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汇总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知识点回顾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知识点回顾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章《地月系》知识点回顾、二节地球的运动昼夜与四季一、“地心说”和“日心说”1、地心说:希腊天文学家拖勒玫地球是世界万物的中心,天上的日月星辰都在围绕地球旋转2、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行论》3、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测天空,为“日心说”提供有力的观测依据二、太阳高度角与竿影的变化(一)太阳高度角1、定义:太阳光与地面之间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2、太阳高度角与竿影长短的关系:太阳高度角越大,竿影越短;太阳高度角越小,竿影越长;当竿影为0时,出现太阳直射的现象。

3、太阳高度角与季节的关系(1)春、秋两季:太阳高度角适中(2)夏季:太阳高度角较大,竿影较短;其中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大,竿影最短。

(3)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竿影较长;其中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竿影最长。

买楼时应以冬至日的楼影长度来计算两幢楼房间的距离。

(二)竿影的变化1、方向变化(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上午太阳位于东南,竿影位于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竿影位于正北;下午太阳位于西南,竿影位于东北。

2、长度变化:上午逐渐变短,正午最短,下午逐渐变长。

三、地球的运动(一)自转1、自转周期:大约是24小时,即1日1日=24小时=1440分=86400秒2、特点:倾斜,自转几乎是均匀的3、围绕的中心:地轴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5、为何感受不到地球在自转:(1)地球非常巨大,旋转时非常平稳(2)我们以同样的速度跟着地球一起转动6、如何证明地球在自转: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7、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交替现象(2)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天中竿影长度的变化)(二)公转1、周期:365.25日把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称为地球公转周期2、围绕的中心:太阳3、方向:自西向东4、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形的椭圆5、公历:(1)定义:以地球公转运动为依据编制的历法(2)1年=365日1闰年=366日每隔4年为一闰年闰年多出一日为2月29日逢世纪年需被400整除才算闰年6、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形成四季的变化(2)造成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3)造成一年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一年中竿影长度变化)(三)古代的计时仪器:日晷、日圭、沙漏、漏刻(四)古代天著名的文学家:张衡(地动仪、浑天仪)、祖冲之、一行、郭守敬四、昼夜现象1、成因(1)内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近乎圆球的球体(2)外因: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2、昼半球和夜半球(1)地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叫做昼半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叫做夜半球。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绪:走近科学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不一样的东西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成分,物质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

2、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观察可以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它们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苹果会掉下来是因为地球引力,蝙蝠靠超声定位来辨别方向,南极气温极低,最低温度接近—90℃,气候变化无常。

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4、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需要用证据去检验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5、亚当斯提出了海王星运动轨道参数的预言,勒威耶完成了对海王星的预测,伽勒找到了海王星。

三:建立健康信息档案6、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质量单位是千克。

7、长度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1)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

(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察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应估计到最小刻度(又叫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由于我们的眼睛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可能估计得十分准确,另外由于一些测量工具本身的原因,使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不能消灭,但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9、实验报告要力求及时、准确和尊重事实。

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日期,器材和装置,过程与步骤,现象与数据以及讨论与结论。

10、温度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的沸点定为100℃。

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制作的。

11、温度计使用时应注意:(1)被测温度不能大于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计的测量泡应与被测物体保持良好接触。

(3)要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七年级l上册科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华师大版

七年级l上册科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华师大版

七班级l上册科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华师大版七班级上册科学是我们中级教育学校进修的重要科目之一,通过进修科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原理,培育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华师大版的七班级上册科学内容丰富,包括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大家参考。

起首是生物方面的知识点。

七班级上册生物主要包括了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种群与环境、动物的运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内容。

在进修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时,我们了解到生物起源于地球上的原始海洋,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进化出多样的物种。

同时,我们也进修了物种的适应能力、竞争和共生干系等知识点。

在种群与环境的进修中,我们了解到种群是相同物种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共同生活的群体,同时也了解到种群之间的互相干系和生态平衡。

此外,我们还进修了动物的运动方式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内容。

其次是物理方面的知识点。

七班级上册物理主要包括了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空气压力与浮力、力与机械运动等内容。

在进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时,我们了解到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

