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对各纵队、师的评价(刘统评价在后)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对各纵队、师的评价(刘统评价在后)
《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对各纵队、师的评价(刘统评价在后)

第一纵队:1946年8月以原山东解放区1、2师和滨海支队等部编成,司令员万毅、副政委周赤萍。1947年2月李天佑调任一纵司令员,万毅任政委,梁必业为副政委。万毅调五纵后,由梁必业接任政委。一纵部队从参加秀水河子歼灭战起,在东北解放战争重大战役中都担任主力。是东北各纵中人数最多、装备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下辖1、2、3师。

1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一方面军三军团4师的老基础,抗战时编入八路军115师,参加平型关之战。后转战山东,发展为山东军区解放1师。进入东北时全师为7000人,长枪4000支,直属总部指挥。后发展为12000余人,两次四平作战,l师均为主力。师长原为梁兴初、政委梁必业。他们调任后师长为江拥辉、政委吴岱。l师"历史长,战斗锻炼多,有内战时期红军作风与传统,英勇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战斗经验丰富,猛打猛冲的精神很好,不怕牺牲,经得起伤亡,有连续战斗反复冲锋的精神,有顽强性,战斗士气旺盛,防御、进攻、野战、攻坚均备,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2师:抗战后期山东军区2师的基础。1945年11月进入东北时全师7500人,长枪4000支。师长罗华生,政委刘兴元。当时山海关形势紧张,2师末经休整即投入锦州、北镇战斗,部队很疲劳,生活甚苦。1946年改称东北民主联军2师,归总部直接指挥,陆续得到补充,发展到12000人。罗华生调松江军区后,由贺东生任师长。2师"富有朗气,执行命令坚决,战斗性顽强,但次于1师。有突击力,对于攻坚突破较有经验,善于野战进攻,为东北之头等主力师。"

3师:1942年原东北军新编lll师的两个团,在中共地下党员、师长万毅带领下于山东起义,被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1945年9月最先进入东北,全支队3500人,长枪干余支,后扩建为东北民主联军七纵19旅。四平保卫战中伤亡很大,经过补充后,1946年与20旅一起划归一纵,编为3师。师长彭景文,政委刘贤权。该师作战基础好,能担任防御战斗任务。

第二纵队:是原华中新四军3师的8、10旅及独立旅等部队为基础编成。1945年9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刘震、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率全师四个旅、三个直属特务团共32000人从苏北进军东北。后黄克诚带领师直属部队开辟西满工作,其所辖4个旅归总部直接指挥。1946年初以8、10和独立旅组成西满纵队,1946年8月改编为第二纵队。司令员刘震,政委吴法宪。下辖4、5、6三个师。二纵历史较老,战斗力有基础,攻击力强,各部队均善于野战。是东北部队中之主力军。

4师:红军时期鄂豫皖苏区红二十五军部队的老基础,抗战时编为344旅,属115师建制。皖南事变后南下华中,扩编为新四军3师8旅,进入东北时全旅7200人,装备比山东部队稍好些。二纵成立后改编为4师,师长陈金玉,政委李雪三。该师历史基础较老,战斗积极性好,执行任务坚决,战斗作风还勇猛。

5师:红军时期陕北红二十六军的老基础,抗战后编入344旅。南下后扩建为新四军3师10旅。进入东北时全旅8900人,二纵成立后改编为5师。师长钟伟,政委王凤梧。二人后均调出,由吴国章任师长,贺大增任政委。5师"系东北部队中最有朝气的一个师,突击力最强,进步快,战斗经验丰富。攻、防兼备,能猛打、猛冲、猛迫,三猛著称。善于运动野战,攻击力亦很顽强,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6师:原为新四军3师独立旅,进入东北时全旅6278人,后改编为二纵6师。扩展到12000

多人,与4、5师相等。原师长兼政委吴信泉。吴调出后由张天云任师长,石瑛任政委。该师历史较短,老骨干少,战斗作风很稳,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好,善于防守。

第三纵队:1945年底,原山东军区鲁中军区地方部队编为山东军区3师和警备3旅,在鲁中军区政委罗舜初率领下进入辽东半岛,1946年初在本溪与冀东十六分区曾克林部队会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受辽东军区指挥。本溪保卫战后,奉命增援四平。四平撤退后退守通化,与辽宁军区合并,坚持南满斗争。三纵组建之初,司令员程世才,政委罗舜初。后以曾克林为司令员。l 948年初曾克林调出,由四纵副司令员韩先楚接任司令员。三纵部队历史不算老,但战斗力却很顽强,在南满困难艰苦环境下坚持斗争,进步甚快。作风勇猛,能攻能守。为东北部队中之主力军。下辖7、8、9三个师。

7师:原为山东军区3师,进入东北后与曾克林部两个团合编,改为东北民主联军7旅。当时全旅6000人,长枪2000支。旅长曾国华。曾调出后,1946年8月改编为7师,归三纵建制。师长邓岳,政委李伯秋。在四保临江作战中部队伤亡甚大,先后补入新兵9286人。夏季攻势中北满部队南下收复广大地区,才与北满主力会合。"该师战斗力顽强,作风勇猛,战斗积极性高,有朝气;善于夜战及爆破,兼备野战运动与城市攻坚,为东北部队中头等主力师。"

8师:原山东军区3师9团的基础,进入东北时不到2000人,后与曾克林部两个团及新编地方部队一个团组建为东北民主联军8师,师长左叶,政委刘光涛。后与三纵其他两个师一样,扩展到12000多人。关内老战士仅占11%,东北参军者占57%,俘虏占32%。干部多数是抗战时被日本人从关内抓来的劳工,抗战后参军者。8师"战斗作风稳,工作中贯彻性强,老基础少,但战斗力进步很快。攻防兼备,最善于阻击战斗。战斗的顽强性稍次于7师,为东北部队中之主力师。"

9师:原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由地方部队编成的独立旅,进入东北时共3000人,编制装备均不健全。后与曾克林部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9师,归三纵建制。师长徐国夫,政委谭开云。部队中山东参军老成分占10%,东北参军及俘虏成分各占45%。"该部队原系山东地方武装的基础,作战力较弱;来东北后在长期战斗中锻炼进步甚快,战斗力有很大提高,顽强性较强,有攻坚之经验。"

第四纵队:1945年lo月,原山东军区胶东军区副司令吴克华、政治部主任彭嘉庆率领胶东军区直属机关及五分区地方部队六个独立团组成山东6师,进入东北。当时共有8942人,长枪2250支。该部队在南满一带扩大发展,l 946年初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委彭嘉庆。下辖10、11、l 2师。四纵与三纵一起坚持南满斗争,战斗作风勇敢,"过去战役中参加进攻及攻坚战斗较少,担任阻击、打援、防御之艰苦的战斗任务较多。参战次数最多,干部战士伤亡很大;部队作战决心很顽强,不怕伤亡不叫苦,执行命令坚决,善于打阵地战,也能打运动战,在防御战斗中有顽强的战斗力。特别是塔山阻击战斗,很有成果,为东北部队中之主力军。"

10师:原山东6师中两个团的基础,进入东北时共3829人,在营口地区扩军后,编为东北民主联军10师。原师长杜光华在四保临江战役中牺牲,由蔡正国任师长。政委葛燕璋。该部队"质量成分好,战斗作风猛,动作快,能打运动战,有突击精神。防御战斗中有顽强的战斗力,曾参加解放锦州担任锦州以南塔山地区之有名的阻击战斗,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

主力师。"

11师:原山东胶东军区两个独立团的基础,进入东北时约2000人,在辽南地区发展。1946年初编为独立第二支队,受吴克华指挥。四纵成立后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11师,师长周光,政委李丙令。该师在南满坚持敌后斗争,伤亡过大,长时期员额不充实。部队质量成分好,战斗作风稳,过去打攻坚战斗少,有防御战斗经验,参加过塔山阻击战。

