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兜兰属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兜兰属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Ab s t r a c t :Pa p h i o p e d i l u m h a s a h i g h l y o r n a me n t a l v a l u e , b e i n g t h e t r e a s u r e o f Or e h i d a c e a e . Bu t Pa p h i o pe d i l u m i s t h r e a t e n e d wi t h e x t i n c t i o n d u e t o h u ma n d e s t r u c t i o n . Re c e n t l y , t h e c o n s e r v a —
最 原始 的 属 之一 , 全 世 界 约有 8 0余 种I 1 ] , 原 产 于 亚
洲 的热 带和 亚热 带地 区 , 分 布 中心在 东南亚 、 南 洋群 岛 以及 太平 洋西 南 的 大洋 洲 岛屿 国 家 、 巴 布 亚新 几
内亚 等 国 。我 国兜 兰 属植 物 资 源 十 分 丰 富 , 近 年来 研究 者又 发现 了不 少原产 于我 国的野生 兜兰 种和变 种, 目前 共计 1 1 个种 , 1 0个 变 种 , 主 要分 布 于 云南 、
( 河南农业大学 林学 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2 )
摘要 :兜 兰属 植物 为 兰科植 物 的 珍 品 , 具 有极 高 的观 赏价 值 。 由于人 为破 坏 , 许 多兜 兰种 濒 临 灭
绝 。近 年来 , 兜 兰的保 育学研 究兴起 , 特 别是 兜 兰的 大规模 扩 繁研 究 , 为兜 兰属植 物 的保 护 提供 了
理 论指 导 。从 兜 兰属植 物 的分株繁 殖 、 组 织培养 、 有 茵播 种 以及 无菌播 种 4个方 面综述 了兜 兰的繁

艳丽奇特的中国兜兰属植物

艳丽奇特的中国兜兰属植物
we r eo r d s : P a p h i o p e d i l u m; Ho r t c u l t u r e ; Ec o l o g i c a l h a b i t ; Or n a me n t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 C h i n a
摘 要 :兜兰是世界上珍稀濒 危、形态奇特 、广泛栽培 的兰科植物之一 ,全部 野生种类均被 列入 《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 国际 贸易公约 》 ( CI T E S J 附录 I 而被 禁止 贸 易 。 中国 原 产 兜 兰 种 类 有 2 7 种 , 均具 有 较 高 的 观 赏价 值 。 本 文 对 这 2 7 种 兜兰 属
植 物 的 主 要 观 赏 特 点 、 生 态 习性 及 园 艺 价 值 作 了扼 要 介 绍 。
关 键词 :兜兰属 ;园艺价值 ;生态 习性 ;观 赏特点 ;中国 文 章 编号 :1 6 7 1 — 2 6 4 1 ( 2 0 1 0 ) 0 2 — 0 0 7 1 — 0 6 中 图分类 号 :¥ 6 8 2 收 稿 日期 :2 0 0 9 — 0 6 — 3 0 文献 标识 号 :A 修 回 日期 :2 0 0 9 — 0 9 — 0 8
种[ | 】 , 主 要 分 布 于 亚 洲 热 带 地 区 至 物 的 观 赏 特 点 、 园 艺 价 值 及 生 态 习 性 录 杂 交 组 合 已 有 1 0 2 个 , 其 杂 交 种
太 平洋 岛屿。我 国兜兰 属植物资 源丰 等进 行扼要介 绍。
富 , 中 国 植 物 志 上 记 录 的有 1 8 种_ 4 J , 其 中杏 黄 兜 兰 ( a r me n i a c u m )和 白
Z EN G So ng —j un . CH EN Z hi —I i n, LI L on g—n a, WU Ku n—l i n, D UA N J un

兜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兜兰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 1 , () 5 ~ 6 0 01 2 : 9 4 8 8 4
J u n l fT o ia d Su to ia B o r a r pc l o b r oc l o
兜 兰 属 植 物 杂 交 育 种 研 究 进 展
曾宋君 , 2田瑞 雪 , 2陈之 林 吴 坤林 段 俊 , ,
(. o t hn oa ia Gad n C i s Ac d m fS i c s G a g h u 5 0 5 , h a 1 S uh C i aB t c l r e , h e e a e y o c n e , u n z o 1 6 0 C i ; n n e n
2 G au eU i r妙 o h eeA ae y o c n e, ei 0 0 9 hn) . r  ̄ nv s fC i s cdm d e n fS i cs B i g10 4 ,C i e j n a Absr c t a t:Hy rdiain ofPc hi di m s be n e f r e o o e t n 1 0 y a s a 0 6 y rd a bizt o p pe l e o u ha e p ro m d f r m r ha 5 e r nd 2 2 2 h b is h d
w e e r ve e r e iw d,s h a e m pls e o ce ,h b i e itr g,t eh d o r s b e d g h hoc f uc s g r a m r s ur s y rd r g e i s n he m t o f c o s r e i ,t e c ie o n h b iiain p r nt,h b iiain bew e n Pq ho dlm a t e n r ,c lr h r dt nd t e p o lm f y rdz t a e s y rdz t t e o ipe i o o u nd o h r ge e a o e e i a h r be o o y

兰科植物保育病虫害现状及防治

兰科植物保育病虫害现状及防治

162021,Vol.41,N o.03农业与技术※农业科学兰科植物保育病虫害现状及防治李媛媛1邹军2杨朔1周庆1(1.贵州省植物园,贵州贵阳550003; 2.贵州省森林病虫检疫防治站,贵州贵阳550001)摘要:本文针对贵州省植物园內引种保育兜兰属(Paphiopedilum)植物12种、兰属(Cymbidium)植物10种、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18种、毛兰属(Eria)植物5种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发现4属50种兰科植物主要有炭疽病、叶枯病、白绢病、蚧壳虫、红蜘蛛5种,并采取了防治措施,有效保护兰科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

关键词:兰科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图分类号:S4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10215005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的大科之一,全世界约有700属近25000种[1]。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在我国有近2000a的栽培历史,是园艺花卉中的重要栽培植物叫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介于E103"36'~ 109"35'、N24"37'~29"13',平均海拔1100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5C。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贵阳市就把兰花定为市花,第十一届兰花博览会和第十六届兰花博览会都在贵阳举行[3,4]。

贵州野生兰科植物中有许多是世界级的花卉名品,有极高观赏价值,如,石斛属(Dendrobium)、兜兰属(Paphiopedi­lum)、兰属(Cymbidium)、杓兰属(Cypripedium)、钗子股属(Luisia)等,特别是贵州野生春兰(Cym-bidiumgoeringii),以其花品好、色彩艳、花香幽、变异多、花期长而著称,受到国内外青睐["。

兜兰的功效与作用

兜兰的功效与作用

兜兰的功效与作用
兜兰的功效在于可供观赏,它的花朵形状很奇特,平时可以将兜兰作为盆栽放在家中养殖,还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兜兰的根经过加工后可作为药材入药,有调经、止痛、活血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膀胱炎等症状。

兜兰的功效和作用
兜兰属于兰科多年生植物,它的花朵形状很奇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常被作为盆栽种植,兜兰的功效与作用在于可供观赏,将兜兰放在家中养殖,有美化环境的功效。

平时可以将兜兰放在家中半阴、通风的位置养殖。

兜兰的功效还在于可作为药材入药,兜兰的根经过加工后可入药,有调经、消炎、止痛、活血的功效,可用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膀胱炎等症状。

虽然兜兰的根可作为药材入药,但平时不能私自将它的作为药材使用。

兜兰是世界上栽种最早的洋兰之一,兜兰属于阴性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不高,它的根系很脆弱,吸收能力很差。

养殖兜兰时要掌握好浇水施肥的量,每次浇水施肥的量不宜过多,以防量过多导致植株根部腐烂。

兜兰对土壤的要求较严,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壤土中生长,养殖时可以将腐叶土、泥炭土、河沙混合配制土壤。

配土完成后可以在花盆底下垫一层木炭,可以增加花盆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有利于植株生长。

七种兜兰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式样研究

七种兜兰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式样研究

9 5
维普资讯
丁长春 ,等:七种兜兰属植物的形态变异式样研究
印 如 加 加 0
6 O 5 0
40
◆ 工_ ,L

i HG— b , L x HG W B . P. L ・B — P W
1 2 实 验 方 法 .
篇 幅所 限 ,仅 列 表 7个 种 1 性 状 的变 异 系 数 ( 8个 表 随 机选 取 测 量个 体 ,用 3 .图 1为 各个 种形 态性状 变异 系数 的 比较 :所 有性 )
按 照 常规统 计学 方法
直 尺 、卡尺对 7个种 ,每个 种 2 0个 个 体 的 1 性 状 8个
第 2 卷 1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表 2 兜 兰 性 状 及 其 编 号
20 年 08
第1 期
T b 2 Th u e e fmo p o o ia r i p ipe i m nte n t e p e e t su y a . e n m b r o r h l gc l a t o Pa h o d l t sf u p z r i h r s n t d
野 生动植 物 种 国际 贸易 公 约》 ( ovni nItn— C netno e a o nr
to a Tr d i En a e e S e is o i F u a nd in l a e n d ng r d p ce f W l d a n a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用 S S. A 80统计 软 件 直 接 对 原 始 数 据 进 行 描 述 性 分 析 、Q聚类 、R聚类 以及 主成分 分析 .
2 结 果与分析
2 1 描 述性 分析 .
而生殖性状的变异 幅度较小 (0 ~1%) ( 3 1% 7 表 ). 图1 显示这 7个种各个性状异系数波动的幅度多居于

兜兰亚属12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兜兰亚属12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兜兰亚属12种植物的核型分析朱根发;杨志娟;王碧青;吕复兵;张显【摘要】对兜兰亚属(Paphiopedilum subgenus Paphiopedihum)1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12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存在差异,其中菲律宾兜兰(P.pilippinense)的核型公式为2n=2x=26=16m+10sm,长瓣兜兰(P.dithanum)为2n=2x=26=20m+6sm,密毛兜兰(P.densissimum)为2n=2x=26=22m+4sm,飘带兜兰(P.parishii)和带叶兜兰(P.hirsutissimum)为2n=2x=26=24m+2sm,亨利兜兰(P.henryanum)、虎斑兜兰(P.markianum)和根茎兜兰(P.rhizomatosum)为2n=2x=26=26m,而胼胝兜兰(P.callosum)为2n=2x=32=2M+24m+6sm,布玲兜兰(P.microchilum)为2n=2x=38=28m+10sm,卷萼兜兰(P.appletonianum)和海南兜兰(P.hainanensis)为2n=2x=38=30m+8sm.兜兰亚属的染色体主要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见随体;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07~3.44,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率为0~0.231,核不对称系数为53.50%~58.95%.长瓣兜兰、飘带兜兰、亨利兜兰、密毛兜兰、虎斑兜兰、带叶兜兰和根茎兜兰等6种的核型类型为1B型,其余6种为2B型.【期刊名称】《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年(卷),期】2011(019)002【总页数】7页(P152-158)【关键词】兜兰属;兜兰亚属;染色体数目;核型【作者】朱根发;杨志娟;王碧青;吕复兵;张显【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18.430.4兜兰属(Paphiopedilum Pfitzer)植物深受人们喜爱,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世界约有65种[1]。

浅析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浅析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浅析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兜兰属(学名:Paphiopedilum)是兰科的一类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兰花品种之一。

兜兰属植物生长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

兜兰属植物具有独特的花朵形态,花形似兜帽状,因此得名兜兰。

它们的花色丰富多样,有红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花朵细致美丽,具有高观赏价值。

由于栽培兜兰具有一定的困难性,野生兜兰也越来越受到保护和研究的关注。

目前,对我国的兜兰属植物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我国的学者对兜兰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兜兰属植物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对光线和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研究发现,兜兰属植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的生长状况和适应性有一定的差异,这对于兜兰的栽培和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对兜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不同兜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并建立了遗传图谱。

研究发现,我国的兜兰属植物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这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兜兰属植物的繁殖和栽培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研究发现,兜兰属植物采用组织培养和种子繁殖的方式都可以进行繁殖,但种子繁殖的成功率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繁殖方式,如离体培养和倍体诱导等技术,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繁殖的成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对兜兰属植物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兜兰属植物约有80多个品种,而我国只有一部分被研究过。