同时,我们也进修到了物质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等性质,以及物质的相变过程。

在进修空气压力与浮力时,我们了解到空气的存在对物体的压力产生影响,并进修到浮力的原理和应用。

在进修力与机械运动时,我们了解到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同时也进修到了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

最后是化学方面的知识点。

七班级上册化学主要包括了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常见物质的分离纯净、酸、碱和盐等内容。

在进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时,我们了解到物质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进行转化。

同时,我们还进修到了物质的颜色、气味、燃烧性等性质,以及常见物质的变化过程。

在进修常见物质的分离纯净时,我们进修到了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凝固等。

此外,我们还进修了酸、碱和盐的性质及其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对七班级上册科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精通这些知识,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精编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第0章走近科学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

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1mm=1000μm 1μm=1000nm长度测量的步骤:(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

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复习提纲绪:走近科学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科学是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自然界由各种物质组成。

不一样的东西可能含有相同的物质成分,物质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自然中存在无穷的奥秘。

2、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观察可以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以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它们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苹果会掉下来是因为地球引力,蝙蝠靠超声定位来辨别方向,南极气温极低,最低温度接近—90℃,气候变化无常。

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

二:什么是科学探究4、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需要用证据去检验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5、亚当斯提出了海王星运动轨道参数的预言,勒威耶完成了对海王星的预测,伽勒找到了海王星。

三:建立健康信息档案6、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是米,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质量单位是千克。

7、长度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1)刻度尺上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

(2)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察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应估计到最小刻度(又叫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8、由于我们的眼睛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可能估计得十分准确,另外由于一些测量工具本身的原因,使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不能消灭,但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9、实验报告要力求及时、准确和尊重事实。

实验报告一般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日期,器材和装置,过程与步骤,现象与数据以及讨论与结论。

10、温度可以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的沸点定为100℃。

水银温度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特性制作的。

11、温度计使用时应注意:(1)被测温度不能大于温度计的量程。

(2)温度计的测量泡应与被测物体保持良好接触。

(3)要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0-1、探索奇妙的自然界§0-2、什么是科学探究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假设。

§0-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倾斜造成读数偏大)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一定要估读)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 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

(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地球上的生物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地球上的生物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第1节、艳丽多姿的生物1、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叫做栖息地或生境。

2、陆地环境复杂,水分不够充分,温度变化较大,陆生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也较大,造就了适应多种环境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各异的生物。

(1)陆生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大多数陆生植物将根系固定在土壤中,茎支撑着枝、叶向空中伸展。

①叶片大多数为绿色扁平状,特殊环境下的植物的叶片会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沙漠中仙人掌的针状叶;②茎大多数为直立茎,为了适应生存空间,有的茎特化为匍匐茎、缠绕茎和攀援茎;③花大多数很鲜艳,这是花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很轻的花则适应于风力传粉;④果实形式多样,颜色鲜艳的能引诱动物捕食,结构轻巧的有利于风力传播,比重轻的有利于水流传播等。

(2)陆生动物栖息地的环境不稳定,气候、土壤和生物环境经常变化,使陆生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产生许多适应。

①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能在陆地上运动,以捕食和避敌;②身体表面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皮肤,以适应水分相对较少的陆地环境;③有的能长毛和脱毛,以适应环境气温的变化;④有的有“拟态”、保护色或警戒色,以逃避敌人;⑤有的进行土壤穴居生活等。

(3)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营养物质比较容易获得,温度变化小,但氧气的含量较空气中低。

水生植物多种多样、形态各异。

水生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也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

第2节、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的共同特性是生物都能感觉、运动、生长,能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食物)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生物通过氧气的作用,从食物中获得能量。

生物都能进行生殖,产生像双亲的新个体。

2、生物能进行生命活动而非生物则不能。

3、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应激性和运动能力,以及进行繁殖和遗传。

【启迪与拓展】例1 下列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的是()A、大刀螂B、黄蜂C、竹节虫D、避役分析: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

7上科学知识点汇总 华师大版

7上科学知识点汇总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华师大版走进科学1.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证据和处理证据,需要建立假设,需要用证据去检验假设,还需要应用科学原理进行解释。

这些都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

3.科学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四个步骤。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使用时应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有否磨损,它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也叫量程)以及它的最小刻度多少(分度值)。

4.测量误差是指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观察估计不准确而造成的误差。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

摄尔修斯在建立温度的常用单位时,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度,水的沸点定为100度。

