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水电解质平衡液体疗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最新版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97c1d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1.png)
04 小儿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速度与量控制
01
02
03
确定补液量
根据小儿体重、年龄、脱 水程度等因素,精确计算 所需补液量。
控制补液速度
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根 据小儿病情和耐受能力调 整补液速度。
监测生命体征
在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 小儿心率、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预防电解质紊乱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液体治疗与小儿重症医学
深入研究液体治疗在小儿重症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更有效的治 疗方法和手段。
液体治疗与小儿生理功能
研究液体治疗对小儿生理功能的影响,为制定更合理的液体治疗方 案提供理论依据。
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
加强液体治疗安全性及质量控制研究,降低输液反应、感染等风险 ,提高医疗质量。
治疗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随时调整。即先快速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以恢复血容量和血压;再根 据病情和脱水程度,缓慢补充含糖液体;有尿后,及时补充钾盐;随时根据小儿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调整 治疗方案。
02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水、电解质平衡
水的平衡
小儿体内含水量相对较高,年龄越小,水分所占体重比例越 大。每日水的出入量需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 谢和生理功能。
机体通过肺、肾等器官调节酸碱平衡。当体内酸性物质过多时,通过增加呼吸 排出二氧化碳;当体内碱性物质过多时,通过肾脏排出氢离子和铵离子。
液体需要量与补充途径
液体需要量
小儿液体需要量与年龄、体重、生理状况及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年 龄越小,相对需水量越大;体重越重,绝对需水量越大。
补充途径
小儿液体的补充途径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在能口服的情况下,应首选口服补 液;对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的患儿,则需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液体和电解 质。
水电解质平衡液体疗法ppt课件
![水电解质平衡液体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99f000964bcf84b9d57be9.png)
口服补液盐(ORS)
(oral rehydration salts)
氯化钠:3.5g 碳酸氢钠(枸橼酸钠):2.5g(2.9g) 氯化钾:1.5g 葡萄糖:20g 加水至1000ml,成为2/3张液体.
(Na+ 90mmol/L, K+ 20mmol/L)儿童可稀释
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Fluid Therapy
一、概述
目的:
纠正体内已经存在 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 酸碱度和电解质成分
恢复正常的 生理功能
一、概述(续)
途径:
口服
静脉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一)
概念:无张溶液、有张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5%葡萄糖溶液 10%葡萄糖溶液 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10%NaCl 复方氯化钠溶液(Ringer) 碱性溶液:5% NaHCO3
(二)补充继续损失量
确定补液量
约为10~40ml/kg.d
一般按1/2~1/3张补给
继续 损失量 补充
确定补液成份
于补完累积损失后 12~16h内均匀滴入 确定补液速度
(三)补充生理需要量
确定补液量
约为60~80ml/kg.d (包括口服)
一般按1/4-1/5张补给
生理 需要量 补充
确定补液成分
决定补液量、成分、速度
轻度:50ml/kg 中度:50~100ml/kg 重度:100~120ml/kg
累积 损失量 补充
确定补液量
等渗脱水:1/2张 低渗脱水:2/3张 高渗脱水:1/3-1/5张 确定补液成分
累积 损失量 补充
原则:先快后慢 重症:扩容:20ml/kg 30’~1h内 其余:8~12h内完成 确定补液速度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c415b5daef5ef7ba0d3c58.png)
毛细淋巴管壁 (各种物质单向渗透)
淋巴管 (回流)
水摄入与排出的途径及其平衡 请对应P44表2-2,分析下图: 1、回顾体液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说出水的摄入、排出的途径、量和各个箭头的含义。 3、哪些是“不感觉失水”,其意义是什么?