12师:原山东6师一个团的基础,进入东北时共l900人,以后在辽南地区发展,扩编为独立第三支队,受吴克华指挥。四纵成立时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12师,师长江燮元,政委潘寿才。后潘寿才调出,由张秀川任政委。12师战斗作风有朝气,战斗力之顽强性次于10师,有防御战斗经验,在塔山阻击战中表现稳而又猛。

第五纵队:1948年2月以南满的三个独立师改编组建。司令员万毅,政委刘兴元。下辖13、14、15师。

13师:原南满独立l师的基础。1945年11月山东军区胶东部队进入东北,在安东地区扩军,编成安东保安总队。后与辽南军分区合编为辽南独立师,1947年8月改为南满独立1师,五纵成立后改编为13师。师长徐国夫,政委丁国任。全师老骨干很少,70%为东北参军成分,25%为解放战士,共1万人。该师作战有突击性,有朝气,作战动作猛,有游击战经验。

14师:原南满独立2师的基础。1945年底冀东部队一批干部到通化发展,建起一个独立团。尔后胶东军区一个团进驻通化,与独立团合并成立通化支队,坚持敌后斗争。后改名为杨靖字支队,发展到1万人,1946年7月改称独立2师,归辽宁军区指挥。五纵成立后改为14师,师长彭龙飞,政委谭文邦。游击战经验多,有朝气,有猛冲精神。

15师:原南满独立3师的基础。原安东军区的保安部队,1947年lo月编为辽东独立3师,归安东军区建制。五纵成立后编为15师,共9000多人。师长胡继成,政委何善远。该部队原系地方武装,战斗历史不长,善于行军和游击战。

第六纵队:抗战结束后,山东军区将原渤海军区部队三个团编成山东7师,由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任师长;另外三个团的地方部队编为山东8师,刘其人任师长兼政委;1945年9月从陆路开往东北。两个师共12000人,长枪5000支。7师参加山海关保卫战,8师参加热河战斗。1946年2月,两个师先后到达北满,由冀东来的19旅也随7师到达北满。4月三支部队合并编为东北民主联军7师,下辖三个旅。10月7师又与新四军3师7旅合并,编为第六纵队。最初以陈光为司令员,杨国夫为副司令,刘其人为副政委。1947年3月陈光调任松江军区司令,由洪学智任司令员。1948年3月洪学智、刘其人调出,黄永胜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委。六纵是个比较老的部队,战斗基础巩固,战斗经验较多,为东北部队中之野战主力军。下辖16、17、18师。

16师: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部队,红军时期一方面军红一军团2师的基础。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115师的685团。皖南事变后南下华中,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进入东北时共

9000人,长枪2000支。旅长彭明治,政委郭成柱。1946年10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16师,梁兴初任师长,张池明任政委。后梁兴初调十纵,王东保任师长。部队干部历史很老,文化较低。该部队在我军历史上参加战斗最多,经验丰富,战斗作风勇猛,能攻能守,不怕牺牲。装备好,行军能力强,能打硬拼仗。有朝气,雷厉风行,但也存在简单化、对新战术研究与掌握不够。是东北各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

17师:原为山东渤海军区地方部队,由军区直属因、鲁北民兵和收编的土匪武装编成三个团,组建山东7师。到东北参加山海关战斗损失很大,退到北满休整扩大到5199人,编为20旅。旅长刘子奇。六纵成立时改编为17师,师长龙书金,政委徐斌洲。全师7237人。"该部队历史不算很老,战斗作风顽强,进步快。善于夜战及村落战斗,战士很勇猛,长于使用爆破,攻坚力最顽强。1947年夏季攻势之四平攻坚战斗中,参加主攻,纵深战斗13昼夜,在战术上颇有成果。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攻坚力最顽强之部队,为头等主力师。"

18师:原山东8师的老基础。一部分为渤海军区警卫部队,一部分为冀鲁豫边区回民支队。回民支队是1940年冀鲁边津南支队抽出18个回民战士出去扩军,及收编一部分回民武装约400人,编成回民大队;1942年发展为四个大队,编成回民支队;抗战胜利后回民支队1540人编入8师,到达热河,参加保卫热河战斗。1946年1月进入东北,与7师合并,9月改编为18师。全师入东北时共12302人,长枪4331支。师长王兆相,政委陈德。后由阎捷三任师长,袁克服任政委。18师战斗作风有突击性,善于村落战斗及爆破技术,具有攻坚战斗经验。

第七纵队:1947年8月夏季攻势结束后,以西满辽吉军区保安1、2旅及西满独立师组建的新纵队。司令员邓华,政委由辽吉省委书记陶铸兼任,后由吴富善任政委。下辖19、20、2l师。七纵是由地方部队编成,游击习气较多。编成纵队后经过各次战斗锻炼,战斗力和顽强性大大提高。在四平攻坚战中部队元气受到损失,不久即恢复。该部队善于攻坚,不善于野战。

19师:原为晋绥军区教导团一个营和冀东军区五个连的基础。两支部队到达沈阳后扩建成东北保安l旅。主要兵源来自东北翻身农民,先后三批补充部队。特别是四平攻坚战后伤亡很大,一次即补入2000人。原旅长马仁兴,在四平攻坚战中牺牲。1947年8月保安1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19师,徐绍华任师长,邓东哲为政委。19师战斗积极性高,攻坚力顽强,最善于爆破。执行命令坚决,不怕伤亡,进步甚快,为东北部队中之主力师。

20师:我军进入东北后,新四军3师侦察队、陕甘宁边区教导旅2团、延安来的一批干部带领冀东部队一个连分头扩充部队,经过合编调整,1947年1月成立保安2旅,归辽吉军区建制。8月编入七纵,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20师。师长刘述刚,政委刘永源。全师关内老骨干仅占10%,其余均为关外新参军的农民及俘虏成分。20师参加攻坚战较多,善于攻坚不善于野战。战斗作风积极,执行命令坚决。

21师:1947年3月以新四军3师两个特务团为基础,加上嫩江军区警卫团组建西满军区独立师,直属西满军区建制。8月编入七纵,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21师。师长李化民,政委朱民亲。21师攻击精神旺盛,能猛冲猛打。

第八纵队:1947年4月冀察热辽军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指挥,8月以军区直属队干部

为基础,抽调军区所属各部队组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黄永胜,政委刘道生。1948年1月后二人调出,由段苏权任司令员,邱会作任政委。下辖22、23、24三个师。八纵除23师有原红九军团一个团和八路军总部警卫营的老基础外,都是新部队。过去处于独立分散的游击作战环境,斗争艰苦,部队装备很差。参加大规模战斗少,但很能吃苦,行军能力强,保持了红军时代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成立纵队后经过几次较大的作战锻炼,战斗力提高了一步。

22师:原为冀察热辽军区独立13旅,是由冀东、冀中和晋察冀军区调到热河的部队合编组建的。1947年8月编入八纵,改为东北民主联军22师。12月补充新兵2676人,解放战士3719人。部队中党员占35%。师长吴烈,政委陈仁麒。

23师:是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原红九军团老部队)为基础,加上热河军区警卫团等部队组建成冀察热辽军区独立l 6旅,编入八纵后改为23师。师长张德发,政委谢家祥。

24师:原冀察热辽军区27旅的基础,是由晋察冀和冀中军区到热河的部队组建的。一部分被日本人抓到东北作苦工的华北抗日战士,被解放后在沈阳扩军,组成一个团带到锦州,被编入27旅。八纵成立后改编为23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24师过去参加游击战多,部队能吃苦,有朝气,进步很快,夜战动作快,能担任攻坚。

第九纵队:1947年夏季攻势结束后,冀东军区主力与地方部队分开。8月以冀东三个独立旅组建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詹才芳,政委李中权。下辖25、26、27三个师。

