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外作业设计

一、背景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谓“语文素养”,它应该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显然,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不懈的追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在语文教学中发现语文课外作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然而,纵观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存在着诸多弊端:(1)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现实生活,把语文课外作业演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2)形式呆板、枯燥而乏味。(3)答案僵化而死板缺乏自主与创新性。(4)作业“一刀切”,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5)重知识的记忆,轻能力的培养。这些弊端导致语文教育培养出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偏面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不但不能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反而成了阻碍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绊脚石。为了更好地践行语文课改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

语文素养,优化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势在必行。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作业,激发学生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广阔的天地。

二、设计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作业,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语文。而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形式单一、机械重复,不是抄写就是背诵、默写,学生叫苦不迭,哪还有兴趣可谈?其实作业的形式多得很,作为教师要善于设计灵活多样、趣味性强的课外作业内容,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把语文知识的巩固、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使学生在作业中乐趣无穷,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

(一)设计观察性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关注变化无穷的事物,平时多布置一些观察性作业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如上《火烧云》一课前,我先布置学生认真观察火烧云的特点,写好观察日记,这样学生既乐于去完成作业,学起课文来又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学了《四季的脚步》,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观察日记等等。实践证明,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完成语文作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设计竞赛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参与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所以在课

外作业设计时引入竞争机制,也会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有时布置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举行速读会、语文智力竞赛、成语接龙等。这些新颖有趣的作业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真是一举三得呀。

(三)设计弹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

研究表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是呈正态分布。学生的学习能力先天有差异,如果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新课标理念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因此,我在设计课外作业时不搞“一刀切”,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有所侧重,如写观察日记,我对好、中、差三类学生作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好学生要求其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楚,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这样具有弹性的作业设计一方面给学生留出了选择的空间,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让好、中、差三类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四)设计积累性作业,积淀学生的语文底蕴。

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因为积累是人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是语文素养的基石。积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高低、优劣的显性标准,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对于他们来说,大量积累语言、丰富和发展语言能力,是他们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语言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布置一些积累性的作业,依此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海啸爆发后,我积极利用电视、广播、学校的报刊,以及学生订阅购买的一些杂志等媒体资源,指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了解海啸情况,让学生自主地实践语文,积累语言。另外,我也以教科书为中心,广泛阅读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来积累语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我让学生课下在学校图书馆或其它地方查找并背诵李白的诗歌,举行“李白诗歌背诵比赛”。这样,打破了课内课外的界限,沟通了课内外的联系,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积累范围。

(五)设计自主性作业,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作业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其中的主体性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新课标理念也强调“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所以课外作业设计的宗旨应该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认为布置一些调查性的作业可以为学生提供自

主学习的空间,如学生学了改错别字的内容,我布置他们利用周日去街头调查广告牌、门牌上的字用的是否规范;节日前夕布置他们去收集商家的广告词等。这样的作业训练不仅扩大了语文学习的外延,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

(六)设计体验性作业,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能力。

“体验”具有多重涵义,吕叔湘先生认为语言的运用需要体验,光靠讲规则不行,必须在运用的实践中领悟。我们的孩子很小就学会了语言,这是为什么?是因为语言不仅靠习得,也要靠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有对生活的体验,对思想、观念的认识也靠体验。传统的语文课外作业忽略了体验性作业的设计,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演课本剧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深层领悟,如在教学完《将相和》《草船借箭》等课文,我都在课后指导学生演课文剧。学生参与课本剧的排演,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收获是多方面的:他们参与其中,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表现欲得到了满足。不经历这样的过程和体验,他们站到台上也许会瑟瑟发抖。现在他们扮演了某个角色,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尽力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对学生来说不是难得的表现机会么?因此,我们的语文老师在这上面应该走出几步,多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和机会。

(七)设计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