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改观众厅视线设计
剧场视线设计要点
![剧场视线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8d956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5.png)
剧场视线设计要点学习剧场视线设计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我理解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观众席的坡度。
你想啊,如果坡度不够,那后面的观众看舞台不就被前面的人挡住了嘛,这就跟在电影院里,要是前面坐了个高个子,你又坐在很平的场地里,那可就糟心了。
所以这个坡度要根据剧场的大小、观众席的排数等因素合理设计,我总结就是得保证从最后一排的观众的视线能毫无阻碍地看到舞台上的大部分区域,通常每一排的升高差在8 - 15厘米之间是比较合适的。
还有啊,舞台的高度也很重要。
舞台不能太低了,太低的话前面几排观众可能就得仰着头看,时间长了脖子酸;但也不能太高,不然后排观众视线只能看到舞台上半部分了怎么办。
就拿学校小礼堂的临时舞台来讲,要是那舞台搭得过低,坐在第一排的人看舞台上站着的演员只能看到上半身往上一些的部分,完全看不到腿部表演动作,那多影响观看啊。
对了还有个要点,观众席座椅的排列方式也影响视线。
是直排还是有弧度的排列,直排就是比较传统的那种,从前往后直直的一排排。
有弧度的排列呢可能能更大限度地减少视线死角,我感觉是这样的,不过这也要根据剧场的实际形状来定。
比如说一些半圆形或者扇形的剧场,按照那种有弧度的座椅排列方式,很多观众就能够以比较好的视线角度观看舞台。
通道的设置也不能忽略啊。
通道要是设置得不合理,很可能会有观众因为通道上有人走动而分散视线注意力。
就像在那种老式剧场里,通道就在正中间,只要有人经过,左右好几排观众的视线都得跟着动一下。
关于视线设计这东西呀,我也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呢。
有时候觉得自己弄明白了,真到了实际分析一个剧场综艺词条的时候又发现有些模棱两可的地方了。
原因可能是遇到不同形状和规模的剧场,这些要点运用起来就有些差别,需要灵活调整。
为了能更好地学习这个,我也找了不少参考资料,像《剧场设计:从概念到完成》这本书就挺不错的,里面有好多实际的案例分析,对理解视线设计的要点很有帮助呢。
学习这个还有个小技巧可以跟你们分享一下。
剧场视线设计讲解
![剧场视线设计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9627ab219e8b8f67d1cb93b.png)
其他
舞台设计
主舞台的尺寸
主舞台 后舞台
后舞台 侧舞台 主舞台 侧舞台
1.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舞台设计——主舞台尺寸
侧台的设计 侧台又称台囊、副台,主要作为存放布景和迁换布景的辅助空间。
左右均有侧台时,1、2组景可同时推出
用车台换景示意
侧台前后错开
舞台设计——侧台的设计
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在门外设装
卸布景用的平台,其台面与运景卡车底板同高;也可设坡道,汽车开进 侧台,外门宽3.5米,高4.5米
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
乐池
乐池的平剖面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 大型歌舞剧场 特大型剧场
55~60平方米 75~80平方米 100~120平方米
2.乐池
常用乐位分区
2.乐池
乐池的剖面形式
2.乐池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距控制
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 ,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 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 2S(S 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 排式。
2. 座席横排曲率
2.视线设计——升起
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障碍视线设计:C =0.12m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化妆室的布局
照明设计要点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 至表演区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 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 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 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剧场视线设计
![剧场视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781172a417866fb84a8e59.png)
θ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水平视角控制
2.视线设计——升起
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障碍视线设计:C =0.12m
