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跟踪与干扰抑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14)的导出利用了分块矩阵的秩的一些性质:
rank P0
0 Q
= rankP rankQ
rank
P S
0 Q

rankP rankQ
sI A 0 B
V
(s)
In
0
0 Bc
0 (sI Ac )
C 0
0 D Iqm 0
因为系统式(9)完全能控,显然对任意复数s均有:
sI A 0
,
q eq q q1
Γ qmqm
Bc
, Cc
qmq
qqm
因为各子系统都是取能控规范型实现,各子系统显然能控, 故整个伺服补偿器也完全能控。
显然伺服补偿器就是参考输入和扰动中不稳定部分的q重模型, 即内模。
将受控对象式(4)和伺服补偿器式(7)串联在一起,构成广 义受控对象状态空间模型:
B
raVn(ks)I0n
B0cBCc
sI(sI0AcAc )BcDn qm
另外: sI A 0 B
rank
C
0
0 Iqm
D 0
rank
sI A
C
B D
qm
如果对φ(s)的所有根,成立:
rank
sI A
C
B D
n
q
(15) (16) (17) (18)
根据Sylvester不等式: rankR+rankT-p≤rank(RT) ≤min{rankR,rankT}
在此状态反馈下,组合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w(t)
F
r _
e Ac Bce
-Kc _
u x Ax Bu Ew x C
D
+ y(t) +
K
为了实现极点配置,广义受控系统式(10)必须为完全可控, 根据能控性的PBH判据,也就是要求对任意复数s,成立:
sI A 0
B
rankV(s)
rank
x A 0 x B E 0
BcC
Ac
Bc
Du
Bc
F
w
Bc
r
y
C
0
0
I
x
D0 u
F
0
w
(10)
设计镇定补偿器的目的是使得由式(10)描述的广义受控对 象稳定,可以用各种方法构造镇定补偿器,如采用状态反馈和动 态输出反馈等。本节采用状态反馈:
u K
Kc
x
E(s) R(s) Y (s)
dc (s)dg (s)r (s)
nr (s)
dc (s)dg (s)r (s) nc (s)ng (s) dr (s)
由于dr(s)中的不稳定的零点均被φr(s)精确地消去,所以,只
要选择dc(s)、nc(s)使 dc(s)φr(s) dg(s)+ nc(s) ng(s)=0的根具有负实部。
第i个子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i Γi ei i i
(8)
其中 i为第i个子系统的m维子状态向量,ei为e的第i分量, i
为子系统输出,要求选择 Γ , , 使得式(8)的传递函数为
1/φ(s)(可选择能控规范型实现):
0 1 0 0
0
0
Γ
0
a0
0 0 a1
1
0
0
1
am1
0
必须有
1) d g (s)dC (s) ng (s)nC (s) 0 的所有根实部均为负。 2) dr (s) 在s右半闭平面的零点也是 dg (s)dC (s)的零点。
上面两个条件成立时,就实现了渐近跟踪,即 t
时有 y(t) r(t) 。其中,第2个条件就是著名的内模原理。
E(s)
dg (s)dC (s)
系统方程为 x Ax Bu Ew y Cx Du Fw
(4)
x:n×1, y:q×1,{A,B}为能控,{A,C}为能观测。
w(t) 为干扰信号,认为它是在未知初始条件下,由以下系统产生:
xw Aw xw
w(t) Cw xw
(5)
r(t) 认为是在未知初始条件下,由以下系统产生:
xr Ar xr
8.6 渐近跟踪与干扰抑制问题
8.6.1 渐近跟踪与干扰
w(t)
抑制问题
r(t) e(t)
+
y(t)
右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
gc(s) -
g(s)
g(s) ng (s) dg (s)
gC
(s)
nC dC
(s) (s)
一般很难做到在所有时间上都有 y(t) r(t), 但 t ,y(t) r(t)
lim
t
yw (t )
