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一、主语谓语(一)主语的构成材料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语的语义类型有: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

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

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

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

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

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宾语(一)动语的构成材料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二)宾语的构成材料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1、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

包括:对象宾语(挖土挖野草)目标宾语(挖地道挖红薯)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

如: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

如: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

如: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一)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定语的意义类别1、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有哪些
1、词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2、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2)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3)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4)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5)“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还有“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3、语素
(1)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

如“分、好、高、低”;
(2)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

如“话、习、确、民”;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

如“者、第、阿”。

语文知识概述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繁变幻的文言句式。

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

所以,学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古今句子的结构,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

1. 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是指可以数出个体的名词,可以有单数和复数形式。

单数名词表示一个,复数名词表示多个。

2. 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是指不能数出个体的名词,只有单数形式。

不可数名词表示抽象概念、物质等。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和反身代词。

1.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来表示人的身份或角色,包括主格代词和宾格代词。

2.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用来指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或距离,包括指示代词、指示副词和指示形容词。

3.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用来提问,包括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

4. 不定代词不定代词用来表示泛指的人或事物,包括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

5. 反身代词反身代词用来表示动作的施事同时也是受事的人或物,包括反身代词和反身形容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词语,可以修饰名词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1. 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可以作为定语、表语和宾补。

2.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的比较级用来表示两者之间的比较,最高级用来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较。

四、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或变化的词语,包括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1. 实义动词实义动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动词,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或状态。

2. 系动词系动词是指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的动词,表示主语的状态、性质或特征。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1. 副词的分类副词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和疑问副词等。

2. 副词的位置副词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末,具体位置要根据句子的需要来确定。

六、介词介词是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词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

1. 常见的介词常见的介词包括在、向、从、跟、为、因、与等。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一、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语法是语文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的归纳:一、名词1.名词的分类:具体名词、抽象名词、集体名词等。

2.名词的数:单数和复数形式的变化。

3.名词的格:主格、宾格、属格和定格。

二、代词1.人称代词:一、二、三人称的主格和宾格形式。

2.物主代词:表示所有关系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

3.指示代词:这、那、此、彼等的使用。

三、动词1.动词的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2.动词的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

3.动词的语气:祈使句、陈述句、疑问句等。

4.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等。

四、形容词和副词1.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用法和比较级、最高级形式的变化。

2.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等。

五、介词1.常见的介词及其使用场景。

2.介词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

六、连词1.并列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如和、与、或等。

2.连接副词:表示因果、条件、让步等关系的词语,如因为、如果、虽然等。

七、句子成分1.主语:句子中的说明行为者或主题的部分。

2.谓语:句子中说明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部分。

3.宾语: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的部分。

4.表语:句子中说明主语状态、性质或特点的部分。

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部分。

6.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部分。

7.同位语:句子中对名词或代词进行解释、说明的部分。

8.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部分。

八、句子结构1.简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2.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相同的句子组成的句子。

3.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的句子。

4.主从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5.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

6.状语从句: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从句。

7.名词性从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的从句。

《精编》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 完整版

《精编》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 完整版

初中汉语语法基础知识汉语的演变过程: 语素(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句群(多重复句)语素分类:(1)单音节语素(2)双音节语素(3)多音节语素汉字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词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二、短语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

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

三、单句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4、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五、句群(多重复句):句群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句连在一起构成句群。

(初中暂且不学)第一章、法和语法前言一、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素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汉字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语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语
法知识,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更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
和运用语言。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常见的语法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语文。

一、名词
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名字。

在句子中,名词
通常作为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等成分出现。

根据名词的性质可
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根据名词的性数可以分为单数和复数。

二、动词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变化、存在或状态的词。

动词分为实义动
词和系动词。

实义动词可以单独成句,而系动词则需要配合表语使用。

动词的时态分为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三、形容词与副词
形容词是描述名词的词,表示人、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等。

形容词通常在名词前修饰名词功能。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
词和副词,表示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

四、代词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起到简化句子结构的作用。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等。

五、数词
数词用来表示数量,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集合词等。

数词可以表示具体的数目,也可以表示顺序或比例。

六、介词
介词用来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如表示时间、
地点、原因、目的等。

常见的介词有“在、向、和、与、为、关于”等。

七、连词。

初中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的语法知识点总结

初中的语法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法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掌握了语法知识点,才能在写作和阅读理解等方面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下面是初中语法知识点的总结:一、句子成分:1.主语:句子中表达动作的主体,用来回答“谁”。

