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PPT课件
总结词
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撤药反应,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等症状。
总结词
为避免撤药反应的发生,应逐渐减少药物剂量至停药。
详细描述
在停用β受体阻滞剂之前,应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以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在停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绞痛、心律失常和血压等指标,以确保安全停药。
详细描述
降低血压
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减少心肌耗氧量,预防和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
抗心律失常
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区的供血供氧,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抗心绞痛
通过抑制心肌收缩、减慢心率的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梗死范围。
抗心肌梗死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
02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是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通过降低心排出量、抑制肾素释放等机制降低血压。
总结词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慢心率、降低心排出量,从而降低血压。对于中青年和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是首选药物之一。对于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能够同时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血压。
监测血压和心率
突然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心绞痛等症状加重,甚至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避免突然停药
某些药物可能与β受体阻滞剂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特别谨慎,遵医嘱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谨慎用于特殊人群
对于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患者有支气管痉挛或呼吸困难的症状,应立即停药,并给予解痉、平喘等治疗措施。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β受体阻滞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表 明: 使 用非选择性 B B s 或大剂量选择性 B B s药物的 C O P D
患者 出现 第 1秒 钟 用 力 呼 气 量 ( F E V ) 下降、 气道 反 应 性 增
1 B B s 概 述
B B s 最初被诺 贝尔奖获得 者詹姆斯 ・黑 爵士设计 以抵
消 肾 上 腺 素 能 刺 激 的 不 利 影 响 。 他 证 明 了 通 过 阻 滞 心 脏
加和 支气管对 B受体 激动剂的反应 受到抑制等 问题 。主要 基 于无对 照的证据及使 用 B B s 后 引发 急性 气管痉 挛的 个案
报 道 。J 。更 有 研 究 评 价 了以 急性 冠 脉 综 合 征 入 院 的 患
B B s受体 , 导致 窦房 结功能 的抑 制作 用( 变时效应 ) 、 房 室结 的抑制作用( 变传导效 应) 和心肌 收缩功 能的抑 制作 用( 变 力效应 ) 。有 3种类型的 B受体。p 一肾上腺素能受体位于
全性 。
缺血性心脏疾病、 心脏 衰竭等 疾病 的好 处 , 许 多医生为伴 有
C O P D 的 患者 开 处 方 时 , 都 不 愿使 用 B B s 。
历 史上 , B B s 一直避免使 用于 支气管哮 喘 , 因 为担 心 其
引发 支 气 管痉 挛 ; 这 种 担 心 同样 适 用 于 C O P D患者 , 有 证 据
・
1 9 3 6・
广东医学 2 0 1 3年 6月 第 3 4 卷第 1 2期 G u a n g d o n g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J u n . 2 0 1 3 , V o 1 . 3 4 , N o . 1 2
综 述
・讲 座
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炎症、气道狭窄和肺气肿。
COPD患者在稳定期常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舒利迭是一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被广泛应用于COPD的治疗中。
本文将通过文献回顾,对舒利迭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一、舒利迭的药理作用舒利迭是一种选择性激动β2-受体的长效激动剂,通过激动β2-受体,能够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气道通畅度,缓解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
舒利迭的作用时间长,每天一次即可维持24小时的疗效,方便患者服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二、舒利迭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舒利迭作为LABA药物,在治疗COPD稳定期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舒利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呼吸困难,改善运动耐受性。
一项针对舒利迭治疗COPD的荟萃分析显示,舒利迭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如FEV1、FVC)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舒利迭在预防COPD急性加重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舒利迭治疗稳定期COPD的不良反应尽管舒利迭在治疗COPD稳定期方面疗效显著,但在临床应用中仍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干咳、喉咙痛、心悸等。
干咳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约有5%~1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干咳,一般在用药后1~2周出现,持续时间不长,通常不需要停药,但在临床应用中还是需要引起重视。
个别患者在使用舒利迭后会出现心悸、胸闷等心血管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内,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避免出现严重的心脏事件。
四、舒利迭的合理用药提示为了减少舒利迭的不良反应,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患者在使用舒利迭之前,应该接受全面的评估,包括肺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查等,明确适应症后再给予治疗。
β1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β1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铭勇;王玉娥;张华;白玛乔;卓嘎;秋英;张树琼【摘要】目的:观察β1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肺功能、B型尿钠肽(BNP)、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BNP 和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
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和APACHEⅡ评分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使用β1受体阻滞剂与APACHE评分、BNP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成负相关。