今后应加强对兜兰属植物的研究,探索其遗传多样性、生态需求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

兜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

兜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
程 曾有 过 详 细 的研 究 。结 果 表 明 兜 兰 胚 珠 具 … 层 珠 被 , 一 胚囊 发 育 为葱 型 , 乳 具 二 核 。 种 子 成 熟 时胚 柄 及 胚 乳 胚 核都 消 失 。成 熟 种 子 只 具 单 层 细 胞 的 种 皮 和 一个 未 分 化 的球 形 胚 。单 粒分 散 的花 粉 包 裹 于 黄色 粘 性 物 质 中 。 推 测此 粘 液 可 能 是 花 粉 鞘 类 物 质 , 使 得 传 粉 效 率 更 它
种类 。 硬 叶兜 兰 并 称 为“ 和 金童 玉 女 ”在 国 际 兰 花 展 中 屡 获 金 奖 。 本 文 概 述 了近 2 , 0年 来 国 内外 对 兜 兰 属 植 物 的 研
究 。 重 介 绍 了兜 兰 属 植物 在 组 织 培 养 、 护 生 物 学 、 子 生 物 学 、 理 生 态 学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进 展 。 指 出 在 杂 交 育 着 保 分 生 并 种 、 质 保存 及 基 因 工 程等 方 面 均 有 待 于对 其 进 行 深入 研 究 。 种
兜 兰 属植 物 列 入 其 附 录 一 名 录 , 同 于 大 熊 猫 的保 护 等 等 级 , 到 国 际社 会 的严 格 保 护 。 受
名 P p ipdlm 由 爱 神 P p o a ho ei u a h s和 鞋 子 Pdln组 合 ei o 而成 , 即爱 神 之鞋 , 以其 唇 瓣 的形 状 而得 名 。 兜 兰是 兰科 植 物 中最 具 特 色 的 一个 类 群 , 是 最 奇 也
关键 词 兜 兰 组 织 培 养 保 护 生 物 学 分 子 生 物 学
兜 兰 属植 物 是 兰 科 中 的珍 品 。 华 盛顿 公 约 》 为 I级 珍 稀 濒 危物 种 。 被 列 有许 多 种 是 极 具 观 赏 价值 的 世 界 级 花 卉 名 品 ; 花期 长 。 色 庄重 素雅 。 型 奇 特 。 唇 瓣 状 如拖 鞋 , 有“ 其 花 花 其 故 拖鞋 兰 ” 称 。杏 黄 兜 兰 是 世 界 上 非 常罕 见 的黄 花 之

文山州兜兰属植物多样性研究

文山州兜兰属植物多样性研究

属性进行 了归类分析 ,认为器官形态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度量的基础之一,对区域物种器 官形态多样性的研
究能够启 示人们更全 面地 认识 区域生 物 多样 性及 其价 值。
关键 词 :文 山州 ;兜 兰属 ;物种 ;生物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Q 4 . 1 . 3 文献标识码 : 997 84 A 文章 编号 :17 9 0 (0 0 0 0 2 0 6 4— 2 0 2 1 ) 3— 14季风 气候 ,分 0 l
为北热 带 、南 亚 热 带 、中 亚 热带 、北 亚 热 带 、南 温
带、中温带六种气候类型,7 % 的地区属亚热带气 0 候 。北 回归 线 横 贯 中 部 ,年 均 气 温 l. 5 8~l . ℃ , 93 年均降雨 量 92~139m 9 2 m,年均 日照 1 9 200 2~ 9 4
第2 3卷 第 3期 21 0 0年 9月
文 山学 院学报
J RN E HAN OU AL OF W NS UNI RST VE I Y
V0. 3 No 3 12 . Se . 01 p2 0
文 山州 兜 兰 属 植 物 多 样 性 研 究
沐 建 华
( 山学院 生化 系 ,云 南 文 山 630 文 600) 摘要 :概述 文 山州兜 兰属 植物种 质资源 情况 ,对州 内有 分布 记 载 的 l 8种兜 兰 属植 物 的器 官形 态学 自然
拔29 12 i,最 低点 海拔 17I,一般 海拔在 1 0 9 . n 0 I T 0 0

文 山州地质历 史 的古 老性 及气 候条件 的多样 性 , 孕育 了丰 富多彩 的兜 兰属 植 物 资源 ,据刘 仲 健等 编 著的 《 中国兜兰属植 物》 记 载 ,该 属全 世 界 目前 已 知 的种 类约 7 9余 种 , 中 国分 布 的 兜 兰 属植 物有 2 7 种 ,云南分 布有 2 3种 ,文 山州有 分布 记载 的 1 。 8种 另 外还有 4原变 种 、5变种 、5个 自然 杂交 种 ( 如表

中国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综述

中国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综述
兰属植物具有显著的资源和生态优势 , 只有注重可持续开发及迁地保护策略的运用 , 才能与欧美等具有上百年栽培历史 的 花卉产业竞争 , 实现跨越式发展 。 关键词 : 兜兰属 ; 种质资源 ; 研究现状 ;中国 中图分类号 :6 2 1 ¥8.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 8 6 (0 0 0 — 8 8 0 10 — 1 12 1 )8 0 1— 4
广西农业科 学 2 1 . 18 : 1 — 2 004( )8881
Gu n x s c l r lS in e a gi Ag i u t a c e c s u
中国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综述
陈庆文 ,郭运 青
( 海南商之厦环境景观 工程有限公司,海口 5 02 ) 7 15
摘要 : 兜兰属植物是兰科植 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 ,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文章从种质资源及其分布 、 系统演化和生 态地理 、 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 、 传粉生物学 、 保护生物学 、 栽培管理等方面综述 了中国兜兰属植物的研 究现状 , 出中国兜 指
组 合 而成 , 即爱 神之 鞋 , 以其 唇 瓣 的形 状 而得 名 。 是
p oo y a d c l b oo y o l ain b oo y o s r ain b oo n u t ai n p a t e , t . th s b e b ev d t a h lg n el ilg ,p l n t i lg ,c n e v t ilg a d c l v t r ci s e e I a e n o s r e h t i o o y i o c
Pa i pe iu a t n Ch n ph o d l m pl n s i i a:s o e nd r v e c p sa e iw

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维普资讯
第 4 卷 第 7期 2 2 6年 7 月 00




Vol42, No. _ 7
S IN I CE TA
SL A IV E
SN C E IIA
J1 u .20 06
兜 兰 属 植 物 研 究 现 状
王 贞 丛 磊 刘 燕
a d s sa n b e e p o tto n u t i a l x li i n,a a s i u s d.F n l ,a s r s o u g s o s o a ip d l lo d s s e c i a y i f s g e t n n P pho e i l e e i u r o r s u i z t r u e e l o f r a d. ow r Ke r s y wo d : Z 啪 ;r s u e ;c t a o e o r s u i t n;r ve e l vi e iw
兜兰 属 ( ahoei m) P p i dl 也称 拖鞋 兰属 或 亚 洲拖 鞋 兰 属 , 地 生 或 附 生 兰 。其 栽 培 中 心 和 消 费市 场 主 要 p u 为 在 欧美地 区 , 培历 史 有 10多年 , 栽 0 已登 录 的栽 培 品种 上 万 个 。我 国具 有 丰富 的 野生 兜 兰 种 质 资源 , 是 兜 但 兰 属植 物在 我 国的栽 培历 史很 短 , 到 目前 还没有 进 入真 正意 义 的品种 培育 阶段 ( 直 罗毅 波 等 ,0 3 。 2 0 )
Ab t a t sr c : T i r c e a t mp s t k n i to u t n t h c u lr s a c f P p i e iu ,p y n r t n in t t h s at l t i e t o ma e a n r d c i o t e a t a e e r h o a h o d l m o p a i g mo e a t t o i e o s

