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b9df7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4.png)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教学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
2. 细胞内的呼吸器官
3.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作用、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4. 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
教学目标:
1. 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和过程
2. 掌握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和各阶段的功能
3. 知道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图表或实验案例引导学生讨论细胞呼吸的作用
2. 教学: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基本过程,介绍细胞内的呼吸器官
3. 实验:通过简单的模拟实验或视频展示,让学生观察细胞呼吸的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5. 总结:回顾细胞呼吸的重点,强调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教学资源:
1. 课堂板书、PPT等教学工具
2. 实验材料和视频资料
3. 练习题和答案解析
评价方式:
1. 课堂参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等
2. 练习题考核:学生对于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延伸拓展:
1. 细胞呼吸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
2. 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 呼吸链中氧气的作用
教案结束。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d0849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7.png)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一、教材内容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
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细胞的呼吸作用教案及教学反思
![细胞的呼吸作用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ba9fe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1.png)
教案:细胞的呼吸作用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细胞呼吸的定义和意义。
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的意义。
使用图片和动画展示细胞呼吸的过程。
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功能和能量需求。
提出问题:“细胞如何获取能量?”引发学生思考。
使用图片和动画展示细胞呼吸的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1.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总结报告,评估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第二章:有氧呼吸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有氧呼吸的深入理解。
2.2 教学内容有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有氧呼吸的产物和能量释放。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法,深入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使用实验视频和动画展示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
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有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播放实验视频,展示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模拟,体验有氧呼吸的过程。
2.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第三章:无氧呼吸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无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培养学生对无氧呼吸的深入理解。
3.2 教学内容无氧呼吸的定义和过程。
无氧呼吸的产物和能量释放。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法,深入理解无氧呼吸的过程。
使用实验视频和动画展示无氧呼吸的实验过程。
3.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播放实验视频,展示无氧呼吸的实验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模拟,体验无氧呼吸的过程。
3.5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无氧呼吸的理解。
第四章:细胞呼吸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程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1d29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5.png)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课程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2.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产物;3.理解细胞呼吸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4.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来探究细胞呼吸过程。
教学内容:1.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2.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3.细胞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水和能量;4.细胞呼吸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1.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2.理解细胞呼吸对生物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呼吸的产物在细胞内的作用;2.掌握细胞呼吸的详细过程。
教学方法:1.讲解结合实例分析;2.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则有关细胞呼吸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了解到细胞呼吸的重要性。
二、讲解细胞呼吸概念和过程1.介绍细胞呼吸的定义和过程;2.讲解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观察1.组织学生进行细胞呼吸实验,观察产物的生成和能量释放过程;2.分析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产物在细胞内的作用。
四、总结和讨论让学生总结细胞呼吸的重要性和意义,展开讨论,加深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知识的掌握。
教学工具:1.视频或图片资料;2.实验器材。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细胞呼吸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扩展延伸:可以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或实施更深入的细胞呼吸实验,拓展学生对细胞呼吸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d4a60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0.png)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模板
课程内容: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掌握细胞呼吸的主要反应和产物,了解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色素氧化酶系统。
教学难点:线粒体色素氧化酶系统的复杂反应过程。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实验用品:酵母、糖水、试管、滤纸、氢氧化钠、酚酞指示剂
3. 教学资源:细胞呼吸的动画、实验视频等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作用,并与光合作用进行比较。
二、示范实验
1. 展示细胞呼吸实验的步骤和原理,让学生观察酵母呼吸的过程。
2. 解释酵母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其他产物。
三、介绍细胞呼吸反应过程
详细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线粒体色素氧化酶系统,让学生了解
不同阶段的关键反应和产物。
四、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讨论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和相关性。
五、实践操作
让学生进行细胞呼吸反应的模拟实验,观察反应过程并记录产物,加深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六、总结与评价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细胞呼吸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评价。
七、课堂延伸
布置相关阅读和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细胞呼吸的研究和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深入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在课堂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8644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4.png)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备课教案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细胞呼吸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
