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bbc687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f.png)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和提高社会公平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制度。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方面,对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一、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方面,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金主要由政府和个人共同承担,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金,并建立了完善的养老金体系,包括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多种形式。
而在中国,养老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企业和个人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
但是中国的养老金水平相对较低,且养老金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
二、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体系相对完善,包括全民医保、商业医保和医疗救助等多种形式,能够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而中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存在着城乡差异、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分割等问题,导致了一些基层群众的医疗保障难题。
三、失业保险在失业保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健全的失业保险金制度,包括失业救济金和再就业援助等多种形式,能够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
而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也存在很多不足,失业人员的救助水平相对较低,再就业援助措施较少。
四、社会救助在社会救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包括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特困救助等多种形式,能够覆盖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而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相对薄弱,覆盖面较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和扶持还有待加强。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保障,保障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而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更好的保障和福利。
中美医保制度比较研究
![中美医保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c0773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a.png)
中美医保制度比较研究随着中美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保制度逐渐成为了两国重要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一。
然而,中美两国的医保制度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和区别。
为了更好地研究比较中美医保制度,本文将从医疗保障体系、医保政策、医保费用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比较。
一、医疗保障体系中美两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由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联合组成,而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则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组成。
在医疗保障的层次上,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上分为三级: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提供的医疗保障(如Medicare、Medicaid 等)、公司提供的健康保险和个人购买的健康保险。
而中国的医保体系则划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其中基本医疗保险被认为是中国医保制度的基石。
二、医保政策在医保政策上,中美两国也较为不同。
美国的医保政策多样化,医疗保障由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合作实施,各州可以根据本州的情况制定相应政策。
而中国的医保政策比较一致且统一,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制定实施,各地区的医保政策相对较为一致。
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对待不同人群的医保政策也存在区别。
在美国,老年人、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可以获得政府提供的低价医保,而中国基本医保全民参保的原则覆盖了所有的公民。
三、医保费用中美两国医保费用的负担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美国,医保费用主要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承担。
个人需要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而企业也需要为员工提供健康保险。
政府则出资提供给低收入和残疾人等群体的医保服务。
而在中国,医保费用主要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公民可以通过单位或个人参与基本医疗保险,并支付一定的医疗保险费用,同时政府也会对低收入和弱势人群提供一定补贴。
四、医保覆盖范围中美两国的医保制度的覆盖范围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联邦控制的医保只覆盖了65岁以上的老人和残疾人群体,而州控制的医保则覆盖的范围相对比较广泛,但不同州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
中美医疗体系对比研究
![中美医疗体系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2a51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c.png)
中美医疗体系对比研究医疗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两个国家之一,它们的医疗体系都有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在关注中国和美国医疗体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基础上,对两国的医疗体系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
一、医疗保障体系的共同点1.公共医疗保障体系中国和美国都有相应的公共医疗保障体系。
在中国,公共医疗由国家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构成。
国家医保是指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医保,主要覆盖城镇职工。
而城乡居民医保是指由地方政府实行管理的医保,主要覆盖农村居民和城市非职工。
在美国,公共医保体系主要是指联邦政府的医疗补助计划Medicare和医疗援助计划Medicaid。
2.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在中国和美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都包括诊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这些机构都提供基本的诊疗和治疗服务。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大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3.医学教育体系中国和美国都有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
在中国,医学教育由本科、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等学历层次构成。
而在美国,医学教育则分为本科、医学院、住院医师等不同层次。