0.6~ 1.15m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C =0.12m/0.06m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有横过道时升起段长度应增 加该过道宽度。 •楼座地面坡度设计应先定出 楼座第一排位臵,应在池座 最后一排观众视线与舞台口 上沿连线以上,并扣除结构 厚度。 •挑台以下空间应满足: 自然声时H:L=1:1.2; 采用扩声系统时H:L=1:1.5; •楼座栏杆应不遮挡视线。
创造宁静,安定的气氛,使观众集中精力看演出
观众厅设计的基本要求
1.观众厅的形式
矩形、钟形、扇形平面
多边形平面
马蹄形、圆形平面
不规则平面
1.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1.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观众厅视线设计
控制好视线的角度-----视角 设计恰当的地面升起,解决观众视线的遮挡问题-----升起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距
后台布臵
化妆室的布局
后包或侧后包式
房间比较集中,便于管理; 演员候场较远,车台与演员流线交叉干扰。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化妆室的布局
照明设计要点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 至表演区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 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 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 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观众厅视线设计分解
![观众厅视线设计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9f81932590c69ec3d5bb7559.png)
2.弧形排列法
它是按选定的曲率中心和排距,把各排 座位逐一排列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上。圆心 位置可参看图13-26所示。此法适用于各种 平面形式。 弧形排列的优点是:各排观众都正对视 中心,且同排中观众的视距基本一致。该法 所形成的座席形式整齐、优美。 它的缺点是:施工要求高,并较麻烦; 座席按弧形和错位排列的结果,会损失一定 的有效面积(约占观众厅有效面积的2%-3.5%)。
在实际应用中,也可将总排数划分为若干组, 每组排数根据需要而定。现分别举例如下。 例1. 设视点S高2m,视高差C每排0.12m,排距 0.85m,最小视距Ll即X座标为 10.5m,此处眼 的—Y座标为(-2+眼高1.15)=-0.85m,按下表 计算:
例2 . 某观众厅共21排,排距0.9m,L1=6m,视 高差C=0.12m/每排,视点高S=2.65m,首排 观众眼的—Y座标为(—2.65+眼高1.15)=— 1.50m,按下表计算。 本例将观众厅共分为0~Ⅳ组,其中0组为1排, Ⅱ~Ⅳ组均为5排,其排距为5ⅹ0.9m=4.50m。
3.最小视距(L1)
L1越小,则影院观众厅地 坪后部总的升起高度就愈大, 反之,则愈小。 L1的取值应符合前述视角 要求。通常可取L1=8~12m。
4.排距(d)
排距小,则地坪升起大;反之,则 升起小。通常可取d=0.75 ~1.00m.
5.地面至坐着的观众眼高(hˊ)
按座椅高为0.4m,人眼至地面的 高度约为1.11~1.18m,通常取 hˊ=1.15 m。
3.折线形排列法
它改善了直线形的缺陷,并具有弧 形排列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平面的观 众厅。 在影剧院中一般采用双折线形排列, 即将中部席位平行台口排列,席位两侧 的边座区倾斜于台口布置。 构成各排的折线形式,应处在(或 接近于)按弧形排列时所作最佳弧线的 弦部位。
剧场观众厅参数化视线设计研究初探
![剧场观众厅参数化视线设计研究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fe0d66b27d3240c8447efa1.png)
图9 不同区域采用不同C值的观众厅模型(其余位置C值均为0.12)
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2011年第五期 总第58期 月刊 No. 5, 2011 monthly No. 58
观看演出时避免视线遮挡、偏座、过远的视距以及较大的 俯角等问题,从而保证观看质量。
最主要的观众厅视线问题是视线遮挡。观众厅的剖面 设计,即观众厅坡度的求得,主要通过求视线升起曲线得 到。有研究指出:观众厅地面等高线与座位横排相合的做 法,即边座与中间座椅采用同样的视线设计是合理的。① 为简化工作,一般采用观众厅中轴线剖面作为视线设计的 工作平面。
对观众厅不同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排座方法。据统 计,我国的人均头部C值为12 cm,错排最小C值为6 cm。
观众厅C值的取值大小对遮挡有明显的影响。在客观条 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大的C值。大于12 cm的C值, 基本可以完全避免遮挡。当经济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
以通过错排方式,综合考虑以确定观众厅不同区域的C值。 池座区采用错排时,可以采用较低的C值,可以取0.06
工作平面为以设计视点为原点的xz平面,以P.x、P.y、 P.z的形式描述点P的x、y、z坐标。
视点生成是通过计算相对与O的数值得出结果,能够准 确地反映空间内任意一点的位置。O的位置可以任意选择, 而不是仅仅固定在原点。如O可以选择在距大幕线后1 m之 内、距舞台面0.3 m之内的区域。这样可以通过再次调整设 计视点O的位置,得到不同的设计结果。
剧场观众厅参数化视线设计研究初探
