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

XXXXX单位信息系统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信息安全,加强和规范XXXXX单位信息系统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根据有关安全规定和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XXX单位对信息系统附属的移动存储介质的购买、配发、使用、维修、报废和销毁等各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移动存储介质指用于存储XXXXX单位信息系统相关数据的U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磁带、存储卡、录音笔、MP3、 MP4、便携式计算机和其它各种可与计算机交互信息的便携式电、磁、光等各种信息载体。
第四条移动存储介质实行统一管理,由XXXXX单位工程部具体负责。
第二章购买与选型第五条移动存储介质按实际需要采购。
第六条移动存储介质应优先选用国产设备,在选用国外产品时,应进行详细调查和论证。
第七条设备管理员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验收确认,在验收时需认真对产品的型号、数量、配置进行逐一核对。
第三章配发与使用第八条移动存储介质的配发,须履行申请、审批、登记、签收程序,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具体办理。
第九条对新购买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统一编号。
对于系统已产生的移动存储介质,如光盘,磁带等,由保管人或使用人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备登记,由设备管理员负责张贴标识。
第十条设备管理员负责移动存储介质的入库和出库登记,介质领用人需填写《移动存储介质领用表》,经核实后方可发放。
第十一条工作信息存储介质不应在非工作信息系统内或单机上使用,较高安全级别信息存储介质不应在较低安全级别信息系统中使用,较高安全级别信息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较低安全级别的信息时应仍按原有安全级别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报废处理的移动存储介质在其他信息系统内重新使用或利用前,应进行信息消除处理,信息消除处理时所采取的信息消除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安全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三条信息系统移动存储介质为专用介质,不得进行借用、收发和传递。
第十四条携带重要存储介质应进行必要的信息消除处理,以保证介质上只存有与本次外出相关的资料,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和标准。
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一、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包含U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内存卡、记忆棒等设备。
二、移动存储介质由办公室统一购买和配发,并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
三、移动存储介质应当用于存储工作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四、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任何涉密信息,严禁将本单位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或他人使用。
五、移动存储介质存储涉及敏感信息的内容,应对文件实施口令保护设置。
六、使用人应当定期对移动存储介质存储信息进行整理。
七、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检查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注意远离水源、火源,避免接触强磁物体、避免阳光长时间照射。
八、如移动存储介质不慎遗失,当事人应立即报本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九、凡因丢失移动存储介质造成的数据泄密,将按照相关制度进行严肃处理。
十、工作人员离岗、离职前, 要将所保管的移动存储介质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三篇)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按照《____保守____法》和张掖市委机要局、市保密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本所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____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存储了____信息的硬盘、光盘、软盘、移动硬盘及u盘等。
二、用于处理国家____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按其所涉及的____等级粘贴市保密工作部门统一制作的密级标识。
三、绝密级移动存储介质由单位或使用部门指定专人统一保管,并必须存放在保险柜中;____级以下移动存储介质由使用人保管,并存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____文件柜中。
四、高密级____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低密级的计算机或设备上使用,严禁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上使用____移动存储介质。
五、____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的____计算机或____信息系统中使用,严禁借给外单位、转借他人使用。
确因工作需要携带____移动存储介质外出的,需填写“____移动存储介质外出携带登记表”,经主管领导批准,并报所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逐件登记____存储移动介质内的____信息。
六、复制____移动存储介质,须经单位领导批准,且每份介质各填一份“____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情况登记表”,并赋予不同编号。
七、____移动存储介质的传递应按《国家____载体保密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
八、____移动存储介质的外送维修或数据恢复,必须到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维修点,并有保密人员在场。
九、移动存储介质因使用人员岗位变动、使用期满等原因交回时,要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检查、确认,并做好登记备案、妥善保管;需归档的____移动存储介质,应连同“____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情况登记表”一并按时归档。
十、不再使用的____移动存储介质应由使用者提出报告,由单位领导批准后,交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处理,确保有关内容和数据不可恢复。
禁止将未经技术处理的____移动存储介质转为非____环境使用或进行公益捐赠。
十一、责任人每半年对____移动存储介质进行一次清查、核对,做出文字或电子记录,发现丢失应及时向保密工作部门报告。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5篇)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管控,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包含u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内存卡、记忆棒等设备;第二条移动存储介质由办公室统一购买,并建立台账,登记配发,在办公室进行登记,并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
