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研究最全版
关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分析的报告
关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分析的报告作者:佚名点击数:873 更新时间:2009-8-17 15:22:11为加快我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避免我区转型少走弯路,笔者近期研究了国内外一大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成功典型,现整理如下,仅供我区全面转型研究决策参考。
一、国内资源型城市现状分析资源型城市是指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而建立或兴起的城市。
据统计,我国有资源型城市118座,占全国共有城市662座的18%,其中典型资源型城市60座。
在118座资源型城市中,按省划分,黑龙江省最多,有13座,山西省其次,有11座,吉林、内蒙古、山东、河南、辽宁等省分别为10座、9座、9座、8座、7座,贵州省2座(六盘水、福泉),万山根本不在资源型城市之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合计30座,约占全国的1/4。
按资源种类划分,煤炭城市有63座,占53%,森工城市有21座,占18%,有色冶金城市12座,石油城市9座,黑色冶金城市8座,其他城市5座,分别占10%、8%、7%、4%。
按行政级别划分,地级城市47座,县级城市71座。
按人口规模划分,特大城市有3座(非农业人口200万——100万),大城市14座(非农业人口100万——50万),中等城市44座(非农业人口50万——20万),小城市57座(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下),分别占资源型城市的比重为2.5%、11.9%、37.3%、48.3%。
其中,典型资源型城市有60座,贵州省仅六盘水1座。
目前,得到国务院政策扶持的全国资源枯竭城市有44个。
按批次分,第一批12家,第二批32家,其中万山名列17个县级市之首,万山能够得到这个项目,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按行政级别分,地级市17座,县级市(含市辖区)27座。
多年来,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但归纳起来,主要面临三大问题和四大危机。
(一)面临三大问题:1、一业独大问题。
资源采掘业在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均占了极大的比重,部分城市曾占到9成以上,一业独大问题明显。
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经济转型对策研究
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经济转型对策研究资源型城市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要产业,通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集中逐渐形成的城市。
由于受资源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制约,城市规模一般不大,多为中小城市。
这些城市近些年来资源逐渐枯竭,开采成本递增,产业结构畸形,城市与企业功能倒置,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
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也大大削弱了资源型城市的原有地位,加速了资源型城市的衰退。
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的城市都面临着经济转型和如何发展的问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现状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地发展,经历了由兴到衰的过程。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资源型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源浪费与枯竭同时并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原材料价格相对较低,这就刺激了加工工业大量利用自然资源,并且不注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的状态,以巨大的自然资源消耗维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与此同时,不论后备资源勘探进展多大和开发时间多久,资源持续性利用最终是有限的。
矿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95%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源于矿业。
如果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资源型城市必然面临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不足的问题。
(二)城市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资源产业的经济活动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型产业,特别是煤炭开采、石油化工炼制与加工、铁矿及有色金属矿产开采与加工等,对城市自然景观的破坏,对大气、水体、生物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都十分严重。
不仅将威胁着城市既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将遗害于后代。
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加剧了这种危害。
(三)土地资源严重破坏矿产资源的开发开采,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矿山原有的环境,矿山开采耗费了过量的土地资源,开采后破坏的土地,丧失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
成长期, 20%
成熟期, 68%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图3.中国矿业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及其构成
4.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
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 • 条块分割,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 • 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
陈旧,资源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创新能力得 不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 • 大中型国有企业与资源型城市政府责权利关系界定不清 导致的矛盾 • 资源区域分配机制不科学和资源产品价值扭曲 • 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僵化
1.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
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因特定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产业单 一性、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和不合理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以资 源产业为主导。
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及其规模分类(个)
特大 大 中 小城 合 城市 城 等 市 计
白银 12.47 石嘴 7.24
山
54.25 64.88
33.27 27.87
铜陵 2.90 大冶 11.85 大庆 3.13 鞍山 5.37 阜新 20.72 鸡西 30.64
66.96 53.24 85.64 54.80 37.87 29.90
30.14 34.91 11.22 39.83 41.40 39.46
2001年不同规模矿业城市经济效益比较
人均GDP 百元产值利税 万元GDP耗水 万元GDP耗电
(元)
(元)
(吨)
(千瓦时)
9348 9940 12312
12.4 14.1 17.1
—— 107.7 82.4
—— 2383.7 2450.8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资源枯竭型城市是一种面临资源枯竭困境的城市类型,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巨大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并提出加强政府引导、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对策。
文章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强调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并呼吁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共同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对策、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源枯竭型城市必须积极转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研究背景中需要理清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严峻形势,探讨其转型发展的紧迫性。
随着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恶化,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已经无法应对新的挑战,这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且,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已经不能再依赖于传统产业,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通过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可以为这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本文将就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状分析、问题与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在长期的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资源逐渐枯竭或者严重减少,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的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