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

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

㊀Guihaia㊀Jan.2024ꎬ44(1):1-14http://www.guihaia-journal.comDOI:10.11931/guihaia.gxzw202211070高鑫祯ꎬ唐露ꎬ汪雨ꎬ等ꎬ2024.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J].广西植物ꎬ44(1):1-14.GAOXZꎬTANGLꎬWANGYꎬetal.ꎬ2024.IntraspecificgeneticvariationwithinchloroplastgenomeofarareandendangeredspeciesPaphiopedilumparishii(Orchidaceae)[J].Guihaiaꎬ44(1):1-14.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高鑫祯1ꎬ2ꎬ唐㊀露1ꎬ汪㊀雨1ꎬ3ꎬ邵士成1ꎬ罗㊀艳1∗(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ꎬ云南勐腊666303ꎻ2.中国科学院大学ꎬ北京100049ꎻ3.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ꎬ昆明650224)摘㊀要:飘带兜兰(Paphiopedilumparishii)分布范围狭窄ꎬ仅在中国㊁缅甸㊁泰国以及老挝有少量分布ꎮ近年来ꎬ因生境破坏和人为滥采而导致飘带兜兰野生种群极度缩减ꎮ为开发种内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保护生物学研究ꎬ该研究对飘带兜兰4个野生个体经测序㊁组装㊁注释获得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ꎬ与已公布的飘带兜兰2个个体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ꎬ分析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差异ꎮ结果表明:(1)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环状四分体结构ꎬ基因组长度为154403~154809bpꎬ共编码129个基因ꎬ包括7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㊁39个tRNA基因㊁8个rRNA基因ꎬ以及4个假基因ꎮ(2)在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中检测到103~107个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ꎬSSRs)位点ꎬ其中21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ꎮ此外ꎬ在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中还检测到60个长序列重复ꎬ包括17~21个正向重复㊁18~29个反向重复㊁9~16个回文重复㊁4~9个互补重复ꎮ(3)通过比较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核苷酸多样性ꎬ共发现70处变异ꎬ包括10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ꎬSNPs)㊁60个插入缺失(InDels)ꎮ其中ꎬ有3个SNP位点发生了非同义替换ꎬ导致编码功能基因的氨基酸发生改变ꎻ19个插入缺失多态性较高ꎬ具有开发为分子标记的潜力ꎮ(4)通过计算核苷酸多样性值(Pi)共发现8个有变异的区域ꎬPi值为0~0.00632ꎬ其中变异度较大的是rps3-rpl22㊁trnL ̄UAC-rpl32㊁rpoB-trnC ̄GCA以及ycf4ꎬ这些高变区可开发为分子标记用于评估飘带兜兰遗传多样性ꎮ(5)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ꎬ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聚在一起ꎬ与长瓣兜兰互为姐妹群ꎮ综上表明ꎬ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SSRs㊁长序列重复㊁SNPs㊁InDels以及核苷酸序列呈现了足够的种内多样性ꎬ可开发成分子标记用于该种的系统演化及保护生物学研究ꎮ关键词:叶绿体全基因组ꎬ飘带兜兰ꎬ序列差异ꎬ多态性分子标记ꎬ插入缺失ꎬ微卫星中图分类号:Q94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 ̄3142(2024)01 ̄0001 ̄14IntraspecificgeneticvariationwithinchloroplastgenomeofarareandendangeredspeciesPaphiopedilumparishii(Orchidaceae)GAOXinzhen1ꎬ2ꎬTANGLu1ꎬWANGYu1ꎬ3ꎬSHAOShicheng1ꎬLUOYan1∗收稿日期:2023-01-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183ꎬ32270225)ꎮ第一作者:高鑫祯(1997-)ꎬ硕士ꎬ研究方向为保护生物学ꎬ(E ̄mail)gaoxinzhen@xtbg.ac.cnꎮ∗通信作者:罗艳ꎬ博士ꎬ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护ꎬ(E ̄mail)luoyan@xtbg.org.cnꎮ(1.XishuangbannaTropicalBotanicalGardenꎬ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Mengla666303ꎬYunnanꎬChinaꎻ2.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ciencesꎬBeijing100049ꎬChinaꎻ3.SchoolofLandscapeArchitectureꎬSouthwestForestryUniversityꎬKunming650224ꎬChina)Abstract:PaphiopedilumparishiiisarareandendangeredspecieswithfewlocalitiesandfragmentedpopulationsfoundinChinaꎬMyanmarꎬThailandandLaos.Environmentalchangesandover ̄harvestinghaveledtoadecreaseinitswildpopulations.Itisimportanttoprotectendangeredspecies geneticdiversitysinceitprovidesthespecieswiththeabilitytoadaptandsurvive.Howeverꎬlittleisknownaboutthegeneticinformationofthisspecies.ThisstudyaimstodetectintraspecificvariationanddeveloppolymorphicgeneticmarkersofP.parishii.The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offourindividualsofwildP.parishiiwasobtainedbysequencingꎬassemblingandannotatingꎬthencomparedwiththeexistinggenomicdataoftwoindividualsavailablefromGenBanktodetecttheintraspecificvariation.Furtherꎬsimplesequencerepeats(SSRs)ꎬ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ꎬandinsertionsanddeletions(InDels)wereidentified.Theresultswereasfollows:(1)Thefournewsequencingchloroplastgenomeswerequadripartiteꎬwithalengthbetween154403bpand154809bpꎬwith129genes(78proteincodinggenesꎬ39tRNAsꎬ8rRNAsandfourpseudogenes).(2)Asaresultofcomparisonofsixindividualsꎬ103-107SSRlociwereidentifiedinthechloroplastgenomeofsixindividualsofP.parishiiꎬand21SSRswerepolymorphic.And60longrepeatswerefoundꎬincluding17-21forwardrepeatsꎬ18-29reverserepeatsꎬ9-16palindromicrepeatsꎬand4-9complementrepeats.(3)Inadditionꎬatotalof10SNPsand60InDelswereuncoveredacrosstheplastome.Threeofthenon ̄synonymousmutationscausedaminoacidchangesinfunctionaldomains.19InDelsmightbeselectedforpossiblechloroplastDNAmarkerstodetermineintraspecificvariation.(4)Thevalueofnucleotidediversity(Pi)wascalculatedrangingfrom0-0.00632suggestingsequenceswithlowvariation.Hyper ̄polymorphicregionsꎬe.g.intergenicspacersrps3-rpl22ꎬtrnL ̄UAC-rpl32ꎬrpoB-trnC ̄GCAandycf4genewereidentifiedaspotentialbarcodingregions.(5)Thephylogeneticanalysesbasedonthe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supportedthreelineagesinPaphiopedilumꎬandsixindividualsofP.parishiiformamonophyleticgroup.SSRsꎬlongrepeatsꎬInDelsꎬSNPsandnucleotidesequencesshowedsufficientintraspecificgeneticvariationinP.parishii.ThemolecularmarkersdevelopedherewillcontributetofurtherevolutionarystudiesandconservationofP.parishii.Keywords:chloroplastgenomeꎬPaphiopedilumparishiiꎬsequencedivergenceꎬpolymorphicDNAmarkersꎬInDelsꎬSSRs㊀㊀遗传多样性代表着物种适应环境和生存发展的能力ꎬ保存珍稀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保护的重要目标(Guerrant&Pavlikꎬ1998ꎻ黄宏文ꎬ2018)ꎮ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固碳和胁迫应答的重要半自主遗传细胞器ꎬ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为环状DNA分子ꎬ单亲遗传ꎬ基因组大小为107~218kbꎬ基因结构和组成稳定(张韵洁和李德铢ꎬ2011ꎻIvanovaetal.ꎬ2017)ꎮ叶绿体基因组通常为四分体结构ꎬ包括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repeatꎬIR)㊁一个大单拷贝区(largesinglecopyregionꎬLSC)和一个小单拷贝区(smallsinglecopyregionꎬSSC)(Wolfeetal.ꎬ1987ꎻ田欣和李德铢ꎬ2002ꎻJansenetal.ꎬ2005ꎻ张韵洁和李德铢ꎬ2011ꎻHeetal.ꎬ2019)ꎮ叶绿体基因组编码110~130个基因ꎬ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相关和叶绿体基因表达相关的基因等(张韵洁和李德铢ꎬ2011)ꎮ叶绿体基因组虽然较小ꎬ但包含有大量遗传信息ꎬ在核苷酸序列水平和结构重排上呈现出进化与保守性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有不同进化速率ꎬ在分子水平上有明显差异ꎬ可用于区分种间关系㊁评估种间变异性等ꎬ被广泛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㊁系统演化等研究领域(Wolfeetal.ꎬ1987ꎻ张韵洁和李德铢ꎬ2011ꎻHeetal.ꎬ2019ꎻ黎若竹等ꎬ2022)ꎮ近年来ꎬ利用种内不同个体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变异ꎬ为物种进化研究㊁种质资源利用以及濒危植物保护提供了基础遗传信息(Ishizukaetal.ꎬ2017ꎻMuragurietal.ꎬ2020ꎻZhangRSetal.ꎬ2020)ꎮ兜兰属(Paphiopedilum)为兰科(Orchi ̄daceae)杓兰亚科(subfamilyCypripedioideae)植物ꎬ有80余种ꎬ主要分布于亚洲至太平洋岛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石灰岩山地(Cribbꎬ1998ꎻ刘2广㊀西㊀植㊀物44卷仲健等ꎬ2009)ꎮ兜兰的唇瓣因形似拖鞋而被称为 拖鞋兰 ꎬ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杨颖婕等ꎬ2021)ꎮ近年来ꎬ兜兰属植物的自然生境局限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区ꎬ加上过度采挖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退化和生境严重破坏ꎬ使得兜兰属植物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ꎬ部分兜兰属植物面临野外灭绝的风险(罗毅波等ꎬ2003ꎻ杨颖婕等ꎬ2021)ꎮ目前ꎬ所有野生兜兰种类均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onventiononInternationalTradeinEndangeredSpeciesofWildFaunaandFloraꎬCITES)ꎬ同时我国分布的野生兜兰属植物也全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9月颁布实施)ꎮ因此ꎬ我国野生兜兰属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护工作急需开展ꎮ飘带兜兰(Paphiopedilumparishii)为附生兰科植物ꎬ生于海拔1000~1100m的树干或石头上ꎬ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植物ꎮ飘带兜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ConservationofNatureꎬIUCN)评估为濒危等级(EndangeredꎬER)ꎬ仅在中国云南南部㊁泰国㊁缅甸和老挝分布有少数的野生种群(Rankou&Averyanovꎬ2015)ꎮ飘带兜兰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ꎬ在各植物园均有引种ꎬ但野生种群已极为罕见ꎮChen等(2012)在云南南部进行了飘带兜兰繁殖生物学的观察ꎬ发现该种具有独特的自动授粉机制ꎮ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ꎬ飘带兜兰属于兜兰亚属(subgenusPaphiopedilum)(Guoetal.ꎬ2021)ꎮ但是ꎬ有关飘带兜兰的遗传信息仍不完善ꎬ缺乏评估遗传多样性及种内多样性的分子标记ꎬ不利于对其开展综合保护ꎮ本研究选取飘带兜兰的4个野生个体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㊁组装获得叶绿体全基因组ꎬ并与已公开的该种2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Guoetal.ꎬ2021ꎻKaoetal.ꎬ2021)进行基因组比较ꎬ分析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种内变异ꎬ理解其基因进化水平和遗传多样性ꎬ以期开发种内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保护生物学研究ꎬ为开展飘带兜兰的濒危机制及物种保护研究提供遗传信息基础资料ꎮ1㊀材料与方法1.1研究材料及DNA提取、测序飘带兜兰4个个体分别采自云南省勐腊县(P.parishii_1和P.parishii_2)及澜沧县(P.parishii_3和P.parishii_4)两个野生居群(图1)ꎬ取新鲜叶片放入硅胶中干燥ꎮ采用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TIANGENꎬ中国北京)提取叶片总DNAꎬ使用IlluminaTruSeq文库建立试剂盒(SanDiegoꎬCAꎬUSA)构建测序文库ꎬ利用IlluminaHiseq2500测序平台(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ꎮ同时ꎬ在GenBank上下载已公开的另外2个飘带兜兰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P.parishii_5ꎬMW528213和P.parishii_6ꎬMN587822)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ꎮ1.2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和注释采用Fastp软件对下机后的原始数据(rawdata)进行过滤ꎬ获得高质量测序数据(cleandata)后ꎬ用GetOrganellev1.6.3程序将测序后得到的数据组装成叶绿体基因组(Jinetal.