2.谓语:句子中表达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部分,用来回答“做什么”。

3.宾语:接在及物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接受者,用来回答“谁或什么”。

4.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回答“哪一个”。

5.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成分,用来回答“怎样”“在哪里”“什么时候”等问题。

二、句子种类:1.简单句:只含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

2.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简单句不加连词连接而构成的句子。

3.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的句子。

4.疑问句:询问信息、观点或表示请求的句子。

5.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建议或禁止的话语。

6.感叹句:表达强烈情感或感叹的句子。

三、时态和语态:1.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动作、事实或客观真理。

2.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3.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4.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

5.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

6.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

7.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动作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

8.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强调动作的结果。

四、名词:1.可数名词:可以用单数或复数形式出现的名词。

2.不可数名词:只能用单数形式出现的名词。

3.具体名词:表示可以直接感观到的事物。

4.抽象名词:表示无法直接感官认识的事物。

5.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6.名词所有格:表示名词的所有关系,通过在名词后加上“’s”或“’”。

五、代词:1.主格代词:在句中作主语或表语。

2.宾格代词:作动词的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

3.物主代词:表示所有关系,分为形容词性和名词性物主代词。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共34张PPT)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共34张PPT)

句子 种类
结构 分
①动词谓语句:你改悔吧! ②形容词谓语句:我气量大.
单句
主谓句
③名词谓语句:每人一盏灯. ④主谓谓语句:我的讲义,你能抄
八下
下来吗?
21页
①动词非主谓句标志极了. 谓句 ③名词非主谓句:一盏灯!
①因果复句
因果类复句 ②假设复句
九上29页 ③条件复句
句子
句子:
1、概念:由短语或词构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 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2、标志:
〔1必须具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
〔2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在书面上有一个句末标点.
3.例如:
雷锋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代表〔短语
雷锋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代表!〔句子
同学们,你们懂不懂这个问题呀?
懂!
〔1北风呼呼叫,大雪纷纷飘. 〔2外面叭叭地响起枪声.
作句子 的成分.
〔3河水哗哗地流着.
〔4咣,门被什么人踢开了. 〔5轰隆隆!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作句子.
看谁判断有对又快: 连词 形容词
动词
量词
1.左拉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脸庞.
名词
名词 数词 形容词 副词
助词
副词
介词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名词
四、助词;
1、概念: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2、种类:看前面可知有结构助词、情态助词、语气 助词.
3、语法功能:和别的词语共同构成句子成分.
〔1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2大家都[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3李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结构助词
看下面的例子:
语气助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全)表示事物状态的:快乐、悲伤、兴奋、疲惫。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形容词一般作定语修饰名词②形容词可以和“得、地”连用,构成状语③形容词可以和“是”连用,构成表语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那是一所简陋的小学,但是老师们都非常用心,孩子们也都很聪明、勤奋,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快乐。

山上的空气也是那么清新、宜人。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基数词:一、二、三、四、五……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数词的语法特点:①基数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②序数词一般用来表示顺序,作定语或表语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词找出来。

这所小学只有一间教室,里面有二十多个孩子,他们都是山村里的孩子,他们是这个小学的第一批学生。

5、量词:表示事物数量的词个、只、张、条、本、页、头、件、座、辆、粒、颗、棵、支、根、块、片、双、对、顶、台、处、位等。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一般和数词搭配使用,表示数量②量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量词找出来。

每个孩子都有一本课本,一支笔,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颗心。

这些简单的物品,却是他们研究的全部。

形容词:好,美丽,清,静,悲凉数词:几,许多,八千多,一,丝量词:个,只,次,年,日子代词:我,我们,咱,咱们,你,你们,您,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谁,什么,哪里,多少,这,那秋天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是美好的,但是美丽北国的秋天特别清静、悲凉。

形容词可以通过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而大多数形容词可以用副词“很”来修饰。

数词可以表示确数(如分数、整数和倍数)和概数(如几、许多),还可以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三)。

数目增加时可以用分数或倍数表示,但是数目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包括数量词和动量词。

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如个、只,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如次、回。

量词通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表示动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梳理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语法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好语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写作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初中语文常见的语法知识点。

