
(3)抽样误差:即使在消除了系统误差,并把随机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样本均数(或其它统计量)与总体均数(或其它参数)之间仍可能有差异。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a84bc69eae009591bec24.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二、简做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那么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 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2答医学统计学的根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设计能够提升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 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异的结论.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二、计算与分析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二、计算与分析12 [参考答案]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第四章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E 6. E 7. E 8. A 9. D 10. E二、计算与分析1[参考答案]不正确,由于此百分比是构成比,不是率,要知道男女谁更易患病,需得到1290名职工中的男女比例,然后分别计算男女患病率.2[参考答案]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年龄段的死亡人数除各年龄段的调查人数得到死亡率.3[参考答案]不正确,此为构成比替代率来下结论,正确的计算是用各型肝炎的新病例数除以同时期内可能会发生该病的人群人口数得到发病率.第五章统计表与统计图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E 2. D 3. B 4. E 5. D 6. E 7. E 8. E 9. E 10. D1.[参考答案]本表的缺点有:1、无标题2、横表目与纵标目分类不明确,标目设计不合理“合计〞不清楚,不便于比较分析3、线条过多,比例数小数位不统一.2..[参考答案]此题应用直方图表示839例正常人发汞值分布情况,由于最后一组的组距与其它组不等,需要变成等组距.为保持原始数据的组距一致为0.2,把最后一组频数转换为36/ (0.6Z0.2) =123.[参考答案]将表中数据绘制成普通线图可以看出:60岁之前,男女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小, 60岁之后,男性随年龄变化食管癌发病率比女性增长较快,差异明显扩大.将表中数据绘制成半对数线图可以看出, 不同性别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随年龄变化的快慢速度相当,且女性的趋势和转折点更清楚.应用半对数线图能够更恰当地表示指标的变化趋势第六章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E 2. D 3. E 4. C 5. B 6. E 7. C 8. D 9. D 10. D1.[参考答案]样本含量为450,属于大样本,可采用正态近似的方法计算可信区间.2.[参考答案]根据条件可知1n=102 2n=104 1p=94.4% 2p=91.26%3.[参考答案]①均数的标准误可以用来衡量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②样本含量为100,属于大样本,可采用正态近似的方法计算可信区间.③由于100名曾患心脏病且胆固醇高的子代儿童的胆固醇平均水平的95%可信区间的下限高于正常儿童的总胆固醇平均水平175mg/dl 提示患心脏病且胆固醇高的父辈其子代胆固醇水平较高即高胆固醇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第七章t 检验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E 2. D 3. E 4. D 5. C 6. E 7. C 8. C 9. B 10. B 1.[参考答案]采用单样本均数t 检验进行分析.此题为配对设计资料 采用配对样本均数t 检验进行分析Xi- 2.0&7.5| = 1.01 5;X J = 4.323,T a : 1,107此题是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可用成组设计t 检验,首先检验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七即两总体方差相等 为廿七,叩两息体方差不等乌W 5皿45,故P > 005 *按Z 皿水准,不拒绝办,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健康人与IJIJ®肺气肿病人%抗腰萤白醇含量忌怀方差相等,可 直接用四独正杵本均数比较的t 检凝-〔1〕建订检验假谖,确定整验木平•心 土叽,健康人与in 度肺气肿病人心 抗膜蚩白醇含壁相同的〞,土 r 健康人与山度肺气,仲病人/抗胰胃白酶含量不同⑵计算检骚统计量l)V fl t 4 fl 3 - 2梅万」 TO ni⑶根摒尹值,作出推断结论〜SO.MI,拒绝*.・接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队为健康人与 H 度肺气爬骤人%抗腆蚩白醇含量质同=1,[参♦祥案]本踱来用两型I 立祥本儿何均数比校的』检验』2. [参考答案]由题意得r = 2. 尹<0. 05 ,拒绝月尸接受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H L-Ir BRS I V 尊西纽的平均效价有差异,5.[参考答案]此题是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可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t检验,首先检验两总体方差是否相等.