①饮水+1200mL ②食物水+700mL
消化道
④排遗-100mL
管 内 渗 透 压 相 对 值 1 (血浆)
例:下图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肾脏不同管道内的液体渗透压变化, 以血浆渗透压作为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m n
a
b
c
d
21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生成的主要过程: 血浆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原尿
(含蛋白质)
(蛋白质很少; 糖、盐多)
肾小管的分泌
3
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主要功能
请阅读课本并分析P43表2-1,填写下表: 细胞外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细胞内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主要功能 (维持自稳态)
Na+
ClHCO3HCO3-
K+
HPO42H2PO4蛋白质
维持渗透压稳定 维持电中性
HPO42维持pH稳定 H2PO4蛋白质 说明:①Ca2+在细胞内液中含量极少; ②蛋白质含量: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③细胞内、外液总的渗透压相等(∵电解质离子总数相等); 4 ④体液呈电中性(∵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2.2
水 和 电及 解其 质调 的节 平 衡
1
1、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1)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 (2)体液中电解质的主要功能 (3)解析表2-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主要电解质的含量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PPT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a023670b4c2e3f56276315.png)
10
。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水代谢的特点
水代谢的特点
水的调节功能不成熟 年龄越小,肾脏的浓缩、稀释
功能愈不成熟,易发生水、电解 质紊乱。
11
水、电解质紊乱
水的紊乱
水中毒
。
脱水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高钾血症
12
脱 水(dehydration)
定义:指水的摄入不足和(或)丢失过多,
致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减少,还伴钠、 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儿科学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特点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危重病症的液体疗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输液室
1
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体液代谢的特点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水的紊乱 脱 水 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 混合溶液 口服补液的溶液
17
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①神经肌肉症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②心血管症状:心肌兴奋性增高、心率
失常、心电图改变。
。
③肾脏损害:多尿、夜尿、口渴、多饮。 治疗
⑴治疗原发病
⑵口服补钾:3-4mmol/kg(200-300mg/kg)
⑶静脉补钾:4-6mmol/kg(300-450mg/kg)
注意事项
①浓度:不超过0.33g/kg,<6g/天 ④见尿补钾
18
液体疗法常用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
。
混合溶液
口服补液的溶液
19
液体疗法常用液体
液 体 等渗 高渗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PPT课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06a6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a.png)
正常成人每日需钠量为75~150 mmol (相当于 NaCI4.5~9g,1gNaCI含Na+17 mmol) 。Na+主要经 肾排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正常成人每日需钾量50~100 mmol(相当于氯化钾 4~8g,1gKCI含K+13.4mmol)肾脏保留钾的能力较 弱,“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使体 液中H+浓度发生改变。为维系体液内稳定的H+浓度, 保持PH值于7.35~7.45,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 功能,机体需要进行代偿调节。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三种途径实现: 体液中的缓冲系统 肺调节 肾调节
缓冲系统
缓冲系统由弱酸与其碱性盐配对组成(BA-HA)。 ➢血浆缓冲系统:
脂肪含水约10%~30%,肌肉 含水75%~80%
体液组成及分布
体液分布:
细胞外液
体液
(20%) 细胞内液
(40%,女35%)
血浆(5%)
组织间液 (15%)
功能性细胞外液 (13%~14%)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1%~2%)
功能性细胞外液:大部分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的 液体及细胞内液进行交换以维持体液平衡,称功能性 细胞外液。
体液平衡失调的类型
容量失调 等渗体液的增加或减少,只引起细胞外 液量的变化。如:水中毒、缺水。 浓度失调 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增加或减少,使细胞 外液中主要的渗透微粒-Na+浓度发生改变,即渗透 压发生改变。如低钠/高钠血症。 成分失调 细胞外液中除钠以外的其它离子浓度虽 不会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产生影响,仅造成成分失 调,但其浓度的改变可产生各自的病理生理影响, 如:低钾,高钾,低钙,高钙,低镁,高镁,酸中毒, 碱中毒。