结论:β1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改善症状,降低呼吸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不影响肺功能。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 ty ofβ1 receptor 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Method: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the diagnosis of COPD and CHD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who were used to be hospitaliz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March 2011 to February 2015,all of the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prescribed the routine therapy,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herapy plusmetoprolol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The pulmonary function,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tatus score (APACHEⅡ) were observed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After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lung function,BNP and A PACHEⅡ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NP and APA CHEⅡscore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use ofβ1 receptor blockers and APACHE score,BNP levels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negativelyco rrelated.Conclusion:β1 receptor blockers in COPD with CHE are safely and effectively capable to 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do not affect lung function.【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14)022【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缺血性心脏病;β受体阻滞剂【作者】铭勇;王玉娥;张华;白玛乔;卓嘎;秋英;张树琼【作者单位】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林芝 860100;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林芝860100;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林芝 860100;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林芝 860100;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林芝 860100;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林芝 860100;林芝市人民医院西藏林芝 86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5doi:10.14033/ki.cfmr.2016.22.003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 spital of Linzhi City,Linzhi 860100,Chin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由于COPD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高达51.7%,是COP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禁忌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和禁忌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发布日期: 2021-11-18 16:19 文章来源: 丁香园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禁忌症不良反应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内科应用广泛,以下是丁香园网友对这类药物的应用、作用机理以及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的讨论和分析。
网友[lfhy]:β受体阻滞剂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种,而我们常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的具有预防猝死的作用,而水溶性的没有,故常选脂溶性的,如倍他乐克、心得安、卡维地洛等,主要是倍他乐克,而少用水溶性的阿替洛尔。
所以说如果无禁忌症,对于冠心病者,倍他乐克是少不了的,其应用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心率、血压逐渐加量。
常见的副作用是乏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的减轻,再就是性功能下降;该药的注意事项事项是不能突然停药。
网友[dabao778901]:至于作用机理、适应症、禁忌症,教科书上均有明确记载,本人仅就在冠心病中的不良反应作一介绍。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由以下几个方面: 1、体位性低血压;2、支气管痉挛:为药物对β2受体组滞作用所致;3、加重外周循环性疾病:为药物对β2受体组滞作用所致;4、心力衰竭加重;5、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为药物对β1受体组滞作用所致;6、脂质代谢异常;7、掩盖低血糖症状;8、抑郁;9、乏力、阳萎,大剂量长期应用可能发生。
网友[cc67834941]:禁忌症:1、心源性休克;2、病窦;3、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不稳定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肺水肿,低血压或低灌注);5、有症状的低血压或心动过缓。
最新英国高血压指南,取消β受体阻断剂作为一线降压药,现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原因在于用于分析的大规模临床实验均用的阿替洛尔并非美托洛尔,同时阿替洛尔为水溶性而美托洛尔是脂溶性的,他们的药理作用并非完全相同,故阿替洛尔并不能代表美托洛尔等其他β受体阻断剂。
在指南中也有明确说明。
现在使用美托洛尔进行的大规模临床实验几乎没有,不知道以后生产美托洛尔的医药公司会不会努力做这方面的临床实验,来说明其他β受体阻断剂的临床效果。
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随访存 活的 C P O D患者进行生 活质量 问卷调 查 , 者生 活质 患 量未受应用 B受体 阻滞剂影 响 …。
五 、 O D合并青光眼患者 的应用 CP K ir a a em n等报道 了 54例 C p s 4 O D合并 青光 眼患 者局 部 应用噻 吗洛 尔及 倍他 洛 尔 , 未应 用 B受 体 阻滞 剂患 者 相 与 比, 后期药物干预增加 、 急诊就诊及住院率增加 。 B受体阻滞剂在哮喘及其他反应性气道疾病患者中的应 用 关于哮 喘及反应 性气 道疾 病患者 应用 B受 体 阻滞剂 的
临床肺 科杂 志
21 0 2年 1月 第 l 7卷第 1 期
l3 1
1受体 阻滞 剂 在气 道 阻塞性 疾 病 中的应 用进 展 3
刘 宇鹏 陈丽
1受体 阻滞剂 可降低心 血管疾 病 患者病 死率 , 3 尤其 是慢
性心力 衰竭( hoi hata ue C F 、 crnc erfi r, H ) 心肌梗塞后患者受益 l 最为 明显 。由于心 血管疾 病 与气 道 阻塞性 疾病 均为 常见