由题意得七4B, * , = 9G. 53, 5'. = 7r 66出=46、』# =印.73 A Sg = 14. S7木题是购个小梓■本均数比较,可用&组设计,检验或』险虹首先检敕两总体方差是有相等.町E矿-时,即西总体方差相等七危■药,即两总体方装不等(4 — 0. 0B就14.972F = -v = 一―-r-= 3.S2S, 1.66A' - 3.83 >、虻商雨:,故尸<0- 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日0.06水准,拒绝* 接受孔,敌认为耿女大学生的血清谷胱甘肽过钗化物酹的活力总休方差不等,不能宜接用两独立样木•均数比较的,按验,而应用两独立祥木均数比校的t检验』X、- X,1 . ' = - E\f$:+ S±r flj静/ "强5・膈=艮理水准,不拒绝七/差异九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男性与女性tfj GSH-Px有是凯第八章方差分析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E 2. B 3. C 4. E 5. D 6. D 7. D 8. D 9. D 10. C二、计算与分析1.[参考答案]本例为完全随机设计三个均数比较问题,假设资料满足方差齐性要求,可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聚用Bartlett^方差齐性松验,*二2的「PXLU) .按〃二0.10检验水海不拒艳孔* 尚不能认为3个总体方芸不齐匚因此.资料汹足方姜分析条件.方差分析具体步骤;⑴提出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推七:四.皿■乩,即三种痈情慢性乙型网资思者血浦$用人水平总体均数相同乩:叩皿%不全相同,酬三种病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M清海$L水平岛体均致不企相同星二0. 05⑵计算检验毓甘量尸值完全陡.叽进的刀差分析表变异来舞半方和SS自用腹>均方,M 5F怡嬴斐异1L 3颂35此葬ffi间11 099623,堀E哽58S 05职M {钦差) 0.20^133O.OOG2(3)确定卜值,伽出推断蜻论分子门由依方八分母白由必矗 n 查—界值表〔方茬分析用),因.界4arf借表中无卜? =33 ,眄瑚' 33 ,七出件淄=3 29 c由于『>已期q ■从而户<.小, 跋服* = C -OS的检峻水弛拒绝%可以认为三种病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归虬水平总体均数不全相同・2.[参考答案]本例为随机区组设计三个均数比较问题,假设资料满足方差齐性要求,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采用Sartlett法方差齐性检船/尸,一哗304 ,丹0一1..按庭"1(1检验水准’不拒绝弁… 尚不能R为3个就体方差不齐.因此,童料碰足方基分析条件,方差分析步骡如下E〔1〕建立翰般板设,确定差验水准丑心"%=土=加「即a组穴鼠总里日术平的息体均值捆同.,外、风一州不全相⑤ 即m组.大鼠忌蚩白水平的总体均值不全相同B CCM;n =r5…即不同区组大鼠总蚩白水平的总体均值相同心戚:"「小…,七不仝相等,叩不同区组大鼠忌蜃白求平•的总体均值不仝相同a =0, 05〔2〕计算检蟾统计量尸值削L区粗没开的厅莲分柝表变界来源甲方和.弥白由度『均h V.9F值息变异9. 810935批理粗同0. 55122 1. 7756710. 8C乱组间0. 1138 110.0103 1. 56谡差0. 145922爪0066〔3〕确定尸值,做出摧断结论肘F处理因乳分子h中如』—L分嗟门由座"跻=22,杏£界但表〔方差分H-u MrE析用“日用血=3,机由于F =719.80, F*S5故心.Q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按m〔r = 0. 05的检验水淮.拒焦皿,可认为m组大鼠总蚩白水平的总体均值术全相同:时于区纽因素B.分子白市度r M =H,分噬自由度七尊三其,奁尸界值表E方差分析用〉,=2.87〔内通值法舄由于=L 56,,故卜>0.05,根据*= 0.05的检蛤水海,不拒绝乩,号尚不能认为不同性别、•依疝大鼠总重白水平的息体均值不同.3.[参考答案]本例为析因设计均数比较问题第九章卡方检验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D 2. C 3. E 4. C 5. B 6. D 7. C 8. B 9. E 10. C二.诗算与分析1.首先将数据列成下表■例敷有活铜死率3)西医疗法102 1J S912.75画医疔法加中医疗法]89 $合计2&1 22她7.5SCl)建亨捡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工产%,即啊粗痼人的忌体病死率相等J 即炳祖病人的慈体病死率不等"=(l.Oi(2>计算检脸妹汁量按专H1公式汁算,即4 (iwmQMgg}' M2〞z = ----- = & (M22^269x102x189C)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以r=l查附表F的/分布界值表,得尸5,.1 ,按廿=晾5水的拒绝儿,接受玲,W以认为两纸病人的总休死1、瘁不等,叩祖认为单鲍用西蜃疗法组的病死率较熬2 [参考答案]由于有格子理论数小于1 故采用精确概率法.根据周边合计最小原那么可能的组合数为5+1=6.可能的组合情况如下表.<1>建左检验假设并商定椎验水准0=工,,即的种不同疔法的患者病死率相等叭;nf,印何种不同行-汶的思青病死率不等(4= 0.D5(2)计算撤率在四格表周边合计数不变的条件R表内4个实际频数变动的鲍合数共有七斑边台计中最小数十L个即541=6个,根据公式(9-7)计算育种组合的四格表概率,始果见下表.例如实际观察到的四格表资料的概率为, FStl4!77«!P 兰-------------------------------- 一0.00055165!3H2r2^2f多神组合讷四格表计算的概事四格表序号存活死亡a p皿010 0000739§6712-3 L5OOOZ495104郁23土以00303891134*6S12324 150167143G445-0.150417856ia1663S o.as O3&1041140<3>跚定累•计概率F值,作出推断结论初M检舔在四格表周也合计数不变的条件下,.