6.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7.一位同学说他的身高165,这样说对吗?不对,他的身高应是165cm,合1.65m,合16.5dm,合1650mm,合1650000um,合0.00165km。

8.1m=1000000000nm,1.2吨=1200千克=1200000克,2500毫克=0.0025千克9.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同,这时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游码所指示的质量;(4)为了保证天平测量精确,使用时要注意: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

10.健康信息档案中记录的身高、体重、体温、心率都是信息。

11.人类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符号、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形式进行。

12.指出下列物体或现象中所具有的能:(1)被拉伸的弹簧具有形变的能(弹性势能);(2)能使蜡烛的火焰摇晃的声波具有声能;(3)普照大地的阳光具有太阳能;(4)正在行驶的汽车具有动能。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_第2章(word版)

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_第2章(word版)
5.节肢动物的特点
&
1.根据繁殖方式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能产生种子并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叫种子植物;能产生孢子并能用孢子繁殖的植物叫孢子植物。
2.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有无果皮包裹分为被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裹的种子植物叫被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裹的种子植物叫裸子植物。
3.种子中有一片子叶的被子植物叫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两片子叶的被子植物叫双子叶植物。
2.生物学家将生物的形态、功能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对生物进行分类,并依据它们之间的差异大小,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其中,种是最基本的单位。
3.在分类阶级系统中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物种越多,共同特征越少,生物亲缘关系越远;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4.酵母菌(用来酿酒),青霉菌(提取青霉素),霉菌中的曲霉(用来生产酱和酱油),蘑菇、木耳、银耳、灵芝
(可以食用)都是真菌。
5.使人烦恼的甲癣(灰指甲)和脚癣(脚湿气)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6.细菌、真菌都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
1.分类是将大量事物条理化的研究方法在生物分类方面作出奠基性贡献的科学家是林耐。
○3藻类根据颜色可分为绿藻、红藻、褐藻等。
&
1.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及其广泛。细菌多数对人类有益(如我们喝的酸奶、食用的醋、泡菜在其制作过程中都有细菌的参与);细菌少数对人类有害(如有些细菌使生物体患病或使食物腐败)。有些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 尸体,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腐生细菌:分解者)。
4.在生物学上鉴定生物的方法是使用检索表。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来鉴定生物。例、下列植物分类各属于哪一类,选择编号填入表中。

2020年华师大七年级上册科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2020年华师大七年级上册科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2020年华师大七年级上册科学各章知识点总结走近科学走近科学1.观察观察和实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作出解释讨论交流。

3.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A.长度的测量(考点.长度的测量(考点a读数;读数;b单位估测;单位估测;c单位转换;单位转换;d平均值;平均值;e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值;f累积法的应用)累积法的应用)(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米(m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零刻度线零刻度线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小格所表示的长度。

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决定的(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放正确零刻度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紧贴被测物体。

(倾斜造成读数偏大)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垂直。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一定要估读)(一定要估读)记正确记录数值数值准确值准确值估计值估计值单位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清晰刻线量起。

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度。

(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

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各章节知识回顾

七年级上册基本知识第0章走近科学1.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科学是一把开启自然奥秘之门的“金钥匙”。

2. 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________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再现。

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⑴提出;⑵作出;⑶验证;⑷得出。

4.长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有千米(km),,,毫米(mm),,等。

1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5.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其使用方法:⑴选正确。

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⑵放正确。

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应被测物体,并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__________应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⑶看正确。

视线应与尺面;⑷记正确。

测量值由正确值+估计值+单位组成。

6.测量误差:与之间存在的差异。

对于同一长度,可以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小误差。

长度测量时应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的下一位。

7.温度表示物体的。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把___________温度定为0摄氏度,___________定为100摄氏度。

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等液体的的性质制成。

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的温度;⑵温度计的要与被测物;⑶不能将体温计从被物体中拿出来读数(体温计除外);⑷待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⑸读数时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

9.质量的涵义:。

物体的质量是由决定的,不随状态、形状、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10.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有,,等。

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的是,其使用方法是:⑴调平:把天平放在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左端的处;调节天平横梁两端的,使横梁平衡;⑵称量:把被测物放在盘(物码);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⑶读数:被测物的质量就等于右盘的总质量加上指示的质量值(注意游码是读左边的);⑷整理。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第0章走近科学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觅它们相应答案的学咨询。