低 , 持续 治疗 数天至数周后 , 但 症状 或 F V E 就不再 有 明显 改
滞剂 可以在 C P O D患者 身上安 全使用 , 利于 控制 心衰症 状 有 并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J 。
二 、 肌梗塞后 C P 心 O D患 者 的应 用
G ti ote l b等… 对 2 0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梗后患者进行 的研究显示 应用
、
CP O D合并 C F患者 的应用 H
慢性心力 衰竭 与 慢性 阻 塞性 肺 疾病 ( ho i os ut e crnc bt ci r v
pl oaydsae , O D) 为 常 见 病 , 合 并 的 比率 高 达 um n r i ss C P 均 e 其
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脏的氧耗和减轻心脏负担。
这使得β受体阻滞剂成为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治疗偏头痛和神经性疼痛方面,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β受体阻滞剂还用于治疗焦虑症、恐慌症等精神心理疾病,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再者,β受体阻滞剂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也不容忽视。
对于哮喘患者,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少气道炎症和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功能。
同时,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降低呼吸困难的症状。
β受体阻滞剂在代谢性疾病中也有所应用。
例如,在治疗糖尿病时,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
同时,β受体阻滞剂还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通过抑制甲状腺激素对β受体的刺激作用,减轻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动过速等症状。
在肿瘤领域,β受体阻滞剂也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潜力。
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β受体阻滞剂还用于治疗癌症患者的症状,如减轻癌痛、改善生活质量等。
β受体阻滞剂在皮肤科、眼科等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得到重视。
例如,在治疗皮肤疾病如湿疹和银屑病方面,β受体阻滞剂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和皮肤瘙痒症状。
在眼科,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青光眼,通过降低眼内压,保护视力。
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还是代谢性疾病、肿瘤以及皮肤科、眼科等疾病,β受体阻滞剂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要谈谈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脏的氧耗和减轻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进展
β受体阻滞剂的研究进展摘要: 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中最常用和循证医学证据最充分的药物之一,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基石或一线药物。
β受体阻滞剂不仅有助于改善症状,而且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和降低总死亡率。
但各种β-受体阻滞剂不尽相同,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适应证选择适当的药物。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分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原发性高血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或以上两种疾病并存等的治疗中作用明显。
1.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根据选择性的不同,β受体阻滞剂大体可分为3类: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同时阻滞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
一般认为β受体阻滞剂的主要降压作用来源于其对β1肾上腺素受体的阻滞。
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同时抑制β2受体,产生对糖脂代谢和肺功能的不良影响,甚至通过动脉上的β2受体增加周围动脉的血管阻力。
其代表药物为普萘洛尔,由于β2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该类药物在临床已较少应用。
②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特异性阻滞β1肾上腺素受体,对β2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少。
其代表药物为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
③有周围血管舒张功能的β受体阻滞剂:该类药物通过阻滞α1受体,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如卡维地洛;或者通过增强一氧化氮的释放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如奈必洛尔。
2.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1)受体选择性也称心脏选择性作用。
B受体分布于全身脏器血管系统:①中枢β受体兴奋时,心率加快,肾交感神经冲动增加,尿钠减少。
②突触前膜β受体兴奋时,血压升高。
③突触后膜β受体包括心脏β受体和血管β受体,肠道、心房和心室以β1受体为主,心脏β受体兴奋时,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肠道β受体兴奋时,肠道松弛;血管床、支气管、子宫和胰岛以β2受体为主,β2受体兴奋时,支气管和血管床扩张,子宫松弛,胰岛素分泌增加[1]。
气道微生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气道微生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高杏林;李传香;方思;彭玉洁;汪晗希;郭红荣
【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年(卷),期】2024(23)5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急性加重)。
感染是COPD恶化以及肺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呼吸道微生态以及其所带来的免疫调节功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使得更清楚地了解呼吸道微生态组成及其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性,不仅揭示了健康人群肺部拥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而且与健康人群相比,COPD患者的气道微生态结构和各菌群的相对丰度均发生了改变。
本文对气道微生态在COPD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4页(P390-393)
【作者】高杏林;李传香;方思;彭玉洁;汪晗希;郭红荣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暨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
【相关文献】