值的理论频数为r u=T^3X9) /L7-4.761在实际观察颇数0=7时,|4匕| 二|7-476 |=2卫4“观察卜述9个2^2表,©值越大T值越小,|『说值越大;.佰越小,匚伯越大Icrrj值越大.假设饕% p值的计算应包括k -T 1^2.24的四格表的概率之和或计算叫、于P〞的概率之和此双侧累计概率P值为p^p(l)+ P(2)+P(3) + P{4)=0.000073 + 0.002495 +.心3.389 + 0.1&7143=0.200根据所得P值,在=0.05检验水准下,不拒绝H0,尚不能认为两种不同疗法的患者病死率不等.3. 案]CD建立检验假设并确定橙验水准W三种药物降血脂的有效率相等也三种药物降血脂的向效率不全和等ti=D.OS(2)计算检验统汁置按公式(9-9)计鼻广值:|胡' 351 CiO 127 240122 :Z = 294 ---------- +-----------+----------- + ------- 卜 -------- --------- [)I4J x220 145 x 74 ST se 320 R7 部K220S2 心4294 ^(0.4SI4 : O.aSfl2 i- 0. (8KI i 0. IU2 顼,1173 U. 1055 I) m 9 »1v «(3-l) (2"J)=2〔3)确定P值.作出推制结论查尸界值表得PW0.01 •在&皿防的橙验票准下,拒鲍月5按受可以认为三种药物降血牌前有效率不全相等,<1)建宜检验假设川碰定检盟永准财西纽患者血堡分布总体梅或比相同H l:两祖.患者血型分布总体构成比不相同b=0.站(2)计算整验统计量校公式(9-10)让算/值:a 4 广6I321142a34、13’r■ 308 x ( ----------------- + -------------- + ------------- * ------------- + ---------------- + ------------- + ------------- + ---------------- 1)】附x 皿1睥* 77 (89 x95 IS9 M 34 H.x 102 119x77 li9 x 95 I i 9 M34=0^08k -J)= 3⑴ 炳.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查昭表7得PX.O5 ,在#乜姑检蚣水准下.■+拒绝也,尚不能认为两狙患者血型分布总体构成比不相同.5, [»#»*]由于有帘子的理论数为1可码『因此来•用迷续校正方法n(1)建立检验愤设井确定检毂水准.,=T X,即函种菊物预防儿童的佝催病患病率相等乩】,T淫丁厂即阴种药物预防儿童的佝催病患病率不等(/ = 0.05C2)计算槌验统计地本例时58「但有1个格子的理论翔数等『4,为13",需用四格米资料广检验的校正公式(9T)或公式(9-6)「木例用公式& 6)讦算校正广值;a (X 10- m1 ■------------------------------------ « t .OJM K42x40x16r-(2-1K2-l)<3)画gP值,作出推断结论以r-lfi附表7的营界值表得P"£5,技r—Om水不拒始、尚不能认为两种萄物预防儿童的佝陞病患病率不等U(3>确定P值「作出推断结论查W界值表得P^0.01c0.0S水准一.晅绝可以认为两种培养基的阳性增养结果不同.第十章非参数秩和检验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D 4. C 5. E 6. A 7. E 8. A 9. A 10. Ei.(1)建立暇设温验汗5差值息体中位数消零"7差值总体中位教不为零廿aO 05C2>计算统计量.见下表10 *燮余』#十向擅中穴俏后痛闽钎刺前针刺启差他16..砌1Q126007001DO4536朋575^110$41S50湖>450■地5900次-8.S6112514ZS3QG B5714001250-&0-2E75.跄575391000800•200-7101&001400-100 -4.5音计T+=17 T.=38 心十F,lT-3距55.总秩和打(时1) ^2=10( 10+D 必5上计算置的无识<3>苴表及结论现八1.「查丁界值表与硕7=口落在此范图内「尾贝灯按心=.此检竖水准,不拒绝疗心计阐膻中穴前后疝崩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1〕建立假设校验ff0:差值总体中位敷为零差位总件中位数不为零H =0.05〔2〕 it算统计量见卜表咨#脸康『r.施附搦祥昉做棉酚片前后的舷液中精『浓度m.而〕编号钎刺前针恻后秋次i6000666上140右2220005600-164003590037 M-2500-54440050006D025 6O0C6300JOO1665001200-5300-57260001800■24200-8858002200-3600<ri+Tq T.=337++ 7'_=%33=3■总税利〃3十1〕 Z2=S〔m〕Z2=SK计算准确无误T二心]7> T_)T〔3〕查表及结论3l-~s ,查r界值表队站gW~M3, T才恰好落在界点上E0,因隐邓略枪验水准,拒绝棉,搂受为「可认为健康男子服用肠擦醋酸舵酚片前后的精波中精子浓度有差界】土一塞考答案】C1〕建立假设椎验西忌体分布世置相同土―两总体分布位置不同孝二0 65〔2〕计算统计量掰曲样本21个额据由小到大统一部必见卜表:两袖•何刺雌段传云南加W〔矽高蛋白组秩次低蛋口拒秩次83565197870 2.51041070 1.510711578411313S5611914947123161019124171071LS12918122姑13419146网146 20151 21173 5[G)5&5伍〉T=5K_5〔3〕查表与结论虹9…『以,岛F = 3,按.0.05,5 r值表得苞^71- 127,由于r=5B5<71J起出范围.故P<ons,拒酷可心接受%,即两种饲料对雌氤体重增加有显著影响.4. [»*«案]⑴建立.彼设僚牲*佝忌体分布位置相同网总休分布位宣不同u - 0 05(2)计算统让量将两样本仃个数据由小到大统一编秩,站卜表:桁作业与小铅作业「人的血铅值(蝴曲)非钳作世用钳作北玺秩次5 1.S1?g5151B10 5G120127425X9534IS12643161374417a151&10.521li595 仇〕町W 4}查表与蚌论刀1 _ T ,七二10, w叫3,按i/・D,Q5.查丁伯表得范围奴~84,由于『二935皓出蔺囹,ft P < 0.05 p拒箜〃“接如,慌作业r人的血悟值浙手非蜡作业T人的间肆专寸某莉黄曲吾始拘引部涂叫珅丫甬H 'W四薜甚舞牌4制霓卯再尊期酉军淬叩耶Y的三E[*«**!中麻“耳!硬曲异留简懒时*耍置%解¥血电,回虫圭霓邱也‘X罩霜44等耳.