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研究
② “ 概念 框 架”中会 计
信 息 的 质 量 特 征 要 求 对 谨 慎 性 原 则 的 作 用
经 济 环 境 人 们 对 风 中不 确 定 险 和 不 确 因素 的 多 定 性 的认 寡 和 强 弱 识 及其 能 力
受能力是不一样 的。 在经济学上一般用 “ 风险一 收益 曲线 ” 来表示 这种 承受能力 。一定时期经济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存在状况和人们 对 它的认识 , 决定 了不确定性在人们思考经济问题时所 占的份量 , 具 体到会计上 就决 定 了人 们对披 露不确 定性会 计信息 的重视 程 度。如何将这种重视的注意力转移到谨 慎性 原则上是 应该关 注的
重点 。
运 用谨 慎 性 原 则 降低 决 策的风险和 不确定性及 其 带来 的 损 失 的 程 度
第二 ,运用谨慎性原则能多大程度地降低决策风 险和不确定 性及其带来的损失。 体现谨 慎性 原则 的典 型会计处理有 : 1 计提 ( )
资产减值准备 ; 2) ( 收入确认的标准 ; 3) ( 允许企业 自主选择折 旧 方法 ; 4) ( 对或有事项 的处理 ; 5) ( 公允价值 的适度运用 。上述会 计处理中谨 慎性 原则 的运用确实有助于抵销管理人员和所有者 的
( ) 二 会计 不确定性认识
第一 , 要研究不确定性 的存在状况和人们对 它的认识 。 体又可考察 两方面 : 1 经济环境 中不确定 具 ()
性 因素 的多寡和强弱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 , 品经济下的不确定性 因素多 于 自然经济下的 ; 商 资本市场发达 、 创新 金触工具使用较广 环境下 的不确定性因素多于资本市场不发达环境下 ; 漠视商业 信誉环境下的不确定 因素多于重视商业信誉环境下的; 2) ( 人们对不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问题探讨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合理应用谨慎性原则能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估计,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由于谨慎性原则本身所具有的一系列特点如明显的倾向性等,给企业留下了广阔的以谨慎性原则为借口操纵利润的空间。
本选题系统地评论了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的应用。
第一方面为谨慎性原则概况,第二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具体运用,第三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四方面为谨慎性原则应用的对策分析,从会计制度和会计人员两方面论述。
文章最后对谨慎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一谨慎性原则的概述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
在进行应收账款核算时,要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损失就是由于坏账产生的损失,坏账就是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企业确认坏账时,应具体分析各应收账款的特性、金额的大小、信用期限、债务人的信誉和当前状况等因素,发现有问题的应收账款,应根据企业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将该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分析各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对没有把握的应收账款计提坏帐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在存货的期末定价时,企业的存货应当在期末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关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探讨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须的估计费用后的价值。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谨慎运用_1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的谨慎运用国家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在诸多方面实现了突破,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是最为显着的方面。
但在两年多实践中,我国特有的经济、法律环境以及会计自身发展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等因素,给其染上了中国特色——适度引入,谨慎运用。
一、会计制度下公允价值运用的夭折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早在1998年,我国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就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但当时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证券市场、公司治理、综合监管体系、信用中介体系等内外部经济环境都不成熟,公允价值的信息量不足且不易取得,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成本性,企业利润被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会计计量不真实。
比如1990年代某上市公司因股价操纵一案而震惊全国,当时该公司的股价在相当长时间内不断上涨,起因是该上市公司对其债务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债务重组,虚估了公允价值,相应调增了营业外收入,虚增企业利润,产生了净资产增长的假象。
也有的公司利用资产评估增值来增加资本公积,然后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造成证券市场的混乱。
显然,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成熟、监管体系的缺失、人们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公允价值计量给人为操纵利润打开了方便之门。
基于上市公司滥用这一计量属性操纵利润的现象多次发生,2001年财政部修订准则时将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取消,公允价值就这样在人们的期盼和无奈中夭折了。
二、谨慎运用公允价值计量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透明化程度持续提高,我国会计准则迫切要求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为此,我国新会计准则制定者审时度势,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做出选择,即最大限度地在具体会计准则中使用国际“商业语言”中的这一重要词汇——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解析
新会计准则中利润表的变化解析曹群从利润表的发展历程谈起,对利润表的结构、计量属性及要素的变化等方面逐一进行解读、分析、并围绕用“全面收益”代替“净利润”作为利润表的基础,提出部分改进建议。
【关键词】利润表、公允价值、利润要素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有很大的变化,对上市公司财务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利润表的变化是一个亮点。
拟就新准则利润表之变化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利润表之变化(一)利润表结构的变化新准则中“利润表”仍采取多步式的列报结构,但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从营业收入到营业利润,由原来的三步减少到一步原准则明确规定:利润表格式中,单独陈列“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新准则不再要求区分,只提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并将“营业利润”分解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这样,从利润表的格式来看,“营业利润”的得出更为直观清晰、一目了然;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所涵盖的内容也更为直观,仅包含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三个部分。
2.对直接计入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项目单独列示《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利润表中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项目要单独列示,这种变化使利润表确认的原则突破了以往的“历史成本原则”“收入实现原则”,使“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未实现资产的利得和损失直接纳入了利润表的“营业利润”部分,使“净利润”中包含了部分“其他全面收益”(未实现资产持有利得)的内容。
