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市场小币种挂牌交易大事记

合集下载

证券市场大事记

证券市场大事记

2003年证券市场大事记周菊荣2003年1月2日由权威组织发布的内地市场第一个交易所国债指数——上证国债指数(代码000012)以静态(通过报刊、网站等形式)正式对外发布,一段时间后将开始实时动态发布。

2003年1月2日企业债回购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其中三天回购品种证券简称RC-003,证券代码131900;七天回购品种证券简称RC-007,证券代码131901.深交所债券交易费率新标准也于同日开始实施,比原费率平均降低幅度达50%。

2003年1月6日《中国证券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2002年券商股票市场承销业务总量为778.4亿元,较2001年缩水三成;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独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由32家券商承销。

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规定将于2003年2月1日起施行。

2003年1月10日上证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实施细则》开始实行,正式开展大宗交易业务。

2003年1月11日第七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京举行。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2003年1月12日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开业。

2003年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目前已批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以及渣打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三家外资银行的上海分行从事QFII境内证券投资托管业务。

QFII制度的引进是我国向外资开放国内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

2003年1月14日财政部发出《财政部关于2003年记账式国债发行招标规则的通知》,作出的重大变化有,招标方式在原先单一的“荷兰式”基础上增添“美国式”招标方式,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2003年国债承销团成员都可以跨市场参加国债招标活动。

2003年1月14日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证监会将继续加强证券期货法治工作,大力推进诚信建设,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水平,不断改善市场结构。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10周年大事记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10周年大事记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10周年大事记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货币市场》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1993年 12月2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 1994年 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文(银发[1994]44号)通知设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肖钢为交易中心负责人 2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章程 3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系统试运行 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运行,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由央行对社会公布 4月5日交易中心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增设港币/人民币交易业务
【总页数】6页(P2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92
【相关文献】
1.创新二十载迈步从头越祝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20周年 [J],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10周年有感 [J], 牟海阳
3.关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0周年庆优秀征文评选结果的公告 [J],
4.新时期人民币汇率的政策理念与市场基础——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10周年[J], 吴富林
5.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暨中国货币市场论坛成功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92年上海证券市场大事记

1992年上海证券市场大事记

1992年上海证券市场大事记
199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在上
海证券市场上,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以下是1992年上海证券市
场的一些重要大事记:
1. 1992年4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
国证券市场迈入了现代化阶段。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中国证券
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1992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通了股票交易市场,这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正式启动。

股票交易市场的开通为中国企
业和投资者提供了更多融资和投资渠道,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3. 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实行了“两市制”(A股市场和
B股市场),A股市场面向境内投资者,B股市场面向外资和境外投
资者,这一举措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 1992年,中国证券市场开始实行了“T+0”交易制度,即当
日买入当日卖出,这一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市场流动性,促进了证券
市场的活跃度。

总的来说,199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上海证券市场的成立和股票交易市场的开通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一系列制度改革也为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延边州区域韩元统一挂牌交易机制实践探索与启示

延边州区域韩元统一挂牌交易机制实践探索与启示

延边州区域韩元统一挂牌交易机制实践探索与启示张文生;张敬【摘要】"Yanbian area unified won quote trading mechanism is relying on a self-developed" Yanbian area won uniifed offer platform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quotation platform), composed of industry and trade of Yanbian Kore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construction, four won business agency co sponsored in the state four line 93 outlets, generationof 12 against abide by RMB against the South Korean won banknotes listed trading rules, for social public provide won cash transactions services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mechanism. Since the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sm, Yanbian won cash transaction market stability, bank statements sale income level increased, nearly three months, the Yanbian Korean won banknotes node exchange business volume reached 200 billion won. In Yanbian Prefecture of Jilin Province in the country take the lead in achieving regional banks won cash uniifed listing transaction mechanism, achieved good social effect, to promote the border region currency listing provides a valuable reference.%“延边州区域韩元统一报价交易机制”,是指依托自主开发的“延边州区域韩元统一报价平台”(以下简称报价平台),由延边州工、中、建、交4家韩元业务经办行共同发起,在全州四家行93个营业网点,12个代兑点共同遵守人民币兑韩元现钞挂牌交易规则,为社会公众提供韩元现钞买卖交易服务的行业自律性机制。

2019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9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9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作者:来源:《金融周刊》2020年第06期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