徐绍辉,卢向东 (清华大学 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
【摘 要】 对剧场观众厅视线进行研究,建立可以通过参数调节的剧场观众厅参数化模型,并利用参数化手段,实时得到 分析反馈的结果,直观地评价生成的模型,为建筑师建筑创作提供了简便、高效、可靠的工具。该方法也可以 用作观演建筑视线生成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剧场内部视线设计方案
![剧场内部视线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7a0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8.png)
剧场内部视线设计方案
剧场内部视线设计方案
剧场内部的视线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影响到观众对演出的感受和体验。
一个良好的视线设计可以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演出,并且提高他们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下面是一个剧场内部视线设计方案的建议。
首先,剧场的座位布置应该考虑到观众每个位置的视线情况。
座位应该尽可能地避免盲区,并且能够让观众看清舞台上的演员和道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斜坡式的座位布置或者设置半围合式的剧场结构,以确保观众在任何位置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视线。
其次,剧场的舞台设置也需要考虑到视线设计。
舞台的高度和大小应该适当,以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演出。
此外,一些额外的舞台装饰和道具也可以用来增加舞台的视觉效果,提升观众的参与感。
另外,剧场内部的灯光设计也是视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适当的灯光设计可以增强演出的氛围和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且引导观众的目光。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灯光、灯光的折射和反射等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
最后,剧场内部的装修和布置也需要考虑到视线设计。
装修的颜色、纹理和材料应该是舒适、柔和和吸引人的,以营造出一个舒适和艺术的氛围。
用于展示艺术品的墙面可以使用特殊的
装饰和灯光设计,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总之,剧场内部的视线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环节,它需要结合座位布置、舞台设置、灯光设计和装修装饰等多个因素来考虑。
一个好的视线设计可以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并且增强观众对演出的欣赏和理解。
【精品】电影院剧院视线设计
![【精品】电影院剧院视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3d2810050876323012126d.png)
5观众厅5.1视线设计5.1.1视线设计应使观众能看到舞台面表演区的全部。
当受条件限制时,也应使视觉质量不良的座席的观众能看到80%表演区。
5.1.2视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镜框式台口剧场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台面处;2大台唇式、伸出式舞台剧场应按实际需要,将设计视点相应适当外移;3岛式舞台视点应选在表演区的边缘;4当受条件限制时,设计视点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舞台面0.30m;向大幕投影线或表演区边缘后移,不应大于1.00m。
5.1.3视线升高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视线升高差“c”值应取0.12m;2隔排计算视线升高值时,座席排列应错排布置,保证视线直接看到视点;3儿童剧场、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露天剧场视线升高值可提高一些要求;4为满足较高音质要求,视线升高值设计宜采用较高要求。
5.1.4舞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镜框式舞台面,不应小于0.60m,且不应大于1.10m;2伸出式舞台面,宜为0.30~0.60m,附有镜框式舞台的突出式舞台,可与主台齐平。
3岛式舞台台面,不宜高于0.30m,可与观众席地面齐平。
5.1.5观众席对视点的最远视距,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话剧和戏曲剧场不宜大于28m;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
5.1.6镜框式舞台观众视线最大俯角,楼座后排不宜大于20°;靠近舞台的包厢或边楼座不宜大于35°。
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俯角不宜大于30°。