〃弟潘',H雾引1so-o>d 尘昭[(mu t -L V5t+ 8C-^t)"LZZ^-1 〔[ xr〕七依心【A m〞.汁坦IF :so-lE/tl+LCSJ^16 -S4W1r (LAJWClkU'LjiMr 火r &&) —,—T-—,*w『i“U十M T H—%|U 口队颂16 9IL *涵S(K如J;- EOS S 01 V 奇凝(K61 c&i:ZDS•就1\101 H折藐0W9侦凯(81-此匹T 09 £6础06Z KZ- 1SZ t)Z ?时堆弟V聘段鞭度志炸鄙书导寄案驿■弟前平尊理『"A 出宰事障弈4梆肆第翠蹴困坤掣郭褂旺A岑TE,割瓣—盼¥伟中申隔碌申麻尊林再+!警苴41门〕W 0 =n回申葛可坐辱心普聊‘3Ld^STS^W^.M 七弗我祺期尊事(!)[««^« -S<2〕注算统让国播三杯本30个观察值统一由小到大褊秩,见下表「通人的..颇酬定值mmM/L〕正常秩次单沌性肥杵秩次皮扇际增多症秩次0410.629 B201.9点 1.2310.2212 26 2.0510. &222.5a 2.4713.0232B9 3.110.514.0253 110.5 4.11414.3263.712 5.01615.6273.913 5.91715.62846157.41921.&297.1813,62424.030奇计弗51175251<2〕注算统计国将三楷木的个观察伍院一由小到大褊秩,见下表「三缉A的血紫.立质辑迥定值〔nm心I/L〉正常秩跛单饨性肥怦皮腐障增多在秩次0410.629.B201.94 1.210.221226 2.05LQ,6222.58 2.4713.0232S9J.110.514.0253 110.5 4.11414.3263.712 5.0 1615.&273 913 5.91715 6284 5157.41921.&297.0181162424.030 <T 计洗.5 1175 25121H=一-一V .V + U M州十】J 3 ft.\T『而一广I 17_5 1 25 ]' ■'30(30 + 1) k10 10 ID *〔3〕查表及结论现上=3 , ii服从白由度r ■* I -3-11-2的厂分布*查广界■值表以心■沁供,】以£"P崩05按仃0M5水排,拒饨外,楼受L,故可认为三狙人的血浆皮成铮肯量的总体分布有差异-7 .[鼻寿答案]〔1〕建立做设捡栽%,三蛆病人的总体效果相同昨三祖病人的总体效果不全相同“ =0 05〔2〕计算统计成将三个择木的资料统一由小到大编秧,见卜表;--:祖忠宥沛都手本的针麻效果------------- ---------------- --------------------------------敞呆JI岫晡化旅肺结俊台让平均秩次软和肿化旅J1024 4R S2IF41.54159961992 n 1741ss⑵S3--205144244B59(149360 nr 19333§?8206—293球,547-W.58233.5R9R2 TV47A19 路〜31230312JZ2121 2424 ^Lt501曲IS7Mil RRI5 317234.52275Rff k12Wf* f 】艮-3f m12ffilS.5117254.史5575S1> 1-3(31211157 )L) =5,77 312(312+ l)i. 50 105fj 3_7743tr rR广-胜+以F123 + K35楠+ T〞 T9-3(30+ l>- IK 123121 312〔3)查表及结婚坎U虬服从fl由度r = 的尸分布,查广界值表占SSLa p< Erg按"-注蜀水准,拒绝%,接受乩,故可认为三组病人的总休效C mi V 丁 q W 1! ♦果不全相同a第十一章线性回归与相关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 B 2. E 3. A 4. E 5. C 6. D 7. C 8. D 9. E 10. D二,祐#与分祈屈L [XV* 1身苟为岳体重为也« ■ 12r]T Y = 19缰,g X, 333470^ ¥ =6UJ r= 404的,£ AT = 1】5龄5代入公式(11-15)至[M-切得;L 3 £ X ) ]政1妇-yr1- Z* ■ 3K470 ------------------------- ---- RO3乙- 12履=V f 一‘E )工4()46^ 一初=44S .25•M 12由公式(LL-14)计算相关系数卜面,栗用f检驶法对相关系数进行检捡-(1)建立检航便设久/二g即身高与体重之俯不存在线性和关关系叫以,,L即身高5体重之间春在线性相关关系12500.5vROS< 44S.2Sn.fi3+M _ 0P052 计算统计量[0.834t = -L - — 4.7799 fl\ 12-2r 12 -2 = IfiC3〕瑚定尸值,作出结论£ r 界值表•得和$皿=3知"?.P * 0,005 ,按u = O.OS 水准「柜给七, 接受%,仍以圳为.女青年身高与体重之倒存在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2+ :•肴誓案' 证食量为X,增审量为孔« I l r J X - S51fr.^ y 1 您6睥7K,£ V =1670-£广_ 2SW 即,£ XF = 130吨朝由公式〔1L1S }至〔11」刀计算诃得:由公式〔11T4〕计算相关系数;r- 妃闻州 —-0陶、7SW3 .363 x 4S43 .636卜而用管表法对相关系数进行沧捡:Ft ?^ = Ofifii , “11,『=|1或二.查r 界值表,得 = 闹小,顿&,敌按,二时5水准,拒建科时接受乩,可以认为大白鼠的逃食量与体重的增加 鼠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的相关性*根据上表中的致据绘制了卜而的散血图 由此陶可以看出,太酊艮的避仅量与增重 垦之问有明显的貌性的势,故可以等.虑也寸-肴之间的线性回归方枝.由上述H 算二 66fiSB7f>黑讷1--7J5943 .3til 上 £尸J —— 8岫21470 ' ----- 4>44 彻 — £XY 皿更5蜘或迎球【IM ・苏厦3 再毓J打-1 帛S4 3S4 -M - 4543 A16 - 774 JK2 7-151代入公式〔UT〕利〔U-3〕得:F 、I&J&4 .364,一-0.215J 7 5943 一沥u ■ y - B 151 .RIN "0.215 X 7T4 !S2 » 15 网3那么回JH方程为:7 = 15.003■+ O+;I5AiW ■lit -图大白鼠的班伎融与增重毋之间关系散点图最后,来用方差分析法对回归方程作检验;⑴建立假设检验;⑵计算统计员,W . » V ¥1 7- 4543 636 ■ —■ 3S2E . IW耳FTK ■正< JOT甜齐舟=的* - WR ;二1017 437NS k j|3 I —.■-F,冬.