同时,第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 MLF)不再续做。

1月17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组织市场成员制定了《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试行)》,促进了境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规范发展,进一步提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水平。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8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2019年第一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金额为2575亿元,以优惠利率为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为银行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即永续债提供流动性支持,并将合格的银行永续债纳入央行担保品范围。

1月25日,中国银行成功发行400亿元国内首单银行永续债,实现2倍以上认购,发行利率位于区间下限。

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了首次CBS操作,费率为0.25%,操作量為15亿元,期限1年。

1月29日,为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银发[ 2019)11号)。

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苏里南中央银行续签规模为10亿元人民币/11亿苏里南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2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各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45%和2.80%。

2月21日,发布《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

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

2005年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一年。

以下是该年份发生的重要事件:1. 2005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分层市场制度改革的重要一年。

该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了上市公司分层管理和交易制度创新。

这一改革旨在推动上市公司分层管理制度建设,优化上市公司分层交易制度,提高分层市场的运行效率和监管水平。

2.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实施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IPO排队时间过长的难题,缓解了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为更多的优质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机会。

3.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还启动了ETF产品,即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产品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拓宽了投资渠道,同时也提升了市场的活跃度。

4.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实现了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运行。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

2005年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一年。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继续推动市场改革,提高市场运行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我看来,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重要事件彰显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市场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未来,上海证券交易所能够继续积极推动市场改革,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服务,助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2005年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一年,该年度的重要事件向外界展示了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决心和力度。

在这一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分层市场制度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改革、ETF产品推出以及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运行。

这些改革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机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5年实施的分层市场制度改革是当时我国资本市场的重大举措。

资本市场二十年大事记及有影响案件wx

资本市场二十年大事记及有影响案件wx

资本市场二十年大事记及有影响案件一、大事记1.1984年8月10日,《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管理办法》获批。

2.1986年9月26日,上海建立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

3.1984年11月14日,飞乐音响股票成第一支公开发行股票。

4.1987年9月,中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5.1988年4月26日,真空电子成为首个采用溢价方式发行股票的公司。

6.1988年7月18日,上海首家证券公司上海万国证券成立。

7.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并引入期货交易机制,成为中国期货交易的开端。

8.1990年12月1日,《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施行。

9.1990年12月17日,申华实业成为首个进行拆细的股票。

10.从1991年开始,出现了一批投资于证券、期货、房地产等市场的基金(统称为“老基金”)。

11.1991年4月27日,《深圳市股份(内部)有限公司管理细则》获通过。

12.1991年5月15日,《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13.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14.1991年7月15日,上证指数正式推出。

15.1991年8月1日,琼能源发行首支可转换企业债券。

16.1991年9月17日,《深圳市证券业务部分业管理暂行规定》颁布。

17.1991年10月31日,深南玻与深物业成为首个发B股的公司。

18.1991年11月22日,《上海人民币特种股票管理办法》出台。

19.1991年12月5日,《深圳市人民币特种股票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20.1991年12月28日,《股票集中托管方案实施细则》发布。

21.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成上交所开业后首支上市股票。

22.1992年5月15日,《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及《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颁布。

23.1992年5月15日,《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发布。

24.1992年7月1日, STAQ系统正式投入运行。

25.1992年10月,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标准化期货合约——特级铝期货标准合同,实现了由远期合同向期货交易过渡。

新华大宗交易中心大事记

新华大宗交易中心大事记

新华大宗交易中心大事记交易中心大事记新华浙江铭源商品投资咨询电话: 400-011-0825●2014年10月22日,新华社直属企业中经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苏会志主持召开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董事会并当选为新华大宗新一任董事长。

●2014年10月20日,新华大宗与都市快报携手建立“新华都市国际版画中心”,打造国内首个版画艺术品电子化交易平台,联手国内国际强势媒体和国内外著名艺术机构、艺术院校和知名艺术家,开创全球版画艺术品流通交易新渠道。

●2014年10月10日,杭州市市长张鸿铭专门听取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总经理杨宏森工作汇报。

●2014年9月26日,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棉花/纱线品种上线仪式在首届中国棉纺化纤业高峰论坛正式启动。

首批运营的品种包括棉花、纯棉普梳32支针织纱、纯棉普梳32支机织纱、纯棉精梳40支针织纱、纯棉精梳40支机织纱。

新华大宗与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纺织机关服务局的中博实业发展总公司共同合作,并将推出“新华中博Big Market B2B电子商务平台”。

