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人自然社会说课讲解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和社会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自然和社会是人类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在社会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的基本概念:自然界的事物、自然规律、自然资源等。
2. 社会的基本概念:社会的组成、社会规则、社会关系等。
3.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依赖自然、人类影响自然、人类保护自然等。
4. 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社会规范、社会责任等。
5.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共生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自然的基本概念2. 第二课时:社会的基本概念3. 第三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4. 第四课时:人与社会的关系5. 第五课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小组讨论效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协作等。
4.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合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对整个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活动1. 自然探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自然探索,观察植物、动物和自然环境,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热爱。
2. 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制作手工艺品: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艺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4. 举办主题班会:定期举办以自然和社会为主题的班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人自然社会

有趣的风俗活动(第一课时)陈施 | 二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教案 | 2009-3-1 11:00:45 | 收藏 | 阅读330次.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舞龙、踩高跷、泼水节等民族风俗活动中学习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及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启发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教学内容:舞龙踩高跷泼水节.教学实录:1舞龙(配乐)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舞龙吗?生:“看过”,“电视上看过”师:舞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
在我们自己家乡也有这个项目。
人们经常用舞龙来庆祝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那么,作为龙的传人,你们想不想自己玩玩,做个舞龙高手呢?生:想!师:太好了。
举起你身旁的“威龙”我们一起试试吧。
学生自主的以小组形式随教师一起舞龙。
你左我也左,你右我也右,你走我也走……一个个模仿的还真快。
师:刚才同学们舞的还真不错!可是都是跟老师做的。
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出点新花样、新图形呀?生:能!师:真的吗?好,我们就比一比,看哪一组想出的花样最多而且最有精神。
组长马上组织队员讨论跑那些图形,怎么跑。
“s”形,“8”形,“N”形,螺旋形,波浪形……真是五花八门,俨然一副龙腾图。
我让表现较好的小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并让其他小组作出评价。
嘿,表演的同学个个争先恐后,精神饱满,评价的同学也说的头头是道,掌声此起彼伏。
2踩高跷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
你们知道这舞龙用的木棒叫什么吗?生:“不就是木棍嘛”,“长脚”,“高跷”师:对了,它叫高跷。
在我国踩高跷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在许多地方人们都以这种舞蹈形式庆祝节日。
今天,我们也来一起玩玩吧。
很快,学生们每人一副高跷在操场上跃跃一试。
不会的模仿会的同学。
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就是上不了“架”。
师:真棒。
很多同学都会走了。
谁能告诉我,踩高跷怎样才能走的稳?生:“两手紧夹高跷”、“两脚紧跟高跷移动”、“身体重心不能太向前或向后”师:回答的真好。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第一课有趣的风俗活动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人自然社会二年级上册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舞龙、踩高跷、泼水节等民族风俗活动中学习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2、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及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启发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增强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教学内容:舞龙踩高跷泼水节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师:同学们,我们知识每个地方都有它自己的风俗活动,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书上有哪些地方的风俗活动让我们来学习。
展示书上的四副有关传统风俗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描述一下,然后教师自己再多描述。
二、逐步深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舞龙吗?生:“看过”,“电视上看过”师:舞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
在我们自己家乡也有这个项目。
人们经常用舞龙来庆祝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那么,作为龙的传人,你们想不想自己玩玩,做个舞龙高手呢?生:想!师:太好了。
举起你身旁的“威龙”我们一起试试吧。
学生自主的以小组形式随教师一起舞龙。
你左我也左,你右我也右,你走我也走……一个个模仿的还真快。
师:刚才同学们舞的还真不错!可是都是跟老师做的。
你们能不能自己想出点新花样、新图形呀?生:能!师:真的吗?好,我们就比一比,看哪一组想出的花样最多而且最有精神。
(学生表演)师:看来大家玩的真开心,那么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很多风俗活动中,跟龙有关,不信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呈现书上的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三、逐步渐进师:既然大家知道这些风俗活动与龙有关,那么你听说过这些传统风俗活动中的故事吗?现在老师就讲给大家听一听哦!(师讲故事,学生认真聆听)师:还有几个故事,老师希望由你们讲给同学听好不好,下节课我们来听听其他的故事吧!课后总结:师:今天你有学到什么吗?第二课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教学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人自然社会二年级上册第4~5页内容。
人自然社会教案