这些医学教育体系都是以培养医疗人才为目标,使得两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同点1.医疗保险侧重点不同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侧重于基本医保的覆盖面扩大,同时也在为重疾患者提供大病保险服务。
与此不同的是,美国的医保则主要根据个体的收入和年龄进行不同的分类,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医保制度相对健全而全面。
2.医疗资金来源不同中国的医疗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补贴、个人缴费以及地方财政等多种渠道。
而美国则主要依赖于私人医保公司的资金支持,同时也有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这往往是通过税收来支持的。
3.医学资源的分配方式不同在中国,医疗资源的大量集中在一些发达城市,而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就相对匮乏。
与之相反的是,在美国,由于其医保体系的不足,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公的情况,一些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甚至无法得到保障。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41bd62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4.png)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比较研究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医疗保险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了解各国医疗保险体系的优势和不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并探讨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医疗保险制度比较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基本医疗保险的特点是基金主要由参保者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政府也有一定的补贴。
与此相比,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以公立医疗保险为主,如美国的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和加拿大的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
这些制度由政府全权负责管理,基金来源于税收和社会福利基金。
二、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在于其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参保覆盖面广和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基本医疗保险的运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保人员报销比例较低、医保基金支付能力不足、医保药品目录不完善等。
三、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1.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由公共和私人保险共同构成的复合医疗保险体系。
公共医疗保险主要包括联邦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和州级医疗保险计划(Medicaid)。
私人保险则由个人自主购买和用人单位提供。
2. 加拿大医疗保险制度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公立医疗保险为主的单一支付者制度。
政府为全体公民提供医疗保险,基金来源于税收和社会福利基金。
3.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以社会保险为基础,主要包括全民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
全民医疗保险由职工和雇主共同缴纳,私人医疗保险则由自由职业者和高收入人群自主购买。
四、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1. 参保覆盖面国内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广,几乎包括了所有居民,但在农村地区和新工种人群中存在参保率较低的问题。
与此相比,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较窄,许多人无法获得医疗保险。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2b96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6.png)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各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形式和发展方向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本文将从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入手,探讨不同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一、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长期以来受到绩效评价、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成本不断上升、医疗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跨省就医难度大、医疗诈骗问题严重、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成为了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重点。
因此,转变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机制、完善医院管理体制、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等措施已成为当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有着独特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二元化的医保制度。
美国的医保制度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和商业医疗保障制度两部分组成,这是美国医保制度的特点之一。
2、商业保险公司的强势地位。
美国商业保险公司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掌控力度非常之大,而这也是导致美国医保制度高价、保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3、医疗服务质量的高标准。
尽管美国医保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但是其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也是世界领先之一。
三、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相较于美国,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化医保制度,即医保由社会保险人制度来运行和管理。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的全面实行。
在日本,几乎每个人都有参加全民健康保险计划的义务和权利,这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和广泛性。
2、医保费用的合理化。
日本医保制度实行的是政府定价、统一支付的制度,这有利于控制医保费用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3、医院管理的规范化。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以保证医疗行业的良好秩序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高水平。
各国医保政策的比较研究
![各国医保政策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069622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e.png)
各国医保政策的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医保政策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医保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政策制定理念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医疗资源配置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对政策形成和实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全球十大经济体的医保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一、美国美国的医保政策分为公共医保和私人医保两种形式。