而本文旨在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1.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现状,了解其发展瓶颈和困境,为进一步制定转型策略提供依据。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关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问题的探讨目录一、引言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特点三、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四、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路径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风险与挑战六、案例分析七、结论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逐渐成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需求和挑战。
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着经济依赖性强、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升级难度大等问题,导致其发展已经遇到了巨大的瓶颈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我们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特点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是指以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经济结构。
与其他城市经济结构不同的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和加工,这意味着其生产和消费活动都与资源开发和加工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行业集中度高。
由于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于资源开发和加工,其产业结构通常比较单一,往往是以采矿、冶金、能源等行业为主要产业,而其他行业发展较为滞后。
2. 生产要素外部依赖性强。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比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这些资源必须从城市外部引进。
同时,由于其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也比其他城市要高,例如人才、技术、资本等。
3. 系统优势与隐患并存。
由于资源型城市本身的优势,如资源丰富、环境条件好等,其经济规模和财富积累可能非常大,但是,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或者市场波动较大,随之带来的风险可能也非常高。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性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经济结构转型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随着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和全球资源市场的完善,资源型城市的传统优势逐渐被侵蚀,市场竞争和内部矛盾不断增加。
如果不进行经济结构转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可能会陷入困境。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曾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消耗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这些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
如何有效地进行经济转型,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城市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往往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方面,资源开采的减少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资源的经济结构使得城市在面对经济波动时显得脆弱。
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进行经济转型,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挑战1. 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转型过程中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2. 人才短缺: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而资源型城市往往缺乏这些人才。
3. 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这些支持往往不足以满足城市的实际需求。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1. 优化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应通过引进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增长点。
2.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
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
3.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帮助城市度过转型期。
4. 绿色发展:在转型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五、案例分析以某资源型城市为例,该市在面临经济转型的压力下,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优化产业结构,引进新兴产业,形成多元化的经济增长点;其次,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再次,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有力保障;最后,注重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财务知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研究最全版
(财务知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研究《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工作任务大纲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在财政部的领导下,正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中的壹个子项目。
该子项目的目标是制定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总体框架和中长期计划。
为此,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希望聘请咨询专家,开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
壹、背景1、攀枝花市资源型经济特征和发展现状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区内矿产资源高度富集,蕴藏着全国20%的铁,64%的钒,93%的钛,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之上,且伴生多种稀贵金属元素,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2008年3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钒钛之都”称号。
攀枝花市是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因煤铁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经济的资源开发型特征明显,资源型工业成为经济主导,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初级原材料加工业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攀枝花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例过高、粗放型资源开采方式带来的综合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职工失业导致的城市贫困问题、城市竞争力下降问题等。
据国家发改委研究资料报告,我国目前有资源型城市总计118个,其中典型资源城市有60个,攀枝花市归属典型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点要求转型的城市之壹。
2、关于“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摘要】这篇文章将对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比较,旨在探讨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及经验借鉴。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将分析成功转型案例、比较分析不同城市的转型情况、探讨成功因素以及比较不同的转型策略。
在总结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出启示和建议,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可以为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成功因素、转型策略、经验借鉴、关键因素、启示与建议、未来展望、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和资源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资源型城市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转型的契机。
国外许多资源型城市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从资源依赖型城市向多元化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转变。