9.3观众厅混响设计9.3.1观众厅满场混响时间设定宜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使用要求及不同体积,在500~1000Hz范围内宜符合表9.3.1-1的规定:观众厅混响时间设置表9.3.1-12混响时间频率特性,相对于500~1000Hz的比值宜符合表9.3.1-2的规定: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比值表9.31-2上列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适用于600~1600座观众厅。
9.3.2混响时间设计,采用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等七个频率;设计与实测值的允许偏差,宜控制在10%以内。
报告厅视线设计规范
![报告厅视线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5bd58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2.png)
报告厅视线设计规范1. 引言报告厅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所,对于参与者能否舒适地观看、听听报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报告厅的视线设计规范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报告厅视线设计规范,以便提供指导和参考。
2. 视线设计规范要求2.1 观众席的视线- 观众席的座位应进行适当翻斜设计,以保证观众在坐着时也能够看到讲台的正面。
- 座位排列应保证观众之间视线不被其他观众堵住。
- 座位间距度量应充足,确保观众有足够的腿部空间和扭转空间。
2.2 讲台与屏幕的视线- 讲台的高度应合适,让演讲者对准观众席视线时不需过度仰头或低头。
- 屏幕的位置应位于讲台的正前方,使得观众看到的画面不会产生明显的扭曲。
屏幕的高度不宜过高,以避免低位观众的视线不畅。
- 如果使用幕布投影,幕布的质量和颜色应考虑到可见性,避免出现光线透射或反光的情况。
2.3 视线阻挡的规避- 设计时需切实考虑到天花板梁柱、拉杆等视线阻挡物,最大限度规避这些物体对观众和讲台的视线产生干扰。
- 考虑到参与者的平均身高,梁柱等物体的高度应设计在视平线以下。
- 若无法避免视线阻挡物存在,可考虑设置备用显示屏或提供适当的升降装置,以便参与者调整自己的位置和视线。
2.4 灯光的设计- 灯光的设计应从保证观众席能清楚看到讲台及屏幕出发。
在适当位置设置补光灯来增强对讲台的亮度,从而提升可见性。
- 注意避免使用盲点灯光,以避免在观众看屏幕时导致眩光或视线转移的困扰。
- 灯光的控制应方便易用,以方便工作人员准确掌控光线的强度和照射角度。
3. 设计规范的具体应用3.1 观众席- 座位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观众的舒适度,避免座位排列过于拥挤。
- 座位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允许观众进行活动和自由扭转。
- 座位排列应考虑到观众的视野,避免后排观众的视线被前排观众遮挡。
3.2 讲台与屏幕- 讲台的高度应根据演讲者的身高来设计,以确保演讲者的视线与观众保持平行。
- 屏幕的位置应使观众的视线与屏幕垂直,避免出现明显的视觉偏差。
视线设计
![视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b554e2bdd36a32d737581f0.png)
设计原则 座位布置和视线设计
设计原则
1.科学性: 良好的视听条件,根据人的视觉规律和室内声 学特点。 2.艺术性: 3.舒适安全的空间环境: 通风、照明、空间、座席、交通组织及疏散。 4.避免噪声干扰 封闭空间、过渡空间
视线设计
剧院观众厅
座席座:短排法0.8米,长排法0.9-0.95米 走道宽度:短排法边走道不小于0.8米, 中纵走道不小于1.0米, 横走道不小于1.2米, 长排法边走道不小于1.2米。 走到坡度:1/10—1/6,或设台阶不大于0.2米 室内高差大于0.5米设栏杆。
5.观众的最大视距的控制:36米,19度 观众的最小视距:普通银幕1.3-1.5W1 6. 使观众能正面朝向银幕:横排座位曲率
7.视点选择
8.第一排座席的最大仰角:小于45度
9.视线升高:后排观众视线与前排观众头顶相 切,与前排观众眼睛之间的高差(观众眼高取 1.15m)。
10.地面升起设计方法——图解法
短排法两横走道间不宜超过20排,尽端减半。 阶梯式尽端纵走道不宜超过8排 纵走道宜与进场口相连
1.观众厅长宽比:1.5-1.8 长度L=L2+2米 2.普通银幕画面宽度W1:(1/5—1/6 ) L2 宽银幕画面宽度W2: (1/2.5-1/3 ) L2 普通银幕画面高度: W1/1.37 宽银幕画面高度:W2/2.35
3.最小水平斜视角:45度 4.最大中心角:一般30度
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观众厅的视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9b7a33b4daa58da0114ad1.png)
观众厅的视线设计作者:吴亭莉张秀国来源:《演艺科技》2014年第11期【摘要】分析了剧场观众厅的视线设计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视线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剧场;视线设计;视线升高值(c值);俯角文章编号: 10.3969/j.issn.1674-8239.2014.11.006【Abstract】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he auditorium sight line were analyzed. Beside, the writer proposed som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related solutions in the design of sight line.【Key Words】theater; sight line design; D-value of vertical sight line; angle of depression剧场观众厅的视线设计的常见问题有:对视线升高值(c值)理解错误或不全面;视线设计只计算中轴线纵剖面的视线升起值,而忽视其他更不利的剖面的视线升起计算;最高一层楼座的最大俯角过大,影响观众的观剧质量及舒适度。
