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重点句子翻译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3679e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7.png)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中文翻译:甲家住山阳城外,因用度不足,起思过矣。
谓乙曰:“杂沓之家,何足介意?每岁井时之间,尚有余粮。
然每一日之内,何其法也?”乙曰:“夫杂沓之家,用非其主而以为法者,未有不其害者也。
故自昔受业之谟,有厚望者,则勤其日耳。
”甲曰:“此岂在事虽人乎!”乙曰:“虽人也,亦不可忽也。
当今天下事非有我一人之利者也。
虽其微我,岂惟我一人?而吾以法自守,吾族何细,室何轻哉?”甲默然。
乙曰:“自反视己所无,以求其有者,所至者胙脯不腐也。
吾知其不然,吾何以言之?知于己者,无事足忧也。
己之有者,何患不足也?”甲因歔欷。
乙曰:“以有事虽人,以无事虽己,吾何憾于人?”甲曰:“子何谓无事虽己?”乙曰:“未习是业也。
今夫犹学业之艰难者,莫若为无事云尔。
久无临川之恋也,忘歌与酒;久无观沧海之怀也,忘舸与楫;久无陌上花之欣也,忘车与马。
久矣吾不学之矣。
”甲曰:“然则子来为我儿湘安何?”乙曰:“夫闻道,非无师也;闻道,有先后;固其昔,流传至尽也。
吾未尝不得辄自己诗人之读书矣。
再,吾以读书故也。
”甲曰:“子之家何足为尽乎?”乙曰:“吾有师焉,故无事恐虑。
胡不遗焉以为吾居?居心有时,失之其然也。
”甲曰:“既然无事,子何营营辜辜?”乙曰:“不知道也。
”甲赧而无以应。
乙曰:“夫此又何足长那论哉?”故彼皆不伤身于钟陈,尔耶不尔耶,则几人可安抚矣。
”甲曰:“道云独不行与?”乙曰:“行之。
”甲曰:“何以行之?”乙曰:“心劳天命固远矣。
”甲曰:“岂无由乎?”乙曰:“尝言不复可,方知非退也。
”甲曰:“悲夫!吾与子违乎人情矣。
”乙曰:“岂不若违时?而力言之,心亦箪瓢耳。
”甲因曰:“吾与子皆年少时,皆贫贱交得一长上,心亦相力。
”乙继之曰:“夫唱叹者莫若子云久矣。
”甲亦继之曰:“幸甚,有言不容异。
”乙曰:“夫彼一室之便轻有双门而随人之耳者,岂徒有厚地外附之。
门人,追讨其言,屏息而听;是何言哉?必世传也。
世传室人,不在犹可,匪在而忍可乎?不可忍而忍,又不死于忍而变上,又安用哉!”甲以示然。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cea4e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4.png)
《醉翁亭记》原文、翻译及赏析《醉翁亭记》欧阳修〔宋代〕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山之僧曰智仙也一作:山之僧智仙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697760684254b35effd3475.png)
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醉翁亭记宋·欧阳修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翻译】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f941d35022aaea998f0f5d.png)
12、原文: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早晨上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3、原文: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
至于:说到那......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译文: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看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是琅琊山。
3、原文: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于:从
译文: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4、原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雾气 开,消散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归,聚拢。 暝,昏暗。
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译文:要说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得昏暗,朝则自暗而明,暮则
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译文:来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酿酒,泉水香,酒甘醇;山中的野味
野菜各种各样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
15、原文: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情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
水落石出:本意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大白。
《醉翁亭记》逐句翻译
![《醉翁亭记》逐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b475d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b.png)
《醉翁亭记》逐句翻译《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下面是逐句的翻译:1. 醉翁之意不在酒。
-醉翁的心思不在于酒。
2. 在乎山水之间也。
-而是在于山水之间。
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广阔的野地,天空低垂,树木稀疏,江水清澈,月亮近似人。
4. 樵客初闻钟,闻道有此声。
-一个正在砍柴的人初次听到钟声,听闻后才知道这个声音所代表的意义。
5. 心远地自偏,语近意先轻。
-心思遥远时,话语就变得无足轻重。
6. 见说宜先悟,未言宜已明。
-看到别人说的应该先理解,还没有说出来的应该提前明白。
7. 节用而隐约,名山处士应。
-节俭而含蓄,像山中隐居的士人一般。
8. 君子栖遑里,小人常窥堂。
-君子安居乐业,小人常常窥视他们的内室。
9. 廖廓一何限,至人心亦长。
-虽然房屋狭小,但能包容高尚的人品。
10. 盗贼窥堂邑,良工藏丘墟。
-盗贼窥视富户的住宅,而良工却躲藏在荒废的土丘之中。
11. 野芳不可久,储蓄何由成?-野外的花朵无法长久保存,财富又如何才能累积起来?12. 千载结庐岳,寸钢当显铭。
-千年来建造的房屋可以比拟于高耸的山峰,一寸长的刀刃应该刻上铭文。
13. 彩绣遥相望,椒涂独往行。
-彩绣的房屋彼此遥相呼应,红漆的房屋孤单地前行。
14. 残星隐翠野,长笛怨黄昏。
-星光已经消失在青翠的草野中,长笛在黄昏时分悲怆地吹奏。
15. 短亭巧石立,奇松绝壁栖。
-短亭巧妙地矗立在奇特的石头上,奇异的松树生长在陡峭的悬崖上。
这些翻译是根据原文进行的直译和简要解释,以呈现出《醉翁亭记》的意境和思想。
《醉翁亭记》带详细翻译实用版
![《醉翁亭记》带详细翻译实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a07c6b10a6c30c2259019e74.png)
4、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是: 早: 日出而林霏开
晚: 云归而岩穴暝 5、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 野芳发而幽香 , 夏: 佳木秀而繁阴 , 秋: 风霜高洁 , 冬: 水落而石出 。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它的西南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 尤其幽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在琅 琊山上走过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飞泻出 来的,是酿泉的水。 山势回环,路也随着转弯, 有一个亭子,四角 造亭子的人 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酿泉上的,是醉翁亭。 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 号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在这里饮酒,饮了少许就醉了,而年龄又 最大,所以自己号称“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是在游山玩 水中啊。游山玩水的乐趣,从心里领会,寄托在酒上。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一点 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 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 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 上。
写醉翁亭的周边环境和亭名 的由来。并引出醉翁亭寄情 1、归纳第一段的段意。 于山水的乐趣。 2、第一段写醉翁亭周围的自然环境是按什么 顺序写的? 从远到近 从整体到局部 3、这段有一个名句,也是文章点题句,请将它找 出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点明文章主线的是哪句话?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听 读 课 文
听 读 课 文
读出下列词语
林壑 hè 翼然 yì
i 蔚然 wè 晦明 huì
潺潺 chá n 辄醉 zhé
环滁 chú 野蔌 sù 觥筹交错 gōng 伛偻 yŭ lǚ 琅邪 lá ng yá 阴翳 yì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9f55f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c.png)
《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导语:《醉翁亭记》是欧阳修参加范仲淹改革失败后所作,但通篇明快,反映了作者的豁达,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醉翁亭记》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一 醉翁亭记 全句子翻译
![一 醉翁亭记 全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e926ecda1c7aa00b52acbea.png)