25师:由冀东独立10旅改编组成。是冀东四个军分区的基于部队在抗战结束后合编组建的。九纵成立后改编为25师,师长曾雍雅,政委徐光华。该师战士77%是抗战后参军的,党员占24%。该师战斗力有突击性,行军力强,能吃苦,出关参战后进步很快。

26师:由冀东独立ll旅改编组成。抗战后期冀东县区游击队的基础,后进行合编,组建为独立11旅。九纵成立后改编为26师,师长萧全夫,政委李振声。该师没有老骨干部队,干部绝大多数是青年。部队富有朝气,战斗情绪高,作风勇猛,执行命令坚决。

27师:由冀东军区独立9旅改编组成。抗战结束后,冀东军区将县区游击队扩编为所属三个分区的誓卫团,组建独立9旅,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保卫热河战斗。九纵成立后改编为27师,师长任昌辉,政委王文。

第十纵队:1947年9月在敦化组建。以北满、东满军区部队为主,从一、六纵队抽调部分人员充实编成。司令员梁兴初,政委周赤萍。下辖28、29、30师。

28师:红军时期红二方面军六军团的老基础,抗战时改编为359旅,在延安保卫党中央。1944年夏王震旅长带三个团南下华中,1945年6月刘转连、县福生带领留延安的359旅余部南下途中奉命开往东北。在鞍山、辽阳扩建两个团后,1946年初到达北满合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独立1师,担任剿匪任务。后参加三下江南作战,十纵成立后改编为28师,师长贺庆积,政委曼福生。该师为东北各部队中历史基础最老的部队之一,其中有不少为土地革命及抗日战争之骨干成分,连以上干部绝大多数为关内参军之老干部",但部队作风甚疲塌,缺乏朝气,保守性大,进步慢,战斗作风被动,战斗力未能充分发挥,其部队历史应

列入东北各部队中之主力师,但战斗力还不如一般老部队及赶不上进步较快之新部队。

29师:原东满独立3师改编。1947年2月以吉北军分区的三个县保安团加上长春县公安大队为基础,扩编成三个团,组建独立3师。师长曹里槐,政委伍晋南。经过配合主力作战和剿匪战斗,十纵成立后改编为29师。师长刘转连,政委卓雄。该师大部分为东北参军战士,朝鲜人占15%,俘虏占30%。该师有朝气,战斗力进步快,能打运动战。

30师:原东满军区独立师改编。东满独立师是1946年初由延边朝鲜群众和吉林东边几个县武装扩建而成的,师长由东满军区副司令赖传珠兼任,政委由东满军区政治部主任唐天际兼任。十纵成立后改编为30师,师长方强,政委孔石泉。该师朝鲜族、翻身农民、解放战士各占1/3。部队年轻有朝气,吃苦精神很好,接受新事物快,战斗情绪高。

第十一纵队:1948年3月以冀察热辽军区三个独立师改编组建。司令员贺晋年,政委陈仁麒。下辖31、32、33师。

31师:原冀察热辽独立1师的基础。抗战胜利后晋察冀分区一个团、冀东一个团进入东北,在锦州、北票地区发展一批工人参军,回到热河后组建独立17旅,1947年8月改编为独立1师,十一纵成立后改为31师。师长欧致富,政委谢镗忠。该师战士大部分为热河人,作战顽强,有朝气。

32师:原冀察热辽独立2师的基础。原属晋察冀部队,经过调整和补充新兵后归入冀察热辽军区建制,l 947年10月组建为独立2师。十一纵成立后改为32师。师长李光辉,政委刘禄长。32师长期在当地坚持斗争,游击战、山地战均富有经验。

33师:原冀察热辽独立3师的基础。1947年10月以军区下属分区地方兵团组成独立3师,十一纵成立后改编为33师。师长周仁杰,政委钟文法。该师连以下干部战士绝大多数为抗战后入伍,在热河地区坚持斗争。部队战斗情绪高,能吃苦。

第十二纵队:1948年3月以北满三个独立师及松江军区机关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司令员钟伟,政委袁升平。下辖34、35、36师。

34师:原东北民主联军独立2师的基础。1945年底,温玉成率华中两个团(班以上)的干部来东北,编入松江军区,扩编为三个团,1946年底组成独立2师,配合主力参加三下江南战斗。成立十二纵后,改编为34师。师长温玉成,政委谭友林。该师有朝气,战斗力进步很快,战斗作风顽强。

35师:原东北民主联军独立4师的基础。1945年底山东北海军分区的一个团来东北,在安东组建辽东军区第二支队。后转入北满归松江军区建制。1946年10月编为独立4师,参加三下江南战斗。成立十二纵后,改编为35师。师长王奎先,政委粟在山。该师战斗顽强,进步快。

36师:原东北民主联军独立5师的基础。l 945年底,进驻哈尔滨的部队撤到西满,扩编为嫩江军区武装。1947年9月军区以两个警卫团、一个保安团加上1700名龙江新兵,组建独立5师。十二纵成立后改为36师。师长沈启贤,政委王建中

资料主要是刘统在《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一书中转引的,但该书中将这份49年的材料排在辽沈战役前了,所以改动甚多。

东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对部队的历史、战斗表现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战斗力有综合客观的评价,对于部队的使用上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这些评价基本上是当时形成的较一致的看法,拿到各部队去也不会有多大的异议。而且当时比较好的是有什么说什么,缺点照样指出,不说客气话。

这种评价工作一直都在做,比如1947年3月19日东总编制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兵团发展简历表”中,就有对各师“战斗力与特点”的评价,抄录如下,作为楼主转贴的补充,可以看出各支部队的发展情况:

一师:“在北满部队中是最强的师,最有突击力量,善于运动战”;

二师:“在北满部队中是占有朝气的部队,有突击力量,战斗力仅次于一师”;

三师:“在北满部队中是进步较差的部队,缺乏突击精神,对防御战斗较有经验”;

四师:“在北满部队中是基础较老的部队,战斗力尚未充分发扬,战斗作风尚勇猛”;

五师:“在北满部队中是很有朝气的师,,进步较快,战斗力坚强”;

六师:“在北满部队中是战斗力尚未充分发扬,战斗作风尚好,吃苦耐劳精神很好”;

七师:“在南满部队中最强的师,战斗力强,善攻坚、炸破[爆破]和夜战,战斗作风勇猛”;

八师:“在南满部队中战斗作风好,战斗力较前有很大提高”;

九师:“在南满部队中是基础较弱的部队,在东北作战中战力有很大的提高”;

十师:“部队的成分质量很好,战斗作风尚好,有突击精神”;

十一师:“同上”;

十二师:“同上”;

十六师(原文翻印后字迹不清,大意):“在北满部队中是历史最老的部队,很有突击力量,到东北后(此处若干字无法辨认)战斗后元气尚未恢复,仍保持有大兵团打大仗的战斗作风”;

十七师:“在北满部队中是有夜战炸[爆]破攻坚战斗经验的部队,战斗力尚好”;

十八师:“是北满部队在实战中有进步,战斗基础不强”;

东总直属之独立一师(原三五九旅):“是北满部队中有老基础的部队,战斗力尚未充分发扬,在运动战中表现不积极”;

东总直属之独立二师:“是北满部队中新编成部队,在战斗中表现有战斗力,有上进精神”;

东总直属之独立三师:“是北满部队中新编成的部队,在配合作战中尚积极,能单独活动”;

南满军区直属之独立一师:“一团有猛冲猛打的作风,二、三团尚可”;

南满军区直属之独立二师:“战斗力尚可”

南满军区直属之独立三师:“战斗积极性还好”;

西满军区直属之独立师:“新组成,有老基础”;

西满军区直属之保一旅:“一团、三团较强,在防守中表现顽强”;

西满军区直属之保二旅:“新组成,能担任敌后活动”;