这些成功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资源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不仅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全球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对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规律,总结成功经验,提出转型策略,并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是当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一个议题,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资源市场的波动,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研究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意义在于可以为其他类似城市的转型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帮助这些城市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更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研究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单个城市实现转型发展,更在于对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型城市发展趋势和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为构建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倡导。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近年来,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的重大挑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资源型城市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了诸多问题。
资源型城市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经济结构单一,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资源价格波动,就会对城市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道路,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浪潮下,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落后、环境治理困难等问题。
资源型城市需要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以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首先体现在经济增长放缓的现象。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环境和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速放缓,传统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由于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主要依托于资源开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存在浪费和过度开发的现象,环境质量下降,这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资源型城市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产业结构落后方面,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重的产业结构落后现象。
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和生产加工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对外依赖性大,产品附加值低。
在国际竞争中,资源型城市的产品无法形成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
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传统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市场冲击和竞争压力,资源型城市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变以资源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高科技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比重。
在环境治理困难方面,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治理挑战。
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严重,污染、废弃物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突出。
受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资源型城市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某种或某类自然资源的开采与加工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它们往往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的枯竭、技术的进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1. 经济结构单一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通常依赖单一或少数几类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因此当资源耗尽时,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面临严重的困境。
另外,新产业的发展和新的经济来源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2. 人才流失与引才难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撑城市的创新和发展。
但因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等历史原因,使得人才在资源配置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日益显著,进一步导致人才的流失。
同时,引才和留才工作困难也增加了城市的压力。
3.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长期的资源开采和生产加工,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同时,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较弱,对污染的处理效率不高,使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持续存在。
4. 社会稳定与矛盾处理由于资源枯竭和产业转型带来的就业压力、收入差距等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是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三、对策研究1. 调整经济结构(1) 促进产业多元化: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新的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
同时,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2) 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城市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旅游等,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
(3) 强化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
2. 优化人才政策(1) 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定人才引进计划,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条件吸引人才。
同时,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过度依赖资源产业给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业单一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等问题。
因此,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角度进行讨论。
经济角度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采和处理为主要经济支撑点,这样从某种程度上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这同样也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化,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
因此,资源型城市应该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资源型城市需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针对现状,资源型城市应该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的发展,例如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产业,以此来扩大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高城市的经济门槛,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
其次,资源型城市还应该注重生态建设,推广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应该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倡以生态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撑,以此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社会角度资源的开采和处理过程往往会固化城市的社会结构和地位,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贫富差距和社会流动性低下。
因此,要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而这也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步。
其次,资源型城市也应该积极推动教育和文化建设。
城市应当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提升城市教育水平,同时积极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环境角度资源型城市的长期重度污染和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因此,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城市应该加大排污的治理力度,提升城市环保整体水平。