●2014年9月26日,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与杭州萧山区政府共同主办了以“拓展视野、抓住机遇、促进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棉纺化纤业高峰论坛”,并举办了新华大宗棉花、纱线品种上线仪式。

浙江省交易所联合会会长斯鑫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朱国贤,中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明,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陈建忠,浙江省国资委副主任朱恒福,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院长李进才,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青翠,国务院国资委纺织机关服务局副局长郑志坚,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张松财,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楼增明,浙江省金融办非银市场处处长王响亮,新华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总经理、浙江省交易所联合会执行会长杨宏森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会议。

●2014年9月16日-19日,新华大宗总经理杨宏森参加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并在其中的“第六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上就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改革等相关问题发表主题演讲。

边境地区小币种外汇兑换和结算、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边境地区小币种外汇兑换和结算、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边境地区小币种外汇兑换和结算、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张军生【摘要】小币种挂牌交易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往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平台.本文以延边地区为例对开展小币种业务的金融机构和小币种业务进行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期刊名称】《吉林金融研究》【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3页(P43-45)【关键词】边境地区;小币种;政策建议【作者】张军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延边州中心支行,吉林延边 1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6近年来,随着延边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个人往来的不断扩大,延边州内各外汇指定银行相继开办了相邻国家的小币种货币业务。

自2008年7月起,延边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相继开办了韩元结售汇、存款、汇出汇款以及韩元存单质押贷款等业务。

延边农村合作银行也于2010年5月在全省率先开办卢布现钞兑换业务。

为全面掌握这些小币种货币具体兑换和结算情况,我们对金融机构开展小币种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小币种货币与人民币进行兑换和结算量增长变化情况(一)韩币结汇与售汇呈“此消彼长”态势2011年1至4月,延边州韩币结汇额折合5019.09万美元,同比增长10.84%,占同期结汇总额的12.67%,来源主要为赴韩劳务人员工资收入以及居民个人在汇率低点所购外汇。

相比之下,同期延边州韩币购汇业务量较小,仅折合35.77万美元,同比下降43.01%,占同期售汇总额的1.25%,购汇用途主要是支付留学学费及生活费、旅游以及利用汇率差获取收益。

(二)韩元汇款规模有限目前,延边州的韩元汇款业务仅局限于中国汇往韩国。

2010年累计发生业务332笔,金额208.80万美元,同比下降62.67%。

2011年1至4月累计发生业务47笔,金额20.16万美元,同比下降74.57%,主要为出国留学学费及生活费支出。

(三)卢布现钞兑换业务稳步发展延边农村合作银行于2010年6月份起正式办理卢布现钞兑换业务,当年累计买入3437万卢布,卖出2730万卢布。

义乌小商品发展史

义乌小商品发展史

义乌小商品发展史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政府引导时期(1982-1992年):义乌政府于1982年发布了全国第一份明确认同农民商贩和专业市场合法化的政府文件,这标志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正式开放。

1984年,义乌提出了“兴商建县”的战略,进一步推动了小商品市场的发展。

到了1992年,首个大型室内市场——篁园小商品市场建成开业,这标志着义乌小商品市场开始走向成熟。

2.快速壮大时期(1993-2019年):1993年,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负责市场的行政管理工作。

随后,义乌国际商贸城一至五区市场相继投入使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转型变革时期(2020年至今):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义乌开始探索市场的转型升级。

2019年,义乌市委宣布将发展以新型进口市场为标志核心、线上线下数字化联动、全球化布局、货通天下的第六代市场,实现市场的转型升级。

在上述发展过程中,义乌小商品市场凭借其强大的产业链支撑能力和良好的市场环境,逐渐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进口和转口商品集散地之一,连续31年位居中国专业市场成交额榜首。

— 1 —。

零售市场小币种挂牌交易大事记

零售市场小币种挂牌交易大事记

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1月13日发布公告制定《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自2011年8月23日起,全国的银行和企业均可开展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简称人民币ODI)。

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11年全年的人民币ODI规模为201.5亿元。

资金规模不大,而且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等华人聚居地区。

3.3.2.3 企业在越南投资的优势(1)越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钛、锰、铬、锡、磷等。

(2)政治时向相对稳定根据香港国际政治经济信息调查咨询中心(PERC)的资料统计,在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排行榜中,越南排在中国香港、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之后。