第三条移动存储介质分为保密区、交换区,其中保密区只能本部内网计算机上使用,交换区则可通过____认证后与外部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第四条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任何____信息,严禁将本局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或他人使用。
第五条凡因丢失本部门移动存储介质造成的数据____,将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并进行赔偿。
第六条工作人员离职离岗前,要将所保管的移动存储介质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此项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2)是针对企业或组织内部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如USB闪存盘、移动硬盘、光盘等)的管理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的示例:1. 购买限制:企业或组织应明确规定购买移动存储介质的权限和审批流程,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购买和使用。
2. 标识与登记:所有企业或组织配发的移动存储介质应进行标识和登记,包括序列号、型号、用途等信息,以便管理和跟踪。
3. 使用限制:明确规定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范围和用途,禁止将其用于非法活动、违规操作和传播机密信息等行为。
4. 保密措施:限制将机密信息存储在移动存储介质中,必要时要加密存储,并明确规定处理遗失或泄露移动存储介质的报告和处置程序。
5. 网络隔离:要求在接入企业或组织内部网络前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病毒扫描和安全检查,以防止恶意软件的传播。
6. 使用监控:健全监控机制,通过日志记录和审计,监控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采取相应措施。
7. 设备归还:规定凡是离开企业或组织办公区域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进行归还并经过检查,防止数据丢失、泄露或非法使用。
公司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新能源有限公司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引导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各场站正确、合理、有效地使用存储介质,保障信息资料的妥善保存、便于系统故障时快速恢复重建,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移动存储介质主要指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各场站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
第二章管理要求第四条存储介质由场站统一购置、管理,使用人需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后填写使用记录簿后使用,使用完成及时归还。
第五条存储介质应指定专人负责,明确管理职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
未经许可不得挪作他用,不得带离办公场所。
第六条存储介质维修应尽量在内部修复。
对确有重要数据,而内部又无法修复者,可交有资质的服务商修复,但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书(见附件1)。
第七条对已损坏的存储介质,不得随意丢弃,应经场站负责人批准后,统一作物理销毁处理,任何个人不得私自处理。
第八条更换设备时必须有安全员和相应管理人员在场,彻底删除存储介质中的涉密信息。
第九条送修存储介质之前,送修单位或部门应做记录介质的类型、型号、序列号、容量,有条件还应记录送修介质的图档材料(如标签内容)。
第十条返回时必须认真核对介质,确认与送修前一致方可接收,并在保密协议上双方签字。
第十一条随机软件、软件拷贝、系统运行过程中备份的历史数据、系统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所有相关技术文档应移交场站资料管理员进行归档管理。
第十二条存储介质的归档应科学、合理,保证数据完整和有效,便于资料的检索查阅和系统故障时快速恢复。
第十三条存储介质的借阅使用必须办理一定的借阅手续。
对于重要数据的存储介质,不得私自借阅和复制,必须经值班负责人同意。
1第三章检查与考核第十四条因违反本规定而影响电力监控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后果者,将对直接责任人按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第四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定由电力生产部负责起草和修订,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发布。
第十六条本规定由电力生产部负责解释。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办法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管理,防范外带移动存储介质带来的安全风险隐患,防止因使用移动存储造成我行内部网络感染病毒、商业机密外泄等意外情况,确保各项业务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移动存储介质,是指U盘、移动硬盘、软盘、各类存储卡、光盘等可以移动携带的电子介质。
第三条根据存储信息涉密与否,移动存储介质可分为非涉密存储介质和涉密存储介质。
第四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我行的所有部门、人员。
第二章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第五条各部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实行集中管理、专人专管。
管理员应对本部门的U盘、移动硬盘类别、编号进行标识。
第六条严禁在非涉密移动介质上存储涉密信息;不得在未经许可的计算机上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已获得许可的计算机上只能使用指定的移动存储介质。
第七条不得将手机或移动通讯卡与接入我行内部网络的计算机进行连接。
第八条外来移动存储介质或与外部计算机发生连接的移动存储介质与行内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时,必须经过专用U盘中转完成。
第九条未经我行保密管理部门许可,不得使用工具清除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痕迹。
第十条我行信息科技管理部门、保密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的移动存储介质及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计算机进行检查。
第三章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第十一条本规定所称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为我行统一配置、专门用于临时存储涉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移动存储介质主要包括: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
非我行统一配置的移动存储介质,一律不得用于存储涉密信息。
第十二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和管理要坚持责任到人,严格管理与方便使用相结合,健全制度和加强自律相结合,积极预防和依法查处相结合。
