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发展历史分期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68-73页。

中国计量发展历史分期初探*

关增建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邮编:200030)

摘要:中国计量可分为传统计量和近现代计量。传统计量随着国家形态的发展而发展,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而基本形成。王莽时刘歆对度量衡标准的考订和对度量衡理论的阐发,标志着传统计量理论的成型。之后,传统计量进入了漫长的调整和发展时期。明末清初,传教士进入我国,带来了西方科学,促成了一些新的计量分支的诞生,为传统计量向近代计量的转化准备了条件。南京国民政府对新度量衡标准的制订和推行,标志着传统度量衡制度和理论的寿终正寝。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方面进行统一计量制度的工作,一方面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新的计量种类,实现了计量事业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计量在法制化的道路上,进入了标准化和国际化的新阶段,进入了它的现代时期。

关键词:计量、计量史、历史分期

On Historical Stages of Chinese Metrology

Guan Zeng-jian

Department for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China

Abstract:Chinese metrology includes traditional metrology and modern metrology. The former developed with the change of the country’s shape. It did not form its basic shape until Empire Qin Shi Huang unified China. In Wang Mang’s Xin Dynasty, Liu Xin accomplished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and explained his theory of metrology, which marked the matu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trology theory. Since then, the traditional metrology had entered a long period of regularization and evolution.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 missionaries carried western science to China that caused the birth of some new branches of metrology and found the base for traditional metrology to change into its modern form.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Nanjing government made great effort to standardize the system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which declared the death of the theory and the system of traditional metrolog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achieved the change from traditional metrology to modern metrology. It made great effort to unify the system of metrology and to establish new branches of metrology to meet the need of developing economy. Since the finish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ese metrology has gone the way of strengthening legal system and begun a new stag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which means it entered its contemporary era.

Key Words:Metrology,History of Metrology,Historical Stages

在史学领域里,历史分期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曾有一段时间,历史分期问题被人们视为史学领域的五朵金花之一,这充分表明了该问题的重要性。计量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计量史的研究在中国逐渐发展了起来,但“至今还没有见到有人专门为计量学的发展断代”1,有鉴于此,作者不揣浅陋,对中国计量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做一————————————————

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祈识者指正。

一、传统计量的形成时期

中国计量大致分为传统计量和近现代计量两大类。传统计量的主体是度量衡,还有时间计量。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简单,以度量衡为主的计量活动足以敷用,同时古人对历法等时间计量又颇为重视,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使得度量衡和时间计量构成了古代计量的主体。到了近现代,计量的内容才丰富起来,逐渐发展成了包含十大计量在内的现代计量体系。

传统计量是在中国最早的王朝夏朝开始了自己的发展步伐的。根据古籍记载,禹在带领民众治理水患、划分九州的过程中,曾以自己身体的尺度和重量为依据,建立了初步的度量衡制度。这种制度的建立,意味着中国计量有了自己的萌芽。进入夏朝以后,中华大地出现了国家这一社会组织形式,而国家机器的运转,需要征收赋税、发放俸禄、组织生产、发展贸易,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度量衡提供的技术支持。因此,夏朝的建立,意味着禹创立的度量衡制度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到了商朝,度量衡的应用更加普及,对时间计量的要求也提高了。周朝则在广泛应用度量衡的同时,还强化了其政治含义,使其成了统治象征。据《礼记·明堂位》记载,周公曾“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这一记载,就反映了度量衡的颁布权在进行统治方面所具有的象征作用。古代类似记载,比比皆是,这反映了在古代社会,计量被赋予的高度权威性。在法制计量的概念出现之前,计量的这种权威性,是有利于它的发展的,对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是有利的。中国古代计量的高度发展,与古人对计量的社会功能的这种认识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竞争激烈。一个诸侯国,如果它的国家机器运转良好,那么它的国力就容易得到充分发挥,在当时纵横捭阖的生存斗争中,它就会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而度量衡在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此,各诸侯国纷纷在自己的领地建立起度量衡制度,并努力使其在自己的管辖区域内统一、可行。秦国的商鞅在变法过程中,把统一度量衡作为变法的重要内容,就体现了这一点。但由于诸侯国之间的对立,它们各自建立的度量衡制度,彼此很难一致,同时也由于不同的诸侯国内部社会演化的不一、各种因素作用的不同,同一诸侯国内部度量衡单位量值也很难长期保持稳定,这就导致了这个时期度量衡整体上的混乱。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超越国界的贸易不断扩大。不同国家之间贸易发展的压力,使得各国的度量衡制度彼此分离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而同一个诸侯国在其走向强大的过程中,由于国家机器的加强,度量衡也趋于稳定。这些因素作用的结果,使得中国度量衡的发展,伴随着国家的趋向统一,出现了由混乱趋向统一的势头。这一势头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而达到了它的顶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统一度量衡是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改革,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并把这种制度有效地推广到了全国各地。

除了度量衡以外,时间计量在这个时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文献记载,商朝已经有了“百刻制”的时间计量体系。2“百刻制”的出现,昭示着时间计量在精细化方向的进步。同时,对年月日等大时段时间要素的计量也在稳步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的演变,人们逐渐产生了把历法神圣化的思想倾向,认为历法反映的是天时,表现的是天意,因此颁行历法是王权的象征,从而把历法制订这一行为政治化了。政治化的促进以及授时的需要,导致了人们对历法问题的高度重视,从而促进了历法的发展。现在我们清楚地知道,至迟殷代已经有了一定水平的历法,到春秋后期,更是出现了四分历——一种回归年长度为365.25日,并以19年7闰为闰周的历法。四分历的出现,标志着历法已经摆脱了对观象授时的依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