公共医保主要包括联邦医疗保险计划(Medicare)和联邦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
Medicare主要包括65岁及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和一些残疾人,主要是通过联邦政府的财政拨款来支持的。
Medicaid主要是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保险,也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出资。
私人医保主要是由雇主、保险公司和个人自负三方共同承担,但存在一定的社会负担问题。
美国的医保政策制定和实施经历了多次改革,但多少有些混乱。
医保制度的落后和社会健康问题在美国政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近年来,提高医保质量,降低医保费用成为美国国内政治争议的焦点。
二、中国中国的医保体系主要由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责任医疗保险组成。
社会医疗保险主要由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几个部分组成。
商业医疗保险主要为高收入人群提供保险服务,一直处于发展初期。
责任医疗保险主要是由医生责任险、医院责任险和药品责任险等几种险种组成。
近年来,中国的医保制度不断改革,中央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医保领域的创新和改革力度。
三、日本日本实行全民医疗保险,在政府卫生福利部门的领导下,每个地区的医疗保险都有自己的管理机构。
日本的医保费用主要由居民支付,同时政府也提供一定程度的补助。
为了保证医保资金的平衡,日本规定对某些病种的治疗需进行限制和规范。
日本的医疗保险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的高昂。
日本政府通过不断完善医保政策,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来缓解医保压力。
四、德国德国采取社会保险制度,每个人的基本医保费用都有中央部门管理,由公立社会保险机构或某些特定的公司负责承担。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0a70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9.png)
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层面上为保障国民的生活和权益所建立的制度。
不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运作方式,这些差异主要受到国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本文将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三个方面,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方面,对比中国和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发现明显差异。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注重基本医疗保障,由政府负责管理和提供基本保险服务。
而加拿大的医疗保险制度则是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政府通过税收收取医疗保险费用,并为所有公民提供医疗服务。
这两个国家的医疗保险制度在资金来源、服务范围和运营方式上存在差异,但都致力于为国民提供合理的医疗保障。
其次,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比较研究中,可以以德国和日本为例。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纳入公共福利体系的强制性制度,包括基本养老金、企业养老保险和个人私人养老金三个层面,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保险费用。
而日本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国民年金为核心,根据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确定养老金水平。
这两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层次划分和费用分摊上存在差异,但都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
最后,失业保险也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失业保险方面的比较研究中,可以以美国和瑞典为例。
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管理和提供,失业者可以领取一定的失业救助金。
而瑞典的失业保险制度则更加综合和完善,除了失业救助金外,还提供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和就业介绍等服务,旨在帮助失业者尽快重新就业。
这两个国家的失业保险制度在救助方式和服务内容上存在差异,但都着眼于为失业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
综上所述,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任务。
通过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差异和共同点。
当代四大医疗保障模式改革之比较及对我国医改的启示
![当代四大医疗保障模式改革之比较及对我国医改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567988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d.png)
2009.11□褚亮当代四大医疗保障模式改革之比较及对我国医改的启示当今世界已有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强制储蓄账户制医疗保险四大医疗保障模式,分别以英国、德国、美国和新加坡为代表,另外还有北欧和加拿大、法国和日本、南非、智利作为次典型国家。
目前虽有学者对各种模式的绩效做过实证比较,〔1〕然而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疗保险体制是完美并可以被其他国家直接拿来效仿的,这从上述几个国家对各自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中可见一斑。
由于各国在卫生经济领域的理念不同,以及每种模式各具特点,所以各国在改革的起因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一、各国医疗保障模式改革的差异1.改革的起因除了英国医疗费用增长受到财政预算抑制外,其他国家进行医疗保障模式改革的原因主要在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长缓慢引起的医保费用增长过快,医保基金入不敷出,政府财政出现赤字(具体数据可参见介绍各国医改的相关文献)。
各国政府虽然普遍认识到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是因为本国医保模式的某些缺陷导致其无法适应人口结构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所以弥补模式缺陷、提高其适应性是共同的改革动因,但是各国模式的具体缺陷(或者说外部环境影响模式正常运行的机理)却有所不同。
(1)德国、法国模式最大的缺陷是高福利妨碍和制约了国家总体经济的良性运转,使国家经济陷入“低增长-低工资-低保险金收入-高福利下的财政负担-低投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2〕人口老龄化则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滚雪球过程。
(2)瑞典与德法类似,国家经济也陷入了“低增长-低工资-低税收-高福利下的财政负担-低投资-低增长”的恶性循环。
(3)美国政府通过工资税和普通税支持的公办医疗保险为老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当老人医疗需求不断膨胀时,由于缺乏对保险机构有效的预付费办法,这种膨胀无法抑制,再加上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4)新加坡医疗保险模式属于自我积累型,因此,不受人口老龄化影响,但其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缓慢造成雇员工资低,在缴费率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储蓄账户中注入的保险金不足以用来支付未来医疗技术进步带来的费用增长。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f483272af90242a995e500.png)
e la f cig te u t eo ec re t y t .D et e i e n i oi -cl rs n ts u n f h s r — t a we s e e t si t urn se y s l rl n h j c f h s ms u t f r t s r s ut e ds u h ma g t po o h d fe h t e u a t a f o i