第十三条各部门使用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由运营管理部负责统一配置。
第十四条运营管理部统一负责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日常管理,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编号、密码设定、初始化处理及领取、退还登记等负责统一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必须按照所存储信息最高密级确定密级,并按照同等密级文件的规定进行管理。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一、引言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存储介质作为信息传递与存储的重要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移动存储介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公司特制定了本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外包人员,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管理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机密和完整性。
2. 规范性原则: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式使用移动存储介质。
3. 责任原则:明确每个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落实管理责任。
四、管理措施1. 移动存储介质的保管(1)每位员工在领取移动存储介质时需签署相关协议,并记录移动存储介质的种类、数量、编号等信息。
(2)员工离岗、离职或者不再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时,应进行归还并注销相关信息。
2. 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1)员工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前,需了解和熟悉有关规定,确保操作符合要求。
(2)员工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时,不得将其用于非法用途,如盗取、泄露、篡改公司机密信息等行为。
(3)员工应当妥善保管移动存储介质,防止遗失、损坏或被他人非法使用。
3. 移动存储介质的备份和恢复(1)重要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应定期进行备份,以防止信息丢失。
(2)当移动存储介质损坏或丢失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数据恢复或重新备份。
4. 移动存储介质的检查和维护(1)定期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修或更换。
(2)移动存储介质的维护工作需由专业人员负责,确保其正常运行。
5. 移动存储介质的报废处理(1)移动存储介质达到使用寿命或者无法修复时,应进行安全报废处理。
(2)报废的移动存储介质应进行数据销毁或者恢复出厂设置,以确保信息不会被泄露。
六、违纪处罚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按照公司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七、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公司有权根据需要进行修订和补充,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以确保全体员工都能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公司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确保公司秘密信息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移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存储卡等。
第三条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管理,分级保护;2. 责任到人,责任追究;3. 技术保障,安全可控;4. 便捷高效,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保密范围与密级第四条移动存储介质保密范围包括:1. 公司秘密信息;2. 公司内部敏感信息;3. 公司内部一般信息。
第五条移动存储介质保密密级分为以下三个等级:1. 绝密:涉及公司核心秘密,泄露将造成严重后果的信息;2. 机密:涉及公司重要秘密,泄露将造成较大后果的信息;3. 秘密:涉及公司一般秘密,泄露将造成一定后果的信息。
第三章保密措施第六条移动存储介质购置与管理:1. 公司统一购置移动存储介质,并建立台帐,记录购置、配发等情况;2.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标明密级,并采取技术手段进行加密保护;3. 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标识“非涉密”字样,并确保不存储涉密信息。
第七条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与管理:1.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仅限相关人员使用,使用时需严格执行保密规定;2. 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避免存储涉密信息,如确需存储,应进行脱密处理;3. 使用完毕的移动存储介质应及时归还,由指定人员进行统一回收。
第八条移动存储介质存储与传输:1.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存储的信息应采取加密措施,确保信息安全;2. 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传输信息时,应确保传输过程的安全性;3. 严禁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输涉密信息。
第四章责任追究第九条公司员工违反本制度,泄露、损毁、丢失移动存储介质,造成公司秘密信息泄露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保密工作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

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提升信息安全保密能力,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使用、管理和维护移动存储介质的单位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移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光盘、磁盘、以及其他便携式存储设备。
第四条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规范,确保信息资产受到有效保护。
第五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需要全员参与,依托科学技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保密意识培训,保障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安全。
第二章保密管理第六条移动存储介质的采购应当与安全审查审批手续、密级管理等相关规定相互配合,确保采购程序合法合规。
第七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应当按照所属单位的保密要求和制度规定,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擅自外传或私自使用。
第八条移动存储介质的存储和传输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防止遗失和泄密。
对于该介质中存放的重要数据和信息应按密级要求进行加密处理。