3. 掌握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4. 能够分析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细胞呼吸的方程式。
教学难点: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葡萄糖、试剂、试管等
3. 细胞呼吸示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引导学生理解呼吸过程中ATP的合成。
2. 展示细胞呼吸的方程式,帮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20分钟)
进行细胞呼吸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细胞呼吸产生的结果,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过程的理解。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让学生讨论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总结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细胞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细胞呼吸的教案
![细胞呼吸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3046d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6.png)
细胞呼吸的教案教案题目:探索细胞呼吸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作用;2. 了解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糖解、常规呼吸和氧化磷酸化;3. 掌握细胞呼吸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教学资源:1. 教科书《生物学教材》或其他相关参考书籍;2. 幻灯片或黑板;3. 学生实验室用具:试管、试剂等。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幻灯片或黑板引入本课话题,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否知道人类及其他动物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2. 等待学生回答,并引导他们思考身体内发生的过程。
知识展示:1. 介绍细胞呼吸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细胞通过氧气和食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2. 列出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常规呼吸和氧化磷酸化,并解释每个阶段的作用和产物。
3. 展示并讲解细胞呼吸的方程式:葡萄糖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能量。
4. 强调细胞呼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依赖氧气供应。
实验演示: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到细胞呼吸所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
2. 准备一个试管装满酵母、糖和温水的溶液,用气球封住试管口,并将试管倒置放在一个水槽中。
3. 学生观察到数分钟后,气球会逐渐膨胀,说明酵母通过细胞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并将其收集在气球中。
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组,并提供一些问题供小组讨论,如:“什么情况下细胞呼吸最活跃?”,“为什么运动后我们会感到口渴?”等。
2.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交流观点,扩展他们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概念检测:1. 分发练习题册或由学生在笔记本上回答一些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问题,包括方程式计算和扩展思考问题。
2. 收集学生的答案,检查他们对细胞呼吸概念的掌握程度。
总结:1. 回顾课堂上学到的关键概念和实验结果,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2. 强调细胞呼吸在生物体内产生能量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个简单的观察实验,观察不同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活跃程度,并整理实验结果。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e8b7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a.png)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2.了解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3.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了解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细胞通过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并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ATP分子的过程。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1 糖解作用糖解作用也称为糖分解作用,是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有氧呼吸的第一步。
其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三碳糖(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
在这个过程中,糖分子中的部分能量会被释放,并且一部分能量将被储存在NADH和FADH2分子中。
2.2 肯德尔循环肯德尔循环也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步。
在这个过程中,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进入线粒体的内质网,被氧气氧化。
在此过程中,它们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ATP。
2.3 氧化磷酸作用氧化磷酸作用也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有氧呼吸的最后一步。
在线粒体的内质网上,氧气参与反应,将NADH和FADH2转化为ATP。
在此过程中,三个分子的ADP通过与线粒体中的磷酸酯化为三个分子的ATP。
3. 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ATP4. 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糖分子被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ATP能量。
这些能量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传递到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细胞呼吸的能量也可以被应用到许多实际场景中,如发电、发动机等。
五、教学方法1.授课法。
2.板书法。
六、教学评估1.作业评估。
2.课堂交互评估。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详细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详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ece84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18.png)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详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呼吸过程及其重要性。
2. 描述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3. 掌握细胞呼吸对供能的作用。
4. 探讨细胞呼吸与糖、脂肪、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糖解过程。
3. Krebs循环。
4. 氧化磷酸化。
三、教学过程:
1. 授课环节
(1)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对细胞生存的必要性。
(2)简要介绍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及其在细胞呼吸中的作用。
(3)设计实验或观察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实际影响。
2. 实验或观察环节
(1)让学生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呼吸的速率变化。
(2)让学生观察植物叶片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对比。
(3)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一些简单的细胞呼吸相关实验,如测量ATP生成量的变化等。
3. 总结反思环节
(1)引导学生总结细胞呼吸的整个过程,并探讨细胞呼吸与糖、脂肪、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2)鼓励学生思考细胞呼吸在供能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四、课堂延伸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不同难度的拓展内容,如深入探讨细胞呼吸与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关系,或介绍细胞呼吸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等。
五、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或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4篇)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2df8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c.png)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4篇)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1一、目标专题:必修课本1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更改概况:本章旧人教版内容包括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等八个内容。
新教材内容变更为: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
二、《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类型、场所、生理意义、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