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掌握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培养保护环境和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
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教学(约10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标题“人自然社会教案”,引导学生思考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提问一些启发性问题,如:- 什么是人?- 什么是自然?- 什么是社会?- 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有什么关系?Step 2:讲授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约2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解释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社会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
Step 3:介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约3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介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探讨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
分析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Step 4:讲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约30分钟)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并探讨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Step 5:培养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意识(约30分钟)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意识。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关心弱势群体,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热情。
四、教学评价:1.讨论和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2.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短文,以展示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理解。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城市的环境保护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邀请环保人士或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实践案例;3.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实践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的理念。
人自然社会教案

人自然社会教案【篇一: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洪菲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大部分学生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已得到了一些知识,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积极举手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但有少数几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人、自然、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
二、教材分析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二年级共有26课,主要涉及《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中“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五大主题的内容。
各主题的课文安排如下:浙江沿革:《有趣的风俗活动》、《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浙江环境:《我们的生活环境》、《新鲜空气在哪里》、《噪声危害大》、《我们的好朋友》;浙江文化:《王羲之和王献之》、《大画家王冕》、《多才多艺的徐文长》;浙江经济:《浙江的江河》、《浙江的农特产》、《美丽的千岛湖》;和谐浙江:《校园里的“红灯”》、《告别恶作剧》、《我从哪里来》、《窗户和阳台》、《小心无形的杀手》、《“电老虎”摸不得》、《小物品大麻烦》、《吃得安全》、《野外安全知多少》、《擦伤、割破后怎么办》、《游泳安全常识》、《溺水的预防和处理》、《我爱人民解放军》、《军事小常识》每课的编写特点:由于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本册教材采用图文结合。
以图为主组织编写,编写中突出教材是学生的学本,强调活动性与体验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认知、感受、了解相关的知识,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
我们这学期选择13课内容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一、教案名称: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我们的地球》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如地球的大小、形状、位置等。
b.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c.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大小和形状b. 地球的位置和构造c. 地球的环境问题3. 教学方法a. 图片展示:通过地球的图片,让学生对地球有直观的认识。
b. 视频播放:播放地球相关的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基本情况。
b. 讲解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利用图片和模型,讲解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c. 讲解地球的位置和构造:利用地球仪等教具,讲解地球的位置和构造。
d. 讲解地球的环境问题:介绍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污染等。
e.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环境。
f.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环境,思考如何保护地球。
二、教案名称: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二章《我们的家园》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园,知道家园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
b. 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家园环境的意识。
c. 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家园的地理位置b. 家园的自然环境c. 家园的环境问题3. 教学方法a. 图片展示:通过家园的图片,让学生对家园有直观的认识。
b. 视频播放:播放关于家园的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c.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园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教学步骤a.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园。
b. 讲解家园的地理位置:利用地图等教具,讲解家园的地理位置。
c. 讲解家园的自然环境:介绍家园的自然环境,如山脉、河流、气候等。
d. 讲解家园的环境问题:介绍家园面临的环境问题,如污染、生态破坏等。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环境,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我们的生活环境:地球上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
2.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地球上的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2.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认识,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3. 游戏:组织学生进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角色扮演游戏,增强学生的体验。
第二章: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含义: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个性。
2. 尊重他人的表现: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不嘲笑他人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讨论:让学生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3. 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尊重他人的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章:关爱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2. 关爱环境的方法: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保护植物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如何关爱环境。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关爱环境。
第四章:合作与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合作与分享的含义:共同努力、分享成果。
2. 合作与分享的表现:团队活动、分享自己的东西等。
教学活动:1. 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合作与分享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合作与分享的意义。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社会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心社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2. 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社会制度、社会规范以及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案、PPT、教学视频、实践活动素材等。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有利于学生展开讨论和实践活动。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 讲授新课: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教育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和社会行为,评价教学成果的长效性。
人,、自然、社会(教案)二年级颜小红