1 关于c值的理解《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中关于c值——视线升高值的定义是:“后排观众视线与前排观众眼睛的垂直距离。
”而“视线”的定义是:“观众眼睛与视点的连线。
”少数设计者不清楚c值(视线升高值)的含义,误将c值等于0.12 m理解为每排坐位标高绝对升起值为0.12 m,因此使座位升起成为一条直线。
应该根据c值的定义,用图解法、电脑软件或其他方法计算出座位升起值。
剧场的座位升起应是一条曲线。
2 视线设计的计算如果视线设计只计算纵剖面(中轴线)楼座的视线升起,从而确定池座、楼座各排的标高,而没有计算中轴线之外的池座、楼座(尤其是池座、楼座中不按常规排列方式的部分座椅及侧楼座、偏楼座)的视线升起,将导致观众厅内视线受到遮挡的座位(盲座)偏多,使侧楼座、偏楼座及排列方式特殊的座位视线严重遮挡。
剧场视线设计:观众厅及舞台的设计
![剧场视线设计:观众厅及舞台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33556ccaaedd3383c4d3c1.png)
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
乐池
乐池的平剖面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 大型歌舞剧场 特大型剧场
55~60平方米 75~80平方米 100~120平方米
2.乐池
常用乐位分区
2.乐池
乐池的剖面形式
2.乐池
俯角不应大于20°,靠近舞台 的包厢或边楼座不宜大于35°
仰角不应大于40°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仰俯视角控制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水平视角
水平视角控制
偏座的水平控制角θ :由台口
两侧向观众厅同侧各引一直线
θ
,二线相交的夹角。观众席应
布置在此区域内,根据不同剧
种宜控制在 28° ~ 50°之间
疏散路径直接明确,避免人流交叉迂 回
观众厅座位排列须考虑通行和疏散。 过道宽度符合规范
4.观众厅的人流疏散
防火规范及剧场规范有关疏散规定 (1)观众厅内部 疏散通道每100人不得小于0.6m,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m,边走道
不宜小于0.8m。 (2)观众厅内门、外门楼梯走道疏散宽度百人指标
舞台设计 乐池 后台布置 舞台照明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剧院设计视点——O点
位置: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 高度:舞台面或高出舞台面 0.3m
以内。舞台高度:0.6~ 1.15m 。
O点 O点
2.视线设计——视角
适应人的视觉生理机能 仰俯视角 水平视角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角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俯仰角
仰俯视角控制
观众的仰视、俯视都不利于看 清目标,有时还会引起不适, 仰视常出现在前排观众,俯视 常出现于楼座最远排观众。
剧场视线设计课件
![剧场视线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74079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a.png)
化妆室的布局
后包或侧后包式
房间比较集中,便于管理; 演员候场较远,车台与演员流线交叉干扰。
侧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过道长,不经济。
前包式
演员候场较近,车台与 演员流线不交叉干扰; 左右联系不便。
化妆室的布局
照明设计要点
照明设计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 至表演区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 大台唇前沿夹角为5 0°~60°。面光桥净高不小于 2m,射光口800---1200面光桥应有方便通道与耳 光室、天桥、灯控室相通。
1.观众厅的形式
矩形、钟形、扇形平面 多边形平面 马蹄形、圆形平面
不规则平面
1.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1.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观众厅视线设计
控制好视线的角度-----视角 设计恰当的地面升起,解决观众视线的遮挡问题-----升起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距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距控制
座席横排曲率
为使观众不以不舒适的侧身坐姿面向舞台 ,横排座位应有一定曲率,使每位观众都 能正对表演区。
剧场的曲率半径 R ≥ 2S(S 为最大视距 ) 。
宽度不大的观众厅,后部座位可以采用直 排式。
2. 座席横排曲率
2.视线设计——升起
无阻挡视线控制 无障碍视线设计:C =0.12m
0.6~ 1.15m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C =0.12m/0.06m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无阻挡视线控制