正常成人每日需钾量50~100 mmol(相当于氯化钾 4~8g,1gKCI含K+13.4mmol)肾脏保留钾的能力较 弱,“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使体 液中H+浓度发生改变。为维系体液内稳定的H+浓度, 保持PH值于7.35~7.45,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 功能,机体需要进行代偿调节。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三种途径实现: 体液中的缓冲系统 肺调节 肾调节
缓冲系统
缓冲系统由弱酸与其碱性盐配对组成(BA-HA)。 ➢血浆缓冲系统:
脂肪含水约10%~30%,肌肉 含水75%~80%
体液组成及分布
体液分布:
细胞外液
体液
(20%) 细胞内液
(40%,女35%)
血浆(5%)
组织间液 (15%)
功能性细胞外液 (13%~14%)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1%~2%)
功能性细胞外液:大部分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的 液体及细胞内液进行交换以维持体液平衡,称功能性 细胞外液。
体液平衡失调的类型
容量失调 等渗体液的增加或减少,只引起细胞外 液量的变化。如:水中毒、缺水。 浓度失调 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增加或减少,使细胞 外液中主要的渗透微粒-Na+浓度发生改变,即渗透 压发生改变。如低钠/高钠血症。 成分失调 细胞外液中除钠以外的其它离子浓度虽 不会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产生影响,仅造成成分失 调,但其浓度的改变可产生各自的病理生理影响, 如:低钾,高钾,低钙,高钙,低镁,高镁,酸中毒, 碱中毒。
2024版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2024版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db9e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7.png)
目的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 病死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泻、呕吐、高热等引起的轻、中度 脱水;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部分 药物的静脉输注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严重肾功能 不全、严重水肿等患儿应慎用或禁用。
治疗方法简介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 常见小儿液体疗法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小儿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适当的液 体和电解质,以预防和治疗小儿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一种治疗 方法。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 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 患儿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等情况。
制定பைடு நூலகம்性化方案
确定液体种类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 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如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计算液体量
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 病情等因素,精确计算每 日所需液体量。
确定输液速度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耐受能 力,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小儿液体疗法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腹泻
病、脱水、酸中毒等,强调了液体疗法在危重病儿救治中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掌握了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小儿液体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 和技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 病死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泻、呕吐、高热等引起的轻、中度 脱水;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部分 药物的静脉输注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严重肾功能 不全、严重水肿等患儿应慎用或禁用。
治疗方法简介
小儿液体疗法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 小儿液体疗法基本原则 • 常见小儿液体疗法操作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家庭护理与康复指导 • 总结与展望
01 小儿液体疗法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小儿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适当的液 体和电解质,以预防和治疗小儿脱 水、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的一种治疗 方法。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血液、尿液 等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 患儿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等情况。
制定பைடு நூலகம்性化方案
确定液体种类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要, 选择合适的液体种类,如 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
计算液体量
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 病情等因素,精确计算每 日所需液体量。
确定输液速度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耐受能 力,确定合适的输液速度, 避免过快或过慢。
03
液体疗法的临床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了小儿液体疗法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如腹泻