东满独立师:“四团游击战较好,攻胜于守,七团是二十四旅较强之团”。

该简历表后有一“附记”,特别说明“在北满主力部队中最强的是一师、二师、十六师、五师,其次是四师、六师、独一师、三师”。

刘统在转引“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时,对有些师的评价删去了部分内容,这里也补充一下:

一一二师(一师):在“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后,尚有“但存有骄傲自满情绪”一句。

一一四师(三师):原文是“该部队战斗基础较好,进步较慢,缺乏突击精神,能担任防御战斗任务,在三十八军之三个师中为较弱的一个师”。

一一五师(四师):在“战斗作风还勇猛”后,尚有“但顽强性不足,战术程度较弱,有些莽撞,赶不上一一六师”。

一一七师(六师):在“战斗作风很稳”后,删去了“战斗力尚未充分发扬”一句。

一二一师(十师):在“有突击精神”后,删去了“过去打攻坚战斗较少”一句。

一二二师(十一师):字句和原文稍有不同,但意思基本一致。

一二四师(十三师):原文是“该部队战斗作风尚好,有突击性,有朝气,战斗动作猛,由于过去处于长期敌后斗争,有游击战争经验,亦有运动战锻炼,地方性较大,缺乏野战及攻坚锻炼,战术技术不够熟练”。

一二五师(十四师):原文是“该部队对游击战争经验较多,正规野战经验较少,但存有游击习气,有朝气,坚决、积极,战斗顽强性差,有猛冲精神,战术质量较低”。

一二六师(十五师):原文是“该部队原系地方武装,战斗历史不长,积极性高,行军力强,有游击战争经验”。

一二七师(十六师):在“能打硬拼仗”之后,有“战斗力强”一句;在“对新的战术研究与掌握不够”之后,有“因之进步较慢”一句;在“该部队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之后,有“但存在高傲自满情绪”一句。

一二九师(十八师):在“具有攻坚战斗经验”,尚有“战斗力次于十七师”一句。

一三零师(十九师):在“战斗积极性高”之前,有“一三零师长于爆破”一句;在“执行命令坚决,不怕伤亡”之后,有“运动战较差”一句。

一三一师(二十师):原文是“一三一师在作战中参加攻坚战较多,已摸索出一些攻坚的经验,部队也习惯于攻坚,不善于野战,战斗作风积极,执行命令坚决,但战斗指挥上还未养成一套正规化的作风”。

一三二师(二十一师):原文是“一三二师战斗作风上攻击精神旺盛,能猛冲猛打,战斗力次于十九师,过去领导上较弱,存有家长作风,部队纪律差,现已有转变进步”。

一三三师(二十二师):评价为“一三三师基础老强,战斗作风还好,执行命令坚决,有顽强性,能担任攻坚及野战任务,不善防御,为四十五军中较均匀的一个师”。

一三四师(二十三师):评价为“一三四师部队老骨干成分多,但缺乏朝气,战斗指挥上顽强性差,攻坚经验少”。

一三五师(二十四师):在“夜战动作快”之后,删去了“有游击战斗经验,但游击习气也较大”一句。

一三六师(二十五师):在“能吃苦”之后,原文为:“自出关以来参加几次大规模作战中,部队战斗力进步甚快”。

一三七师(二十六师):在“该师没有老骨干部队”之前,有“一三七师部队原是冀东地区之地方兵团,抗日战争末期的县区游击武装基础”一句;在“执行命令坚决”之后,有“善于野战,攻坚力不行”一句。

一三八师(二十七师):评价为“一三八师系地方游击部队基础,有游击战争锻炼,正规野战及阵地战还锻炼不够”。

一三九师:即三五九旅。对于该部队的评价刘统的书中也删去了.

一四零师(二十九师):在“有朝气”之后,有“战斗情绪高涨”一句。

一四一师(三十师):原文是“一四一师部队年轻,有朝气,执行命令及吃苦精神很好,接受新事物快,战斗情绪高涨,作战经验较少,可参加运动战及小规模之攻坚战”。

一四三师(三十二师):原文是:“该部队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之新编成野战正规师,为参加大规模作战,但游击战、山地战均富有经验”。

一四四师(三十三师):原文是:“该部队有朝气,战斗情绪高涨,能吃苦,部队未经过严格的战斗考验,正规作战经验甚缺”。

一四七师(三十六师):评价为“该部队对进攻战情绪高,但顽强性较差,不善于打防御战”。

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长征路上的感人故事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那么,关于红军长征感人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最近读到的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些感人故事,与大家分享。 红军长征感人故事1:神枪手 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密、一抱多粗,约有十多丈高的大树下,唱歌、跳押、摆龙门阵,消除战斗、行军后的疲劳。 不多一会,碰巧总参谋长刘伯承也来这里散步。他主动参加了警卫班的活动,和年轻的警卫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玩得非常高兴。 忽然,从头顶上传来几声“哇哇”的叫声,刘伯承顺着声音一看,在大树纵横交叉的枝桠上,站着一群乌鸦,不由心中一动,立刻诙谐地对警卫员们说:“你们哪个的枪法最准,快打只乌鸦下来给大家打顿牙祭(即加餐)吧!” 警卫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开枪打乌鸦,有的是怕枪法不准当面丢丑,有的是不愿在领导面前耍弄武艺。 其中有个年轻、机灵、调皮的警卫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总参谋长,你文武双全,是全军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请您给我们来个示范表演吧!” “要得——” “欢迎——”警卫员们不约而同地拍起巴掌来。 刘伯承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地回答:“你们还会倒打一钉耙,将起我的军来了!好吧,就让我来试试看。”说着,不慌不忙地从腰里拔出左轮手枪,只见他不用瞄准,手一举,“砰”的一

声,一只乌鸦扑棱棱地应声而落,黑光闪闪的翅膀还在不停地扑腾哩。 “好枪法,刘总长真不愧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警卫员们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只有要求刘伯承作示范表演的那位警卫员依然半信半疑地说:“嗯,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 刘伯承听了毫不生气,只是笑了笑说:“也许是这样吧,不妨再考试考试,看到底及格不?小鬼,麻烦你去给我找个鸡蛋来。” 那个警卫员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心里怦怦直跳,只好硬着头皮到伙房里要来了一个鸡蛋。刘伯承又叫他用力朝天上甩,他立刻明白了八九分,用最大的力气把鸡蛋朝天上抛去。当鸡蛋飞向天空,看上去小得像一粒黄豆时,刘伯承沉着地把枪一举,“砰”的一声,鸡蛋随着枪声四分五裂,蛋壳、蛋黄、蛋白纷纷洒落下来。那个调皮的警卫员连忙伸出大拇指,夸赞刘伯承是神枪手。警卫员们纷纷要拜刘伯承为师,请他教练枪法。刘伯承谦逊地说:“功多艺熟,业精于勤嘛,什么老师、学生的,我们互相学习好了。枪法愈准,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啊!” 从此,刘伯承就挤时间给警卫班讲习枪法,没过多久,警卫班战士也个个都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红军长征感人故事2: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这一陈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脸皮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个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 中原逐鹿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三卷中原逐鹿 第一章延城长缨缚苍龙1 蒋介石出手“犁庭扫穴!” 人类历程已经行至公元20世纪40年代。在中华大地的黄土高原,有一块山丘起伏、沟壑纵横、地形险要的红色区域,放射着绚丽的光彩。 陕甘宁解放区,东临黄河中流峡谷,西抵环江,南至渭北山地,北傍长城,包括陕西北部和甘肃、宁夏北部,共20余县,方圆10万平方公里,160 万勤劳、善良、正义、勇敢的赤色军民在此耕作生息。 延安,坐卧陕西北部,东临黄河,西连子午岭,南依铜川、渭南、咸阳,北接榆林,居广袤平原与浩瀚沙漠戈壁之间的山重岭险地带,天赐神秘不庸之地,为陕甘宁解放区首府,炎黄子孙的精英多聚于此。 宝塔,八角形九层栋阁,高纵44米,底层北门眉书“俯视红尘”,南门横额刻“高超碧落”,座于延安东南四周群山之冠、原名嘉岭山的宝塔山上,庄严雄浑,挺拔巍巍,劈风傲霜,昂首远眺那太阳升起的地方,迎接着新中国那黎明的曙光。她们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革命基地、革命圣地和革命的象征,引得世界瞩目、人民向往,也使得反动腐朽势力极端仇恨恐惧。 礎润而雨,月晕而风。种种征候显示,一场特大暴风雨就要