一醉翁亭记(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
(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二岳阳楼记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
惊,有"起"、"动"的意思)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翻译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ba8de006529647d26285228.png)
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与唐愈、柳宗元,宋安,洵,轼,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到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作者政治理想以及旷达情怀。
1、原文:环滁皆山也。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
环,环绕。
译文:环绕城的都是山。
2、原文: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其:代词,指。
诸:各个。
林:树林。
壑:山谷。
尤:尤其,特别。
美:秀丽。
蔚然: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译文:城西南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
远远看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原文: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于:从译文: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4、原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翼然:像鸟儿开翅膀一样。
临:靠近于:在译文:山势回环,山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5、原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译文: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6、原文: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名:取名,命名。
译文: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7、原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译文: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8、原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情趣。
在乎:在于。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9、原文: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寓:寄托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中。
醉翁亭记语句翻译
![醉翁亭记语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fa4d831580216fc700afd34.png)
醉翁亭记
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1、环滁皆山也。
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5、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6、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7、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0、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4、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5、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6、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8、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19、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21、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2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3、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重点词及翻译
![醉翁亭记重点词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2bc33d426fff705cc170aa6.png)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然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绕着滁州城都是山。
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僧人智仙。
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的很少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在于山光水色之中。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山谷洞穴昏暗了,明暗交替变化,这就是山里的早晨和傍晚啊。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露洁白,水流落下,石头裸露,这就是山里的四季啊。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f6f0f4a417866fb94a8e58.png)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回,曲折、回环。
4、【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临,居高面下。
5、【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6、【意】意趣,情趣。
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8、【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霏,弥漫的云气。
9、【云归而岩穴暝】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暝,昏暗。
10、【晦明变化】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1、【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12、【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秀,茂盛。
13、【风霜高洁】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4、【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16、【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即儿童。
17、【洌】清。
18、【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蔌,菜蔬。
19、【陈】陈列,摆开。
2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1、【弈】下棋。
2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
23、【苍颜】容颜苍老。
24、【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
25、【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翳,遮盖。
26、【鸣声上下】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27、【乐其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醉翁亭记》 重点字与翻译
![《醉翁亭记》 重点字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0b479385901020207409c97.png)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绕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它西南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秀美。
望过去树木茂盛而幽深秀美的地方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山之间奔泻而下的就是酿泉。
山势回环,路随山转,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靠近酿泉的亭子,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
给亭子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本意不在于酒,而在于山水之中。
游览山水的乐趣,领略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一出来树林里的雾气会消散,烟云聚拢,山谷变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无定的是山里早晨和傍晚的景色。
野花开放散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繁茂滋长,形成浓郁的树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山石显露,这就是山里四季的景色。
醉翁亭记_全文逐句翻译
![醉翁亭记_全文逐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8e1ae376f1aff00bfd51eda.png)
《醉翁亭记》重点字解释、全文翻译之邯郸勺丸创作北宋欧阳修1.环滁皆山也。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