越南还被认为是安全的投资地区,越南几乎没有受到过恐怖主义的威胁和袭击,国内生产及进出口的安全系数较高。

(3)具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越南投资促进政策规定,自2004年起在高科技园区内的投资者享受土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多种优惠政策。

投资经营税收政策规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8%,并给予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经济区以及特别鼓励投资项目的企业所得税20%、15%和10%的优惠税率制度。

自2004年1月1日起,越南对越侨和常住越南的外国人的投资所得利润转出境外时免予征税。

3.3.3 中国与缅甸合作的现状与优劣势分析3.3.3.3 企业在缅甸投资的优势(1)丰富的资源缅甸是一个资源大国。

缅甸领土有676581平方千米,属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可耕面积是中国总可耕面积的一半,人口只有五千多万。

(2)劳工成本低廉目前缅甸制造工人薪资平均每月大约还不到20美元,在东南亚各国中是最低的,这对于劳工密集产业相当有利。

3.3.4.4 企业在老挝投资的问题(1)经济环境老挝宏观经济不稳、通胀率高、汇率波动、老币币值下跌等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因为它造成收入难以估计,加之通胀和汇率的变化直接冲击着产品价格、员工工资水平和商品进口,影响了经营费用。

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字号大中小文章来源:沟通交流2015-02-26 18:05:54打印本页关闭窗口1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科技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4〕9号),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拓宽适合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方面进行工作部署,要求金融机构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做好科技金融服务各项具体工作。

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的通知》(银发〔2014〕19号),在北京、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山西、浙江、吉林、河南、深圳开展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操作试点,主要解决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货币市场平稳运行。

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3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1月26日,印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市场〔2014〕1号),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理财产品入市并进行了相应规范。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建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及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4〕29号),建立场外金融衍生产品集中清算机制,促进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健康规范发展。

1月29日,为贯彻落实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印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4〕23号),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小微企业、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就业等民生领域以及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金融服务工作。

1月30日,为进一步改善宏观调控,规范再贷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中央银行流动性管理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央银行履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调整再贷款分类的通知》(银发〔2014〕36号),将再贷款由三类调整为四类,即将原流动性再贷款进一步细分为流动性再贷款和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金融稳定再贷款和专项政策性再贷款分类不变。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2005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的重要时期。

以下是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事记。

1.1月2005年1月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决定自1月10日起,利用交易所交易系统试点交易“分级基金”。

2005年1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启用新一代交易系统--“STARS”系统,这是上证所首次采用完全属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证券交易系统。

2005年1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实施细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实施细则》,这是中国资本市场首次对股票和债券交易进行全面细则化的管理。

2.2月2005年2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ATR公司等共同开发的上证指数期货品种融资融券竞价交易系统正式上线。

200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将于3月1日起,开展符合条件的三个新兴行业重组上市的试点工作。

3.3月2005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台《上海证券交易所单位新股公开发行规则(试行)》,进一步完善了新股发行和上市的制度安排。

2005年3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东证期货公司正式开展存量股指期货套利业务。

4.4月2005年4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新闻公报,宣布自2005年7月1日起,将实施新的业务手续费率标准,并对股票、基金、债券、权证的业务手续费率进行了调整。

5.5月2005年5月10日,A股市场首次发生一只股票在上证指数样本股中市值最大的股票中获得纳入上证50指数资格,这标志着A股市场纳入上证50的证券范围进行了扩大。

2005年5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德国证券交易所达成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中国国内首个人民币境内上市外国股票的工作。

6.6月2005年6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宣布自2005年7月4日起,对在上证A股市场上市的非上证50指数成份股均进行调整,取消了A股非上证50成份股涨跌幅度涨停幅度的限制。

2006中国经济大事记

2006中国经济大事记

2006中国经济大事记(1月~6月)2006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提供1月2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决定》公布,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自2月1日起施行。

1月4日商务部、证监会、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投资者可以对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和股改后新上市公司两类对象进行战略投资,将于1月31日起施行。

人民银行决定,即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简称OTC方式),改进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并研究部署加快气象事业发展工作。

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环保总局日前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

文件要求,清理有关限制性规定的工作必须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

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

人民银行2006年工作会议召开,讨论2006年货币政策: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狭义货币供应量分别增长16%和14%,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

1月6日 2005年全国各种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财政部、民政部安排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40.48亿元。