来临,陕北高原的黄土红地即将经受空前的战斗洗礼。1947年2 月28日,南京。 一辆超级型林肯牌黑色轿车由远而近,缓缓驰进蟋卧于黄埔路的总统官邸院内。余怒未消的蒋介石下得车来,气鼓鼓的径直入室而去。 在上午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会议上,蒋介石对他的麾下大动肝火,斥责将官们矜骄自大,嫌弃他,不听他的话,并将一切战场失败的总因归咎于没照他的指令行事,还郑重警告“照此下去,都要做共匪的俘虏。” 下午2 时,蒋介石亲自要通了参谋总长陈诚的电话。“辞修吗?琴斋就要到了!你叫上健生,到我这里来。” “校长,健生那儿是我通知呢,还是校长直接唤他一声好哇?”对方说话吞吞吐吐,显出为难的样子。“不要总是鸡肚狗肠的,当下共匪日愈猖獗,大家要精诚团结,参谋总部和国防部的通力合作至关重要!党国利益高于一切嘛。”蒋介石又焦躁起来。他知道陈诚与白崇禧素有不和。 “是!校长,学生马上通知。” 扔下电话,蒋介石又躺人那宽大松软的沙发里。他是要国防部长白崇禧和参谋总长陈诚,来这里共同商议进攻陕甘宁解放区方案的。 自蒋介石去年6 月撕毁停战协定,开始全面内战以来,在华东、东北、华北等各个战场上连

八年级上册长征的原因路线重要事件及重大战役

原因: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的原因: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路线: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江西瑞金——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夹金山)——四川懋功(一、四方面军会师)——毛儿盖——过草地——腊子口——吴起镇(同陕北红军会师)——会宁 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湘鄂边根据地——沅江——乌江——贵州盘县——云南宣威——云南石鼓镇——渡金沙江——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甘肃将台堡——会宁 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渡嘉陵江——四川茂县——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四川松潘——甘孜——会宁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起点是江西瑞金和福建长汀,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宁夏、陕西,最终到达陕甘苏区和陕北苏区。 六军团长征从1934年8月到10月,起点是湘赣边界罗霄山脉北段,最终到达鄂西与红3军会师,3军恢复二军团番号,共同创建湘鄂川黔苏区。 七军团长征从1934年9月到11月,起点是中央苏区,终点是闽浙赣苏区。 十军团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1月,起点是赣东北,至皖南伏击国民党军王耀武部,遭到白军猛烈反击,伤亡惨重;随后在皖南怀玉山遭到白军围歼,除参谋长粟裕率先头部队突围外,余部全军覆灭。 25军长征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起点是大别山,经湖北、河南、陇东,终点是陕北,与当地红26军、27军合编为15军团。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doc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那你知道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红军长征的经典故事:和彝族人民心连心1935年2月,红军从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以后,跳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取得了行动的主动权,但仍然没有脱离危险。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决定北上穿过彝民区,抢渡大渡河,向川西北前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然后建立新的苏区根据地。 红军若想强渡大渡河,当时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大路,经西昌至富林。这条路平顺易行,但处处都有敌人重兵阻拦;另一条就是通过大凉山的彝民区,经冕(miǎn)宁到达大渡河。 此时的红军身经百战,威名远扬,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由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队经过研究,决定避开敌人主力,由左权和刘亚楼同志带领红五团假装进攻西昌,引开敌人的注意力,而先遣队主力经冕宁通过彝民区。 纵观历史,大小凉山的彝民区从来没有建立过统一的政权,历来都是由土司和黑彝的各个分支分地区统领一切的。但各分支意见并不

统一,因为利益之争经常发生械斗。 历代统治者都采取民族压迫政策,这样就使这一带彝民区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大凉山的彝族人民长期受民族歧(qí)视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对汉人非常仇视,甚至有“石头不能做枕头,汉人不能做朋友”的说法。所以想要顺利通过彝民区必须要斗智斗勇。 1935年5月20日,红军先遣团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率领下,于21日凌晨攻下了冕宁县城,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毛泽东指示先遣团,首先要对部队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宣传,上下一心团结好彝民。 红军来到县城中,在各处张贴了许多标语,并以朱德同志的名义发布了《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可恨四川军阀,压迫彝人太毒;苛捐杂税重重,又复妄加杀戮(lù)。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sù);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设立彝人政府,彝族管理彝族;真正平等自由,再不受人欺辱。希望努力宣传,将此广播西蜀”。 布告说明红军与反动军阀不同,而是代表各族人民利益的。红军到这里来只是想通过彝族地区北上抗日。 考虑到彝族同胞言语不通,红军先遣团就请来一位彝族通司(翻译)。这位彝族通司名叫果基达列,大约有30多岁,头上缠着厚厚的灰布,上身披着一个大披肩,下身穿着一条肥大的裤子,光着脚。这

查看历史记录伟大的历史记录

查看历史记录伟大的历史记录 《伟大的历史记录——徐肖冰电影成就展》 大家好,欢迎参观徐肖冰电影成就展。 徐肖冰,中国共产党新闻纪录电影事业的奠基人,从 __黑暗的背景下走出来,走向红色之都——延安,从此与“红色摄影”结缘。 在这里,我们以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展出了徐肖冰在上海各电影公司、延安电影团、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抗美援朝中方新闻代表团和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等时期的电影成就。 1、初识电影: 徐肖冰同志1932年起在上海天一、明星影片公司、西北电影公司任摄影助理,参加过《风云儿女》、《自由神》、《都市风光》、《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进步影片的摄制工作。 2、延安电影团: 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太原毅然投身革命。1938年初参加组建八路军延安电影团,参加拍摄大型新闻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39

年1月赴华北敌后抗日前线,先后在晋西北、晋察冀、太行等抗日根据地拍摄电影和照片,1940年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战地摄影采访。1941年返回延安后参加拍摄《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党的七大》等影片,同时拍摄了大量新闻照片。 3、民主东北: 1946年春调东北电影制片厂工作,参加拍摄了《活捉谢文东》、《农民翻身》、《翻身年》(秧歌剧)、《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 __》、《解放长春》、《解放东北的最后战役》、《东北三年解放战争》等多部影片,其中《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荣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长纪录片二等奖。 4、解放了的中国: __,徐肖冰同志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参加拍摄《 __朱总司令莅平阅兵》、《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等新闻纪录片。与苏联合作摄制《解放了的中国》纪录片,获1949—1955年优秀纪录长纪录片一等奖,徐肖冰同志作为中方主创人员之一,1950年获 __奖金一等奖。 5、抗美援朝: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本科工程型—— 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及项目简介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已逾百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精英。 本专业目前为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体现强弱电、软硬件相结合的特色,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和控制、电工技术应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工程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人才。本专业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节能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毕业生大量进入电力公司等国企、世界五百强企业,约1/3的学生进入国内外大学继续深造。 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文件引导下,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被列入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此,从2009级开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每年有35名本科生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其三个特点为:1)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企业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3)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依托于上海交大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及上海电气、上海电力、施耐德电气等企业和其他研究所。其特色为:1)学科基础好,电气工程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其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师资力量雄厚,电气工程系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院士2人,以及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工程项目的中青年专家,并有一大批企业导师参与指导。该专业学位硕士点还依托教育部重点“电力传输与功率转换”实验室、高电压试验设备研究开发中心、风力发电研究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上海)研发中心、上海市高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给学生们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践及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机会。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和价值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专业:木家 姓名:烟火不寂寞 指导老师: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提起长征,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提起长征精神,想必每个人对它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都有一定的学习和领会。虽然长征这个事实已成为历史,但它的时代意义和它创造的精神财富却一直都在,也时刻在提醒和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更警示着每一个共产党员,它不仅写入了我们中华名族的发展历史,更是我们中华名族难得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名族的一份子,我们应时刻牢记长征精神。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长征它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可以说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更是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年在长征途中,参加长征的中国红军不畏征途艰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难,表现出了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崇高革命精神,也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高尚品质。 长征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远征的首次胜利的。在长征途中,中国红军所经历的困难险阻是艰苦卓绝的,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千山万水只等闲”这种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精神让红军战士最终战胜了一切敌人和所有困难,最终获取了伟大胜利。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理想信念,就是为救国救民,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牺牲生命都无所畏惧的奉献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