3.在“净利润”之后,增加了每股收益的计算每股收益是指“普通股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业利润或需承担的企业亏损”。
什么是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什么是企业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一、全面明白得企业会计的慎重性原则(一)慎重性原则的概念。
慎重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的一样原则之一,它是指在企业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或是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度受到阻碍的情形下,应运用慎重的职业判定和稳妥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也确实是按照慎重性原则的要求,凡是能够估量的负债、缺失和费用,我们都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进行充分的记录和确认,而对没有确信把握的资产和收益,则应当按照相关准则的要求尽可能少计或不计,真正表达资产、负债的含义,以免使会计报表所反映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乐观推测和盲目决策。
慎重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保守性原则,它是在保守主义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但它并不意味着消极保守,更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于保守主义,它是保守主义的“扬弃”,是对客观性原则的补充。
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平、不偏不倚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企业会计的慎重性原则却奉行适度保守的会计处理。
(二)慎重性原则的作用。
慎重性原则的科学运用能对会计信息的价值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目前,会计信息不透亮、不真实的现象相当严峻。
财政部于1996年公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在第二章第二节中专门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其无疑成为会计诚信的法规保证。
笔者认为,强化企业会计慎重性原则的应用,关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企业会计的慎重性原则要求适度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会计利润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客观的会计信息。
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建立在慎重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幸免治理者过于乐观估量各方面因素,有利于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
另外,从宏观角度看,采纳慎重性原则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全面、更审慎地分析经济形势,正确处理经济进展规模和进展速度的关系,这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连续、稳固进展,制造和谐社会的需要。
财务报表编制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与规范
财务报表编制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与规范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公允价值计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财务报表是企业向外界展示其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而公允价值计量则是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公正反映企业各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事项的准确度和可比性的一个关键要素。
本文将在深入探讨财务报表编制与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与规范,为读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一、财务报表编制的原则与规范1.真实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相关信息应当准确、充分地披露,不掩盖任何事实或者误导读者。
2.谨慎性原则: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应当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进行合理的预计和计提。
同时,对可能的收入或者利润进行谨慎评估,避免夸大其价值或者过于乐观。
3.连续性原则:财务报表的编制应当基于企业的持续经营假设,即企业将来不会发生倒闭或者停业的情况。
企业需要披露任何可能导致企业不再持续经营的重大事项。
4.一致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在相应会计期间内,遵循一贯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如果产生变化,应当予以合理解释和说明。
5.全面性原则:财务报表应当包括企业所有的重要财务信息,无论其对企业有利或者不利,都应当予以披露。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与规范1.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基于市场的现有交易价格,即通过买方和卖方在自愿、无强制性交易条件下达成的价格。
2.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公允价值计量应当基于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和信息,同时考虑到市场风险和市场流动性。
市场参与者应当是具备知识、信息和理性判断的自愿交易方。
3.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与资产和负债相关的最有用的信息,并使不同企业之间的财务比较更加准确和可比。
4.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资产、负债或者金融工具,可以采用市场报价法、收益法、成本法等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方法应当综合考虑市场情况和可获得的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原则1.真实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必须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登记记录,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构交易,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公允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必须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公允性原则要求企业以市场价格、公允价值或合理估计来衡量资产、负债、权益以及收入和费用等。
3.连续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设企业将继续经营下去。
连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不得假设企业将倒闭或被重整,应当假设企业具有连续经营的能力。
4.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强调要以谨慎的态度核算和计提各种损失,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待利润、准备金和资产减值等问题,应当保持审慎和慎重的态度。
5.货币计量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财务报告必须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以便于衡量企业的经济活动。
货币计量原则要求企业对货币资产、货币负债和货币收入进行计量,将其他资产、负债和各种费用和收入以货币单位表示。
6.会计实体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和企业的股东是两个独立的会计实体,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股东的个人财务报表要分开编制。
