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考真题——数学(word版)
2021年江苏省扬州中考数学真题(word版,手写参考答案)
![2021年江苏省扬州中考数学真题(word版,手写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60a357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d.png)
y x k 2x A O x B A O扬州市202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实数100的倒数是 ( ▲ ) A .100 B .-100 C .1100 D .11002.把右图中的纸片沿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名称是( ▲ )A .五棱锥B .五棱柱C .六棱锥D .六棱柱第2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3. 下列生活中的事件,属于不可能事件的是( ▲ )A .3天内将下雨B .打开电视,正在播新闻C .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号D .没有水分,种子发芽 4. 不论x 取何值,下列代数式,的值不可能为0的是( ▲ ) A .1xB .21xC .11x D .2(1)x5. 如图,点A 、B 、C 、D 、E 在同一平面内,连接AB 、BC 、CD 、DE 、EA ,若∠BCD=100°,则∠A+∠B+∠D+∠E= ( ▲ )A .220°B .240°C .260°D .280°6.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有两个格点A 、B ,连接AB ,在网格中再找一个格点C ,使得△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满足条件的格点C 的个数是( ▲ ) A .2 B .3 C .4 D .57.如图,一次函数2yx 的图像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把直线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30°交x 轴于点C ,则线段AC 长为( ▲ ) A 2 B . C .23 D 328. 11(0k y k x >轴的垂线,,交函数22(00)k y k x x >,>CD 、AB ,其中1k ,下列结论:①CD ∥AB 122COD k k △;③2121()2DCP k k S k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为主题,在某搜索引擎中输入“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约有3 020 000个相关结果,数据3 02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0.计算:2220212020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1-m ,5-2m )在第二象限,则整数m 的值为 . 12.已知一组数据:a 、4、5、6、7的平均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13.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历史悠久,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算学启蒙》一书曾刻于扬州,该书是中国较早的数学著作之一,书中记载一道问题:“今有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日追及这?”题意是:快马每天走240里,慢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试问快马几天追上慢马?答:快马 追上慢马.14.如图是某圆柱体果罐,它的主视图是边长为10 cm 的正方形,该果罐的侧面积为 cm 2.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如图,在Rt △ABC 中,∠ACB=90°,点D 是AB 的中点,过点D 作DE ⊥BC ,垂足为点E ,连接CD ,若CD=5,BC=8,则DE= .16.如图,在□ABCD 中,点E 在AD 上,且EC 平分∠BED ,若∠EBC=30°,BE=10,则□ABCD 的面积为 .第16题图17.如图,在△ABC 中,AC=BC ,矩形BC 、AC 上,若CF=4,BF=3,且DE=2EF ,则EF 18.图中黑色圆点的个数依次为:1,3,6,10重新排列成一组新数据,则新数据中的第个数为 .三、解答题(共96分) 19.(8分)计算或化简:(1)01()33tan 603(2)11()()a b a b+÷+20.(8分)已知方程组271x y x y +=⎧⎨=-⎩的解也是关于x 、y 的方程4ax y +=的一个解,求a 的值.21.(8分)为推进扬州市“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某校开展“每日健身操”活动,为了解学生对“每日健身操”活动的喜欢程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将调查信息结果绘制成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校本容量是 ;(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A 程度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 °,统计表中m= ; (3)根据抽样调查的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喜欢“每日健身操”活动(包括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22.(8分)一张圆桌旁设有的个座位,丙先坐在了如图所示的座位上,甲、乙2人等可能的坐到①、②、③中的两个座位上. (1)甲坐在①号座位的概率是 ;(2)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甲与乙相邻而坐的概率.23.(10分)为保障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需求,某生物科技公司开启“加速”模式,生产效率比原先提高了20%,现在生产240万剂疫苗所用时间比原先生产220万剂疫苗所用的时间少天,问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万剂疫苗?24.(10分)如图,在△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交BC 于点点D ,DE (1)试判断四边形AFD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ED B 丙③②①(2)若∠BAC=90°,且AD=22,求四边形AFDE 的面积.25.(10分)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BAD=90°,CB=CD ,连接BD ,以点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作⊙B ,交BD 于点E .(1)试判断CD 与⊙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23,∠BCD=60°,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6.(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A(-1,0)、B(3,0),交y 轴于点C .(1)b = ,c = ;(2)若点D 在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上,且S △ABD =2S △ABC ,求点D 的坐标;(3)若点P 是该二次函数图像上位于x 轴上方的一点,且S △APC =2S △APB ,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27.(12分)在一次数学探究活动中,李老师设计了一份活动单:“追梦”学习小组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汇报:点A 的位置不唯一,它在以BC 为弦的圆弧上(点B 、C 除外),……。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3857703169a4517723a3c6.png)
常州市二〇二〇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的相反数是()A.﹣2 B.﹣C.D.22.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4.8的立方根为()A.B.C.2 D.±2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 D.x+1>y+1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 B.4 C.5 D.6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 C.3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相应位置上)9.计算:|﹣2|+(π﹣1)0=.10.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2.分解因式:x3﹣x=.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18.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6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20.(8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22.(8分)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23.(8分)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24.(8分)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25.(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26.(10分)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27.(10分)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的相反数是()A.﹣2 B.﹣C.D.2【知识考点】相反数.【思路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进而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2的相反数是﹣2.故选:A.【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概念,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2.计算m6÷m2的结果是()A.m3B.m4C.m8D.m12【知识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思路分析】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m6÷m2=m6﹣2=m4.故选:B.【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柱B.三棱柱C.四棱柱D.四棱锥【知识考点】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思路分析】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正方形,易得出该几何体的形状.【解题过程】解: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矩形,左视图为矩形,俯视图是一个正方形,则可得出该几何体是四棱柱.故选:C.【总结归纳】主要考查的是三视图的相关知识,解得此题时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力.4.8的立方根为()A.B.C.2 D.±2【知识考点】立方根.【思路分析】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出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题过程】解:8的立方根是==2,故选:C.【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对立方根的定义的理解和运用,注意:a的立方根是.5.如果x<y,那么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2x<2y B.﹣2x<﹣2y C.x﹣1>y﹣1 D.x+1>y+1【知识考点】不等式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个判断即可.【解题过程】解:A、∵x<y,∴2x<2y,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x<y,∴﹣2x>﹣2y,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x<y,∴x+1<y+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性质,能熟记不等式的性质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6.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40°,则∠2的度数是()A.30°B.40°C.50°D.60°【知识考点】平行线的性质.【思路分析】先根据邻补角互补求得∠3,然后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解答.【解题过程】解:∵∠1+∠3=180°,∠1=140°,∴∠3=180°﹣∠1=180°﹣140°=40°∵a∥b,∴∠2=∠3=40°.故选:B.【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如图,AB是⊙O的弦,点C是优弧AB上的动点(C不与A、B重合),CH⊥AB,垂足为H,点M是BC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3,则MH长的最大值是()A.3 B.4 C.5 D.6【知识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思路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以及直径是圆中最大的弦,即可求得MH的最大值是3.【解题过程】解:∵CH⊥AB,垂足为H,∴∠CHB=90°,∵点M是BC的中点.∴MH=BC,∵BC的最大值是直径的长,⊙O的半径是3,∴MH的最大值为3,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明确BC的最大值为⊙O的直径的长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点D是▱OABC内一点,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BD=,∠ADB=135°,S△ABD=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则k的值是()A.2B.4 C.3D.6【知识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AE=2,易证得△AOM≌△CBD(AAS),得出OM =BD=,根据题意得出△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DE=AE=2,设A(m,),则D(m﹣2,3),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得m=3,进一步求得k=6.【解题过程】解:作AM⊥y轴于M,延长BD,交AM于E,设BC与y轴的交点为N,∵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A∥BC,OA=BC,∴∠AOM=∠CNM,∵BD∥y轴,∴∠CBD=∠CNM,∴∠AOM=∠CBD,∵CD与x轴平行,BD与y轴平行,∴∠CDB=90°,BE⊥AM,∴∠CDB=∠AMO,∴△AOM≌△CBD(AAS),∴OM=BD=,∵S△ABD==2,BD=,∴AE=2,∵∠ADB=135°,∴∠ADE=45°,∴△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AE=2,∴D的纵坐标为3,设A(m,),则D(m﹣2,3),∵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A、D两点,∴k=m=(m﹣2)×3,解得m=3,∴k=m=6.故选:D.【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表示出A、D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笞案直接填写在相应位置上)9.计算:|﹣2|+(π﹣1)0=.【知识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思路分析】首先计算乘方和绝对值,然后计算加法,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解题过程】解:|﹣2|+(π﹣1)0=2+1=3,故答案为:3.【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10.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知识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思路分析】分式有意义时,分母x﹣1≠0,据此求得x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依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分母等于零.11.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km.数据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知识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思路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题过程】解:将6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6.4×103.故答案为:6.4×103.【总结归纳】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2.分解因式:x3﹣x=.【知识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思路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分解成x(x2﹣1),而x2﹣1可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解题过程】解:x3﹣x=x(x2﹣1)=x(x+1)(x﹣1).故答案为:x(x+1)(x﹣1).【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先提取公因式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进行因式分解,分解因式一定要彻底.13.若一次函数y=kx+2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知识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思路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如果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项的系数大于0,据此求出k的取值范围.【解题过程】解:∵一次函数y=kx+2,函数值y随x的值增大而增大,∴k>0.故答案为:k>0.【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要注意:在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14.若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则a=1.【知识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思路分析】把x=1代入方程得出1+a﹣2=0,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题过程】解:∵关于x的方程x2+ax﹣2=0有一个根是1,∴把x=1代入方程得:1+a﹣2=0,解得:a=1,故答案为:1.【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和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得出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5.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E、F.若△AFC是等边三角形,则∠B=°.【知识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再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C=60°,从而可得∠B的度数.【解题过程】解:∵EF垂直平分BC,∴BF=CF,∴∠B=∠BCF,∵△ACF为等边三角形,∴∠AFC=60°,∴∠B=∠BCF=30°.故答案为:30.【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B=∠BCF.16.数学家笛卡尔在《几何》一书中阐述了坐标几何的思想,主张取代数和几何中最好的东西,互相以长补短.在菱形ABCD中,AB=2,∠DAB=1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使得边AB在x轴正半轴上,点D在y轴正半轴上,则点C的坐标是.【知识考点】数学常识;坐标与图形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思路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A和OD的长,根据菱形的性质和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可得答案.【解题过程】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2,∴CD=AD=AB=2,∵∠DAB=120°,∴∠OAD=60°,Rt△AOD中,∠ADO=30°,∴OA=AD==1,OD==,∴C(2,),故答案为:(2,).【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确定OD的长.1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2BC,分别以AC、BC为边在线段AB的同侧作正方形ACDE、BCFG,连接EC、EG,则tan∠CEG=.【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思路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解题过程】解:连接CG,在正方形ACDE、BCFG中,∠ECA=∠GCB=45°,∴∠ECG=90°,∵AC=2BC,∴设AC=2a,BC=a,∴CE=2a,CG=a,∴tan∠CEG==,故答案为:.【总结归纳】本题考查正方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8.如图,在△ABC中,∠B=45°,AB=6,D、E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在直线DE和直线BC上分别取点F、G,连接BF、DG.若BF=3DG,且直线BF与直线DG互相垂直,则BG的长为.【知识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思路分析】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证明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求出DH,TH即可解决问题.【解题过程】解:如图,过点B作BT⊥BF交ED的延长线于T,过点B作BH⊥DT于H.∵DG⊥BF,BT⊥BF,∴DG∥BT,∵AD=DB,AE=EC,∴DE∥BC,∴四边形DGBT是平行四边形,∴BG=DT,DG=BT,∠BDH=∠ABC=45°,∵AD=DB=3,∴BH=DH=3,∵∠TBF=∠BHF=90°,∴∠TBH+∠FBH=90°,∠FBH+∠F=90°,∴∠TBH=∠F,∴tan∠F=tan∠TBH===,∴=,∴TH=1,∴DT=TH+DH=1+3=4,∴BG=4.当点F在ED的延长线上时,同法可得DT=BG=3﹣1=2.故答案为4或2.【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定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四边形解决问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如无特殊说明,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19.(6分)先化简,再求值:(x+1)2﹣x(x+1),其中x=2.【知识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思路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题过程】解:(x+1)2﹣x(x+1)=x2+2x+1﹣x2﹣x=x+1,当x=2时,原式=2+1=3.【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20.(8分)解方程和不等式组:(1)+=2;(2).【知识考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思路分析】(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出方程x﹣2=2(x﹣1),求出方程的解,再进行检验即可;(2)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解题过程】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x﹣1得:x﹣2=2(x﹣1),解得:x=0,检验:把x=0代入x﹣1得:x﹣1≠0,所以x=0是原方程的解,即原方程的解是:x=0;(2),∵解不等式①得:x<3,解不等式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3.【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是解(1)的关键,能根据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2)的关键.21.(8分)为了解某校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喜爱情况,调查小组就打排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四项球类运动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球类运动”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知识考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思路分析】(1)根据打排球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样本容量;(2)用总人数乘以打乒乓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打乒乓球的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他项目的人数求出踢足球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该校的总人数乘以“打篮球”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解题过程】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总人数是:25÷25%=100(人),则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2)打乒乓球的人数有:100×35%=35(人),踢足球的人数有:100﹣25﹣35﹣15=25(人),补全统计图如下:(3)根据题意得:2000×=300(人),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打篮球”的学生人数有300人.【总结归纳】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2.(8分)在3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标上1、2、3这3个号码,做成3支签,放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1)搅匀后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抽到1号签的概率是;(2)搅匀后先从中随机抽出1支签(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支签中随机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支签上签号的和为奇数的概率.【知识考点】概率公式;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思路分析】(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可求出概率;(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找出“和为奇数”的情况,进而求出相应的概率.【解题过程】解:(1)共有3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抽到1号”的有1种,因此“抽到1号”的概率为,故答案为:;(2)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如下:共有6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和为奇数”的有4种,∴P(和为奇数)==.【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列表法和树状图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情况是正确解答的关键.23.(8分)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思路分析】(1)首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FBD,根据AB=CD即可得出AC=BD,进而得出△EAC≌△FBD解答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答即可.【解题过程】证明:(1)∵EA∥FB,∴∠A=∠FBD,∵AB=CD,∴AB+BC=CD+BC,即AC=BD,在△EAC与△FBD中,,∴△EAC≌△FBD(SAS),∴∠E=∠F;(2)∵△EAC≌△FBD,∴∠ECA=∠D=80°,∵∠A=40°,∴∠E=180°﹣40°﹣80°=60°,答:∠E的度数为60°.【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题时注意: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根据已知得出△EAC≌△FBD是解题关键.24.(8分)某水果店销售苹果和梨,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1)求每千克苹果和每千克梨的售价;(2)如果购买苹果和梨共15千克,且总价不超过100元,那么最多购买多少千克苹果?【知识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思路分析】(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根据“购买1千克苹果和3千克梨共需26元,购买2千克苹果和1千克梨共需22元”,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结合总价不超过100元,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取其最大值即可得出结论.【解题过程】解:(1)设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x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y元,依题意,得:,解得:.答:每千克苹果的售价为8元,每千克梨的售价为6元.(2)设购买m千克苹果,则购买(15﹣m)千克梨,依题意,得:8m+6(15﹣m)≤100,解得:m≤5.答:最多购买5千克苹果.【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25.(8分)如图,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交于点A(a,4).点B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过B作x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C,交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1)求a的值及正比例函数y=kx的表达式;(2)若BD=10,求△ACD的面积.【知识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思路分析】(1)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可求出a的值,确定点A的坐标,进而求出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2)根据BD=10,求出点B的横坐标,求出OB,代入求出BC,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题过程】解:(1)把点A(a,4)代入反比例函数y=(x>0)得,a==2,∴点A(2,4),代入y=kx得,k=2,∴正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x;(2)当BD=10=y时,代入y=2x得,x=5,∴OB=5,当x=5代入y=得,y=,即BC=,∴CD=BD﹣BC=10﹣=,∴S△ACD=××(5﹣2)=12.6,【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把点的坐标代入是常用方法.26.(10分)如图1,点B在线段CE上,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1)点F到直线CA的距离是;(2)固定△ABC,将△CEF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使得CF与CA重合,并停止旋转.①请你在图1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用阴影表示,保留画图痕迹,不要求写画法).该图形的面积为;②如图2,在旋转过程中,线段CF与AB交于点O,当OE=OB时,求OF的长.【知识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作图﹣旋转变换.【思路分析】(1)如图1中,作FD⊥AC于D.证明△ABC≌△CDF(AAS)可得结论.(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根据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计算即可.(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OH中,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解题过程】解:(1)如图1中,作FD⊥AC于D,∵Rt△ABC≌Rt△CEF,∠ABC=∠CEF=90°,∠BAC=30°,BC=1.∴∠ACB=60°,∠FCE=∠BAC=30°,AC=CF,∴∠ACF=30°,∴∠BAC=∠FCD,在△ABC和△CDF中,,∴△ABC≌△CDF(AAS),∴FD=BC=1,故答案为1;(2)线段EF经旋转运动所形成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此时点E落在CF上的点H处.S阴=S△EFC+S扇形ACF﹣S扇形CEH﹣S△AHC=S扇形ACF﹣S扇形ECH=﹣=.故答案为.(3)如图2中,过点E作EH⊥CF于H.设OB=OE=x.在Rt△ECF中,∵EF=1,∠ECF=30°,EH⊥CF,∴EC=EF=,EH=,CH=EH=,在Rt△BOC中,OC==,∴OH=CH﹣OC=﹣,在Rt△EOH中,则有x2=()2+(﹣)2,解得x=或﹣(不合题意舍弃),∴OC==,∵CF=2EF=2,∴OF=CF﹣OC=2﹣=.【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作图﹣旋转变换,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7.(10分)如图1,⊙I与直线a相离,过圆心I作直线a的垂线,垂足为H,且交⊙I于P、Q两点(Q在P、H之间).我们把点P称为⊙I关于直线a的“远点“,把PQ•PH的值称为⊙I关于直线a的“特征数”.(1)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E的坐标为(0,4).半径为1的⊙O与两坐标轴交于点A、B、C、D.①过点E画垂直于y轴的直线m,则⊙O关于直线m的“远点”是点(填“A”.“B”、“C”或“D”),⊙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为;②若直线n的函数表达式为y=x+4.求⊙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经过点M(1,4),点F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F为圆心,为半径作⊙F.若⊙F与直线1相离,点N(﹣1,0)是⊙F关于直线1的“远点”.且⊙F关于直线l的“特征数”是4,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知识考点】圆的综合题.【思路分析】(1)①根据远点,特征数的定义判断即可.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解直角三角形求出PH,PQ的长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1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分两种情形k>0或k<0,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解题过程】解:(1)①由题意,点D是⊙O关于直线m的“远点”,⊙O关于直线m的特征数=DB•DE=2×5=10,故答案为:D,10.②如图1﹣1中,过点O作OH⊥直线n于H,交⊙O于Q,P.设直线y=x+4交x轴于F(﹣,0),交y轴于E(0,4),∴OE=4,OF=∴tan∠FEO==,∴∠FEO=30°,∴OH=OE=2,∴PH=OH+OP=3,∴⊙O关于直线n的“特征数”=PQ•PH=2×3=6.(2)如图2中,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当k>0时,过点F作FH⊥直线l于H,交⊙F于E,N.由题意,EN=2,EN•NH=4,∴NH=,∵N(﹣1,0),M(1,4),∴MN==2,∴HM===,∴△MN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MN的中点K(0,2),∴KN=HK=KM=,∴H(﹣2,3),把H(﹣2,3),M(1,4)代入y=kx+b,则有,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x+,当k<0时,同法可知直线l′经过H′(2,1),可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y=﹣3x+7.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直线l的解析式为y=x+或y=﹣3x+7.【总结归纳】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远点,特征数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28.(10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抛物线过点C(1,0),且顶点为D,连接AC、BC、BD、CD.(1)填空:b=;(2)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点P的横坐标大于1,直线PC交直线BD于点Q.若∠CQD=∠ACB,求点P的坐标;(3)点E在直线AC上,点E关于直线BD对称的点为F,点F关于直线BC对称的点为G,连接AG.当点F在x轴上时,直接写出AG的长.【知识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思路分析】(1)将点C坐标代入解析式可求解;(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点Q在点D上方时,过点C作CE⊥AB于E,设BD与x轴交于点F,可得点E(1,3),CE=BE=3,AE=1,可得∠EBC=∠ECB=45°,tan∠ACE=,∠BCF=45°,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BCD=90°,可求∠ACE=∠DBC,可得∠ACB=∠CFD,可得点F与点Q重合,即可求点P坐标;当点Q在点D下方时,过点C作CH⊥DB于H,在线段BH的延长线上截取HF=QH,连接CQ 交抛物线于点P,先求直线BD解析式,点F坐标,由中点坐标公式可求点Q坐标,求出CQ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求点P坐标;(3)设直线AC与BD的交点为N,作CH⊥BD于H,过点N作MN⊥x轴,过点E作EM⊥MN,连接CG,GF,先求出∠CNH=45°,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N=NF,∠ENB=∠FNB=45°,由“AAS”可证△EMN≌△NKF,可得EM=NK=,MN=KF,可求CF=6,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点G坐标,即可求解.【解题过程】解:(1)∵抛物线y=x2+bx+3的图象过点C(1,0),∴0=1+b+3,∴b=﹣4,故答案为:﹣4;。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009f868e9951e79a892766.png)