—«^r)«HS驻明卅*集佛5 *>» T1 -卫=°(3)珈定户值,得出结论查尸界值表,芝心两,1.演,尸〕驾皿*, S Ml,拒绝七.接受町,设期大白 ■I 的进食量与体重增加量之间存在域性回妇关藻,也航是说,可以用大白鼠的进食量来 估计其体重的唇如壁.3. [,考答臬]身高为k 体重为匕由踱意,衣 1 梯,%$. -S.61 J - 37.04,% -矶6L 『=Q 门4 由身鬲推体重的回归系数为也,姻由体重推身,高的问心系数为虬,剧「§T 0 . ?-t K S.fi ia o CJSS 6.67I DllI 加55 昭M = ^,=[邛■ ----- = --- n I 5 = K ? 4 C mg/jn从上建直万图脱帼音所此出S 指标由观M 正志分布F 选用构戒较为音而普—g的的懿素姓度术前拘值术:后均值=127.J ng/nil.于术前后肉皓均泊 相是较大,故迭律史异系数作为比校手术前后数縻变异情毗比校台迅.木胡:X - (572.4 , ST6+S5564.63 CV = — —-- K IOO 划=B3.9SSS «72.4术后t y 1 J 1? 7 ►- tm ?7 ICL27 CVxJOQ* - 79.61% 12T.I 诃以看由:以麻准差作为L 匕域两如支昇情配的指机,易夸大丁术勒〔I 尬35、变业 变己腐■土.近互.色.地竺L.omfi,6J)T。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1941ff4431b90d6c85c7f7.png)
医学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答案名词解释:(1) 同质与变异:同质指被研究指标的影响因素相同,变异指在同质的基础上各观察单位(或个体)之间的差异。
(2)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
(3) 参数和统计量:根据总体个体值统计算出来的描述总体的特征量,称为总体参数,根据样本个体值统计计算出来的描述样本的特征量称为样本统计量。
(4) 抽样误差:由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5)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 表示(6) 计量资料:由一群个体的变量值构成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
(7) 计数资料:由一群个体按定性因数或类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个体,称为计数资料.。
(8) 等级资料:由一群个体按等级因数的级别清点每类有多少个体,称为等级资料。
是非题:1. ×2. ×3. ×4. ×5. √6. √7. ×单选题:1. C2. E3. D4. C5. D6. B第二章 计量资料统计描述及正态分布答案名词解释:1。
平均数 是描述数据分布集中趋势(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标2. 标准差 是描述数据分布离散程度(或变量变化的变异程度)的指标3。
标准正态分布 以μ服从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这种正态分布称为标准状态分布。
4. 参考值范围 参考值范围也称正常值范围,医学上常把把绝大多数的某指标范围称为指标的正常值范围.填空题:1. 计量,计数,等级2. 设计,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整理资料。
3. σμχ-=u (变量变换)标准正态分布、0、1 4. σ± σ96.1± σ58.2± 68.27% 95% 99%5. 47。
5%6。
均数、标准差7。
全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8. σμ96.1± σμ58.2±9. 全距 R10. 检验水准、显著性水准、0.05、 0.01 (0。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d2187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5.png)
### 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一、单向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答案:E 有变异的医学事件解析:医学统计学旨在研究医学领域中的各种事件和现象,特别是那些存在变异性的医学事件,以揭示其规律和特点。
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答案:E 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解析:随机抽样可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从而更准确地推论总体特征。
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答案:D 病情程度解析:等级资料是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的资料,如病情程度通常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
4. 随机误差指的是答案: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解析: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方向不固定。
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答案:A 随机误差解析:随机误差是收集资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来减小其影响。
#### 二、简答题常见的三类误差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加以控制?参考答案:1. 系统误差解析:系统误差是指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未调整到零、标准试剂未经校正、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可造成观察结果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
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和校准仪器设备。