0
(3)
(2)式称为渐近跟踪,(3)式称为扰动抑制。
当系统实现无静差跟踪时,将可同时达到渐近跟踪和扰动抑
制,即对任意的r(t)和w(t),(1)式成立。
如果参考信号r(t)和扰动w(t),当t ∞时均趋于0,则只要寻 找控制u使系统为渐近稳定,(1)式就自动地成立,即无静差跟踪 可自动的达到。所以这种情况没有研究的必要。
r(t) Cr xr
(6)
Aw Cw和 Ar Cr 为能观测,要求设计的系统实现渐近跟踪与
干扰抑制。
设 w (s) det(sI Aw )
r (s) det(sI Ar )
w (s) 和 r (s) 在s右半闭平面零点因式的最小公倍式为 (s)
(s) sm am1sm1 a1s a0
如果w(s)=nw(s)/dw(s)为正则有理函数,假定dw(s)=0的某些根具
有零实部或正实部。令φw(s)是 w(s)的不稳定极点构成的s多项式。 于是φw(s)的所有根均具有零实部或正实部。那么只要将内模1/φw(s)
放入系统中,再选择gc(s)使反馈系统成为渐近稳定的系统,即可实 现干扰抑制。
w(t)
r(t) e(t)
+
y(t)
gc(s) 1/φw(s)
g(s)
-
这是因为由 w(t) 作用引起的系统输出为:
Yw
(s)
dC
dC (s)ng (s)w (s) (s)dg (s)w(s) nC (s)ng
(s)
nw (s) dw (s)
由于dw(s)中的不稳定的零点均被φw(s)精确地消去,所以,只
BcC
sI Ac BcD n qm
由于系统式(4)能控,即对任意复数s均有:
ranksI A B n
(11) (12)
并且对所有不是Ac的特征根,即不是φ(s)的根的s成立:
ranksI Ac qm
(13)
这表明对所有不是φ(s)的根的s成立:
rankV(s) n qm
(14)
即用gc(s)镇定系统,则
时t , e(t) r(t) y(t,) 实现0 了
渐近跟踪。这就是内模原理.
8.6.3 干扰抑制问题
如果系统存在确定性 干扰,如右图所示。
w(t)
r(t) e(t)
+
y(t)
gc(s)
g(s)
-
当 r(t) 0时,t ,使 yw (t) 0 ,称为干扰抑制问题。
(7)
r(t) e(t) 伺服补偿器
-
镇定补偿器
w(t) y(t)
受控系统
x
前面基于内模原理的控制系统结构可以画为上图所示形式, 内模相当于图中的伺服补偿器,用来抵消外部信号的不稳定极点, 保证实现扰动抑制和渐近跟踪,而镇定补偿器的作用是使受控系 统和伺服补偿器串联在一起的广义受控对象得到镇定。
对于q维误差向量e,伺服补偿器由q个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组成,
(19)
其中R为l×p阵,T为p×k阵。
因此对φ(s)的所有根: n+qm≤rankV(s) ≤n+qm
(20)
Biblioteka Baidu
也就是说,根据式(19)在式(18)成立的前提下,对所有复 数s成立:
rankV(s)=n+qm 即广义受控对象式(10)为完全能控。
(21)
定理1:受控系统(4)可按上图所示的控制方式实现渐近跟踪和
3) 内模原理实现无静差跟踪控制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对除了 内模以外的受控系统和补偿器的参数的变动不敏感。
当除了内模以外的受控系统和补偿器的参数出现摄动时,只 要闭环控制系统仍为渐近稳定,则必仍具有无静差跟踪的属性。
在这个意义上,控制系统具有鲁棒性,所设计的控制器称为 渐近跟踪鲁棒调节器。
8.6.5 状态空间设计法
dg (s)dC (s) ng (s)nC (s) dr (s)
显然,输入信号的分母dr(s)=0中那些实部为负的根,当t 时 对稳态误差无影响;只有那些位于s右半闭平面(包括虚轴的右半平 面)的根,对稳态误差有影响。
r(t) e(t) gc(s)
-
y(t) g(s)
要使
ess
lim e(t)
t
数、正余弦函数等。 轨道对行驶中
的列车的纵摇
或横摇等扰动。
可通过分 析或辨识 等手段来 获得其函 数形式 (结构特 性)。
系统为线性,且同时作用有参考信号r(t)和扰动信号w(t)。则:
当w(t)=0,对任意的r(t) 有:
lim y(t) lim r(t)
t
t
(2)