第九条移动存储介质的报废应按照制度规定进行处理,严格遵守报废程序,确保数据彻底销毁,杜绝泄密安全隐患。
第十条对于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及使用记录应当进行全程跟踪,并确保相关信息真实、完整和准确。
第三章保密意识和责任第十一条全体相关人员应当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遵守保密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保密管理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
第十二条相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保密管理规定,依法履行保密管理职责,保护和维护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第十三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保密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做好日常巡查和风险评估,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第十四条相关人员应当积极配合保密管理部门的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保密制度,有效维护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第十五条对于违反保密制度和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保障国家机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安全。
第四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六条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保密监督检查机制,检查相关部门和人员是否履行了保密管理制度。
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社区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制度第一条:根据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和有关文件精神,为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各业务口拟用于处理秘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建好台帐,进行申报、登记,经审批后,方能投入使用,并按其所涉及的秘密等级做好密级标识.凡未进行申报、登记、审批的移动存储介质均属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用于存储政府秘密信息.第三条:涉密人员应根据其岗位密级以及办公需求配备相应密级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第四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由政府负责保密工作的人员统一购置,做出统一的密级标识,统一编号,登记后配发各科室.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使用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领取、登记、配发和管理.第五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能与国际互连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的计算机相连接,用于下载国际互联网、公共信息网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不得与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相连接.如需从网上下载资料,应该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从上网计算机上下载资料后,通过中间机中间机指的是既不用于上网又不是涉密的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后,对资料进行存储并导入涉密计算机.第六条:绝密级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存储绝密级信息.机密级、秘密级信息应存储在对应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内,其中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可存储低密级信息.第七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只能在本单位涉密计算机和涉密信息系统内使用,高密级的存储介质不得在低密级系统使用;严禁在与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上使用;严禁借给外单位使用.第八条:严禁将个人具有存储功能的电磁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带入核心和重要涉密场所.第九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需送外部作数据恢复时,必须到国家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具有保密资质的单位进行,并将废旧的存储介质收回.第十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在报废前,应进行信息清除处理.信息清除时所采取的信息清除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国家保密规定.第十一条: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存在安全保密的场所和部位.因工作确需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符合有关保密要求.禁止将绝密级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携带出境;因工作需要携带机密级、秘密级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出境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第十二条:因工作需要接收外来的移动存储介质应由保密员进行登记.按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外来移动存储介质应进行病毒检查和杀毒后才可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第十三条:移动存储介质因使用人员岗位变动、使用期满等原因交回时,原使用人员应将移动存储介质内所有信息清除干净,所属部门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检查、确认并妥善保管.。
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防止公司内部信息泄露,确保公司数据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员工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移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光盘、存储卡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确保本部门员工遵守本制度。
第六条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移动存储介质的采购、维护和更新。
第三章移动存储介质使用规范第七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 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公司移动存储介质存储、传输公司内部信息。
2. 移动存储介质仅限于个人办公使用,不得用于非法用途。