- 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流程。
- 培训操作人员,提高其技术水平。
2. 随机误差解析: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其大小和方向不固定。
控制措施:- 增加样本量,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
- 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小随机误差。
3. 过失误差解析:过失误差是指由于操作失误、记录错误等原因引起的误差。
控制措施:- 严格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
- 加强数据管理,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 第二章统计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指标中,属于集中趋势指标的是答案:B 平均数解析: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
2. 下列指标中,属于离散趋势指标的是答案:D 标准差解析:标准差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常用指标。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医学统计学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1b256b0242a8956bece4cd.png)
第一章绪论部分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D 2、E 3、D 4、B 5、A 6、D 7、A 8、C 9、E 10、D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与可靠,数据整理主要就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就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与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就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就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就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就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就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与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就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就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就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就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A 2、B 3、E 4、B 5、A 6、E 7、E 8、D 9、B10、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A 2、B 3、B 4、C 5、D 6、D 7、C 8、E 9、B10、A二、计算与分析1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又因血铅含量仅过大为异常,故应计算只有上限的单侧范围,即95P 。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914d10d5bbfd0a7856732e.png)
医学统计学第七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8. C 9. E 10. D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6答三个总体一是“心肌梗死患者”所属的总体二是接受尿激酶原治疗患者所属的总体三是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患者所在的总体。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8. D 9. B 10. E二、计算与分析2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8. E 9. B 10. A二、计算与分析1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第二章1.答:在统计学中用来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体系是平均数,包括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均数反映了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单峰对称或近似单峰对称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的描述。
几何均数:有些医学资料,如抗体的滴度,细菌计数等,其频数分布呈明显偏态,各观察值之间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此时不宜用算术均数描述其集中位置,而应该使用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几何均数一般用G表示,适用于各变量值之间成倍数关系,分布呈偏态,但经过对数变换后成单峰对称分布的资料。