会计实体原则要求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独立地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7.会计期间原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一定的时间段,通常为一个会计年度,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核算和报告。
会计期间原则要求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连续的会计期间编制,以便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8.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强调要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即在权益的转移和义务的发生同时确认相应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企业在交易和事项发生时,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确认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旨在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完整、可靠,并以连续的会计期间为基础,以货币计量单位为衡量标准,保持谨慎的态度进行核算和计提。
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商誉 会计分录
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物资产的会计分录一、上市公司股份购物资产的背景1.1 上市公司为了扩大业务范围、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购物其他公司或者资产进行业务整合,以实现快速发展。
1.2 股份购物资产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来购物其他公司或者资产,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避开现金流问题,减少负债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公司资本。
1.3 在股份购物资产交易中,上市公司往往需要支付一定的溢价或者商誉,这将对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会计分录产生影响。
二、股份购物资产中的商誉2.1 商誉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指公司在通过并购、收购等方式购物其他公司或者资产时,支付的超出其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价格差额。
2.2 商誉代表了被收购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客户关系、员工技术能力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是未来盈利潜力的体现。
2.3 商誉的形成主要是受到市场因素、经济环境、管理层能力、行业前景等因素的影响,是购物公司或资产时超出净资产的一种升值潜力。
三、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物资产的会计分录3.1 股份购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主要分为股份发行、资产购物和商誉确认等环节。
3.1.1 股份发行阶段,公司应首先确定发行股份的数量和价格,然后进行登记发行。
3.1.2 资产购物阶段,公司应确认购物的资产种类和数量,然后进行交易结算。
3.1.3 商誉确认阶段,公司应按照购物资产的实际公允价值确定商誉的发生和计量。
3.2 股份发行的会计分录3.2.1 股份发行时,公司需要将发行股份的金额计入股本账户,并相应地增加资本公积。
3.2.2 公司还需向投资者发放新股份,将新股份的金额计入股份发行费用。
3.3 资产购物的会计分录3.3.1 资产购物时,公司需要确认购物的资产种类和数量,并将购物资产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账户。
3.3.2 公司还需根据购物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商誉的金额,并将商誉计入无形资产账户。
3.4 商誉确认的会计分录3.4.1 商誉的确认需要根据购物资产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和实际交易价格的差额进行确定,将商誉的金额计入无形资产账户。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作者:邓文娟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1期邓文娟一、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1.资产的初始计量方面新准则中规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为历史成本、公允价值。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或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公允价值计量。
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金额,或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2.资产的后续计量方面新准则中规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方法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以存货为例,新准则规定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量可以更稳健地反映存货的价值,即以可变现净值来代替历史成本,真实地反映存货实际价值。
3.收入的确认方面新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4.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的销售满足了上述五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
二、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目前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会计实务的规范,这些规定对保证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各个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谨慎性原则应用倾向明显增强,某些条款缺乏可操作性的弊端也明显显现。
2.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规定不明确,在实际运用中缺乏具体可依据的标准,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估计,因而可能有违会计信息的相关、公允。
谨慎性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体现及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具体准则中的体现及应用作者:魏德娥来源:《财会通讯》2008年第11期一、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体现一是谨慎性原则在收入准则中的体现。
收入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标准比较注重交易的经济实质。
如商品销售交易中,要求企业正确判断是否将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卖方;是否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的权利,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是否与企业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流入企业;是否相关收入和将发生成本能可靠计量。
只有企业的销售满足了上述四个条件,才能确认收入,否则,即使收到贷款或已发出商品,也不能确认收入。
谨慎地确认,可防止高估收入,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二是谨慎性原则在借款费用准则中的体现。
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新借款费用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时,才应当开始资本化: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该项规定严格限制资本化的条件,能够有效地防止虚增资产,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三是谨慎性原则在公允价值适度运用中的体现。