2、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区别和联系。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读书及与教师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理解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通过学生讨论对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培养学生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和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比较的思考能力。
4﹑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使学生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2﹑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顾旧知“糖类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设疑“储存在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如何转变为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开篇引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引出细胞呼吸。
2,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__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初中细胞呼吸教案
![初中细胞呼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87b2b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d.png)
初中细胞呼吸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3. 理解细胞呼吸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教学难点:1. 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动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提问:细胞是如何获取能量的?引入细胞呼吸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讲解有氧呼吸的过程:糖解、Krebs循环、电子传递链。
4. 讲解无氧呼吸的过程:糖解、乳酸发酵或酒精发酵。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应用和意义。
2. 分析运动员运动时的肌肉细胞呼吸。
3. 分析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或啤酒的过程。
四、课堂互动(5分钟)1. 学生提问和解答疑问。
2. 学生小组讨论: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五、总结与作业(5分钟)1. 总结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2. 强调细胞呼吸的意义和应用。
3. 布置作业:绘制细胞呼吸的过程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和过程,以及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在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提高了课堂氛围。
作业布置旨在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记忆。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实验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细胞呼吸的机制和应用。
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24e23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9.png)
细胞呼吸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细胞呼吸1.目标:- 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 描述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
- 解释细胞呼吸如何转化为能量供应。
- 掌握和应用细胞呼吸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准备材料:- 教科书或教学参考资料- 示范实验材料- 细胞呼吸相关图片或动画- 细胞呼吸的概念图表- 白板和标记笔- 计算器3.教学活动:引入:通过展示一张细胞呼吸相关的图片或动画,激发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兴趣。
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细胞为什么需要呼吸?呼吸和能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探究:- 复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特别是线粒体的结构和作用。
- 分享细胞呼吸的概念和定义。
使用概念图表,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特征。
- 解释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使用示范实验或视频来演示每个阶段的关键步骤和反应。
- 强调细胞呼吸是如何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可用能量(ATP)的。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推导出细胞呼吸的关键公式:C6H12O6 +6O2 -> 6CO2 + 6H2O + ATP。
探索和应用:-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观察示范实验或解析实际细胞呼吸反应方程式,思考和分析细胞呼吸的关键步骤和反应产物。
- 完成有关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强化对细胞呼吸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 分组进行细胞呼吸模拟实验,在特定条件下观察细胞呼吸反应的速率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 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讨论的结论。
总结:- 复习细胞呼吸的关键概念和重要步骤。
- 强调细胞呼吸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 与学生交流,解答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出更多有关细胞呼吸的问题。
4.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通过个人或小组作业、实验报告或考试评估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程度。
5.拓展活动:- 进一步探究细胞呼吸与其他相关主题(如光合作用、能量转化)的关系。
- 研究细胞呼吸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和适应能力。
细胞呼吸 教案
![细胞呼吸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7a29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5.png)
细胞呼吸教案教案标题:细胞呼吸教案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主要反应。
3. 理解细胞呼吸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4. 能够解释细胞呼吸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张人体呼吸系统的图像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呼吸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你知道人体为什么需要呼吸吗?”知识讲解:3. 讲解细胞呼吸的定义和概念,强调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4. 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主要阶段:糖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5. 解释每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和主要反应,并通过图示或实验结果进行说明。
实验演示:6.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
例如,可以使用酵母发酵葡萄糖的实验来展示糖解阶段。
讨论与思考:7.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细胞呼吸是一种有氧过程?为什么细胞呼吸能够产生能量?8.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答案。
应用与延伸:9. 给学生分发细胞呼吸的相关练习题,以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10.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细胞呼吸在不同生物体内的差异和适应性。
总结与评价:11. 对学生进行一次小结,强调细胞呼吸的重要性和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12.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资源:- 人体呼吸系统的图像或视频- 细胞呼吸的图示或动画- 酵母发酵葡萄糖的实验材料- 细胞呼吸的练习题教学评估:- 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在练习题上的得分情况教学延伸:- 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关于细胞呼吸的讲座或工作坊。
- 组织学生进行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项目,如比较不同食物的呼吸速率。
- 引导学生进行细胞呼吸的研究报告,深入探讨其应用和未来发展。
《细胞呼吸教案》word版
![《细胞呼吸教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8b27c4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f.png)
《细胞呼吸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和场所。
3. 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和场所。
三、教学难点1. 细胞呼吸过程中各步骤的物质变化和能量释放。
2. 细胞呼吸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PPT或教案。
4. 实验器材(如需进行实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胞呼吸的概念、意义、类型、过程和场所。