同时,建立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环保目标。
资源型城市衰退症结与经济转型的中外比较研究
资源型城市衰退症结与经济转型的中外比较研究、时间:2008-4-11 9:45:00 作者:路卓铭胡国勇罗宏翔来源:《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资源城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经过几十年探索,西方国家已走出一条转型之路。
目前,我国也开始面临这一难题,118座资源城市,资源枯竭或濒枯的40座;即便那些尚处于稳产、成熟阶段的资源城市,也面临着一系列日趋突出的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如不及时转型,衰落将不可逆转。
如何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尽管中外资源城市衰退症结有所不同,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体制条件、发展阶段、主客体特征、战略空间等诸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经济转型质的规定性上是相通的。
因而,探索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客观规律,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经验与教训,对推进我国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资源型城市衰退症结的中外比较1、西方资源城市衰退的主因:能源结构调整与比较优势丧失从20世纪中期开始,发达国家集中地出现了资源城市衰退现象。
尽管“矿竭城衰”因素不能忽视,但它不是主要症结,根本原因是世界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发达国家资源产业比较优势的丧失。
在该时期,一方面,世界能源结构正由传统矿种向石油及天然气等现代矿种剧烈调整,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土地、环境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在一些能耗高、污染重的领域以及资源采掘业、纺织业等劳动密集行业都不再具有国际竞争优势,难以与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抗衡。
在钢铁、煤炭和纺织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国洛林的衰落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
尽管在其实施转型时,煤炭仍有储藏资源,铁矿资源仍很丰富,但因煤炭矿井较深、铁矿品位不高,其吨煤成本和吨钢售价都高于世界市场价,因而洛林采取了放弃煤炭产业和全部关闭炼钢业的政策。
再如德国鲁尔,1958~1971年,受世界能源结构转换冲击,其开工矿井由140口降至55口,职工从48.9万人减少到19.7万人,煤产量由11.22亿吨降至0.91亿吨。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长期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背景与必要性1. 背景:随着资源逐渐消耗,传统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要求城市产业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
2. 必要性: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转型,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其他产业发展滞后。
2. 人才流失:由于产业单一,缺乏其他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吸引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3. 环境问题:长期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4.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与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措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对受损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等,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 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
6. 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城市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能源、水资源等。
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一些城市逐渐陷入资源枯竭的境地,无法维持持续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必须进行经济转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本文旨在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 资源枯竭导致产业结构单一。
当一个城市的主要资源枯竭之后,其产业结构往往相对单一,过度依赖某一种产业。
当这种产业遇到困境时,城市的整体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 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依赖资源的开发,这些城市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的意识,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3. 就业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往往出现大量的就业问题,因为许多从事资源开发的工人失去了工作。
4. 资源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很可能出现资源环境问题,比如资源开发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都需要加以治理和修复。
三、对策措施1. 多元化产业结构。
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通过发展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减少对资源的依赖。
可以通过发展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来实现产业的多样化。
2. 提升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以便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3. 发展新的就业机会。
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通过发展其他产业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供就业机会给失去工作的资源开发工人。
4. 加强环境治理。
对于资源环境问题,城市需要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加强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创新创业,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
四、结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面临着多个问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创新能力、就业问题和资源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需要采取多种对策措施,包括多元化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发展新的就业机会、加强环境治理和政府引导和支持等。
-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分析_调研报告_0.doc
*市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分析_调研报告业向非煤产业转型。
经过两年努力,取得很大成效。
(六)“2+2”型,即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外两大市场模式一是利用市外资源发展了来料加工型企业,如部分耐火材料、服装、机械、药品等项目。
二是部分企业走出*到外省去开矿、办厂,赚回的钱用于发展在我市境内的工业、商业等,均取得成效。
(七)“3+3”型,即拉大城市框架,发展第三产业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本身就是第三产业经济,相互反哺,互为依托即“3+3”模式。
2000年以来,每年用于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资金上亿元,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增加容量,规划先行,以路带房,以房带商,以商招商,繁荣三产。
从建设青屏广场、青屏山森林公园、动物园、污水处理厂,扩建水厂、街道等入手带动市区、乡镇房地产、教育、文化、旅游、物流、信息、金融、交通、运输、仓储业的繁荣,不但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还有力的推动了城市化、市场化进程。
二、实施四大工程,助推产业做大做强(一)实施“政府绿灯”工程,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每年开展环境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不法行为,优化发展环境;二是每年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包乡镇、办事处、重点企业,为基层排忧解难,形成制度;三是市委、市政府每年给乡镇、办事处、有关委局下达责任目标,要乡镇、办事处、有关委局立军令状,确保项目建设、责任目标实现;四是建立服务型政府,从2002年起,市政府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窗口,进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五是从2002年起市委、市政府成立优化环境办公室,在纪委、监察局设立机关效能办公室,加强监察检查,不断提高机关效能,为经济建设大开绿灯,助推经济发展。
(二)实施“环保绿卡”工程,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环保是一票否决,是基本国策,“环保绿卡”是企业的通行证,是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尚方宝剑。