江苏省徐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1.(2018·衢州)-3的相反数是( )A. 3B. -3C. 13D. −13【答案】 A【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解析】【解答】解:-3的相反数是-(-3)=3.故答案为:A【分析】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2021·徐州)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C. D.【答案】 D【考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及中心对称图形【解析】【解答】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3.(2021·徐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a 3)3=a 9B. a 3·a 4=a 12C. a 2+a 3=a 5D. a 6÷a 2=a 3【答案】 A【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幂的乘方【解析】【解答】A. (a 3)3=a 9 ,符合题意;B. a 3·a 4=a 7≠a 12 ,不符合题意;C. a 2+a 3≠a 5 ,不符合题意;D. a6÷a2=a4≠a3,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及除法、合并同类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判断即可.4.(2021·徐州)甲、乙两个不透明的袋子中各有三种颜色的糖果若干,这些糖果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若小明从甲、乙两个袋子中各随机摸出一颗糖果,则他从甲袋比从乙袋()A. 摸出红色糖果的概率大B. 摸出红色糖果的概率小C. 摸出黄色糖果的概率大D. 摸出黄色糖果的概率小【答案】C【考点】概率公式【解析】【解答】解:P(甲袋摸出红色糖果)=25,P(甲袋摸出黄色糖果)=25,P(乙袋摸出红色糖果)=410=25,P(乙袋摸出黄色糖果)=210=15,∴P(甲袋摸出红色糖果)=P(乙袋摸出红色糖果),故A,B错误;P(甲袋摸出黄色糖果)>P(乙袋摸出黄色糖果),故D错误,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概率公式分别求出甲袋摸出红色糖果,甲袋摸出黄色糖果,乙袋摸出红色糖果,乙袋摸出黄色糖果的概率,然后比较即可.5.(2021·徐州)第七次全国人民普查的部分结果如图所示.根据该统计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徐州0-14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国B. 徐州15-59岁人口比重低于江苏C. 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国D. 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于江苏【答案】 D【考点】条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根据题目中的条形统计图可知:徐州0-14岁人口比重高于全国,A选项不符合题意;徐州15-59岁人口比重低于江苏,B选项不符合题意;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于全国,C选项不符合题意;徐州60岁以上人口比重低于江苏,D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对四个选项逐一判断即可.6.(2021·徐州)下列无理数,与3最接近的是()A. √6B. √7C. √10D. √11【答案】C【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解析】【解答】解:∵32=9,( √6)2=6,( √7)2=7,( √10)2=10,( √11)2=11,∴与3最接近的是√10,故答案为:C.【分析】用逼近法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即可求解.7.(2021·徐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A. y=(x−2)2+1B. y=(x+2)2+1C. y=(x+2)2−1D. y=(x−2)2−1【答案】B【考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解析】【解答】解:∵y=x2的顶点坐标为(0,0)∴将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所得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1,故答案为:B【分析】先求出y=x2的顶点坐标为(0,0),再求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1),利用平移的性质利用顶点式写出平移后抛物线解析式即可.8.(2021·徐州)如图,一枚圆形古钱币的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孔,已知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对角线之比为3:1,则圆的面积约为正方形面积的()A. 27倍B. 14倍C. 9倍D. 3倍【答案】C【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圆的面积【解析】【解答】解:由圆和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OA=OD,OB=OC,∵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对角线之比为3:1,∴设OB=x,则OA=3x,BC=2x,∴圆的面积=π(3x)2=9πx2,正方形的面积= 1(2x)2=2x2,2∴9πx2÷2x2= 9π≈14,即:圆的面积约为正方形面积的14倍,2故答案为:C.【分析】由圆和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OA=OD,OB=OC,可设OB=x,则OA=3x,BC=2x,分别求出圆、正方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结论.二、填空题9.(2021·徐州)我市2020年常住人口约9080000人,该人口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人.【答案】9.08×106【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解析】【解答】解:9080000=9.08×106,故答案为:9.08×106【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整数,据此解答即可.10.49的平方根是________.【答案】±7【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解:49的平方根是±7.故答案为:±7.【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答.11.(2021·徐州)因式分解:x2-36= ________.【答案】(x+6)(x-6)【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解析】【解答】解:x2-36=(x+6)(x-6);故答案为:(x+6)(x-6).【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12.(2021·崆峒模拟)为使√x−1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析】【解答】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知x-1≥0,解得x≥1.【分析】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据此解答即可.13.(2021·徐州)若x1,x2是方程x2+3x=0的两个根,则x1+x2=________. 【答案】-3【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解:∵x1,x2是方程x2+3x=0的两个根,∴x1+x2=−ba =−31=−3,故答案是:-3.【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知x1+x2=−ba,据此求解即可.14.(2021·徐州)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D在⊙O上,若∠ADC=58°,则∠BAC= ________°.【答案】32【考点】圆周角定理【解析】【解答】∵∠ADC=58°,∴∠ABC=∠ADC=58°,又∵AB是直径,∴∠ACB=90°,∴∠BAC=90°−58°=32°.故答案为:32.【分析】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ABC=∠ADC=58°,由AB是直径,可得∠ACB= 90°,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出∠BAC的度数.15.(2021·徐州)如图,沿一条母线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平,得到一个扇形,若母线长l为8cm,扇形的圆心角θ=90°,则圆锥的底面圆半径r为________ cm.【答案】2【考点】圆锥的计算【解析】【解答】解:∵母线长l为8cm,扇形的圆心角θ=90°∴圆锥的底面圆周长=θπl180=90×8π180=4πcm∴圆锥的底面圆半径r=4π2π=2cm故答案为:2.【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周长等于扇形的弧长即可求解.16.(2021·徐州)如图,在ΔABC中,点D,E分别在边BA,BC上,且ADDB =CEEB=32,ΔDBE与四边形ADEC的面积的比为________.【答案】421【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答】解:∵ADDB =CEEB=32,∴BDAD =BEEC=23∴BDAB =BEBC=25∵∠B=∠B,∴△BDE∽△BAC,∴S△BDES△ABC =(BDBA)2=(25)2=425∴ΔDBE与四边形ADEC的面积的比= 421.故答案是:421.【分析】证明△BDE∽△BAC,可得S△BDES△ABC =(BDBA)2,据此即可求出结论.17.(2021·徐州)如图,点A,D分别在函数y=−3x ,y=6x的图象上,点B,C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D在第一象限,则D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2,3)【考点】点的坐标,正方形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设D点坐标为(m,6m ),则A点坐标为(−m2,6m),∴m-(−m2)= 6m,解得:m=±2(负值舍去),经检验,m=2是方程的解,∴D点坐标为(2,3),故答案是:(2,3).【分析】设D点坐标为(m,6m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点坐标为(−m2,6m),根据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可得m-(−m2)= 6m,求出m值即可.18.(2021·徐州)如图,四边形ABCD与AEGF均为矩形,点E,F分别在线段AB,AD上.若BE= FD=2cm,矩形AEGF的周长为20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cm.【答案】24【考点】矩形的性质【解析】【解答】∵矩形 AEGF 的周长为 20cm ,∴ AE +AF =10 ,设 AE =x ,则 AF =10−x , AB =x +2 , AD =12−x ,S 阴影=S ABCD −S AEGF =AB ×AD −AE ×AF=(x +2)(12−x)−x(10−x)=12x +24−x 2−2x −10x +x 2=24 ,故答案为24.【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及周长,可求出AE +AF =10 , 设 AE =x ,则 AF =10−x , AB =x +2 , AD =12−x ,由S 阴影=S 矩形ABCD −S 矩形AEGF , 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代入计算即得结论.三、解答题19.(2021·徐州)计算:(1)|−2|−20210+√83−(12)−1(2)(1+2a+1a 2)÷a+1a【答案】 (1)解:原式= 2−1+2−2=1(2)解:原式=a 2+2a+1a 2⋅a a+1 =(a+1)2a 2⋅a a+1 = a+1a【考点】实数的运算,分式的混合运算【解析】【分析】(1)利用绝对值的性质、零指数幂的性质、负整数幂的性质、立方根进行计算即可; (2)将括号内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加法法则计算,再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约分即可.20.(2021·徐州)(1)解方程: x 2−4x −5=0(2)解不等式组: {2x −1≤3x +2>3x +8【答案】 (1)解:∵ x 2−4x −5=0∴ (x +1)(x −5)=0∴ x 1=−1 , x 2=5(2)解:∵{2x−1≤3x+2>3x+8∴{2x≤42x<−6∴{x≤2x<−3∴x<−3【考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析】【分析】(1)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2)先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处找”的规律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21.(2021·徐州)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AC与OD交于点E,AE= EC,OE=ED,连接BC,CD.求证:(1)ΔAOE≅ΔCDE;(2)四边形OBCD是菱形.【答案】(1)证明:在△AOE和△CDE中,∵{AE=CE∠AEO=∠CEDOE=DE,∴△AOE≅△CDE(SAS)(2)证明:∵AB为⊙O的直径,∴AO=BO,∵△AOE≅△CDE,∴∠OAC=∠DCA,AO=CD,∴BO∥CD,BO=CD,∴四边形OBCD是平行四边形.∵BO=DO,∴四边形OBCD是菱形【考点】菱形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解析】【分析】(1)根据SAS可证△AOE≌△CDE;(2)先证明四边形OBCD是平行四边形,由BO=DO,利用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证结论.22.(2021·徐州)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折叠,使C,A两点重合.点D落在点G处.已知AB=4,BC=8.(1)求证:ΔAEF是等腰三角形;(2)求线段FD的长.【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FEC=∠AFE因为折叠,则∠FEC=∠AEF∴∠AEF=∠AFE∴ΔAEF是等腰三角形(2)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8,CD=AB=4,∠D=90°设FD=x,则AF=AD−x=8−x因为折叠,则FG=x,AG=CD=4,∠G=∠D=90°在Rt△AGF中FG2=AF2−AG2即x2=(8−x)2−42解得:x=3∴FD=3【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解析】【分析】(1)由AD∥BC可得∠FEC=∠AFE,由折叠可得∠FEC=∠AEF,从而得出∠AEF=∠AFE,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证结论;(2)由矩形的性质可得AD=BC=8,CD=AB=4,∠D=90°,设FD=x,可得AF= AD−x=8−x,由折叠可得FG=x,AG=CD=4,∠G=∠D=90°,在Rt△AGF中,由FG2=AF2−AG2可得关于x的方程,求解即可.23.(2021·徐州)某网店开展促销活动,其商品一律按8折销售,促销期间用400元在该网店购得某商品的数量较打折前多出2件.问:该商品打折前每件多少元?【答案】解:该商品打折卖出x件400 x ⋅810=400x+2解得x=8经检验:x=8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商品打折前每件4008=50元答:该商品打折前每件50元.【考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解析】【分析】设商品打折卖出x件,根据折后的单价不变,列出方程,求解并检验即可.24.(2021·徐州)如图,是一个竖直放置的钉板,其中,黑色圆面表示钉板上的钉子,A1,B1,B2,⋯,D3,D4分别表示相邻两颗钉子之间的空隙,这些空隙大小均相等,从入口A1处投放一个直径略小于两颗钉子之间空隙的圆球,圆球下落过程中,总是碰到空隙正下方的钉子,且沿该钉子左右两个相邻空隙继续下落的机会相等,直至圆球落入下面的某个槽内.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圆球落入③号槽内的概率.【答案】解:画树状图得:所以圆球下落过程中共有8种路径,其中落入③号槽内的有3种,所以圆球落入③号槽内的概率为38【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解析】【分析】利用树状图列举出圆球下落过程中共有8种等可能路径,其中落入③号槽内的有3种,然后利用概率公式计算即可.25.(2021·徐州)某市近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人数(以下简称“中考人数”)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这11年间,该市中考人数的中位数是________万人;(2)与上年相比,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年;(3)下列选项中,与该市2022年中考人数最有可能接近的是()A.12.8万人;B.14.0万人;C.15.3万人(4)2019年上半年,该市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总数约为()A.23.1万人;B.28.1万人;C.34.4万人(5)该市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共有4000人,若保持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不变,根据(3)(4)的结论,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多少人(结果取整数)?【答案】(1)7.6(2)2020(3)C(4)C(5)解:由题意得: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约为11.6+13.7+15.3=40.6,∴4000×40.6−4000=721(人)34.4答:该市2020年上半年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较上年同期增加721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折线统计图,中位数【解析】【解答】解:(1)∵11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13.7,11.6,10.3,9.1,8.6,7.6,7.4,6.8,6.6,6.2,6.1,∴中位数为:7.6,故答案是:7.6;(2)∵6.6-6.1=0.5,7.4-6.6=0.8,9.1-7.4=1.7,11.6-9.1=2.5,13.7-11.6=2.1,∴该市中考人数增加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故答案是:2020;(3)∵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相差2.1万,∴2022年与2021年中考人数相差约2.1万,∴2022年中考人数为15.3万人最合适,故答案为:C ;(4)∵2019年七年级同学在2021年中考,八年级同学在2020年中考,∴2019年上半年,七八九年级总人数为:9.1+11.6+13.7=34.4(万)故答案为:C ;【分析】(1)将这11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最中间位置的数据即为中位数;(2)分别求出下年比上年所多的人数,然后比较即可;(3)由于2021年与2020年中考人数相差2.1万,可得2022年与2021年中考人数相差约2.1万,据此判断即可;(4)由于2019年七年级同学在2021年中考,八年级同学在2020年中考,将2019、2010、2021这三年的中考人数相加即可.(5)先求出2020年上半年学生人数约为11.6+13.7+15.3=40.6, 由于保持数学教师与学生的人数之比不变,可求出2020年数学老师人数,再减去4000即得结论.26.(2021·徐州)如图,点 A,B 在函数 y =14x 2 的图象上.已知 A,B 的横坐标分别为-2、4,直线 AB 与 y 轴交于点 C ,连接 OA,OB .(1)求直线 AB 的函数表达式;(2)求 ΔAOB 的面积;(3)若函数 y =14x 2 的图象上存在点 P ,使得 ΔPAB 的面积等于 ΔAOB 的面积的一半,则这样的点 P 共有________个.【答案】 (1)解:∵A ,B 是抛物线 y =14x 2 上的两点,∴当 x =−2 时, y =14×(−2)2=1 ;当 x =4 时, y =14×42=4∴点A 的坐标为(-2,1),点B 的坐标为(4,4)设直线AB 的解析式为 y =kx +b ,把A ,B 点坐标代入得 {−2k +b =14k +b =4解得, {k =12b =2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12x+2(2)解:对于直线AB:y=12x+2当x=0时,y=2∴OC=2∴SΔAOB=SΔAOC+SΔBOC= 12×2×2+12×2×4=6(3)4【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的面积,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y=ax^2+bx+c的性质【解析】【解答】解:(3)设点P的坐标为(x,14x2)∵ΔPAB的面积等于ΔAOB的面积的一半,∴ΔPAB的面积等于12×6=3,①当点P在直线AB的下方时,过点A作AD⊥x轴,过点P作PF⊥x轴,过点B作BE⊥x轴,垂足分别为D,F,E,连接PA,PB,如图,∵S四边形ADEB=S四边形ADFP+S四边形PFEB+SΔPAB∴12×(1+4)×(2+4)=12(x+2)(1+14x2)+12(14x2+4)(4−x)+3整理,得,x2−2x−4=0解得,x1=1+√5,x2=1−√5∴在直线AB的下方有两个点P,使得ΔPAB的面积等于ΔAOB的面积的一半;②当点P在直线AB的上方时,过点A作AD⊥x轴,过点P作PF⊥x轴,过点B作BE⊥x轴,垂足分别为D,F,E,连接PA,PB,如图,∵S四边形PADF=S四边形ADEB+S四边形BEFP+SΔPAB∴12(1+14x2)(x+2)=12×(1+4)×(2+4)+12(4+14x2)(x−4)+3整理,得,x2−2x−12=0解得,x1=1+√13,x2=1−√13∴在直线AB的上方有两个点P,使得ΔPAB的面积等于ΔAOB的面积的一半;综上,函数y=14x2的图象上存在点P,使得ΔPAB的面积等于ΔAOB的面积的一半,则这样的点P共有4个,故答案为:4.【分析】(1)利用抛物线解析式求出A、B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解析式即可;(2)由直线AB解析式可求出点C坐标,即得OC,根据SΔAOB=SΔAOC+SΔBOC,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在直线AB的下方时,②当点P在直线AB的上方时,根据割补法分别建立方程,求解即可.27.(2021·徐州)如图,斜坡AB的坡角∠BAC=13°,计划在该坡面上安装两排平行的光伏板.前排光伏板的一端位于点A,过其另一端D安装支架DE,DE所在的直线垂直于水平线AC,垂足为点F,E为DF与AB的交点.已知AD=100cm,前排光伏板的坡角∠DAC=28°.参考数据:√2√3√6≈2.45(1)求AE的长(结果取整数);(2)冬至日正午,经过点D的太阳光线与AC所成的角∠DGA=32°.后排光伏板的前端H在AB 上.此时,若要后排光伏板的采光不受前排光伏板的影响,则EH的最小值为多少(结果取整数)?【答案】(1)解:在Rt△ADF中,cos∠DAF=AFAD∴AF=ADcos∠DAF= 100×cos28°= 100×0.88=88cm在Rt△AEF中,cos∠EAF=AFAE∴AE=AFcos∠EAF =88cos13°=880.97≈91cm(2)解:设DG交AB一直在点M,作AN⊥GD延长线于点N,如图,则∠AMN=∠MAC+∠MGA∴∠AMN=13°+32°=45°在Rt△ADF中,DF=AD·sin∠DAF=100×sin28°=100×0.47=47cm 在Rt△DFG中,DFFG=tan∠DGF=tan32°=0.62∴FG=DF0.62≈75.8cm∴AG=AF+FG=88+75.8= 163.8cm∵AN⊥GD∴∠ANG=90°∴AN=AG×sin32°=163.8×0.53≈86.8cm在Rt△ANM中,sin45°=ANAM=86.8 AM∴AM=√22≈123.1cm∴EM=AM−AE=123.1−91=32.1cm≈32cm ∴EH的最小值为32cm。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87549df111f18583d05aed.png)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13--,结果正确的是( ) A .﹣4B .﹣3C .﹣2D .﹣12.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首位,其中自然遗产总面积约68000km 2.将6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8×104B .6.8×105C .0.68×105D .0.68×1063.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 .532-=B .3+2=32C .623÷=D .6223⨯=4.以原点为中心,将点P (4,5)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点Q 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5.如图,已知AB ∥CD ,∠A =54°,∠E =18°,则∠C 的度数是( )A .36°B .34°C .32°D .30°6.一组数据2,4,6,x ,3,9的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3B .3.5C .4D .4.57.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 是菱形的是( ) A .AC =BDB .AB ⊥BCC .AD =BDD .AC ⊥BD8.如图是一个几体何的三视图(图中尺寸单位:cm ),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9.如图①,E 为矩形ABCD 的边AD 上一点,点P 从点B 出发沿折线B ﹣E ﹣D 运动到点D 停止,点Q 从点B 出发沿BC 运动到点C 停止,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1cm /s .现P ,Q 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x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若y 与x 的对应关系如图②所示,则矩形ABCD 的面积是( )A .96cm 2B .84cm 2C .72cm 2D .56cm 210.如图,在△ABC 中,AB =2,∠ABC =60°,∠ACB =45°,D 是BC 的中点,直线l 经过点D ,AE ⊥l ,BF ⊥l ,垂足分别为E ,F ,则AE +BF 的最大值为( )A 6B .22C .3D .3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1~12题每小题3分,第13~18题每小题4分,共30分) 11.分解因式:22=xy y - .12.已知⊙O 的半径为13cm ,弦AB 的长为10cm ,则圆心O 到AB 的距离为 cm . 13.若271m m <<+,且m 为整数,则m = .1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 和△DEF 的顶点都在网格线的交点上.设△ABC 的周长为C 1,△DEF 的周长为C 2,则12C C 的值等于 . 15.1275年,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二步.问阔及长各几步.意思是:矩形面积864平方步,宽比长少12步,问宽和长各几步.若设长为x 步,则可列方程为 .16.如图,测角仪CD 竖直放在距建筑物AB 底部5m 的位置,在D 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 的仰角为50°.若测角仪的高度是 1.5m ,则建筑物AB 的高度约为 m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参考数据:(第14题) (第16题)17.若x 1,x 2是方程242020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211222x x x -+的值等于 .18.将双曲线3y x=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双曲线与直线()20y kx k k =-->相交于两点,其中一个点的横坐标为a ,另一个点的纵坐标为b ,则(a ﹣1)(b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10分)计算:(1)()()()22322m n m n m n +-+-; (2)22x y y xy x x x ⎛⎫--÷+ ⎪⎝⎭.20.(11分)(1)如图①,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AD =AE ,∠B =∠C .求证:AB =AC . (2)如图②,A 为⊙O 上一点,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连接OA ;②以点A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作弧,交⊙O 于点B ; ③在射线OB 上截取BC =OA ; ④连接AC .若AC =3,求⊙O 的半径.21.(12分)如图,直线l 1:3y x =+与过点A (3,0)的直线l 2交于点C (1,m ),与x 轴交于点B . (1)求直线l 2的解析式;(2)点M 在直线l 1上,MN ∥y 轴,交直线l 2于点N ,若MN =AB ,求点M 的坐标.22.(10分)为了解全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某初级中学的两个兴趣小组分别抽样调查了100名学生.为方便制作统计图表,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成四个等级:A 表示“优秀”,B 表示“良好”,C 表示“合格”,D 表示“不合格”.第一小组认为,八年级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不如九年级学生,但好于七年级学生,所以他们随机调查了100名八年级学生.第二小组随机调查了全校三个年级中的100名学生,但只收集到90名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表. 两个小组的调查结果如图的图表所示: 第二小组统计表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试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第 小组的调查结果比较合理,用这个结果估计该校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达到合格以上(含合格)的共约 人;(2)对这两个小组的调查统计方法各提一条改进建议.23.(9分)某公司有甲、乙、丙三辆车去南京,它们出发的先后顺序随机.张先生和李先生乘坐该公司的车去南京出差,但有不同的需求.请用所学概率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这三辆车按先后顺序出发的所有可能结果; (2)两人中,谁乘坐到甲车的可能性大?请说明理由.24.(12分)矩形ABCD 中,AB =8,AD =12.将矩形折叠,使点A 落在点P 处,折痕为DE . (1)如图①,若点P 恰好在边BC 上,连接AP ,求APDE的值; (2)如图②,若E 是AB 的中点,EP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F ,求BF 的长.25.(13分)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A (2,0),B (3n ﹣4,y 1),C (5n +6,y 2)三点,对称轴是直线1x =.关于x 的方程2ax bx c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5n <-,试比较y 1与y 2的大小;(3)若B ,C 两点在直线x =1的两侧,且12y y >,求n 的取值范围.26.(13分)【了解概念】有一组对角互余的凸四边形称为对余四边形,连接这两个角的顶点的线段称为对余线.【理解运用】(1)如图①,对余四边形ABCD中,AB=5,BC=6,CD=4,连接AC.若AC=AB,求sin∠CAD的值;(2)如图②,凸四边形ABCD中,AD=BD,AD⊥BD,当2CD2+CB2=CA2时,判断四边形ABCD是否为对余四边形.证明你的结论;【拓展提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3,0),C(1,2),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点E在对余线BD上,且位于△ABC内部,∠AEC=90°+∠ABC.设AEuBE,点D的纵坐标为t,请直接写出u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答】解:原式=1﹣3=﹣2.故选:C.2.【解答】解:68000=6.8×104.故选:A.3.【解答】解:A.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B.3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此选项错误;C.÷==,此选项错误;D.×=××=2,此选项计算正确;故选:D.4.【解答】解:如图,∵点P(4,5)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点Q所在的象限为第二象限.故选:B.5.【解答】解:过点E作EF∥AB,则EF∥CD,如图所示.∵EF∥AB,∴∠AEF=∠A=54°,∵∠CEF=∠AEF﹣∠AEC=54°﹣18°=36°.又∵EF∥CD,∴∠C=∠CEF=36°.故选:A.6.【解答】解:∵这组数据2,4,6,x,3,9的众数是3,∴x=3,从小到大排列此数据为:2,3,3,4,6,9,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3,4,∴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4)÷2=3.5.故选:B.7.【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选:D.8.【解答】解:由三视图得这个几何体为圆锥,圆锥的母线长为8,底面圆的直径为6,所以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π×6×8=24π(cm2).故选:B.9.【解答】解:从函数的图象和运动的过程可以得出:当点P运动到点E时,x=10,y=30,过点E作EH⊥BC,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y==30,解得EH=AB=6,由图2可知当x=14时,点Q与点C重合,∴BC=14,∴矩形的面积为14×6=84.故选:B.10.【解答】解:如图,过点C作CK⊥l于点K,过点A作AH⊥BC于点H,在Rt△AHB中,∵∠ABC=60°,AB=2,∴BH=1,AH=,在Rt△AHC中,∠ACB=45°,∴AC===,∵点D为BC中点,∴BD=CD,在△BFD与△CKD中,,∴△BFD≌△CKD(AAS),∴BF=CK,延长AE,过点C作CN⊥AE于点N,可得AE+BF=AE+CK=AE+EN=AN,在Rt△ACN中,AN<AC,当直线l⊥AC时,最大值为,综上所述,AE+BF的最大值为.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1~12题每小题3分,第13~18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解答】解:xy﹣2y2=y(x﹣2y),故答案为:y(x﹣2y).12.【解答】解:如图,作OC⊥AB于C,连接OA,则AC=BC=AB=5,在Rt△OAC中,OC==12,所以圆心O到AB的距离为12cm.故答案为12.13.【解答】解:2=,∵<<,∴5<2<6,又∵m<2<m+1,∴m=5,故答案为:5.14.【解答】解:∵,,,∴,∴△ABC∽△DEF,∴,故答案为:.15.【解答】解:∵长为x步,宽比长少12步,∴宽为(x﹣12)步.依题意,得:x(x﹣12)=864.16.【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E⊥AB,垂足为点E,则DE=BC=5,DC=BE=1.5,在Rt△ADE中,∵tan∠ADE=,∴AE=tan∠ADE•DE=tan50°×5≈1.19×5=5.95(米),∴AB=AE+BE=5.95+1.5≈7.5(米),故答案为:7.5.17.【解答】解:∵x1,x2是方程x2﹣4x﹣2020=0的两个实数根,∴x1+x2=4,x12﹣4x1﹣2020=0,即x12﹣4x1=2020,则原式=x12﹣4x1+2x1+2x2=x12﹣4x1+2(x1+x2)=2020+2×4=2020+8=2028,故答案为:2028.18.【解答】解:一次函数y=kx﹣2﹣k(k>0)的图象过定点P(1,﹣2),而点P(1,﹣2)恰好是原点(0,0)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因此将双曲线y=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双曲线与直线y=kx﹣2﹣k(k>0)相交于两点,在没平移前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平移前,这两个点的坐标为为(a﹣1,),(,b+2),∴a﹣1=﹣,∴(a﹣1)(b+2)=﹣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解答】解:(1)原式=4m2+12mn+9n2﹣(4m2﹣n2)=4m2+12mn+9n2﹣4m2+n2=12mn+10n2;(2)原式=÷(+)=÷=•=.20.【解答】(1)证明:在△ABE和△ACD中,∴△ABE≌△ACD(AAS),∴AB=AC;(2)解:连接AB,如图②,由作法得OA=OB=AB=BC,∴△OAB为等边三角形,∴∠OAB=∠OBA=60°,∵AB=BC,∴∠C=∠BAC,∵∠OBA=∠C+∠BAC,∴∠C=∠BAC=30°∴∠OAC=90°,在Rt△OAC中,OA=AC=×3=.即⊙O的半径为.21.【解答】解:(1)在y=x+3中,令y=0,得x=﹣3,∴B(﹣3,0),把x=1代入y=x+3得y=4,∴C(1,4),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kx+b,∴,解得,∴直线l2的解析式为y=﹣2x+6;(2)AB=3﹣(﹣3)=6,设M(a,a+3),由MN∥y轴,得N(a,﹣2a+6),MN=|a+3﹣(﹣2a+6)|=AB=6,解得a=3或a=﹣1,∴M(3,6)或(﹣1,2).22.【解答】解:(1)根据抽样调查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因此第二小组的调查结果比较合理;1000×(1﹣7.8%)=1000×0.922=922(人),故答案为:二,922;(2)第一小组,仅仅调查八年级学生情况,不能代表全校的学生对垃圾处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应从全校范围内抽查学生进行调查.;对于第二小组要把问卷收集齐全,并尽量从多个角度进行抽样,确保抽样的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23.【解答】解:(1)甲、乙、丙;甲、丙、乙;乙、甲、丙;乙、丙、甲;丙、甲、乙;丙、乙、甲;共6种;(2)由(1)可知张先生坐到甲车有两种可能,乙、丙、甲,丙、乙、甲,则张先生坐到甲车的概率是=;由(1)可知李先生坐到甲车有两种可能,甲、乙、丙,甲、丙、乙,则李先生坐到甲车的概率是=;所以两人坐到甲车的可能性一样.24.【解答】解:(1)如图①中,取DE的中点M,连接PM.∵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C=90°,由翻折可知,AO=OP,AP⊥DE,∠2=∠3,∠DAE=∠DPE=90°,在Rt△EPD中,∵EM=MD,∴PM=EM=DM,∴∠3=∠MPD,∴∠1=∠3+∠MPD=2∠3,∵∠ADP=2∠3,∴∠1=∠ADP,∵AD∥BC,∴∠ADP=∠DPC,∴∠1=∠DPC,∵∠MOP=∠C=90°,∴△POM∽△DCP,∴===,∴==.(2)如图②中,过点P作GH∥BC交AB于G,交CD于H.则四边形AGHD是矩形,设EG=x,则BG =4﹣x∵∠A=∠EPD=90°,∠EGP=∠DHP=90°,∴∠EPG+∠DPH=90°,∠DPH+∠PDH=90°,∴∠EPG=∠PDH,∴△EGP∽△PHD,∴====,∴PG=2EG=3x,DH=AG=4+x,在Rt△PHD中,∵PH2+DH2=PD2,∴(3x)2+(4+x)2=122,解得x=(负值已经舍弃),∴BG=4﹣=,在Rt△EGP中,GP==,∵GH∥BC,∴△EGP∽△EBF,∴=,∴=,∴BF=3.25.【解答】解:(1)∵抛物线y=ax2+bx+c经过A(2,0),∴0=4a+2b+c①,∵对称轴是直线x=1,∴﹣=1②,∵关于x的方程ax2+bx+c=x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1)2﹣4ac=0③,由①②③可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n<﹣5,∴3n﹣4<﹣19,5n+6<﹣19∴点B,点C在对称轴直线x=1的左侧,∵抛物线y=﹣x2+x,∴﹣<0,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3n﹣4)﹣(5n+6)=﹣2n﹣10=﹣2(n+5)>0,∴3n﹣4>5n+6,∴y1>y2;(3)若点B在对称轴直线x=1的左侧,点C在对称轴直线x=1的右侧时,由题意可得,∴0<n<,若点C在对称轴直线x=1的左侧,点B在对称轴直线x=1的右侧时,由题意可得:,∴不等式组无解,综上所述:0<n<.26.【解答】解:(1)过点A作AE⊥BC于E,过点C作CF⊥AD于F.∵AC=AB,∴BE=CE=3,在Rt△AEB中,AE===4,∵CF⊥AD,∴∠D+∠FCD=90°,∵∠B+∠D=90°,∴∠B=∠DCF,∵∠AEB=∠CFD=90°,∴△AEB∽△DFC,∴=,∴=,∴CF=,∴sin∠CAD===.(2)如图②中,结论: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理由:过点D作DM⊥DC,使得DM=DC,连接CM.∵四边形ABCD中,AD=BD,AD⊥BD,∴∠DAB=∠DBA=45°,∵∠DCM=∠DMC=45°,∵∠CDM=∠ADB=90°,∴∠ADC=∠BDM,∵AD=DB,CD=DM,∴△ADC≌△BDM(SAS),∴AC=BM,∵2CD2+CB2=CA2,CM2=DM2+CD2=2CD2,∴CM2+CB2=BM2,∴∠BCM=90°,∴∠DCB=45°,∴∠DAB+∠DCB=90°,∴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3)如图③中,过点D作DH⊥x轴于H.∵A(﹣1,0),B(3,0),C(1,2),∴OA=1,OB=3,AB=4,AC=BC=2,∴AC2+BC2=AB2,∴∠ACB=90°,∴∠CBA=∠CAB=45°,∵四边形ABCD是对余四边形,∴∠ADC+∠ABC=90°,∴∠ADC=45°,∵∠AEC=90°+∠ABC=135°,∴∠ADC+∠AEC=180°,∴A,D,C,E四点共圆,∴∠ACE=∠ADE,∵∠CAE+∠ACE=∠CAE+∠EAB=45°,∴∠EAB=∠ACE,∴∠EAB=∠ADB,∵∠ABE=∠DBA,∴△ABE∽△DBA,∴=,∴=,∴u=,设D(x,t),由(2)可知,BD2=2CD2+AD2,∴(x﹣3)2+t2=2[(x﹣1)2+(t﹣2)2]+(x+1)2+t2,整理得(x+1)2=4t﹣t2,在Rt△ADH中,AD===2,∴u==(0<t<4),即u=(0<t<4).。
江苏省徐州巿2022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Word版
![江苏省徐州巿2022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ed4f9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5.png)