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

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并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1月10日国务院发布5件国家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月11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分别通过《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计划》、《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计划》、《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条例(修订草案)》等。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

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大事记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事件备受关注。

2005年,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许多让人印象深刻的大事。

本文将围绕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大事记展开,旨在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和解读,深入探讨我国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 2005年3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办了“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同业竞争研讨会”,这是一个关于资本市场竞争和发展的重要会议。

各家券商、基金公司等业内人士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这次研讨会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

2. 2005年5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香港交易所签署了《上交所与港交所合作备忘录》,双方同意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两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这一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和互动,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

3. 2005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上市公司责任报告书审核制度,加强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

这一举措旨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真实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4. 2005年10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了我国平安保险和我国银行两家大型金融机构,这标志着证券市场对金融股的开放和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我国平安保险和我国银行的上市,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为证券市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总结回顾:2005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中,证券交易所不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完善市场监管,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以及成功上市了我国平安保险和我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

这些事件不仅为证券交易所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

深交所大事记

深交所大事记

深交所大事记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纪元的开始。

1991年4月,深交所进行了第一次挂牌交易,公司有12家企业。

1992年,深交所开通了深圳A股市场以及配套的交易、结算、证券登记等系统。

1998年,深交所开始了对外开放,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深交所交易。

2001年2月,深交所开始了主板市场试点,标志着深交所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04年,深交所推出了创业板市场,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2013年,深交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市场,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015年,深交所宣布全面推进注册制改革,在试点注册制的指导下,深交所A股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6年,深交所推出了科创板市场,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融资途径。

2019年,深交所成立了科创板并购基金,加速科技企业的上市和并购步伐。

深交所在A股市场的运作中,积极引入国外经验和技术,提高交易效率和市场透明度。

深交所不断完善上市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制度,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深交所还加强与国际证券交易所的合作,扩大国际市场影响力。

2020年,深交所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和监管能力。

深交所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建立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深交所加强信息技术和数据安全建设,防范网络风险。

迎合新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深交所着力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新资本市场生态。

深交所逐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

深交所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深交所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引领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深交所将继续保持务实担当的精神,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原则,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006年度中国连锁业十大事件

2006年度中国连锁业十大事件

企业导报6年月号『行业聚焦』■政策法规规范零供交易市场2006年7月13日,《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和《零售商促销行为管理办法》经商务部第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和工商总局同意,分别自2006年11月15日和10月15日起施行。

商务部还将会同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等部门建立全国打击不规范促销专项行动部际协调小组,组织开展“整治商业零售企业不规范促销行为专项行动”。

■国美永乐合并重洗家电连锁牌局4月19日,大中和永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核心内容是“在约定期限内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实现股权合并”,并计划在一年内全部完成。

7月25日,国美宣布以52.68亿港元“股票+现金”的形式并购永乐90%股份。

黄光裕将持有新公司51%的股份,陈晓通过合并公司和管理层持有12.5%的股份,摩根斯丹利持有2.4%左右。

■百思买收购五星显外资战略之变2006年5月29日,百思买收购五星的合资公司新五星电器,合资公司注册资金为9.45亿元人民币,仍将继续以五星品牌经营。

2006年8月5日,百思买五星电器公司出资1.2亿元人民币重金打造的西部旗舰店将在成都市八宝街盛装亮相。

百思买进攻西部战略正式拉开序幕。

■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质量商务部大力推进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培育出25万家左右的“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今年6月,商务部拨付了2005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补贴资金2.04亿元,8月预拨了2006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80%的农家店补贴资金3.29亿元。

并实施质量回访制度,堵塞漏洞,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实施质量。

■铜锣湾冒进终致内伤发作2006年4月,铜锣湾因资金链紧张而将位于深圳总店华发北铜锣湾易手京基集团。

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80%的铜锣湾百货店暂停营业。

2006年5月起,印尼第一大财团力宝集团开始全面入主铜锣湾,力宝集团在铜锣湾百货首期注资1亿元,控股比例达51%以上,未来两年内还将分期投入10亿元。

货币政策大事记

货币政策大事记

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字号大中小文章来源:沟通交流2014-02-28 17:27:09打印本页关闭窗口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1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SLF),对金融机构开展操作,提供流动性支持。

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有效发挥短期再贷款流动性供给功能的通知》(银发〔2013〕22号),要求各分支机构充分认识再贷款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供给的积极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短期再贷款作为解决短期流动性不足的正常资金来源渠道,有效运用短期再贷款工具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流动性需求。