一、词类1、实词(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学生”“书包”“北京”“友谊”等。

(2)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跑”“吃”“喜欢”“是”等。

(3)形容词: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如“美丽的”“聪明的”“高大的”等。

(4)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如“一”“第一”等。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如“个”“只”“辆”等。

(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如“我”“你”“他”“这”“那”等。

2、虚词(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程度等,如“很”“非常”“已经”“常常”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与它们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如“在”“从”“对于”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和”“但”“因为”等。

(4)助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啊”“呀”“呢”等。

(5)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如“啊”“哎呀”“喂”等。

二、短语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如“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美丽大方”等。

2、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中心语是名词的叫定中短语,如“伟大的祖国”;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叫状中短语,如“非常漂亮”“努力学习”。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宾语是动词的支配对象,如“写作业”“踢足球”“热爱祖国”等。

4、后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如“跑得快”“红得发紫”“看了一次”等。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一、名词1.名词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按性质分可分为实词和虚词;按形式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按意义可分为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等。

2.单数与复数形式:名词的单数和复数的变化规则。

3.名词的所有格:名词所有格的形式及使用规则。

二、代词1.代词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按指示和诠释分类,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等。

2.人称代词:主、宾、定、物主代词等的使用规则。

3.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4.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三、动词1.动词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概念及使用规则。

2.动词的时态:动词的时态形式及使用规则。

3.动词的语态:动词的语态形式及使用规则。

4.动词的语气: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动词语气的使用规则。

四、形容词与副词1.形容词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形容词与名词的关系,常见形容词用法。

2.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及使用规则。

3.副词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副词与形容词的关系,常见副词用法。

五、介词与介词短语1.介词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介词的概念及常见介词词义。

2.介词短语:介词短语的基本结构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六、连词1.连词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的概念及使用规则。

2.并列连词:常见的并列连词及其使用方法。

3.从属连词:常见的从属连词及其使用方法。

七、数词与量词1.数词及其分类:常见数词及其用法。

2.量词及其概念:常见量词及其用法。

3.数词与量词的搭配:数词和量词之间的正确搭配方法。

八、语序1.主谓一致的基本概念及规则:主谓一致在句子中的使用规则。

2.宾语与谓语的触腮关系:宾语与谓语的位置关系及使用规则。

3.成分的排列顺序:成分的词序及使用规则。

九、句子成分1.主语与谓语:主谓的概念及使用规则。

2.宾语:宾语的概念及使用规则。

3.表语与宾语补足语:表语与宾语补足语的概念及使用规则。

4.定语:定语的概念及使用规则。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汉语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和多重复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名词可以表示人或具体/抽象事物、时间、处所和方位。

动词可以表示动作、存现、发展变化和心理活动,也可以是使令动词。

形容词可以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质和状态。

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以及分数、概数和倍数。

量词可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强调等作用。

副词是一类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汇。

它们可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肯定否定等。

例如,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介词是一类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汇。

例如,从、自、自从、于、至、往、当、当着、朝向、趁、由、随、随着、沿、沿着、顺、顺着等都是表示时间、方向、处所的介词。

连词是一类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逻辑关系的词汇。

例如,和、跟、与、同、或、既等是连接词和短语的连词,而要么、何况、况且、与其、宁可、然后、以致、于是、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只有、才、只要、就等是连接句子的连词。

助词是一类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词汇,一般读轻声。

例如,的、地、得、着、了、过等都是常见的助词。

其中,的用在定语后边,地用在状语后边,得用在补语前边,着表示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完成,过表示早已完成。

语气助词在中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如“呢”、“吧”、“啊”、“吗”、“嘛”、“罢”、“么”、“了”、“哇”、“啦”、“哪”、“呀”、“哩”。

其中,“啊”常常要同前面的词连读,所以最好将“啊”写成“哇”、“呀”或“哪”。

叹词和拟声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可以表达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面复习(词类、短语、句子)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面复习(词类、短语、句子)

初中语法知识(1)——词类、短语、句子一、词类划分(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而且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方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可以作状语:例如:[今天]咱们开个会。

[屋里]他们几个正在开会呢。

能被数量词、不被副词修饰,指人的名词+们表示复数,不能重叠(重叠后成为量词性质。

如:人人、家家、年年、天天、队队,表示“每一”的意思。

)2、动词:在句子中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助(能愿)动词在句子中一般做状语、趋向动词可做补语。

他[能]来吗。

你现在[应该]做作业。

3、形容词:大部分都能作定语,也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有的可作状语、补语,不能带宾语。