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精神,就是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惜一切,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始终坚信心中的信仰并且为之奋斗一生,对信仰和自己的祖国无比忠诚,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不管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不得已时,牺牲自己的利益来维护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整整78周年了。78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从而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项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它不仅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了红军队伍和革命力量,也挽救了整个中国,挽救了中华名族,使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更重要的是在这场远征中积累总结出来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丰碑上和全国人民的心里。回顾革命历史,纪念红军长征胜利,重要的是为了学习和总结长征革命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长征中的革命精神。 在当代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更应该学习、研究长征精神,学习红军长征时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统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坚持严守党的纪律,紧密联系群众;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尚思想品德;坚持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坚持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建

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你知道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红军长征中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红军长征中的故事:一袋干粮这个故事,发生在很多年以前,红军叔叔长征的时候。 在红军部队的医院里,有个小红军叫小兰。小兰才13 岁。她的爸爸、妈妈都被地主逼死了,她也被地主拉去干活,受尽了地主剥削和打骂。 后来,红军来了,小兰跑到部队,说什么也不离开红军啦。红军长征的时候,小兰跟着部队走进了草地。一说草地,小朋友们准会想到公园里那长着绿茵茵小草的草坪,又平坦又好看。红军叔叔过的草地可不是那样的,那里荒凉极啦。地上除了野草就是烂泥坑,走几十天也走不完。一路上看不见一间房子,找不到一个老百姓。只有几只老鹰在天上飞旋。这天,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个小村子。红军叔叔一看,可高兴啦。小兰也乐得又蹦又跳。 有了村子就能找到粮食了。 部队进了村,小兰把伤病员安置好,就拿着米袋找粮食去了。可村里一个老百姓也没有。小兰在村里走着走着,看见一个打麦场。场上堆着一堆麦秸,上面还有没有打干净的麦粒。她把麦秸捶了又翻,

翻了又捶,东一粒,西一粒地捡起来。总共不到一小碗。这点东西能吃几顿呢?不行,还得找! 小兰刚走不远,正好碰见一个大个子红军,扛着一袋沉甸甸的东西走过来。小兰一看,哟,这不是在我们医院养过伤的那个大个子吗? 小兰忙问:“哎,你在哪儿搞来这么多的粮食呀?” 大个子红军放下口袋说:“嘿,是小兰呀,我这粮食是在地主院子里挖出来的。你找到多少粮食了?” 小兰把口袋一伸说:“喏,都在这儿呢!” 大个子红军接过米袋掂了掂,笑着说:“小兰,听说还要走20 多天的草地,这点麦子还不够塞牙缝的呢!”“明天再找嘛!”“来,把我的给你一点吧!”说着,他捧着麦子就要往小兰的米袋里放。 小兰赶紧米袋藏在背后,摇摇手说:“不要,你们人多,自己还不够吃呢。”大个子红军胳膊长,一把夺过米袋,一边往里倒,一边亲切地说:“没关系,我们每人少吃一口,就省出来了。” 小兰又在别处找到了一些麦子,炒熟了,碾成了麦粉,放在了米袋里。心想:这些麦粉我一顿吃一把,再拣点野草野菜,能吃它20 来天,走出草地没问题。对!还要省出一点给伤病员吃 。第二天早上,部队出发了。小兰扶着伤员,紧跟着部队,小心地往前走。走着走着,前边出现了一条小河,河上用树干临时搭起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哗哗”地流着。小兰把肩膀上的米袋背好,紧紧扶着伤员说:“同志,该过桥了,慢慢走!” 谁知道,走到桥中间,那个伤员忽然咳嗽起来了,脸涨得通红,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含解析)

课时作业17 解放战争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国民党正规军进入上海前,首先到上海的是属于军统系统的忠义救国军。接下去就是“鸡鹰满天飞,饿虎就地滚”,前者是指由重庆乘飞机前来的接收大员,后者是指原来潜伏上海而此时公开出面趁火打劫的“地下工作人员”。上海市民痛心疾首地问道:“难道这就是天亮了吗?”材料所述这一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国民革命时期北伐部队进入上海 B.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C.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进驻上海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逼近上海 答案:C 2.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坛政党纷起,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涌现的大小党派有105个之多。与民国初年的组党热潮相比,二者都( ) A.有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 B.以防止一党专政为宗旨 C.推动政体发生根本变化 D.以时局重大变动为背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两次组党热潮分别以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抗战胜利两次时局变化为背景,D项正确;辛亥革命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广大民众的参政意识不高,A项错误;防止一党专政主要是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的愿望,B项错误;民国初年的组党热潮以专制政体结束为背景,而抗战胜利后的组党热潮并未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C项错误。故选D。 答案:D 3.(2019·日照市一模)下图为8月11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判断该命令的目的是( ) B.建立东北根据地准备解放战争 C.配合东北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

D.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解放战争。从各部出发地来看,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只有到抗战后期才发展到;从对各部的称呼上,这不可能发生在建国之后。抗战胜利后,中共利用东北由苏军控制、国民党力量薄弱的机会,做出了夺取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为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后方的战略决策。“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上更明确地提出了争取东北的任务,强调指出,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答案:B 4.(2019·廊坊市质检)台湾泰宇版历史教材中写道: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召开后,中共控制的解放区代表拒绝与会,共军先发制人,全力进行扩张。但国军亦采取强力反制,至三十六年六月(即1947年6月)止,共军胜少败多,损失惨重”。据此判断( )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一手材料比二手材料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在历史研究中,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会导致研究者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答案为B。 答案:B 5.(2019·河南驻马店调研)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毫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出当时国人期盼(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解析:1945年8月,正是国共重庆谈判前夕,全国人民都希望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共建新中国,故A项正确;1945年春,中共七大已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故B项错误;重庆谈判是国共之间的谈判,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答案:A 6.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 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林俊杰)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林 俊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林俊杰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班 学号:4 指导教师:罗毅

目录 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设计要求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3、待建变电站负荷 三、主变压器与主接线设计 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2、主变压器的选择 四、短路电流计算 1、基准值的选择 2、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培养和分析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 (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3)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侧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处理; 用于设备选择时,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考虑;用于保护整定计算时,按本期工程考虑;举例列出某点短路电流的详细计算过程,列表给出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S k、I”、I∞、I sh、T eq(其余点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列出)。 (4)选择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及支撑绝缘子、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5)编写“××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 3、设计要求 (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主变压器选择; (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 (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7)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 (8)选择电压互感器; (9)选择电流互感器; (10)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 (11)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12)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 (13)选择避雷器。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⑴变电站类型: 110 kV降压变电站 ⑵三个电压等级: 110 kV、 35 kV、 10 kV ⑶ 110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 3回 35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4 回

最感人的红军长征故事

最感人的红军长征故事 长征,是一道雄壮,豪迈,气势磅礴的革命交响曲!那你知道最感人的红军长征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最感人的红军长征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最感人的红军长征故事:神枪手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密、一抱多粗,约有十多丈高的大树下,唱歌、跳押、摆龙门阵,消除战斗、行军后的疲劳。 不多一会,碰巧总参谋长刘伯承也来这里散步。他主动参加了警卫班的活动,和年轻的警卫战士们一起谈天说地,玩得非常高兴。 忽然,从头顶上传来几声“哇哇”的叫声,刘伯承顺着声音一看,在大树纵横交叉的枝桠上,站着一群乌鸦,不由心中一动,立刻诙谐地对警卫员们说:“你们哪个的枪法最准,快打只乌鸦下来给大家打顿牙祭(即加餐)吧!” 警卫员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也不肯开枪打乌鸦,有的是怕枪法不准当面丢丑,有的是不愿在领导面前耍弄武艺。 其中有个年轻、机灵、调皮的警卫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总参谋长,你文武双全,是全军出名的神枪手,今天就请您给我们来个示范表演吧!”