江苏省徐州巿2022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Word版2022年中考试题徐州巿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Ⅰ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第Ⅰ卷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4的平方根是A.?2B.2C. -2 D 16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截至5月26日12时,徐州巿累计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约为11 180万元,该笔善款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1.18×103万元B. 1.118×104万元C. 1.118×105万元D. 1.118×108万元3.函数y?1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x≥-1B. x≤-1C. x≠-1D. x =-1 4.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x3+x3=x6B. x3·x9=x27C.(x2)3=x5D. x?x2=x-1 5.如果点(3,-4)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中,在此图象上的是A.(3,4)B. (-2,-6)C.(-2,6)D.(-3,-4)6.下列平面展开图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其中沿正方形的边不能折成无盖小方....盒的是A1B2022年中考试题C D7.⊙O1和⊙O2的半径分别为5和2,O1O2=3,则⊙O1和⊙O2的位置关系是A.内含B. 内切C.相交D.外切8.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正三角形B.菱形C.直角梯形D.正六边形9.下列事件中,必然事件是A.抛掷1个均匀的骰子,出现6点向上B.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C.366人中至少有2人的生日相同D.实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第10题图)10.如图,小明随意向水平放置的大正方形内部区域抛一个小球,则小球停在小正方形内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A.34 B.13 C.12 D.1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相应的位置上)................11.因式分解:2x2-8=______▲________12.徐州巿部分医保定点医院2022年第一季度的人均住院费用(单位:元)约为:12 320,11 880,10 370,8 570,10 640, 10240.这组数据的极差是_____▲_______元. 13.若x1,x2为方程x2?x?1?0的两个实数根,则x1?x2?___▲___. 14.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15.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AB的延长线上,CD 与⊙O相切于点 D.若,若∠C=18°,则∠CDA=______▲_______.(第15题图)(第16题图)16.如图,Rt△ABC中,∠B=90°,AB=3cm,AC=5cm,将△ABC折叠,使点C与A重合,得折痕DE,则△ABE的周长等于____▲_____cm.第Ⅱ卷22022年中考试题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7.计算:(?1)202218.已知x?x119.解不等式组?2?2x?1?5(x?1)??3?1,求x2??01?1?()?338.?2x?3的值.,并写出它的所有整数解.20.如图,一座堤坝的横截面是梯形,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求坝高和坝底宽(精确到0.1m)参考数据:四、解答题(本题有A、B两类题,A类题4分,B类题6分,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两类题中任意选做一题,如果两类题都做,则以A类题计分)......21.(A类)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D =CD,求证:∠A=∠C.(B类)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C,求证:AD=CD.五、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2.从称许到南京可乘列车A与列车B,已知徐州至南京里程约为350km,A与B车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0∶7,A车的行驶时间比B车的少1h,那么两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多少?23.小王某月手机话费中的各项费用统计情况见下列图表,请你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3BDAB45?30?21.414,31.732A6mD14m(第20题图)C(第21题图)C2022年中考试题题:项目金额/元金额/元60504030短信费月功能费4%基本话费40%月功能费5 基本话费长途话费短信费20220月功能费基本话费长途话费短信费长途话费36%项目(1)该月小王手机话费共有多少元?(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短信费的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少度?(3)请将表格补充完整;(4)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4.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B的坐标为(1,0)①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②画出将△ABC绕原点O按逆时针旋转90°所得的△A2B2C2,③△A1B1C1与△A2B2C2成轴对称图形吗?若成轴对称图形,画出所有的对称轴;42022年中考试题④△A1B1C1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图形吗?若成中心对称图形,写出所有的对称中心的坐标.Ay六、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5.为缓解油价上涨给出租车待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某巿自2022年11月17日起,调整出租车运价,调整方案见下列表格及图像(其中a,b,c为常数)行驶路程不超过3km的部分超过3km不超出6km的部分超出6km的部分每公里 2.1元每公里c元O367xyD13.3BxC收费标准调价前起步价6元调价后起步价a 元11.2C7AEBF每公里b元6 设行驶路程xkm时,调价前的运价y1(元),调价后的运价为y2(元)如图,折线ABCD表示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线段EF表示当0≤x≤3时,y1与x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图表信息,完成下列各题:①填空:a=______,b=______,c=_______.②写出当x>3时,y1与x的关系,并在上图中画出该函数的图象.③函数y1与y2的图象是否存在交点?若存在,求出交点的坐标,并说明该点的实际意义,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2022年中考试题26.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给出下列四个论断① OA=OC ② AB=CD ③ ∠BAD=∠DCB ④ AD∥BC请你从中选择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作为结论,完成下列各题:①构造一个真命题,画图并给出证明;...②构造一个假命题,举反例加以说明. ...七、解答题(第27题8分,第28题10分,共18分)2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A(-1,4)为顶点,且过点B(2,-5)①求该函数的关系式;②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③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A、B 两点随图象移至A′、B′,求△O A′B′的面积.28.如图1,一副直角三角板满足AB=BC,AC=DE,∠ABC=∠DEF=90°,∠EDF=30° 【操作】将三角板DEF的直角顶点E放置于三角板ABC的斜边AC上,再将三角板....DEF...绕点旋转,并使边DE与边AB交于点P,边EF与边BC于点Q ..E...【探究一】在旋转过程中,(1)如图2,当CEEA=1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62022年中考试题(2)如图3,当CEEA=2时EP与EQ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CEEA=m(3)根据你对(1)、(2)的探究结果,试写出当系式时,EP与EQ满足的数量关为_________,其中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探究二】若,AC=30cm,连续PQ,设△EPQ的面积为S(cm2),在旋转过程中:(1)S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随着S取不同的值,对应△EPQ的个数有哪些变化?不出相应S值的取值范围.A(D)AFEPBC(E)BDQFCAEPDBQCF(图1)(图2)(图3)72022年中考试题徐州巿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参考答案1.A2.B3.C4.D5.C6.B7.B8.C9.D 10.C 11. 2(x?2)(x?16.m17.解:原式=1+1-3+2=1 18.解:x222) 12. 3750元13.-1 14.34a2 15.126°?2x?3?(x?3)(x?1)3?1?3)(,将x?3?1代入到上式,则可得x?2x?3?(3?1?1)?(3?2)(3?2)??1?x119.解:?2?2x?1?5(x?1)? ?x??2?x??22?x?2?2x?1?5x?5x?2??20.解:如图所示,过点A、D分别作BC的垂线AE、DF分别交BC于点E、F,所以△ABE、△CDF均为Rt△,又因为CD=14,∠DCF=30°,所以DF=7=AE,且FC=73A6mD14m12.145?B30?C所以BC=7+6+12.1=25.1m. 21.证明:(A)连结AC,因为AB=AC,所以∠BAC=∠BCA,同理AD=CD 得∠DAC=∠DCAE FA所以∠A=∠BAC+∠DAC=∠BCA+∠DCAC(B)如(A)只须反过来即可.22.解方程的思想.A车150km/h,B车125km/h. 23.解:(1)125元的总话费(2)72° (3)项目金额/元月功能费5 基本话费50 长途话费45 短信费25 BD=∠C 82022年中考试题(4)24.(4)对称中心是(0,0)25.解:(1) a=7, b=1.4, c=2.1 (2)y1?2.1x?0.3A1A2B2BB1C1xCC2金额/元6050403020220月功能费基本话费长途话费短信费项目解:如下图所示,yA(3)有交点为(317,9)其意义为当x?317时是方案调价前合算,当x?317时方案调价后合算.26.解:(1)②③为论断时,(2)②④为论断时,此时可以构成一梯形. 27.解:(1)y??x?2x?32(2)(0,3),(-3,0),(1,0)(3)略911/ 11。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fa78d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2.png)
第1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 2022的相反数是( )A. 2022B. −2022C. 12022D. −120222. 若二次根式√x −1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x >1C. x ≥0D. x >03. 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 )A.B.C.D.4. 如图,在△ABC 中,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若DE =2,则BC 的长是( )A. 3B. 4C. 5第2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D. 65. 某城市市区人口x 万人,市区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平均每人拥有绿地y 平方米,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A. y =x +50B. y =50xC. y =50xD. y =x506. 如图,斑马线的作用是为了引导行人安全地通过马路.小丽觉得行人沿垂直马路的方向走过斑马线更为合理,这一想法体现的数学依据是( )A. 垂线段最短B.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与点A 1关于x 轴对称,点A 与点A 2关于y 轴对称.已知点A 1(1,2),则点A 2的坐标是( )A. (−2,1)B. (−2,−1)C. (−1,2)D. (−1,−2)8. 某汽车评测机构对市面上多款新能源汽车的0~100km/ℎ的加速时间和满电续航里程进行了性能评测,评测结果绘制如下,每个点都对应一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已知0~100km/ℎ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是m s ,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是n km ,相应的直线将平面分成了①、②、③、④四个区域(直线不属于任何区域).欲将最新上市的两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到平面内,若以上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均保持不变,则这两个点可能分别落在( )第3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A. 区域①、②B. 区域①、③C. 区域①、④D. 区域③、④第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9. 化简:√83═ ______ . 10. 计算:m 4÷m 2=______. 11. 分解因式:x 2y +xy 2=______.12. 2022年5月22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共收录物种及种下单元约138000个.数据13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13. 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分别表示实数a 、b ,则1a ______1b (填“>”、“=”或“<”).14. 如图,在△ABC 中,E 是中线AD 的中点.若△AEC 的面积是1,则△ABD 的面积是______.15. 如图,将一个边长为20cm 的正方形活动框架(边框粗细忽略不计)扭动成四边形ABCD ,对角线是两根橡皮筋,其拉伸长度达到36cm 时才会断裂.若∠BAD =60°,则橡皮筋AC ______断裂(填“会”或“不会”,参考数据:√3≈1.732).第4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6. 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若∠ABC =45°,AC =√2,则⊙O 的半径是______.17.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ABC =90°,DB 平分∠ADC.若AD =1,CD =3,则sin∠ABD =______.18.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在Rt △DEF 中,∠F =90°,DF =3,EF =4.用一条始终绷直的弹性染色线连接CF ,Rt △DEF 从起始位置(点D 与点B 重合)平移至终止位置(点E 与点A 重合),且斜边DE 始终在线段AB 上,则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面积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4.0分)第5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19. 计算:(1)(√2)2−(π−3)0+3−1; (2)(x +1)2−(x −1)(x +1).20. 解不等式组{5x −10≤0,x +3>−2x,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1. 为减少传统塑料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家提倡使用可以在自然环境下(特定微生物、温度、湿度)较快完成降解的环保塑料袋.调查小组就某小区每户家庭1周内环保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使用情况为A(不使用)、B(1~3个)、C(4~6个)、D(7个及以上),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的一部分.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______,请补全条形统计图;(2)已知该小区有1500户家庭,调查小组估计:该小区1周内使用7个及以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225户.调查小组的估计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22. 在5张相同的小纸条上,分别写有语句:①函数表达式为y =x ;②函数表达式为y =x 2;③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④函数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⑤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增大.将这5张小纸条做成5支签,①、②放在不透明的盒子A 中搅匀,③、④、⑤放在不透明的盒子B 中搅匀.(1)从盒子A 中任意抽出1支签,抽到①的概率是______;(2)先从盒子A 中任意抽出1支签,再从盒子B 中任意抽出1支签.求抽到的2张小纸条上的语句对函数的描述相符合的概率.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像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与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像交于点C ,连接OC.已知点B(0,4),△BOC第6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的面积是2. (1)求b 、k 的值; (2)求△AOC 的面积.24. 如图,点A 在射线OX 上,OA =a.如果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n°(0<n ≤360)到OA′,那么点A′的位置可以用(a,n°)表示.(1)按上述表示方法,若a =3,n =37,则点A′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 (2)在(1)的条件下,已知点B 的位置用(3,74°)表示,连接A′A 、A′B.求证:A′A =A′B .25. 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 −14)会徽的主题图案有着丰富的数学元素,展现了我国古代数学的文化魅力,其右下方的“卦”是用我国古代的计数符号写出的八进制数3745.八进制是以8作为进位基数的数字系统,有0~7共8个基本数字.八进制数3745换算成十进制数是3×83+7×82+4×81+5×80=2021,表示ICME −14的举办年份.(1)八进制数3746换算成十进制数是______;(2)小华设计了一个n 进制数143,换算成十进制数是120,求n 的值.第7页,共25页…………○…………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26. 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边BC 上的一点.若△OAB≌△OCD ,则点O 叫做该四边形的“等形点”.(1)正方形______“等形点”(填“存在”或“不存在”);(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边BC 上的点O 是四边形ABCD 的“等形点”.已知CD =4√2,OA =5,BC =12,连接AC ,求AC 的长;(3)在四边形EFGH 中,EH//FG.若边FG 上的点O 是四边形EFGH 的“等形点”,求OFOG 的值.27.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自变量x 的部分取值和对应函数值y 如下表:x … −1 0 1 2 3 … y…43−5−12…(1)求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表达式;(2)将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图像向右平移k(k >0)个单位,得到二次函数y =mx 2+nx +q 的图像,使得当−1<x <3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4<x <5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y =mx 2+nx +q 的表达式y =______,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A 、B 、C 是二次函数y =ax 2+bx +3的图像上互不重合的三点.已知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是m 、m +1,点C 与点A 关于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对称,求∠ACB 的度数.28. 现有若干张相同的半圆形纸片,点O 是圆心,直径AB 的长是12cm ,C 是半圆弧上的一点(点C 与点A 、B 不重合),连接AC 、BC .(1)沿AC 、BC 剪下△ABC ,则△ABC 是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2)分别取半圆弧上的点E 、F 和直径AB 上的点G 、H.已知剪下的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6cm 的菱形.请用直尺和圆规在图中作出一个符合条件的菱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3)经过数次探索,小明猜想,对于半圆弧上的任意一点C ,一定存在线段AC 上的第8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点M 、线段BC 上的点N 和直径AB 上的点P 、Q ,使得由这四个点顺次连接构成的四边形是一个边长为4cm 的菱形.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第9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2022的相反数是−2022, 故选:B .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答案】A【解析】解:∵二次根式√x −1有意义, ∴x −1≥0, 解得:x ≥1. 故选:A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 −1≥0,据此求出实数x 的取值范围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把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展在一个平面上, 得到其侧面展开图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又有母线垂直于上下底面,故可得是长方形. 故选:D .从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可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长方形.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4.【答案】B【解析】解:∵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DE 是△ABC 的中位线, ∴BC =2DE , ∵DE =2, ∴BC =4, 故选:B .第10页,共25页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由城市市区人口x 万人,市区绿地面积50万平方米, 则平均每人拥有绿地y =50x.故选:C .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关系式,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解:小丽觉得行人沿垂直马路的方向走过斑马线更为合理,这一想法体现的数学依据是垂线段最短, 故选:A .根据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原理解答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熟练掌握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D【解析】解:∵点A 与点A 1关于x 轴对称,已知点A 1(1,2), ∴点A 的坐标为(1,−2), ∵点A 与点A 2关于y 轴对称, ∴点A 2的坐标为(−1,−2), 故选: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此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关键是熟练掌握点的变化规律,不要混淆.8.【答案】B【解析】解:最新上市的两款新能源汽车的评测数据对应的点绘制到平面内,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①、②,则0~100km/ℎ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将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①、③,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均保持不变,故B符合题意;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①,④,则满电续航里程的中位数将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若这两个点分别落在区域③,④,则0~100km/ℎ的加速时间的中位数将变大,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根据中位数定义,逐项判断.本题考查数据的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中位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正中间的数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这种数据的中位数..9.【答案】2【解析】解:∵23=83=2.∴√8故填2.直接利用立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x是a的立方根.10.【答案】m2【解析】解:m4÷m2=m4−2=m2.故答案为:m2.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法则进行运算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同底数幂的除法的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11.【答案】xy(x+y)【解析】解:x2y+xy2=xy(x+y).故答案为:xy(x+y).第12页,共25页直接提取公因式xy ,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12.【答案】1.38×105【解析】解:138000=1.38×105. 故答案为:1.38×1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n 为整数,且n 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据此判断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 ×10n ,其中1≤|a|<10,确定a 与n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解析】解:令a =65,b =64. 则:1a =56,1b =46; ∵56>46; ∴1a >1b. 故答案是:>.比较两个正有理数,数大的绝对值反而小.也可以利用特殊值代入法求解. 本题考查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特殊值代入法是解填空题不错的选择.14.【答案】2【解析】解:∵E 是AD 的中点, ∴CE 是△ACD 的中线, ∴S △ACD =2S △AEC , ∵△AEC 的面积是1, ∴S △ACD =2S △AEC =2, ∵AD 是△ABC 的中线, ∴S △ABD =S △ACD =2. 故答案为:2.由题意可得CE 是△ACD 的中线,则有S △ACD =2S △AEC =2,再由AD 是△ABC 的中线,则有S △ABD =S △ACD ,即得解.……○…………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15.【答案】不会【解析】解:设AC 与BD 相交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AC =2AO ,OD =12BD ,AD =AB =20cm , ∵∠BAD =60°, ∴△ABD 是等边三角形, ∴BD =AB =20cm , ∴DO =12BD =10(cm),在Rt △ADO 中,AO =√AD 2−DO 2=√202−102=10√3(cm), ∴AC =2AO =20√3≈34.64(cm), ∵34.64cm <36cm , ∴橡皮筋AC 不会断裂, 故答案为:不会.设AC 与BD 相交于点O ,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AC ⊥BD ,AC =2AO ,OD =12BD ,AD =AB =20cm ,从而可得△AB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可得BD =20cm ,然后在在Rt △ADO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O ,从而求出AC 的长,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1第14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解析】解: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D ,连接CD ,∵AD 是⊙O 的直径, ∴∠ACD =90°, ∵∠ABC =45°, ∴∠ADC =∠ABC =45°, ∴AD =AC sin45∘=√2√22=2,∴⊙O 的半径是1, 故答案为:1.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D ,连接CD ,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ACD =90°,再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ADC =45°,然后在Rt △AC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D 的长,从而求出⊙O 的半径,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圆周角定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66【解析】解:过点D 作DE ⊥BC ,垂足为E ,如图, ∵∠A =∠ABC =90°, ∴AD//BC , ∴∠ADB =∠CBD , ∵DB 平分∠ADC , ∴∠ADB =∠CDB , ∴∠CDB =∠CBD =3, ∵AD =BE =1,∴CE =BC −BE =3−1=2, 在Rt △CDE 中,……○…………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DE =√CD 2−CE 2=√32−22=√5, ∵DE =AB , 在Rt △ADB 中,BD =√AD 2+AB 2=√12+(√5)2=√6, ∴sin∠ABD =AD BD=1√6=√66. 故答案为:√66.过点D 作DE ⊥BC ,垂足为E ,如图,由已知∠A =∠ABC =90°,可得AD//BC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B =∠CBD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B =∠CDB ,则可得∠CDB =∠CBD =3,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 =BE ,即可得CE =BC −BE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DE =√CD 2−CE 2,在Rt △ADB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D =√AD 2+AB 2,根据正弦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根据题意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答案】21【解析】解:如图,连接CF 交AB 于点M ,连接CF′交AB 于点N ,过点F 作FG ⊥AB 于点H ,过点F′作F′H ⊥AB 于点H ,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 .在Rt △DEF 中,DF =3,EF =4, ∴DE =√DF 2+EF 2=√32+42=5, 在Rt △ABC 中,AC =9,BC =12, ∴AB =√AC 2+BC 2=√92+122=15, ∵12⋅DF ⋅EF =12⋅EF ⋅GF , ∴FG =125,第16页,共25页∴BG =√BF 2−FG 2=√32−(125)2=95, ∴GE =BE −BG =165,AH =GE =165,∴F′H =FG =125,∴FF′=GH =AB −BG −AH =15−5=10, ∵BF//AC , ∴BMAM =BFAC =13, ∴BM =14AB =154,同法可证AN =14AB =154, ∴MN =15−154−154=152,∴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的面积=12×(10+152)×125=21,故答案为:21.如图,连接CF 交AB 于点M ,连接CF′交AB 于点N ,过点F 作FG ⊥AB 于点H ,过点F′作F′H ⊥AB 于点H ,连接FF′,则四边形FGHF′是矩形,Rt △ABC 的外部被染色的区域是梯形MFF′N.求出梯形的上下底以及高,可得结论.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梯形的面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在的压轴题.19.【答案】解:(1)原式=2−1+13=43;(2)原式=(x 2+2x +1)−(x 2−1) =x 2+2x +1−x 2+1 =2x +2.【解析】(1)利用实数的运算法则、零指数幂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化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运算、实数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解:由5x −10≤0,得:x ≤2,由x +3>−2x ,得:x >−1,……○…………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2, 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解析】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答案】100【解析】解:(1)20÷20%=100, 所以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100; C 类户数为100×25%=25(户), B 类户数为100−20−25−15=40(户), 补全条形统计图为:故答案为:100; (2)调查小组的估计合理. 理由如下:因为1500×15100=225(户),所以根据该小区1周内使用7个及以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225户.(1)用A 类户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得到样本容量,然后计算出C 类和B 类户数后补全条形统计图;(2)利用样本估计作图,由于1500×15100=225(户),则可估计该小区1周内使用7个及以第18页,共25页上环保塑料袋的家庭约有225户,从而可判断调查小组的估计合理.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也考查了样本估计总体.22.【答案】12【解析】解:(1)从盒子A 中任意抽出1支签,抽到①的概率是12, 故答案为:12; (2)列表如下:由表知,共有6种等可能结果,其中抽到的2张小纸条上的语句对函数的描述相符合的①③、①⑤、②④这3个,所以2张小纸条上的语句对函数的描述相符合的概率为36=12. (1)直接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符合条件的结果数,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解题时要注意此题是放回试验还是不放回试验.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23.【答案】解:(1)∵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过点B(0,4),∴b =4,∴一次函数为y =2x +4, ∵OB =4,△BOC 的面积是2. ∴12OB ⋅x C =2,即12×4⋅x C =2, ∴x C =1,把x =1代入y =2x +4得,y =6,……○…………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C(1,6),∵点C 在反比例函数y =kx (x >0)的图象上, ∴k =1×6=6;(2)把y =0代入y =2x +4得,2x +4=0,解得x =−2, ∴A(−2,0), ∴OA =2,∴S △AOC =12×2×6=6.【解析】(1)由点B(0,4)在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上,代入求得b =4,由△BOC 的面积是2得出C 的横坐标为1,代入直线关系式即可求出C 的坐标,从而求出k 的值; (2)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A 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的面积,求出C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24.【答案】(3,37°)【解析】(1)解:由题意,得A′(a,n°), ∵a =3,n =37, ∴A′(3,37°), 故答案为:(3,37°); (2)证明:如图:∵A′(3,74°),B(3,74°),∴∠AOA′=37°,∠AOB =74°,OA =OB =3, ∴∠A′OB =∠AOB −∠AOA′=74°−37°=37°, ∵OA′=OA′,∴△AOA′≌△BOA′(SAS), ∴A′A =A′B .(1)根据点的位置定义,即可得出答案;第20页,共25页(2)画出图形,证明△AOA′≌△BOA′(SAS),即可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新定义题目,旋转的性质,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2022【解析】解:(1)3746=3×83+7×82+4×81+6×80 =1536+448+32+6 =2022.故八进制数字3746换算成十进制是2022. 故答案为:2022;(2)依题意有:n 2+4×n 1+3×n 0=120, 解得n 1=9,n 2=−13(舍去). 故n 的值是9.(1)根据已知,从个位数字起,将二进制的每一位数分别乘以80,81,82,83,再把所得结果相加即可得解;(2)根据n 进制数和十进制数的计算方法得到关于n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各个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的计算方法.26.【答案】不存在【解析】解:(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C =90°, ∵△OAB≌△OCD , ∴∠OAB =∠C =90°, ∵O 是边BC 上的一点. ∴正方形不存在“等形点”, 故答案为:不存在; (2)作AH ⊥BO 于H ,……○…………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边BC 上的点O 是四边形ABCD 的“等形点”, ∴△OAB≌△OCD ,∴AB =CD =4√2,OA =OC =5, ∵BC =12, ∴BO =7,设OH =x ,则BH =7−x ,由勾股定理得,(4√2)2−(7−x)2=52−x 2, 解得,x =3, ∴OH =3, ∴AH =4, ∴CO =8,在Rt △CHA 中,AC =√AH 2+CH 2=√42+82=4√5; (3)如图,∵边FG 上的点O 是四边形EFGH 的“等形点”,∴△OEF≌△OGH ,∴∠EOF =∠HOG ,OE =OG ,∠OGH =∠OEF , ∵EH//FG ,∴∠HEO =∠EOF ,∠EHO =∠HOG , ∴∠HEO =∠EHO , ∴OE =OH , ∴OH =OG , ∴OE =OF , ∴OFOG =1.第22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1)根据“等形点”的定义可知△OAB≌△OCD ,则∠OAB =∠C =90°,而O 是边BC 上的一点.从而得出正方形不存在“等形点”;(2)作AH ⊥BO 于H ,由△OAB≌△OCD ,得AB =CD =4√2,OA =OC =5,设OH =x ,则BH =7−x ,由勾股定理得,(4√2)2−(7−x)2=52−x 2,求出x 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即可;(3)根据“等形点”的定义可得△OEF≌△OGH ,则∠EOF =∠HOG ,OE =OG ,∠OGH =∠OEF ,再由平行线性质得OE =OH ,从而推出OE =OH =OG ,从而解决问题. 本题是新定义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理解新定义,并能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答案】y =−x 2+6x −5(答案不唯一) 4≤k ≤5【解析】解:(1)将(−1,4),(1,0)代入y =ax 2+bx +3得: {a −b +3=4a +b +3=0, 解得{a =−1b =−2,∴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3; (2)如图:∵y =−x 2−2x +3=−(x +1)2+4,∴将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像向右平移k(k >0)个单位得y =−(x −k +1)2+4的图象,∴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k −1,∵当−1<x <3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4<x <5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且抛物线开口向下,∴3≤k −1≤4, 解得4≤k ≤5,∴符合条件的二次函数y =mx 2+nx +q 的表达式可以是y =−(x −3)2+4=−x 2+6x −5,……○…………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故答案为:y =−x 2+6x −5(答案不唯一),4≤k ≤5; (3)如图:∵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是m 、m +1,∴y A =−m 2−2m +3,yB =−(m +1)2−2(m +1)+3=−m 2−4m , ∴A(m,−m 2−2m +3),B(m +1,m 2−m),∵点C 与点A 关于该函数图像的对称轴对称,而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 =−1, ∴x A +x C2=−1,AC//x 轴,∴x C =−2−m ,∴C(−2−m,−m 2−2m +3), 过B 作BH ⊥AC 于H ,∴BH =|−m 2−4m −(−m 2−2m +3)|=|−2m −3|,CH =|(−2−m)−(m +1)|=|−2m3|, ∴BH =CH ,∴△B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HCB =45°,即∠ACB =45°.(1)用待定系数法可得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x 2−2x +3;(2)将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像向右平移k(k >0)个单位得y =−(x −k +1)2+4的图象,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k −1,根据当−1<x <3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4<x <5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且抛物线开口向下,知3≤k −1≤4,得4≤k ≤5,即可得到答案;(3)求出A(m,−m 2−2m +3),B(m +1,m 2−m),C(−2−m,−m 2−2m +3),过B 作BH ⊥AC 于H ,可得BH =|−m 2−4m −(−m 2−2m +3)|=|−2m −3|,CH =|(−2−m)−(m +1)|=|−2m3|,故△BH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45°.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应用,涉及待定系数法,抛物线的平移变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第24页,共25页………○…………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8.【答案】直角【解析】解:(1)∵AB 是直径,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ABC 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2)如图,四边形EFHG 或四边形EFG′H 即为所求.(3)小明的猜想正确.理由:如图2中,当点C 靠近点A 时,设CM =13CA ,AN =13CB ,∴CM CA=CNCB ,∴MN//AB , ∴NM AB=CM CA=13, ∵AB =12cm , ∴MN =4cm ,分别以M ,N 为圆心,MN 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P ,Q ,则四边形MNQP 是边长为4cm 的菱形.如图3中,当点C 靠近点B 时,同法可得四边形MNQP 是菱形.……○…………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内…………○…………装…………○…………订…………○…………线…………○…………综上所述,小明的猜想正确.(1)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判断即可;(2)分别以A ,B 为圆心,6cm 长为半径作弧交半圆于点E ,F ,连接EF ,AE ,OF ,OE ,FB ,四边形EFHG 或四边形EFG′H 即为所求.(3)小明的猜想正确.如图2中,当点C 靠近点A 时,设CM =13CA ,AN =13CB ,作出边长为4cm 的菱形,可得结论.如图3中,当点C 靠近点B 时,同法可得四边形MNQP 是菱形.延长可得结论.本题属于圆综合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题真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7ed78302768e9950e73866.png)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1.(2021·泰州)(﹣3)0等于()A. 0B. 1C. 3D. ﹣3【答案】B【考点】0指数幂的运算性质【解析】【解答】解:(−3)0=1,故答案为:B.【分析】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都等于1,据此计算即可.2.(2021·泰州)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A. B. C. D.【答案】C【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故答案为:C.【分析】左视图:从物体左面所看的平面图形,注意:看到的棱画实线,看不到的棱画虚线,据此进行判断即可.3.(2021·泰州)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化简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A. √8与√3B. √2与√12C. √5与√15D. √75与√27【答案】 D【考点】同类二次根式【解析】【解答】解:A、√8=2√2,2√2与√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B、√12=2√3,√2与2√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C、√5与√15不是同类二次根式,故此选项错误;D、√75=5√3,√27=3√3,5√3与3 √3是同类二次根式,故此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相同的即为同类二次根式,据此逐项解答即可.4.