ꎬ2018)ꎮ组装完成后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用GeneiousPrimev2021.2.2的MAFFT工具进行比对后ꎬ使用在线工具CPGAVAS2(http://47.90.241.85:16019/analyzer/annotate2)(Shietal.ꎬ2019)ꎬGeSeq(https://chlorobox.mpimp ̄golm.mpg.de/geseq.html)(Tillichetal.ꎬ2017)和tRNA ̄scan ̄SEv2.0.3(Lowe&Chanꎬ2016)对叶绿体基因组的蛋白质编码区㊁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进行注释ꎬ参考已发表的兜兰属叶绿体基因组对注释结果进行校正ꎮ通过OGDRAW(https://chlorobox.mpimp ̄golm.mpg.de/OGDraw.html)在线网站绘制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图谱(Lohseetal.ꎬ2007)ꎮ使用GeneiousPrime2021.2.2软件分析6个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结构ꎬ统计LSC㊁SSC㊁IR的长度以及GC含量㊁蛋白质编码基因㊁tRNA基因㊁rRNA基因的数目ꎮ1.3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和SSR分析通过MISA在线网站(https://webblast.ipk ̄gatersleben.de/misa)(Beieretal.ꎬ2017)测算叶绿体基因组中简单重复序列(simplesequencerepeatsꎬSSR)的分布ꎬ将核苷酸最小重复数分别设置为10(单核苷酸重复mononucleotiderepeats)㊁5(二核苷酸重复dinucleotiderepeats)㊁4(三核苷酸重复trinucleotiderepeats)㊁3(四核苷酸重复tetranucleotiderepeats)㊁3(五核苷酸重复pentanucleotiderepeats)㊁3(六核苷酸重复hexanucleotiderepeats)ꎮ31期高鑫祯等: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通过REPuter(https://bibiserv.cebitec.uni ̄bielefeld.de/reputer)(Kurtzetal.ꎬ2001)在线网站测算叶绿体基因组中其他重复序列的分布ꎬ参数设置为最小重复序列30bpꎬ汉明距离(Hammingdistance)设置为3(Liangetal.ꎬ2019)ꎮ1.4种间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通过mVISTA(https://genome.lbl.gov/vista)在线网站(Frazeretal.ꎬ2004)ꎬ以P.parishii_1的叶绿体基因组作为参考ꎬ将其余5条飘带兜兰的叶绿体基因组的编码区㊁基因间隔区㊁内含子区进行比对分析ꎬ评估各基因组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ꎮ使用Rv4.0.2软件运行IRscope(Amiryousefietal.ꎬ2018)脚本ꎬ对6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相邻边界区域进行绘制ꎬ比较分析边界区域的扩张和收缩情况ꎮ使用DnaSPv5.10.0.1软件ꎬ统计飘带兜兰不同个体间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和插入缺失(InDels)情况ꎬ计算各序列间核苷酸多样性(Pi)ꎮ1.5系统发育分析从GenBank上下载15种兜兰属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ꎬ与本研究新测序拼装的4个个体以及已发表的2条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序列ꎬ以3种杓兰属植物为外类群来构建系统发育树(物种的基因登录号见图5)ꎮ使用PhyloSuitev1.2.2软件ꎬ利用ModelFinder计算最佳碱基替换模型(Zhangetal.ꎬ2020a)ꎬ使用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ꎬ经MAFFT进行多序列比对后ꎬ采用IQ ̄TREE构建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ꎬML)系统发育树(Trifinopoulosetal.ꎬ2016)ꎬ系统发育树分支的支持率基于bootstrap自展法检测ꎬ将bootstrap值设置为5000㊁重复次数设置为1000次ꎮ2㊀结果与分析2.1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基本特征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后ꎬ飘带兜兰4个样品分别获得2.4~3.1G的高质量cleandataꎮ组装和注释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已登录至GenBank(登录号为OP604356~OP604359)ꎮ将本研究获得的飘带兜兰4个个体和已公布的2个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一起比对分析ꎬ发现6条序列的叶绿体基因组均为环状四分体结构ꎬ包括LSC区㊁SSC区和2个IR区(图2)ꎮ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全长为154403~154809bpꎬ其中LSC的长度为86581~86983bpꎬSSC的长度为2436~2446bpꎬIR的长度为32690~32693bpꎮ总GC含量为35.9%ꎬLSC的GC含量为33.4%ꎬSSC的GC含量为29.1%~29.2%ꎬIR的GC含量为39.5%(表1)ꎮ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总数均为129个ꎬ包括7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㊁39个tRNA基因㊁8个rRNA基因ꎬ以及4个假基因(ndhJ㊁ndhD㊁2个ycf15)(附表1)ꎮ22个基因在IR区重复ꎬ具有2个拷贝ꎬ包括9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saC㊁ndhB㊁rps7㊁rps15㊁rps19㊁rpl2㊁rpl23㊁ycf1㊁ycf2)㊁9个tRNA基因(trnA ̄UGC㊁trnH ̄GUG㊁trnI ̄CAU㊁trnI ̄GAU㊁trnL ̄CAA㊁trnL ̄UAG㊁trnN ̄GUU㊁trnR ̄ACG㊁trnV ̄GAC)和4个rRNA基因(rrn16㊁rrn23㊁rrn4.5㊁rrn5)ꎮ18个基因有内含子ꎬ其中15个基因含有1个内含子ꎬ包括9个蛋白编码基因(petB㊁petD㊁atpF㊁ndhB㊁rpoC1㊁rps16㊁rpl2㊁rpl16㊁accD)和6个tRNA基因(trnA ̄UGC㊁trnG ̄UCC㊁trnI ̄GAU㊁trnK ̄UUU㊁trnL ̄UAA㊁trnV ̄UAC)ꎻ2个基因含有2个内含子(clpP㊁ycf3)ꎻrps12为反剪接基因(附表1)ꎮ2.2SSR位点分析利用MISA软件在飘带兜兰6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103~107个SSR位点ꎬ包括47~51个单核苷酸重复(主要以A㊁T碱基重复为主)㊁20个二核苷酸重复㊁15个三核苷酸重复㊁14个四核苷酸重复㊁2个五核苷酸重复和5个六核苷酸重复类型(图3:Aꎻ附表2)ꎮSSR位点大部分位于LSC区(84~88个)ꎬ其次分布于IR区(18~19个)ꎬSSC区无SSR位点(图3:B)ꎮ另外ꎬSSR位点主要分布于叶绿体基因组非编码区的基因间隔区(intergenicspacerꎬIGS)ꎬ为72~76个ꎻ位于基因内含子区(intron)的有17个ꎻ位于编码区的有14个(图3:CꎬD)ꎮ将飘带兜兰6个个体同源区域的SSR位点进行详细的比对ꎬ筛选出具有相同类型且重复数目不同的SSR位点ꎬ可作为种内多态性位点ꎬ共发现21个SSR位点在6个个体中有差异(表2)ꎮ2.3重复序列分析利用REPuter对6条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行重复序列分析ꎮ在6个叶绿体基因组中均鉴定到60个重复序列ꎬ包括17~21个正向重复4广㊀西㊀植㊀物44卷A.生境ꎻB.结果植株ꎻC.开花植株ꎻD.花部结构图ꎻDs.中萼片ꎻP.花瓣ꎻS.合萼片ꎻCo.合蕊柱ꎻL.唇瓣ꎻE.花ꎮA.HabitatꎻB.FruitingindividualꎻC.FloweringindividualꎻD.DissectedflowerꎻDs.DorsalsepalꎻP.PetalsꎻS.SynsepalsꎻCo.ColumnꎻL.LipꎻE.Flower.图1㊀飘带兜兰Fig.1㊀Paphiopedilumparishii(forwardrepeats)㊁18~29个反向重复(reverserepeats)㊁4~9个互补重复(complementrepeats)㊁9~16个回文重复(palindromicrepeats)(图4:A)ꎮ6条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的长度范围虽然跨度较大ꎬ但都集中在30~40bp之间(图4:B)ꎮ2.4飘带兜兰种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多样性以P.parishii_1为参考序列ꎬ利用mVISTA软件对6条飘带兜兰序列进行序列多样性比较(附图1)ꎮ6条飘带兜兰序列相似性较高ꎬLSC区的多样性相对较高ꎬ略高于IR区和SSC区ꎮ多样性水平较高的片段主要在非编码区ꎬ如atpH-atpI㊁psaA-ycf3㊁atpB-rbcL㊁accD-psaI㊁trnP ̄UGG-psaJꎮ编码区变异度较低ꎬycf1基因的变异度稍高ꎬtRNA和rRNA基因在飘带兜兰中极为保守ꎮ6条序列边界比较图(附图2)显示ꎬrpl22㊁trnL ̄UAG㊁rps19以及psbA分别位于6条序列的LSC/IRb㊁IR/SSC㊁IRa/LSC边界或边界附近ꎮrpl22位于LSC/IRb边界上ꎬ有58bp的片段位于IRb区域ꎻ重复基因trnL ̄UAG位于IR区域内ꎬ离IR/SSC边界相距176~186bpꎻ重复基因rps19位于IR区ꎬ离IR/LSC边界282bpꎻpsbA位于LSC区ꎬ离IRa/LSC边界96bp(附图2)ꎬ6条序列边界基因较为保守ꎬ扩张收缩现象不显著ꎬ仅P.parishii_4的IR区有微小扩张ꎮ2.5飘带兜兰种间叶绿体基因组核苷酸多样性通过对6条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核苷酸多样性的分析ꎬ发现6条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共存在10个SNPs和60个InDelsꎬ其中基因间隔区有4个SNPs和43个InDelsꎬ内含子区有1个SNP和13个InDelsꎬ编码区有5个SNPs和4个InDels(表3)ꎮ在10个SNPs中有3个发生了非同义替换ꎬ导致密码子改变ꎬ分别是在rpoC1基因中碱基A替换为碱基Cꎬ使编码的氨基酸由异亮氨酸转变为丝氨酸ꎻ在rpoB基因中碱基C替换为碱基Tꎬ使编码的甘氨酸转变为精氨酸ꎻ在ycf4基因中碱基G替换为碱基Cꎬ使编码的蛋氨酸转变为异亮氨酸ꎮ此外ꎬ还有2个SNPs发生同义替换ꎬ密码子未改变ꎬ其余SNPs均位于非编码区ꎮ对大于3bp的InDels进行多态性分析ꎬ发现共有19个位点呈现了种内的多态性(表4)ꎬ如基因间隔区pasA-ycf3分别在P.parishii_1㊁3㊁4中发生插入ꎬ在P.parishii_2㊁5㊁6中缺失ꎻ而在accD基因的编码区及内含子分别存在的2个InDels51期高鑫祯等: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图2㊀飘带兜兰的叶绿体基因组图谱Fig.2㊀ChloroplastgenomemapofPaphiopedilumparishii在个体间具有多态性ꎮ利用DnaSP分别计算了飘带兜兰6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基因和基因间隔区的核苷酸多样性值(Pi)ꎬ发现编码区的Pi值为0~0.00061ꎬ仅有5个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值大于0ꎬ其中ycf4基因的Pi值最高ꎻ基因间隔区的Pi值为0~0.00632ꎬ仅有3个基因间隔区的核苷酸多样性值大于0ꎬ其中rps3-rpl22的Pi值最高(附图3)ꎬ表明飘带兜兰种内表现了较低水平的核苷酸多样性ꎬ基因间隔区的核苷酸多样性相对较高ꎮ此外ꎬ还发现变异程度较高的位点主要位于LSC区ꎬ而IR区和SSC区相对保守ꎮ2.6飘带兜兰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PhyloSuite计算出最佳碱基替换模型为TVM+F+R2ꎬ采用此模型构建系统发育树(图5)ꎮ16种兜兰属植物构成了支持率很高(支持率均为100%)的3个分支ꎬ其中德氏兜兰(P.delenatii)㊁杏黄兜兰(P.armeniacum)㊁白花兜兰(P.emersonii)和硬叶兜兰(P.micranthum)构成了基部分支ꎬ归属于小萼亚属(SubgenusParvisepalum)ꎻ文山兜兰(P.wenshanense)㊁同色兜兰(P.concolor)和巨瓣兜兰(P.bellatulum)形成一个单系分支ꎬ归属于宽瓣亚属(SubgenusBrachypetalum)ꎬ本研究中的飘带兜兰6个个体未分开ꎬ形成1个分支ꎬ与长瓣兜兰形成姐妹群ꎮ6广㊀西㊀植㊀物44卷表1㊀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Table1㊀BasiccharacteristicsofchloroplastgenomesofsixPaphiopedilumparishiiindividuals基因组特征GenomecharacteristicP.parishii_1(OP604356)P.parishii_2(OP604357)P.parishii_3(OP604358)P.parishii_4(OP604359)P.parishii_5(MW528213)P.parishii_6(MN587822)序列全长Sequencesize(bp)154809154660154809154403154689154692LSC区长度LSClength(bp)869838683486983865818686386866SSC区长度SSClength(bp)244624462446243624462446IR区长度IRlength(bp)326903269032690326933269032690GC含量GCcontent(%)35.935.935.935.935.935.9LSC区GC含量GCcontentofLSC(%)33.433.433.433.433.433.4SSC区GC含量GCcontentofSSC(%)29.129.229.129.229.229.2IR区GC含量GCcontentofIR(%)39.539.539.539.539.539.5CDS区GC含量GCcontentofCDS(%)37.537.537.537.537.537.5tRNA区GC含量GCcontentoftRNA(%)53.253.253.253.253.253.2rRNA区GC含量GCcontentofrRNA(%)55.255.255.255.255.255.2基因总数Totalgenes129129129129129129假基因数No.ofpseudogenes444444编码蛋白基因数No.ofCDS787878787878tRNA基因数No.oftRNAgenes393939393939rRNA基因数No.ofrRNAgenes8888883㊀讨论与结论本研究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飘带兜兰野生居群不同个体进行浅层基因组测序ꎬ通过组装和注释得到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ꎮ6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和顺序一致ꎬ没有发生基因组的重排或倒位事件ꎮ6个叶绿体基因组均为叶绿体基因组的典型四分体式结构ꎬ由IR区㊁LSC区㊁SSC区组成(Jansenetal.ꎬ2005)ꎮ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长度为154403~154809bpꎬ符合此前报道的兰科及兜兰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大小(Kimetal.ꎬ2014ꎻGuoetal.ꎬ2021)ꎮ飘带兜兰不同个体间的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变化主要在LSC区ꎬ为86581~86983bpꎻ而SSC区和IR区基本保持一致ꎬ分别为2436~2446bp和32690~32693bpꎮIR区较其他被子植物有显著的扩张ꎬSSC区则有较大程度的收缩ꎬ仅包含rpl32和ccsA2个基因ꎬ这些特点符合兜兰属叶绿体基因组特征(Guoetal.ꎬ2021)ꎮ与其他已报道的兰科71期高鑫祯等: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A.