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很、太、非常”等的修饰,并且都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激烈)的战争开始了。

你坐下来,[慢慢]说。

这花〈美丽〉。

他走得〈慢〉。

4、数词、量词: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或补语。

(万里)长城去。

〈一趟〉医院。

5、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

副词都能作状语、补语。

6、代词:代词和它所代替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那个代词就能作什么成分。

7、象声词:模拟声音,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主要作状语。

8、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词或独立成句。

所、时间、条件等。

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有的还可以做补语、定语。

例如:在阅览室看书对人民负责同他说话按客观规律办事比过去更好他[在家]休息 [沿着山路]往前走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大家反复研究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2、连词: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不能成为句子成分。

3、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4、语气词:普通话中最基本的有六个:的、了、呢、吧、吗、啊。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词性和句子成分)【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可分为: 1.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2.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3.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4.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5.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6.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 1.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2.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3.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4.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5.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

6.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

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1.汉语的发展顺序汉语的演变过程: 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多重复句2。

词性实词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意义及词例: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河流水果衣服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表示时间: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表示处所:郊区附近到处左近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二、动词意义及词例 :A。

表示动作、行为。

例如:走打说作保护分析赞成旅行B。

表示存现、发展变化。

例如:有存在出现消失灭亡增加缩小扩大下降发展C。

表示心理活动。

例如:爱恨想忘记觉得感到希望羡慕憧憬回忆情愿D。

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

例如:使叫让请派要求命令禁止推选委托任命允许三。

形容词意义及词例:A。

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大粗细圆长弯曲宽广鲜红雪白狭窄笔直B.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坏优秀恶劣诚实虚伪狡猾美丽高尚伟大朴素C.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敏捷匆忙平静悠闲混乱愉快轻松痛苦疲倦急噪四。

数词数词的分类:基数词和序数词.(1)基数词:表数目的多少, (一、二、三)十、百,千,万。

(2)分数(二分之一)(3)概数(几、许多、三十上下)(4)倍数(五倍,五十倍)数目的增加可以用倍数或分数来表示数目的减少只用分数表示(5)序数词:表序数。

如:第一、初五、老大。

五。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分类:①物量词A 个体量词:只个件间所座B 集合量词:对双群伙帮副批C 不定量词:点些D 度量衡量词: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E 借用量词: 杯盘碗桶瓶身手笔刀口屋子堆封卷捧张担铲②动量词A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六。

代词A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B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 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C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 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虚词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

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
里。( B )
A 他给我带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
青草。(宾语)
B 人类语言的
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
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主语)
C 这回我们没有在办公室里停留。
(状语) D 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
的山坡上。 (补语)
5.选出下面成分分析正确的句子( B)
A 鲁迅先生(主语)以“时间就是 生命”(状语)律己(谓语)。
: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 义,不作短语或句子成分(只有 副词可以作状语),它们的基本 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的分类是以虚词所表示 的不同语法意义或语法关系为标 准的。虚词可分为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及短语, 表示 范围、时间、程度、语气、 情势等等的词,如: 都、很、起
二、词: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
小的语言单位。分为实 词、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 能 够作短语和句子成分, 能够独立 成句。
根据实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 作用, 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 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如学生、品质、早晨、附近等。 人的姓名和专业术语当然也是 名词。
码、向来、常常、净、只、又、 再三、更、越、也、还、不、竟 然、居然、屡次、猛然、逐渐、 仍旧、确实、简直等。
介词是与名词、代词等组成介宾 短语,表示方向、时间、处所、 对象、原因等等的词,如: 从、 自、往、朝、在、当、到(方向、 处所或时间),把、对、对于、 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 (方式),比、跟、同(比较), 被、叫、让(被动)。
例如:
(1)广 大 人 民 干 得 <热 火 朝 天。 >

(简化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简化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

(简化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总结语法概述-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叹词、拟声词等;-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句子结构: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词语搭配:动宾搭配、形容词搭配、副词搭配等。