(2021·泰州)“14人中至少有2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则()A. P=0B. 0<P<1C. P=1D. P>1【答案】C【考点】可能性的大小【解析】【解答】解:∵一年有12个月,14个人中有12个人在不同的月份过生日,剩下的两人不论哪个月生日,都和前12人中的一个人同一个月过生日∴“14人中至少有2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是必然事件,即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1.故答案为:C.【分析】先确定“14人中至少有2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这一事件为必然事件,从而求出结论.5.(2021·泰州)如图,P为AB上任意一点,分别以AP、PB为边在AB同侧作正方形APCD、正方形PBEF,设∠CBE=α,则∠AFP为()αA. 2αB. 90°﹣αC. 45°+αD. 90°﹣12【答案】B【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解析】【解答】∵四边形APCD和四边形PBEF是正方形,∴AP=CP,PF=PB,∠APF=∠BPF=∠PBE=90°,∴ΔAFP≅ΔCBP(SAS),∴∠AFP=∠CBP,又∵∠CBE=α,∴∠AFP=∠CBP=∠PBE−∠CBE=90°−α,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明ΔAFP≅ΔCBP(SAS),可得∠AFP=∠CBP,从而求出∠AFP=∠CBP=∠PBE−∠CBE=90°−α.6.(2021·泰州)互不重合的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C=2a+1,BC=a+4,AB=3a,这三点的位置关系是()A. 点A在B、C两点之间B. 点B在A、C两点之间C. 点C在A、B两点之间D. 无法确定【答案】A【考点】线段的计算【解析】【解答】解:①当点A在B、C两点之间,则满足BC=AC+AB,即a+4=2a+1+3a,解得:a=3,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正确;4②点B在A、C两点之间,则满足AC=BC+AB,即2a+1=a+4+3a,,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错误;解得:a=−32③点C在A、B两点之间,则满足AB=BC+AC,即3a=a+4+2a+1,解得:a无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错误;故答案为:D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分三种情况:①当点A在B、C两点之间,则满足BC=AC+AB,②点B在A、C两点之间,则满足AC=BC+AB,③点C在A、B两点之间,则满足AB=BC+AC,据此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二、填空题7.(2021·泰州)计算:﹣(﹣2)=________.【答案】2【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解析】【解答】解:﹣(﹣2)=2,故答案为:2【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意义求解即可.8.函数:y=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x+1【答案】x≠﹣1【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x+1≠0;解可得x≠﹣1;故答案为x≠﹣1.【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为0;分析原函数式可得关系式x+1≠0,解可得答案.9.(2021·泰州)2021年5月,中国首个火星车“祝融号”成功降落在火星上直径为3200km的乌托邦平原.把数据32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答案】3.2×103【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解析】【解答】解:3200=3.2×103.故答案为:3.2×103.【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整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整数,据此解答即可.10.(2021·泰州)在函数y=(x−1)2中,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答案】增大【考点】二次函数y=a(x-h)^2+k的性质【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 函数y=(x−1)2,开口向上,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对称轴为x=1,∴当x>1时,y随的增大而增大,故答案为:增大.【分析】由函数y=(x−1)2,可知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据此填空即可.11.(2021·泰州)某班按课外阅读时间将学生分为3组,第1、2组的频率分别为0.2、0.5,则第3组的频率是________.【答案】0.3【考点】频数与频率【解析】【解答】解:1-0.2-0.5=0.3,∴第3组的频率是0.3;故答案为:0.3【分析】根据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进行解答即可.12.(2021·泰州)关于x的方程x2﹣x﹣1=0的两根分别为x1、x2则x1+x2﹣x1•x2的值为________.【答案】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x2﹣x﹣1=0的两根分别为x1、x2,∴x1+x2=1,x1·x2=−1,∴x1+x2﹣x1•x2=1-(-1)=2.故答案为:2.【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1,x1·x2=−1,然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13.(2018·武进模拟)已知扇形的半径为8 cm,圆心角为45°,则此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cm.【答案】2π【考点】弧长的计算【解析】【解答】解:∵扇形中,半径r=8cm,圆心角α=45°,∴弧长l= 45π×8=2πcm180故答案为:2π.可求解。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真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86b445dd3383c4ba4cd2d5.png)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截至2021年6月8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800000000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800000000是()A. 8×108B. 0.8×109C. 8×109D. 0.8×1010【答案】A【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解析】【解答】解:800000000= 8×108;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其中1≤|a|<10,此题是绝对值较大的数,因此n=整数数位-1.2.计算(a2)3⋅a−3的结果是()A. a2B. a3C. a5D. a9【答案】B【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解析】【解答】解:原式= a6·a−3=a3;故答案为:B.【分析】利用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先算乘方运算,再利用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进行计算.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与长度为5的线段能组成四边形的是()A. 1,1,1B. 1,1,8C. 1,2,2D. 2,2,2【答案】 D【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析】【解答】A、1+1+1<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小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B、1+1+5<8,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小于8,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C、1+2+2=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等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错误;D、2+2+2>5,即这三条线段的和大于5,根据两点间距离最短即知,此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较小的三条线段之和大于最长的线段,再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4.北京与莫斯科的时差为5小时,例如,北京时间13:00,同一时刻的莫斯科时间是8:00,小丽和小红分别在北京和莫斯科,她们相约在各自当地时间9:00~17:00之间选择一个时刻开始通话,这个时刻可以是北京时间()A. 10:00B. 12:00C. 15:00D. 18:00【答案】C【考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解析】【解答】解:由北京与莫斯科的时差为5小时,二人通话时间是9:00~17:00,所以A. 当北京时间是10:00时,莫斯科时间是5:00,不合题意;B. 当北京时间是12:00时,莫斯科时间是7:00,不合题意;C. 当北京时间是15:00时,莫斯科时间是10:00,符合题意;D. 当北京时间是18:00时,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抓住已知条件:北京与莫斯科的时差为5小时,二人通话时间是9:00~17:00,再对各选项逐一判断.5.一般地,如果 x n =a (n 为正整数,且 n >1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6的4次方根是2B. 32的5次方根是 ±2C. 当n 为奇数时,2的n 次方根随n 的增大而减小D. 当n 为奇数时,2的n 次方根随n 的增大而增大【答案】 C【考点】有理数的乘方【解析】【解答】A. ∵24=16 (−2)4=16 , ∴ 16的4次方根是 ±2 ,故不符合题意;B. ∵25=32 , (−2)5=−32 , ∴ 32的5次方根是2,故不符合题意;C.设 x =√23,y =√25,则 x 15=25=32,y 15=23=8,∴x 15>y 15, 且 x >1,y >1,∴x >y,∴ 当n 为奇数时,2的n 次方根随n 的增大而减小,故符合题意;D.由 C 的判断可得: D 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可对A 作出判断;利用正数的奇次方根是正数,可对B 作出判断;根据当n 为奇数时,2的n 次方根随n 的增大而减小,可对C ,D 作出判断. 6.如图,正方形纸板的一条对角线重直于地面,纸板上方的灯(看作一个点)与这条对角线所确定的平面垂直于纸板,在灯光照射下,正方形纸板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的形状可以是( )A. B. C. D.【答案】C【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中心投影【解析】【解答】A.因为正方形纸板重直于地面,故不能产生正方形的投影,不符合题意B.因为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中心投影后,影子的对角线仍然互相垂直,不符合题意C.影子的对角线仍然互相垂直,故形状可以是CD.中心投影物体的高和影长成比例,正方形对边相等,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观察图形,根据正方形纸板放置的位置,可知不能产生正方形的投影,可对A作出判断;中心投影后,影子的对角线仍然互相垂直,可对B,C作出判断;中心投影物体的高和影长成比例,正方形对边相等,可对D作出判断.二、填空题(共10题;共11分)7.−(−2)=________;−|−2|=________.【答案】2;-2【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解析】【解答】解:−(−2)=2;−|−2|=-2.故答案为2,-2.【分析】利用相反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8.若式子√5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x≥0【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5x≥0,解得x≥0.故答案为:x≥0【分析】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到关于x的不等式,然后求出不等式的解集.9.计算√8−√92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22【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解析】【解答】解:原式= 2√2−32√2=√22;故答案为:√22.【分析】先将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10.设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3x+k=0的两个根,且x1=2x2,则k=________.【答案】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x1+x2=3,x1·x2=k,∵x1=2x2,∴3x2=3,∴x2=1,∴x1=2,∴k=1×2=2;故答案为:2.【分析】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x1+x2和x1·x2的值;再结合已知条件可求出k的值.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的边AO,AB的中点C,D的横坐标分别是1,4,则点B的横坐标是________.【答案】6【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析】【解答】设点A的横坐标为a,点B的横坐标是b;∵O点的横坐标是0,C的横坐标是1 ,C,D是AO,AB的中点(a+0)=1得a=2∴12(2+b)=4得b=6∴12∴点B的横坐标是6.故答案为6.【分析】设点A的横坐标为a,点B的横坐标是b;利用线段的中点坐标,可求出点a,b的值;或利用已知条件可得到CD是△AOB的中位线,由此可证得OB=2CD;再利用点C,D的横坐标可得到CD的长,由此可求出OB的长,即可得到点B的横坐标.⌢的中点,OC交AB于点D.若AB=8cm,CD=2cm,则⊙O 12.如图,AB是⊙O的弦,C是AB的半径为________ cm.【答案】5【考点】勾股定理,垂径定理【解析】【解答】解:连接OA,∵C是AB⌢的中点,∴OC⊥AB∴AD=1AB=4cm2设⊙O的半径为R,∵CD=2cm∴OD=OC−CD=(R−2)cm在RtΔOAD中,OA2=AD2+OD2,即R2=42+(R−2)2,解得,R=5即⊙O的半径为5cm故答案为:5【分析】利用OA,利用垂径定理可证得OC⊥AB,同时可求出AD的长,设圆的半径为R,可表示出OD 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于R的方程,解方程求出R的值.13.如图,正比例函数y=kx与函数y=6的图象交于A,B两点,BC//x轴,AC//y轴,则xS△ABC=________.【答案】12【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解析】【解答】解:设A(t,6t),∵正比例函数y=kx与函数y=6x的图象交于A,B两点,∴B(-t,- 6t),∵BC//x轴,AC//y轴,∴C(t,- 6t),∴S△ABC=12BC⋅AC=12[t−(−t)][6t−(−6t)]=t⋅12t=12;故答案为:12.【分析】利用函数解析式设A(t,6t),再根据两函数图象交于点A,B,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表示出点B的坐标,从而可得到点C的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出△ABC的面积. 14.如图,FA,GB,HC,ID,JE是五边形ABCDE的外接圆的切线,则∠BAF+∠CBG+∠DCH+∠EDI+∠AEJ=________ °.【答案】18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切线的性质【解析】【解答】如图:过圆心连接五边形ABCDE的各顶点,则∠OAB+∠OBC+∠OCD+∠ODE+∠OEA=∠OBA+∠OCB+∠ODC+∠OED+∠OAE=12(5−2)×180°=270°∴∠BAF+∠CBG+∠DCH+∠EDI+∠AEJ=5×90°−(∠OAB+∠OBC+∠OCD+∠ODE+∠OEA)=450°−270°=180°.故答案为:180°.【分析】过圆心连接五边形ABCDE的各顶点,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出∠OAB+∠OBC+∠OCD+∠ODE+∠OEA;再利用切线的性质可求出∠BAF+∠CBG+∠DCH+∠EDI+∠AEJ的值.1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BD.设∠ABC=α,则∠ADC=________(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答案】180°−12α【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在△ABD中,AB=BD∴∠A=∠ADB= 12(180°−∠ABD)=90°−12∠ABD在△BCD中,BC=BD∴∠C=∠BDC= 12(180°−∠CBD)=90°−12∠CBD∵∠ABC=∠ABD+∠CBD=α∴∠ADC=∠ADB+∠CBD= 90°−12∠ABD+90°−12∠CBD= 180°−12(∠ABD+∠CBD)= 180°−12∠ABC= 180°−12α故答案为:180°−12α.【分析】在△ABD中,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表示出∠ADB,在△BCD中,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表示出∠BDC;再根据∠ADC=∠ADB+∠CBD,将其代入可表示出∠ADC.16.如图,将▱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到▱AB′C′D′的位置,使点B′落在BC上,B′C′与CD交于点E,若AB=3,BC=4,BB′=1,则CE的长为________.【答案】98【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析】【解答】解:过点C作CM// C′D′交B′C′于点M,∵平行四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AB=AB′,AD=AD′,∠B=∠AB′C′=∠D=∠D′,∠BAD=∠B′AD′∴∠BAB′=∠DAD′,∠B=∠D′∴ΔABB′∽ΔADD′∴BB′DD′=ABAD=ABBC=34,∵BB′=1∴DD′=43∴C′D=C′D′−DD′=CD−DD′=AB−DD′=3−4 3=5 3∵∠AB ′C =∠AB ′C ′+∠CB ′M =∠ABC +∠BAB ′∴∠ CB ′M =∠BAB ′∵ B ′C =BC −BB ′=4−1=3∴ B ′C =AB∵ AB =AB ′∴∠ ABB ′=∠AB ′B =∠AB ′C ′∵ AB ′//C ′D ′ , C ′D ′//CM∴ AB ′//CM∴∠ AB ′C ′=∠B ′MC∴∠ AB ′B =∠B ′MC在 ΔABB ′ 和 ΔB ′MC 中,{∠BAB ′=∠CB ′M∠AB ′B =∠B ′MC AB =B ′C∴ ΔABB ′≅ΔB ′CM∴ BB ′=CM =1∵ CM//C ′D∴△ CME ∽ΔDC ′E∴ CM DC ′=CE DE =153=35 ∴ CE CD =38∴ CE =38CD =38AB =38×3=98故答案为: 98 .【分析】过点C 作CM// C ′D ′ 交 B ′C ′ 于点M ,利用旋转的性质可得AB=AB ',AD=AD ',同时可证得两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由此可推出∠BAB '=∠DAD ',∠B=∠D ',可推出△ABB '∽△ADD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出对应边的比;从而可求出DD '的值,即可求出CD ',B 'C ;再证明△CME ∽△DC 'E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CE 的长. 三、解答题(共11题;共87分)17.解不等式 1+2(x −1)≤3 ,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答案】 解: 1+2(x −1)≤3去括号: 1+2x −2≤3移项: 2x ≤3−1+2合并同类项:2x≤4化系数为1:x≤2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析】【分析】利用去括号的法则,先去括号,在移项,合并同类项,然后将x的系数化为1,将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8.解方程2x+1+1=xx−1.【答案】解:2x+1+1=xx−1,2(x−1)+(x+1)(x−1)=x(x+1),2x−2+x2−1=x2+x,x=3,检验:将x=3代入(x+1)(x−1)中得,(x+1)(x−1)≠0,∴x=3是该分式方程的解【考点】解分式方程【解析】【分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1)(x-1),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求出整式方程的解;然后检验可得方程的根.19.计算(ab2+ab −2a+b+ba2+ab)÷a−bab.【答案】解:原式= (ab(a+b)−2a+b+ba(a+b))⋅aba−b= (a2ab(a+b)−2abab(a+b)+b2ab(a+b))⋅aba−b= a2−2ab+b2ab(a+b)⋅ab a−b= (a−b)2ab(a+b)⋅ab a−b= a−ba+b【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解析】【分析】将括号里的分式通分计算,再将分式除法转化为乘法运算,然后约分化简.20.如图,AC与BD交于点O,OA=OD,∠ABO=∠DCO,E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过点E作EF//CD,交BD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OB≌△DOC;(2)若AB=2,BC=3,CE=1,求EF的长.【答案】(1)证明:∵OA=OD,∠ABO=∠DCO,又∵∠AOB=∠DOC,∴△AOB≌△DOC(AAS)(2)解:∵△AOB≌△DOC(AAS),AB=2,BC=3,CE=1∴AB=DC=2,BE=BC+CE=3+1=4,∵EF//CD,∴△BEF∽△BCD,∴EFCD =BEBC,∴EF2=43,∴EF=83,∴EF的长为8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解析】【分析】(1)图形中隐含对顶角相等,因此利用AAS可证得结论.(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出DC,BE的长;再由EF∥CD可证得△BEF∽△BC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得比列式,代入计算求出EF的长.21.某市在实施居民用水定额管理前,对居民生活用水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简单随机抽样,获得了100个家庭去年的月均用水量数据,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部分数据如下表:(1)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2t,你对它与中位数的差异有什么看法?(2)为了鼓励节约用水,要确定一个用水量的标准,超出这个标准的部分按1.5倍价格收费,若要使75%的家庭水费支出不受影响,你觉得这个标准应该定为多少?【答案】(1)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分别是6.4和6.8,∴中位数为: 6.4+6.8=6.6(t),2而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9.2t,它们之间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因为平均数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当出现偏大数时,平均数将会被抬高,当出现偏小数时,平均数会降低。
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a0362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f.png)
江苏省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2分)(•常州)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2B.3.14 C.D.考点: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2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B、3.14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C 、﹣是有理数,故本选项错误;D 、是无理数,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2分)(•常州)如图所示圆柱的左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分析:找到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解答:解:此圆柱的左视图是一个矩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3.(2分)(•常州)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A.B.C.D.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设将点(1,﹣1)代入所设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y=(k≠0)即可求得k的值.解答:解:设经过点(1,﹣1)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y=(k≠0),则﹣1=,解得,k=﹣1,所以,所求的函数关系式是y=﹣或.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所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都满足该函数解析式.4.(2分)(•常州)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A.(a3b)2=a6b2B.a•a4=a4C.a6÷a2=a3D.3a+2b=5ab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等于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a3b)2=a6b2,故本选项正确;B、a•a4=a5,故本选项错误;C、a6÷a2=a6﹣2=a4,故本选项错误;D、3a与2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的性质,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5.(2分)(•常州)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5,甲组数据的方差,乙组数据的方差,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的波动大B.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D.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不能比较考点:方差.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方差<,A、甲组数据没有乙组数据的波动大,故本选项错误;B、乙组数据的比甲组数据的波动大,说法正确,故本选项正确;C、甲组数据没有乙组数据的波动大,故本选项错误;D、甲组数据没有乙组数据的波动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本题考查了方差的意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方差的意义,方差表示的是数据波评:动性的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6.(2分)(•常州)已知⊙O的半径是6,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A.相离B.相切C.相交D.无法判断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根据圆O的半径和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的大小,相交:d<r;相切:d=r;相离:d>r;即可选出答案.解答:解:∵⊙O的半径为6,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5,∵6>5,即:d<r,∴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性质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7.(2分)(•常州)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且a≠0)中的x与y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x ﹣3 ﹣2 ﹣1 0 1 2 3 4 5y 12 5 0 ﹣3 ﹣4 ﹣3 0 5 12给出了结论:(1)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值,最小值为﹣3;(2)当时,y<0;(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y轴两侧.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B.2C.1D.0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分析:根据表格数据求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然后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对各小题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1,所以,当x=1时,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故(1)小题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当﹣1<x<3时,y<0,所以,﹣<x<2时,y<0正确,故(2)小题正确;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分别为(﹣1,0)(3,0),它们分别在y轴两侧,故(3)小题正确;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2)(3)共2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仔细分析表格数据,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2分)(•常州)有3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4张边长分别为a、b(b>a)的矩形纸片,5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从其中取出若干张纸片,每种纸片至少取一张,把取出的这些纸片拼成一个正方形(按原纸张进行无空隙、无重叠拼接),则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A.a+b B.2a+b C.3a+b D.a+2b考点: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分析:根据3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3a2,4张边长分别为a、b(b>a)的矩形纸片的面积是4ab,5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5b2,得出a2+4ab+4b2=(a+2b)2,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3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3a2,4张边长分别为a、b(b>a)的矩形纸片的面积是4ab,5张边长为b的正方形纸片的面积是5b2,∵a2+4ab+4b2=(a+2b)2,∴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最长可以为(a+2b),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a2+4ab+4b2=(a+2b)2,用到的知识点是完全平方公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第9小题4分,其余8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9.(4分)(•常州)计算﹣(﹣3)=3,|﹣3|=3,(﹣3)﹣1=﹣,(﹣3)2=9.考点: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减法.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分别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3)=3,|﹣3|=3,(﹣3)﹣1=﹣,(﹣3)2=9.故答案为:3;3;﹣;9.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绝对值的性质,负整数指数幂,以及有理数的乘方的意义,是基础题.10.(2分)(•常州)已知点P(3,2),则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3,2),点P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3,﹣2).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P(3,2)关于y轴的对称点P1的坐标是(﹣3,2),点P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P2的坐标是(﹣3,﹣2).故答案为:(﹣3,2);(﹣3,﹣2).点评: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点点的坐标,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记对称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11.(2分)(•常州)已知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A(0,﹣2)和点B(1,0),则k=2,b=﹣2.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析:把点A、B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点A(0,﹣2)和点B (1,0),∴,解得.故答案为: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法是求函数解析式常用的方法之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12.(2分)(•常州)已知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为150°,则此扇形的弧长是5πcm,扇形的面积是15πcm2(结果保留π).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弧长的计算.分析:根据扇形的弧长公式l=和扇形的面积=,分别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扇形的半径为6cm,圆心角为150°,∴此扇形的弧长是:l==5π(cm),根据扇形的面积公式,得S扇==15π(cm2).故答案为:5π,15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弧长公式以及扇形面积公式的应用,熟练记忆运算公式进行计算是解题关键.13.(2分)(•常州)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若分式的值为0,则x=.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根据分式的值为0,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2x﹣3=0且x+1≠0,解得x=且x≠﹣1,所以,x=.故答案为:x≥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值为零,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分子为0;(2)分母不为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4.(2分)(•常州)我市某一周的每一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表:最高气温(℃)25 26 27 28天数 1 1 2 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7,众数是28.考点:众数;中位数.分析:根据中位数、众数的定义,结合表格信息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将表格数据从大到小排列为:25,26,27,27,28,28,28,中位数为:27;众数为:28.故答案为:27、28.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的定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出错.15.(2分)(•常州)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2x2+ax﹣a2=0的一个根,则a=﹣2或1.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分析:方程的解就是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把x=﹣1代入方程,即可得到一个关于a的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a﹣a2=0 解得a=﹣2或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的解得定义,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16.(2分)(•常州)如图,△ABC内接于⊙O,∠BAC=120°,AB=AC,BD为⊙O的直径,AD=6,则DC=2.考点:圆周角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分析: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BAD=∠BCD=90°,然后求出∠CAD=30°,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求出∠CBD=∠CAD=30°,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求出∠BDC=60°再根据等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求出∠ADB=∠ADC,从而求出∠ADB=30°,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D,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解答:解:∵BD为⊙O的直径,∴∠BAD=∠BCD=90°,∵∠BAC=120°,∴∠CAD=120°﹣90°=30°,∴∠CBD=∠CAD=30°,又∵∠BAC=120°,∴∠BDC=180°﹣∠BAC=180°﹣120°=60°,∵AB=AC,∴∠ADB=∠ADC,∴∠ADB=∠BDC=×60°=30°,∵AD=6,∴在Rt△ABD中,BD=AD÷cos60°=6÷=4,在Rt△BCD中,DC=BD=×4=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以及圆的相关性质,熟记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2分)(•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A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第二象限内的点B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连接OA、OB,若OA⊥OB,OB=OA,则k=﹣.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过点A作AE⊥x轴于点E,过点B作BF⊥x轴于点F,设点A的坐标为(a,),点B的坐标为(b,),判断出△OBF∽△AOE,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出k的值.解答:解:过点A作AE⊥x轴于点E,过点B作BF⊥x轴于点F,设点A的坐标为(a,),点B的坐标为(b,),∵∠AOE+∠BOF=90°,∠OBF+∠BOF=90°,∴∠AOE=∠OBF,又∵∠BFO=∠OEA=90°,∴△OBF∽△AOE,∴==,即==,则=﹣b①,a=②,①×②可得:﹣2k=1,解得: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涉及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特点,解答本题要求同学们能将点的坐标转化为线段的长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8.(8分)(•常州)化简(1)(2).考点:分式的加减法;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专题:计算题.分析:(1)分别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零指数幂的运算,代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得出答案.(2)先通分,然后再进行分子的加减运算,最后化简即可.解答:解:(1)原式=2﹣1+2×=2.(2)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零指数幂的运算,属于基础题,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是关键.19.(10分)(•常州)解方程组和分式方程:(1)(2).考点:解分式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1)利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2)最简公分母为2(x﹣2),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结果要检验.解答:解:(1),由①得x=﹣2y ③把③代入②,得3×(﹣2y)+4y=6,解得y=﹣3,把y=﹣3代入③,得x=6,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2)去分母,得14=5(x﹣2),解得x=4.8,检验:当x=4.8时,2(x﹣2)≠0,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4.8.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2)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或写出文字说明及演算步骤)20.(7分)(•常州)为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小明对某班同学参加锻炼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1)和图(2).(1)请根据所给信息在图(1)中将表示“乒乓球”项目的图形补充完整;(2)扇形统计图(2)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72°.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分析:(1)首先根据打篮球的人数是20人,占40%,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篮球、足球和其它人数得出乒乓球的人数,用各个爱好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所占的百分百,从而补全统计图;(2)用360°乘以足球所占的百分百,即可得出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解答:解:(1)总人数是:20÷40%=50(人),则打乒乓球的人数是:50﹣20﹣10﹣15=5(人).