1.玉屏风散加味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微环境的影响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3.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中的研究进展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研究进展5.不同用药途径的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气道微生态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比索洛尔与卡维地络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比索洛尔与卡维地络治疗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心力衰竭(心力衰弱)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从而导致身体各部位缺氧和功能障碍。
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则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慢性阻塞和肺部炎症,导致肺功能减退和气短等症状。
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其病情更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
近年来,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已被证实对于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对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如何,仍有待深入研究。
比索洛尔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肾上腺素能对心脏的作用,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卡维地洛则是一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比索洛尔与卡维地洛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有较好的效果,而对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这两种药物对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如何,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项最新的研究对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了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的观察。
该研究随机选取了200名合并疾病的患者,其中100名接受常规治疗,另外100名接受常规治疗加上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的时间里,肺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气短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具体来说,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的时间里,肺功能测试显示患者的FEV1/FVC比值(用于评估气道梗阻的指标)明显提高,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在6分钟步行测试中,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步行距离也明显增加,氧饱和度明显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也明显减轻。
而在生活质量调查中,联合治疗组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以上的结果表明,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心力衰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的常见药物种类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的常见药物种类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来控制病情和缓解症状。
然而,有些药物可能会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加重病情。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以下常见药物种类。
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是一类常见的止痛药和解热药,如布洛芬(ibuprofen)和阿司匹林(aspirin)。
尽管NSAIDs对于一般人群来说是安全的,但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使用可能导致气道收缩,加重呼吸困难和支气管痉挛。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NSAIDs,尤其是对这些药物过敏的患者。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
然而,它们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和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或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不选择性β-激动剂:不选择性β-激动剂常用于治疗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然而,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导致支气管狭窄和气道痉挛,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不选择性β-激动剂,而选择其他更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
4. 安定剂:安定剂是一类镇静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苯巴比妥、地西泮等)。
这类药物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和氧合不足,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尤其危险。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滥用或过量使用安定剂。
5. 长效氨茶碱类药物:氨茶碱类药物可扩张支气管,减轻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症状。
然而,这类药物可能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引起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咨询医生,避免滥用或过量使用氨茶碱类药物。
6. 某些感冒药:感冒药常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一些含有退烧镇痛成分的感冒药可能包含NSAIDs,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安全。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感冒药。
β-受体阻滞剂能否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支气管哮喘患者
Am
Cell Mol Bi01.2008.38:256—
pulmonary
Med.2003.97:1094-l 101. aL Beta.blockers
in patients may
瞪 1J
Rutten
FH。Zuithoff NP,Hak E,et
reduce chronic
[14]
Salpcter SR.Ormiston TM.Salpeter EE.Cardioselective beta-
pulmonary
infarction
elderly
with Coll
BJ,Williamson
PA.Beta
blockers for
asthma:a
double—
obstructive
disease
asthma.J
sword.Lancet。2009.373:104-105.
acute
Cardiol,200l,37:1950.1956.
Natl
ligands
on
airway
murine model of
hospitalizations and
asthma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taking
with beta.
2004,10l:4948-4953.