不同类型SSR的数量ꎻB.SSR位点在叶绿体基因组大单拷贝区(LSC)㊁小单拷贝区(SSC)和反向重复区(IR)的数量ꎻC.SSR位点在CDS㊁IGS㊁Intron区域的数量ꎻD.不同类型的SSR位点分别在叶绿体基因组CDS㊁IGS㊁Intron区域的数量ꎮA.NumbersofSSRsindifferenttypesꎻB.NumbersofSSRsintheLSCꎬSSCꎬandIRregionsofchloroplastgenomeꎻC.NumbersofSSRsidentifiedinCDSꎬIGSꎬandintronsofthechloroplastgenomeꎻD.NumbersofdifferenttypesofSSRsidentifiedinCDSꎬIGSꎬandIntronsofchloroplastgenome.图3㊀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SSR分析Fig.3㊀SSRanalysisofchloroplastgenomesofsixPaphiopedilumparishiiindividuals属种的叶绿体全基因组的SSC区长度相比ꎬ如凌氏石豆兰(Bulbophyllumlingiiꎬ18244bp)㊁王氏石斛(Dendrobiumwangliangiiꎬ18373bp)㊁扇脉杓兰(Cypripediumjaponicumꎬ21911bp)(Kimetal.ꎬ2020ꎻShaoetal.ꎬ2020ꎻTangetal.ꎬ2021)ꎬ兜兰属的SSC区收缩严重ꎬ导致整个基因组的长度远低于兰科植物其他物种ꎮ大量SSC区的基因转移至IR区ꎬ使得SSC区的收缩在兜兰属极为常见ꎬ杏黄兜兰中甚至一些典型的SSC区基因ꎬ如ycf1㊁psaC㊁ndhD转移至IR区(Kimetal.ꎬ2015ꎻLinetal.ꎬ2015ꎻNiuetal.ꎬ2017)ꎮ有研究认为ꎬ由于IR区的基因可以利用同源重组机制修复DNA8广㊀西㊀植㊀物44卷表2㊀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的多态性SSR位点Table2㊀Polymorphicsimplesequencerepeats(SSR)inchloroplastgenomesofsixPaphiopedilumparishiiindividualsSSR类型SSRtypeP.parishii_1/P.parishii_2/P.parishii_3/P.parishii_4/P.parishii_5/P.parishii_6位置Location区域RegionA0/0/0/10/0/0trnK ̄UUUIntronA11/0/11/0/0/0trnK ̄UUU-rps16IGST17/15/17/20/15/15atpFIntronT10/0/10/10/0/0atpH-atpIIGSA10/11/10/0/11/11atpI-rps2IGSA0/0/0/10/0/0/0petN-psbMIGST10/0/10/0/0/0trnL ̄UAA-trnF ̄GAAIGST10/0/10/0/0/0trnF ̄GAA-ndhJIGST12/10/12/14/10/10atpB-rbcLIGSA0/10/0/10/10/10rbcL-accDIGST0/10/0/10/10/10petA-psbJIGST15/14/15/10/19/20trnP ̄UGG-psaJIGST23/0/23/24/24/24trnP ̄UGG-psaJIGST10/10/10/0/10/10clpPIntronT12/12/12/0/12/12clpPIntronT10/0/10/0/0/0rpl36-infAIGST15/12/15/10/12/12rpl14-rpl16IGSG10/10/10/0/10/10trnI ̄GAUIntronTA8/8/8/6/8/8trnE ̄UUC-trnT ̄GGUIGSTA9/9/9/11/9/9psbB-psbTIGSGGAAGA6/6/6/5/6/6ycf1CDS㊀注:数字代表重复个数ꎮ㊀Note:NumberindicatesSSRrepeats.损伤ꎬ较大的IR区域更有利于质体基因组的稳定性ꎬ因此基因的转移可能更利于该基因的表达(Palmer&Thompsonꎬ1982ꎻWickeetal.ꎬ2011)ꎮ这种基因转移使得兜兰属SSC区具有极高多样性ꎬ序列长度差异大ꎬ长度为524~5913bpꎬ基因数目显著不同ꎬ其种间多样性和种内的稳定性使其具有开发成用于物种鉴定的分子标记的潜力(Guoetal.ꎬ2021)ꎮ飘带兜兰的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29个基因ꎬ包括7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㊁39个tRNA基因㊁8个rRNA基因ꎬ以及4个假基因ꎬ与Guo等(2021)报道的相同ꎮ4个假基因都是因大量基因片段缺失而造成功能丧失ꎬ其中ndhJ因片段缺失而导致基因缺少起始密码子ꎬ而ndhD和ycf15的碱基缺失在50%以上ꎮ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ndh基因丢失ꎬ只保留了ndhB㊁ndhD和ndhJꎬ其中ndhD和ndhJ为假基因ꎬ这是SSC区收缩的原因之一ꎮ兰科植物普遍存在ndh基因的丢失现象(Yangetal.ꎬ2013ꎻFengetal.ꎬ2016ꎻNiuetal.ꎬ2017ꎻZavala ̄Páezetal.ꎬ2020)ꎬ但ndh基因的丢失程度不同ꎬ如石豆兰属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12个ndh基因(Tangetal.ꎬ2021)ꎬ兰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10个ndh基因(胡国家ꎬ2020)ꎬ石斛属的ndh基因丢失现象极为严重(牛志韬ꎬ2017)ꎮ叶绿体ndh基因与核基因组部分基因共同编码NAD(P)H脱氢酶复合体ꎬ参与环式电子传递链(CET)途径ꎬ在植物抗逆胁迫中起重要作用ꎮ除了兰科植物外ꎬ在裸子植物松杉类和麻黄类中也发现ndh基因的丢失(Braukmannetal.ꎬ2009ꎻWuetal.ꎬ2009)ꎮLin等(2017)研究认为ꎬndh基因的缺失可能是植物由自养转为异养的进化过程ꎮ本研究在飘带兜兰6个个体的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03~107个SSR位点ꎬ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单核苷酸重复序列ꎬ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序列ꎬ多以A㊁T碱基为基本重复单元ꎬ显示了高度的A/T偏好ꎬ与Qin等(2015)㊁陈模舜和杨仲毅(2022)在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组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ꎮ重复序列在植物基因组中扮演重要角色ꎬ因多态性较高而在群体遗传和进化研究中经常被用来做分子标记(Muragurietal.ꎬ2020)ꎮ本研究共筛选到21个SSR位点具有多态性ꎬ这些位点可开发为分子标记用于评估飘带兜兰种群的遗传多样性ꎮ此外ꎬ本研究发现非编码区的SSR数量远多于编码区ꎬ说明非编码区比编码区具有更高遗传多样性ꎬ这可能由于非编码区面临着更大的选择压力(Shawetal.ꎬ2007)ꎮ正向重复㊁反向重复㊁互补重复和回文重复在6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中都表现了多样性ꎮ同种植物长序列重复的不同可能因序列的插入缺失而导致重复序列的类型发生改变ꎬ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Somaratneetal.ꎬ2019)ꎮ91期高鑫祯等: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A.不同类型重复序列的数量ꎻB.重复序列的类型在不同重复长度中的数量分布ꎮA.NumbersofrepeatsequencesindifferenttypesꎻB.Frequencydistributionsofdifferenttypesofrepeatsequencesidentifiedindifferentsizesofthechloroplast.图4㊀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重复序列分析Fig.4㊀RepeatsequencesanalysisofchloroplastgenomesofsixPaphiopedilumparishiiindividuals表3㊀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插入缺失的统计Table3㊀SummaryofvariantsdetectedinchloroplastgenomesofsixPaphiopedilumparishiiindividuals总数Total插入缺失InDels蛋白编码区CDS基因间隔区IGS内含子区Intro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蛋白编码区CDS基因间隔区IGS内含子区Intron7044313541㊀注:CDS.蛋白编码区ꎻIGS.基因间隔区ꎻInDels.插入缺失ꎻSNP.单核苷酸多态性ꎮ㊀Note:CDS.ProteincodingspacerꎻIGS.IntergenicspacerꎻInDels.InsertionordeletionꎻSNP.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㊀㊀插入缺失和突变引起基因结构的差异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ꎬ代表生物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Han&Xueꎬ2003)ꎮ种间或种内的叶绿体基因结构差异可用于近缘种间和种内的系统发育关系及群体遗传学研究(McCauleyꎬ1995ꎻKerstenetal.ꎬ2016)ꎮ本研究在飘带兜兰的6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中鉴定到60个InDels和10个SNPsꎬ主要分布在基因间隔区ꎮ与其他种内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相比ꎬ飘带兜兰的InDels和SNPs数量并不多ꎮMuraguri等(2020)在蓖麻(Ricinuscommunis)12个个体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62个SNPs和92个InDelsꎻZhang等(2020b)在麻栎(Quercusacutissima)3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7个SNPs和255个InDelsꎮAlexander等(2014)在红槲栎(Quercusrubra)4个个体中鉴定到8个SNPs和45个InDelsꎮ本研究共发现19个位点呈现种内多态性ꎬ通过mVISTA基因组比对和核苷酸多样性(Pi)值的计算ꎬ发现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多样性远高于编码区ꎬ其中rps3-rpl22的Pi值最高(0.00632)ꎮ在飘带兜兰叶绿体基因组中存在的01广㊀西㊀植㊀物44卷表4㊀飘带兜兰6个个体叶绿体基因组插入缺失(>3bp)统计Table4㊀SummaryofInDels(>3bp)inchloroplastgenomesofsixPaphiopedilumparishiiindividuals插入缺失大小InDelssize(bp)P.parishii_1/P.parishii_2/P.parishii_3/P.parishii_4/P.parishii_5/P.parishii_6位置Location区域Region180/1/0/1/1/1trnS ̄GCU-trnG ̄UCCIGS50/0/0/1/0/0atpFIntron2731/1/1/0/1/1atpH-atpIIGS41/1/1/0/1/1trnE ̄UUC-trnT ̄GGUIGS191/0/1/1/0/0psaA-ycf3IGS71/0/1/0/0/0trnT ̄UGU-trnL ̄UAAIGS41/1/1/0/1/1ndhJCDS∗40/0/0/1/0/0atpB-rbcLIGS70/1/0/0/1/1atpB-rbcLIGS121/1/1/0/1/1accDCDS541/0/1/0/0/0accDIntron891/1/1/0/1/1accD-psaIIGS311/0/1/0/1/1trnP ̄UGG-psaJIGS601/0/1/1/0/0trnP ̄UGG-psaJIGS40/0/0/1/0/0psbB-psbTIGS51/0/1/0/0/0rpl14-rpl16IGS61/1/1/0/1/1ycf1CDS80/0/0/1/0/0ccsA-trnL ̄UAGIGS61/1/1/0/1/1ycf1CDS㊀注:1表示插入ꎻ0表示缺失ꎻ∗表示假基因ꎮ㊀Note:1indicatesinsersionꎻ0indicatesdeletionꎻ∗indicatespseudogene.这些基因组的结构变异可广泛用于种间和种内关系以及遗传多样性研究ꎮ遗传多样性是评估物种对栖息地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抗逆能力的重要指标ꎬ研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是制定物种保护措施的前提(张亚红等ꎬ2019)ꎮ通过叶绿体全基因组的比较分析ꎬ本研究筛选出了一些多态性叶绿体基因组分子标记ꎬ为评估飘带兜兰的遗传多样性ꎬ探讨系统发生㊁进化以及保护遗传学研究提供遗传学基础ꎮ致谢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SvenLandrein㊁杨国平协助野外调查ꎬ云南野兰堂生物有限公司张泽提供照片ꎬ谨致谢意ꎮ参考文献:ALEXANDERLWꎬWOESTEKEꎬ2014.Pyrosequencingofthenorthernredoak(QuercusrubraL.)chloroplastgenomerevealshighqualitypolymorphismsforpopulationmanagement[J].TreeGenetGenomesꎬ10:803-812.AMIRYOUSEFIAꎬHYVONENJꎬPOCZAIPꎬ2018.IRscope:anonlineprogramtovisualizethejunctionsitesofchloroplastgenomes[J].Bioinformaticsꎬ34(17):3030-3031.BEIERSꎬTHIELTꎬMUNCHTꎬetal.ꎬ2017.MISA ̄web:awebserverformicrosatelliteprediction[J].Bioinformaticsꎬ33(16):2583-2585.BRAUKMANNTWꎬKUZMINAMꎬSTEFANOVICSꎬ2009.Lossofallplastidndhgenesingnetalesandconifers:extentandevolutionarysignificancefortheseedplantphylogeny[J].CurrGenetꎬ55(3):323-337.CHENLJꎬLIUKWꎬXIAOXJꎬetal.ꎬ2012.Theantherstepsontothestigmaforself ̄fertilizationinaslipperOrchid[J].PLoSONEꎬ7(5):e37478.CHENMSꎬYANGZYꎬ2022.GenealogicalstructureanddifferentiationanalysisofCarpinustientaiensisbasedon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ofchloroplastgenome[J].Guihaiaꎬ42(10):1703-1716.[陈模舜ꎬ杨仲毅ꎬ111期高鑫祯等: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分支上的数值代表自展值ꎮNumbersabovebranchesrepresentbootstrappercentage(BP)ofML.图5 基于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Fig.5㊀PhylogenetictreeconductedusingMaximumLikelihood(ML)methodsbasedonwholechloroplastgenomes2022.基于叶绿体基因组SNP的天台鹅耳枥谱系结构与分化分析[J].广西植物ꎬ42(10):1703-1716.]CRIBBPꎬ1998.TheGenusPaphiopedilum[M].BorneoꎬMalaysia:NationalHistoryPublications.FENGYLꎬWICKESꎬLIJWꎬetal.ꎬ2016.Lineage ̄specificreductionsofplastidgenomesinanorchidtribewithpartiallyandfullymycoheterotrophicspecies[J].GenomeBiolEvolꎬ8(7):2164-2175.FRAZERKAꎬPACHTERLꎬPOLIAKOVAꎬetal.ꎬ2004.VISTA:computationaltoolsforcomparativegenomics[J].NuclAcidResꎬ32:W273-W279.GUERRANTEOꎬPAVLIKBMꎬ1998.Reintroductionofrareplants:Geneticsꎬdemographyꎬandtheroleofexsituconservationmethods[M]//FIEDLERPLꎬKAREIVAPMꎬConservationBiology:FortheComingDecade.BostonꎬMA:SpringerUS:80-108.GUOYYꎬYANGJXꎬBAIMZꎬetal.