足球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是:×100%=20%,打乒乓球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是:×100%=10%;其它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是:×100%=30%.补图如下:(2)根据题意得:360°×=72°,则扇形统计图(2)中表示”足球”项目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72°;故答案为:7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1.(8分)(•常州)一只不透明的箱子里共有3个球,其中2个白球,1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均相同.(1)从箱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2)从箱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录下颜色后不将它放回箱子,搅匀后再摸出一个球,求两次摸出的球都是白球的概率,并画出树状图.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概率的意义列式即可;(2)画出树状图,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共有3个球,2个白球,∴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一共有6种等可能的情况,两次摸出的球都是白球的情况有2种,所以,P(两次摸出的球都是白球)==.点评:本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五.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时,共13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证明过程)22.(6分)(•常州)如图,C是AB的中点,AD=BE,CD=CE.求证:∠A=∠B.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中点定义求出AC=BC,然后利用“SSS”证明△ACD和△BCE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C是AB的中点,∴AC=BC,在△ACD和△BCE中,,∴△ACD≌△BCE(SSS),∴∠A=∠B.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比较简单,主要利用了三边对应相等,两三角形全等,以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23.(7分)(•常州)如图,在△ABC中,AB=AC,∠B=60°,∠FAC、∠ECA是△ABC 的两个外角,AD平分∠FAC,CD平分∠ECA.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考点:菱形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菱形的判定得出.解答:证明:∵∠B=60°,AB=AC,∴△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B=60°,∠FAC=∠ACE=120°,∴∠BAD=∠BCD=120°,∴∠B=∠D=6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BC,∴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及菱形的判定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等内容,注意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得出AB=B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六.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共13分)24.(6分)(•常州)在Rt△ABC中,∠C=90°,AC=1,BC=,点O为Rt△ABC内一点,连接A0、BO、CO,且∠AOC=∠COB=BOA=120°,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以点B为旋转中心,将△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得到A、O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O′),并回答下列问题:∠ABC=30°,∠A′BC=90°,OA+OB+OC=.考点:作图-旋转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BC=30°,然后过点B作BC的垂线,在截取A′B=AB,再以点A′为圆心,以AO为半径画弧,以点B为圆心,以BO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O′,连接A′O′、BO′,即可得到△A′O′B;根据旋转角与∠ABC的度数,相加即可得到∠A′BC;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B=2AC,即A′B的长,再根据旋转的性质求出△BOO′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可得BO=OO′,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求出∠BOO′=∠BO′O=60°,然后求出C、O、A′、O′四点共线,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从而得到OA+OB+OC=A′C.解答:解:∵∠C=90°,AC=1,BC=,∴tan∠ABC===,∴∠ABC=30°,∵△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A′O′B如图所示;∠A′BC=∠ABC+60°=30°+60°=90°,∵∠C=90°,AC=1,∠ABC=30°,∴AB=2AC=2,∵△AOB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O′B,∴A′B=AB=2,BO=BO′,A′O′=AO,∴△BOO′是等边三角形,∴BO=OO′,∠BOO′=∠BO′O=60°,∵∠AOC=∠COB=BOA=120°,∴∠COB+∠BOO′=∠BO′A′+∠BO′O=120°+60°=180°,∴C、O、A′、O′四点共线,在Rt△A′BC中,A′C===,∴OA+OB+OC=A′O′+OO′+OC=A′C=.故答案为:30°;90°;.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旋转变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较强,最后一问求出C、O、A′、O′四点共线是解题的关键.25.(7分)(•常州)某饮料厂以300千克的A种果汁和240千克的B种果汁为原料,配制生产甲、乙两种新型饮料,已知每千克甲种饮料含0.6千克A种果汁,含0.3千克B种果汁;每千克乙种饮料含0.2千克A种果汁,含0.4千克B种果汁.饮料厂计划生产甲、乙两种新型饮料共650千克,设该厂生产甲种饮料x(千克).(1)列出满足题意的关于x的不等式组,并求出x的取值范围;(2)已知该饮料厂的甲种饮料销售价是每1千克3元,乙种饮料销售价是每1千克4元,那么该饮料厂生产甲、乙两种饮料各多少千克,才能使得这批饮料销售总金额最大?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分析:(1)表示出生产乙种饮料(650﹣x)千克,然后根据所需A种果汁和B种果汁的数量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求解即可得到x的取值范围;(2)根据销售总金额等于两种饮料的销售额的和列式整理,再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求出最大销售额.解答:解:(1)设该厂生产甲种饮料x千克,则生产乙种饮料(650﹣x)千克,根据题意得,,由①得,x≤425,由②得,x≥200,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200≤x≤425;(2)设这批饮料销售总金额为y元,根据题意得,y=3x+4(650﹣x)=3x+2600﹣4x=﹣x+2600,即y=﹣x+2600,∵k=﹣1<0,∴当x=200时,这批饮料销售总金额最大,为﹣200+2600=240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根据A、B果汁的数量列出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主要利用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七.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6.(6分)(•常州)用水平线和竖起线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格子,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该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个数和为a,内部的格点个数为b,则S=a+b﹣1(史称“皮克公式”).小明认真研究了“皮克公式”,并受此启发对正三角开形网格中的类似问题进行探究:正三角形网格中每个小正三角形面积为1,小正三角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下图是该正三角形格点中的两个多边形: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填表:格点多边形各边上格点边多边形内部格点多边形的面积的格点的个数的格点个数多边形1 8 1多边形2 7 3…………一般格点多边形 a b S则S与a、b之间的关系为S=a+2(b﹣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分析:根据8=8+2(1﹣1),11=7+2(3﹣1)得到S=a+2(b﹣1).解答:解:填表如下:格点多边形各边上的格点的个数格点边多边形内部的格点个数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1 8 1 8多边形2 7 3 11…………一般格点多边形 a b S则S与a、b之间的关系为S=a+2(b﹣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点评: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此题需要根据图中表格和自己所算得的数据,总结出规律.寻找规律是一件比较困难的活动,需要仔细观察和大量的验算.27.(9分)(•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6,0),点B(0,6),动点C在以半径为3的⊙O上,连接OC,过O点作OD⊥OC,OD与⊙O相交于点D(其中点C、O、D按逆时针方向排列),连接AB.(1)当OC∥AB时,∠BOC的度数为45°或135°;(2)连接AC,BC,当点C在⊙O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并求出△ABC的面积的最大值.(3)连接AD,当OC∥AD时,①求出点C的坐标;②直线BC是否为⊙O的切线?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考点:圆的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根据点A和点B坐标易得△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OBA=45°,由于OC∥AB,所以当C点在y轴左侧时,有∠BOC=∠OBA=45°;当C点在y轴右侧时,有∠BOC=180°﹣∠OBA=135°;(2)由△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AB=OA=6,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当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过O点作OE⊥AB于E,OE的反向延长线交⊙O于C,此时C点到AB的距离的最大值为CE的长然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OE,然后计算△ABC的面积;(3)①过C点作CF⊥x轴于F,易证Rt△OCF∽Rt△AOD,则=,即=,解得CF=,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OF=,则可得到C点坐标;②由于OC=3,OF=,所以∠COF=30°,则可得到∴BOC=60°,∠AOD=60°,然后根据“SAS”判断△BOC≌△AOD,所以∠BCO=∠ADC=90°,再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可确定直线BC为⊙O的切线.解答:解:(1)∵点A(6,0),点B(0,6),∴OA=OB=6,∴△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A=45°,∵OC∥AB,∴当C点在y轴左侧时,∠BOC=∠OBA=45°;当C点在y轴右侧时,∠BOC=180°﹣∠OBA=135°;(2)∵△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6,∴当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时,△ABC的面积最大,过O点作OE⊥AB于E,OE的反向延长线交⊙O于C,如图,此时C点到AB的距离的最大值为CE的长,∵△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6,∴OE=AB=3,∴CE=OC+CE=3+3,△ABC的面积=CE•AB=×(3+3)×6=9+18.∴当点C在⊙O上运动到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与圆的交点位置时,△ABC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9+18.(3)①如图,过C点作CF⊥x轴于F,∵OC∥AD,∴∠ADO=∠COD=90°,∴∠DOA+∠DAO=90°而∠DOA+∠COF=90°,∴∠COF=∠DAO,∴Rt△OCF∽Rt△AOD,∴=,即=,解得CF=,在Rt△OCF中,OF==,∴C点坐标为(﹣,);②直线BC是⊙O的切线.理由如下:在Rt△OCF中,OC=3,OF=,∴∠COF=30°,∴∠OAD=30°,∴∠BOC=60°,∠AOD=60°,∵在△BOC和△AOD中,∴△BOC≌△AOD(SAS),∴∠BCO=∠ADC=90°,∴OC⊥BC,∴直线BC为⊙O的切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综合题: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和相似比进行几何计算.28.(10分)(•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2x+2的图象与x轴交于A,与y轴交于点C,点B的坐标为(a,0),(其中a>0),直线l过动点M(0,m)(0<m<2),且与x轴平行,并与直线AC、BC分别相交于点D、E,P点在y轴上(P 点异于C点)满足PE=CE,直线PD与x轴交于点Q,连接PA.(1)写出A、C两点的坐标;(2)当0<m<1时,若△PAQ是以P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注:若△HNK满足HN=2HK,则称△HNK为以H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求出m的值;(3)当1<m<2时,是否存在实数m,使CD•AQ=PQ•DE?若能,求出m的值(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解;(2)如答图1所示,解题关键是求出点P、点Q的坐标,然后利用PA=2PQ,列方程求解;(3)如答图2所示,利用相似三角形,将已知的比例式转化为:,据此列方程求出m的值.解答:解:(1)在直线解析式y=2x+2中,令y=0,得x=﹣1;x=0,得y=2,∴A(﹣1,0),C(0,2);(2)当0<m<1时,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1所示.∵PE=CE,∴直线l是线段PC的垂直平分线,∴MC=MP,又C(0,2),M(0,m),∴P(0,2m﹣2);直线l与y=2x+2交于点D,令y=m,则x=,∴D(,m),设直线DP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k=﹣2,b=2m﹣2,∴直线DP的解析式为:y=﹣2x+2m﹣2.令y=0,得x=m﹣1,∴Q(m﹣1,0).已知△PAQ是以P为顶点的倍边三角形,由图可知,PA=2PQ,∴,即,整理得:(m﹣1)2=,解得:m=(>1,不合题意,舍去)或m=,∴m=.(3)当1<m<2时,假设存在实数m,使CD•AQ=PQ•DE.依题意画出图形,如答图2所示.由(2)可知,OQ=m﹣1,OP=2m﹣2,由勾股定理得:PQ=(m﹣1);∵A(﹣1,0),Q(m﹣1,0),B(a,0),∴AQ=m,AB=a+1;∵OA=1,OC=2,由勾股定理得:CA=.∵直线l∥x轴,∴△CDE∽△CAB,∴;又∵CD•AQ=PQ•DE,∴,∴,即,解得:m=.∵1<m<2,∴当0<a≤1时,m≥2,m不存在;当a>1时,m=.∴当1<m<2时,若a>1,则存在实数m=,使CD•AQ=PQ•DE;若0<a≤1,则m不存在.点评:本题是代数几何综合题,考查了坐标平面内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待定系数法、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解方程等知识点.题目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第(3)问中,注意比例式的转化,这样可以简化计算.。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f9d5ec767f5acfa0c7cd97.png)
2020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目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计算3-(﹣2)的结果是( )A. ﹣5B. ﹣1C. 1D. 52. 3的平方根是( )A. 9B. 3C. 3-D. 3± 3. 计算()232aa ÷的结果是( ) A. 3a B. 4a C. 7a D. 8a4.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2019年年末去哪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51万人B. 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C. 2012年末至2019年末,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D. 为在202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要确保完成减少551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任务5. 关于x 的方程()()212x x p -+=(p 为常数)的根的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两个正根 B. 两个负根 C. 一个正根,一个负根 D. 无实数根6.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在第一象限,P 与x 轴、y 轴都相切,且经过矩形AOBC 的顶点C ,与BC 相交于点D. 若P 的半径为5,点A 的坐标是(0,8),则点D 的坐标是( )A. (9,2)B. (9,3)C. (10,2)D. (10,3)(第6题) (第14题) (第15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7. 写出一个负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小于3: .8. 若式子11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9. 纳秒(ns )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9110ns s -=.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授时精度优于20 ns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 ns 是 s.10. 3312+的结果是 . 11. 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3123x y x y +=-⎧⎨+=⎩,则x +y 的值为 . 12. 方程112x x x x -=-+的解是 . 13. 将一次函数24y x =-+的图像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90°,所得到的的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14. 如图,在边长为2cm 的正六边形ABCDEF 中,点P 在BC 上,则△PEF 的面积为 cm 2.15. 如图,线段AB 、BC 的垂直平分线l 1,l 2相交于点O. 若∠1=39°,则∠AOC = °.16. 下列关于二次函数()221y x m m =--++(m 为常数)的结论:①该函数的图像与函数2y x =-的图像形状相同;②该函数的图像一经过点(0,1);③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④该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在函数21y x =+的图像上.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7分)计算212111a a a a a +⎛⎫-+÷ ⎪++⎝⎭.18. (7分)解方程:2230x x --=.19. (8分)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AB =AC ,∠B =∠C. 求证:BD =CE.20. (8分)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像经过点(﹣2,﹣1). (1)求k 的值;(2)完成下面的解答. 解不等式组211x k x->⎧⎪⎨>⎪⎩①② 解:解不等式①,得 .根据函数k y x=的图像,的不等式②的解集 .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图中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 .21. (8分)为了了解某地居民用电量的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地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单位:kw·h )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这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的中位数落在第组内.(2)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低于178kw·h的大约有多少户?22.(8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B、C这3个景点中随机选择2个景点游览.(1)求甲选择的2个景点是A、B的概率;(2)甲、乙两人选择的2个景点恰好相同的概率是.23.(8分)如图,在港口A处的正东方向有两个相距6km的观测点B、C. 一艘轮船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26°方向航行至D处,在B、C处分别测得∠ABD=45°,∠C=37°. 求轮船航行的距离AD.(参考数据:≈,tan370.75≈)≈,cos370.8≈,sin370.60≈,cos260.90≈,tan260.49sin260.4424. (8分)如图,在△ABC 中,AC =BC ,D 是AB 上一点,O 经过点A 、C 、D ,交BC 于E ,过点D 作DF ∥BC ,交O 于点F. 求证:(1)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2)AF =EF.25. (8分)小明和小丽先后从A 地出发沿同一直道去B 地. 设小丽出发第x min 时,小丽、小明离B 地的距离分别为y 1 m 、y 2 m. y 1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11802250y x =-+,y 2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22101002000y x x =--+.(1)小丽出发时,小明离A 地的距离为 m ;(2)小丽出发至小明到达B 地这段时间内,两人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26. (9分)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D 、D ’分别是AB 、A ’B ’上一点,''''AD A D AB A B =.(1)当''''''CD AC AB C D A C A B ==时,求证:△ABC ∽△A ’B ’C ’. 证明的途径可以用下面的框图表示,请填写其中的空格.(2)当''''''CD AC BC C D A C B C ==时,判断△ABC 与△A ’B ’C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27.(9分)如图①,要在一条笔直的路边l上建一个燃气站,向l同侧的A、B两个城镇分别铺设管道输送燃气,试确定燃气站的位置,使铺设管道的路线最短.(1)如图②,作出点A关于l的对称点A’,线段A’B与直线l的交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即在点C处建燃气站,所得路线ACB是最短的.为了证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不妨在直线l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证明AC+CB<AC’+C’B. 请完成这个证明.(2)如果在A、B两个城镇之间规划一个生态保护区,燃气管道不能穿过该区域. 请分别给出下列两种情形的铺设管道的方案(不需说明理由).①生态保护区是正方形区域,位置如图③所示;②生态保护区是圆形区域,位置如图④所示.。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8fff7a2af90242a895e5dd.png)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目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 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在下列四个实数,最小的数是A. ﹣2B.13C. 0D.2. 某种芯片每个探针单元的面积为0.00000164cm 2,0.00000164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 51.6410-⨯B. 61.6410-⨯C. 716.410-⨯D. 50.16410-⨯3.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36a a a ⋅=B. 33a a a ÷=C. 235()a a =D. 2242()a b a b =4. 如图,一个几何体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 B. C. D.5. 不等式213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6. 某手表厂抽查了10只手表的日走时误差,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s):则这1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单位:s)是 A. 0B. 0.6C. 0.8D. 1.17. 如图,小明想要测量学校操场上旗杆AB 的高度,他作了如下操作:(1)在点C 处放置测角仪,测得旗杆顶的仰角∠ACE=α;(2)量得测角仪的高度CD=a ;(3)量得测角仪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B=b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旗杆的高度可表示为A. tan a b α+B. sin a b α+C. tan ba α+D. sin b a α+(第7题) (第8题)8. 如图,在扇形OAB 中,已知∠AOB= 90°,,过AB 的中点C 作CD∠OA ,CE∠OB ,垂足分别为D 、E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π-B.12π- C.12π-D.122π-9. 如图,在∠ABC 中,∠BAC=108° ,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AB’C’.若点B’恰好落在BC 边上,且AB’=CB’,则∠C’的度数为A. 18°B. 20°C. 24°D. 28°(第9题) (第10题)10. 如图,平行四边形OABC 的顶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D(3,2)在对角线OB 上,反比例函数(0,0k y k x x =>>)的图像经过C 、D 两点.已知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是152,则点B 的坐标为A. 8(4,)3B. 9(,3)2C. 10(5,)3D. 2416(,)55二、填空题(每题3分,满分24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1.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12. 若一次函数36y x =-的图像与x 轴交于点(m ,0),则m= .13. 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地砖上任意滚动,并随机停留在某块地砖上. 每块地砖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那么该小球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 .(第13题) (第14题)14. 如图,已知AB 是∠O 的直径,AC 是∠O 的切线,连接OC 交∠O 于点D ,连接BD.若∠C=40°,则∠B 的度数是 . 15. 若单项式1222m xy -与单项式2113n x y +是同类项,则m+n= .16. 如图,在∠ABC 中,已知AB=2,AD∠BC ,垂足为D ,BD=2CD.若E 是AD 的中点,则EC=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4,0)、(0,4),点C(3,n )在第一象限内,连接AC 、BC.已知∠BCA=2∠CAO ,则n = .18. 如图,已知∠MON 是一个锐角,以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M 、ON 于点A 、B ,再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 ,画射线OC.过点A 作AD//ON ,交射线OC 于点D ,过点D 作DE∠OC ,交ON 于点E.设OA= 10,DE=12,则sin∠MON =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520(2)(3).π---20. (5分)解方程:21.11x x x +=--21.(6分)如图,"开心"农场准备用50m 的护栏围成一块靠墙的矩形花园,设矩形花园的长为a (m),宽为b (m).(1)当a =20时,求b 的值;(2)受场地条件的限制,a 的取值范围为18≤a ≤26,求b 的取值范围.(第21题)22. (6分)为增强学生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进校园.某初中学校组织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了“垃圾分类知识竞赛”,为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学校考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调查分析.(1)学校设计了以下三种抽样调查方案:方案一:从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指定部分学生成绩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方案二:从初一、初二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男生成绩及在初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女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方案三:从三个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方案是.(填“方案一”“方案二”或“方案三”)(2)学校根据样本数据,绘制成下表(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分及以上为“及格”):请结合表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达到“优秀”的学生总人数.23.(8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三个小球,小球上分别标有数字0、1、2,它们除数字外都相同.小明先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的横坐标,将此球放回、搅匀,再从布袋中任意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的纵坐标.请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点A所有可能的坐标,并求出点A在坐标轴上的概率.24.(8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DF∠AE ,垂足为F. (1)求证:∠ABE∠∠DFA ; (2)若AB=6,BC=4,求DF 的长.(第24题)25.(8分)如图,二次函数2y x bx =+的图像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A ,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与该抛物线交于B 、C 两点(点B 位于点C 左侧),与抛物线对称轴交于点D (2,﹣3). (1)求b 的值;(2)设P 、Q 是x 轴上的点(点P 位于点Q 左侧),四边形PBCQ 为平行四边形. 过点P 、Q 分别作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1122(,)(,)P x y Q x y ''、.若12||2y y -=,求12x x 、的值.(第25题)26. (10分)问题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90° ,P是BC上一点,PA=PD,∠APD=90° .求证:AB +CD= BC.问题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 =∠C = 45°,P是BC上一点,PA = PD,∠APD=90°.求AB CD BC的值.27. (10分)某商店代理销售一种水果,六月份的销售利润y(元)与销售量x(kg)之间函数关系的图像如图中折线所示.请你根据图像及这种水果的相关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截止到6月9日,该商店销售这种水果一共获利多少元?(2)求图像中线段BC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8.(10分)如图,已知∠MON=90° ,OT是∠MON的平分线,A是射线OM上一点,OA=8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lcm/ s的速度沿AO水平向左作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动点Q从点O出发,也以1cm/ s 的速度沿ON竖直向上作匀速运动.连接PQ,交OT于点B.经过O、P、Q三点作圆,交OT于点C,连接PC 、QC.设运动时间为t(s),其中0<t<8.(1)求OP+OQ的值;(2)是否存在实数t,使得线段OB的长度最大?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求四边形OPCQ的面积.。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ed744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8.png)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该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实数2的倒数是()A.﹣2B.2C.﹣D.2.“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称之美随处可见.下列选项分别是扬州大学、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五亭桥、扬州志愿服务的标识,其中的轴对称图形是()A.B.C.D.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b)2=a2﹣b2 B.5a﹣2a=3a C.(a3)2=a5 D.3a2•2a3=6a64.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的主题是“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某校积极响应,开展视力检查.某班45名同学视力检查数据如下表:视力 4.3 4.4 4.5 4.6 4.7 4.8 4.9 5.0人数1447111053这45名同学视力检查数据的众数是()A.4.6B.4.7C.4.8D.4.9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P′的坐标为()A.(﹣1,﹣2)B.(﹣1,2)C.(1,﹣2)D.(1,2)6.如图是某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则该几何体是()A.三棱锥B.圆锥C.三棱柱D.长方体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个数是()A.0B.1C.2D.48.1202年数学家斐波那契在《计算之书》中记载了一列数:1,1,2,3,5,…,这一列数满足: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一个数都等于它的前两个数之和.则在这一列数的前2024个数中,奇数的个数为()A.676B.674C.1348D.13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9.近年来扬州经济稳步发展,2024年4月26日,扬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扬州调查队联合发布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18700000万元,把187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分解因式2x2﹣4x+2=.11.数学兴趣小组做抛掷一枚瓶盖的实验后,整理的实验数据如下表:501002003005001000200030005000累计抛掷次数2854106157264527105615872650盖面朝上次数0.5600.5400.5300.5230.5280.5270.5280.5290.530盖面朝上频率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以估计出“盖面朝上”的概率约为.(精确到0.01)12.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3.若用半径为10cm的半圆形纸片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cm.1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分别与x、y轴交于A、B两点,若OA=2,OB=1,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为.15.《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部,书中第八章内容“方程”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追及问题,可理解为:速度快的人每分钟走100米,速度慢的人每分钟走60米,现在速度慢的人先走100米,速度快的人去追他.问速度快的人追上他需要分钟.16.物理课上学过小孔成像的原理,它是一种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实现图象投影的方法.如图,燃烧的蜡烛(竖直放置)AB经小孔O在屏幕(竖直放置)上成像A′B′,设AB=36cm,A′B′=24cm,小孔O到AB的距离为30cm,则小孔O到A′B′的距离为cm.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BC⊥x轴于点C,∠BAC=30°,将△ABC沿AB翻折,若点C的对应点D落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18.如图,已知两条平行线l1、l2,点A是l1上的定点,AB⊥l2于点B,点C、D分别是l1,l2上的动点,且满足AC=BD,连接CD交线段AB于点E,BH⊥CD于点H,则当∠BAH最大时,sin∠BAH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计算:|π﹣3|+2sin30°﹣(﹣2)0;(2)化简:÷(x﹣2).20.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的所有整数解的和.21.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密切协同,完成出舱活动,活动时长达8.5小时,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间纪录,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热爱科学的热情.某校为了普及“航空航天”知识,从该校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参加“航空航天”知识测试,将成绩整理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成绩统计表组别成绩x(分)百分比A组x<605%B组60≤x<7015%C组70≤x<80aD组80≤x<9035%E组90≤x≤10025%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成绩统计表中a=%,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这200名学生成绩的中位数会落在组(填A、B、C、D或E);(3)试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成绩在90分以上(包括90分)的人数.22.2024年“五一”假期,扬州各旅游景区持续火热.小明和小亮准备到东关街、瘦西湖、运河三湾风景区、个园、何园(分别记作A、B、C、D、E)参加公益讲解活动.(1)若小明在这5个景区中随机选择1个景区,则选中东关街的概率是;(2)小明和小亮在C、D、E三个景区中,各自随机选择1个景区,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小明和小亮选到相同景区的概率.23.为了提高垃圾处理效率,某垃圾处理厂购进A、B两种机器,A型机器比B型机器每天多处理40吨垃圾,A型机器处理500吨垃圾所用天数与B型机器处理300吨垃圾所用天数相等.B型机器每天处理多少吨垃圾?24.如图1,将两个宽度相等的矩形纸条叠放在一起,得到四边形ABCD.(1)试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已知矩形纸条宽度为2cm,将矩形纸条旋转至如图2位置时,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cm2,求此时直线AD、CD所夹锐角∠1的度数.2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2,0),B(1,0)两点.(1)求b、c的值;(2)若点P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且△P AB的面积为6,求点P的坐标.26.如图,已知∠P AQ及AP边上一点C.(1)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射线AQ上求作点O,使得∠COQ=2∠CAQ;(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以点O为圆心,以OA为半径的圆交射线AQ于点B,用无刻度直尺和圆规在射线CP上求作点M,使点M到点C的距离与点M到射线AQ的距离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在(1)、(2)的条件下,若sin A=,CM=12,求BM的长.27.如图,点A、B、M、E、F依次在直线l上,点A、B固定不动,且AB=2,分别以AB、EF为边在直线l同侧作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PMN=90°,直角边MP恒过点C,直角边MN恒过点H.(1)如图1,若BE=10,EF=12,求点M与点B之间的距离;(2)如图1,若BE=10,当点M在点B、E之间运动时,求HE的最大值;(3)如图2,若BF=22,当点E在点B、F之间运动时,点M随之运动,连接CH,点O是CH的中点,连接HB、MO,则2OM+HB的最小值为.28.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特殊到一般”是一种常用方法,我们可以先研究特殊情况,猜想结论,然后再研究一般情况,证明结论.如图,已知△ABC,CA=CB,⊙O是△ABC的外接圆,点D在⊙O上(AD>BD),连接AD、BD、CD.【特殊化感知】(1)如图1,若∠ACB=60°,点D在AO延长线上,则AD﹣BD与CD的数量关系为;【一般化探究】(2)如图2,若∠ACB=60°,点C、D在AB向侧,判断AD﹣BD与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拓展性延伸】(3)若∠ACB=α,直接写出AD、BD、CD满足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eae4bac5da50e2534d7f64.png)