结合PPT或教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
3. 互动:课堂上设置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案例分析:介绍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实际意义。
5. 实验演示(如需进行实验教学):进行细胞呼吸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细胞呼吸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细胞呼吸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细胞呼吸概念、类型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细胞呼吸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相关领域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细胞呼吸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科研机构,亲身体验细胞呼吸相关实验。
3. 开展细胞呼吸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或科研论文。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高中生物实验细胞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细胞呼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e6bf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1.png)
高中生物实验细胞呼吸教案
实验名称:细胞呼吸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探究细胞呼吸的原理。
实验材料:酵母菌、砂糖、水、发酵瓶、气体收集瓶、试管、橡皮管、温度计、酵母菌培养皿。
实验步骤:
1. 准备不同含糖浓度的糖水溶液,如5%、10%、15%等。
2. 在发酵瓶内加入适量的不同浓度的糖水溶液,每种浓度准备3个试管。
3.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摇匀混合。
4. 将试管连同酵母菌放入气体收集瓶中,注意不要让酵母菌泡沫进入气体收集瓶中。
5. 测量每个试管中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6. 观察几个小时后,测量气体收集瓶中产生的气体体积,并记录下来。
7.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不同糖水浓度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作用速率。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注意实验室安全。
2. 注意每种浓度的糖水与酵母菌的比例,以及搅拌均匀。
3. 测量温度时要准确,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 测量气体体积时要保持气体收集瓶密封。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糖水浓度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速率,找出对于细胞呼吸影响较大的因素。
同时,也能通过实验数据观察到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进一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状况。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机制,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高中生物细胞的呼吸教案
![高中生物细胞的呼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f72c7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4.png)
高中生物细胞的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理解细胞呼吸对细胞生存的重要性;
3. 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主要反应。
教学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其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3. 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主要反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3. 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主要反应。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材资料;
2. 实验设备和材料(如酵母、糖水、试管等);
3. 桌面展示物(如模型细胞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细胞呼吸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细胞呼吸的基本过程和意义,重点讲解三个阶段的特点和反应;
3. 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呼吸的过程;
4. 演示:通过PPT或展示物,展示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主要反应;
5.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细胞呼吸的掌握程度;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细胞呼吸对细胞生存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与生活联系:让学生思考细胞呼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细胞呼吸的探究活动,拓展他们的思维;
3. 学科整合:与化学学科结合,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掌握其化学方程式和主要反应,进一步增强他们对细胞生物学的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初中生物细胞呼吸总结教案
![初中生物细胞呼吸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3efbd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e.png)
初中生物细胞呼吸总结教案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过程。
2. 掌握细胞呼吸的主要步骤和产物。
3. 知道细胞呼吸在维持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乳酸发酵。
3. 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产物。
教学重点:1. 理解细胞呼吸的意义和过程。
2. 掌握细胞呼吸的主要步骤和产物。
教学难点:1. 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和产物。
2. 理解细胞呼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做简单的练习,复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细胞呼吸的学习做铺垫。
二、介绍1. 介绍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强调细胞呼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2. 介绍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乳酸发酵,以及各自的过程和产物。
3. 展示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了解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的反应过程以及产生的能量。
三、讲解1. 详细讲解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让学生掌握每个阶段的过程和产物。
2. 强调有氧呼吸是细胞产生能量的主要途径,无氧呼吸和乳酸发酵只在缺氧或氧供应不足时发生。
四、练习1. 让学生做细胞呼吸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可以让学生展示细胞呼吸的化学方程式,加深他们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五、总结让学生互相交流总结细胞呼吸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布置细胞呼吸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外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或疑惑以便下次课堂讨论。
扩展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不同条件下细胞呼吸的表现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对细胞呼吸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讲解了细胞呼吸的概念、步骤和产物,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细胞呼吸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细胞呼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共5篇)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37ba1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4.png)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共5篇)第一篇:《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倡导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节课以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为主线,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中来,以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表达与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一、教学目标1、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2、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提问法、探究法、讲述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提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什么?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什么?总结过渡到细胞呼吸概念。
