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春秋类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穆《国学概论》论今古文之争
• 则当时所谓争者,岂不在于文字之异本、 篇章之多寡而已哉?岂不在于立官置博士 而已哉? • 大抵今文诸家,上承诸子遗绪,用世之意 为多。古文诸家,下开朴学先河,求是之 心为切。 • 钱穆国学概论P120。第四章。
三《传》并立于世
• 《公羊传》于汉初即立为学官。《谷梁传》立于 汉宣帝时。《左氏传》最迟,汉平帝时方立。 • 《公》《谷》体例相近,皆为问答体,传授之痕 迹显然。其中《公羊》影响极大,因有大儒董仲 舒等人为之宣传,且受过统治者青睐。《谷梁》 可视为《公羊》之附庸。 • 《左传》以其记载详实而为稽古者所喜,习者亦 甚众。至于今,知《左传》者众,而多不知所谓 《公羊》《谷梁》者究为何物也。
• (四)夫刪除事蹟,何由知其是非?無案而斷, 是《春秋》為射覆矣。聖人禁人為非,亦予人為 善。經典所述,不乏褒詞,而操筆臨文,乃無人 不加誅絕,《春秋》豈吉網羅鉗乎?至於用夏時 則改正朔,削尊號則貶天王,《春秋》又何僣以 亂也! • 吉网:吉温。罗钳:羅希奭。 • 二人为吏,持法深刻,锻炼周内,人称吉网罗钳。 • 用夏时则改正朔:指宋胡安国《春秋传》而言。 即所谓“夏时冠周月”。
• (三)孫復 、劉敞之流,名為棄傳從經,所棄者特《左 氏》事蹟,《公羊》、《穀梁》月日例耳。其推闡譏貶, 少可多否,實陰本《公羊》、《穀梁》法,猶誅鄧析,用 竹刑也。 •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 • 刘敞:《春秋传》 • 《左氏》事迹:《左传》详于记载史事,故事迹丰富。 • 月日例:《春秋》记事,或具体到月,或具体到日,《公 羊》《谷梁》皆以为有微言大义在。 • 誅鄧析用竹刑:犹言: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
• 经考证,发现在春秋时代之前的青铜器上,即刻 有“王正月”或“王五月”等字样,证明在月日 前加一个王字,是那时候的惯例。主要是那时候 历法比较纷乱,有用夏历的(跟我们现在的农历 相同),有用殷历的(每年十二月为正月),有 用周历的(每年十一月为正月)。《春秋》是鲁 国的史书,为了表明用的是周历,特地在月日前 加一个王字,表示奉行的是周王的历法。如此而 已,并没有所谓的微言大义。《公羊传》所云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可能只是秦汉大 一统后想象之辞。
所谓“义法”(二):一字褒贬
• 《春秋集传纂例》,第十七用兵例,释 “次”: • 趙子曰。凡師駐曰次。惡興師也。兵者。 亂之大者也。次猶不可。况侵伐乎。公、 榖解次。悉云有畏。非也。夫子意在刺其 無王命而興師。書之以懲亂耳。豈譏其懦 怯哉。 • 实际上,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 为次。
所谓“义法”(三):日月褒贬说
《公》《谷》月日例
• 盖《春秋》纪事,有载明其日者,有载明 其月者,有但记其时者。大抵事关重大者, 则明载其日;小事从略,则但记时。…… 《公》《谷》二传,尤究心于此。以为经 书月日,详略不同,均关笔削。礼文隆杀, 援是以区;君臣善恶,凭斯而判。 • (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春秋类叙讲 疏》)
• (六)蓋《六經》之中,惟《易》包眾理,事事可通。 《春秋》具列事實,亦人人可解。一知半見,議論易生。 著錄之繁,二經為最。故取之不可不慎也。 • 《总目·易类小叙》: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 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 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 说愈繁。 • 毛奇龄《西河集》:《大易》《春秋》,迷山雾海。自两 汉迄今,历二千余年,皆臆猜卜度,如说梦话,何时得白? • 《易》类著录158部,存目317部。《春秋》类著录114部, 存目118部。
• (五)沿波不返,此類宏多。雖舊說流傳, 不能盡廢,要以切實有徵、平易近理者為 本。其瑕瑜互見者,則別白而存之。遊談 臆說,以私意亂聖經者,則僅存其目。
• 《四库全书总目》“春秋类”提要后案语: • 《春秋》三《传》,互有短长。《左氏》说《经》 所谓“君子曰”者,往往不甚得经意。然其失也, 不过肤浅而已。《公羊》、《穀梁》二家,钩棘 月日以为例,辨别名字以为褒贬,乃或至穿凿而 难通。左氏亲见国史,古人之始末具存,故据事 而言,即其识有不逮者,亦不至大有所出入。 《公羊Leabharlann Baidu、《穀梁》则前后经师,递相附益,推 寻於字句之间,故凭心而断,各徇其意见之所偏 也。然则徵实迹者其失小,骋虚论者其失大矣。 后来诸家之是非,均持此断之可也。
《竹书纪年》
• 竹书纪年,相传为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 记载自夏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历史。据《晋 书·卷五十一》可知原书十三篇。竹书纪年 是编年体史书,记载先秦时期的历史,与 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对研究先秦史有 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 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 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相类, 可见其史料价值。
所谓“义法”(一):春王正月
• 經:元年,春,王正月。 • 公羊傳: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 歲之始也。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 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 月。大一統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 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國而反之桓。 • 左傳:元年。春。王周正月。不書即位。 攝也。