美国医疗保险市场与中国医保制度的比较研究
![美国医疗保险市场与中国医保制度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1d390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8.png)
美国医疗保险市场与中国医保制度的比较研究在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险体系中,美国和中国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它们之间的医保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下面我们来对这两个国家的医保制度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美国医疗保险市场美国的医疗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
在这个市场中,医保是通过私人保险公司提供的,而不是由政府直接提供。
这个市场主要有三类参与者:保险公司、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患者。
1.保险公司由于医疗服务的费用较高,患者需要购买医疗保险来保障自己。
而保险公司则通过向患者销售保险来获得收益。
在这个市场中,保险公司竞争激烈,有很多家保险公司,服务范围广泛,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很多问题,如保费飞涨、保险范围狭窄、赔偿不公等。
2.医疗服务提供者医疗服务提供者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
他们通过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来获取收益。
在这个市场中,医疗服务提供者竞争也很激烈,但是存在一些缺陷,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无法保证、医保范围狭窄等。
3.患者患者是医疗保险市场的需求者,在这个市场中,他们需要购买医疗保险来保障自己,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医疗服务提供者。
但是在这个市场中,患者往往面临医保范围狭窄、保费过高等问题。
总体而言,美国的医疗保险市场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政府进行改革。
二、中国医保制度中国的医疗保险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主要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城乡居民医保等。
这些医保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也避免了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基本医保中国的基本医保是政府提供的,所有在职工人都必须缴纳一定的医保费用,用于自己未来的医疗保障。
基本医保的报销范围相对较广,包括常见的疾病、手术、药品等,但是由于医保资金有限,因此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
2.大病保险中国的大病保险是为了保障人民在重大疾病时能够得到足够的医疗保障而设立的。
大病保险的报销范围相对较广,包括各种大病,报销比例也比较高。
3.城乡居民医保城乡居民医保是为了保障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而设立的,覆盖范围较广,报销比例也比较高。
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
![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及政策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59ecb9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6.png)
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探究及政策选择引言:医疗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公民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障和健康服务。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国在医疗保障制度上的探究也越来越多。
本文将通过国际比较探究,分析不同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特点,并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进行探讨。
一、医疗保障制度国际比较1.1 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是许多国家的主流医疗保障形式,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制度和公民自愿参保制度。
在社会保险制度中,雇主和雇员平摊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并由政府监管和管理;而公民自愿参保制度则是基于个人意愿,自愿缴纳医疗保险费用以得到医疗保障。
例如,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分为法定保险和私人保险,法定保险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保险费用的社会保险制度,确保每个参保人都能获得医疗保障。
而美国则接受公民自愿参保制度,个人可以选择是否采购医疗保险,但务必面临高额保险费用和医疗费用的肩负。
1.2 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些国家普遍接受的医疗保障形式,旨在为全部公民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这种制度通常由政府主导,并通过纳税方式进行资金筹集。
例如,英国国民医疗服务(NHS)就是一种典型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部英国公民均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无论其缴纳的税金多少。
此外,加拿大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也是一种纳税方式筹集资金,并为全部公民提供免费的基本医疗保障。
1.3 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是为了解决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弱势群体而设立的医疗保障形式。
这种制度主要通过政府的投入和救助来保障群体的医疗需求。
例如,荷兰的医疗救助制度为居住在荷兰但无法支付医疗费用的人提供医疗援助。
政府向这些人提供医疗补助金,确保他们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同时,澳大利亚的医疗救助制度也通过政府的救助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医疗需求。
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2.1 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当前,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仍存在遮盖面不广和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特殊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
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及其启示
![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fe745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c.png)
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及其启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健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基于维护健康的需要,人人都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已经成为国际上衡量一个医疗体制是否公平健全的主导性标准。
[威廉姆斯(Williams),1980]1978年联合国的《阿拉木图宣言》提出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同年,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LIO)通过第67号国际公约,呼吁各国政府为达到“2000年人人卫生保健”的目标而努力。
1979年世界卫生会议提出了“消除健康不平等,为人人提供健康”的全球性战略决议。
1982年,汤森(Townsend)在研究报告中提出社会健康不平等的话题,随后,有关健康不平等的研究成为研究者和相关政策部门分析和讨论的热点问题。