病、脱水、酸中毒等,强调了液体疗法在危重病儿救治中的重要性。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掌握了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员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对小儿液体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基本知识 和技能,对今后的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
水电解质平衡普外幻灯片PPT
![水电解质平衡普外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1a3c54e116fc700abb68fcef.png)
传导阻滞、碱中毒, ECG改变〔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 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和出现U波〕
诊断:血清K+<3.5mmol/L。
等渗性缺水的治疗
消除病因
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 iv gtt
平衡液更合理〔含Cl- 量,mmol / L〕- 生理盐水 154 平衡液 103 〔血浆 100 6〕
监测- P BP CVP PAWP
低渗性缺水
慢性缺水,继发性缺水;失钠 > 缺水 外科常见- 长期胃肠减压引流;大创面渗液。 临床表现及诊断-1、随缺水程度加重而显著,可出现消
消化液- 大量丧失,会使体液发生明显变化
概述〔续〕
离子成分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阳离子 Na+ K+ Mg2+ 阴离子 Cl- HCO3- 蛋白质 HPO42+ 蛋白质
概述〔续〕
渗透压渗透压
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 透效应形成的,取决于溶质的微 粒数,与微粒的大小无关。
1 mol/L 非电解质溶液→ 1 mol/L的渗透压 1 mol/L 电解质溶液: 1 mol/L NaCl溶液 → 2 mol /L的渗透压 1 mol/L CaCl2溶液→ 3 mol /L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290-310 mOsm / L
Fro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17th ed
钠钾ATP酶作用示意图 〔维持细胞外高钠,细胞内高钾〕
血容量、渗透压调节
体液渗透压- 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
血容量- 肾素-醛固酮系统
存在双重失调时- 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量
调节方式 粗调节: 渴感
体液代谢失调
水、钠代谢紊乱- 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诊断:血清K+<3.5mmol/L。
等渗性缺水的治疗
消除病因
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 iv gtt
平衡液更合理〔含Cl- 量,mmol / L〕- 生理盐水 154 平衡液 103 〔血浆 100 6〕
监测- P BP CVP PAWP
低渗性缺水
慢性缺水,继发性缺水;失钠 > 缺水 外科常见- 长期胃肠减压引流;大创面渗液。 临床表现及诊断-1、随缺水程度加重而显著,可出现消
消化液- 大量丧失,会使体液发生明显变化
概述〔续〕
离子成分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阳离子 Na+ K+ Mg2+ 阴离子 Cl- HCO3- 蛋白质 HPO42+ 蛋白质
概述〔续〕
渗透压渗透压
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所产生的渗 透效应形成的,取决于溶质的微 粒数,与微粒的大小无关。
1 mol/L 非电解质溶液→ 1 mol/L的渗透压 1 mol/L 电解质溶液: 1 mol/L NaCl溶液 → 2 mol /L的渗透压 1 mol/L CaCl2溶液→ 3 mol /L的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290-310 mOsm / L
From Sabiston Textbook of Surgery, 17th ed
钠钾ATP酶作用示意图 〔维持细胞外高钠,细胞内高钾〕
血容量、渗透压调节
体液渗透压- 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
血容量- 肾素-醛固酮系统
存在双重失调时- 优先保持和恢复血容量
调节方式 粗调节: 渴感
体液代谢失调
水、钠代谢紊乱- 等渗性缺水〔isotonic dehydration〕 低渗性缺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d976c4a5e9856a571260cc.png)
电解质的平衡(二) 钾(K) 来源:食物 数量:2~0~33g0m/Dl 吸收:消化道 代谢:主要在细胞内 排出:肾脏(主要)、粪便 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尿钾)
渗透压的平衡
渗透压是指高浓度溶液所 具有的吸引和保留水分子 的能力
其大小与所含溶质颗粒数 目成正比,与半径分子量 等无关
继续丧失量(记录)
大汗湿一身约丢失水分1000ml 气管切开24h多失水700~1000ml
生理需要量(记忆)
1500ml 糖水
50200~001~00205m00l m盐l总水量
护理措施
【液体疗法】
2、补液种类(补什么)
液体
胶体
中分子 右旋糖
酐
葡萄糖 晶 体
血制品
生理 盐水
平衡盐 溶液
护理措施
引起渴感
循环血量 血压
【病理生理】
血浆(晶体) 渗透压 早
抗利尿激素 (ADH)
晚
容量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抑制 醛固酮分泌
促进肾远 曲小管和集 合管对水的
重吸收
20
血液 细胞间液
ECF
ICF
正常体液容量
高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
缺水时的体液分布
【临床表现】
口渴(最突出)
尿少、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烦躁不安
【病因】
1、钠水的流失:(消化液丢失、出汗过多、感染损伤引 起体液丢失、肾功不良、过度利尿等) 2、钠水摄入不足(恶心、厌食、无食源) 3、体液不当积蓄(胸水、腹水、水肿等)
【临床表现】兼有缺水缺钠的临床症状 1、缺水症状:如少尿,口唇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 眶下陷,但口喝不明显。 2、缺钠症状:乏力、恶心、厌食、主要是血容量减少 症状: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甚至有明显休克症状。
水电解质平衡PPT优秀课件
![水电解质平衡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14f2170029bd64793e2c7e.png)
血浆(PV) 4
血容量(BV) 7
绝对值 (L)
42
28
14
11
3
5
8
体液的组成
水 电解质
溶解的离子 携带电荷
正电荷 – 阳离子
钠、钾、钙 负电荷 – 阴离子
碳酸氢根、氯
9
体液间隙溶质分布
153 mEq/L
Na+ Cl142 103
153 mEq/L