人、自然、社会(教案)二年级第1课我们的好朋友学习目标: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关爱小动物,热爱自然,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知识了解:1、世界动物日。
“世界动物日”源自13世纪早期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
他当年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与动物建立了“兄弟姐妹”般的关系,为人类与动物建立正常文明的关系做出了光辉的榜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代表和人类深刻认识自然和宇宙的先驱者之一。
圣·弗朗西斯一生的工作被证实由10月4日开始,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10月4日定为“世界动物日”。
2、动物福利法。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把动物当作私人财产或商品,可以随意虐待、捕杀,以致很多动物不断地走向灭绝和天性扭曲。
1822年,马丁提出的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马丁法令”获得通过,这是首次以法律条文形式规定动物的利益,保护动物免受虐待,是动物保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11年,英国颁布了动物保护法,并陆续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园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保护法等很多专项法律。
1980年以来,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先后在动物福利方面立法,WTO规则中也写入了动物福利条款。
我国已经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检疫法》等单行法,现在正在构建一部专门的、完整的动物保护总括性法律。
教学过程:1、在吟诵歌唱中激发情感。
动物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好朋友,生活中有许多和动物有关的诗歌、儿歌、歌曲,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这类诗歌、儿歌、歌曲。
课中,让学生背一背动物诗歌,如崔道融《鸡》、罗隐《蜂》、欧阳修《画眉鸟》等;让学生读一读动物儿歌,如《小鸭子》、《小老鼠上灯台》、《老鸡说小鸡》等;让学生唱一唱动物歌曲,如《动物说话》、《小猴子》、《数鸭子》等,让学生在吟诵歌唱中激发起爱护动物的情感。
2、在讲述故事中增强情感。
在人类与动物长期相处的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爱护动物的感人故事。
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收集故事,课中让学生宣讲故事,使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教育,增强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2.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活动:1. 观看自然环境的照片,让学生描述所见到的景象。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体验自然环境。
3. 让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业:1. 绘制一幅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物。
2. 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小短文。
第二章:人与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
教学内容:1. 社会环境的基本构成。
2. 社会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人类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4. 如何在社会环境中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活动:1. 观看社会环境的照片,让学生描述所见到的景象。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社会环境。
3. 让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4. 讨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与人和谐相处。
作业:1. 绘制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社区景象。
2. 写一篇关于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的小短文。
第三章:家庭关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家庭中与人相处。
教学内容:1. 家庭关系的基本构成。
2. 家庭关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如何在家庭中与人和谐相处。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了解家庭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角色扮演,体验家庭关系。
3. 讨论如何在家庭中与人和谐相处。
作业:1. 绘制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家庭成员肖像。
2. 写一篇关于在家庭中与人相处的小短文。
第四章:学校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年级自然与社会教案

二年级自然与社会教案自然与社会教案【课程名称】:自然与社会【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和社会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3. 促进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一、自然界和社会的区别和联系1. 自然界:自然界是指没有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包括大气、地壳、水、生物等各个方面。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
2. 社会:社会是指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组织和关系,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
通过观察社会的现象,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运行规律。
3. 自然界和社会的联系:自然界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同时也在不断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资源。
二、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现象1. 自然界观察:学生可以观察天空中的云彩变化、树叶的颜色变化、动物的行为等自然界的现象,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提高对自然界的认知。
2. 社会观察:学生可以观察家庭中的生活规律、学校中的组织方式、社区中的交通现象等社会的现象,通过观察和记录来提高对社会的认知。
三、自然界和社会的思考与探索1. 自然界的思考: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夏天会有雷电、为什么冰会融化等现象。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解答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2. 社会的思考:通过引导讨论和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会结成家庭、为什么需要学校等社会现象。
鼓励学生畅想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自然界和社会的区别和联系1. 教师简要介绍自然界和社会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属于自然界还是社会。
3.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理解。
4. 教师总结并强调自然界和社会的联系。
二、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现象1. 分发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
2.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气候、资源、生态等。
3.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污染、破坏、保护等。
教学活动:1. 观看自然风光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讨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作用。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
作业布置:1. 回家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 想一想,自己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第二章:人与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社会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1. 社会环境的基本构成: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
2.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教育、文化、价值观等。
3. 人类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合作、竞争、冲突等。
教学活动:1. 讨论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融入社会。
作业布置:1. 回家后,观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 想一想,自己能为关爱他人做些什么,写在日记本上。
第三章:人与他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共处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1. 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
2. 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情感、行为、心理等。
3. 人类活动与他人关系的影响:沟通、合作、冲突等。
教学活动:1. 讨论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2.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与他人关系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合作共处。
作业布置:1. 回家后,思考自己在家庭、学校、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记录下自己最珍惜的部分。
最新人·自然·社会(二年级)第2课《我们的生活环境》说课材料

