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重庆》2009第11期
专家论道苏联解体
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水平,保证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廉洁执政,必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新兴替。”围绕上述问题,在此,让我们回顾总结苏联解体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这段历史,以籍此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深刻思考,以诠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苏联解体的历史及现实原因
苏联解体是当代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段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国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今天的俄罗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世界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确实令人震撼,发人深省。我党对苏联解体是非常关注的,在苏联解体的第二天,江泽民同志就打电话给中国社科院要求进行研究。可以说从1991年到去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苏联解体就有很多论述。
苏联从建立到解体大体经历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是: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勃列日涅夫时期和戈尔巴乔夫时期。
首先,关于十月革命和列宁时期。“十月革命”从1917年到现在,这个问题到现在大家一直都有争论。世界上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的发动是一场阴谋,而且是一小撮人搞的阴谋,其中就是以列宁为首。但是,“十月革命”这么大一场运动的爆发,绝不是少数人就能发动起来的。勃列日涅夫指出,列宁是一个革命家,他前所未有地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的发展是俄国战争的必然产物。
还有一种说法十月革命是早产儿,就是越过了
资本主义革命的发展阶段,因此,应该补资本主义
这一课。这个说法在国内外都有。从广泛的角度讲,资产阶级已搞了“二月革命”,为什么最后又
要进行“十月革命”呢?资产阶级为什么在俄国行
不通呢这是因为俄国处于民族灾难的境地,发生
革命的必然性是因为沙皇政权对面临的严峻形势束
手无策,资产阶级也没有解决好迫在眉睫的问题,
其临时政府上台执政也无法解决俄国所面临的严峻
问题。在“十月革命”未爆发之前,当时布尔什维
克只有两万多人,人民群众看到资产阶级不可能解
决国家退出战争、老百姓要求分到土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就把支持的重心转向到有可能摆脱危机
的布尔什维克党。这样就爆发了“十月革命”,由
此就把革命推入了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所以,我们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要批驳认为十月
革命是早产,十月革命是阴谋,不应该搞社会主义
等错误观点。总之,“十月革命”的爆发使中国革
命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一点我们还是坚信的。从十月革命到1940年前后,苏联的工业产值已
跃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这就证明了“十月革命”该不该搞的问题。也说明了“十月革命”对社
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这也是我们研究
十月革命结合今天的意识形态所作的说明。如果否
定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就没有发展的基础,这与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十月
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列主义”的史
实是不相符的。
其次,关于斯大林时期及其评价。这个问题争
□吴恩远
7
《新重庆》2009第11期专家论道
论最多,争论的焦点在于对斯大林的如何评价。西方学者一直认为苏联解体是斯大林的失败,我国也有学者这样认为。有这么几种观点,他们认为斯大林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同马列主义的社会主义是有区别的,斯大林搞的是一党制、伟人制、一党独权。苏联20-30年代建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在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这样模式效率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人民处于贫困的状态,同时还包括一些思想文化领域方面的种种弊端等。因此,就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应该从制度中去寻找,从斯大林模式的体制当中去寻找。
一是认为斯大林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从而导致苏联解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2007年普京总统组织召开的社会主义学家大会和历史学家大会后形成的教材资料中得到佐证,其中形成的结论斯大林模式本质上是与列宁一致的,这个模式从1927年开始到30年代末最终形成。其特点就是确定了党对政府,群众社会组织,国家权力镇压机构,以及对党和国家众多宣传机构的领导统治地位。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发展比较快,这为苏联在世界二战中能够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并使其最终成为了世界的军事强国之一。但是,由于长期忽略了其它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较为缓慢,这又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协调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长此以往,就势必会影响人民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热爱,就严重挫伤了人民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又成为了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要用辩证法和唯物观来分析看待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在有些方面,斯大林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论述也有所偏离。
二是认为“斯大林模式”是惨无人道和背离人性的。通常所指的“斯大林模式”我个人认为就是泛指社会主义初期阶段。但西方人认为“斯大林模式”集中体现了共产党领导制度的残暴和不人道。所以,一提“斯大林模式”就容易带来人民的怨恨。因此,“斯大林模式”就成了集中攻击的对象。我们要衡量一个体制的好坏很重要的就是两条:第一个是当时面临什么问题;第二个它是否解决了问题。我觉得评价一个体制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以实践为标准。
斯大林当政时面临的是国家生存的问题。他一方面要面临法西斯的进攻;一方面还要保持国土的完整。联合国有三个发展考核方面的指标:一个是人均GDP;一个是人均寿命;一个是人均教育程度。1913年俄国除了工业增长比欧洲国家稍快以外,而他的人均寿命只有32岁,国家有80%的人是文盲。可见,斯大林时期面临的这三方面问题都是很严峻的。因此,我认为,当时斯大林所确定的这种模式是历史唯一的选择标准。
关于苏联“大清洗”的问题,这个是在对斯大林的研究中争论最厉害的一个问题。说斯大林体制残暴,说斯大林镇压了几千万人。俄罗斯学者在谈到“大清洗”的时候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官僚阶层产生了,苏联的“大清洗”主要针对的对象不是老百姓,针对的是共产党员,主要杀的对象是官吏。因为斯大林要求实现现代化,就加剧了对官僚的要求。这就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滥杀无辜,实际上从定意义上讲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在斯大林时期,由于权力高度集中,在“大清洗”运动中犯的错主要是不讲法治和规则,对国内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等凡持不同观点和看法的进行了扩大化的压制和镇压,这恐怕是斯大林错误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在要求农民集体入社的问题上,对不服者进行流放,造成了死亡上百万人的后果,实际上是两百万以上,也有人夸大说成是一千万。但是,我们要看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缓慢和缺乏经验的过程。所以,“大清洗”运动被西方歪曲夸大,给共产党抹黑,也是给斯大林抹黑。最近,俄罗斯对重新评价斯大林模式也有所变化,现在的正面评价已经占了47%。
再次,关于赫鲁晓夫时期及其评价。赫鲁晓夫时期的争论很大。就是“苏共二十大”怎么评价?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曾经作过评价叫“揭了盖子、捅了漏子、丢了刀子”,“揭了盖子”,就是把斯大林的过揭开了,然后捅了苏共老子党的漏子。
最近,俄罗斯对“苏共二十大”进行了重新讨论评价。指出“苏共二十大”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说,中苏分裂实际上是从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