此后,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许多政策声明和研究结果都强烈呼吁缩小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不同社会经济人群之间的健康差异。
由此,有助于缩小健康不平等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成为当下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
国内外围绕医疗保障政策的理论流派众多,其主要观点有的一脉相承,有的则针锋相对。
目前学界研究使用较多的主要理论包括健康公平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政府与市场失灵理论等。
一、健康公平理论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如下定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损伤。
健康平等意味着在生物学范围内,全体居民尽可能地达到最高水准的身体、精神和社会完好状态的健康水平。
”在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的“可行动能力”和“以自由看待发展”的视角中,健康被看作重要的人类的“可行动能力”和非常基本的自由。
因此,健康权是一种基本人权,每个公民都应当有同等的机会来享有这一基本人权,即健康公平的权利。
对于健康公平的研究最早源于健康的差异与不公平现象。
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8a61c2289eb172dec63b777.png)
国外医疗保险模式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1883年,德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医疗保险法——《企业工人疾病保险法》。
其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颁布法律,确立了医疗保险制度。
根据支付模式及基金筹集方式的不同,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大体上可分为四种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免费型)、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现收现付型)、储蓄医疗保险模式(个人累积型)以及商业医疗保险为主导的混合型医疗保险模式。
1 国外四种医疗保险模式及代表性国家1.1 国家医疗保险模式国家医疗保险模式是一种以税收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拨款向医疗服务机构或个人提供资金,由他们为国民提供低收费甚至免费医疗服务的医疗保险形式。
在国家医疗保险模式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是该制度的组织者;资金来源稳定,主要通过国家财政预算,个人不予承担或少量承担医疗费用;计划性较强,市场调节几乎不起作用。
在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中,以这种模式为基本制度的主要是一些福利国家,例如在英国,国家卫生服务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是其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部分。
英国在1911年通过的《全国保险法》中,对健康保险作了法律规定。
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NHS、医疗救助制度和私人医疗保险制度构成。
其中以NHS为主体,它通过两种途径向国民提供医疗服务:一种是由国家直接投资的公立医疗机构或与国家卫生服务有合同关系的营利医疗机构提供;另一种是由以日薪形式受雇于国家卫生服务机构的雇用医生或与之有合同关系的独立医生提供。
据资料表明,英国的医疗费用84.9%来自政府税收,11.5%来自社会保险基金,个人负担仅占2.9%。
1.2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是一种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由依法设立的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组织,代表参保人向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或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形式。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补偿性的特点。
国内外医疗体制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体制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497f19ba98271fe900ef994.png)
国内外医疗体制比较研究国外与中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基础和社会背景,其医疗制度的选择有着不同的道路。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国外典型的医疗制度,然后将各自的特征、面临的问题和改革趋势进行分析,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保险体系建设,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现阶段情况及发展走向相比较,并分析我国城市及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有利于我国医疗卫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完善体制,加强基础卫生建设,积极地推进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医疗卫生服务分级管理医疗卫生手段社区医疗服务国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1)國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现状现如今,国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以在体系提供的模式与主体方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类型;以日本为代表的社会参与类型;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福利类型。
1.英国的福利国家模式英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国家福利政策方面都主张“摇篮到坟墓”,英国在医疗体系方面所倡导的就是:其一,将医疗当为某种社会福利,通过政府来向国家公民提供;其二,就是将各个社区的医院当成医疗服务体系的核心。
在英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地位的是英国的卫生部,而且在英国大部分的医疗方面的设施都是国家出资购买的,其医疗体系是由英国养老院、社区医院以及各公立医院等构成,并通过它们来满足国民在医疗上的需求。
此外,英国在各社区开设了医疗系统并希望通过它们来负责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还在各级行政区内专门开设了全科诊所,以此来为行政区内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等服务在英国。
所有的医疗机构都为国家公有,由国家的卫生部主导,且在所有医疗机构中的花费也都是由政府负责。
2.美国市场化医疗体制美国的这种医疗体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极其成熟的基础上,该医疗体系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一部分的医疗机构是私人建立的,而这种机构中的医生也大多为某些家庭的私人医生,其中的医疗费用和保险等费用也都是由个人来负责;二是一部分的医疗保障金依然是由政府负责,来为无经济来源、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中美医疗保险制度对比
![中美医疗保险制度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0f39a5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6.png)
VS
覆盖范围
不同医疗保险类型的覆盖范围各不相同, 但总体上,美国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大部 分人口,但仍有部分人没有获得足够的医 疗保障。
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与支付方式
基金筹集
美国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自雇主和个人缴纳 的保险费、政府财政补贴以及医疗救助资金 。
支付方式
美国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方式以按服务付费为 主,同时实行部分总额预算制,鼓励医疗机 构和医生进行预防性和高效率的医疗服务。
结论与启示
研究结论
中美医疗保险制度存在显著差异 。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在覆盖范围、 筹资水平、医疗服务提供等方面
取得了显著成就。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在成本控制、 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服务质量方