为此,我们坚持实施“环保绿卡”工程,发展绿色产业,确保产业健康发展一是新上项目要严格环保审批手续,做到“三同时”;二是对污染企业进行多次专项治理,通过几年努力,50家万吨以下造纸企业被依法关闭,98家万吨以上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组建造纸公司48家,全部配备了污泥干化机,除14家商品浆企业外,34家废纸造纸企业应建31套生化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企业外排废水COD浓度达到100mg/L以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顾名思义,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背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背景及现状(一)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型城市依托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曾一度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然而,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的波动性使得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必须进行经济转型。
(二)现状当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传统产业面临资源枯竭、技术落后等问题;另一方面,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这使得许多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问题(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过度依赖某一资源产业。
这导致城市的经济稳定性较差,一旦资源产业出现问题,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许多资源型城市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这使得城市在转型过程中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人才流失严重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生活环境较差等原因,许多优秀人才选择离开资源型城市。
这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的经济困境和人才短缺问题。
四、解决策略(一)优化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应通过引进新技术、新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多元化。
同时,加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附加值。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改善人才环境资源型城市应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吸引和留住人才。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赵树梅xx-05-20摘要:本文归纳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缺乏统一协调、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缺乏不健全等影响转型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使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开展内部合作与外部跨区域合作,形成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机制、重视环境保护,建立有特色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完善基于长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为进一步加快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顺利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地,为国家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积累了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历史欠账多、资源过度开发、区域生态条件恶化等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
自从党的十六大提出“采取有力措施,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政策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府及其他各方协同努力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建设已经在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然而缘于自身因素及其他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依然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投资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第二产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侧重工业、忽视农业的情况依然存在。
二是重视增量调整、轻视存量调整。
“十一五”期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改建和技术改造的投资仅占全部投资的10%左右。
三是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速趋缓,部分地区增速连续三年下降,而国有经济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产业链延伸长度不够,还没有形成资源开发与城市发展的联动机制。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的特点资源型城市通常依靠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金属等,来支撑其经济发展。
这些城市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依赖度高。
资源产业是其经济支柱,一旦资源价格下跌或资源量锐减,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2.生态环境破坏大。
资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高排放、高消耗、高污染,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人口流动性大。
由于经济起伏和劳动力市场波动,城市居民流动性较高。
4.经济结构单一。
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的经济产业。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如:1.上游主要资源产区的资源开发已到达极限。
2.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资源型城市受到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
3.全球经济不景气,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给资源型城市带来了重大挑战。
4.资源型城市人口流失和人才流失严重,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难题。
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进行经济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需要遵循以下路径:1.多元化经济结构。
资源型城市应该发展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的质量,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型城市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环保治理,加大对高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
3.加强科技创新。
资源型城市应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转型升级、转型发展和转型突破,以期获得更多经济增长点。
4.依靠软实力提升城市品位。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形象建设也非常重要。
资源型城市应该在城市品位上下大力气,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
当前,中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转型更加紧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与失败原因分析研究《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工作任务大纲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在财政部的领导下,正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中的壹个子项目。
该子项目的目标是制定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总体框架和中长期计划。
为此,攀枝花市世界银行贷款第五期技援项目领导小组希望聘请咨询专家,开展“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
壹、背景1、攀枝花市资源型经济特征和发展现状攀枝花地处攀西裂谷,区内矿产资源高度富集,蕴藏着全国20%的铁,64%的钒,93%的钛,钒钛磁铁矿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之上,且伴生多种稀贵金属元素,被国家列为重点开发区、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2008年3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攀枝花市“中国钒钛之都”称号。
攀枝花市是上世纪“三线建设”时期因煤铁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经济的资源开发型特征明显,资源型工业成为经济主导,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薄弱,初级原材料加工业在经济中占较大比重。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攀枝花作为典型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日益显现,如工业结构中传统产业比例过高、粗放型资源开采方式带来的综合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企业职工失业导致的城市贫困问题、城市竞争力下降问题等。
据国家发改委研究资料报告,我国目前有资源型城市总计118个,其中典型资源城市有60个,攀枝花市归属典型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点要求转型的城市之壹。
2、关于“攀枝花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可是,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这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维护社会稳定压力较大等。