“要得;;” “欢迎;;”警卫员们不约而同地拍起巴掌来。 刘伯承略一沉思,哈哈大笑地回答:“你们还会倒打一钉耙,将起我的军来了!好吧,就让我来试试看。”说着,不慌不忙地从腰里拔出左轮手枪,只见他不用瞄准,手一举,“砰”的一声,一只乌鸦扑棱棱地应声而落,黑光闪闪的翅膀还在不停地扑腾哩。 “好枪法,刘总长真不愧为百步穿杨的神枪手!”警卫员们异口同声地啧啧称赞。只有要求刘伯承作示范表演的那位警卫员依然半信半疑地说:“嗯,树上那么多乌鸦,怕是撞到一只的哟!” 刘伯承听了毫不生气,只是笑了笑说:“也许是这样吧,不妨再考试考试,看到底及格不?小鬼,麻烦你去给我找个鸡蛋来。” 那个警卫员不知道他要搞什么名堂,心里怦怦直跳,只好硬着头皮到伙房里要来了一个鸡蛋。刘伯承又叫他用力朝天上甩,他立刻明白了八九分,用最大的力气把鸡蛋朝天上抛去。当鸡蛋飞向天空,看上去小得像一粒黄豆时,刘伯承沉着地把枪一举,“砰”的一声,鸡蛋随着枪声四分五裂,蛋壳、蛋黄、蛋白纷纷洒落下来。那个调皮的警卫员连忙伸出大拇指,夸赞刘伯承是神枪手。警卫员们纷纷要拜刘伯承为师,请他教练枪法。刘伯承谦逊地说:“功多艺熟,业精于勤嘛,什么老师、学生的,我们互相学习好了。枪法愈准,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啊!” 从此,刘伯承就挤时间给警卫班讲习枪法,没过多久,警卫班战士也个个都成了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检测题

《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某文献记载:1948年12月6日,人民解放军包围徐州,开始对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性进攻,先后俘获国民党杜聿明兵团、黄维兵团。与这一记载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2.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沈阳 B.徐州 C.北平 D.天津 3.解放战争时期,揭开土地改革运动序幕的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五四指示》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4.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其主要内容是 A.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 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稳定地价,国家根据核定的地价征收租税 D.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 5.小明在“纪念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的演讲比赛中,演讲词里面有“歼灭国民党军队55万余人”、“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语句。据此可知,他所讲的是 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 B.大军合力战淮海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6.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7.1945年8月,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山城为之沸腾。重庆各界纷纷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要和平,争民主”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8.林彪是建国十大元帅之一,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非常突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 A.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 B.百团大战和辽沈战役 C.平型关大捷和辽沈战役 D.台儿庄战役和淮海成役 9.读初中时,小明的爷爷给他讲述了一个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某个战役的故事,这个战役是( ) A.第三次长沙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渡江战役

最新《解放战争》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

《解放战争》读后感 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解放战争》,与其说是一幅军事战争的历史画卷,不如说是一篇记录着我们前辈们精神历程的壮丽史诗。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又有了一份新的感动和体验。感动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宣示,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书中所揭示的一个人类历史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人民是决定历史走向的最终力量! 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内战初期,国民党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在军事方面,国民党军队达470万,装备精良;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且装备简陋。无论是国民党内部,还是当时的世界舆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可战争却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翻盘。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所有这一切根本无法用军事理论去阐释。但偶然中体现的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革命力量,实行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 在政治方面,共产党所主张的政治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抗战结束之前,毛泽东就说过,我们要建设一个这样自由民主的中国,即:“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

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政府,建立一个自由、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在经济方面,我党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和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参军支援前线成为热潮。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在延安的时候,外国记者曾经问过毛泽东说:“你能不能和国民党军队作战当中取胜?”毛泽东给的回答,根本就没有提到“军队”两个字,他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得好不好。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而这也正如作者所言:“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负,不如说是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引领,逐步获得民心的过程,是人民对战争双方作出了胜负的选择。”淮海战役时我们只有60万人,国民党有80万人,但共产党背后有500万老百姓的支持!在世界战争史上,没有哪一支军队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那样身后会有那么多的民众奋力支持。“在所剩无几的境遇里甘愿倾其全部的百姓,是共产党官兵刻骨铭心的依靠和难以忘怀的归宿。” 人民的选择,以及人民何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解放战争》一书所承载的重要命题。正是人民的选择和支持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审视这段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战争中作战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其实是政治的较量和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国

交大电气工程基础作业二答案

作业二 1、有几个参数反映架空输电线路?它们具体反映线路的什么特性? 答:电阻R:线路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有功功率的损耗效应 电感L:载体导流的磁场效应 电导G:线路通电时绝缘介质产生的泄露电流以及导体附近空气游离而产生的 有功功率损耗 电容C:带电导体周围产生的磁场效应 2、一条LGJQ-3×500 的分裂导线的输电线路,按等间距排列,间距为12m,每相分裂间距为400mm,导体直径为30.2mm。求该线路每公里电抗和电纳。 3、一台SFL-15000/110 型双绕组变压器,额定容量为15MVA,额定变比为110/11kV,其试验参数为Pk=133kW,P0=50kW,Uk﹪=10.5,I0﹪=3.5,试计算归算到高压侧的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4、与普通变压器相比,自耦变压器有哪些优缺点?自耦变压器运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1、在大型超高压电力系统中,多数采用由自耦变压器来联接两个电压级的电力网,自耦变压器具有消耗材料少、投资低、损耗小等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由于通常自耦变压器变比接近于1,导致短路电压百分数要比普通变压器小得多,所以在系统发生短路时,自耦变压器的情况将更为严重。 2、自耦变压器除了与一般变压器运行特性相同之外,还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是: a,由于自耦变压器一、二次侧有直接的电的联系,为了防止高压侧单相接地故障而引起低压侧过电压,其中性点必须牢靠接地; b,自耦变压器两侧都需安装避雷器,以防止过电压; c,自耦变压器短路电压比普通变压器小得多,因此短路电流较普通双绕组变压器大,必要时,必须采取限制短路电流措施。 5、在开关电器断开的过程中,间隙的自由电子是如何产生的?试说明