Acad Sci U S 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12]
DC.et
visits
Callaerts.Ve小Z,Evans KL,Dudekula N,et a1.Effects of
肺功能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的药物
肺功能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的药物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支气管发炎和气道阻塞。
这种疾病会导致肺功能受限,并且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出现。
对于肺功能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合理用药是非常关键的。
在治疗过程中,一些药物可能会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需要避免以下药物:1.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
这类药物可以导致支气管痉挛,加重患者的气道阻塞,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NSAID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非处方药物,例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然而,NSAIDs有时会引发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问题加重,尤其是对于易患哮喘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
3. 某些抗生素:在治疗支气管炎期间,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
这些药物可以对听力和肾功能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4. 神经系统抑制剂:某些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或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等,可以抑制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
对于肺功能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这类药物的使用必须谨慎。
5. 某些镇痛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嗎啡类镇痛药物,如吗啡、可待因等。
这些药物会抑制呼吸中枢,并可能加重呼吸困难。
6. 某些咳嗽抑制剂:患者需避免使用含有对氨基水杨酸酯的咳嗽抑制剂,如伪麻黄碱。
这类药物可以导致呼吸道痉挛,使呼吸困难更加严重。
7. 镇咳糖浆: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含有麻黄碱或伪麻黄碱的镇咳糖浆。
麻黄碱可以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抑制,而伪麻黄碱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加重呼吸困难。
对于肺功能受限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合理用药是确保疾病控制和症状缓解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使用任何药物前,患者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基本病情和过敏史,以便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药物,并定期复诊,以评估疗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β-受体阻滞剂在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几种常见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李莉;高田荣
【期刊名称】《中国误诊学杂志》
【年(卷),期】2001(1)5
【总页数】2页(P782-783)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合理用药
【作者】李莉;高田荣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R969.3
【相关文献】
1.β受体阻滞剂在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 蔡其云;陈莉
2.β-受体阻滞剂在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J], 杨朝品
3.遵循专家共识规范β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解读 [J], 黄峻
4.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下) [J], 刘国树
5.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现状研究 [J], 樊小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慢阻肺治疗新进展
2024年慢阻肺治疗新进展引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呼吸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
慢阻肺的治疗策略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显著的进展,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本文档旨在介绍2024年慢阻肺治疗领域的新进展,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最新的信息和见解。
新型药物疗法肺泡表面活性剂替代疗法肺泡表面活性剂(PS)是维持肺泡稳定性和防止肺泡塌陷的重要物质。
对于部分PS缺乏或功能障碍的慢阻肺患者,肺泡表面活性剂替代疗法(PSRT)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2024年,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新型PS类似物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同时减少 ns 的发生。
抗炎治疗炎症在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
新型抗炎药物如Janus激酶(JAK)抑制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2024年的研究表明,它们可以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并降低ns 的频率。
非药物治疗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慢阻肺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和质量。
2024年的研究表明,特定的呼吸训练程序,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肺活量和呼吸效率。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慢阻肺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的新研究显示,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减少 ns。
综合管理策略慢阻肺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2024年的研究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在慢阻肺管理中的重要性,包括肺科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和营养师等。
此外,患者教育和管理计划的实施也被证明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结论2024年慢阻肺治疗的新进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策略,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然而,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些新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禁用的药物类型和原因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禁用的药物类型和原因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支气管及其分支的黏膜层。
患者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药物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点,有一些药物类型是患者需禁用的。