2020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目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336a a a += B. ()236aa = C. 623a a a ÷= D. ()33ab ab =2. 如图,将棱长为6的正方体截去一个棱长为3的正方体后,得到一个新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B C D3. 一次函数()30y kx 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它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 B. 第二 C. 第三 D. 第四4. 如图,AB 是半圆的直径,C 、D 是半圆上的两点,∠ADC =106°,则∠CAB 等于( )A. 10°B. 14°C. 16°D. 26°5. 点P (m ,n )在以y 轴为对称轴的二次函数24y x ax =++的图像上,则m -n 的最大值等于( ) A.154 B. 4 C. 154- D. 174- 6. 如图∠,AB =5,射线AM∠BN ,点C 在射线BN 上,将∠ABC 沿AC 所在直线翻折,点B 的对应点D 落在射线BN 上,点P 、Q 分别在射线AM 、BN 上,PQ∠AB. 设AP =x ,QD =y . 若y 关于x 的函数图像(如图∠)经过点E (9,2),则cos B 的值等于( )A.25 B. 12 C. 35 D. 71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7.23的倒数等于 .8. x 的取值范围是 . 9. 分解因式:291x -= .10. 2020年我国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从2012年底到2019年底,我国贫困人口减少了93480000人,用科学记数法把93480000表示为 .11. 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的两根分别为 .12. 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红球和1个黄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等于 .13. 圆锥底面圆半径为5,母线长为6,则圆锥侧面积等于 .14. 点O 是正五边形ABCDE 的中心,分别以各边为直径向正五边形的外部作半圆,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如图). 这个团绕点O 至少旋转 °后能与原来的图案相互重合.(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8题)15. 根据数值转换机的示意图,输出的值为 .16. 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位于对角线AC 下方的一点,∠1=∠2,则∠BPC 的度数为 . 17. 在从小到大排列的五个数x ,3,6,8,12中再加入一个数,若这六个数的中位数、平均数与原来五个数的中位数、平均数分别相等,则x 的值为 .18. 如图,在∠ABC 中,BC =3,将∠ABC 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点P 、Q 分别是AB 、A 1C 1的中点,PQ 的最小值等于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 (8分)(1)计算:)4sin 60121-;(2)化简:()111x x ⎛⎫+÷+ ⎪⎝⎭20.(10分)(1)解方程:21133xx x=+++;(2)解不等式组:()427324x xx x+>-⎧⎪⎨-<+⎪⎩21.(6分)如图,AC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1=∠B,点E、F分别在AB、BC上BE=CD,BF=CA,连接EF.(1)求证:∠D=∠2;(2)若EF∠AC,∠D=78°,求∠BAC的度数.22.(6分)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报告显示,我国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为19.4%. 某校数学社团成员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校八年级50名学生,对他们一周内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t(单位:小时)进行了调查,将数据整理后绘制成下表:该样本中学生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达9小时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全国的这项数据,达到了22%.(1)求表格中n的值;(2)该校八年级共400名学生,估计其中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 t<8这个范围内的人数是多少.23.(6分)智慧的中国古代先民发现了抽象的符号来表达丰富的含义. 例如,符号“”有刚毅的含义,符号“”有愉快的含义. 符号中的“”表示“阴”,“”表示“阳”,类似这样自上而下排成的三行符号还有其他的含义. 所有这些三行符号中,每一行只有一个阴或一个阳,且出现阴、阳的可能性相同.(1)所有这些三行符号共有种;(2)若随机画一个这样的三行符号,求“画出含有一个阴和两个阳的三行符号”的概率.24. (6分)如图,点E 与树AB 的根部点A 、建筑物CD 的底部点C 在一条直线上,AC =10 m.小明站在点E 处观测树顶B 的仰角为30°,他从点E 出发沿EC 方向前进6 m 到点G 时,观测树顶B 的仰角为45°,此时恰好看不到建筑物CD 的顶部D (H 、B 、D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已知小明的眼睛离地面1.6m ,求建筑物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 1.41≈ 1.73≈)25. (6分)如图,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8y x=-的图像交于点A (n ,2)和点B.(1)n = ,k = ;(2)点C 在y 轴正半轴上,∠ACB =90°,求点C 的坐标;(3)点P (m ,0)在x 轴上,∠APB 为锐角,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6. (8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C 的平分线BO 交边AD 于点O ,OD =4,以点O 为圆心,OD 长为半径作O ,分别交边DA 、DC 于点M 、N. 点E 在边BC 上,OE 交O 于点G ,G 为MN 的中点.(1) 求证:四边形ABEO 为菱形; (2) 已知1cos 3ABC ∠=,连接AE ,当AE 与O 相切时,求AB 的长.27. (11分)【算一算】如图∠,点A 、B 、C 在数轴上,B 为AC 的中点,点A 表示﹣3,点B 表示1,则点C 表示的数为 ,AC 长等于 ;【找一找】如图∠,点M 、N 、P 、Q 中的一点是数轴的原点,点A 、B 1-1+,Q 是AB 的中点,则点 是这个数轴的原点;【画一画】如图∠,点A 、B 分别表示实数c -n 、c +n ,在这个数轴上作出表示实数n 的点E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用一用】学校设置了若干个测温通道,学生进校都应测量体温,已知每个测温通道每分钟可检测a 个学生. 凌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设现在在校门口有m 个学生,每分钟又有b 个学生到达校门口. 如果开放3个通道,那么用4分钟可使校门口的学生全部进校;如果开放4个通道,那么用2分钟可使校门口的学生全部进校. 在这些条件下,a 、m 、b 会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爱思考的小华想到了数轴,如图∠,他将4分钟内需要进校的人数m +4b 记作﹢(m +4b ),用点A 表示;将2分钟内由4个开放通道检测后进校的人数,即校门口减少的人数8a 记作﹣8a ,用点B 表示. ∠用圆规在小华画的数轴上分别画出表示﹢(m +2b )、﹣12a 的点F 、G ,并写出﹢(m +2b )的实际意义; ∠写出a 、m 的数量关系: .28. (11分)如图∠,直线l 经过点(4,0)且平行于y 轴,二次函数22y ax ax c =-+(a 、c 是常数,a <0)的图像经过点M (﹣1,1),交直线l 于点N ,图像的顶点为D ,它的对称轴与x 轴交于点C ,直线DM 、DN 分别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 (1)当a =﹣1时,求点N 的坐标及ACBC的值; (2)随着a 的变化,ACBC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E 是x 轴上位于点B 右侧的点,BC =2BE ,DE 交抛物线于点F. 若FB =FE ,求此时的二次函数表达式.。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版)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c631314028915f814dc2f5.png)
江苏省无锡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选项标号涂黑)1.(3分)下列等式正确是()A.()2=3B.=﹣3C.=3D.(﹣)2=﹣32.(3分)函数y=中自变量x取值范围是()A.x≠﹣4B.x≠4C.x≤﹣4D.x≤43.(3分)下列运算正确是()A.a2+a3=a5B.(a2)3=a5C.a4﹣a3=aD.a4÷a3=a4.(3分)下面每个图形都是由6个边长相同正方形拼成图形,其中能折叠成正方体是()A. B.C D.5.(3分)下列图形中五边形ABCDE都是正五边形,则这些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有()A.1个B.2个C.3个D.4个6.(3分)已知点P(a,m),Q(b,n)都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且a<0<b,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是()A.m+n<0B.m+n>0C.m<nD.m>n7.(3分)某商场为了解产品A销售情况,在上个月销售记录中,随机抽取了5天A产品销售记录,其售价x(元/件)与对应销量y(件)全部数据如下表:售价x(元/件)9095100105110销量y(件)110100806050则这5天中,A产品平均每件售价为()A.100元B.95元C.98元D.97.5元8.(3分)如图,矩形ABCD中,G是BC中点,过A.D.G三点圆O与边AB.CD分别交于点E.点F,给出下列说法:(1)AC与BD交点是圆O圆心;(2)AF与DE 交点是圆O圆心;(3)BC与圆O相切,其中正确说法个数是()A.0B.1C.2D.39.(3分)如图,已知点E是矩形ABCD对角线AC上一动点,正方形EFGH顶点G.H都在边AD上,若AB=3,BC=4,则tan∠AFE值()A.等于B.等于C.等于D.随点E位置变化而变化10.(3分)如图是一个沿3×3正方形方格纸对角线AB剪下图形,一质点P由A 点出发,沿格点线每次向右或向上运动1个单位长度,则点P由A点运动到B 点不同路径共有()A.4条B.5条C.6条D.7条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54a524360cba1aa911da12.png)
江苏省南京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计算3−(−2)的结果是()A. -5B. -1C. 1D. 5【答案】 D【考点】有理数的减法【解析】【解答】解:3−(−2)=3+2=5.故答案为:D.【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再计算即可.2.3的平方根是()A. 9B. √3C. −√3D. ±√3【答案】 D【考点】平方根【解析】【解答】∵(±√3)2=3∴3的平方根是±√3.故答案为:D.【分析】直接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即可求解.3.计算(a3)2÷a2的结果是()A. a3B. a4C. a7D. a8【答案】B【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解析】【解答】解:(a3)2÷a2=a6÷a2=a4.故答案为:B.【分析】先计算幂的乘方,再计算同底数幂的除法,从而可得答案.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551万人B. 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超过9000万人C. 2012年末至2019年末,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D. 为在2020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今年要确保完成减少551万农村人口的任务【答案】A【考点】条形统计图【解析】【解答】A、1660-551=1109,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109万人,故本选项推断不合理,符合题意;B、2012年末至2019年末,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551=9348,所以超过9000万人,故本选项推断合理,不符合题意;C、9899-8249=1650,8249-7017=1232,7017-5575=1442,5575-4335=1240,4335-3046=1289,3046-1660=1386,1660-551=1109,所以连续7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故本选项推理合理,不符合题意;D、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知:2019年末,还有551万农村人口的脱贫任务,故本选项推理合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用2018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减去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即可判断A;用2012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减去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即可判断B;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通过计算即可判断C;根据2012~2019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统计图,即可判断D.5.关于x的方程(x−1)(x+2)=ρ2(ρ为常数)根的情况下,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两个正根B. 两个负根C. 一个正根,一个负根D. 无实数根【答案】C【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解析】【解答】解:(x−1)(x+2)=ρ2,整理得:x2+x−3−ρ2=0,∴Δ=12−4(−3−ρ2)=4ρ2+13>0,∴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设方程两个根为x1、x2,∵x1+x2=−1,x1x2=−3−p2∴两个异号,而且负根的绝对值大.故答案为:C.【分析】先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得出方程由两个不等的实数根,然后又根与系数的关系判断根的正负即可.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在第一象限,⊙P与x轴、y轴都相切,且经过矩形AOBC的顶点C,与BC相交于点D,若⊙P的半径为5,点A的坐标是(0,8),则点D的坐标是()A. (9,2)B. (9,3)C. (10,2)D. (10,3)【答案】A【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矩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解析】【解答】设切点分别为G,E,连接PG,PE,PC,PD,并延长EP交BC与F,则PG=PE=PC=5,四边形OBFE是矩形.∵OA=8,∴CF=8-5=3,∴PF=4,∴OB=EF=5+4=9.∵PF过圆心,∴DF=CF=3,∴BD=8-3-3=2,∴D(9,2).故答案为:A.【分析】在Rt△CPF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F的长,再根据垂径定理求出DF的长,进而求出OB,BD的长,从而求出点D的坐标.二、填空题(共10题;共10分)7.写出一个负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小于3________.【答案】-1【考点】绝对值及有理数的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解析】【解答】解:∵|-1|=1,1<3,∴这个负数可以是-1.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及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求解即可.8.若式子1−1x−1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x≠1【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x−1≠0,∴x≠1,故答案为:x≠1【分析】由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答案.9.纳秒(ns)是非常小的时间单位,1ns=10−9s,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授时精度优于20ns,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0ns是________.【答案】2×10−8s【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解析】【解答】∵1ns=10−9s,∴20ns=20×10-9s,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得2×10−8s,故答案为:2×10−8s.【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进行表示即可.10.计算√3√3+√12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13【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析】【解答】√3√3+√12=√3√3+2√3 =√33√3=13, 故答案为: 13 .【分析】先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计算出分母,最后约分即可.11.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 {x +3y =−12x +y =3,则 x +y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 {x +3y =−1①2x +y =3②① ×2 得: 2x +6y =−2 ③③-②得: 5y =−5,∴y =−1,把 y =−1 代入①:∴x −3=−1,∴x =2,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x =2y =−1, ∴x +y =1.故答案为:1【分析】先解方程组求解 x,y ,从而可得答案.12.方程 x x−1=x−1x+2 的解是________.【答案】 x =14【考点】解分式方程【解析】【解答】解: ∵x x−1=x−1x+2∴(x −1)2=x(x +2),∴x 2−2x +1=x 2+2x,∴4x =1,∴x =14. 经检验: x =14 是原方程的根.故答案为: x =14 .【分析】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解整式方程并检验即可.13.将一次函数 y =−2x +4 的图象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 90∘ ,所得到的图像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x+2【答案】y=12【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析】【解答】∵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4,∴设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为A(2,0)、B(0,4),∵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旋转后得到的图象与原图象垂直,旋转后的点为A1(0,2)、B1(-4,0),,b=2,令y=ax+b,代入点得a=12∴旋转后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x+2.2x+2.故答案为y=12【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互相垂直时系数之积等于-1,进而得出答案;14.如图,在边长为2cm的正六边形ABCDEF中,点P在BC上,则△PEF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2√3【考点】圆内接正多边形【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BF,过A作AG⊥BF于G,∵正六边形ABCDEF,∴AB=AF=FE=2,∠A=120°=∠ABC=∠AFE,∴∠ABF=∠AFB=30°,BG=FG,∴∠CBF=∠BFE=90°,AG=AB•sin30°=1,BG=AB•cos30°=√3,∴CB//EF,BF=2√3,∴S△PEF=1×2×2√3=2√3.2故答案为:2√3.【分析】如图,连接BF 过A作AG⊥BF于G,利用正六边形的性质求解BF的长,利用BF与EF 上的高相等,从而可得答案.15.如图,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l1、l2相交于点O,若∠1=39°,则∠AOC=________.【答案】78°【考点】垂线,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析】【解答】如图,连接BO并延长,∵l1、l2分别是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OA=OB,OB=OC,∠ODG=∠OEF=90 °,∴∠A=∠ABO,∠C=∠CBO,∴∠2=2∠A,∠3=2∠C,∠OGD=∠OFE=90 °-39 °=51 °,∴∠AOC=∠2+∠3=2(∠A+∠C),∵∠OGD=∠A+∠AOG,∠OFE=∠C+∠COF,∴∠AOG =51 °-∠A,∠COF =51 °-∠C,而∠AOG+∠2+∠3+∠COF+∠1=180 °,∴51 °-∠A+2∠A+2∠C+51 °-∠C+39 °=180 °,∴∠A+∠C=39 °,∴∠AOC=2(∠A+∠C)=78 °,故答案为:78 °.【分析】如图,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OC=∠2+∠3=2(∠A+∠C),再利用垂直的定义结合三角形外角性质得到∠AOG =51 °-∠A,∠COF =51 °-∠C,利用平角的定义得到∠AOG+∠2+∠3+∠COF+∠1=180 °,计算即可求解.16.下列关于二次函数y=−(x−m)2+m2+1(m为常数)的结论,①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形状相同;②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0,1);③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④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函数y=x2+1的图像上,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序号是________.【答案】 ①②④【考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象,二次函数y=ax^2+bx+c 的性质【解析】【解答】 ∵ 当 m >0 时,将二次函数 y =−x 2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m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m 2+1 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二次函数 y =−(x −m)2+m 2+1 的图象;当 m <0 时,将二次函数 y =−x 2 的图象先向左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 m 2+1 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二次函数 y =−(x −m)2+m 2+1 的图象∴ 该函数的图象与函数 y =−x 2 的图象形状相同,结论①正确对于 y =−(x −m)2+m 2+1当 x =0 时, y =−(0−m)2+m 2+1=1即该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0,1) ,结论②正确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 x ≤m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 x >m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则结论③错误y =−(x −m)2+m 2+1 的顶点坐标为 (m,m 2+1)对于二次函数 y =x 2+1当 x =m 时, y =m 2+1即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 (m,m 2+1) 在函数 y =x 2+1 的图象上,结论④正确综上,所有正确的结论序号是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分析】①两个二次函数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由此即可得两个函数的图象形状相同;②求出当 x =0 时,y 的值即可得;③根据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④先求出二次函数 y =−(x −m)2+m 2+1 的顶点坐标,再代入函数 y =x 2+1 进行验证即可得.三、解答题(共11题;共71分)17.计算: (a −1+1a+1)÷a 2+2a a+1【答案】 解: (a −1+1a+1)÷a 2+2a a+1 =(a−1)(a+1)+1a+1⋅a+1a 2+2a =a 2a+1⋅a+1a(a+2)=a a+2 .【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解析】【分析】先把括号里通分,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然后约分化简即可.18.解方程: x 2−2x −3=0 .【答案】 解:因式分解得:(x+1)(x-3)=0,即x+1=0或x-3=0,解得:x 1=-1,x 2=3【考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析】【分析】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后即可求得方程的解19.如图,点D 在AB 上,点E 在AC 上,AB=AC ,∠B=∠C .求证:BD=CE.【答案】 解:在△ABE 与△ACD 中,{∠A =∠AAB =AC ∠B =∠C,∴△ACD ≌△ABE (ASA ),∴AD=A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AB-AD=AC-AE ,即:BD=C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首先利用ASA 判断出 △ACD ≌△AB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出 AD=AE ,然后根据等式的性质,由等量减去等量差相等得出 BD=CE.20.已知反比例函数 y =k x的图象经过点 (−2,−1) (1)求k 的值(2)完成下面的解答解不等式组 {2−x >1①k x >1② 解:解不等式①,得________.根据函数 y =k x 的图象,得不等式②得解集________.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________从中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________.【答案】 (1)解:因为点 (−2,−1) 在反比例函数 y =k x 的图像上,所以点 (−2,−1) 的坐标满足 y =k x ,即 −1=k −2 ,解得 k =2 ;(2)x <1;0<x <2;;0<x <1【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解析】【分析】(2)解: {2−x >1①k x>1② , 解不等式①,得 x <1 ;∵y=1时,x=2,∴根据函数 y =k x 的图象,得不等式②得解集 0<x <2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从中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0<x <1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根据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不等式①的解集;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求出不等式②的解集,进而求出公共部分即可.21.为了了解某地居民的用电量情况,随机抽取了该地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单位: kW ⋅ℎ )进行调查,整理样本数据得到下面的频数分布表: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这200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的中位数落在第________组内.(2)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份的用电量低于 178kW ⋅ℎ 的大约有多少户.【答案】(1)2×10000=7500(户)(2)解:50+100200因此,估计该地1万户居民六月的用电量低于178kW⋅ℎ的大约有7500户.【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中位数【解析】【解答】解:(1)将200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最中间两个数即第100和101个数,它们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这两个数都落在第2组,故答案为:2;【分析】(1)将200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即为中位数,进而可解决问题;(2)求出用电量低于178kW⋅ℎ的户数的百分比,根据总户数求出答案..22.甲、乙两人分别从A、B、C这3个景点随机选择2个景点游览.(1)求甲选择的2个景点是A、B的概率.(2)甲、乙两人选择的2个景点恰好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1)解:用列表法表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2)13【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概率公式【解析】【解答】解:(2)共有9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其中选择A、B的有2种,∴P(A、B)= 2;9.故答案为:13【分析】(1)列举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根据树状图求得恰好只有两人选择相同的情况,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23.如图,在港口A处的正东方向有两个相距6km的观测点B、C,一艘轮船从A处出发,北偏东26°方向航行至D处,在B、C处分别测得∠ABD=45°,∠C=37°求轮船航行的距离AD (参考数据:sin26°≈0.44,cos26°≈0.90,tan26°≈0.49,sin37°≈0.60,cos37°≈0.80,tan37°≈0.75)【答案】解:如图,过点D作DH⊥AC,垂足为H在RtΔDCH中,∠C=37°∵tan37°=DHCH∴CH=DHtan37°在RtΔDBH中,∠DBH=45°∵tan45°=DHBH∴BH=DHtan45°∵BC=CH−BH∴DH tan37°−DHtan45°=6∴DH≈18在RtΔDAH中,∠ADH=26°∵cos26°=DHAD∴AD=DHcos26°≈20(km)因此,轮船航行的距离AD约为20km【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和BH=【解析】【分析】过点D作DH⊥AC,垂足为H,通过解RtΔDCH和RtΔDBH得CH=DHtan37°DH,根据BC=CH−BH求得DH,再解RtΔDAH求得AD即可.tan45°24.如图,在△ABC中,AC=BC,D是AB上一点,⊙O经过点A、C、D,交BC于点E,过点D作DF//BC,交⊙O于点F,求证:(1)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2)AF=EF【答案】(1)证明:∵AC=BC,∴∠BAC=∠B,∵DF//BC,∴∠ADF=∠B,又∠BAC=∠CFD,∴∠ADF=∠CFD,∴BD//CF,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2)证明:如图,连接AE∵∠ADF=∠B,∠ADF=∠AEF∴∠AEF=∠B四边形AECF是⊙O的内接四边形∴∠ECF+∠EAF=180°∵BD//CF∴∠ECF+∠B=180°∴∠EAF=∠B∴∠AEF=∠EAF∴AF=EF【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析】【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BAC=∠B,利用平行线证明∠ADF=∠B,利用圆的性质证明∠BAC=∠CFD,再证明BD//CF,即可得到结论;(2)如图,连接AE,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圆的基本性质∠AEF=∠B,再利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证明∠EAF=∠B,从而可得结论.25.小明和小丽先后从A地出发同一直道去B地,设小丽出发第xmin时,小丽、小明离地的距离分别为y m1、y m2,y1与x之间的数表达式y1=−180x+2250,y2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2=−10x2−100x+2000.(1)小丽出发时,小明离A地的距离为________ m.(2)小丽发至小明到达B地这段时间内,两人何时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多少?【答案】(1)250(2)解:设小丽出发第x min 时,两人相距Sm,则S=−180x+2250−(−10x2−100x+2000)即S=10x2−80x+250其中0≤x≤10因此,当x=−b2a =−−802×10=4时S有最小值,4ac−b24a =4×10×250−(−80)24×10=90也就是说,当小丽出发第4min时,两人相距最近,最近距离是90m【考点】二次函数的其他应用【解析】【解答】解:(1)当x=0时,y1=2250,y2=2000∴y1- y2=2250-2000=250(m)故答案为:250【分析】(1)由x=0时,根据y1- y2求得结果即可;(2)求出两人相距的函数表达式,求出最小值即可.26.如图,在△ABC和△A′B′C′中,D、D′分别是AB、A′B′上一点,ADAB =A′D′A′B′.(1)当CDC′D′=ACA′C′=ABA′B′时,求证:△ABC~△A′B′C′证明的途径可以用如框图表示,请填写其中的空格E′(2)当CDC′D′=ACA′C′=BCB′C′时,判断△ABC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答案】(1)解:∵ADAB =A′D′A′B′,∴ABA′B′=ADA′D′,∵CDC′D′=ACA′C′=ABA′B′,∴CDC′D′=ACA′C′=ADA′D′,∴△ADC~△A′D′C′,∴∠A=∠A′,∵ACA′C′=ABA′B′,∴△ABC~△A′B′C′,故答案为:CDC′D′=ACA′C′=ADA′D′,∠A=∠A′;(2)解:如图,过点D、D′分别作DE∥BC,D′E′∥B′C′,DE交AC于点E,D′E′交A′C′于点E′,∵DE∥BC,∴△ADE~△ABC,∴ADAB =DEBC=AEAC,同理:A′D′A′B′=D′E′B′C′=A′E′A′C′,又ADAB =A′D′A′B′,∴DEBC =D′E′B′C′,∴DED′E′=BCB′C′,同理:AEAC =A′E′A′C′,∴AC−AEAC =A′C′−A′E′A′C′,即ECAC =E′C′A′C′,∴ECE′C′=ACA′C′,又CDC′D′=ACA′C′=BCB′C′,∴CDC′D′=DED′E′=ECE′C′,∴△DCE~△D′C′E′,∴∠CED=∠C′E′D′,∵DE∥BC,∴∠CED+∠ACB=180°,同理:∠CED′+∠A′CB′=180°,∴∠ACB=∠A′C′B′,又ACA′C′=BCB′C′,∴△ABC~△A′B′C′.【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CDC′D′=ACA′C′=ABA′B′=ADA′D′证得△ADC~△A′D′C′,推出∠A=∠A′,再证明结论;(2)作DE∥BC,D′E′∥B′C′,利用三边对应成比例证得DCE~△D′C′E′,再推出∠ACB=∠A′C′B′,证得ACA′C′=BCB′C′,即可证明△ABC~△A′B′C′.27.如图①,要在一条笔直的路边l上建一个燃气站,向l同侧的A、B两个城镇分别发铺设管道输送燃气,试确定燃气站的位置,使铺设管道的路线最短.(1)如图②,作出点A关于l的对称点A′,线A′B与直线l的交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即在点C 处建气站,所得路线ACB是最短的,为了让明点C的位置即为所求,不妨在l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连接AC′,BC′,证明AC+CB<AC′+C′B,请完成这个证明.(2)如果在A、B两个城镇之间规划一个生态保护区,燃气管道不能穿过该区域请分别始出下列两种情形的铺设管道的方案(不需说明理由),①生市保护区是正方形区城,位置如图③所示②生态保护区是圆形区域,位置如图④所示.【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A′C∵点A、A′关于l对称,点C在l上∴A′C=CA,∴CA+CB=A′C+CB=A′B,同理AC′+C′B=A′C′+C′B,在ΔA′C′B中,有A′B<A′C′+C′B∴AC+CB<AC′+C′B;(2)解:①在点C处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最短路线是AC+CD+DB(如图,其中D是正方形的顶点).⌢+EB(如图,其中CD、BE都与圆相切).②在点C处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最短路线是AC+CD+DE【考点】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解析】【分析】(1)连接A′C,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C=CA,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到答案;(2)由(1)可知,在点C处建燃气站,铺设管道的路线最短.分别对①、②的道路进行设计分析,即可求出最短的路线图.。
江苏省镇江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江苏省镇江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26504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4.png)