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签订《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

海峡两岸的金融机构除可通过代理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外,也可通过清算行渠道为客户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汇报2012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

2月6日,发布《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7日,出台《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信贷政策工作的意见》(银办发〔2013〕26号),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和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加强对“三农”、中小企业、城镇化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障性安居工程、就业等民生工程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工作。

2月8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就加强中国与新加坡金融服务领域合作的相关安排,经过评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3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银发〔2013〕58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政策,进一步发挥支农再贷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功能,同时做好春耕备耕金融服务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直接投资-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
中国人民银行2011年1月13日发布公告制定《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自2011年8月23日起,全国的银行和企业均可开展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简称人民币ODI)。

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2011年全年的人民币ODI规模为201.5亿元。

资金规模不大,而且投资目的地主要集中在、新加坡等华人聚居地区。

3.3.2.3 企业在越南投资的优势
(1)越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钛、锰、铬、锡、磷等。

(2)政治时向相对稳定根据国际政治经济信息调查咨询中心(PERC)的资料统计,在亚洲13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排行榜中,越南排在中国、马来西亚和中国地之后。

越南还被认为是安全的投资地区,越南几乎没有受到过恐怖主义的威胁和袭击,国生产及进出口的安全系数较高。

(3)具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越南投资促进政策规定,自2004年起在高科技园区的投资者享受土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多种优惠政策。

投资经营税收政策规定,、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8%,并给予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经济区以及特
别鼓励投资项目的企业所得税20%、15%和10%的优惠税率制度。

自2004年1月1日起,越南对越侨和常住越南的外国人的投资所得利润转出境外时免予征税。

3.3.3 中国与缅甸合作的现状与优劣势分析
3.3.3.3 企业在缅甸投资的优势
(1)丰富的资源缅甸是一个资源大国。

缅甸领土有676581平方千米,属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可耕面积是中国总可耕面积的一半,人口只有五千多万。

(2)劳工成本低廉目前缅甸制造工人薪资平均每月大约还不到20美元,在东南亚各国中是最低的,这对于劳工密集产业相当有利。

3.3.
4.4 企业在老挝投资的问题
(1)经济环境
老挝宏观经济不稳、通胀率高、汇率波动、老币币值下跌等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因为它造成收入难以估计,加之通胀和汇率的变化直接冲击着产品价格、员工工资水平和商品进口,影响了经营费用。

(2)法律体系不完善
老挝针对外资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对于已有法律法规,定义不尽统一,各部门解释不仅相同,缺乏执行力度保障,更改法规比较随意,在农业、通信、电力等行业至今仍缺乏行之有效的鼓励外国投资的具体法规和配套措施。

(3)缺乏有熟练技术和只是水平高的劳动力
(4)基础设施(道路和电信)
老挝没有出,几乎没有铁路,主要靠有限的公路、河水运和航空运输。

老挝现有的国道干线的柏油路主要是利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行的贷款修建的,只有约3900千米,其余的都是沙石路或土路,一到雨季,道路泥泞,无法行走。

由于老挝地处中南半岛腹地,不易接近国际市场,绝大多数进出口贸易都要经过第三国转口,从而增加了运费,降低了商品的竞争力。

电信方面,老挝电信联营公司与其他国家相比服务费昂贵,国电信网非常有限,网上资料数据不全,尤其是投资、劳动力、经营状况和劳动力素质等有段资料更是少而又少。

(1)金融体系之后
老挝的银行很少。

1999年初,老挝将原来的8家国有商业银行整合为4家,即新老挝银行、老挝澜沧银行、老挝农业促进银行和老挝外贸银行。

老挝澜沧银行业务遍布全国,新老挝银行业务集中在中部和南部,老挝外贸银行则是老挝的进出口银行。

此外,老挝还有2家合资银行和8家外国银行代表机构(万象商业银行、英国渣打银行代表办事处、盘谷银行支行和泰国农民银行支行等)。

老挝的银行业务涉及面较窄,银行业发展水平比较之后,对投资的支持作用相当有限,而且大约50%的银行资产和90%的银行存款都集中在首都万象。

根据老挝《外汇管理条例》规定,外币不能再境直接买卖或结算,外币买卖或结算时须到制定银行或机构进行。

老挝金融机构允许外国投资者汇出利润,但资金汇入、汇出成本较高。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
2.老挝5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
按照海投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万象市共同签署的《老挝首都万象综合开发项目谅解备忘录》的约定:海投在万象综合开发区投资建设50万吨大米加工出口项目(一期20万吨)。