准则放宽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价值的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做了审慎地改进。
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禁止含有较多假设估值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
四是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确认中的体现。
或有事项准则规定,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同时对或有事项确认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作为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或有负债的会计处理主要运用“预计负债”科目,合理地预计负债。
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是什么
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是什么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是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会夸大资产或收益的方法,同时不能低估负债和费用。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和目的谨慎性原则,也称为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原则之一。
它要求企业在面临多种选择时,应尽可能选择一种最不可能会导致夸大资产或收益的方法。
换句话说,它敦促企业在处理不确定性和风险时采取保守的态度。
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同时低估负债和费用。
这样可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1.存货计价:在存货成本计算方面,企业应采用先进先出法(FIFO)或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
在物价上涨时,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以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成本,从而减少利润,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
2.固定资产折旧: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企业应采用加速折旧法。
这意味着在固定资产使用的早期阶段,折旧费用会更高,从而减少利润。
这可以避免资产在使用初期的高估,同时更好地反映固定资产随时间推移的实际价值损失。
3.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需要为贷款和其他应收款项计提损失准备。
根据谨慎性原则,这些机构应充分估计贷款的潜在损失,从而避免低估负债。
4.无形资产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应进行摊销。
这可以避免无形资产价值的过度资本化。
5.长期投资减值准备:企业应定期评估其长期投资的价值。
如果投资的市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企业应确认减值损失,这可以避免高估资产和收益。
6.收入的确认:在确认收入时,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只有在满足所有相关条件时才能确认收入。
这可以避免提前确认收入,从而避免高估收益。
7.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应按照公平交易的原则进行。
这意味着关联方之间的交易不应高于或低于正常市场价格。
如果存在异常交易,企业应充分披露相关信息,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关联方交易的真实性质和潜在风险。
探究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实务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广泛。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
1、资产减值准备:根据谨慎性原则,企业应定期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合理 估计资产的实际价值。如果资产存在减值迹象,企业应计提减值准备,以反映 资产的真实价值,避免高估资产。
2、收入确认:在确定收入时,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严格遵循会计准则中 关于收入确认的要求。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应合理估计并予 以披露,以避免提前确认收入或遗漏相关风险。
明确探究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场景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企业在面临财务困境时采取的一种措施。谨慎性原 则要求企业对债务重组中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合理估计,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 备。
2、投资性房地产: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企业可以选择采用公允价值模 式或成本模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波动对房地产价值的 影响,避免虚增利润。
3、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复杂性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谨慎性 原则要求企业在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时,应当充分考虑市场风险,避免高估资 产和收益。
3、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波动 性和复杂性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 风险
1、充分估计风险和损失: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 项时,应当充分估计可能的风险和损失。在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 具等场景中,企业需要对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合理估计,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 备。
1、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处理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时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有助于提 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合理估计资产、负债和收益等方面的信息,企业可以 更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会计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
合理运用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对策思考
3《商场现代化》8年月(下旬刊)总第58期2007年1月,全面修订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实施了,在这场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中,对计量属性作出重大调整,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明确写入了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而且也广泛运用于各具体准则中。
目前我国已发布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会计要素计量的有30个。
其中,有17个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理论界倍受关注的焦点。
一、新会计准则中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环节。
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我国新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指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
