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生产风险分级工作程序和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点分级工作程序及内容

一、风险点确定

1、风险点划分原则

(1)对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如生产装置、储存罐区、作业场所、办公区域等。各工序中的各类设备、设施即为风险点(静态风险),各工序中的各类设备、设施见《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 A. 3)

(2)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如可以按岗位分为叉车司机岗、装瓶作业岗、接种作业岗、培养作业岗、包装作业岗、设备运行操作岗等。

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如动火、检维修等特殊作业活动。

2、风险点排查

(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企业应组织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电气等专门力量,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所属单位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见附录 A. 1)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应按照《DB37 /T-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 1. 2. 2的规定执行。

二、危险源辨识分析

1、辨识方法

(1)对于作业活动,直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LEC),典型单元操作的作业活动清单见附录 A. 2 。

(2)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LEC),典型设备的设备设施清单见附录A. 3 。

(3)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

2、辨识范围

应按照《DB37 /T2974-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规定辨识。

3、危险源辨识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LEC),典型单元操作的JHA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记录表见附录A. 4。

对设备设施采用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LEC),典型的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记录表见附录 A. 5 。

全员参与危险源辨识,填写分析评价记录;分析现有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判定风险等级;提出改进的控制措施。

三、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方法

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其中,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危害分析法(JHA+LEC)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十LEC),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进行工艺危害风险分析。本指南主要介绍JHA和SCL两种方法。

2、风险评价准则

应按照《DB37/T2974-20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 4. 2. 1的规定执行。

3、风险评价与分级

应按照《DB37 /T2974--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 4. 2 . 2的规定执行。

4、确定重大风险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

一一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一一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一一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

一一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9人以上的。

一一相关方投诉涉及事故隐患的。

5、风险点级别确定

应按照《DB37 /T2974-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 5. 2的规定执行。

四、风险控制措施

1、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应按照《DB37 /T2974-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 5. 1的规定执行。

2、控制措施实施

应按照《DB37/T 2974-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5. 5. 4的规定执行。

五、风险分级管控

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

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大管控层越高的原则。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例如:二级风险点(橙色)由企业级进行管控、三级风险点(黄色)由车间级进行管控、四级风险点(蓝色)由班组进行管控。

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A.6。

3、风险告知

根据企业的特点分三级进行公告,一是企业级风险告知、二是车间级风险告知、三是岗位风险点告知。

六、文件管理

应按照《DB37/T2974一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6. 1的规定执行。

七、分级管控的效果

应按照《DB37/T2974-2017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规定执行。

八、持续改进

1、评审

企业每年年底与安全标准化自评结合,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性检查和评审,提出进一步改进、完善风险管控工作机制的措施。

2、更新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及时更新风险信息。

(1)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

(2)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

(3)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4)补充新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价;

(5)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等。

3、沟通

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树立内外部风险管控信心,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