2、学习科学的办法有观看、实验、考虑。

其中观看和实验是探究自然的重要办法。

3、科学探索的普通步骤:①观看,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咨询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XXX)。

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mm=1000μm 1μm=1000XXX长度测量的步骤:(1)观看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2)选:挑选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主要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恐怕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别可幸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挑选周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办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长度的特别测量办法:(1)积存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办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能够先测出一具XXX的周长,然后让XXX沿着曲线滚动,最终记下XXX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

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彻底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终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K12教育文档)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5,8章不考)第0章走近科学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

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 ,符号 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1mm=1000μm 1μm=1000nm长度测量的步骤:(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七年级上科学华师大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华师大知识点

七年级上科学华师大知识点在七年级上学期的科学中,华师大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因此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本文将对七年级上科学华师大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生物学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所有生物体的基础。

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壳,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生物分类和生物多样性生物按其形态、结构、特征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以了解生物的不同种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由于环境的不同,各种生物的特性也具有多样性,包括行为、适应能力、寿命等方面的差异。

化学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指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基本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组成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的性质和成分不同于原子中的元素。

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反应中发生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的形态、状态等发生变化。

物理学1. 动力学和静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包括质量、速度、加速度等方面;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

2. 能量和功率能量是指物质可以做功的能力,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等方面;功率是指物体单位时间内做功的量,可以通过功率公式来计算。

地理学1.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人文环境包括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2. 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包括大气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生态环境包括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总结七年级上科学华师大知识点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地理学方面的知识,涵盖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方面,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第0章走近科学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

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1mm=1000μm 1μm=1000nm长度测量的步骤:(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

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

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测量范围为35℃-42℃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为秒,符号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1秒=100毫秒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

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单位换算:1t=103kg 1kg=103g 1g=103mg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①调平②称量,左物右码。

③读数,待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天平使用注意事项:①待测物质量不得超过天平的量程。

②砝码的拿取与游码移动必须得使用镊子,禁止用手。

③放取待测物和砝码时,应轻拿轻放。

④不能把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物体直接放在托盘上,必须装在一定的容器中。

8、能量的存在:①自然界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

②周围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①光能②机械能③声能④电能⑤热能⑥化学能动能:物体运动所具有的的能量。

势能:由于物体形变或被举高所具有的能。

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能量可以促使物体发生运动和变化,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9、信息的传播:①信息传播主要通过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

②信息传播以广播、电视、电话、计算机互联网为工具。

③信息传播以书籍、广告、报纸为载体。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1、栖息地: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也叫生境。

陆生植物离不开土壤,土壤可以为植物提供养分,水分和空气。

(1)陆生植物的叶:大多呈绿色扁平状,能够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常绿阔叶树:如香樟,冬青等阔叶树叶落叶阔叶树:如枫树,紫玉兰等针叶树:如松,杉,柏等(2)陆生植物的茎:大多属于直立茎,但也有植物不是直立的茎。

①匍匐茎:草莓,西瓜等。

②缠绕茎:牵牛花等。

③攀援茎:葡萄,黄瓜等。

(3)陆生植物的花和果实:利用昆虫进行传粉的,叫做虫媒花,利用风力传播花粉的,叫做风媒花,如小麦,水稻,蒲公英等。

2、陆生动物:起源于水生动物,一般具有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有能防止水分散失的体表。

这些特点都是陆生动物对陆地环境的一种适应。

陆生动物不同体形和体色适应环境方式的比较3、水生植物、水生动物:见下一章。

4、生物的基本特征:①生物都能进行繁殖。

②生物都有生长和发育的现象。

③生物具有应激性。

④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第2章生物的主要类群1、动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鱼类:①体表有鳞片和黏液②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侧线感知水流,测定方向③体温不恒定④卵生(体外受精)两栖类:①皮肤湿润,裸露②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兼皮肤)呼吸③体温不恒定④卵生(体外受精)。