3. 移动存储介质存储的信息不得包含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等。
第八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应遵守以下规定:1. 使用前,应仔细阅读移动存储介质的说明书,了解其性能和注意事项。
2. 存储介质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或被盗。
3. 不得将移动存储介质随意放置在公共区域,防止他人误用。
4. 移动存储介质在传输过程中,应采取加密、压缩等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5. 不得将移动存储介质带出公司,确需携带的,应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四章移动存储介质回收与销毁第九条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回收:1. 存储介质损坏,无法正常使用。
2. 存储介质存储信息泄露。
3. 移动存储介质已过保质期。
第十条回收的移动存储介质,应按照以下规定进行销毁: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对回收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技术检测,确认其中是否含有公司内部信息。
2. 如检测到公司内部信息,应立即采取措施,对信息进行删除或加密。
3. 检测确认无公司内部信息后,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销毁。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一条对遵守本制度,积极维护公司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的员工,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公司信息泄露的员工,公司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解除劳动合同等。
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保障公司信息资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可用于存储、传输电子数据的各类便携式设备,如USB闪存盘、移动硬盘、手机、平板电脑等。
第三条公司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信息资产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第四条公司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正确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将移动存储介质用于非法用途。
第二章移动存储介质的采购与发放第五条移动存储介质的采购应由信息技术部门统一负责,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质量可靠的品牌和型号。
第六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人应向信息技术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信息技术部门发放。
第七条发放的移动存储介质应进行统一编号,并建立详细的台帐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部门、发放时间、使用状态等信息。
第三章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与维护第八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人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借给他人使用,防止信息泄露。
第九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人应定期对介质进行病毒查杀,确保介质的安全性。
第十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人应定期对介质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第十一条移动存储介质不得用于存储国家秘密信息、企业商业秘密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
第十二条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废,并交回信息技术部门统一处理。
第四章移动存储介质的归还与处置第十三条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人离职、调岗或不再需要使用时,应将介质归还给信息技术部门。
第十四条信息技术部门应对归还款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检验,确认介质内无敏感信息后,进行统一处置。
第十五条对不再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应采用物理破坏等手段进行彻底销毁,确保信息无法恢复。
第五章违规行为的处理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导致公司信息资产损失或泄露的,公司将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员工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进行非法行为的,公司将依照公司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存储介质也在不断地改善和更新。
移动存储介质如USB闪存驱动器、外置硬盘等以其便携、高容量、高速度的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对其使用进行规范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制定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一、管理范围:二、使用目的:1.提高计算机安全性:防止通过移动存储介质传播病毒、恶意软件等。
2.保护企业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露、丢失或被篡改。
3.规范使用行为:保证移动存储介质的合法使用,防止滥用。
三、使用要求:2.保护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用户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移动存储介质,避免丢失或被盗。
单位应配备相应的存储介质管理系统,实施存储介质的权限控制、加密和备份工作。
3.禁止随意插拔存储介质:用户在使用存储介质前应关闭其它正在使用的相关软件,并正确地退出存储介质,避免数据文件的损坏。
4.禁止在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上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用户应遵守所在单位的相关管理政策,未经授权的计算机禁止插入外部存储介质,使其隔离在封闭的安全环境中。
5.禁止将存储介质用于非法用途:用户及单位禁止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盗版、侵权、传播违法信息等活动。
四、安全保障:1.数据备份:单位应建立定期备份数据的制度,并定时将重要数据备份到中央服务器或专门的备份设备上。
2.存储介质监控:单位应部署相应的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软件,进行存储介质资产的监控和管理,包括入库登记、领用归还、存储介质合规性检查等。
3.权限控制:所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的用户应受到相应的权限控制,包括能够读写存储介质的权限和对存储介质进行格式化、删除等操作的权限。
4.数据加密:对于存储敏感或重要数据的移动存储介质,应进行数据加密,并配备相应的解密软件和密码保护机制。
5.病毒防护:单位应配置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对移动存储介质进行杀毒扫描,确保其不携带病毒。