面具有优势。
对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启示
继续扩大覆盖范围,提高全民健康水 平。
完善筹资机制,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 率。
加强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提高基层医 疗分 析
中美医疗保险制度对比分析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中美医疗保险制度对经济 、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支出差异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涉及庞大的 支出,包括私人医疗保险、公共 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而中国 的医疗保险制度支出相对较小。
税收差异
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与税收密切 相关,个人所得税和医疗保险税 是其主要来源,而中国则主要依 靠社会保险费来筹集医疗保险资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中美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全 面深入的对比和研究。
02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
制度概述
起源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逐步建立起医疗保险制度,经历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 、农村合作医疗等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医疗保险 制度不断完善。
中美医保的比较
![中美医保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9d3dc4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a.png)
3.实既有效旳基本医疗保险管理
社会化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旳根本原则。它打破了老式医疗保险条块分 割、分散管理、分散决策旳格局,理顺了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使城乡职 员在统一旳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消除全部制和职业差别造成旳待遇上旳不公 平、不合理现象。实现基本医疗社会化管理,必须建立政、事分开,执行与 监督分立旳体制,政府旳主要任务是规划、决策和政策引导,社会保险经办 机构详细负责基金收缴、管理和待遇支付。由政府、群众团队、职员个人构 成旳监督机构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旳行为实施有效监督。基本医疗保险社会 化还涉及基本医疗服务旳社会化、待遇支付旳社会化以及较高质量旳小区服 务等方面。
1.建立合理旳基本医疗保险准入与保障水平。
老式旳双轨制医疗保险弊端甚多,其中最大旳缺陷是严格旳准入原则,对受 益人旳职业、单位全部制性质有明确限制。改革老式医疗保险制度就是要变 城乡职员医疗保险双轨制为单轨制,降低准入原则,建立城乡职员统一旳基 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广覆盖。
2.选择科学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模式。
美国医保制 度及改革
Contents
1 医保体系简介 2 医保改革原因 3 改革旳主要内容 4 改革旳作用
美国医疗保险体系简介
美国旳医疗保险模式
• 美国是世界上实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旳经典 代表,但这种模式并不是美国医疗保险唯一旳制 度安排。
•
美国旳医疗服务体系历来以多元化著称,不
论是医疗服务旳提供还是医疗资金旳筹集主要都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46e43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2.png)
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的比较研究一、介绍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障人民的健康而推出的保障措施之一。
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许多国家都推出了自己的医疗保险制度,各国之间的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着差异,本文将就此进行比较研究。
二、国内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分为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医保三大类。
职工医疗保险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企业给予职工的工资中从中一定比例划拨用于保障职工医疗,而居民医疗保险是通过居民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实现。
大病医保虽然并不属于医疗保险范畴,但却是保障百姓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在职工医疗保险的基础上逐渐逼近居民医疗保险逐渐实现全民医疗保险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基金缺口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管理和监管机制。
三、国外医疗保险制度体系1.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医疗保险成为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和政府保险三位一体的体系。
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私人医保、医疗福利与政府医疗计划几乎不包括在一个整洁的系统中。
美国的医保费用需要个人、雇主和政府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十分高昂,而医保制度的利益冲突也严重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2.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日本的医疗保险分为国民医疗保险、员工医疗保险、自由职业者医疗保险、医疗援助4个大类,国民医疗保险主要为无法支付高额医疗费的低收入者提供医疗保障。
在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中,老年人以及患有重病的人员都可以享受更高水平的付费标准。
3.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由政府制定规定,由个人、雇主和政府共同缴纳。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中的医疗福利相对于其他国家更为完善,医保制度的运作的稳定性和售后服务都得到了保证,在德国享受医疗服务享受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成果平等的机制。
四、比较与分析从国内外的医疗保险制度上来看,国外医疗保险由公共体系和市场体系共同运作,其中政府扮演者调整与引导的角色,而国内医疗保险制度则更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2545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6.png)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引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为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救济、工伤保险等。
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上存在着一些主要的区别和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内容,并分析它们的差异以及原因。
一、养老保险制度比较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按年龄划分的,参加工作的人必须每个月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养老保险费。
当他们年满60岁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按工龄划分的,参加工作的人必须在工作期间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
当他们达到规定的工龄时,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比较早期引入的,当时的国情需要一种可以快速支付的制度,因此选择了按年龄划分的方式。