ꎬ2021.ThechloroplastgenomeevolutionofVenusslipper(Paphiopedilum):IRexpansionꎬSSCcontractionꎬandhighlyrearrangedSSCregions[J].BMCPlantBiolꎬ21(1):248.HANBꎬXUEYBꎬ2003.Genome ̄wideintraspecificDNA ̄sequencevariationsinrice[J].CurrOpinPlantBiolꎬ6(2):134-138.HEJꎬYAOMꎬLYURDꎬetal.ꎬ2019.Structuralvariationofthe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andplastidphylogenomicsofthegenusAsteropyrum(Ranunculaceae)[J].SciRepꎬ9(1):15285.HUGJꎬ2020.The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sofPaphiopedilumandCymbidium(Orchidaceae)species:comparativegenomicandphylogeneticanalyses[D].Xi an:NorthwestUniversity:28-30.[胡国家ꎬ2020.兰科兜兰属与兰属植物比较叶绿体基因组学与系统发育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8-30.]HUANGHWꎬ2018.Theprincipleandpracticeofexsituplantconservation[M].Beijing:SciencePress:176-179.[黄宏文ꎬ2018.植物迁地保育原理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176-179.]ISHIZUKAWꎬTABATAAꎬONOKꎬetal.ꎬ2017.DraftchloroplastgenomeofLarixgmeliniivar.japonica:insightintointraspecificdivergence[J].JForResꎬ22(6):393-398.IVANOVAZꎬSABLOKGꎬDASKALOVAEꎬetal.ꎬ2017.ChloroplastgenomeanalysisofresurrectiontertiaryrelictHaberlearhodopensishighlightsgenesimportantfordesiccationstressresponse[J].FrontPlantSciꎬ8:204.JANSENRKꎬRAUBESONLAꎬBOOREJLꎬetal.ꎬ2005.Methodsforobtainingandanalyzingwholechloroplastgenome21广㊀西㊀植㊀物44卷sequences[M]//ZIMMEREAꎬROALSONEHꎬMolecularEvolution:ProducingtheBiochemicalDate:PartB:348-384.JINJꎬYUWBꎬYANGJBꎬetal.ꎬ2018.GetOrganelle:asimpleandfastpipelinefordenovoassemblyofacompletecircularchloroplastgenomeusinggenomeskimmingdata[J].GenomeBiolꎬ21(1):241.KAOHꎬZHAOYꎬYANGMꎬetal.ꎬ2021.The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sequencesofanendangeredorchidspeciesPaphiopedilumparishii(Orchidaceae)[J].MitochondrialDNABꎬ6(9):2521-2522.KERSTENBꎬRAMPANTPFꎬMADERMꎬetal.ꎬ2016.GenomesequencesofPopulustremulachloroplastandmitochondrion:Implicationsforholisticpoplarbreeding[J].PLoSONEꎬ11(1):e0147209.KIMHTꎬKIMJSꎬMOOREMꎬetal.ꎬ2015.Sevennewcompleteplastomesequencesrevealrampantindependentlossofthendhgenefamilyacrossorchidsandassociatedinstabilityoftheinvertedrepeat/smallsingle ̄copyregionboundaries[J].PLoSONEꎬ10(11):e0142215.KIMJSꎬKIMHTꎬKIMJHꎬetal.ꎬ2014.Thelargestplastidgenomeofmonocots:anovelgenometypecontainingATresiduerepeatsintheslipperorchidCypripediumjaponicum[J].PlantMolBiolRepꎬ33(5):1-11.KIMYKꎬJOSJꎬSE ̄HWANCꎬetal.ꎬ2020.PlastomeevolutionandphylogenyofOrchidaceaeꎬwith24newsequences[J].FrontPlantSciꎬ11:22.KURTZSꎬCHOUDHURIJVꎬOHLEBUSCHEꎬetal.ꎬ2001.REPuter:themanifoldapplicationsofrepeatanalysisonagenomicscale[J].NuclAcidResꎬ29(22):4633-4642.LIANGCLꎬWANGLꎬLEIJꎬetal.ꎬ2019.AcomparativeanalysisofthechloroplastgenomesoffourSalviamedicinalplants[J].Engineeringꎬ5(5):907-915.LINCSꎬCHENJJꎬHUANGYTꎬetal.ꎬ2015.ThelocationandtranslocationofndhgenesofchloroplastoriginintheOrchidaceaefamily[J].SciRepꎬ5(1):9040.LINCSꎬCHENJJWꎬCHIUCCꎬetal.ꎬ2017.ConcomitantlossofNDHcomplex ̄relatedgeneswithinchloroplastandnucleargenomesinsomeorchids[J].PlantJꎬ90(5):994-1006.LIUZJꎬCHENXQꎬCHENLJꎬ2009.ThegenusPaphiopediluminChina[M].Beijing:SciencePress:8-10.[刘仲健ꎬ陈心启ꎬ陈利君ꎬ2009.中国兜兰属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8-10.]LIRZꎬCAIJꎬYANGJBꎬetal.ꎬ2022.PlastidphylogenomicsresolvingphylogeneticplacementandgeneraphylogenyofSterculioideae(Malvaceaes.l.)[J].Guihaiaꎬ42(1):25-38.[黎若竹ꎬ蔡杰ꎬ杨俊波ꎬ等ꎬ2022.利用叶绿体基因组数据解析锦葵科梧桐亚科的系统位置和属间关系[J].广西植物ꎬ42(1):25-38.]LOHSEMꎬDRECHSELOꎬBOCKRꎬ2007.OrganellarGenome ̄DRAW(OGDRAW):atoolfortheeasygenerationofhigh ̄qualitycustomgraphicalmapsofplastidandmitochondrialgenomes[J].CurrGenetꎬ52(5/6):267-274.LOWETMꎬCHANPPꎬ2016.tRNAscan ̄SEOn ̄line:integratingsearchandcontextforanalysisoftransferRNAgenes[J].NuclAcidResꎬ44(1):W54-W57.LUOYBꎬJIAJSꎬWANGCLꎬ2003.AgeneralreviewoftheconservationstatusofChineseorchids[J].BiodiversSciꎬ11(1):70-77.[罗毅波ꎬ贾建生ꎬ王春玲ꎬ2003.中国兰科植物保育的现状和展望[J].生物多样性ꎬ11(1):70-77.]MCCAULEYDEꎬ1995.TheuseofchloroplastDNApolymorphisminstudiesofgeneflowinplants[J].TrendEcolEvolꎬ10(5):198-202.MURAGURISꎬXUWꎬCHAPMANMꎬetal.ꎬ2020.IntraspecificvariationwithinCastorbean(RicinuscommunisL.)basedonchloroplastgenomes[J].IndCropsProdꎬ155:112779.NIUZTꎬXUEQYꎬZHUSYꎬetal.ꎬ2017.Thecompleteplastomesequencesoffourorchidspecies:InsightsintotheevolutionoftheOrchidaceaeandtheutilityofplastomicmutationalhotspots[J].FrontPlantSciꎬ8:715.NIUZTꎬ2017.ComparativeplastomicstudiesofDendrobiumspeciesandcomparisonofthephysiogicaleffectsandtranscriptomeresponsesofDendrobiumofficinaleunderdifferentabioticstresses[D].Nanjing:NanjingNormalUniversity:25-26.[牛志韬ꎬ2017.石斛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研究及其代表种逆境下光合作用途径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5-26.]PALMERJDꎬTHOMPSONWFꎬ1982.ChloroplastDNArearrangementsaremorefrequentwhenalargeinvertedrepeatsequenceislost[J].Cellꎬ29(2):537-550.QINZꎬWANGYPꎬWANGQMꎬetal.ꎬ2015.Evolutionanalysisofsimplesequencerepeatsinplantgenome[J].PLoSONEꎬ10(12):e0144108.RANKOUHꎬAVERYANOVLꎬ2015.Paphiopedilumparishii.The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ꎬ2015:e.T193512A2240580.SHAOSCꎬTANGLꎬLUOYꎬ2020.The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sequenceofDendrobiumwangliangii(Orchidaceae) [J].MitochondrialDNABꎬ5(3):3513-3515.SHAWJꎬLICKEYEBꎬSCHILLINGEEꎬetal.ꎬ2007.Comparisonofwholechloroplastgenomesequencestochoosenoncodingregionsforphylogeneticstudiesinangiosperms:ThetortoiseandthehareIII[J].AmJBotꎬ94(3):275-288.SHILCꎬCHENHMꎬJIANGMꎬetal.ꎬ2019.CPGAVAS2ꎬanintegratedplastomesequenceannotatorandanalyzer[J].311期高鑫祯等:珍稀濒危飘带兜兰叶绿体全基因组种内变异研究NuclAcidResꎬ47(1):W65-W73.SOMARATNEYꎬGUANDLꎬWANGWQꎬetal.ꎬ2019.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sequenceofXanthiumsibiricumprovidesusefulDNAbarcodesforfuturespeciesidentificationandphylogeny[J].PlantSystEvolꎬ305(10):949-960.TANGHQꎬTANGLꎬSHAOSCꎬetal.ꎬ2021.ChloroplastgenomicdiversityinBulbophyllumsectionMacrocaulia(OrchidaceaeꎬEpidendroideaeꎬMalaxideae):insightsintospeciesdivergenceandadaptiveevolution[J].PlantDiverersꎬ43(5):350-361.TIANXꎬLIDZꎬ2002.ApplicationofDNAsequencesinplantphylogeneticstudy[J].ActaBotYunnanꎬ24(2):170-184.[田欣ꎬ李德铢ꎬ2002.DNA序列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J].云南植物研究ꎬ24(2):170-184.]TILLICHMꎬLEHWARKPꎬPELLIZZERTꎬetal.ꎬ2017.GeSeq ̄versatileandaccurateannotationoforganellegenomes[J].NuclAcidResꎬ45(1):W6-W11.TRIFINOPOULOSJꎬLAMTUNGNꎬVONHAESELERAꎬetal.ꎬ2016.W ̄IQ ̄TREE:afastonlinephylogenetictoolformaximumlikelihoodanalysis[J].NuclAcidResꎬ44(1):W232-W235.WICKESꎬSCHNEEWEISSGꎬDEPAMPHILISCꎬetal.ꎬ2011.Theevolutionoftheplastidchromosomeinlandplants:genecontentꎬgeneorderꎬgenefunction[J].PlantMolBiolꎬ76(3-5):273-297.WOLFEKHꎬLIWHꎬSHARPPMꎬ1987.RatesofnucleotidesubstitutionvarygreatlyamongplantmitochondrialꎬchloroplastꎬandnuclearDNAs[J].ProcNatlAcadSciUSAꎬ84(24):9054-9058.WUCSꎬLAIYTꎬLINCPꎬetal.ꎬ2009.Evolutionofreducedandcompactchloroplastgenomes(cpDNAs)ingnetophytes:Selectiontowardalower ̄coststrategy[J].MolPhylogenetEvolꎬ52(1):115-124.YANGJBꎬTANGMꎬLIHTꎬetal.ꎬ2013.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ofthegenusCymbidium:lightsintothespeciesidentificationꎬphylogeneticimplicationsandpopulationgeneticanalyses[J].BMCEvolBiolꎬ13(1):84.YANGYJꎬHUANGJLꎬHUHꎬetal.ꎬ2021.ProgressonconservationandutilizationofPaphiopedilumspeciesinChina[J].JWChinForSciꎬ50(5):108-112.[杨颖婕ꎬ黄家林ꎬ胡虹ꎬ等ꎬ2021.中国兜兰属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研究进展[J].西部林业科学ꎬ50(5):108-112.]ZAVALAPAEZMꎬVIEIRALDNꎬDEBAURAVAꎬetal.ꎬ2020.ComparativeplastidgenomicsofneotropicalBulbophyllum(OrchidaceaeꎻEpidendroideae)[J].FrontPlantSciꎬ11:799.ZHANGDꎬGAOFLꎬJAKOVLICIꎬetal.ꎬ2020.PhyloSuite:Anintegratedandscalabledesktopplatformforstreamlinedmolecularsequencedatamanagementandevolutionaryphylogeneticsstudies[J].MolEcolResourꎬ20(1):348-355.ZHANGRSꎬYANGJꎬHUHLꎬetal.ꎬ2020.AhighlevelofchloroplastgenomesequencevariabilityintheSawtoothOakQuercusacutissima[J].IntJBiolMacromolꎬ152:340-348.ZHANGYHꎬJIAHXꎬWANGZBꎬetal.ꎬ2019.GeneticdiversityandpopulationstructureofPopulusyunnanensis[J].BiodiversSciꎬ27(4):355-365.ZHANGYJꎬLIDZꎬ2011.Advancesinphylogenomicsbasedoncompletechloroplastgenomes[J].PlantDiversResourꎬ33(4):365-375.[张韵洁ꎬ李德铢ꎬ2011.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J].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ꎬ33(4):365-375.](责任编辑㊀蒋巧媛)本文附录请到本刊网站(http://guihaia-journal.com/ajax/publisher/download_pdf.aspx?psu=2CCD15A72AA65E14BBCDF14DB5AA9DCA898549C99465EE9B&journal_id=gxzw&file_no=240102&year_id=2024&issue=1)下载ꎮ41广㊀西㊀植㊀物44卷。