重点知识点名词- 名词的定义和分类- 名词的数的变化:单数、复数- 名词的格的变化:主格、属格、宾格动词- 动词的定义和分类- 动词的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将来时等- 动词的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和副词的定义和区别- 形容词的级的变化:原级、比较级、最高级- 副词的修饰方式和作用代词- 代词的定义和分类-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数词和量词- 数词的定义和分类: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百分数等- 量词的作用和搭配规则连词和介词- 连词的定义和分类:并列连词、从属连词等- 连词的使用方法和意义- 介词的定义和分类:时间介词、地点介词、方式介词等- 介词短语的作用和搭配规则助词和语气词- 助词的作用和分类- 语气词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深入了解对于每个知识点,可以深入了解其更多细节,例如:- 名词的性质和特点-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使用场景- 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技巧- 代词的不同形式和用法- 数词和量词的具体使用规则- 连词和介词的常用搭配和短语- 助词和语气词的具体用法练与总结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可以进行练题和总结归纳。

可以结合教材或题集,完成相关练并总结所学知识点,加深记忆并提高语文水平。

以上是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表示事物状态的:困、累、忙、空、满、热、冷。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可以修饰名词,表示名词的性质、状态或特征②可以作表语,说明主语的性质、状态或特征③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④可以和“得”、“地”、“的”连用,表示程度、方式、颜色等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这座小学教室破旧不堪,但是教室里的学生却都是纯真可爱的。

他们的眼睛明亮,笑容灿烂,让人感到温馨和希望。

4、数词:表示数量的词基数词:一、二、三……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基数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②序数词可以作定语、表语、宾语等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词找出来。

XXX只有三个教室,但是每个教室里都有一群可爱的学生,他们是这座山村未来的希望。

5、量词:表示事物数量或单位的词表示数量的量词:个、只、条、本、XXX、件、头、棵、粒、块、片等表示单位的量词:米、公斤、小时、元、度、千克等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一般和数词或代词一起使用②量词可以作定语、宾语等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量词找出来。

XXX每个教室里都有一只老旧的黑板,一张简陋的书桌和几把破椅子,但是学生们却都能在这里快乐地研究。

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汇有很多,比如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等等。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包括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无论在哪个地方,秋天总是好的。

但是,美丽北国的秋天,却特别清、静、悲凉。

在这段文字中,形容词有“美丽”、“清”、“静”、“悲凉”。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包括表示确数的分数、整数和倍数,表示概数的词如“几”、“许多”,以及表示序数的词如“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包括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或倍数表示,而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表示。

在这段文字中,数量词有“八千多”、“一滴”、“丝影子”。

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二、短语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联合(并列)短语: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

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并列在一起。

如:科学技术调查研究酸甜苦辣你我他细致而周到讨论并通过上游或下游升学或就业(2)主谓短语: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

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3)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

(前偏后正)其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制关系。

根据组成部分的不同,可以分为:①中心语是名词的:其中修饰语叫定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因此又叫“定中短语”。

如:祖国大地我的故乡文学流派遥远的地方一朵茶花美丽天使千斤重担前进的步伐流动状态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叫状语(一般是副词或形容词),因此又叫“状中短语”。

如:很好看不细致已经完成精心培植独立思考大力支持可以参加慢慢地走(4)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后一部分一般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是宾语。

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或关涉和被关涉的关系,也就是动宾关系。

如:翻修马路寄存行李热爱科学影响声誉来了客人防止中毒下决心是凤尾竹象珍珠象征光明富有幽默感(5)后补短语由中心语和补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是中心语,后一部分补充说明前一部分,是补语。

两部分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

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这是补充成分在后面的短语,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6)介词短语: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名词或者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

如: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北京方向、以这种方式、为广大群众、比个人的利益。

(7)的字短语:用“的”在最后组成的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

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手里拿把花的、头上打着蝴蝶结的"。

三、句子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句子成分标识符号●主语:“==== ” 划在主语下面●谓语:“——” 划在谓语下面●宾语:“~~~~” 划在宾语下面●定语:“()” 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 用在补语前后句子成分作用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动语支配、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如: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如:战士们英勇顽强。

你是学生。

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

如:大家喜欢游泳。

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

“的”是定语的标志。

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注意:定语后置。

如: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

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

“地”是状语的标志。

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介宾短语)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

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句例:[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特殊句子成分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我看过。

2、复杂宾语句链: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3、兼语句链:大家选他当班长。

4、双宾语句:李老师教我们语文。

5、连动句:他们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

6、把字句:老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

7、被字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8、存现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的类型●并列关系:平列式、对比式●承接关系:按顺序叙述●递进关系: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选择关系: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转折关系:重转式、轻转式●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前果后因●假设关系: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