此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是: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和与该资产类似的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按其所能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适当的折现率贴现计算的现值评估确定。
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资产、负债的客观计量和真实反映。
而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正是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所关心的,是他们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
因此相对于历史成本信息,公允价值信息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企业资产或整体价值的评价,更具有相关性。
在国际会计上公允价值的运用势不可挡。
近几年,国际权威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
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说明我国在会计目标问题上以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己任的受托责任观,开始让位于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服务的决策有用观,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应用研究
维普资讯
2o 0 8年 2月
中 国 管 理 信 息 化
Chn n g me t n o main z t n iaMa a e n fr to iai I o
F b ,0 8 e .2 0 Vo . 1 No 1 . . 1 4
第 1 卷第 4期 1
何进行会 计处理 的谨慎原 则就具有 突 出的重 要性 。 o 年 他们 希望 能够立 即得到有关 潜在 风险 的信 息, 2 6 0 而对 于有关
2月 1 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的新《 企业会计准则》 中把谨慎 潜在利得的信息却不甚关心 。 因此公司延期报告潜在的损 性原则和其他 7项原则放在一起作为会计信息质量 的 8 失比延期报告潜在的利得会面临更大的诉讼威胁, 也就是
者费用 。
约束 , 保障和提高了企业 的偿债能力 , 降低 了企业股利过
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是会计 中的不确定性 。 现代产 度 分配 的可 能性 。另外在 管理者 的报酬 契 约 中 , 管理 企业 权经济学 、 信息经济学认为 , 只要人类从事经济活动, 不确 者有动机高估净资产和盈余 , 最大化其当期酬金 , 损害股 定性就必然会存在于人们所面临的环境 中: 而带有主观色 东 的利益 。为 了避免 这种情 况 的发生 , 可能 事先在 补 股东
彩 的内生性不确定 性, 定时期人 们 的认识水 平 、 在特 技术水 偿合同中要求运用谨慎性原则去计量收益。
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作者:李博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3年第04期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新会计准则中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运用,正确理解与运用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
本文分析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和必要性,阐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和体现,指出了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运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及必要性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在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时,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其经济含义是只有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弥补以后,才能确认收益。
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广泛运用谨慎性原则,可防止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防和化解风险的作用,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体现第一,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
实施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保证了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符合谨慎性原则。
新会计准则中扩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规定了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由四项增至八项,即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和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全面运用。
第二,缩小了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范围。
针对当前国内市场尚不成熟的现实和一些上市公司任意运用公允价值等手段粉饰会计报表的现象,新准则严格限制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并规定在非正常的经营业务交易中不确认收益,只确认损失,并在很大程度上使用账面价值,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具体表现为:对于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业务处理,投资的初始成本不再按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而是按非货币性交易准则的规定以其账面价值加相关费用作为取得投资的入账价值。
论企业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
论企业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作者:孙巧丽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10期孙巧丽《企业会计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企业会计制度》第11条第12项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本文以这些法规为基础,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两面性及应注意的问题作以下粗浅探讨。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称保守主义。
它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
当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资产的方法与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的两面性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条重要原则,尤其是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和修订后的具体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和企业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投资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所以强化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谨慎性原则要求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这将对会计人员的利润操纵行为形成一定的遏制作用,有利于督促企业提供更为客观的会计信息。
同时,从微观管理角度看,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能有效避免管理者过于乐观估计负面因素,有利于企业提高抵御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能力,从而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另外,从宏观上看,采用谨慎性原则也有利于政府部门更全面、更审慎的分析经济形势,这也是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但由于谨慎性原则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弱点,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任意调节费用、操纵利润的空间也增大,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也存在其固有的局限性。