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
远远看去,那树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蔚然:茂盛的样子。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山:在山上。
于:从。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坐落在高处。
于:在4.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作:建造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名:命名。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辄: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意:情趣,意趣。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得:领会寓:寄托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更者,山间之朝暮也。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或明或暗,变更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霏:雾气。
开:消散归:聚拢。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高气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
这是山中春夏秋冬四季。
芳:香花。
秀:草木茂盛。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分歧,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分歧,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穷:尽1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课文、注释及句子翻译及课文理解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课文、注释及句子翻译及课文理解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62e45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5d.png)
第一段 重点字词
环滁皆山也: 环绕 林壑尤美: 山谷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深秀: 幽深秀丽 峰回路转: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回: 曲折,回环。 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于泉上者: 居高面下
名之者谁: 取名,命名 饮少辄醉: 就
自号曰醉翁: 称呼
醉翁之意: 意趣,情趣
得之心: 寓之酒:
休于树: 在树下休息
乐:
伛偻: 腰背弯曲,指老人
射 者 中 : 投壶
提携:牵扶,这里指被牵扶的人,指小孩 弈 者 胜 : 下棋
临溪而渔: 捕鱼 泉香而酒洌:清
觥筹交错: 觥,酒杯;筹,酒筹。
山肴: 野味
苍颜白发: 苍老的容颜
野蔌: 菜蔬
颓然: 倒下的样子
杂然而前陈者: 陈列,摆开
乎其间: 在
译文:
领会 寄托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 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 泉啊。山势回环,道路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 踞在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 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 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 寄托在酒上罢了。
阅读第2段,回答: 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的特点
朝: 日出而林霏开 暮: 云归而岩穴暝 春: 野芳发而幽香 夏: 佳木秀而繁阴 秋: 风霜高洁 冬: 水落而石出者
你能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体会 出作者的深意吗?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77bf8ca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d0.png)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和注释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翻译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579a74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65.png)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1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重点句翻译
![《醉翁亭记》重点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54391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c.png)
《醉翁亭记》重点句翻译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所著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作者在醉翁亭上寻欢作乐的心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下面是《醉翁亭记》中的一些重点句子及其翻译:1. 古人云:“被服而不知悔过,吃肉而不知荤腥”,亦庄亦谐,亦物亦我也。
(原文)The ancients have said, "One can indulge without remorse, and eat meat without concern for its nature." This is both solemn and playful, transcending the self and yet rooted in it. (翻译)2. 平生自有兴,无入瓮者。
(原文)Throughout my life, I have had my own joys, without conforming to others' expectations. (翻译)3. 悲夫!故人之意又何在哉? (原文)How pitiful! What have become of the intentions of my old friends? (翻译)4.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原文)The Yellow River winds through the white clouds in the distance, and amidst the vast mountains stands a solitary city. (翻译)5.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孤月而 sigh,不如旦暮之所期也。
(原文)I have spent whole days in contemplation, but it is not as rewarding asa moment's learning; I have sighed under the lonely moon, but it is not as fulfilling as the anticipation of dawn and dusk. (翻译)6.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初中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初中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0b989415901020207409cdb.png)
初中文言文《醉翁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欧阳修)环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1. 环:环绕。
2. 皆:副词,都。
3. 环:环绕着州城。
4. :州,今安省州市琅琊区。
5. 其:代词,它,指州城。
6. 壑: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而:表并列。
10.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1.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潺潺:流水声。
13. 而:表承接。
14. 酿泉:泉的名字。
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5. 回:回环,曲折环绕。
16.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7. 然:......的样子。
18. 临:靠近。
19. 于:在。
20. 作:建造。
21.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翻译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翻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翻译: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翻译: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8、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9、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翻译: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10、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翻译: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1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1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