五、使用违规处理:对于违反移动存储介质使用规定的用户,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警告:对于第一次违规的用户,可以给予口头或书面的警告,并提醒其遵守规定。
保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

保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1. 背景和目的本文件旨在制定保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以确保组织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性。
该规定适用于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并旨在规范对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保护和处理。
2. 定义2.1 保密计算机:指存储了组织敏感信息或受到限制访问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
2.2 移动存储介质:指存储了组织敏感信息或受到限制访问的可移动设备,包括USB闪存驱动器、移动硬盘、便携式固态驱动器等。
3. 使用规范3.1 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应妥善保管保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防止丢失、盗窃或未经授权使用。
3.2 所有保密计算机应设置强密码,并且密码应定期更改。
密码应由不易破解的复杂字符组成。
3.3 不得在保密计算机上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或访问未经授权的网站。
3.4 在离开工作区域时,员工应锁定或关闭计算机,以防止未经授权使用。
3.5 所有移动存储介质应定期备份,并加密存储敏感信息。
3.6 不得将移动存储介质接入不可信任的计算机或设备。
4. 处理敏感信息4.1 员工和合作伙伴应遵循组织的信息分类和处理政策,将敏感信息妥善存储和处理。
4.2 仅在获得授权的情况下,才能将敏感信息复制到移动存储介质中。
在复制完成后,应立即将原始信息从计算机中删除。
4.3 不得将敏感信息发送到非受信任的电子邮箱地址或文件传输服务。
4.4 在处理敏感信息时,员工应保持警惕,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信息泄露或被非法访问。
5. 违规行为和处罚5.1 违反本规定的员工和合作伙伴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或解雇。
5.2 对于故意窃取、泄露或滥用敏感信息的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6. 监督和审查6.1 管理层将定期审查和评估本规定的执行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纠正任何违规行为。
6.2 所有员工和合作伙伴有义务配合内部和外部审计,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7. 生效日期和更新7.1 本规定将于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取代之前的任何保密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规定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规定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包括移动硬盘、存储卡、U盘、软盘、光盘、磁带、录音笔等;
1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应遵循“统一购买、统一标识,严格登记,集中管理”的原则;
2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由保密办或指定相关部门负责购买,并统一编号登记,集中管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在密码柜中保存;
3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在显著位置粘贴密级标识密级、用途、责任人;所标密级应按其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进行标识;
4借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履行登记手续,即填写借用审批单,经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后借用,使用后要及时归还;
5 单位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对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定期进行保密技术检查;
6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接的计算机上使用;严禁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7 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得降低密级使用;严禁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进行重新格式化或删除信息等方式后,作为普通存储介质使用;
8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外出,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使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始终处于携带人的有效控制之下;
9严禁携带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出境;确因工作需要携带出境的,应当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
10涉密人员离职离岗前,要将所保管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11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外送维修,维修时应在单位计算机安全保密管理员的监督下进行;不再使用或报废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采取保密技术手段确保其所存储信息不可恢复或进行物理销毁;销毁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履行登记、相关人员签字等手续;严禁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出售或丢弃;。
移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移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一、引言移动介质管理是指对组织内部使用的各种可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管理监控的一项管理活动。
随着移动媒体的普及和使用范围的扩大,移动介质使用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合理规范和管理移动介质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办公效率,还能够有效保护组织信息安全。
本规定的制定旨在规范移动介质的使用,保护组织信息资产。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组织的全体成员,包括内部员工、外部合作伙伴、临时工以及其他与组织有合作关系的人员。
三、基本原则1.安全原则:移动介质的使用必须符合信息安全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需要原则:移动介质的使用必须在实际工作需要的范围内,禁止私自使用和擅自带出工作环境。
3.管理原则:移动介质的使用必须通过规范的管理程序进行,包括申请、发放、登记、归还和销毁等。
四、具体规定1.移动介质的申请和发放(1)所有对移动介质的使用,必须提前向管理部门或信息安全部门进行书面申请,并经过批准。