作为一项会计原则,谨慎性原则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
一方面它能防止虚增资产和夸大利润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在运用该原则时不可防止地带有主观随意性,经常与其他会计原则发生冲突,甚至为粉饰财务报表留下了空间。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会计准则;主观随意性;职业判断一、谨慎性原则的定义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确实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
应用谨慎性原则主要是由于会计实际操作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会计要素确实认和计量,如果不加以估计和判断,则不利于投资者和经营者掌握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不能作出正确的的投资经营决策;其次,企业的经济活动有一定的风险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提高抵御经营风险和驾驭市场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谨慎地应对市场的变化,谨慎地估计经营风险。
二、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我们的会计实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中随处可见。
如收入确实认、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价值确实认、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或有事项确实认、关联方交易的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计量等。
〔一〕收入确实认。
企业会计准则中收入定义如下:“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因此,收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第二,收入的取得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者资产增加和负债减少两者兼而有之,最终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第三,因所有者投入资本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收入。
谈重要性、谨慎性两原则在投资准则中的应用
允价值与账面价值 之间的差额计八损益。 需要说 明的是 , 在英国和中国香港 , 一 般只允许以单项投 资为比较基础 , 而国际会 计准 则, 为了迎合不 同国家的需要 , 为三 认
行会 计核算 时 , 不得多计资产或收 益 、 少计 负债或费用 , 不得设置秘密准备。企业在会 计核算工作 中应坚持谨慎性原则 , 临不 在面 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 , 当保 应 持必要的谨慎 ,充分估计 到各 种风险和损 失, 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 也不 低估负债或 费用 , 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地 反映其
2001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淡化了公允价值的作用仅将其作为涉及多项非现金资产或多项股权的重组时债权人确认各项非现金资产或多项股权入账价值的分配依据这种淡化又引起了债权方资产虚增即使在期末可以计提减值准备但也扭曲了企业的财务信息
维普资讯
可并八原来未摊销 完毕 的股权投资差额 , 按 剩余年限一并摊销。
并从 19 9 9年 1月 1日在 上市公 司实施 , 期
间 在 20 0 1年 初 进 行 了修 订 ,06年 再 次 出 20
准则 》 及其 指南指 出: 出售证券及持 有至 可 到期投资 , 投资成本按取得 投资的公允价值 计量 , 相关交易成本计 八投资成本 中 , 包括 税金 、 手续费等相 关费用 , 以及 已宣告发放
股权投资 借差摊 销期限 的确定较早地确认 费用 , 了谨慎性原则 , 体现 这比较好理解。 ( J 二 计提跌价、 减值准备的处理
根据 《 资准 则》 其指南 、 解 的规 投 及 讲 本计量 , 期末按 照公允价值调整 , 对于公 允 定 ,金融 工具确认 与计 量》 《 准则规定 : 企业 项, 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 价值 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八损益。 财 务会计报 告使 用者作 出正确 判断的前提 2 于划分 为可供 出售证券 , 时以 应 当在资产负债表 日对 交易性金融 资产 以 对 取得 外 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进行 检查 , 有客观证 期 对 下, 可适当简化处理 。谨慎性是指企业在进 成本计量 , 末按照公允价 值调整 , 于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上市公司使用公允价值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 专访云南财经大学教授朱锦余
“从已披露的2 0 0 9年上市公司年报可以看出,重大遗漏、大股东占用资金、虚假陈述仍然为主要财务舞弊手段,大股东占用资金问题尤其突出。
”近日,云南财经大学朱锦余教授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2 0 0 9年发生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数量相比2 0 0 8年明显减少,但公允价值的应用在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条件下会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稳定性。
因此,朱锦余建议上市公司在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时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
公允价值增强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中国会计报》: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称“新准则”)实施3年后,对上市公司财报有何影响如何看待公允价值
的运用朱锦余:新准则在财务报告的格式和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增加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取消了利润分配表,并调整了报表具体列示项目,使得财务报表在内容和体系上更加合理。
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地位得以重新确立,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单纯的利润考核观念,促使企业改善资产负债管理,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强化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且新准则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的原则,使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内涵和外延大大延伸。
新准则在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公允价值和现值等计量属性,使得会计信息兼具可靠性和相关性。
同时, 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做了较详细的规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不能转回,大大降低了管理层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损益的可能性。
新准则中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将“全面收益表”和“利润分配表”合二为一,将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和内部
结转情况单独列示,使得投资者能够全面地掌握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和
信贷决策的有效性、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公允价值的运用有很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
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使得对衍生金融工
具的确认和计量更加相关和可靠,计价模式也更加一致,从而增强了报表信息的相关性。
?