有横过道时升起段长度应 增加该过道宽度。
楼座地面坡度设计应先定 出楼座第一排位置,应在池 座最后一排观众视线与舞台 口上沿连线以上,并扣除结 构厚度。
电影院、多功能厅视线设计
![电影院、多功能厅视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5b33c958fb770bf68a5506.png)
剖面图中座席排法 1、视线、坡升与遮挡分析 设计原则:人眼至其头顶距离≥后排观众的视 线与前排观众眼睛之间的视高差。
2021/7/28
电影院视线设计
剖面图中座席排法 2、作图法计算每排起坡高度 (常用)
2021/7/28
电影院视线设计
剖面图中座席排法 3、数解法计算高度(经验数字)
2021/7/28
2、观众厅平面基本尺寸 矩形观众厅L=1.1sqr(N) ,梯形观众厅L=0.95sqr(N ) (N为拟容纳的座席数)。观众厅的宽度 亦可约估为0.7L左右。
例如:200人观众厅,根据公示算出长度约为15.6m,再根据表格中经验数值求得观众厅宽约为10.4m (取长:宽=1.5),高约为5.2m(取高:宽=0.5),(注:本规范来源《建筑设计资料集-4》,由于 现在电影院多采用软椅,且排距较大,观众厅尺寸较以前变大很多,故观众厅尺寸可在原有基础上扩 大10%~20%,实际尺寸可取到长=16.8m,宽=12m,高=6.6m)
2021/7/28
电影院视线设计
例子:
2021/7/28
电影院视线设计
放映机投影原理及银幕尺寸计算
1、主要电影类型 35mm普通电影银幕 1:1.37 35mm变形法宽银幕 1:2.35 35mm遮幅法宽银幕 1:1.66或1:1.85 2、银幕尺寸计算方法 ①根据经验数值粗略计算
观演建筑视线设计
![观演建筑视线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4d543df111f18583d05afb.png)
声学设计
• 合理的室型和体积
矩形平面
体型简洁,结构简 单,空间规整,侧 墙早期反射声声场 分布均匀,是中小 剧场、音乐厅常用 形式。
钟形平面
保留了矩形平面的 优势,并减少了舞 台两侧的偏座。是 楼座平面
有较好的水平视角 和视距条件。侧墙 与中轴线夹角越小, 观众厅中前区越能 获得较多早期反射 声。 视觉质量较好, 声场扩散条件较 好。应注意控制 观众厅宽度和前 侧墙张角。 有较好的视角和 视距。应注意音 质设计,以避免 若干声学缺陷的 出现和促使声场 扩散。 容纳较多观众, 充分利用侧墙的 早期反射声能, 有利于混响声场 的扩散。
侧台
•
杭州大剧院
侧台
• 侧台与主台的尺寸关系 • 侧台剖面示意 • 侧台有风道,底部净高6-7米
侧台
• 侧台与装卸平台的关系
– 左图:侧台装卸平台示意 – 右图:侧台汽车坡道示意 – 注意侧台的标高与车的关系
台口
•
上海大剧院
后舞台
– – – –
大型舞台(通常是品字形舞台)设后舞台 作用:延伸景区、存放车台、薄行转台 后舞台可设置吊杆、天桥 在后舞台之后,设置背投放映(没有后舞台时,设在主台 后面) •
声学设计
• 平面声线分析
通常观众厅宽度大于30m,前部高于13米,声线分析 较难过关。反射声路程之与直达声路程差应小于17m。
C
b
a
b+c-a<17
声学设计
• 平面声线分析
C b a
b+c-a<17
声学设计
• 合理的室型和体积
ↄ观众厅每座容积宜符合下列规定: • 歌舞剧场 4.5 ~7.0 m3/座; • 话剧、戏剧场 3.5 ~5.5 m3/座; • 音乐厅 3.5 ~5.0 m3/座 注:容积计算以大幕线为界。舞台设有乐罩容积计算 时应包括该部分在内;伸 出 式 和 岛 式舞台不受此规定的 限制
剧场视线设计资料
![剧场视线设计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5c728863186bceb19e8bb56.png)
剧院设计视点——O点
位置:舞台面大幕线中央 。 高度:舞台面或高出舞台面 0.3m
以内。舞台高度:0.6~ 1.15m 。
O点 O点
2.视线设计——视角
适应人的视觉生理机能 仰俯视角 水平视角 2.观众厅的视线设计——视角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俯仰角
仰俯视角控制
观众的仰视、俯视都不利于看 清目标,有时还会引起不适, 仰视常出现在前排观众,俯视 常出现于楼座最远排观众。
观众厅设计的基本要求
1.观众厅的形式
矩形、钟形、扇形平面 多边形平面 马蹄形、圆形平面
不规则平面
1.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1.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2.观众厅视线设计
控制好视线的角度-----视角 设计恰当的地面升起,解决观众视线的遮挡问题-----升起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距
3.座位排列
50
22
横排座位数量 长排法 双侧有过道时不超过50个,单侧有过道时减半。 短排法 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2个,单侧有过道时不超过11个;
3.观众厅的座位排列——横排座位数量
错位排列 为避免地面升起过大,尤其是池
座,通常只将观众厅中间部分的 座席错位布置
3.观众厅的座席排列——错位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 大型歌舞剧场 特大型剧场
55~60平方米 75~80平方米 100~120平方米
2.乐池
常用乐位分区
2.乐池
乐池的剖面形式
2.乐池出准备部分。 大型剧场的后台包括:化妆室及其他演出服务
用房、排练厅或练功房、舞台仓库、技术设备 用房、行政管理用房。 一般中小型剧场仅设置化妆室及演出服务用房
耳光 耳光光轴应能射至表演区中心线的2/3处, 或大幕线后6m处。耳光室应分层设置,最下层应 高出地面2.5m。每层净高应大于2.1m,射光口 与层高同高,置护网。内墙面应深色、不反光。各 层间有运灯具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