如果你看到这些现象,你会怎么办?
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 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做一些事情。那么如 何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 周围的环境?
不在墙上乱画
见到邻居主动问好
要爱护公共设施
爱护花草树木
为了让我们生活的地方 更美丽、方便、温暖,我们 还能做些什么?
主动擦黑板
随手扔垃圾
帮助老人
不随地吐痰Leabharlann 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草坪
保护树木
帮助盲人
课堂总结
我们都生长在同一个地球上,为了创建 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我们要从自己做起, 保护它,爱护它。只有我们人人动手,建设、 保护好我们的家园,才能让天更亮,水更清, 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
课后作业
利用废物制作玩具及自制环保小 画册,举办班级环保作品展示活动。
谢 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社会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解析

社会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解析一、引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而广泛的命题,它涉及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与发展。
在社会二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解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命题。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概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人类依赖自然环境的资源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自然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复杂而紧密的互动关系,需要我们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三、认识自然环境1. 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气候、地理、生物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体。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实地考察等方式带领学生直观地感受和认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2. 探究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并展开讨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具体案例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负面影响,保护自然环境。
2. 农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通过教材案例和实地观察,让学生了解农业活动对土地、水资源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团体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案例和生活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节约能源和资源对环境和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六、结语通过以上的教学解析,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中积极保护自然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

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认识人与自然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2. 教学内容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c. 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a. 图片展示b. 小组讨论c. 角色扮演4. 教学活动a. 展示不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片b. 学生分组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c.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保护自然资源的场景5. 作业让学生绘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作,并写上自己对保护自然的感悟。
第二章:了解社会环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认识到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教学内容a. 社会环境的定义b.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c. 适应社会环境的方法3. 教学方法a. 小组讨论b. 情景模拟c. 分享个人经历4. 教学活动a. 学生分组讨论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b.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c. 邀请学生分享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的经历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成长过程,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环境。
第三章:培养良好习惯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学会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2. 教学内容a. 良好习惯的定义b. 良好习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c. 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3. 教学方法a. 小组讨论b. 分享个人经历c. 制定个人计划4. 教学活动a. 学生分组讨论良好习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b. 邀请学生分享个人培养良好习惯的经历c. 学生制定个人培养良好习惯的计划5. 作业让学生根据个人计划,持续培养一个良好习惯,并在下节课分享成果。
第四章:学会与人沟通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
2. 教学内容a. 沟通的定义b. 沟通的重要性c. 有效的沟通技巧3. 教学方法a. 角色扮演b. 小组讨论c. 分享个人经历4. 教学活动a.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有效沟通的场景b. 学生分组讨论沟通的重要性c. 邀请学生分享个人有效沟通的经历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一次自己成功运用沟通技巧的经历,并总结沟通的重要性。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爱他人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自然与社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关注和热爱。
2. 第二课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3. 第三课时:人类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
4. 第四课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资源的珍贵和环境的脆弱。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和资源。
5. 第五课时:关爱他人,传递温暖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行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小组讨论所需的材料。
3. 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六、第六课时:探索生态系统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运作。
观潮说课稿

人自然社会说课稿
以下是一份关于“人自然社会”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等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人自然社会”,大家先说说你们对自然和社会都有什么印象呀?
生 1:自然有很多漂亮的风景,像大山、大海。
生 2:社会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多人。
师:说得很好。
那大家想想,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3:我们生活在社会里,也生活在自然中。
师:对呀,它们其实是紧密相连的。
那如果自然被破坏了,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生 4:可能会没有干净的水喝,空气也不好了。
师:没错,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来保护自然呢?
生 5:要节约用水。
生 6:不乱扔垃圾。
师:非常棒,那我们在社会中又应该怎么和他人相处呢?
生 7:要互相帮助。
师:很好,同学们都很棒。
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人与自然的视频。
(播放视频)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教学,学生对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但在引导学生将意识转化为行动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今后教学中可增加更多实践活动。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第1课窗户和阳台学习目标:知道家中存在着窗户、阳台等安全隐患的处所,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懂得在窗户、阳台等地方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1、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学前,可以让学生通过看报纸、看电视、问家人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的事故材料,使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中,结合教材“窗户和阳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享受,同时也带来了危险”这一内容,让学生交流课前所收集到的材料。
2、反思行为,拓展延伸。
在教学“在窗户边、阳台上,我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危险事”时,除了让学生对照教材中所例举的四种常见的危险行为进行自我检查外,再结合教材中“窗户边和阳台上还有哪些危险的事”这一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窗户边、阳台上有没有做过其它的危险事。
而且,结合家居安全预防坠落这一主题作进一步拓展探究,如在家登高取物时的安全,走家庭楼梯时的安全等,从而更好地加强防摔、防坠的意识。
3、联系生活,安全检查。
开展一次窗户和阳台安全大检查的实践活动,查一查窗台和阳台上的玻璃是否稳固、花盆有没有防坠落的措施、阳台上的栏杆高度是否达到有关规定(按照《住宅设计规范》,多层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米,高层不应低于1.10米)等,并填写检查表:开展一次大讨论,围绕装防盗窗的利弊、怎样安装才是真正的安全等话题,让学生展开辩论。
课程资源1、窗边削铅笔,笔落人也落。
2003年9月6日上午10时15分左右,杭州市某汽配市场东区客商云集。
突然,一个小女孩从三楼坠落,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一位市场保安立即赶来,抱起摔伤的小女孩,和小女孩的父母一起把她送到了邵逸夫医院。
据说是小女孩站到椅子上,趴在窗边削铅笔,铅笔从手中滑落,她伸手去抓铅笔时不小心坠落。
经检查,小女孩的颅骨和左股骨发生骨折,幸好没有生命危险。
2、灌木挡了下,捡回一条命。
2004年2月6日,家住杭州三塘北村一个6岁小女孩从六楼阳台跌落,幸亏落地时被一丛灌木挡了一下,捡回一条命。
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