中位数和百分位数:中位数(median)就是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表示。
理论上数据集中有一半数比中位数小,另一半比中位数大。
中位数既适用于资料呈偏态分布或不规则分布时集中位置的描述,也适用于开口资料的描述。
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者两端有不确定值。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 X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比P X小,有(100-X)%观察值比P X大。
故百分位数是一个界值,也是分布数列的一百等份分割值。
显然,中位数即是P50分位数。
即中位数是一特定的百分位数。
常用于制定偏态分布资料的正常值范围。
2.答:常用来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有: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标准差、方差、及变异系数,尤以方差和标准差最为常用。
极差(range,记为R),又称全距,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极差大,说明资料的离散程度大。
用极差反映离散程度的大小,简单明了,故得到广泛采用,如用以说明传染病、食物中毒等的最短、最长潜伏期等。
其缺点是:1.不灵敏; 2.不稳定。
四分位数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就是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即:Q=Q U-Q L ,其间包含了全部观察值的一半。
所以四分位数间距又可看成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
其意义与极差相似,数值大,说明变异度大;反之,说明变异度小。
常用于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均没有利用所研究资料的全部信息,因此仍然不足以完整地反映资料的离散程度。
方差(varianc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由于利用了所有的信息,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离散程度。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3.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比,构成比和率。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B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
其计算公式为比=A/B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
计算公式为:构成比(proportion) 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4.答:当比较两类事物的总率时,如果此两同类事物的内部构成,特别是某项能影响指标水平的重要特征在构成上不同,往往会高估或低估总率。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进行两个总率的比较,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此时,必须首先设法消除这种内部构成上的差别,才能进行比较。
统计学上将这种方法称为率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method of rate),即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内部构成不同的各组频率进行调整和对比的方法,调整后的率为标准化率,简称为标化率。
5(1)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频数分布图,简述这组数据的分布特征;组段频数频率(%);累计频数(%) 组中值108 3 2.5 2.5 109.5 111~ 10 8.33 10.83 112.5 114~ 22 18.33 29.17 115.5 117~ 38 31.67 60.83 118.5 120~ 20 16.67 77.5 121.5 123` 18 15 92.5 124.5 126~ 7 5.83 98.33 126.5 129~132 2 1.67 100129.5合计 120 100(2) 计算中位数、均数、几何均数,用何者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位置好? 答:()3109.510112.522115.538118.520121.518124.57126.52139.5/120X ≈⨯+⨯+⨯+⨯+⨯+⨯+⨯+⨯ =119.4135()1lg lg3109.5lg10112.5lg 22115.5lg38118.5lg 20121.5lg18124.5lg7126.5lg 2139.5/120g X -≈⨯+⨯+⨯+⨯+⨯+⨯+⨯+⨯⎡⎤⎣⎦=119.25125用均数较好.(3) 计算极差、标准差,用何者表示这组数据的离散趋势好? 答:极差:22.62四分位数间距:5.915 标准差:4.380736 用标准差表示较好.6.答:本例频数分布为偏态分布,长尾拖向x 轴正方向,故为正偏态。
适宜用中位数表示其平均水平,中位数为4,四分位数间距为4。
7.40名麻疹易感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一个月,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如下表。
试计算平均滴度。