本文将介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禁用的药物类型以及禁用原因。
1.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Beta-Adrenergic Blockers)是一类药物,作用于心脏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
然而,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支气管收缩,进而加重气道炎症和痉挛,影响呼吸功能。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防止加重呼吸道症状。
2. 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Alpha-Adrenergic Agonists)主要用于收缩血管,提高血压,常见的代表药物为去氧肾上腺素。
然而,使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会导致支气管收缩,使支气管炎症进一步加重,引起气道阻塞加重,从而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呼吸困难加剧。
因此,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应禁用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来避免加重呼吸道症状。
3. 止咳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咳嗽症状较为明显,可能会在夜间咳嗽较剧烈影响休息。
因此,一些患者可能会想要使用止咳药来缓解咳嗽。
然而,大多数止咳药物(包括中枢镇咳药和周围局部镇咳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并不适用。
这是因为止咳药剂会阻止机体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导致痰液滞留,加重炎症和感染。
另外,一些中枢镇咳药还可能引起镇静和嗜睡等不良反应,可能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额外影响。
4.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常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炎的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标签:β受体阻滞剂;应用β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类重要的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部分临床医生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时候因可能产生不良反应而怀有很多顾虑,对β受体阻滞剂应用认识仍有不足,现将其应用现状阐述如下。
1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用途1.1 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最初20多年间,医学界认为此类药物可显著抑制心肌收缩力,诱发心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或加重病情,因此,β受体阻滞剂被禁用于心力衰竭治疗。
在上世纪80年代,医学界对β受体阻滞剂的认知开始转变,逐渐认识到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是心力衰竭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在心力衰竭状态下,心肌β受体持续亢奋,犹如“疲马加鞭”,终将功能衰竭。
β受体阻滞剂可给予β受体“休养生息”的机会,发挥其“生物学治疗效应”,有效阻断交感神经系统作用,并遏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激素和因子激活导致的不良影响。
迄今有关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逾20项,结果一致证实,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力衰竭预后。
目前,国内外专家推荐应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已有充分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上述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益。
1.2 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一开始就与高血压“结缘”。
在上世纪60~80年代,β受体阻滞剂为高血压防治的主要用药。
此后,随着新型降压药物的陆续问世,β受体阻滞剂应用量有所减少和限制。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β受体阻滞剂是降压治疗的一线用药。
国内外专家推荐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作为初始降压药物单用或与其他药物合用。
对于年轻高血压患者,应积极考虑应用此类药物;对于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交感神经活性增高者,应优先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
1.3 心脏性猝死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脏性猝死的益处来源于该药物对心脏和中枢的双重作用。
β受体阻滞剂作用于心脏,可减慢心率、稳定心脏电活动;作用于中枢,可阻断交感神经系统,增强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房性早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2), 2468-247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2347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房性早搏的中西医结合 治疗策略郭楠楠1,罗建江2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2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收稿日期:2023年1月16日;录用日期:2023年2月14日;发布日期:2023年2月21日摘 要房性早搏是肺心病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指南推荐心脏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但比索洛尔会随着使用剂量的增加出现β2受体阻断的现象,从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肺功能恶化,尤其在重度气道阻塞的肺心病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同时比索洛尔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同时,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可能会加重右心衰竭,故指南建议起始剂量要小。
温阳利水定悸方是由《伤寒论》中真武汤、桂枝甘草汤加猪苓、泽泻、葶苈子、丹参、大枣化裁而成,具有温阳利水,宁心定悸之功,既可治疗房性早搏,又可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出现的右心衰竭。
该文就低剂量比索洛尔联合温阳利水定悸方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房性早搏阳虚水泛证疗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一论述。
关键词肺心病失代偿期,房性早搏,比索洛尔,温阳利水定悸方Treatment Strate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Decompensated Cor Pulmonale Complicated with Atrial Premature BeatsNannan Guo 1, Jianjiang Luo 2*1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2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通讯作者。
可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药物排除清单
可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药物排除清单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
针对这种疾病,医生常常会开具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进展。
但是,有一些药物可能会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因此需要被排除在治疗清单之外。