1、走路的安全[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
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不要在马路上玩等。
[背景知识]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
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
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
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
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
放学时应排路队。
……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
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
[教学过程]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
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活动指导。
活动一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
请孩子们讨论。
活动二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三我们怎么过马路?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
(1)过街天桥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
2、横穿马路要走地下通道。
(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
(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
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
(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2、我的家[教学目标]1. 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
2. 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
3. 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
[背景知识]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
二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讲述

第1课有趣的风俗活动教学目标:1、知道划龙舟、斗牛、龙灯舞等传统风俗活动,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2、通过多种方式了解传统的风俗活动,提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什么叫风俗活动?2、今天我们来讨论下有哪些有趣的风俗活动?二、交流书中的风俗活动1、请你打开课本看看,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样风俗活动?2、你有看到过这些风俗活动吗?3、请你仔细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中热闹的活动场景。
4、播放相关图片和录像:舞板凳龙5、说说板凳龙的传说。
5、你见过这些风俗活动吗?说说你的看法吧。
三、交流风俗活动的资料1、请同学们把课外查阅的资料拿出来分享。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四、探究与龙有关的风俗活动1、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风俗活动都和龙有关,除了书中的奉化布龙、绍兴龙舟、浦江板凳龙、长兴百叶龙,还有平湖九彩龙、安吉化龙灯、临海大田板龙,为什么这么多风俗活动都与龙有关呢?2、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这么多风俗活动都与龙有关。
第2课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教学目标:1、了解踩高跷、滚铁圈、抽陀螺、丢手帕等传统游戏活动,激发热爱体育运动的兴趣。
2、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积极参与有益的游戏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一、走进传统游戏1、你们平时下课在学校都玩些什么游戏呢?2、你玩这些游戏时心情如何,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玩的呢?3、我们书上也介绍了一些好玩的游戏,让我们去看看。
4、交流:书上讲了哪几种有趣的游戏?5、这些游戏你玩过吗?是怎么玩的呢?6、是呀,老师小时候也玩过这类游戏。
你玩的时候心情如何?二、体验传统游戏1、抓子儿游戏体验A了解抓子儿游戏的玩法。
B四人小组玩一玩抓子儿的游戏。
C说说玩这个游戏的感受。
2、踩高跷、滚铁圈(机动环节)A 到操场上体验。
B请有经验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
提醒注意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结婚了,怎么就会有你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边看边解释。
爸爸体内的精子进入妈妈体内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内膜开始孕育,长大后就成了你。这时你在妈妈肚子的家生活着
教学过程:
三、游戏导入。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捏住自己的鼻子,提出:“当你憋不住了,再松手,好吗?”提问:“刚才的游戏,你们有什么感觉?”
此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周围空气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导入本课学习,教师提问:
1、你知道哪些地方的空气特别新鲜?
2、你能说说呼吸新鲜空气的感觉吗?
此活动要引导学生说出在新鲜空气的环境中有许多感受,如人会感到舒服、
人的心情会特别好等等。
四、活动指导。
活动一组织讨论
1、如果整天把教室的门窗关起来,人会有什么感觉?
2、如果……,人会有什么感觉?
活动要引导学生说说在空气不新鲜的环境中,人有哪些直接的感受。初步认识不新鲜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