二、实验探究细胞呼吸产物1、提出问题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如何酿酒?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2、做出假说学生甲:CO2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乙:CO2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丙:CO2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丁:CO2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3、设计实验a.通过提问引导出实验设计思路:(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设置几个实验组?(2).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3).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4).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CO2产生?如何比较CO2产生的多少?第二篇:细胞呼吸教学设计《细胞呼吸》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呼吸作用是高中生物必修部分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
高三生物细胞呼吸一轮教案优秀5篇
![高三生物细胞呼吸一轮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752c3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a.png)
高三生物细胞呼吸一轮教案优秀5篇高三生物细胞呼吸一轮教案优秀5篇从生物进化的理论得知,种类繁多的植物,实际上是大致同源的。
课件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
实质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
高三生物细胞呼吸一轮教案篇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说教材:分四个方面(一)首先是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开始的,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学,为后面真菌的学习作了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其次是教材内容虽然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殖、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呈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观的环境中去。
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征,侧重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主要特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发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同时,学习本节课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起了铺垫的作用。
(三)再是课程标准: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而生物科学的核心素养是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是生物科学的最终目标,《细菌》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下的第八个一级主题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各类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在二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课程标准是这样要求的: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细胞呼吸教案设计
![细胞呼吸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daed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0.png)
细胞呼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和产物;(3)了解细胞呼吸的应用,如发酵、呼吸作用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呼吸的现象;(2)运用图像、模型等辅助工具,形象地展示细胞呼吸过程;(3)分析细胞呼吸的生理意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命科学的热情和兴趣;(2)认识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和意义(1)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如呼吸作用、发酵等,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呼吸的作用;(2)讲解: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ATP的过程。
2. 细胞呼吸的类型(1)有氧呼吸:需氧、完全氧化、产生CO2和H2O;(2)无氧呼吸:厌氧、不完全氧化、产生酒精或乳酸。
3.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产物(1)有氧呼吸: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被彻底氧化,CO2和H2O;(2)无氧呼吸: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转化为酒精和CO2或乳酸。
4. 细胞呼吸的应用(1)发酵: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应用于酿酒、发酵面包等;(2)呼吸作用:动植物细胞通过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
三、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观察酵母菌发酵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呼吸现象;2. 模型法:利用模型或图解展示细胞呼吸过程,帮助学生理解;3.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产、生活中的细胞呼吸应用实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细胞呼吸概念、类型、过程和应用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酵母菌发酵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学生对细胞呼吸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学教材相关章节;2.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发酵装置等;3. 模型或图解:细胞呼吸过程模型、酵母菌发酵过程图解等;4. 课件:利用多媒体制作,展示细胞呼吸过程和相关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的地位、内容和作用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
第一节课为探究实验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课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
学好本节内容,便于学生加深领会该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通过实验使学生探究得出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遵循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生物,从探究走进科学,充分发挥探究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思索、质疑、探究、实践中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阐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②理解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原理,了解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能比较生物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
\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参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思维、实践操作能力。
②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这次实验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能力,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
由此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和“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2)教学难点
]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实验来展开,学生本身的实验能力薄弱,本节课
的教学难点为“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呼吸作用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和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且通过高中生物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细胞能源物质和直接能源物质等生物学知识,但是,有机物是怎样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这一过程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氧的参与吗在无氧条件下能不能进行这些问题学生并不清楚,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新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然后让学生开展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
从学习能力来看,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照试验的设计原则、自主探究、推理判断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1、演示实验法:使学生明白各个实验的环节,层层深入,思考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2、发现教学法:带着问题意识的观察体验到提出问题,再树立假设到上升为概念,最后转化为获得能力。
3、探究教学法:采用探究式的合作教学,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