以下是一些可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药物,请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向医生咨询。
1.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
然而,这类药物会阻碍支气管舒张,导致支气管痉挛和气道阻塞。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这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和咳嗽等症状。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般应避免使用β-受体阻滞剂。
2.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SAIDs是一类用于缓解疼痛和消炎的药物,例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
然而,长期使用NSAIDs可能会导致气道炎症加重,增加黏液分泌和支气管痉挛。
这些症状都可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
在使用NSAIDs之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当咨询医生的意见。
3. 非选择性β-受体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这类药物常用于哮喘患者的急性发作,如异丙肾上腺素等。
然而,非选择性β-受体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可能通过刺激支气管收缩来增加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选择其他更为安全的药物。
4. 可引起气道刺激的药物:一些药物,如氨茶碱和吸入性阿托品等,可能会刺激气道,导致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从而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药物。
5. 镇咳药:虽然镇咳药可以缓解咳嗽症状,但并不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咳嗽多是呼吸道的一种保护反应,有助于清除痰液和减少感染风险。
因此,患者使用镇咳药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应,导致痰液积聚,甚至引起感染。
请患者注意,以上只是举例可能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症状的药物,具体的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评估和指导。
如果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β受体阻滞剂是能选择性地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从而拮抗神经递质和儿茶酚胺对β受体的激动作用的一种药物类型。
肾上腺素受体分布于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其受体分为 3 种类型,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和脂肪分解。
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特别是CHF(chronic heart failure,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患者获益更多。
标签:β受体阻滞剂;气道阻塞性疾病;研究进展由于心血管疾病、气道阻塞性疾病都为常见的基本类型,二者多为并存,如此一来就出现起到阻塞性疾病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问题,对于同时存在起到阻塞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是否能应用β受体阻滞剂还存在许多争议[1]。
β受体阻滞剂应用后会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但有可能增强气道反应性或加重支气管痉挛,不少医生对于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还心存顾忌[2]。
为了进一步掌握β受体阻滞剂在起到阻塞性疾病中应用研究情况,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论述。
1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肾上腺素受体分为3种类型,即β1受体、β2受体和β3受体[3]。
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可激动引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加;β2受体存在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可激动引起支气管扩张、血管舒张、内脏平滑肌松弛等;β3受体主要存在于脂肪细胞上,可激动引起脂肪分解[4]。
这些效应均可被β受体阻滞剂所阻断和拮抗。
β-受体阻滞剂主要是与儿茶酚胺对β-受体起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儿茶酚胺的激动和兴奋作用。
β2-受体阻滞剂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增加呼吸道阻力,故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时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
但这种作用对正常人影响较少,选择性β1-受体阻滞药此作用较弱。
然而β2-受体阻滞引起的血管平滑肌收縮可阻止和治疗偏头痛的发作。
β1-受体阻滞可抑制交感神经所引起的脂肪分解,β2受体阻滞则可拮抗肝糖原的分解。
β受体阻滞剂也可分为几大类:①非选择性:包括竞争性组织β1、β2受体类阻滞剂,如普萘洛尔;②选择性:对β1受体亲和力高于β2受体,但这种选择性随剂量增加而衰弱,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及比索洛尔等;③兼有β受体及α1受体阻滞作用类阻滞剂:具有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包括拉贝洛尔、卡维地洛及塞利路尔等。
部分β受体阻滞剂还存在内源拟交感活性,有弱激动效用,可能诱发心率加快不良反应,对心脏保护作用较弱。
药物动力学中将β受体阻滞剂分为脂溶性、水溶性、平衡性清除药物等[5]。
其中脂溶性药物经口服后经胃肠道快速吸收,在肠壁及肝内代谢(即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10%~30%、半衰期短至1~5 h,极易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神经系统,因此中枢副作用比较明显[6]。
水溶性类药物则经胃肠道不能被完全吸收,并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半衰期为6~24 h,而且与其他肝脏代谢药物之间不会产生相互作用,通过血脑屏障较少。
若患者肾小球的率过滤较低,其清除半衰期会有所延长。
脂溶性类药物在防止患者猝死方面优于水溶性药物。
最新的研究表明水溶性类药物在降压时,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风险[7]。
相比之下,脂溶性类药物已经在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的二级预防研究中被证明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比索洛尔作为一种平衡性清除药物,其首过效应相对降低,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等比例经肝肾清除。
2 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2.1在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CHF中的应用COPD是一种常见疾病,与CHF同时发生的概率高达20%~30%。
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COPD合并CHF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实际意义[8]。
国外有研究报道分析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对COPD患者的肺功能影响,结果发现持续性应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并未导致患者肺功能下降,并认为用药是安全的[9]。
Jemtel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合并COPD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用药也是安全的[10]。
国内有项研究也表明β受体阻滞剂用于COPD患者中安全,对控制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都有益。