江苏省镇江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2分)(2024•镇江)的相反数是﹣.考点:相反数.专题:计算题.分析:依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计算即可.解答:解:+(﹣)=0,故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依据相反数的定义做出推断,属于基础题.2.(2分)(2024•镇江)计算:(﹣2)×=﹣1.考点:有理数的乘法.分析:依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肯定值相乘,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娴熟驾驭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留意符号的推断.3.(2分)(2024•镇江)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1.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先依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求出x的取值范围即可.解答:解:∵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4.(2分)(2024•镇江)化简:(x+1)2﹣2x=x2+1.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绽开,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x2+2x+1﹣2x =x2+1.故答案为:x2+1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涉及的学问有:完全平方公式,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娴熟驾驭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5.(2分)(2024•镇江)若x3=8,则x=2.考点:立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依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即可.解答:解:∵2的立方等于8,∴8的立方根等于2.故答案: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留意一个数的立方根与原数的性质符号相同.6.(2分)(2024•镇江)如图,AD平分△ABC的外角∠EAC,且AD∥BC,若∠BAC=80°,则∠B=50°.考平行线的性质.分析:由∠BAC=60°,可得出∠EAC的度数,由AD平分∠EAC,可得出∠EAD的度数,再由AD∥BC,可得出∠B的度数.解答:解:∵∠BAC=80°,∴∠EAC=100°,∵AD平分△ABC的外角∠EAC,∴∠EAD=∠DAC=50°,∵AD∥BC,∴∠B=∠EAD=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7.(2分)(2024•镇江)有一组数据:2,3,5,5,x,它们的平均数是10,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分析:依据平均数为10求出x的值,再由众数的定义可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2+3+5+5+x)=10,解得:x=45,这组数据中5出现的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及平均数的学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驾驭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8.(2分)(2024•镇江)写一个你喜爱的实数m的值0,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考点:根的判别式.专题:开放型.分析:由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0,列出关于m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m的范围,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依据题意得:△=1﹣4m>0,解得:m<,则m可以为0,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0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娴熟驾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9.(2分)(2024•镇江)已知点P(a,b)在一次函数y=4x+3的图象上,则代数式4a﹣b ﹣2的值等于﹣5.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把点P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可以求得a、b间的数量关系,所以易求代数式4a ﹣b﹣2的值.解答:解:∵点P(a,b)在一次函数y=4x+3的图象上,∴b=4a+3,∴4a﹣b﹣2=4a﹣(4a+3)﹣2=﹣5,即代数式4a﹣b﹣2的值等于﹣5.故答案是:﹣5.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经过函数的某点肯定在函数的图象上10.(2分)(2024•镇江)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P在AB的延长线上,PC切半圆O于点C,连接AC.若∠CPA=20°,则∠A=35°.考点: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连接OC,由PC为圆O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C与CP垂直,在直角三角形OPC中,利用两锐角互余依据∠CPA的度数求出∠COP的度数,再由OA=OC,利用等边对等角得到∠A=∠OCA,利用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出∠A的度数.解答:解:连接OC,∵PC切半圆O于点C,∴PC⊥OC,即∠PCO=90°,∵∠CPA=20°,∴∠POC=70°,∵OA=OC,∴∠A=∠OCA=35°.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外角性质,娴熟驾驭切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1.(2分)(2024•镇江)地震中里氏震级增加1级,释放的能量增大到原来的32倍,那么里氏7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3级地震释放能量的324倍.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分析:设里氏n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3级地震释放能量的324倍,依据题意得出方程32n﹣1=3×323﹣1×324,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答:解:设里氏n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3级地震释放能量的324倍,则32n﹣1=3×323﹣1×324,32n﹣1=326,n﹣1=6,n=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依据题意得出方程.12.(2分)(2024•镇江)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BC,AE∥CD,∠A=∠E=120°,AB=CD=1,AE=2,则五边形ABCDE的面积等于.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分析:延长DC,AB交于点F,作AG∥DE交DF于点G,四边形AFDE是等腰梯形,且∠F=∠D=60°,△AFG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GDE是平行四边形,求得等腰梯形AFDE的面积和△BCF的面积,二者的差就是所求五边形的面积.解答:解:延长DC,AB交于点F,作AG∥DE交DF于点G.∵AE∥CD,∠A=∠E=120°,∴四边形AFDE是等腰梯形,且∠F=∠D=60°,△AFG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GDE 是平行四边形.设BF=x,∵在直角△BCF中,∠BCF=90°﹣∠F=30°∴FC=2x,∴FD=2x+1.∵平行四边形AGDE中,DG=AE=2,∴FG=2x﹣1,∵△AFG是等边三角形中,AF=FG,∴x+1=2x﹣1,解得:x=2.在直角△BCF中,BC=BF•tanF=2,则S△BCF=BF•BC=×2×2=2.作AH⊥DF于点H.则AH=AF•sinF=3×=,则S梯形AFDE=(AE+DF)•AH=×(2+5)•=.∴S五边形ABCDE=S梯形AFDE﹣S△BCF=﹣2=.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求得BF的长是关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3分)(2024•镇江)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2x=x B.(xy2)0=xy2C.D.考点: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合并同类项;零指数幂.分析:依据零指数幂,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推断即可.解答:解:A、x﹣2x=﹣x,故本选项错误;B、(xy2)0在xy2≠0的状况下等于1,不等于xy2,故本选项错误;C、(﹣)2=2,故本选项错误;D、×=,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零指数幂,合并同类项,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实力.14.(3分)(2024•镇江)二次函数y=x2﹣4x+5的最小值是()A.﹣1 B.1C.3D.5考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分先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x2﹣4x+5变形为顶点式,再依据二次函数的性析:质即可求出其最小值.解答:解:配方得:y=x2﹣4x+5=x2﹣4x+22+1=(x﹣2)2+1,当x=2时,二次函数y=x2﹣4x+5取得最小值为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小)值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可由图象干脆得出,其次种是配方法,第三种是公式法.15.(3分)(2024•镇江)用半径为6的半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A.3B.C.2D.考点:圆锥的计算.分析:用到的等量关系为:圆锥的弧长=底面周长.解答:解:设底面半径为R,则底面周长=2Rπ,半圆的弧长=×2π×6=2πR,∴R=3.故选A.点评:本题利用了圆的周长公式,弧长公式求解.16.(3分)(2024•镇江)已知关于x的方程2x+4=m﹣x的解为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m<4 D.m>4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把m看作常数,依据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出x的表达式,再依据方程的解是负数列不等式并求解即可.解答:解:由2x+4=m﹣x得,x=,∵方程有负数解,∴<0,解得m<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与解不等式,把m看作常数求出x的表达式是解题的关键.17.(3分)(2024•镇江)如图,A、B、C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三点,作直线l,使A、B、C到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3:1:1,则满意条件的直线l共有()A.4条B.3条C.2条D.1条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分析:如解答图所示,满意条件的直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直线BC平行,符合条件的有两条,如图中的直线a、b;还有一种是过线段BC的中点,符合条件的有两条,如图中的直线c、d.解答:解:如解答图所示,满意条件的直线有4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等学问点,考查了分类探讨的数学思想.解题时留意全面考虑,避开漏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1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8分)(2024•镇江)(1)计算:;(2)化简:.考分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点:分析:(1)依据负整数指数幂、肯定值、零指数幂的特点分别进行计算,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即可;(2)先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再依据乘法的安排律分别进行计算,再进行通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1=﹣;(2)=×﹣×===.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用到的学问点是负整数指数幂、肯定值、零指数幂、乘法的安排律,留意运算依次和结果的符合.19.(10分)(2024•镇江)(1)解方程:(2)解不等式组:.考点: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计算题.分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两不等式的解集,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可确定出解集.解答:解:(1)去分母得:2x﹣1+x+2=0,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2),由①得:x≥1,由②得:x>3,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肯定留意要验根.20.(5分)(2024•镇江)算式:1△1△1=□,在每一个“△”中添加运算符号“+”或“﹣”后,通过计算,“□”中可得到不同的运算结果.求运算结果为1的概率.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专题:计算题.分析:依据题意得到添加运算符合的全部状况,计算得到结果,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解答:解:添加运算符合的状况有:“+”,“+”;“+”,“﹣”;“﹣”,“+”;“﹣”“﹣”,共4种状况,算式分别为1+1+1=3;1+1﹣1=1;1﹣1+1=1;1﹣1﹣1=﹣1,其中结果为1的状况有2种,则P运算结果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到的学问点为:概率=所求状况数与总状况数之比.21.(6分)(2024•镇江)如图,AB∥CD,AB=CD,点E、F在BC上,且BE=CF.(1)求证:△ABE≌△DCF;(2)试证明:以A、F、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得△ABE≌△DCF;(2)利用(1)中的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证得∠AEB=∠DFC,则∠AEF=∠DFE,所以依据平行线的判定可以证得AE∥DF.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AE=DF,则易证得结论.解答:证明:(1)如图,∵AB∥CD,∴∠B=∠C.∵在△ABE与△DCF中,,∴△ABE≌△DCF(SAS);(2)如图,连接AF、DE.由(1)知,△ABE≌△DCF,∴AE=DF,∠AEB=∠DFC,∴∠AEF=∠DFE,∴AE∥DF,∴以A、F、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在证明(2)题时,利用了“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22.(6分)(2024•镇江)某市对一大型超市销售的甲、乙、丙3种大米进行质量检测.共抽查大米200袋,质量评定分为A、B两个等级(A级优于B级),相应数据的统计图如下:依据所给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a=55,b=5;(2)已知该超市现有乙种大米750袋,依据检测结果,请你估计该超市乙种大米中有多少袋B级大米?(3)对于该超市的甲种和丙种大米,你会选择购买哪一种?运用统计学问简述理由.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分(1)依据甲的圆心角度数是108°,求出所占的百分比,再依据总袋数求出甲种大米析:的袋数,即可求出a、b的值;(2)依据题意得先求出该超市乙种大米中B级大米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乙种大米的总袋数即可;(3)分别求出超市的甲种大米A等级大米所占的百分比和丙种大米A等级大米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甲的圆心角度数是108°,所占的百分比是×100=30%,∴甲种大米的袋数是:200×30%=60(袋),∴a=60﹣5=55(袋),∴b=200﹣60﹣65﹣10﹣60=5(袋);(2)依据题意得:750×=100,答:该超市乙种大米中有100袋B级大米;(3)∵超市的甲种大米A等级大米所占的百分比是×100%=91.7%,丙种大米A等级大米所占的百分比是×100%=92.3%,∴应选择购买丙种大米.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晰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干脆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23.(6分)(2024•镇江)如图,小明在教学楼上的窗口A看地面上的B、C两个花坛,测得俯角∠EAB=30°,俯角∠EAC=45°.已知教学楼基点D与点C、B在同一条直线上,且B、C两花坛之间的距离为6m.求窗口A到地面的高度AD.(结果保留根号)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设窗口A到地面的高度AD为xm,依据题意在直角三角形ABD和直角三角形AC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用含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线段BD和线段CD的长,再依据BD ﹣CD=BC=6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窗口A到地面的高度AD为xm.由题意得:∠ABC=30°,∠ACD=45°,BC=6m.∵在Rt△ABD中,BD==xm,在Rt△ABD中,BD==xm,∵BD﹣CD=BC=6,∴x﹣x=6,∴x=3+3.答:窗口A到地面的高度AD为(3+3)米.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直角三角形并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求解.24.(6分)(2024•镇江)如图,抛物线y=ax2+bx(a>0)经过原点O和点A(2,0).(1)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坐标;(2)点(x1,y1),(x2,y2)在抛物线上,若x1<x2<1,比较y1,y2的大小;(3)点B(﹣1,2)在该抛物线上,点C与点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求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考点: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1)依据图示可以干脆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坐标;(2)依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坐标可以求得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然后依据函数图象的增减性进行解题;(3)依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点C的坐标是(3,2),所以依据点A、C的坐标来求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解答:解:(1)依据图示,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坐标(1,0);(2)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1.依据图示知,当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x1<x2<1时,y1>y2;(3)∵对称轴是x=1,点B(﹣1,2)在该抛物线上,点C与点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C的坐标是(3,2).设直线AC的关系式为y=kx+b(k≠0).则,解得.∴直线AC的函数关系式是:y=2x﹣4.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该题时,须要熟识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性.25.(6分)(2024•镇江)如图1,Rt△ABC中,∠ACB=90°,AB=5,BC=3,点D在边AB 的延长线上,BD=3,过点D作DE⊥AB,与边A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以DE为直径作⊙O交AE于点F.(1)求⊙O的半径及圆心O到弦EF的距离;(2)连接CD,交⊙O于点G(如图2).求证:点G是CD的中点.考点:圆的综合题.分析:(1)依据勾股定理求出AC,证△ACB∽△ADE,得出==,代入求出DE=6,AE=10,过O作OQ⊥EF于Q,证△EQO∽△EDA,代入求出OQ即可;(2)连接EG,求出EG⊥CD,求出CF=ED,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即可.解答:解:(1)∵∠ACB=90°,AB=5,BC=3,由勾股定理得:AC=4,∵AB=5,BD=3,∴AD=8,∵∠ACB=90°,DE⊥AD,∴∠ACB=∠ADE,∵∠A=∠A,∴△ACB∽△ADE,∴==∴==∴DE=6,AE=10,即⊙O的半径为3;过O作OQ⊥EF于Q,则∠EQO=∠ADE=90°,∵∠QEO=∠AED,∴△EQO∽△EDA,∴=,∴=,∴OQ=2.4,即圆心O到弦EF的距离是2.4;(2)连接EG,∵AE=10,AC=4,∴CF=6,∴CF=DE=6,∵DE为直径,∴∠EGD=90°,∴EG⊥CD,∴点G为CD的中点.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相像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性质进行推理和计算的实力.26.(8分)(2024•镇江)“绿色出行,低碳健身”已成为广阔市民的共识.某旅游景点新增了一个公共自行车停车场,6:00至18:00市民可在此借用自行车,也可将在各停车场借用的自行车还于此地.林华同学统计了周六该停车场各时段的借、还自行车数,以及停车场整点时刻的自行车总数(称为存量)状况,表格中x=1时的y值表示7:00时的存量,x=2时的y值表示8:00时的存量…依此类推.他发觉存量y(辆)与x(x为整数)满意如图所示的一个二次函数关系.时段x 还车数(辆)借车数(辆)存量y(辆)6:00﹣7:00 145 5 1007:00﹣8:00 243 11 n……………依据所给图表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m=60,说明m的实际意义:该停车场当日6:00时的自行车数;(2)求整点时刻的自行车存量y与x之间满意的二次函数关系式;(3)已知9:00~10:O0这个时段的还车数比借车数的3倍少4,求此时段的借车数.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依据题意m+45﹣5=100,说明6点之前的存量为60;(2)先求出n的值,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设9:00~10:O0这个时段的借车数为x辆,则还车数为(3x﹣4)辆,把x=3代入y=﹣4x2+44x+60得到8:00~9:00的存量为156;把x=4代入y=﹣4x2+44x+60得到9:00~10:00的存量为172,所以156﹣x+(3x﹣4)=172,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m+45﹣5=100,解得m=60,即6点之前的存量为60.m表示该停车场当日6:00时的自行车数;(2)n=100+43﹣11=132,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把(1,100),(2,132)、(0,60)代入得,解得,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4x2+44x+60(x为1﹣12的整数);(3)设9:00~10:O0这个时段的借车数为x辆,则还车数为(3x﹣4)辆,把x=3代入y=﹣4x2+44x+60得y=﹣4×32+44×3+60=156,把x=4代入y=﹣4x2+44x+60得y=﹣4×42+44×4+60=172,即此时段的存量为172,所以156﹣x+(3x﹣4)=172,解得x=10,答:此时段借出自行车10辆.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依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三对对应值,再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27.(9分)(2024•镇江)通过对苏科版八(下)教材一道习题的探究探讨,我们知道: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可以由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的,函数的图象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敏捷运用这一学问解决问题.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C与正比例函数y=ax(a≠0)的图象l相交于点A(2,2)和点B.(1)写出点B的坐标,并求a的值;(2)将函数的图象和直线AB同时向右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分别记为C′和l′,已知图象C′经过点M(2,4).①求n的值;②分别写出平移后的两个图象C′和l′对应的函数关系式;③干脆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几何变换.分析:(1)干脆把A点坐标代入y=ax即可求出a的值;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确定B点坐标;(2)①依据题意得到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C′的解析式为y=,然后把M点坐标代入即可得到n的值;②依据题意易得图象C′的解析式为y=;图象l′的解析式为y=x﹣1;③不等式可理解为比较y=和y=x﹣1的函数值,由于y=和y=x﹣1为函数的图象和直线AB同时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ax(a≠0)的图象的交点为A(2,2)和B(﹣2,﹣2),所以平移后交点分别为(3,2)和B(﹣1,﹣2),则当x<﹣1或0<x<2时,函数y=的图象都在y=x﹣1的函数图象上方.解答:解:(1)把A(2,2)代入y=ax得2a=2,解得a=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B点坐标为(﹣2,﹣2);(2)①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n(n>0)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C′的解析式为y=,把M(2,4)代入得4=,解得n=1;②图象C′的解析式为y=;图象l′的解析式为y=x﹣1;③不等式的解集是x≥3或﹣1≤x<1.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驾驭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会确定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以及待定系数法确定解析式;会运用图形的平移确定点的坐标和同时提高阅读理解实力.28.(11分)(2024•镇江)【阅读】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a,0)(a>0),B(2,3),C(0,3).过原点O作直线l,使它经过第一、三象限,直线l与y轴的正半轴所成角设为θ,将四边形OABC的直角∠OCB沿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处,我们把这个操作过程记为FZ[θ,a].【理解】若点D与点A重合,则这个操作过程为FZ[45°,3];【尝试】(1)若点D恰为AB的中点(如图2),求θ;(2)经过FZ[45°,a]操作,点B落在点E处,若点E在四边形0ABC的边AB上,求出a 的值;若点E落在四边形0ABC的外部,干脆写出a的取值范围;【探究】经过FZ[θ,a]操作后,作直线CD交x轴于点G,交直线AB于点H,使得△ODG与△GAH 是一对相像的等腰三角形,干脆写出FZ[θ,a].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理解】由折叠性质可以干脆得出.【尝试】(1)如答图1所示,若点D恰为AB的中点,连接CD并延长交x轴于点F.证明△BCD≌△AFD,进而得到△OCD为等边三角形,则θ=30°;(2)如答图2所示,若点E在四边形0ABC的边AB上,则△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此求出a=OA=OD+OA=5;由答图2进一步得到,当0<a<5时,点E落在四边形0ABC的外部.【探究】满意条件的图形有两种,如答图3、答图4所示,解答:解:【理解】若点D与点A重合,由折叠性质可知,OA=OC=3,θ=∠AOC=45°,∴FZ[45°,3].【尝试】(1)如答图1所示,连接CD并延长,交x轴于点F.在△BCD与△AFD中,∴△BCD≌△AFD(ASA).∴CD=FD,即点D为Rt△COF斜边CF的中点,∴OD=CF=CD.又由折叠可知,OD=OC,∴OD=OC=CD,∴△OCD为等边三角形,∠COD=60°,∴θ=∠COD=30°;(2)经过FZ[45°,a]操作,点B落在点E处,则点D落在x轴上,AB⊥直线l,如答图2所示:若点E四边形0ABC的边AB上,由折叠可知,OD=OC=3,DE=BC=2.∵AB⊥直线l,θ=45°,∴△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DE=2,∴OA=OD+AD=3+2=5,∴a=5;由答图2可知,当0<a<5时,点E落在四边形0ABC的外部.【探究】FZ[30°,2+],FZ[60°,2+].如答图3、答图4所示.点评:本题是几何变换综合题型,考查了翻折(折叠)变换、全等三角形、相像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学问点,有肯定的难度.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给出的变换的定义,并能正确运用折叠的性质.第(3)问中,有两种情形符合条件,须要分别计算,避开漏解.。
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359182f242336c1fb95e0a.png)
江苏省淮安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2的相反数是()A. 2B. -2C. 12D. −12【答案】B【考点】相反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解析】【解答】解:2的相反数是-2.故答案为:B.【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从而根据定义解答即可.2.计算t3÷t2的结果是()A. t2B. tC. t3D. t5【答案】B【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解析】【解答】解:原式=t3−2=t.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计算即可.3.下面的几何体中,主视图为圆的是()A. B. C. D.【答案】C【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析】【解答】解:A、的主视图是矩形,故A不符合题意;B、的主视图是正方形,故B不符合题意;C、的主视图是圆,故C符合题意;D、的主视图是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根据常见几何体的主视图,可得答案.4.六边形的内角和为()A. 360°B. 540°C. 720°D. 1080°【答案】C【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解析】【解答】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得:(6-2)×180°=720°.故答案为:C.【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所以六边形内角和为(6-2)×180°=720°.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 (2,3)B. (−3,2)C. (−3,−2)D. (−2,−3)【答案】C【考点】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特征【解析】【解答】解:因为关于原点对称的一组坐标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所以(3,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是(-3,-2),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一组坐标横、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即可解答.6.一组数据9、10、10、11、8的众数是()A. 10B. 9C. 11D. 8【答案】A【考点】众数【解析】【解答】在这组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是10,∴众数为10,故答案为:A.【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word版有解析)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word版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a5d5394028915f814dc29e.png)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
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计算12+〔﹣18〕÷〔﹣6〕﹣〔﹣3〕×2的结果是〔〕A.7B.8C.21D.36【解析】原式=12+3+6=21,应选C.2.计算106×〔102〕3÷104的结果是〔〕A.103B.107C.108D.109【解析】106×〔102〕3÷104=106×106÷104=106+6﹣4=108.应选C.3.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一个几何体模型,两位同学摸该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甲同学:它有4个面是三角形;乙同学:它有8条棱.该模型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是〔〕A.三棱柱B.四棱柱C.三棱锥D.四棱锥【解析】四棱锥的底面是四边形,侧面是四个三角形,底面有四条棱,侧面有4条棱,应选D.4.假设<a<,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1<a<3B.1<a<4C.2<a<3D.2<a<4【解析】∵1<2,3<4,又∵<a<,∴1<a<4,应选B.5.假设方程〔x﹣5〕2=19的两根为a和b,且a>b,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a是19的算术平方根B.b是19的平方根C.a﹣5是19的算术平方根D.b+5是19的平方根【解析】∵方程〔x﹣5〕2=19的两根为a和b,∴a﹣5和b﹣5是19的两个平方根,且互为相反数,∵a>b,∴a﹣5是19的算术平方根,应选C.6.过三点A〔2,2〕,B〔6,2〕,C〔4,5〕的圆的圆心坐标为〔〕A.〔4,〕B.〔4,3〕C.〔5,〕D.〔5,3〕【解析】A〔2,2〕,B〔6,2〕,C〔4,5〕,∴AB的垂直平分线是x==4,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把B〔6,2〕,C〔4,5〕代入上式得,解得,∴y=﹣x+11,设BC的垂直平分线为y=x+m,把线段BC的中点坐标〔5,〕代入得m=,∴BC的垂直平分线是y=x+,当x=4时,y=,∴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坐标为〔4,〕.应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7.计算:|﹣3|=3;=3.【解析】|﹣3|=3,==3,故答案为:3,3.8.2022年南京实现GDP约10500亿元,成为全国第11个经济总量超过万亿的城市,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0500是 1.05×104.【解析】10500=1.05×104.故答案为:1.05×104.9.假设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x≠1.【解析】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0.计算+×的结果是6.【解析】原式=2+=2+4=6.故答案为6.11.方程﹣=0的解是x=2.【解析】﹣=0,方程两边都乘以x〔x+2〕得:2x﹣〔x+2〕=0,解得:x=2,检验:当x=2时,x〔x+2〕≠0,所以x=2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x=2.12.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为﹣3和﹣1,那么p=4,q=3.【解析】∵关于x的方程x2+px+q=0的两根为﹣3和﹣1,∴﹣3+〔﹣1〕=﹣p,〔﹣3〕×〔﹣1〕=q,∴p=4,q=3.故答案为:4;3.13.如图是某市2022﹣2022年私人汽车拥有量和年增长率的统计图.该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净增量最多的是2022年,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增长率最大的是2022年.【解析】由条形统计图可得:该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净增量最多的是2022年,净增183﹣150=33〔万辆〕,由折线统计图可得,私人汽车拥有量年增长率最大的是:2022年.故答案为:2022,2022.14.如图,∠1是五边形ABCDE的一个外角,假设∠1=65°,那么∠A+∠B+∠C+∠D=425°.【解析】∵∠1=65°,∴∠AED=115°,∴∠A+∠B+∠C+∠D=540°﹣∠AED=425°,故答案为:425.1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O经过点A、C、D,与BC相交于点E,连接AC、AE.假设∠D=78°,那么∠EAC=27°.【解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D=78°,∴∠ACB=∠DCB=〔180°﹣∠D〕=51°,∵四边形AECD是圆内接四边形,∴∠AEB=∠D=78°,∴∠EAC=∠AEB﹣∠ACE=27°,故答案为:27.16.函数y1=x与y2=的图象如下列图,以下关于函数y=y1+y2的结论:①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②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③当x>0时,函数的图象最低点的坐标是〔2,4〕,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③.【解析】①由图象可以看出函数图象上的每一个点都可以找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故正确;②在每个象限内,不同自变量的取值,函数值的变化是不同的,故错误;③结合图象的2个分支可以看出,当x=2时,y=2+=4,即在第一象限内,最低点的坐标为〔2,4〕,故正确;∴正确的有①③.故答案为:①③.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88分〕17.〔7分〕计算〔a+2+〕÷〔a﹣〕.【解】〔a+2+〕÷〔a﹣〕===.18.〔7分〕解不等式组请结合题意,完成此题的解答.〔1〕解不等式①,得x≥﹣3,依据是:不等式的根本性质.〔2〕解不等式③,得x<2.〔3〕把不等式①、②和③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从图中可以找出三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局部,得不等式组的解集﹣2<x<2.【解】〔1〕解不等式①,得x≥﹣3,依据是:不等式的根本性质.〔2〕解不等式③,得x<2.〔3〕把不等式①,②和③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4〕从图中可以找出三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局部,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2,故答案为:〔1〕x≥﹣3、不等式的性质3;〔2〕x<2;〔3〕﹣2<x<2.19.〔7分〕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且AE=CF,EF、BD相交于点O,求证:OE=OF.【解】证明:方法1,连接BE、DF,如下列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AE=CF,∴DE=BF,∴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OF=OE.方法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ODE=∠OBF,AE=CF,∴DE=BF,在△DOE和△BOF中,,∴△DOE≌△BOF〔AAS〕,∴OE=OF.月收入/元45000 18001000550480340300220人数 1 1 1 3 6 1 11 1〔1〕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是3400元,众数是3000元.〔2〕根据上表,可以算得该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你认为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的哪一个反映该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较为适宜?说明理由.【解】〔1〕共有25个员工,中位数是第13个数,那么中位数是3400元;3000出现了11次,出现的次数最多,那么众数是3000.故答案为3400;3000;〔2〕用中位数或众数来描述更为恰当.理由:平均数受极端值45000元的影响,只有3个人的工资到达了6276元,不恰当;21.〔8分〕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甲、乙两个家庭有了各自的规划,假定生男生女的概率相同,答复以下问题:〔1〕甲家庭已有一个男孩,准备再生一个孩子,那么第二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是;〔2〕乙家庭没有孩子,准备生两个孩子,求至少有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解】〔1〕第二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故答案为;〔2〕画树状图为: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数,其中至少有一个孩子是女孩的结果数为3,所以至少有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22.〔8分〕“直角〞在初中几何学习中无处不在.如图,∠AOB,请仿照小丽的方式,再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AOB是否为直角〔仅限用直尺和圆规〕.【解析】〔1〕如图1,在OA,OB上分别,截取OC=4,OD=3,假设CD的长为5,那么∠AOB=90°〔2〕如图2,在OA,OB上分别取点C,D,以CD为直径画圆,假设点O在圆上,那么∠AOB=90°.23.〔8分〕张老师方案到超市购置甲种文具100个,他到超市后发现还有乙种文具可供选择.如果调整文具的购置品种,每减少购置1个甲种文具,需增加购置2个乙种文具.设购置x个甲种文具时,需购置y个乙种文具.〔1〕①当减少购置1个甲种文具时,x=99,y=2;②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2〕甲种文具每个5元,乙种文具每个3元,张老师购置这两种文具共用去540元.甲、乙两种文具各购置了多少个?【解】〔1〕①∵100﹣1=99,∴x=99,y=2,故答案为99,2.②由题意y=2〔100﹣x〕=﹣2x+200,∴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2x+200.〔2〕由题意,解得,答:甲、乙两种文具各购置了60个和80个.24.〔8分〕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连接AO并延长,交PB的延长线于点C,连接PO,交⊙O于点D.〔1〕求证:PO平分∠APC;〔2〕连接DB,假设∠C=30°,求证:DB∥AC.【证明】〔1〕如图,连接OB,∵PA,PB是⊙O的切线,∴OA⊥AP,OB⊥BP,又OA=OB,∴PO平分∠APC;〔2〕∵OA⊥AP,OB⊥BP,∴∠CAP=∠OBP=90°,∵∠C=30°,∴∠APC=90°﹣∠C=90°﹣30°=60°,∵PO平分∠APC,∴∠OPC=∠APC==30°,∴∠POB=90°﹣∠OPC=90°﹣30°=60°,又OD=OB,∴△ODB是等边三角形,∴∠OBD=60°,∴∠DBP=∠OBP﹣∠OBD=90°﹣60°=30°,∴∠DBP=∠C,∴DB∥AC.25.〔8分〕如图,港口B位于港口A的南偏东37°方向,灯塔C恰好在AB的中点处.一艘海轮位于港口A的正南方向,港口B的正西方向的D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5km到达E处,测得灯塔C在北偏东45°方向上,这时,E处距离港口A有多远?〔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解】如图作CH⊥AD于H.设CH=xkm,在Rt△ACH中,∠A=37°,∵tan37°=,∴AH==,在Rt△CEH中,∵∠CEH=45°,∴CH=EH=x,∵CH⊥AD,BD⊥AD,∴CH∥BD,∴=,∵AC=CB,∴AH=HD,∴=x+5,∴x=≈15,∴AE=AH+HE=+15≈35km,∴E处距离港口A有35km.26.〔8分〕函数y=﹣x2+〔m﹣1〕x+m〔m为常数〕.〔1〕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公共点的个数是D.A.0B.1C.2D.1或2〔2〕求证:不管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都在函数y=〔x+1〕2的图象上.〔3〕当﹣2≤m≤3时,求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解】〔1〕∵函数y=﹣x2+〔m﹣1〕x+m〔m为常数〕,∴△=〔m﹣1〕2+4m=〔m+1〕2≥0,那么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公共点的个数是1或2,应选D;〔2〕证明:y=﹣x2+〔m﹣1〕x+m=﹣〔x﹣〕2+,把x=代入y=〔x+1〕2得:y=〔+1〕2=,那么不管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都在函数y=〔x+1〕2的图象上;〔3〕设函数z=,当m=﹣1时,z有最小值为0;当m<﹣1时,z随m的增大而减小;当m>﹣1时,z随m的增大而增大,当m=﹣2时,z=;当m=3时,z=4,那么当﹣2≤m≤3时,该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的取值范围是0≤z≤4.27.〔11分〕折纸的思考.【操作体验】用一张矩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AB>BC〕〔图①〕,使AB与D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图②〕.第二步,如图③,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C落在EF上的P处,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G,折出PB、PC,得到△PBC.〔1〕说明△PBC是等边三角形.【数学思考】〔2〕如图④,小明画出了图③的矩形ABCD和等边三角形PBC.他发现,在矩形ABCD中把△PBC经过图形变化,可以得到图⑤中的更大的等边三角形,请描述图形变化的过程.〔3〕矩形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a cm,对于每一个确定的a的值,在矩形中都能画出最大的等边三角形,请画出不同情形的示意图,并写出对应的a的取值范围.【问题解决】〔4〕用一张正方形铁片剪一个直角边长分别为4cm和1cm的直角三角形铁片,所需正方形铁片的边长的最小值为cm.【解】〔1〕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得:EF是BC的垂直平分线,BG是PC的垂直平分线,∴PB=PC,PB=CB,∴PB=PC=CB,∴△PBC是等边三角形.〔2〕解:以点B为中心,在矩形ABCD中把△PBC逆时针方向旋转适当的角度,得到△P1BC1;再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P1BC1放大,使点C1的对称点C2落在CD上,得到△P2BC2;如图⑤所示;〔3〕解:此题答案不唯一,举例如图⑥所示;〔4〕解:如图⑦所示:△CEF是直角三角形,∠CEF=90°,CE=4,EF=1,∴∠AEF+∠CED=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90°,AD=CD,∴∠DCE+∠CED=90°,∴∠AEF=∠DCE,∴△AEF∽△DCE,∴=,设AE=x,那么AD=CD=4x,∴DE=AD﹣AE=3x,在Rt△CDE中,由勾股定理得:〔3x〕2+〔4x〕2=42,解得:x=,∴AD=4×=.故答案为:.。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fdc298a417866fb94a8ebb.png)