(2)移动介质发放前,必须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移动介质使用规范和安全要求。
(3)临时员工及外部合作伙伴临时使用移动介质的,必须在新建账号并严格控制权限,保证数据不被泄漏。
2.移动介质的登记和归还(1)移动介质必须在使用前进行登记备案,详细记录介质的型号、序列号、使用人、使用日期等信息。
(2)使用人必须妥善保管移动介质,并严禁转借他人使用。
一经发现转借行为,将被视作严重违规。
(3)使用人离岗或工作环境变动时,必须及时将移动介质归还给管理部门,并填写归还登记表。
3.移动介质的使用规范(1)移动介质只能在安全可信的计算机中使用,禁止在未经授权的公共设备上使用。
(2)移动介质只能用于存储及传输工作相关的数据,禁止存储或传输不符合工作需要的个人、非法或涉密信息。
(3)使用人必须定期对移动介质内的数据进行备份,并按规定的时间对介质进行杀毒扫描。
4.移动介质的丢失和损毁(1)一旦发现移动介质丢失或损毁,使用人必须立即向管理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调查和处理工作。
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河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移动存储介质的管理~根据国家保密局、市保密局、区保密局有关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移动存储介质,移动硬盘、U盘、软盘、光盘等,分为涉密和非涉密两类。
第三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一,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种。
各科室拟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必须进行申报、登记~经审批后~方能投入使用~并按其所涉及的秘密等级粘贴单位统一制作的密级标识。
凡未进行申报、登记、审批的移动存储介质均属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严禁用于存储国家秘密信息。
,二, 涉密人员应根据其岗位密级以及办公需求配备相应密级的涉密移动存储介质。
,三,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不能直接与上国际互连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的计算机相连接~用于下载国际互联网、公共信息网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不得与涉密计算机和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相连接。
如需从网上下载资料~应该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从上网计算机上下载资料后~通过中间机,中间机指的是既不用于上网又不是涉密的计算机,进行杀毒处理后~对资料进行存储并导入涉密计算机。
,四,第六条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传递按涉密文件管理规定通过机要交通进行~严禁通过普通邮局、特快专递等非机要形式传递。
,五,储存过秘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不得降低密级使用~不得与储存普通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混用。
第四条非涉密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管理,一,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禁止以任何形式传输涉及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信息。
,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应统一登记编号~原则上由使用人负责管理~必要时也可指定专人统一管理~平时应放在办公室带锁文件柜内~不得随意乱放。
第五条移动存储介质的出入管理,一,在我局的办公场所内只能使用局所属各科室购买的在资产管理范围内的移动存储介质~移动存储介质严禁带入工作场所。
,二,严禁携带办公移动存储介质游览、探亲、访友、参观和出入公共场所。
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

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管理规定为规范xxxx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移动储存介质的使用和管理,防止出现因移动储存的使用造成公司内部网络感染病毒等情况,根据公司信息化建设及保密保卫工作需要,特编制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光盘、移动硬盘、U盘、CF卡、SD卡、MMC 卡、SM卡、记忆棒及手机等移动储存介质在公司内部网络计算机上的使用。
一、采购及配发1.移动存储介质由公司采购部门在指定单位进行采购;2.采购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购置移动存储介质的数量及型号;3.移动存储介质使用前应由管理部门统一标识、编号,并登记备案;4.移动存储介质的申请、变更、清退经使用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应向管理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办理相关手续。
二、使用及管理1.移动存储介质应由使用部门派专人集中管理及使用;2.移动存储介质应当用于存储工作信息、文件等,不得用于其他用途;3.使用部门应定期对移动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进行消毒查杀;4.内部计算机只能使用指定的移动存储介质;5.严禁长期在移动存储介质上工作,不得将移动存储介质当成本地磁盘使用;6.外来移动储存介质或与外部计算机发生连接的移动储存介质与公司内部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时,严禁将外来移动存储介质直接连接内部计算机,必须经过中转完成,并登记《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登记表》。
7.未经部门领导许可,不得使用工具清除移动储存介质使用痕迹。
三、维修及销毁1. 移动存储介质的维修工作不需由公司指定单位进行维修;2. 移动存储介质在报废前,应由使用部门进行清除处理。
因介质损坏无法进行信息清除时,由使用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管理部门销毁;3. 不再使用或不能使用的移动存储介质应及时上交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应对需报废的移动存储介质与领取时登记的类型、编号等核对一致后按规定进行销毁处理;4. 移动存储介质应由单位管理部门统一销毁,须填写《移动存储介质销毁清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规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及移动存储介质的管控,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移动存储介质是指存储数据的载体,包含U盘、移动硬盘、光盘、软盘、内存卡、记忆棒等设备;
第二条移动存储介质由办公室统一购买,并建立台账,登记配发,在办公室进行登记,并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
第三条移动存储介质分为保密区、交换区,其中保密区只能本部内网计算机上使用,交换区则可通过密码认证后与外部计算机进行数据交换。
第四条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存储任何涉密信息,严禁将本局移动存储介质借给外单位或他人使用。
第五条凡因丢失本部门移动存储介质造成的数据泄密,将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理,并进行赔偿。
第六条工作人员离职离岗前,要将所保管的移动存储介质全部清退,并办理移交手续。
(此项制度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