2.2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心肌梗塞合并COPD患者中有项研究中纳入20多万心肌梗塞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结果显示均受益明显,患者死亡风险下降40%,而这些受益者包括充血性心衰和肺疾病患者、老年患者[11]。
我国也有人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应用后能降低心梗合并COPD患者的死亡率,能将死亡风险控制在单纯心梗患者或哮喘患者的水平,而且不会引起肺功能下降,但中毒COPD患者及重度哮喘患者受益不明显[12]。
2.3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高血压合并COPD患者中有人纳入1966例高血压合并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设置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死亡风险,且用药安全。
Ovcharenko研究表明COPD患者应用奈必洛尔及美托洛尔后肺功能无明显变化,即便是在急性加重期用药也是安全的[13]。
2.4 β受体阻滞剂用于COPD合并血管疾病或青光眼患者中有人对血管外科手术治疗合并COPD患者进行研究,发现高剂量的应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低剂量β受体阻滞剂应用效果不明显。
随访结果表明COPD 患者生活质量并不受β受体阻滞剂用药的影响。
Kaiserman研究了COPD伴有青光眼患者中应用倍他洛尔及噻吗洛尔的情况,并设置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发现患者后期药物干预及住院率增加[14]。
2.5 β受体阻滞剂在哮喘等其他气道反应性疾病中的应用有关β受体阻滞剂在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研究中,β受体阻滞剂用于COPD患者的研究报道多于β受体阻滞剂用于哮喘中的研究,目前,整体的研究结论还是偏向于支持心脏疾病合并轻度或中度哮喘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并认为该用药方案不会降低肺功能。
有研究报道哮喘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有可能导致支气管收缩[15]。
对于存在可逆性气道疾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还可能提高气道反应性、诱发支气管痉挛,口服或吸入β受体激动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反应。
有项meta分析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气道反应性疾病者肺功能的影响,发现患者治疗后FEV1下降,单应用β受体激动剂后FEV1又可逆性完全恢复,同时单记录应用β受体阻滞剂汇导致FEV1低幅度下降,但在持续治疗几天后FEV1基本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对β受体激动剂需求也不会增加,所以认为这类患者可以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但对于重度哮喘患者是否可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6]。
还有人报道不论是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还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哮喘患者不论是否合并COPD在接受药物治疗后的住院风险都有所增加,并认为哮喘患者只能在下述两种情况下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脏疾病风险高于肺疾病风险和β受体阻滞剂用药可降低死亡率合并心脏病患者,如有心梗史或心衰患者[17]。
3 讨论β受体阻滞剂能有效改善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包括合并气道反应性疾病及COPD患者。
有关COPD类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研究已经较多。
目前的研究结果多数支持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但对于重度COPD及重度哮喘类患者要在具体评价用药风险及受益率之后再做考虑[18]。
目前来说,β受体阻滯剂临床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利用率低及用药剂量。
虽然研究中β受体阻滞剂的用药安全性较高,并认为其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源于合并青光眼,但是临床实践中具有用药适应症的患者真正用药率并不高。
有资料显示临床心脏病伴有COPD患者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只有16%,大部分患者丧失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获益的机会。
总的来说,鉴于研究中多使用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也就成了临床首选,而对于非选择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还需慎重。
参考文献:[1]徐婷娟,胡世莲,沈干,等.β受体阻滞剂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19-22.[2]杨麟,孙向军,王淑贤.急性心肌梗死应用β-受体阻滞剂调查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7):845-846.[3]谭志胜.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脑钠肽、细胞因子的对比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4):90-92.[4]汪铮,陈孝谦,马利军,等.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3):1006-1011.[5]寿丽华,李洁,蒋彩芬,等.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医刊,2014,49(3):54-55.[6]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3):147-150.[7]陈玲华.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2013,7(12):273-274.[8]李倩.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120-121.[9]李喜元,从洪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1):98-100.[10]Jemtel TH,PadelettiM,Jelic 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challenges in patientswith coexiste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J].J Am Coll Cardiol,2007,49 (2):171-180.[11]Velayutham PK,Adhikary SD,Babu SK,et al.Oxidative stress -associated hypertension in surgically induced brain injury patients:effects ofβ-blocker and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J].J Surg Res,2013,179(1):125-131.[12]林枫.β受体阻滞剂与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10):923-925.[13]Ovcharenko SI,Litvinova IV,Mikolkin VI. Administration of cardioselective beta-adrenoblockers in patient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 and/or ischemic heart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bronchoobstructive syndrome[J].Ter Arkh,2007,79(9):12-18.[14]Kaiserman I,Fendyur A,Vinker S.Topical beta blockers in asthmatic patients-is it safe[J]. Curr Eye Res,2009,34 (7):517-522.[15]施静,罗勇.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5):898-900.[16]郭磊,章晓君,唐明明.β-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09,49(40):107-108.[17]沈法荣.β受体阻滞剂临床选择: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7):619-621.[18]王金泉,徐英勇,王燕,等.β1受体阻滞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