当r(t)=0,对任意的w(t),相应的输出yw(t)满足:
相对于各自的未知初始条件xr(0)和xw(0)所产生的。
向量信号的情况:
参考信号r(t)和扰动信号w(t)可分别看成为是在未知的初始
状态下,由其模型:
xr Ar xr

r(t) cr xr
所产生。
xw Awxw w(t) cwxw
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已经讨论过典型输入信号时的情况。
输入信号
1(t )
3点说明:
1)内模 1/φ(s)的位置要求并不高,只要不位于从 R(s)到E(s)和从 w(s)到Y(s)的前向通道中即可 。
2)内模 1/φ(s)的系数不允许变化,否则无法实现精确对消。虽然现 实中,很难极其精确地对消,但由于r(t)和w(t)大多数是有界的,输 出仍然可以跟踪输入,只是有有限的稳态误差。
又由于信号的非结构特性为未知,多项式nr(s)和nw(s)为未知
和任意。对nr(s)和nw(s)的唯一限制是应保证 r(s),w(s)
均为严格真的有理分式函数。
在时间域内,上述关系等价于把r(t)和w(t)分别看成为是
由信号模型:
xr Ar xr
和 xw Awxw
r(t) cr xr
w(t) cwxw
0
1
[1,0,,0]
输出即为伺系服 统补状偿态器向的量第ii的个第子1系分统量的输i1,入利为用误分差块向对量角e的形第式i分,量将e式i,
(8)所示的各子系统的模型集合起来,可以得到整个伺服补偿器
的状态空间描述为:
Ac Bce
(9)
Cc
1
,
e
e1
,
1
11
,
Ac
Γ
标量情况:
若信号为未知幅值的阶跃函数,则拉氏变换为β/s。 若信号为未知振幅和初始相位的正弦函数,拉氏变换为:
1s 0 s2 2
一般情况下,可将标量的r(t)和w(t)的拉氏变换分别表示为:
r(s) nr (s) , w(s) nw (s)
dr (s)
dw (s)
由于信号的函数结构为已知,多项式dr(s)和dw(s)是已知的,
以后讨论中规定:
lim r(t) 0,lim w(t) 0
t
t
实际情况大多如此。如阶跃信号,斜坡信号,正余弦信号等。
关于参考信号和扰动的模型:
设r(t)和w(t),当t ∞时均不趋于0,如果对它们的属性没有 任何了解,则无从讨论系统的渐近跟踪问题和扰动抑制问题。
为了研究跟踪问题,需要对r(t)和w(t)的某些结构性质有所了 解,并建立起相应的信号模型。
nr (s)
dg (s)dC (s) ng (s)nC (s) dr (s)
8.6.2 内模原理
r(t) e(t) gc(s)
-
1/φr(s)
y(t) g(s)
假定输入信号R(s)的分母多项式dr(s)的某些根具有零实部或
正实部,令φr(s) 是R(s)中不稳定的极点构成的多项式。将内模
1/φr(s)放入系统中,则
就有可能做到,即: lim e(t) lim[r(t) y(t)] 0
t
t
稳态时,实现了y(t)跟踪r(t),称为渐近跟踪。
外部扰动信号
随机性扰动:具有随机的形式, 只知道一些统计性质,如均值, 方差。(随机控制研究的内容)
确定性扰动:有确 定的函数形式,如
阵风对雷达天 线的扰动。
阶跃函数、斜坡函
要选择dc(s)、nc(s)使 dc(s)φw(s) dg(s)+ nc(s) ng(s)=0的根具有负实部。
即用gc(s)镇定系统,则 制。
时t , yw (。t)从而0实现了干扰抑
8.6.4 渐近跟踪与干扰抑制
w(t)
r(t) e(t)
+
y(t)
gc(s) 1/φ(s)
g(s)
-
如果r(t)≠0, w(t)≠0 ,若φ(s)是R(s)和w(s)的不稳定极点因式 之最小公分母,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内模1/φ(s),然后设计补偿器 gc(s),就可以实现渐近跟踪和干扰抑制。
t t1 2
2
稳态误差
0型 Ⅰ型
1 1 Kp

0
1
1 1/KKvV


Ⅱ型 0 0
1 11/KKa a
但是,对于r(t)不是典型输入信号的情况,则y(t)跟踪r(t)的条件 是什么?
输入和误差信号的拉氏变换式分别为
R(s) nr (s) , E(s)
dg (s)dC (s)
nr (s)
dr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