跟红军长征有关的著名故事

跟红军长征有关的著名故事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胜利是伟大的不世之略。那你知道跟红军长征有关的著名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跟红军长征有关的著名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跟红军长征有关的著名故事:吴起镇会议根据榜罗镇会议作出的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的新的战略决策,党中央率陕甘支队约6000人分左、中、右3路纵队北上,通过通渭地区,翻越六盘山,又经过1000多里的艰苦行军和英勇作战,从甘肃进入陕北,于1935年10月18日抵达铁边城。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博古,以及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会上,张闻天指出:关于在陕北建立苏区问题,政治局同志无一异议;毛泽东在上次榜罗镇召集的会议上作出决定,大家是同意的,应批准;至于中央整个政治决议,应在与二十五、二十六军同志商量后再发。在这次会议上,根据当前形势和部队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议案,如红军入陕后的作战方针主要是在西边打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还是在南边打东北军,或是向北打的问题,同西北红军会合的方向和解决战略方针的问题,整顿部队,提高战斗力、群众工作、解决物资、冬衣等问题,认为上述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中央迅速作出决定。毛泽东在会上还指出,现在我们已到陕西,到保安尚有45天路,需要一天休息才好,这几天没有饭吃,不得不走,到前面有粮地方休息。我们要把保

安变为苏区,过去敌人对我们是追击,现在改为围剿,我们要打破这围剿,我们须在敌人围剿前做很多工作。这次会议实际上是吴起镇会议的预备会议。 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随后又同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2.5万里的长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终于找到了长征立足点,抵达最后的目的地,胜利地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 10月22日,中央政治局在吴起镇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闻天、博古、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邓发、李富春、聂荣臻、刘少奇、叶剑英、凯丰、贾拓夫、彭德怀等。会议的中心议程是,总结俄界会议后红军的行动,确定新形势下陕甘支队的行动方针。 毛泽东在会上首先报告俄界会议以来的形势与陕甘支队的任务。主要内容是:1.宣布中央红军已完结一年长途行军,提出党的新任务是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以领导全国革命。报告指出:自俄界出发已走2000里,到达这地区的任务已完成了,敌人对于我们追击堵击不得不告一段落,现在是敌人围剿,而我们保卫与扩大陕北苏区,主要敌人是蒋介石、张学良、阎锡山。他们正准备对陕北苏区的围剿。所以,现陕甘支队,应提出保卫陕北苏区的口号。俄界会议与张国焘决裂,那时口号,打到陕北去,以游击战争与苏联发生联系,榜罗镇会议改变了俄界会议的决定,因为那时得到了新的材料,知道陕北有这样大的苏区与红军,所以改变,决定在陕北保卫与扩大苏区。在俄界

红军长征人物故事

红军长征人物故事 拜读《红军长征的故事》的心得体会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当我把这本书合上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仍久久萦饶在我的眼前,从内心不由自主的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 它已经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震撼啊!数千人马驮着锱重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面对高山悬崖,冰雪雨雾、湍急的河流、莫测的风暴、灼热的沙漠、无底的沼泽,饥寒交迫、刀山火海。 。 。 。 。 。 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就是红军,这就是无坚不摧的红军。 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载入到一个崭新的世纪,我们远离了那战火纷纷的年代,现在的人们面对困难有两种选择:知难而退或者就是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的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就不做了,现在想起来,那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最大的失误。 我后悔自己没有去面对它,没有去锻炼自己,红军爬雪山的时候,吃的是皮带、树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们却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战胜了一道又道的困难。 试想一下,我在他们的面前似乎变得那么的渺小和苍白无力。 。 。 。 。 。 ,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我们学习的过程,正如科学家攻克难关一样,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只有披荆斩棘,奋勇当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知识就像满目琳琅的大宝库,探寻它的路是坎坷的,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其实,困难的重量是由你的习惯来称的,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就像巨人一样,相反,在怕困难人的眼中,它只不过是蚂蚁大小,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会不停地与困难做斗争,勇于和困难做斗争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不经一番彻苦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

记忆中的红色经典访谈记录

访谈记录 访谈时间:2012年9月2日 访谈地点:家中 被访人:我的外公,年龄68岁,职业;已退休,文化水平:高中 访谈人:11级学生XXX 我:今天我们来访谈一下您记忆中的红色经典吧。首先问一下,您是哪年生人呢? 外公:我是1944年生人,我今年68岁。我出生那年正好是抗日战争的前夕! 我:哦,那当时的社会背景就是抗战,大概是什么状况呢? 外公:1945年日本投降么,那时候我们中国人已经从防守转入反击,日本鬼子就开始节节败退了,我们党的红色根据地也在逐步扩大吧,所以日本已经,不行了那时候。 我:那在当时,您的家庭状况是怎么样的呢?家里是干什么的? 外公:我父亲是在饭店里工作,也就是给人打工,就是,社会的底层吧也就算是,普通劳动人民。所以我从小受的教育也是这种教育,嗯。

我:那最早您是从什么地方接触到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呢?当然啊,我们现在把这些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是在过去就是那种特别盛行的社会主流文化是吧?您是从哪里了解到的呢最早? 外公:最早了解就是上学以后。咱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就是宣扬一种爱国,爱党,爱民族的精神么?这种精神中国自古就有啊!所以我通过学习历史知识,首先先了解了许多这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个反击外敌的历史,有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这是我们民族的灵魂。从远处说吧,西汉时期,那时候北方有匈奴。匈奴是个游牧民族啊,随着他不断发展壮大啊,他就一直往南侵扰,对汉朝边疆进行不断的骚扰啊。那时候我们就有大将,卫青,霍去病,经常带领军队打击匈奴,后来汉朝皇帝还常常派了一些人去出使匈奴,就是搞一些外交活动。这个代表人物就是苏武。苏武很有民族气节,非常爱国啊,他到匈奴以后啊,因为一些情况就把他扣下了。一开始就各种软硬兼施,威胁不行就利诱,就是你在我们匈奴,我们给你官做,给你多大多大官,多少多少钱。苏武就是软硬不吃,你给我硬的我不怕,你给我软的我也还是按照皇帝的使命去干。后来啊,匈奴单于啊,没办法了,就把他流放到北海。北海就是现在新疆大沙漠啊!那地方自然条件非常恶劣,飞沙走石啊,让他牧羊,放羊去!苏武牧羊么,就是这段历史。苏武啊,到那里以后还是继续他的使命,就是不投降。逼得匈奴单于没办法,也把他送回了西汉。不是以前有句话,叫“苏武流胡节不辱”。他就始终保持着我们中华民族应有的那种气节。以后呢,咱们民间流传的好些个作品呢,你好比杨家将。这个大伙都清楚,杨继业七个儿子,因为打仗,死了六个。真是啊,为了保卫国家疆土,真是诶,不惜一切代价。最后他自己也被困在两狼山,他自个儿碰死的!也不让敌人啊,把他杀了,很有民族气节。还有就是大伙更了解的,大伙更敬佩惋惜啊岳飞岳家军。杨家将是抗辽,岳家军是抗金。这些都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时常对我国边境骚扰。岳家军抗击的这个金兵呢,他就想杀过来以后呢,占领南宋,结果遭到岳家军的顽强抵抗,就在朱仙镇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啊。不管是古人还是现在的人啊,看到这些事情还是非常的敬佩,中国人打心里就敬佩岳飞,敬佩杨继业。这也都表现出来咱们中华民族应有的爱国精神。到了明朝,也有。明朝有名的你像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抗击倭寇。倭寇是谁啊,就是小日本儿!!明朝的时候就让戚继光打得落花流水。他们那时候就像流寇一样,总骚扰我们边境,让戚继光狠狠地收拾了一下,最后把他打跑了。特别是在近代,这个近代呢,大伙都知道,一九三一年九一八小日本儿先把东北给占了,然后到三七年,七月七号,卢沟桥事变,他就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我们国家的战争。不可一世啊,烧杀抢掠啊,掠夺资源,到哪里就烧,杀,抢,无恶不作啊!!!南京大屠杀一下就杀了我们同胞三十万啊!!!表面看起来他不可一世,挺疯狂的,可是我们中国人怎么样,虽然我们武器不行,装备不行,我们有我们的办法,地道战,地雷战,这大伙都知道。发动人民战争,那时候不就讲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十六字战略。敌进,哎你进来了我退了,你来了白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