活动二组织交流
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地方的空气是不新鲜的?
4、胎儿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先看课本,结合教学挂图,谁来说一说胎儿的发育过程。。
解释“十月怀胎”的意思。
6、讨论题:
(1)我是从妈妈肚脐眼里蹦出来的吗?
自学——讨论——交流(交流时分性别个别交流)
(2)我是妈妈生的,为什么长得像爸爸?
自学——讨论——大组交流,弄清楚遗传基因在起决定作用。
三、联系板书,总结全文。
教室里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如果空气污浊,则容易使人大脑昏沉,目眩恶心,大大降低教学效率。据调查,每名学生在安静学习时平均呼出的气体中有0.4%的二氧化碳,每小时从皮肤和肺部要散出约40克的水蒸气和60 — 100卡热量。在平均有几十名学生的教室中,如果没有新鲜空气流入,室内空气就会浑浊不堪,给师生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可以说一说、写一写。
3、全班交流,你的环保好办法。
三、争做环保小卫士
1、使用环保袋,少用塑料袋;使用降解塑料餐盒;
2、尽量做垃圾分类,有效回收可再利用资料;
3、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4、参加环保宣传,向长辈宣传你的环保想法;
5、节约纸张,节约粮食……
6、小结:希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做一名环保小卫士。是十几天不吃饭,虽然他们的健康会受到损害,但生命依然能够维持。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他立刻会遭到死亡的威胁。
人要生存,就要呼吸。所谓呼吸,就是指人的肌体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人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氧气来自空气中。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氮,其中氧占20%以上,氮占70%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氖等气体。人类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一旦空气受到污染人,人们吸进这种不洁净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一、增强感知,促进体验
1、今天,老师带你们逛逛我们的校园。(带学生到校园葡萄架下、花坛边、校园喷水池前的一排树等),去看一看、嗅一嗅、听一听。
2、刚才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花香、绿绿的树……)
3、是呀,我们学校的环境很舒适,请你打开书本,上面有很多照片,请你看看,你最喜欢哪幅图呢?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谁来说一说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
四、联系实际,增强体验。
今天是某某的生日,课前大家准备了许多精致的礼物,现在我们一起送给他,祝某某生日快乐,同时也祝贺张进的妈妈生活快乐,健康幸福,越活越年轻。请某某同学把我们的心愿转告您的妈妈:妈妈,您辛苦了。
五、巧设情境,指导行为。
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是很辛苦的,如果说明天是你的生日,让你给父母写封信,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地思考一下,作为今天课后的任务,看谁完成的最出色。
()学科第()册第()单元设计者()授课教师()
教材内容
2、我们的生活环境
上课日期
年月日
总()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知道日常生活需要阳光、水、植物等,逐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2、了解并实践环境保护方面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2、今天是某某同学的生日,有谁知道九年前的今天又是谁的受苦受难日呢?(张进的妈妈)。(对。)
3、每当我们每个人过生日时,有没有想过:“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今天我们和大家共同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我从哪里来。
二、学习课文,掌握新知。
1、每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爸爸妈妈总是笑着说:“你呀,是妈妈从田埂边拾回来的,你们相信吗?”“不信”。“对,我们不是一棵小草,是田埂上随便长出来的,而是爸爸妈妈相爱的结晶。
4、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呢?
5、茂盛的树木,葱绿的小草,洁白的鸽子,真是景色宜人呀!仿佛还闻到一阵阵的花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你觉得舒服吗?
6、为什么不喜欢最后一幅图呢?
这条小溪里全都被丢满了垃圾,看着就脏脏的,好像还能闻到一股臭味,真不舒服!
二、树立环保意识
1、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有前面几幅图中的好环境呢?
《人.自然.社会》
二
年
级
()学科第()册第()单元设计者()授课教师()
教材内容
1、我从哪里来
上课日期
年月日
总(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每个人的发育、生长过程。
重点难点
懂得母爱的伟大,长大后要报答爸爸妈妈的养育之恩。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生日歌),同学们,今天是4月8日,是我们班某某同学的9岁生日,我们大家为他庆祝生日好不好?大家齐声说:“好”。齐唱生日歌。
()学科第()册第()单元设计者()授课教师()
教材内容
3、新鲜的空气在哪里
上课日期
年月日
总()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怎样使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的活动,初步了解新鲜空气和我们的健康
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点难点
初步懂得空气应该保持新鲜、不应受污染,逐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室里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