抗体滴度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人数1 5 62 7 10 4 5几何均数:exp((ln(4)+5×ln(8)+16×ln(16)+2×ln(32)+7×ln(64)+10×ln(128)+4×ln(256)+5×ln(512))/40) =1288.答:此医生的分析是不正确的,原因在于:首先明确率的定义:)比例基数(单位总数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率K ⨯=发病率的分子为“某时期内发病人数”,而被观察对象某时期内可能发病多次,所以发病人数是人次数;分母为“同时期平均人口数”,而按率的定义应为“同时期暴露总人数该单位抽样检查2839名职工,其中高血压患者中,男性是178例,女性是49例,共227例,可以计算高血压患者占接受检查所有职工的构成比为7.995773%至于40岁以上的患者占接受检查总人数的90.3%,也是构成比;60岁以上者占接受检查总人数的10.2%也是构成比,不能与发病率混为一谈。
关于高血压与性别有关的结论也不妥。
因为在接受检查人群中的男女内部构成比是不同的,要进行比较首先要设法消除内部构成比的差异,即就是率的标准化,然后比较。
第三章1 正态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区别:正态分布是一簇单峰分布的曲线,μ和σ可以有任意取值;标准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曲线,μ和σ有固定的值,μ=0,σ=1。
2 u = (x-μ)/σ= (μ-σ-μ)/σ= -1查标准正态分布表,得Φ(-1)=0.1587,所以小于μ-σ者所占的比例为15.87%。
3 医学参考值范围的含义:是根据正常人的数据估计绝大多数正常人某项指标所在的范围。
选定同质的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所谓正常人是指不具有影响所测指标的因素或疾病的那类同质人群。
确定原则:①选定同质的正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②控制检测误差 ③判断是否分组 ④单、双侧问题 ⑤选择百分界值 ⑥确定可疑范围方法:①正态分布法:适用于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②百分位数法:适用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 ③对数正态分布法:适用于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4 如果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双侧95%正常值范围为μ±1.96σ;如果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那么双侧95%正常值范围就不能用正态分布来做。
5 1人以下的概率:P(x≤1)=P(0)+P(1)=C 1000.200.810+C 1010.210.89 =0.375 8人以上的概率:P(X≥8)=P(8)+P(9)+P(10)=C 1080.280.82+C 1090.290.81+C 10100.2100.80 =7.79×1056 二项分布的应用条件:①观察单位只能有互相对立的两种结果之一。
②已知发生某一结果的概率π不变,其对立结果的概率则为1-π③n 次试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且各观察单位的结果互相独立,即每个观察单位的观察结果不会影响到其他观察单位的结果。
7 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随着n 的增大,二项分布逐渐逼近正态分布。
当nπ较大时,二项分布B(n,π)近似正态分布。
举例:病人的治愈与不治愈,理化检验结果的阴性与阳性,个体的发病与不发病等属于二项分布资料;某地区12岁男孩的身高,某学校同年级女生的体重等属于正态分布。
第四章 1标准差 标准误 不同: 意义上: 描述一组变量值的离散程度描述样本均数的离散称度应用上: 1、标准差越小,说明变量值围绕均值分布越紧密,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1、标准误越小,说明样本均数和总体均数的差异越小,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2、x u s α±估计变量值的分布范围。
2、用x x t s α±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与n 的关系: n 越大,标准差越稳定n 越大,标准误越小相同:1、都是描述变异度的统计指标2、xx nσσ=x σ与x σ成正比,与n 成反比;3、n 一定时,同一组资料,标准差越大,标准误也越大。
2 α水准是在假设检验之前确定的,说明按不超过多大的误差为条件作结论,是犯Ⅰ型错误的最大风险,是事前概率;P 值是指由H 0所规定的总体作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大于现有样本获得的检验统计量值得概率。
标明以多大的误差拒绝H 0,是事后概率。
3 ①配对设计的差值的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表达公式:,1n d d t s α-±两均数差值的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表达公式:②可以用可信区间回答假设检验的问题。
可信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时统计学中两种重要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它们在原理上相通,均基于抽样误差理论,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例如: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用可信区间的估计方法,观察由样本信息估计的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是否包含已知的总体均数,即可推断该样本是否来自已知均数的总体;用假设检验的方法,先假设样本均数代表的总体均数等于某已知的总体均数,再判断样本提供的信息是否支持这种假设。
4 拒绝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不拒绝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第二类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