浅析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浅析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现状

浅析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兜兰属植物是一类珍贵的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植物资源的重视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兜兰属植物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对兜兰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药用价值和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兜兰属植物的认识,还为我国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持。

目前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待创新和完善,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还有待加强。

开展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工作,推动我国兜兰属植物研究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2000字】1.2 研究意义兜兰属植物是我国独有的一类植物,具有独特的分类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对兜兰属植物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兜兰属植物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植物资源。

兜兰属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分布,通过深入研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植物的分布、生长环境和特点,为我国的植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兜兰属植物的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兜兰属植物作为我国特有的植物物种,是我国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这些珍稀植物的遗传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兜兰属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研究兜兰属植物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有利于挖掘植物资源中的药用植物,为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对兜兰属植物进行深入研究,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植物资源,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又可以挖掘药用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对兜兰属植物的研究意义重大,值得我们加强相关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植物资源的潜力。

2. 正文2.1 兜兰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兜兰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形态特征、解剖结构和遗传关系的研究,以确定其属别和种别的分类地位。

兜兰属的栽培方法

兜兰属的栽培方法
软腐病
感染褐斑病会使兜兰属植物的叶片出现褐色斑点,防治方法: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使用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褐斑病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蛞蝓
蛞蝓会啃食兜兰属植物的叶片和花朵,防治方法:利用蛞蝓不喜欢刺激性气味的特性,可使用大蒜、香茅等精油制成的喷雾防治。
蚜虫
蚜虫会吸取兜兰属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萎缩、花朵畸形,防治方法:使用吡虫脒、啶虫脒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兜兰属的种类和分布
兜兰属植物的主要特点是其花朵形状独特,花色丰富多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兜兰属植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观赏方面,它们在生态修复、药用、园艺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兜兰属植物的特点和价值
兜兰属植物的繁殖方式
分株法是利用兜兰属植物容易形成侧芽的特点,将侧芽切离母株进行繁殖。
播种法则是在人工环境下对兜兰属植物进行人工授粉,获得种子后进行播种繁殖。
花坛种植
兜兰属植物的园艺应用
适合室内环境
兜兰属植物适合在室内环境中生长,因为它们对光线、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
注意事项
在室内观赏兜兰属植物时,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光线和适宜的温度,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浇水和避免放置在过于干燥的环境中。
兜兰属植物的室内观赏及注意事项
05
兜兰属植物的繁殖与育种
种子采集与贮藏
采集成熟、健康的兜兰种子,并妥善贮藏在阴凉、干燥、通风处。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介质进行播种,如泥炭土和珍珠岩按1:1比例混合。
兜兰种子可在春、秋两季播种,但春季播种效果更佳。
将兜兰种子播种在介质表面,深度为种子直径的1-2倍,播种密度为每个种子间距2-3厘米。
播种后将盆栽置于半阴处,保持介质湿度在80%左右,避免阳光直射。

兜兰亚属12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兜兰亚属12种植物的核型分析

兰 、 带兜 兰、 飘 亨利兜兰 、 密毛兜兰 、 虎斑兜兰 、 带叶兜兰和根茎兜兰等 6 种的核型类 型为 1 , 6 为 2 B型 其余 种 B型。
关键词 : 兜兰属 ; 兜兰亚属 ; 染色体数 目; 核型
中图分类号 : 997 8 3 . Q4. . 0 14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5 3 9 ( 1 )2 05 — 7 10 — 3 52 1 — 12 0 0 0
(.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 究所, 广东省 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 重点
实验室, 广州 50 4 ; . 16 0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陕西 杨凌 7 20 ) 11 0
摘要 : 对兜兰亚属( pdu ugns qh pdu ) 2 却 i ei sbeu pi eim 1 种植物 的染色体数 目和核型进行 了研究 。结 果表 明: o l m P o l
d i1 . 6 /i n10 - 3 5 0 . . 9 o 03 9js . 5 39 . 1 0 0 : 9 .s 0 2 120
Ka y t p so 2 S e iso ph o d l m u g n sPa ipe i m r o y e f1 p ce fPa ipe iu s b e u ph o d l u
No h s S i eh n es o gi l r n oet , 锄g 72 0 , t r wet c- cnU i r T v fA r ut eadF rs y Y 虹 1 10 a血 a c u r )
Ab t a t s r c :Ka y t e f 1 pe is o p o di m ub e usPa o dlm r t de y r o i q s r oyp s o 2 s ce fPq hi pe l u s g n phi pe i u we e su id b o tt s ua h ps

兜兰的莳养对策

兜兰的莳养对策

兜兰的文化寓意
01
02
03
富贵吉祥
兜兰在传统文化中被视为 富贵吉祥的象征,常被用 于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高雅脱俗
兜兰被赋予了高雅脱俗的 文化内涵,常被用来比喻 人的品格高尚、情趣高雅 。
团圆美满
兜兰在中秋节等团圆节日 中也被视为吉祥物,寓意 着家庭团圆、美满和谐。
兜兰的盆景造景应用
造景艺术
04
兜兰的鉴赏与文化内涵
兜兰的观赏价值
独特的形态
兜兰具有独特的形态,其花朵 形状别致,色彩艳丽,具有很
高的观赏价值。
珍稀性
兜兰属于珍稀兰花品种,其生长 条件特殊,因此具有很高的珍稀 性和收藏价值。
多样性
兜兰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兜兰在 花色、花形、叶形等方面都表现出 极大的多样性,为兰花爱好者提供 了丰富的选择。
温度调节
兜兰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温度应控制在18℃28℃之间。在夏季高温时,应加强通风,降低温度;在冬季 低温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避免植株受到冻害。
水肥管理与病虫害防治
浇水技巧
兜兰需要适量的水分,浇水时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在夏季高温时,应增加浇水次 数,保持基质湿润;在冬季低温时,应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基质偏干。同时,应注意避免 积水,防止根系腐烂。
兜兰的莳养对策
2023-11-05
目录
• 兜兰的生物学特性 • 兜兰的莳养技巧 • 兜兰的养护难题与解决方案 • 兜兰的鉴赏与文化内涵
01
兜兰的生物学特性
兜兰的分布与生长环境
兜兰原产于亚洲、非洲和美洲 的热带地区,分布广泛,从海 拔200米到2000米的热带雨林
中都温为18-28℃,在10℃以

茂兰发现“植物大熊猫”野生白花兜兰种群

茂兰发现“植物大熊猫”野生白花兜兰种群

茂兰发现“植物大熊猫”野生白花兜兰种群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茂兰保护区的研究历程•茂兰保护区白花兜兰的生境和生态习性•茂兰保护区白花兜兰的保护现状•白花兜兰的潜在威胁及保护建议01引言茂兰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珍稀濒危植物。

茂兰保护区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属,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

兜兰属植物形态独特,花形奇特,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兜兰属植物概述白花兜兰是兜兰属中的珍稀品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由于白花兜兰数量稀少,繁殖困难,被誉为“植物大熊猫”。

白花兜兰的价值02茂兰保护区的研究历程茂兰保护区的前身是1935年成立的甲定乡,1982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35年成立茂兰保护区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植物为主要目的,是研究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天然实验室。

保护区的意义茂兰保护区的历史兜兰属的描述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极具特色的属之一,其花型奇特,花色丰富多彩,被赞誉为“兰花之后”。

兜兰属的分布兜兰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和太平洋岛屿,我国约有50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兜兰属植物的发现历程白花兜兰的描述白花兜兰是一种常绿草本植物,高约12-15厘米,花色纯白,花瓣呈椭圆形,花径约2厘米,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白花兜兰的发现意义白花兜兰的发现丰富了我国兜兰属植物的种类,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育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源。

同时,白花兜兰被誉为中国“植物大熊猫”,证明了其对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珍稀价值。

白花兜兰的发现历程03茂兰保护区白花兜兰的生境和生态习性茂兰保护区的白花兜兰生长在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域。

它们主要分布在溪流、沼泽、河流等湿地环境中,特别喜欢在林下、石壁、山沟等阴湿环境中生长。

白花兜兰的生境它们生长缓慢,生长期较长,一般需要3年左右才能开花,花期在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之间。

兜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兜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兜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研究进展作者:黎艺璇房林陈红李琳吴坤林曾宋君来源:《热带作物学报》2023年第11期关键词:兜兰;内生真菌;研究进展兜兰属(Paphiopedilum)属于兰科,全球共有109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至太平洋岛屿[1]。

我国约有34种,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海南等地。

兜兰的唇瓣特化成兜状,颇似拖鞋,故又称为“拖鞋兰”或者“仙履兰”等,其花型奇特,观赏价值极高,是兰科植物中的珍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随着花卉市场对兜兰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十几年人们对野生兜兰持续采集,加上生境破坏,导致野生兜兰数量急剧减少,兜兰属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而被禁止交易[2],在中国除带叶兜兰和硬叶兜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外,其他种类均为一级保护植物(2021)。

而兜兰的繁殖难度大,传统繁殖主要依靠分株来进行,繁殖系数低;目前兜兰的组培快繁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大部分种类与品种均不能利用其进行规模化生产;种子的无菌播种和共生萌发是目前兜兰规模化繁殖的主要手段。

兰科植物种子细小且无胚乳,储藏的养分很少,自然条件下不能自主萌发,只有通过与真菌共生获得养分才能萌发[3]。

真菌还有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在兜兰植物整个生活史中,共生真菌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兜兰共生菌的了解,可以应用于种子萌发并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有助于解决兜兰人工有性繁殖的难题,并改善根际环境而促进其健康生长,对兜兰的保护和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越来越多专家学者开始着手于兜兰内生真菌的研究,但由于兜兰材料珍稀,总体研究报道还较少[2]。