为此,国务院于2007年底提出了《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出了审时度势的指导。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即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提出来的,要求根据国务院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具体要求和攀枝花的实际情况,制定攀枝花市中长期(2008—2020年)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可行的市场运作方式和对策。
项目通过组织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从攀枝花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领域着手,深入研究影响攀枝花经济转型的因素(政策、贫困、资源、环境、市场),创建性地提出攀枝花市经济转型、消除贫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思路、阶段性的政策和措施。
3、关于本任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子课题)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是个系统工作项目,项目的实施包括三个阶段(调研阶段、研究阶段、政策制定和建议阶段)。
目前该项目第壹阶段的调研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第二阶段的深入研究和第三阶段政策建议的提出。
攀枝花市项目管理办公室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打包处理,综合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子课题。
该课题是《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研究阶段”和“政策制定和建议阶段”的重要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和失败原因分析研究,且制定攀枝花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二、工作目标和范围1、目标根据第壹阶段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考察调研报告,分析这些城市经济转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为我市经济转型提供参考依据;分析我市在经济转型中的优势和风险,选择和培养合理的替代产业,制定我市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
2、范围综合分析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失败和成功的原因,为攀枝花市制定和实施经济转型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该项目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综合分析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第壹阶段我们已经进行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的考察和调研,且完成俩份考察报告。
现阶段需要综合分析俩份考察报告,总结其经济转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国内外资源型城市概况。
分析国内外典型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总结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特征和存在的共同问题。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分析。
综合前期考察报告及其他文献资料,纵向对比这些城市转型前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变化,横向对比各城市转型中替代产业的选择及其政策措施,综合分析资源型城市转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可供攀枝花市借鉴的结论。
通过攀枝花市和这些城市的对比分析(资源状况、人口结构、区域优劣势、社会经济基础等),将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教训和攀枝花的实际情况相比对,得出可供我市借鉴的结论,为我市实施经济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2)攀枝花市经济转型的优势和风险分析根据资源开发程度和攀枝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判定攀枝花作为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枯竭期),用SWOT 方法分析其经济转型的优势和风险。
SWOT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的合称。
SWOT分析方法是将攀枝花市经济转型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确定经济转型战略中如何充分利用优势和机会,合理规避和转化劣势和威胁(风险),为第(3)部分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优势分析:包括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人口结构优势等;●劣势分析:区位劣势、经济结构单壹劣势、用地条件限制等;●机会分析:国家对西部的政策倾斜、攀西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交通道路系统的改善、“攀西阳光”旅游业的发展、和国外考察城市可能合作的意向等;●威胁分析:政策风险、体制风险、项目选择风险、资金风险、技术及人才风险等。
(3)制定攀枝花市中长期(2008-2020年)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根据其他城市的经验教训和攀枝花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市经济转型的总体战略和政策建议,包括三方面的政策制定及建议。
●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
制定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转型总体战略,包括2008-2020年攀枝花经济结构转型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实施步骤。
●政策建议。
攀枝花作为壹个中等城市,经济转型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因此应将攀枝花经济结构转型纳入国家和省区域政策体系,争取国家和省级部门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
为此,课题研究中要明确提出经济转型中对我市政府的政策需求,以及向国家和四川省提出的政策建议。
●如何选择和培养接替产业,且制定其中长期发展思路和政策。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之壹是接替产业的发展。
课题要研究目前攀枝花市的产业基础、区域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培养适宜的接替产业,制定在经济转型中接替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思路和政策。
(4)经济结构转型战略的实施管理明确之上政策措施具体实施的目标、时间表、可能的风险因素和政策措施的实施保障。
按照“统筹协调、分工负责”的原则,将上述对策措施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建立健全各级各部门目标责任制,完善战略的实施管理、评估制度,确保战略分阶段有效落实和经济转型目标如期实现。
3、方法通过第壹阶段考察报告和资料查阅获得其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础资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根据攀枝花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的定量分析,判定攀枝花作为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枯竭期),用SWOT 方法分析其经济转型的优势和风险。
参照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攀枝花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经济转型的总体战略和政策措施建议。
项目研究中要参加项目办组织的研讨会等活动,在广泛征询各方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基础上完善最终报告。
4、报告框架(1)咨询报告的形式。
最终形成的咨询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报告首页:表明子项目名称、课题名称、课题单位和报告时间。
●摘要:正文在开篇有壹个摘要。
●正文:咨询报告正文。
●附件:在正文的后面应该附上该课题的任务大纲、研究说明、研究任务的分配等内容,以便项目业主和项目之外的专家审阅时有据可查。
(2)政策建议报告框架。
“攀枝花市中长期(2008-2020年)经济结构转型的总体战略和相关政策建议”是本任务的核心部分,也是研究的最终结论。
政策建议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机构建议的政策措施;2)政策措施的实施目的;3)政策措施成功和否的监测或评价指标;4)政策措施的实施障碍;5)政策措施的实施部门;6)政策措施的实施时间表(短期/中期/长期);7)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三、交付成果、时间、合同及管理1、交付成果本课题应提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比较及攀枝花市转型的对策研究”的以下成果:(1)提交研究大纲;(2)提交报告初稿;(3)向项目评审验收小组进行成果陈述;(4)最终的研究报告。
最终成果应提供俩份英文文本的打印稿,同时提供电子版。
数据和表格需以Excel文档提供。
2、时间安排●本任务开始时间不迟于2008年07月15日●研究大纲的交付时间不迟于2008年08月15日●报告初稿的交付时间不迟于2008年12月15日●最终研究报告的交付不迟于2009年1月15日3、合同及管理按照项目计划规定,中标的咨询专家将获得壹份总价包干合同。
合同资金分次划拨,按照成果交付办法,若未完成相应工作或未按时间进度安排进行,则按合同规定执行。
●合同签订之后,划拨启动资金。
启动资金为合同金额的10%●交付研究大纲且通过大纲评审后,交付合同金额30%●交付的报告初稿通过评审后,支付合同金额40%●交付的最终研究报告且通过评审后,支付其余20%4、监督管理本课题研究的承担单位向“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且接受市财政局项目管理部门和世界银行“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管理的监督。
“攀枝花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战略”项目管理办公室将提供项目执行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第壹阶段的研究成果,考察报告和和其他咨询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