爬行类:①表皮干燥(有角质鳞片或甲)②肺呼吸③体温不恒定④卵生(体内受精)。

鸟类:①体表有羽毛②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卵生(体内受精)。

哺乳类:①体表一般有皮毛②肺呼吸③体温恒定④胎生、哺乳。

※哺乳类的分类:食肉类、有蹄类、啮齿类、灵长类、有翼类、鲸类。

两栖类第一次出现了肺的呼吸,鱼类则用腮呼吸爬行类第一次出现了体内受精,鱼类、两栖类则为体外受精鸟类第一次出现了体温恒定,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的体温不恒定哺乳类第一次出现了胎生,鱼类、两栖类和爬行以及鸟类则为卵生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开始出现组织的分化,代表动物:海蜇、水螅、珊瑚虫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逐渐出现了头部,涡虫、血吸虫、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不分节,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代表动物:蛔虫、丝虫、钩虫环节动物:身体呈圆柱形,有许多体节,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代表动物:蚯蚓、水蛭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可区分头、足、内脏团三个部分,代表动物:蜗牛、蚌、乌贼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外骨骼,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又分为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代表动物:蚱蜢、虾、蟹、蜘蛛、蜈蚣等棘皮动物:五辐射对称,体表有棘皮,全部生活在海洋中,代表动物:海星、海胆、海百合2、植物的主要类群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分子叶根茎叶花代表植物单子叶植物1枚须根系不能增粗或增粗不明显平行叶脉花的各部分基数是3水稻、小麦双子叶植物2枚直根系一般树木的茎能增粗网状叶脉花的各部分基数是5或4大豆、向日葵3、细菌与真菌(1)细菌: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约2000多种,分布极其广泛。

根据形状分,可以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大部分细菌对人体是有益的。

(2)真菌:有单细胞的(酵母菌,霉菌),也有多细胞的(蘑菇、银耳),有成行的细胞核,种类比较多,约有十几万种。

持续半小时,然后迅速冷却。

这样既能杀死事物食物中的大部分微生物,又能保持原有的味道。

4、生物分类的方法以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为依据。

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种类越来越少,共同特征越来越多检索表是采用特征对比的方法鉴定植物的工具。

第3章生物多样性1、物种:性状相像,可以相互交配并繁殖可育后代的同种生物。

由于地理上的隔离,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因而成为新的物种。

2、物种多样性:物种和物种间的差异,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热带湖泊、珊瑚礁。

3、保护生物多样性:①就地保护:设立自然保护区②迁地保护: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 细胞: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细胞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最小的细胞为支原体。

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以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细菌、支原体、蓝藻)。

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凝胶态,许多生命活动在这里进行。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遗传。

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水、色素、酸味、甜味等物质)。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学说: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分裂→数目增多;细胞分化→体积增大;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的细胞3.显微镜的结构以及各部位作用:①镜座:稳定镜身②镜臂:提握镜身③载物台:放玻片④压片夹:固定玻片⑤遮光器:上有光圈、调节通光量⑥反光镜:采集光线、反射光线⑦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⑧物镜转换器:调换物镜⑨粗准焦螺旋:大幅升降镜筒⑩细准焦螺旋:小幅精准升降镜筒⑪目镜、物镜:放大物像(1)物镜与目镜的比较:(2)视野明亮程度的调节:(3)玻片移动方向与物象移动方向:相反(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①安放(轻拿轻放)②对光(找到明亮视野)③放片(对准通光孔)④调焦(先调粗准焦螺旋,再调细准焦螺旋,直到出现清晰物象)⑤观察记录(左眼观察,右眼睁开绘图)⑥收镜整理※低倍镜转高倍镜观察:①移动装片:将对象移到视野中央②转动物镜转换器,把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光圈或反光镜:增加视野亮度。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4.组织、器官和系统(1)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单细胞生物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多细胞生物: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植物六大组织:保护组织:位于表皮,起保护作用营养组织:位于叶肉果肉,贮存营养物质输导组织:位于导管和筛管,起运输水分和养分的作用机械组织:位于纤维,起支持作用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顶端,起到分裂增生的作用分泌组织:位于蜜腺,分泌物质动物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在体表、内脏表面,具有保护作用和分泌、吸收物质的功能结缔组织:由血液、软骨、肌腱等间隙较大的细胞构成,具有运输、支持等功能肌肉组织:分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作用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脊髓和神经中,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的作用。

(2)器官: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根:吸收水分、无机盐营养器官茎: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叶: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器官花生殖器官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孢子植物中的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