本文从兜兰内生真菌的特点、分离鉴定方法、菌根真菌种类、兜兰与真菌互作方式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兜兰内生真菌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兜兰属植物的就地和迁地保护、种子共生萌发和商品化生产提供参考。

1兜兰菌根的特点在自然界,共生菌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几乎所有的兰科植物均与真菌共生形成菌根。

国产兜兰属植物观赏价值评价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

国产兜兰属植物观赏价值评价及其在华南地区的应用前景分析

( . o t C iaB t ia G re , hns cdmy f c n e , u n zo 16 0 C ia 2 G a u 1 S uh hn oa cl ad n C ieeA a e i cs G a gh u5 5 , hn ; . rd — n oS e 0 aeU i ri fh hn s cdmyo cecs B in 0 0 9 C ia t nv syo teC ieeA a e f i e , e ig10 3 , hn ) e t S n j
中 图 分类 号 :62 3 ¥8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6— 6 0 2 1 ) 2— 0 9— 5 10 9 9 (0 1 0 00 0
Ev l t0 f O r a e t lVa u fPa a ua i n O n m n a l e o phipe iu s r b e n o d l m Dit i ut d i
国产 兜 兰 属 植 物 观 赏价 值 评 价 及 其在 华 南 地 区的 应 用 前 景 分 析
曾宋君 , 一 夏念和 陈之 林 吴坤林 段 , , , 俊
( . 国科 学 院 华 南 植 物 园 , 东 广 卅I 160 2 中 国科 学 院研 究 生 院 , 京 104 ) 1中 广 05 ; . 5 北 0 0 9
Ch n nd An lsso iia in Pr s c n S u h — Chi a 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a y i fUtlz to o pe ti o t — n
Z n o g n 一 X aN ah , h nZ in , u l g , unJn e gS nj , i i e C e hl WuK ni D a u u n i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兜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龙波¹龙春林º¹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N o.2004D K A30430&2005D K21006),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5C0053M)资助项目关键词兜兰组织培养保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兜兰属植物是兰科中的珍品,被5华盛顿公约6列为Ñ级珍稀濒危物种,有许多种是极具观赏价值的世界级花卉名品;其花期长,花色庄重素雅,花型奇特,其唇瓣状如拖鞋,故有/拖鞋兰0之称。

杏黄兜兰是世界上非常罕见的黄花种类,和硬叶兜兰并称为/金童玉女0,在国际兰花展中屡获金奖。

本文概述了近20年来国内外对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兜兰属植物在组织培养、保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理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在杂交育种、种质保存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均有待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1兜兰属植物的概况兜兰,又称/女士拖鞋兰0、/仙履兰0,是兰科兜兰属(Paphiope dilum)植物的统称。

在拉丁语中,兜兰的属名Paphiopedilum由爱神Paphos和鞋子Pedilon组合而成,即爱神之鞋,以其唇瓣的形状而得名。

兜兰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也是最奇特的观赏兰花[1,2]。

本属植物的花形十分奇特,唇瓣呈兜状,酷似旧时欧洲淑女的拖鞋;背萼特别发达,具有艳丽的花纹。

兜兰与其他兰花明显不同的地方是,2枚能育雄蕊着生在蕊柱的两侧;发达的背萼呈扁圆形或倒心形,在各瓣中最显著。

因此,兜兰以其独特魅力和许多优异特性而备受世界花卉爱好者的钟爱。

全世界约有兜兰属植物66种,近年来发表了10余个新种,总数增加到80余种[3],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1/3以上分布于中国。

杏黄兜兰自传入欧美后,获得近百个美国兰展奖项,热潮至今未衰。

硬叶兜兰曾勇夺世界兰展全场总冠军,惊艳兰坛。

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被并称为/金童玉女0,是兰花中的珍品,备受世人的关注。

然而受盛名之累,中国的兜兰属植物虽然丰富,但由于过度采集、走私出境猖獗以及生境破坏等原因,近十几年来野生兜兰的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逐渐萎缩,不少种类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针对野生兜兰受到掠夺性采挖和贸易而导致该类群植物迅速减少甚至灭绝的状况,5华盛顿公约6(即5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6,Convention on Int ernational T 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CITES)把所有兜兰属植物列入其附录一名录,等同于大熊猫的保护等级,受到国际社会的严格保护。

2研究进展由于兜兰属植物的奇特性和巨大的观赏价值,不少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兜兰属的分类学、形态学、细胞学、地理学、栽培和杂交育种的工作,并出版了一些专著[4-12]。

现从以下8个方面对兜兰属植物的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概述:2.1形态学和细胞生物学唐沢耕司[4]对几十种兜兰进行了形态学的观察和核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类上的讨论,将兜兰属划分成六个亚属。

Braem G J[12]对兜兰属的分类与唐沢耕司的基本一致。

任玲等对兜兰(P.godefroyae St ein)有性生殖全过程曾有过详细的研究。

结果表明兜兰胚珠具一层珠被,胚囊发育为葱型,胚乳具二核。

种子成熟时胚柄及胚乳核都消失。

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球形胚。

单粒分散的花粉包裹于黄色粘性物质中。

推测此粘液可能是花粉鞘类物质,它使得传粉效率更高,但这种花粉团块的结构在兜兰属中是否普遍,在兰#341#科植物系统发育上有何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的比较和观察[13]。

孙安慈[14]对兰科植物的兰属、兜兰属及石斛属16个种的叶片及其横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

观察发现兜兰属的各个种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多边形,花叶类上表皮细胞表面明显呈乳突状,叶肉有分化;绿叶类呈龟背状隆起,叶肉不分化。

叶表皮细胞形状、表面的突起和纹饰、叶肉分化与否等反映了各属的特征。

叶片形态结构特征也反映了各个种的生长习性,对生长环境的适应。

因此,认为叶片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种、属分类的参考。

2.2组织培养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大规模克隆繁殖,无疑可以减轻对野生兜兰植物的采集压力。

由于兜兰原生种的组织培养较难,杂交种的组织培养相对较易,因此利用杂交种进行组织培养是国外兜兰商品化种苗生产的主要方式。

兜兰与大多数洋兰一样,由于种子的胚发育不完全,在自然状况下需与真菌共生才有极少数的萌发。

国内外对兜兰菌根的研究发展缓慢。

李明[15]曾采用根组织切片法从杏黄兜兰根内分离到13株真菌,其中以镰刀菌和组丝核菌为优势菌。

将组丝核菌JF74, JF75,JF80制成菌剂,施入杏黄兜兰根部,对杏黄兜兰产生了一定的促进生长的效果。

但是镰刀菌对杏黄兜兰是有益还是有害及其作用机理还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的组织培养研究着重于优化培养条件,如外植体的取材、培养基成分和激素的选择试验。

研究发现用杂交种兜兰的外植体诱导类原球茎较易获得成功[16-22],而采用无菌种子萌发技术,已成功地获得多种兜兰的无性克隆个体[23-27]。

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兜兰属植物的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尚未见报道。

随着人口增长、环境变化、滥伐森林和耕地沙漠化,一些珍稀的物种以及具有抗虫、病、毒、不良环境潜能的地方栽培品种已经灭绝或濒于绝种。

此外,因植物育种技术的发展,高产品种单一化趋势日益明显,植物遗传基础越来越窄。

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保存种质,所占空间小,基因型稳定,受外界影响小,同时也便于种质交换和转移,防止有害病虫的人为传播。

然而,在兜兰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技术方面国内外仍然是空白。

2.3传粉生物学Hans B¾nziger从1990到1994年共花了224小时持续在泰国常绿林里观察紫毛兜兰,发现其周围大约有100种双翅目食蚜蝇,在15个实验对象中有效花粉传播者主要为雌性的Episyrphus alternans,Syrphus fulvifa-cies,Betasyrphus serarius。

紫毛兜兰靠花色和散发出类似尿素的味道来吸引远距离的昆虫,退化雄蕊(可能是模拟一滴蜜汁或露水)引诱近距离昆虫。

当昆虫被吸引时,便着陆于中央一突疣(伪装成栖木),因控制不住而滑入兜内。

为了防止昆虫飞出,唇瓣形成囊状,所以昆虫只能擦过柱头,粘上花药逃出去。

粘稠的花药至少可以持续8周的生活力,但只有8%的植株可以产生蒴果[28]。

刘可为等对杏黄兜兰的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杏黄兜兰的繁育系统是兼具异交和自交的混合交配系统。

杏黄兜兰是一种食源性欺骗的植物,它模仿食源性植物黄花香。

此外,通过检测还发现杏黄兜兰的花粉为脂质;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在花朵开放期内具有同步性,而花粉在柱头凋落后仍具活力,去除了雄蕊可明显延长花朵开放时间[29]。

2.4保护生物学罗毅波等在了解了国际兰科植物研究和保育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关于兰科植物保育的研究与国际同类工作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30]。

他们认为兰科植物由于其单个果实内具有成千上万颗种子,因而利用种子进行大规模繁殖就成为兰科植物迁地保护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兜兰属植物来说,目前组织培养等方法还未取得突破,种子繁殖就成为唯一的规模繁殖的方法[3]。

刘仲健等[31]对梧桐山野生的紫纹兜兰进行了观察,研究了当地的气候、植被、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与紫纹兜兰之间的关系。

观察结果表明,梧桐山地区的紫纹兜兰在次生阔叶林下生长良好;大多数开花的紫纹兜兰均能结果。

因此认为,紫纹兜兰生存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应该是其生境亦即森林的破坏,而不是其自身存在的生物学缺陷。

居群遗传学的研究可以解释植物的遗传变异水平及其空间结构,为制定原地保护策略提供基本数据。

李昂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 hum)和独花兰(Changnienia amoena)4个天然群体的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两种兰科植物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结果表明,适时的迁地保护对硬叶兜兰是必要的。

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物种的进化历程和濒危机制,并且能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2]。

# 342 #2.5分子生物学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分类鉴定和品种鉴别,为兰花的分类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也为兰花保护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至今为止,国内外用此技术研究兜兰属遗传多样性的报道并不多见。

Antony V Cox等[33]应用核rDNA的ITS核苷酸序列数据,研究杓兰属、兜兰属、美洲兜兰属、碗兰属、墨西哥兰属的150~170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其中兜兰属的研究包括了中国兜兰属的15个原生种。

研究认为section Parvisepalum应从短瓣亚属subgenus Brachyp-etalum中划出另立一亚属subgen Parvisepalum;而sec-t ion Coryope dilum和sect ion Pardalopetalum应归为一个组section Pardalopet alum。

ITS树状图明确了5个属和各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兜兰属的划分与Cribb的传统分类基本一致。

国内也有应用分子标记的报道,孙彩云曾利用RAPD和同工酶分子标记技术来分析中国兜兰种间亲缘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R APD和同工酶两种手段对种间亲缘关系的划分与传统分类大致吻合,同工酶比RAPD的结果更接近传统分类。

兜兰亚属需进一步分组,彩云兜兰、卷萼兜兰、紫纹兜兰及其变种云南虎皮应自成一个组,白花兜兰和同色兜兰的真正的分类学位置应如何确定尚需进一步研究[34]。

2.6系统演化和生态地理王英强[35]分析了国产兜兰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兜兰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趋势与生态地理环境的关系。

国产兜兰主要分布于热带过渡地区(南亚热带),主产于西南各省区;大多数种类生长于石灰岩山地,多为半附生兰,呈丛生生长;国产兜兰属中最原始的短瓣亚属绝大部分种类仅分布在滇东南地区与贵州、广西连成一片的岩溶地貌的石灰岩地区,而兜兰属中较进化的兜兰亚属大部分种类在本区皆有分布。

这说明滇东南的石灰岩地区可能是兜兰属的起源中心和演化中心,中国的南亚热带地区是兜兰属植物的生态多样性中心。

2.7生理生态G ehring[36]发现茉莉酸会使P.supersuk和P.ton-sum这两种兜兰的保卫细胞关闭。

在5~15min内茉莉酸导致细胞内的酯化上升0.5个pH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