2010年11月18日,中共省委书记白恩培访问老挝时,指示省政府有关部门,给予海投大米加工项目6000万元人民币支持。

2012年3月30日,省政府省长纪恒出访老挝时,海投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2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融资框架协议。

目前,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等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3.缅甸大米加工项目
2012年3月3日,海投与缅甸伊洛瓦底省农业与畜牧养殖部签署了《缅甸大米增产加工出口项目合作意向书》,与伊洛瓦底省艾雅勃生稻米贸易签署了《缅甸大米增产加工出口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2012年3 月26 日,在省政府省长纪恒、缅甸农业灌溉部部长吴敏莱,缅甸商务部部长吴温敏,中国驻缅甸大使军华的共同见证下,海投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及缅甸扎隆林克三方共同签署了《缅甸大米增产加工出口项目合作框架谅解备忘录》。

海投将与缅甸扎隆林克组建合资公司,进行示种植,促进增产增收,设立近期年产能为20万吨、远期100万吨的现代化的大米加工厂,开拓国际市场。

老挝“万象中心”地产项目
老挝“万象中心”地产项目由海投和老挝吉达蓬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北隆赞湖综合发展”进行开发建设。

项目占地约80亩,位于老挝首都万象的中心商业区,坐拥北隆赞湖景观。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12万㎡,总投资额约1.6亿美元,计划分三期进行滚动开发,开发周期约
36个月,预计2015年完工。

一期为商场和写字楼;二期为酒店式公寓、会所及商业街;三期为精品公寓和商务公寓。

将建成万象市第一个集商业、办公、餐饮、娱乐、酒店式公寓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万象中心”的建成将提升万象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

2012年3月31日,老挝政府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省政府省长纪恒共同出席了万象中心开工仪式,并共同见证了海投与国家开发银行分行签署《老挝万象中心综合开发项目融资意向协议》。

老挝万象塞色塔综合开发区项目
项目位于老挝首都万象新城区塞色塔县和塞塔尼县,占地10平方公里,位置优越,规模较大。

项目开发思路是:借鉴中国工业园区的开发模式,以“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轻工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服务和物流中心、保税区、现代化商务区、公共配套和住宅区、休闲旅游区等”为项目支撑,进行综合开发。

项目由海投与万象市政府联合组建的“老中联合投资”(简称“LCC”)为主体进行开发建设,LCC由海投控股。

2010年6月16日,在中国国家副主席与老挝国家副主席本南的共同见证下,海投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万象市共同签署了《老挝首都万象综合开发项目谅解备忘录》,项目上升到国家合作层面。

2010年11月18日,“老挝首都万象综合开发项目开工奠基暨老中联合投资揭牌仪式”在万象市举行,老挝常务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和省委书记白恩培共同为项目奠基并为老中公司揭牌。

2011年5月,老挝总理府部长、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签署了《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给予老中联合投资的决定》,老挝国家土地局局长签署了《国有土地地图》和《国有土地使用许可证》等三份文件,老挝政府正式将1000公顷土地使用权证授予LCC。

2011年8月17日,老挝政府颁发了《关于设立首都万象市塞色塔综合开发区的决定》,正式确立了10平方公里土地作为老挝经济专区的地位。

2011年10月11日,海投向国家商务部上报了“关于老挝首都万象综合开发项目情况的报告”,请求将该项目申办为“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得到商务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办公室的指导和支持。

2012年2月,省商务厅上报省政府《省商务厅关于加快推进老挝境外经贸合作区相关工作的几点请示》,提出,为便于我申报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先将其明确为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获得省政府的同意。

2011年9月,园区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国专家评审。

2012年3 月1 日,万象市办公厅签发第540 号文件,批准园区总体规划。

2011年12月,海投与嵩明县林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约定:林工业园出资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海投给予林工业园相应土地建设塞色塔综合开发区“园中园”。

2012年3月30日,在老挝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省省长纪恒等老挝及省领导的共同见证下,“万象塞色塔综合开发区中国产业园”在万象正式揭牌,海投与国家开发银行分行签署《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项目融资意向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