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计算(√3)2的结果是()A. √3B. 3C. 2√3D. 9【答案】B【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析】【解答】解:(√3)2=3,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a)2=|a|(a≥0)”可求解.2.如图所示的圆锥的主视图是()A. B.C. D.【答案】A【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析】【解答】主视图是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圆锥的主视图是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故答案为:A.【分析】主视图是从物体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认真观察实物图,按照三视图的要求画图即可,其中看得到的棱长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棱长用虚线的表示.3.如图,在方格纸中,将Rt△AO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Rt△A′O′B,则下列四个图形中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考点】旋转的性质,作图﹣旋转【解析】【解答】A、Rt△A′O′B是由Rt△AOB关于过B点与OB垂直的直线对称得到,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Rt△A′O′B是由Rt△AO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故B选项符合题意;C、Rt△A′O′B与Rt△AOB对应点发生了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Rt△AOB是由Rt△AOB绕点B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并结合各选项可判断求解.4.已知两个不等于0的实数a、b满足a+b=0,则ba +ab等于()A. -2B. -1C. 1D. 2 【答案】A【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解析】【解答】解:∵ba +ab=b2+a2ab,∴ba +ab=b2+a2ab=(a+b)2−2abab,∵两个不等于0的实数a、b满足a+b=0,∴ba +ab=(a+b)2−2abab=-2abab=-2,故答案为:A.【分析】将所求代数式通分并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ba +ab=(a+b)2−2abab,然后整体代换即可求解.5.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共建绿色文明校园.某学校组织“废纸宝宝旅行记”活动.经统计,七年级5个班级一周回收废纸情况如下表;则每个班级回收废纸的平均重量为()A. 5kgB. 4.8kgC. 4.6kgD. 4.5kg【答案】C【考点】平均数及其计算【解析】【解答】每个班级回收废纸的平均重量= 4.5+4.4+5.1+3.3+5.75=4.6kg.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平均数=各班的回收废纸的数量之和÷班级的个数可求解.6.已知点A(√2,m),B(32,n)在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A. m>n B. m=n C. m<n D. 无法确定【答案】C【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解析】【解答】解:在一次函数y=2x+1中,∵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2< 94,∴√2<32.∴m<n.故答案为:C【分析】由题意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并结合点A、B的横坐标即可判断求解.7.某公司上半年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无人机若干架.已知甲种型号无人机架数比总架数的一半多11架,乙种型号无人机架数比总架数的三分之一少2架.设甲种型号无人机 x 架,乙种型号无人机 y 架.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组是( )A. {x =13(x +y)−11,y =12(x +y)+2B. {x =13(x +y)+11.y =12(x +y)−2C. {x =12(x +y)−11,y =13(x +y)+2D. {x =12(x +y)+11,y =13(x +y)−2 【答案】 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解析】【解答】设甲种型号无人机 x 架,乙种型号无人机 y 架∵甲种型号无人机架数比总架数的一半多11架,∴ x =12(x +y)+11∵乙种型号无人机架数比总架数的三分之一少2架∴ y =13(x +y)−2联立可得: {x =12(x +y)+11y =13(x +y)−2 故答案为:D.【分析】由题意可得相等关系“甲种型号无人机架数比总架数的一半多11架,乙种型号无人机架数比总架数的三分之一少2架”,根据相等关系可列方程组.8.已知抛物线 y =x 2+kx −k 2 的对称轴在 y 轴右侧,现将该抛物线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正好经过坐标原点,则 k 的值是( )A. -5或2B. -5C. 2D. -2【答案】 B【考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解析】【解答】解:∵抛物线y=x 2+kx-k 2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x=−k 2>0 ,∴k <0.∵抛物线y=x 2+kx-k 2=(x +k 2)2−5k 24. ∴将该抛物线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y =(x +k 2−3)2−5k 24+1 ,∴将(0,0)代入,得0=(0+k 2−3)2−5k 24+1 , 解得k 1=2(舍去),k 2=-5.故答案为:B.【分析】先将二次函数配成顶点式,再根据二次函数平移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得平移后的解析式,再根据平移后的抛物线经过原点可将(0,0)代入平移后的解析式得关于k的一元二次方>0,解不等式可得k的范围,结合范围可确程,解方程可求得k的值,再根据对称轴在y轴右侧可得x=-k2定k的值.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将△ABC沿着AC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B′C,B′C交AD 于点E,连接B′D,若∠B=60°,∠ACB=45°,AC=√6,则B′D的长是()A. 1B. √2C. √3D. √62【答案】B【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 ∠B=∠ADC=60°,∠ACB=∠CAD由翻折可知:BA=AB′=DC,∠ACB=∠AC B′=45°,∴△A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CE∴Rt△AE B′≌Rt△CDE∴EB′=DE∵在等腰Rt△AEC中,AC=√6∴CE=√3∵在Rt△DEC中,CE=√3,∠ADC=60°∴∠DCE=30°∴DE=1在等腰Rt△DE B′中,EB′=DE=1∴B′D= √2故答案为:B【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证Rt△AE B′≌Rt△CDE,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 B′=DE,在等腰Rt△AEC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CE的值,解Rt△DEC可求得DE 的值,在等腰Rt△DE B′中,用勾股定理可求解.10.如图,线段AB=10,点C、D在AB上,AC=BD=1.已知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AB向点D移动,到达点D后停止移动,在点P移动过程中作如下操作:先以点P为圆心,PA、PB的长为半径分别作两个圆心角均为60°的扇形,再将两个扇形分别围成两个圆锥的侧面.设点P的移动时间为(秒).两个圆锥的底面面积之和为S.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 B.C. D.【答案】 D【考点】圆锥的计算,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AB=10,AC=BD=1,且已知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AB向点D移动,到达点D后停止移动,则0≤t≤8,∴PA=t+1,∴PB=10−(t+1)=9−t,由PA的长为半径的扇形的弧长为:60π(t+1)180=π(t+1)3∴用PA的长为半径的扇形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t+16∴其底面的面积为π(t+1)236由PB的长为半径的扇形的弧长为:60π(9-t)180=π(9−t)3∴用PB的长为半径的扇形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9-t6∴其底面的面积为π(9-t)236∴两者的面积和S=π(t+1)236+π(9−t)236=118π(t2−8t+41)∴图象为开后向上的抛物线,且当t=4时有最小值;故答案为:D.【分析】先用t的代数式表示出两个扇形的半径,根据扇形的弧长等于底面圆的周长求出两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最后列出两个圆锥底面积之和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即可判断出符合题意的函数图形.二、填空题(共8题;共9分)11.全球平均每年发生雷电次数约为16000000次,将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________.【答案】1.6×107【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解析】【解答】解:16 000 000=1.6×107,故答案为:1.6×107.【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12.因式分解x2−2x+1=________.【答案】(x﹣1)2【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解析】【解答】解:x2−2x+1=(x﹣1)2.故答案为:(x﹣1)2.【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可求解.13.一个小球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地砖上任意滚动,并随机停留在某块地砖上.每块地砖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那么该小球停留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38【考点】几何概率【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黑色方砖6块,共有16块方砖,∴黑色方砖在整个区域中所占的比值= 616=38,∴小球停在黑色区域的概率是3;8故答案为:38【分析】先求出黑色方砖在整个地面中所占的比值,再根据其比值即可得出结论.14.如图.在Rt△ABC中,∠C=90°,AF=EF.若∠CFE=72°,则∠B=________.【答案】54°【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 AF=EF,∴∠A=∠AEF,∵∠A+∠AEF=∠CFE=72°,∴∠A=36°,∵∠C=90°,∠A+∠B+∠C=180°,∴∠B=180°-∠A-∠C=54°.故答案为:54°.【分析】与等边对等角可得∠A=∠AEF,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求得∠A的度数,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解.15.若m+2n=1,则3m2+6mn+6n的值为________.【答案】3【考点】代数式求值【解析】【解答】∵m+2n=1,∴3m2+6mn+6n=3m(m+2n)+6n=3m+6n=3(m+2n)=3.故答案为:3.【分析】将所求代数式变形得原式=3m(m+2n)+6n,再整体代换可求解.16.若2x+y=1,且0<y<1,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0<x<12【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解析】【解答】解:根据2x+y=1可得y=﹣2x+1,∴k=﹣2<0∵0<y<1,∴当y=0时,x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1,2当y=1时,x取得最小值,且最小值为0,∴0<x<12故答案为:0<x<12.【分析】将二元一次方程变形得:y=-2x+1,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求解.17.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70°,延长BC到E,在∠DCE内作射线CM,使得∠ECM=15°,过点D作DF⊥CM,垂足为F,若DF=√5,则对角线BD的长为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答案】2√5【考点】菱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连接AC,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DOC=90°,BD=2DO∴∠DCE=∠ABC=70°∵∠ECM=15°∴∠DCM=55°∵DF⊥CM∴∠CDF=35°∵四边形ABCD是菱形,∴∠CDB=12∠ADC=12∠ABC=35°∴∠CDF=∠CDO在ΔCDO和ΔCDF中,{∠CDO=∠CDF∠COD=∠CFD=90°CD=CD∴ΔCDO≌ΔCDF∴DO=DF=√5∴BD=2DO=2√5故答案为:2√5.【分析】连接AC,由菱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用角角边可证△CDO≌△CDF,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DO=DF,由菱形的性质BD=2DO可求解.18.如图,射线OM、ON互相垂直,OA=8,点B位于射线OM的上方,且在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l上,连接AB,AB=5.将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对应线段A′B′,若点B′恰好落在射线ON上,则点A′到射线ON的距离d≈________.【答案】245【考点】解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解析】【解答】如图所示,连接OA′、OB,过A′点作A′P⊥ON交ON与点P.∵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对应线段A′B′∴OA′=OA=8,∠B′OB=∠A′OA∴∠B′OB−∠BOA′=∠A′OA−∠BOA′即∠B′OA′=∠BOA∵点B在线段OA的垂直平分线l上∴OC=12OA=12×8=4,OB=AB=5BC=√OB2−OC2=√52−42=3∵ ∠B ′OA ′=∠BOA∴ sin ∠B ′OA ′=A ′P A ′O =sin ∠BOA =BC OB∴ A ′P 8=35 ∴ d =A ′P =245【分析】连接OA ′、OB , 过A ′点作A ′P ⊥ON 交ON 与点P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OA ′=OA =8 ,∠B ′OB =∠A ′OA , 由角的构成得∠B´OA´=∠BOA ,由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OC=12OA ,用勾股定理求得BC 的值;于是根据sin ∠B´OA´=A ·PA ·O =sin ∠BOA=BC OB 可求得A´P 的值,则d=A´P 可求解. 三、解答题(共10题;共78分)19.计算: √4+|−2|−32 .【答案】 解: √4+|−2|−32=2+2−9=−5【考点】实数的运算【解析】【分析】由算术平方根可得√4=2,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20.解方程组: {3x −y =−4x −2y =−3. 【答案】 解: {3x −y =−4①x −2y =−3②由②得:x=-3+2y ③,把③代入①得,3(-3+2y )-y=-4,解得y=1,把y=1代入③得:x=-1,则原方程组的解为: {x =−1y =1【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分析】观察方程②中未知数x 的系数是1,所以由方程②变形可将x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把x 的代入方程①可消去未知数y ,求得未知数x 的值,把x 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计算可求得y 的值,再写出结论可求解.21.先化简再求值: (1+1x−1)⋅x 2−1x ,其中 x =√3−1 . 【答案】 解:原式 =x−1+1x−1⋅(x+1)(x−1)x=x +1 当 x =√3−1 时,原式 =√3【考点】利用分式运算化简求值【解析】【分析】由题意先将括号内的分式通分,再将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解因式并约分,即可将分式化简,再把x的值的代入化简后的分式计算可求解.22.某学校计划在八年级开设“折扇”、“刺绣”、“剪纸”、“陶艺”四门校本课程,要求每人必须参加,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门课程.为了解学生对这四门课程的选择情况,学校从八年级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部分信息未给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名.补全条形统计图(画图并标注相应数据);(2)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陶艺”课程的学生占________%;(3)若该校八年级一共有1000名学生,试估计选择“刺绣”课程的学生有多少名?【答案】(1)解:50;画图并标注相应数据,如下图所示.(2)10=200(名).(3)解:由题意得:1000×1050答:选择“刺绣”课程有200名学生【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解析】【解答】解:(1)15÷30%=50(人),所以,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0名,参加“剪纸”课程的人数为:50-15-10-5=20(名)画图并标注相应数据,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50;(2)5÷50=0.1=10%故答案为10;【分析】(1)观察条形图和扇形图可知折扇的频数和百分数,根据样本容量=频数÷百分数可求得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根据样本容量等于各小组频数之和可求得剪纸的频数,于是可补充条形图;(2)根据百分数=频数÷样本容量可求得陶艺的百分数;(3)用样本估计总体可求解.23.4张相同的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0、1、−2、3,将卡片的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任意抽取1张.将卡片上的数字记录下来;再从余下的3张卡片中任意抽取1张,同样将卡片上的数字记录下来.(1)第一次抽取的卡片上数字是负数的概率为________;(2)小敏设计了如下游戏规则:当第一次记录下来的数字减去第二次记录下来的数字所得结果为非负数时,甲获胜:否则,乙获胜.小敏设计的游戏规则公平吗?为什么?(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说明理由).【答案】(1)14(2)解:用树状图或表格列出所有等可能的结果:∵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两个数的差为非负数的情况有6种,∴P(结果为非负数)=612=12,P(结果为负数)=612=12.∴游戏规则公平【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解析】【解答】解:(1)共有4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数字是负数情况占1种P(数字是负数)= 14;【分析】(1)用概率公式可求解;(2)由题意画出树状图,根据树状图的信息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两个数的差为非负数的情况有6种,然后用概率公式可求得小敏获胜的概率,根据概率的大小可判断游戏是否公平.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C、A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点D为AB的中点已知实数k≠0,一次函数y=−3x+k的图象经过点C、D,反比例函数y= kx(x>0)的图象经过点B,求k的值.【答案】解:把y=0代入y=−3x+k,得x=k3.∴C(k3,0).∵BC⊥x轴,∴点B横坐标为k3.把x=k3代入y=kx,得y=3.∴B(k3,3).∵点D为AB的中点,∴AD=BD.∴D(k6,3).∵点D(k6,3)在直线y=−3x+k上,∴3=−3×k6+k.∴k=6【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解析】【分析】根据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C可令y=0,求得x的值可得点C的坐标;由BC⊥x轴可得点B的横坐标和点C的横坐标相等,把点B的横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得点B的纵坐标,由线段中点定义可得点D的坐标,再根据点D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可将点D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可得关于k 的方程,解方程可求解.25.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1=∠2,延长BC到点E,使得CE=AB,连接ED.(1)求证:BD=ED;(2)若AB=4,BC=6,∠ABC=60°,求tan∠DCB的值.【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圆的内接四边形,∴∠A+∠BCD=180°.∵∠DCE+∠BCD=180°,∴∠A=∠DCE.∵∠1=∠2,∴AD⌢=CD⌢,∴AD=CD.在△ABD和△CED中,{AB=CE ∠A=∠DCE AD=CD∴△ABD≌△CED(SAS),∴BD=ED(2)解:如图,过点D作DM⊥BE,垂足为M.∵BC=6,AB=CE=4,∴BE=BC+CE=10.由(1)知BD=ED.∴BM=EM=12BE=5.∴CM=BC−BM=1.∵∠ABC=60°,∠1=∠2,∴∠2=30°.∴DM=BM⋅tan30°=5×√33=5√33.∴tan∠DCB=DMCM =5√33【考点】圆的综合题【解析】【分析】(1)由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和邻补角的性质可得∠A=∠DCE,由∠1=∠2可得弧AD=弧CD,于是AD=CD,然后用边角边可证△ABD≌△CED,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求解;(2)过点D作DM⊥BE,垂足为M,在直角三角形BDM中,用锐角三角函数tan30°=DMBM可求得DM的值;于是tan∠BCD=DMCM可求解.26.如图,二次函数y=x2−(m+1)x+m(m是实数,且−1<m<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已知点D位于第一象限,且在对称轴上,OD⊥BD,点E在x轴的正半轴上,OC=EC.连接ED并延长交y轴于点F,连接AF.(1)求A、B、C三点的坐标(用数字或含m的式子表示);(2)已知点Q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当△AFQ的周长的最小值等于125,求m的值. 【答案】(1)解:令y=0,则x2−(m+1)x+m=0,∴(x−1)(x−m)=0,∴x1=m,x2=1,∴A(m,0),B(1,0),∴对称轴为直线x=m+12,∴C(m+12,0)(2)解:在Rt△ODB中,CD⊥OB,OD⊥BD,∴∠ODB=∠OCD=90°,∵∠DOC=∠BOD,∴△COD∽△CDB,∴CDCB =COCD,∵C(m+12,0),B(1,0),∴OC=m+12,BC=1−m+12=1−m2.∴CD2=OC⋅CB=m+12⋅1−m2=1−m24.∵CD⊥x轴,OF⊥x轴,∴CD//OF.∵OC=EC,∴OF=2CD.∴OF2=4CD2=1−m2.在Rt△AOF中,AF2=OA2+OF2,∴AF2=m2+1−m2=1,即AF=1.(负根舍去)∵点A与点B关于对称轴对称,∴QA=QB.∴如图,当点F、Q、B三点共线时,FQ+AQ的长最小,此时△AFQ的周长最小.∴△AFQ的周长的最小值为125,∴FQ+AQ的长最小值为125−1=75,即BF=75.∵OF2+OB2=BF2,∴1−m2+1=4925.∴m=±15.∵−1<m<0,∴m=−15【考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几何问题【解析】【分析】(1)由题意令y=x2−(m+1)x+m=0,解得x=1或m,可得点A、B的坐标分别为(m,0)、(1,0),则点C的横坐标为12(m+1),即可求解;(2)由题意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COD∽△CDB,于是可得比例式CDCB =COCD,由C、B的坐标可将OC、BC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则CD2也可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来,由OF=2CD,于是OF2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出来,在直角三角形AOF中,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F的值,再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QA=QB,当点F、Q、B三点共线时,FQ+AQ的长最小,此时△AFQ的周长最小;由三角形AFQ的周长的最小值可求得BF的值,在直角三角形BOF中,用勾股定理可得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可求解.27.如图①,甲,乙都是高为6米的长方体容器,容器甲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容器乙的底面EFGH 是矩形.如图②,已知正方形ABCD与矩形EFGH满足如下条件:正方形ABCD外切于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O,矩形EFGH内接于这个圆O,EF=2EH.(1)求容器甲,乙的容积分别为多少立方米?(2)现在我们分别向容器甲,乙同时持续注水(注水前两个容器是空的),一开始注水流量均为25立方米/小时,4小时后.把容器甲的注水流量增加a立方米/小时,同时保持容器乙的注水流量不变,继续注水2小时后,把容器甲的注水流量再一次增加50立方米/小时,同时容器乙的注水流量仍旧保持不变.直到两个容器的水位高度相同,停止注水.在整个注水过程中,当注水时间为t时,我们把容器甲的水位高度,容器乙的水位高度记为ℎ乙,设ℎ乙−ℎ甲=ℎ,已知ℎ(米)关于注水时间t(小时)的记为ℎ甲函数图象如图③所示,其中MN平行于横轴.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决下列问题:①求a的值;②求图③中线段PN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答案】(1)解:由图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AB=10,∴容器甲的容积为102×6=600立方米.如图,连接FH,∵ ∠FEH =90° ,∴ FH 为直径.在 Rt △EFH 中, EF =2EH , FH =10 ,根据勾股定理,得 EF =4√5 , EH =2√5 ,∴容器乙的容积为 2√5×4√5×6=240 立方米(2)解:根据题意可求出容器甲的底面积为 10×10=100 平方米,容器乙的底面积为 2√5×4√5=40 平方米.①当 t =4 时, ℎ=4×2540−4×25100=2.5−1=1.5 . ∵ MN 平行于横轴,∴ M(4,1.5) , N(6,1.5) .由上述结果,知6小时后高度差仍为1.5米,∴ 25×640−25×6+2a 100=1.5 .解得 a =37.5 .②设注水b 小时后, ℎ乙−ℎ甲=0 ,则有 25b 40−25b+(b−4)×37.5+(b−6)×50100=0 . 解得 b =9 ,即 P(9,0) .设线段 PN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ℎ=kt +m ,∵ N(6,1.5) 、 P(9,0) 在直线 PN 上,∴ {1.5=6k +m 0=9k +m, 解得: {k =−12m =92. ∴线段 PN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ℎ=−12t +92(6≤t ≤9)【考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解析】【分析】(1)连接FH ,解直角三角形EFH 求出EH ,然后根据容器的容积=长×宽×高可求解; (2)① 根据题意可求出容器甲的底面积为10×10=100 平方米,容器乙的底面积=长×宽可求得容器乙的底面积,根据6小时后的高度差为1.5米,可得h=4×2540−4×25100=1.5,然后根据25×640−25×6+2a1001.5,解方程求出a的值即可;②当注t小时后,由h乙−h甲=0,可得25b40−25b+(b−4)×37.5+(b−6)×50100=0,解方程b的值可得点P的坐标,N的坐标,然后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28.如图,在矩形ABCD中,线段EF、GH分别平行于AD、AB,它们相交于点P,点P1、P2分别在线段PF、PH上,PP1=PG,PP2=PE,连接P1H、P2F,P1H与P2F交于点Q.已知AG:GD=AE:EB=1:2.设AG=a,AE=b.(1)四边形EBHP的面积________四边形GPFD的面积(填“ >”、“ =”或“ <”);(2)求证:△P1FQ∽△P2HQ;(3)设四边形PP1QP2的面积为S1,四边形CFQH的面积为S2,求S1S2的值.【答案】(1)=(2)证明:∵PP1=PG,PP2=PE,由(1)中PE⋅PH=2ab,PG⋅PF=2ab,∴PP2⋅PH=PP1⋅PF,即PP2PP1=PFPH,∵∠FPP2=∠HPP1,∴△PP2F∽△PP1H. ∴∠PFP2=∠PHP1. ∵∠P1QF=∠P2QH,∴△P1FQ∽△P2HQ(3)解:解法一:连接P1P2,FH,∵PP2CH =a2a=12,PP1CF=b2b=12,∴PP2CH =PP1CF.∵∠P1PP2=∠C=90°,∴△PP1P2∽△CFH.∴P1P2FH =PP1CF=12,S△PP1P2S△CFH=(P1P2FH)2=14.由(2)△P1FQ∽△P2HQ,得P1QP2Q =FQHQ,∴P1QFQ =P2QHQ.∵∠P1QP2=∠FQH,∴△P1QP2∽△FQH.∴S△P1QP2S△FQH =(P1P2FH)2=14.∵S1=S△PP1P2+S△P1P2Q,∴S1=14S△CFH+14S△FQM=14(S△CFH+S△FQM)=14S2.∴S1S2=14.解法二:连接P1P2、FH.∵PP2CH =a2a=12,PP1CF=b2b=12,∴PP2CH =PP1CF.∵∠P1PP2=∠C=90°,∴△PP1P2∽△CFH.∴P1P2FH =PP1CF=12,∠PP1P2=∠CFH,∠PP2P1=∠CHF.由(2)中△P1FQ∽△P2HQ,得P1QP2Q =FQHQ,∴P1QFQ =P2QHQ.∵∠P1QP2=∠FQH,∴△P1QP2∽△FQH.∴P1QFQ =P2QQH=P1P2FH=12,∠P2P1Q=∠HFQ,∠P1P2Q=∠FHQ.∴P1QFQ =P2QHQ=PP1CF=PP2CH=12,∠PP1Q=∠CFQ,∠PP2Q=∠CHQ.又∠P1PP2=∠C,∠P1QP2=∠FQH,∴四边形PP1OP2∽的四边形CFQH.∴S1S2=(PP1CF)2=14【考点】四边形的综合【解析】【解答】解:(1)∵四边形ABCD为矩形,∴∠BAD=∠B=∠C=90°.∵GH//AB,∴∠B=∠GHC=90°,∠BAD=∠PGD=90°.∵EF//AD,∴∠PGD=∠HPF=90°.∴四边形PFCH为矩形.同理可得:四边形AGPE、GDFP、EPHB均为矩形.∵AG=a,AE=b,AG:GD=AE:EB=1:2,∴PE=a,PG=b,GD=PF=2a,EB=PH=2b.∴四边形EBHP的面积=PE⋅PH=2ab,四边形GPFD的面积=PG⋅PF=2ab..四边形EBHP的面积=四边形GPFD的面积.【分析】(1)由题意根据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易证四边形PFCH、AGPE、GDFP、EPHB均为矩形,然后分别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出四边形EBHP和四边形GPFD的面积并作比较即可求解;(2)由(1)可得得边的比例关系,先证△PP2F∽△PP1H得∠PFP2=∠PHP1,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并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P1FQ∽△P2HQ;(3)连接P1P2,FH,先证△P1PP2∽△CFH可得线段比例关系,从而得面积比例关系,再证△P1QP2∽△FQH,得出面积比例关系,最后根据面积关系即可求得s1s2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09年中考数学试卷说明:1. 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8题,共8题)、非选择题(第9题~第28题,共20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同时务必在试卷的装订线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毕业学校填写好,在试卷第一面的右下角填写好座位号.3. 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非选择题在指定位置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作图必须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的相反数是( ) A .2B .2-C .12D .12-2.计算23()a 的结果是( ) A .5aB .6aC .8aD .23a3.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对应实数a b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a b +> B .0ab >C .0a b ->D .||||0a b ->4.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 )(第3题)圆柱圆锥球正方体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 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 C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6.某商场试销一种新款衬衫,一周内销售情况如下表所示: 商场经理要了解哪种型号最畅销,则上述数据的统计量中,对商场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 ) A .平均数B .众数C .中位数D .方差7.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 ①AB DE BC EF AC DF ===,,; ②AB DE B E BC EF =∠=∠=,,; ③B E BC EF C F ∠=∠=∠=∠,,; ④AB DE AC DF B E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8.下面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第1个数:11122-⎛⎫-+ ⎪⎝⎭; 第2个数:2311(1)(1)1113234⎛⎫⎛⎫---⎛⎫-+++ ⎪⎪ ⎪⎝⎭⎝⎭⎝⎭; (第5题) 图②图①AC BDFE (第7题)第3个数:234511(1)(1)(1)(1)11111423456⎛⎫⎛⎫⎛⎫⎛⎫-----⎛⎫-+++++ ⎪⎪⎪⎪ ⎪⎝⎭⎝⎭⎝⎭⎝⎭⎝⎭; ……第n 个数:232111(1)(1)(1)111112342n n n -⎛⎫⎛⎫⎛⎫----⎛⎫-++++ ⎪⎪⎪ ⎪+⎝⎭⎝⎭⎝⎭⎝⎭.那么,在第10个数、第11个数、第12个数、第13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第10个数B .第11个数C .第12个数D .第13个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9.计算2(3)-= .10x 的取值范围是 .11.江苏省的面积约为102 600km 2,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km 2. 12.反比例函数1y x=-的图象在第 象限. 13.某县200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 800元,计划到2010年,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 100元.设人均年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可列方程 .14.若2320a a --=,则2526a a +-= .15.如图,一个圆形转盘被等分成五个扇形区域,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5,转盘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指针指向标有偶数所在区域的概率为P(偶数),指针指向标有奇数所在区域的概率为P (奇数),则P (偶数) P (奇数)(填“>”“<”或“=”).16.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若65ABD ∠=°,则ADC ∠=. 17.已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cm ,分别以它的三个不相邻的顶点为圆心,1cm 长为半径画弧(如图),则所得到的三条弧的长度之和为 cm (结果保留π).(第15题)A D E BCF (第16题)(第17题)(第18题)18.如图,已知EF 是梯形ABCD 的中位线,DEF △的面积为24cm ,则梯形ABCD 的面积为 cm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8分)计算: (1)0|2|(1--++ (2)2121a a a a a -+⎛⎫-÷ ⎪⎝⎭.20.(本题满分8分)某市对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评定分A 、B 、C 、D 四个等第.为了解这次数学测试成绩情况,相关部门从该市的农村、县镇、城市三类群体的学生中共抽取2 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相应数据的统计图表如下:(1)请将上面表格中缺少的三个数据补充完整;(2)若该市九年级共有60 000名学生参加测试,试估计该市学生成绩合格以上(含合格)的人数.21.(本题满分8分)一家医院某天出生了3个婴儿,假设生男生女的机会相同,那么这3个婴儿中,出现1个男婴、2个女婴的概率是多少? 各类学生人数比例统计图(注:等第A 、B 、C 、D 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各类学生成绩人数比例统计表22.(本题满分8分)一辆汽车从A 地驶往B 地,前13路段为普通公路,其余路段为高速公路.已知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60km/h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100km/h ,汽车从A 地到B 地一共行驶了2.2h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就该汽车行驶的“路程”或“时间”,提出一个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23.(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DE AF DC E F ∥,∥,∥,、两点在边BC 上,且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 (1)AD 与BC 有何等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2)当AB DC =时,求证:ABCD 是矩形.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221y x x =--的图象的顶点为A .二次函数2y ax bx =+的图象与x 轴交于原点O 及另一点C ,它的顶点B 在函数221y x x =--的图象的对称轴上.(1)求点A 与点C 的坐标;(2)当四边形AOBC 为菱形时,求函数2y ax bx =+的关系式.25.(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航线l 的两侧分别有观测点A 和B ,点A 到航线l 的距离为A DCB2km ,点B 位于点A 北偏东60°方向且与A 相距10km 处.现有一艘轮船从位于点B 南偏西76°方向的C 处,正沿该航线自西向东航行,5min 后该轮船行至点A 的正北方向的D 处. (1)求观测点B 到航线l 的距离;(2)求该轮船航行的速度(结果精确到0.1km/h ).(1.73,sin760.97°≈,cos760.24°≈,tan76 4.01°≈)26.(本题满分10分) (1)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 AB AC >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得AC 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D ,展开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展平纸片后得到AEF △(如图②).小明认为AEF △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实践与运用将矩形纸片ABC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BE (如图③);再沿过点E 的直线折叠,使点D 落在BE 上的点D '处,折痕为E G (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ACD图①ACD 图②F E27.(本题满分12分)某加油站五月份营销一种油品的销售利润y (万元)与销售量x (万升)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中折线所示,该加油站截止到13日调价时的销售利润为4万元,截止至15日进油时的销售利润为5.5万元.(销售利润=(售价-成本价)×销售量)请你根据图象及加油站五月份该油品的所有销售记录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销售量x 为多少时,销售利润为4万元; (2)分别求出线段AB 与BC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我们把销售每升油所获得的利润称为利润率,那么,在O A 、AB 、BC 三段所表示的销售信息中,哪一段的利润率最大?(直接写出答案)28.(本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射线DE 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点(30)D ,和点(04)E ,.动点C 从点(50)M ,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x 轴向左作匀速运动,与此同时,动点P 从点D 出发,也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射线DE 的方向作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请用含t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出点C 与点P 的坐标;ED C F BA图③ED C ABF G ' D 'ADECB F α图④图⑤1日:有库存6万升,成本价4元/升,售价5元/升. 13日:售价调整为5.5元/升.15日:进油4万升,成本价4.5元/升.31日:本月共销售10万升.五月份销售记录(万升)(2)以点C 为圆心、12t 个单位长度为半径的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连接PA 、PB .①当C ⊙与射线DE 有公共点时,求t 的取值范围; ②当PAB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 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