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金制度是在工业化发展以后逐渐建立的,当时的情况需要一种可以根据工作时间来计算的方式。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
这两种医疗保险都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工资作为保险费,但是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要更好一些。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制度通常是由政府全额或者部分支付的,无需个人缴纳费用。
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纳的,当雇员被解雇时,可以领取失业救济金一段时间。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通常是由政府全额或者部分支付的,无需个人缴纳费用。
结论。
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研究
![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1f867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17.png)
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研究一、导言医疗体系是各个国家公共卫生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整个国民健康的水平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研究,可以探讨中西方的卫生文化、医学思想、医疗制度、医学教育、医疗保障等各方面,加深对中西方医学的认识和理解,为医疗的管理和改进提供参考。
二、中西方医疗体系的比较1.卫生文化比较中西方卫生文化有着深刻的区别。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疗文化,已有五千年历史。
中医药把人体看成一个与自然有机联系的整体,强调自然、调和、平衡的观念,注重对整体的调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西方医学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分析和细分人体的组织和器官,把人体分割成一个个的部位,使用高科技手段对这些部位进行深入分析,以治疗疾病。
中西医学思想的差异,分别影响着中西方医疗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2.医疗制度比较中西方医疗制度的发展有一定的区别。
中方医疗制度整体上以公立医院为主,多数医院归于公共部门,医疗保险的健康保障政策主要由国家的医保机构负责监管。
西方医疗制度则是基于医疗市场的分级管理、与健康保险挂钩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医生、医院和医保机构等独立组成的多元化体系。
3.医学教育比较中、西方医学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也有较大的区别。
中国的医学教育课程是基于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医学实践等内容进行组织的,培养的人才为中医或者中西医结合型医生。
西方医学是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医学,科学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对医学人才的素质也较为严格。
4.医疗保障比较中西方医疗保障的体系也有所不同。
西方社会普遍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医疗费用由医保体系负担一定比例,患者个人支付的金额比较少,部分医疗项目甚至全免费。
而中国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是公共医保和商业医保制度,医疗费用由医保制度负担一部分,患者个人比重较大。
三、总结总体来看,中西方医疗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中西方医学观念和实践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医学体系和医院管理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研究郭永松摘要:作为社会保障体制中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稳定和体现制度公平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不同、人权状况不同,以及、历史和文化理念的差异,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医疗保障制度。
对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简述和比较,并就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障,商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从整个国际社会来看,医疗保健制度的改革一直是当今世界卫生发展中的热点。
现有资料表明,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保障制度有四种: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市场主导型医疗保险和储蓄型医疗保险。
这在许多学者的文章中都有介绍。
虽然各国由于经济状况、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别,所实行的医疗保障制度也有所不同,但判断一种医疗保障制度的优劣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覆盖面;(2)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民众满意度;(3)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4)卫生服务是否超过了国家财政和民众的支付能力。
参照这些标准,本文试图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医疗保障制度以及我国医疗保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
1 国家医疗保障制度这种医疗保障模式以英国为代表,还包括瑞典、前苏联、东欧等国家。
其特点是:政府主导,看病免费,医一疗保障体系完善,全民覆盖。
如英国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建立于1948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已经成为英国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是为英国的全体国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在英国,患者不论是哪个阶层、社会地位如何,只要有医疗需求,都能得到相应的医疗服务。
该医疗服务体系由英国各级公立医院、各类诊所、社区医疗中心和养老院等医疗机构组成,大致可分三级:第一级为基本护理机构。
这是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最大组成部分,约占其总预算的75%。
基本护理机构是包括医疗保健和社会关怀在内的综合服务机构。
一般常见病患者就医必须先到基本护理机构看医生,然后根据病情的需要转到相应的上一级医院治疗。
第二级为地区医院。
地区医院通常就是这个地区的医疗中心,而地区医院有的是好几家,由同一套管理层管理。
地区医院接待从第一级机构转诊来的患者。
第三级为教学医院。
教学医院以紧急救治和重大疑难病医院为主。
一级医疗机构在转诊的时候,如果认定病情复杂可以直接转给三级。
而二级医疗机构也可以转诊给三级。
这种由许多医疗单元组成,被分为三级的医疗体系又被称为联合体。
在英国,大多数城市和大型市镇都有自己的医院联合体。
这些医疗单位能够提供国民日常所需的医疗服务,能够满足大多数患者的需求。
有些联合体医院还起到了专科会诊中心的作用,也有一些联合体医院是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联合体通过健康中心和门诊部进行诊疗。
这些预约和治疗都是免费的。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虽然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欧洲最大的公费医疗机构和世界上最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之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1)卫生服务效率不高,病人转诊看病等待时间长,不少患者为了及时得到治疗只好选择私立医院;(2)国家的医疗费用负担重,由于全民免费医疗,国家为此要从税收中划拨相当数量的经费;(3)没有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政府完全包办了卫生服务,忽视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2商业医疗保险制度与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完全相反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和经济制度一样,美国医疗体制也以高度市场化为主要特征,最突出的问题是医疗费用过高。