所谓“义法”(五):特笔
• 经:(僖公)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 申朔。隕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飛過宋 都。 • 公羊:霣石。記聞。聞其磌然。視之則石。 察之則五。曷為先言六而後言鷁。六鷁退 飛。記見也。視之則六。察之則鷁。徐而 察之則退飛。 • 谷梁:隕石于宋五,後數,散辭也。六鶂 退飛過宋都,先數,聚辭也 。
• 何以名春秋,不名夏冬?(农业社会,春耕秋收) 古人于四季中,较多的重视春、二季,所以 经常把春、秋二字连用。如《周礼·天官·宫正》说: · “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又《地官·州长》说: “春秋以礼会民。”《礼记·中庸》说:“春秋修 其祖庙。”等等,春秋二字连用的多得很。…… 无怪乎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说:“故史之所 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则错举以为所记之 名也。”意思是史书之名为“春秋”,即是节取 “春夏秋冬”四字中春秋二字。
《春秋》三《传》及其注疏
• • • • 《公羊传》——公羊高传——何休解诂——徐彦疏 《谷梁传》——谷梁赤传——范宁集解——杨士勋疏 《左氏传》——左丘明传——杜预集解——孔颖达疏 门户:汉时表现为经今古文之争。一般认为《公》《谷》 属今文,《左氏》属古文。(崔适《春秋复始》认为《谷 梁》亦是古文,但以实考之,《谷梁》实与《公羊》为 近。)今文讥笑古文来历不明,师心自用。古文则指责今 文抱残守缺,党同妒真。见《汉书·刘歆传》。 • 后世多归结于微言大义与历史记载之别。 • 所谓:《公》《谷》传义不传事,《左氏》传事不传义。
• 经:隐公二年春,公會戎于潛。 • 注曰:不正公之會戎。故不月以見譏。公 會例月。 • 宋 崔子方:《春秋经解》。 • 然同年《经》云: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 于唐。则不仅书月,且以书日。
所谓“义法”(四):王与 天王
• 《春秋》本多脱漏,故于周天子,或称王, 或称天王,其实只是天子之通称。但深究 义法者却从中大做文章,以为这些只书王 而不书天王的地方,都寓含着孔子的贬斥 之意。 • 顾炎武:《日知录》: 尚書之文。但稱王。春秋則曰天王。以當 時楚吳徐越皆僭稱王。故加天以别之也。 趙子曰。稱天王以表無二尊。是也。
• (二)其間諸儒之論,中唐以前則《左氏》勝,啖助、趙 匡以逮北宋,則《公羊》、《穀梁》勝。 • 按:此言未确。两汉之时,西汉则《公羊》《谷梁》胜, (皆列于学官),东汉则《左传》胜。其后郑玄出,融合 今古文,而实以古文为主。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及唐 初修《五经正义》,以《左传》配《春秋》,成为五经之 一,学者遂群趋于《左传》。啖、赵出,始稍立异,以为 《左传》叙事虽多,释经殊少,犹不如《公》《谷》之于 经为密。其褒贬义例,多取《公》《谷》,不无偏袒。 • 实则《公羊》《谷梁》所谓微言大义,务为深刻,难逃穿 凿之讥,后世考据之学愈胜,弃之愈如敝屣。所谓《公羊》 《谷梁》者,以今视之,仅有其学术史之意义矣。
《春秋》其书
• 《春秋》是鲁国的一部自隐公元年至哀公 十四年(后人又续至十六年)共二百四十 四年间的不完备而可信的编年史。 • 为何可信?首先,天文星象记载真实。 • 其次,彝器和古代文物能和《春秋》相印 证。 • 再者,唐宋人所引用《竹书纪年》,也有 能和《春秋》相印证的。
• 为何说不完备? • 一方面,古代史官纪事本来简略。 • 另一方面,《春秋》记事,可能本不完备, 又加上后来抄写有遗漏,因之有不少地方 使人难以理解。 • (以上参考:杨伯峻编撰:《春秋左传 注·前言》,中华书局版,全四册。)
• 顾炎武:《日知录》“隕石于宋五”条: 公穀二傳。相傳受之子夏。其宏綱大指。得聖人之深 意者。凡數十條。然而齊魯之間。人自為師。窮鄉多異。 曲學多辯。其穿鑿以誤後人者。亦不少矣。且如隕石于宋 五。六鶂退飛過宋都。此臨文之不得不然。非史云五石而 夫子改之石五。史云鶂六而夫子改之六鶂也。穀梁子曰。 隕石于宋五。後數。散辭也。六鶂退飛過宋都。先數。聚 辭也。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其散辭乎。凡為天 下國家。有九經。其聚辭乎。初九。潛龍。後九也。九二。 見龍。先九也。世未有為之説者也。石無知。故日之。然 則梁山崩。不日。何也。鶂微有知之物。故月之。然則有 鸜鵒來巢。不月。何也。夫月日之有無。其文則史也。
第三讲:春秋类叙
《春秋》之名义及三《传》
• (一)說經家之有門戶,自《春秋》三 《傳》始,然迄能並立於世。 • 春秋为周代各国史书之通称,齐,宋,燕, 鲁等国,皆有春秋。
• 《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名,所以《国语·晋语》 说:“羊舌肸(音西)习于春秋。”《楚语》上也说: “教之《春秋》。”《墨子·明鬼篇》也曾记各国鬼怪之 事,一则说“著在周之《春秋》。”二则说:“著在燕之 《春秋》。”三则说:“著在宋之《春秋》。”四则说: “著在齐之《春秋》。” •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说:“故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 年有四时,则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 至于《公羊传》隐公元年徐彦《疏》引《春秋说》说孔丘 以其书“春作秋成,故云《春秋》”,又引《三统历》说 “春为阳中,万物以生;秋为阴中,万物以成,故名《春 秋》”,恐怕都不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