Na+ Cl144 114
200 mEq/L
健康人可以调节体液平衡
5
体液分布的各个间隙
细胞内液(ICF)
细胞内 含有对维持稳态非常重要的溶质
细胞外液(ECF)
细胞外
组织间液
细胞之间及细胞周围
血管内 淋巴液和器官内液
血管内
血浆
6
总体水的正常分布
ECF
ICF
1/4 3.5 L (8%)
1/3 10.5 L
28 L (67%)
达到平衡
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18
超滤
水和溶质在液体压的作用下共同 移动 毛细血管床
主动运输
需要能量
逆浓度梯度方向移动 钠钾泵
需要载体分子的参与
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19
体液的调节
为保持机体稳态,体液受到以下因素的 调节:
液体入量 激素调控 液体出量
20
液体入量
主要由渴感机制调节
2/3
(25%)
TBW = 42 L
(BW 60%)
7
图示说明
水可以自由从各间隙 进出
电解质可以在细胞外 液自由出入,但不能 在细胞内、外自由交 流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 大部分保留在血管内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输液护理ppt课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输液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99a00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e.png)
02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病理机
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原因
摄入不足
排出过多
分布异常
合成障碍
如呕吐、腹泻、消化道 梗阻等导致体液大量丢
失。
如高热、出汗、呼吸急 促等导致体液大量流失。
如水肿、充血性心力衰 竭等导致体液分布异常。
如肾小管酸中毒、糖尿 病等导致体液成分合成
障碍。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和表现
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
积极治疗原发病
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容易导致身体水分和 电解质的流失,应注意合理休息和运动。
对于可能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的疾病,如胃肠炎、呕吐、腹泻等,应积 极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治疗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方法和技术
口服补液
酸碱平衡调节
对于轻度脱水或电解质失衡的患者, 可以口服补液盐或其他适当溶液进行 治疗。
注意事项
注意补充液体的温度和速 度,避免过量或过快引起 心肺功能不全。
案例三:严重烧伤患者的输液护理
患者情况
患者因严重烧伤导致大量体液流 失,需要大量输液以维持生命体
征。
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合 理安排输液量和速度,保持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遵医嘱治疗。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肺功能不全、 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表现为呼吸深快或浅慢、心率 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 识障碍、昏迷等。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对机体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可 能导致血压异常、心律失常等 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脏骤停
等。
呼吸系统
酸碱平衡失调可能导致呼吸深 快或浅慢等症状,严重时可出 现呼吸衰竭等。
水电解质平衡ppt课件
![水电解质平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f912d80912a21615792986.png)
Hypertonic dehydration,also called hpovolemic hyernatremia. There is more loss in water than in sodium composition, causing serum sodium concentration and plasma osmotic pressure higher than 150mmol/L and 310mmol /L, respectively.
低渗性脱水
肾脏重吸收H2O、Na+减少
血容量减少后肾脏重吸收水增多〔ADH↑)
肾外性原因 丢失等渗或低渗性体液 肾性原因 经肾失钠或同时失水过多
低渗性脱水
治疗上只补水未注意补钠
2.对机体影响〔Effects on body)
低渗性脱水
■体液变动〔Water will shift from ECF to ICF)
血容量↓↓ 血压↓↓ 休克
■缺水体症明显〔Dehydrate symptom )
■其他的临床表现〔Other manifestation) ▲渴:早期可以没有口渴;中、后期会有口渴。 ▲CNS症状:重症低渗性脱水有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机体缺水、缺钠,而且失水多于失钠,体液容量减少的同时, 血清钠浓度>145mmol/L(145mEq/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血容量的维持调节〔Regulation of Blood volume)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水、电解质紊乱
▲心房利钠因子〔AN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
低渗性脱水
肾脏重吸收H2O、Na+减少
血容量减少后肾脏重吸收水增多〔ADH↑)
肾外性原因 丢失等渗或低渗性体液 肾性原因 经肾失钠或同时失水过多
低渗性脱水
治疗上只补水未注意补钠
2.对机体影响〔Effects on body)
低渗性脱水
■体液变动〔Water will shift from ECF to ICF)
血容量↓↓ 血压↓↓ 休克
■缺水体症明显〔Dehydrate symptom )
■其他的临床表现〔Other manifestation) ▲渴:早期可以没有口渴;中、后期会有口渴。 ▲CNS症状:重症低渗性脱水有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机体缺水、缺钠,而且失水多于失钠,体液容量减少的同时, 血清钠浓度>145mmol/L(145mEq/L),血浆渗透压>310mmol/L。
■血容量的维持调节〔Regulation of Blood volume)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水、电解质紊乱
▲心房利钠因子〔ANF;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