一方面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最昂贵的医疗费用,一方面是数千万看不起病的穷人,为此,美国医疗体系面临着提高效率、缩小贫富鸿沟等一系列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美国医疗体制以私营为主,医疗消费以个人为主。
例如,医院以私立医院、私人诊所为主要形式,医生以家庭医生为主,病人不管出现何种病症,首先需要到自己的家庭医生那儿看病,再由家庭医生决定是否转到专科医生那里。
大多数65岁以下的美国人,依靠的是私人医疗保险,这其中包括团险——公司为员工集体购买的保险,参加家庭保险,或是直接购买个人医疗保险。
美国联邦政府在整个医疗体制中的作用只是提供部分医疗保障机制和资金,以公立形式为老年、病残、穷困和失业人口提供医疗保障,另外也以立法和管理的形式,规范高度市场化的医疗体制。
由于市场的导向作用,医疗费用过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大难题,国民的医疗开支不论是绝对值还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居世界各国之首,由此导致美国的医疗保险费用也是世界上最昂贵的。
通常,医疗保险费用主要由雇主支付,雇员本人也要负担一部分。
由于医疗保险费用过高,美国的企业也不堪重负。
这些雇主和政府的保险计划大约能覆盖约2.5亿的美国人,但还有数千万人不在其列,比如小公司的雇员和自由职业者,一些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合同或临时工,享受不到正常雇员的保险福利。
这一部分人中大多数买不起昂贵的保险,有的买了非常便宜的保险,一旦生病时根本不够用。
在医疗保险为前提的就医体系下,就诊后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组织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
在这一过程中,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以及对医疗服务的管理极大程度上左右着医疗体系的效率。
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管理,这种体制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公平缺失。
为了减少和解决这些问题,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管理式医疗,由医疗保险组织为病人指定医生和医院。
病人按规定程序找指定的医疗服务提供者治病时,可享受优惠。
医疗保险组织将对医生的行医过程进行复查,医生在做一些重大手术或为病人提供额外服务之前需要得到保险组织的批准。
同时海个病人每次看病的费用设有上限,病人获得的额外服务将从有限的额度中扣除。
实践证明,医疗保障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是不可行的,政府应当发挥指导、管理和协调作用。
这正是我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应当吸取的重要教训。
以政府负担过童为由,放弃政府责任,疏于管理和协调,这或许正是十几年来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3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公平性、互济性、社会性、风险与补偿的不确定性等基本特征。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如德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和韩国等,其中以德国为代表。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拥有相对发达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
德国现行医疗保险体制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私人医疗保险为辅,两大系统组成。
根据法律规定,收入在一定界限以下的人有强制性义务,在250个法定医疗保险公司中选择一家参加保险;而收入超过该标准的人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法定医疗保险或私人医疗保险。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体系的中心原则是团结互助、社会共济。
参加法定医疗保险者保险费由雇员和雇主各付一半,按照一定百分比从工资中扣除。
缴费基数设有封顶线和保底线,即超过封顶线的部分不再征缴,工资收入在保底线以下的可免除缴费义务。
儿童原则上跟随父母名下,不需要缴纳保险金。
政府每年根据情况对封顶线和保底线的标准进行调整。
保险费取决于投保人的经济收人,收入多者多缴,少者少缴,无收入者不缴,但投保人享受的医疗服务没有不同。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服务的范围、覆盖的项目和内容非常广泛。
法定医疗保险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各种预防保健服务、各种医疗服务、各种药品及辅助用品费用、各种健康性服务等等。
保险公司还承担疗养的全部或部分费用,支付最长78周的病休补贴,以及部分就医交通费用等。
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曾经被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也被许多国家效仿。
但这该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到今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过分追求互助共济的宗旨,健康保险如同吃大锅饭,投保人、医院、药房、保险公司任何一方都没有降低医疗费用的意识,结果是医疗费用增长,保险费率也逐年增加。
收缴保险费的增长赶不上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增长,医疗保险费用赤字严重。
4 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这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
根据这一制度,有薪金收入的新加坡人都必须按月缴纳国家设立的中央公积金。
中央公积金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
凡是受薪人士,不论是公务员、雇主,还是雇员、个体从业人员,都必须加入这项国民储蓄计划。
中央公积金局为每个成员都设立了普通、医疗和特别三个账户。
缴交率为40%,其中30%归普通账户,可提取用于本人退休生活开支、购房、投资、公积金保险和教育费用等;6%归医疗储蓄账户,可提出用于本人和直系亲属的医疗和医疗保险费用,4%归入特别账户,用于老年和应急开支。
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
政府公务员在看病住院方面享有比普通百姓优厚得多的医疗福利。
1994年以前,政府公务员和男性公务员的眷属前往政府医院或诊疗所接受门诊治疗时免付医药费。
新加坡公务员退休后享受退休金,无论是在养老金制下还是非养老金制下,都继续享受公务员的医疗福利待遇。
但如此一来,也给新加坡财政背上了包袱。
出现了医疗费用增长过快,需方没有费用意识,供方则出现过度提供现象。
因此,在1994年,新加坡对公务员的医药福利制度进行了改革,确定了公务员本人必须支付部分医药费用的原则。
这次改革对1994年及其后加人公务员队伍的人员实行公积金医疗储蓄加补贴的新制度。
上述四种医疗保障制度都有其一定的优势,主要是覆盖面广,公平性好,有助于提高国民的健康保健水平,因此这些国家的健康水平都比较高。
有关学者,根据效率、公平性、改革成效(适应性)、政府责任和基本框架5项绩效指标对英、德、美和新加坡四种代表性医疗保障制度进行评价,见表1。
结论为德国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总绩效最高,尤其是它的公平性、效率、政府责任指标。
(其评价指标其分项得分和排序,以及总体绩效情况详见表1)。
这在我们新一轮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中是值得借鉴的。
表1 德、英、美、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绩效比较结果德国英国新加坡美国效率指标57.020 29.399 35.70941.278公平指标90.648 88.142 85.10583.173适应性指标68.121 70.144 64.24959.959政府责任指标54.852 66.027 27.45042.540基本框架指数79.343 78.039 82.94576.043总体得分72.570 71.380 67.23765.076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卫生服务效率不高。
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社区医疗服务,但是由于医疗资源和财源都由国家统一管理分配,以致造成难以实施全面而有效率的卫生服务。
因此,在医疗覆盖方式、住院等待时间、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医师的积极性也不够高,总之,名义上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英国、瑞典等国家,卫生服务效率相对都较低。
(2)医疗费用上涨过快。
当前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关系是基于契约关系上按照医院或开业医师实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来支付医疗报酬,这种制度本身就具有医疗费用可能无限上升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