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可能再次成为会计造假工具,进而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例如,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
益在过去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而新准则中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
建议外部监管机构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审查,从而使公允价值的应用得到不断的完善和修正。
同时,上市公司在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时也应该遵循谨慎性原则,保持财报的稳定性。
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增加从长远看未必是利好
《中国会计报》:如何看待2 0 0 9年保险公司业绩大增朱锦余:保险公司2 0 0 9年财务报表相继出炉,报表显示出的业绩均有大幅上涨(见表1)。
中国人寿业绩出现大幅上涨,净利润3 2 8.8 1亿元,同比增长71.8%;基本每股收益1 .1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 1.8%;公司市场份额约为36.2%,继续占据国内寿险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平安2 0 0 9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 4 4.8 2亿元,较2 0 0 8年大幅增长7 8 6 %。
同时,中国太保也有不俗表现,与去年利润相比,净利润增长将近2倍。
保险公司业绩大增,除受中国经济复苏回暖、多灾之年大大刺激了保险需求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准则方面的原因。
新准则在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保险混合合同分拆及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等方面作了要求,旨在使境内外上市保险公司
对同一交易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新准则的实施,对保费没有影响,但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和净利润会有所增加。
具体表现在:其一•准备金计量新原则。
准备金的计量标准一直都是业内最关注的。
新准则没有对保险公司准备金提取作出具体的比例要求,只是要求各保险公司以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同时考虑边际因素和货币时间价值。
过去,保险公司都按照保监会的规定以2.5%准备金评估利率计提准备金,其弊端是难以明确反映保险人的负债状况和经营业绩。
新准则中新的计提方法释放了保险公司多计提的责任准备金,增厚了利润。
其二,对混合合同进行分拆。
新准则中规定“保险人与投保人签订的合同,使保险人既承担保险风险又承担其他风险
的,应当做分拆处理”。
这主要是针对投连险和万能险等投资类的产品。
以前该类产品全部计入了保费收入,但现在只有保障的部分计入保费收入,使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规模有所下降。
而对于部分主要销售投连险和万能险的保险公司而言,其市场份额可能会出现下降。
其三,重大保险风险测试。
新准则首次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引入保险公司2 0 0 9年的财务年报:要求需要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的合同,应当在合同初始确认日进行重大保险风险测试,测试重点是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是否可能导致保险人支付重大附加利益。
重大风险测试的引入有利于消除A + H股上市保险公司年报差异,降低我国保险公司境外筹资成本,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境外执业。
另一方面,是新《保险法》方面的原因。
新《保险法》扩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
本次《保险法》的修订,借鉴了我国商业银行法与证券法的立法,授权保险监管机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险业实践的需要,核定保险公司从事养老金管理和与保险业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业务。
新《保险法》拓宽了保险业资金运用渠道,例如买卖股票、投资不动产等。
新《保险法》既扩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又拓宽了保险业资金运用的渠道,对保险业业绩增长也做了不少贡献。
保险公司业绩的增加,从短期来看,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前来投资,公司现金流增加,从短期来看,公司出现利好。
但从长远来看,这未必是利好,因为评估利率的提高,将使得正常年份的准备金减少,相应负债的减少带来净利润和净资产的提高,同时将实现公司利润的前移,公司将面临早缴税。
多管齐下减少财务舞弊
《中国会计报》:近期,证监会对出具虚假财报的会计师实施了市场禁入等处罚措施,您认为应如何改善监管方式,才能从总体上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朱锦余:从总体上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是监管方和被监管方之间一场持久且艰难的博弈。
要减少财务舞弊的发生,需要多管齐下:进一步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一是要强化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和责任,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在遏制财务舞弊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大监事会监管力度,监事会要保
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性,在充分了解公司重大决策的基础上,应及时作出判断,并将所形成的明确意见传达给董事会和管理层;上市公司要重视内部审计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防范和检查财务舞弊方面的作用。
强化外部监控机制。
一是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促进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对审计失败和审计合谋
的监管和处罚,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综合运用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及刑法等法律武器,强化对上市公司的法律约束机制,增加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实施舞弊行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