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

合集下载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布拉格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史》第五章布拉格

3.布拉格学派的主要贡献 结构功能观 = 结构主义 + 功能主义
结构——系统语言观 功能——目的语言观
语言系统“对立性” 语言功能“目的性”
(1)音位学与音位对立
布拉格学派突出贡献是区分语音学和音位学
特鲁别茨科伊:语音学· 音位学
言语 语言
言语的能指 语言的能指
语音学
音位学
语音学是纯粹的语音现象的研究,属于经验现象的范畴 音位学是语音的语言功能的研究,属于关系的范畴、功 能的范畴、价值的范畴
雅柯布逊:《语言学和诗学》六功能(1960年):
语境 (指称功能 referential) 内容 (诗歌功能 poetic) 说话人(表情功能 emotive) 听话人(呼吁功能 conative) 接触 (寒暄功能 phatic) 代码 (元语功能 metalingual)
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 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 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布拉格的广场无人的走廊 我一个人跳着舞旋转 不远地方你远远吟唱 没有我你真的不习惯 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 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 那群白鸽背对着夕阳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布拉格的广场拥挤的剧场 安静小巷一家咖啡馆 我在结帐你在煮浓汤 这是故事最后的答案
结构主义 主要学派
布拉格学派
哥本哈根学派
美国学派
1
布拉格学派的成立 布拉格学派基本观点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贡献
2
3
4 布拉格学派对汉语研究的启示
Back
1.
学派的成立
1926 年10月6日 布拉格语言学会 The Linguistic Circle Prague 卡罗林大学马泰休斯Mathesius宣布学会成立 标志着布拉格学派的成立 参与人员:特鲁别茨柯依、雅克布逊等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doc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doc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由于索绪尔英年早逝,他还没来得及对结构主义语言学进行细致的、深入的研究。

但是他的理论通过他的学生得以广泛传播,特别是《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后,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西方许多国家的许多语言学家都按照他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开展语言研究,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的语言理论,并形成了一些结构主义的分支流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伦敦学派、法国学派等。

这里重点介绍三大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捷克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是马德修斯,主要代表人物是特鲁别茨科伊和雅可布逊。

特鲁别茨科伊的《音位学原理》一书,是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作,雅可布逊则提出了音位的区别性特征理论。

这个学派的主要成就在于音位学,所以又被称为“布拉格音位学派”。

布拉格学派继承了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同时又受到波兰著名语言学家博杜恩的影响。

博杜恩很早就提出了音素与音位的区别,提出要区分人类语音学和心理语音学。

博杜恩还很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把语言的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结合起来。

这些都对布拉格学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功能学说布拉格学派继承了索绪尔关于语言结构系统的思想,并发展出功能学说。

索绪尔强调语言是关系而不是实体,语言成分的价值,取决于它在语言系统中的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布拉格学派则进一步认为,语言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功能。

(音位之所以不同于音素,根本在于音位有区别意义的功能。

)所以也把他们称为功能学派。

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

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德国语言学家布勒在《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第一卷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重申他在20年代初曾提到的语言三功能说:描述(Darstellung,针对所说的事物和对象而言)、表达(Ausdruck,从说话者角度出发)、召唤(Apell,针对交谈的另一方而言)。

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

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

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中,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这两大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进一步推动了我们对语言的认知和理解。

本文将通过探讨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来阐述这两大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

关键词:布拉格学派、标记理论、语言研究、结构主义、符号学一、布拉格学派与标记理论的基本概念布拉格学派是20世纪初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形成的一个语言学派,其代表人物包括马泰修斯、特鲁别茨柯依等。

该学派主张语言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强调对语言结构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

标记理论是布拉格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是语言中符号与记号之间的关系。

在标记理论中,符号与记号被视为语言的两个基本层面。

符号是指那些在语言中表达意义的基本单位,如单词、短语等;而记号则是用来表示符号的物质载体,如字母、音素等。

标记理论的核心在于研究符号与记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影响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

二、布拉格学派的发展历程布拉格学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语言学界普遍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

然而,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们认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论存在局限性,于是提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

他们主张将语言视为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认为语言研究应该语言的结构,而不是历史演变。

在发展过程中,布拉格学派经历了多个阶段。

初期的布拉格学派主要语言的音位和形态结构,后来逐渐扩展到研究语言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这一学派对于20世纪中叶的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

三、标记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标记理论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泛。

首先,标记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符号与记号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究语言的本质和特征。

其次,标记理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符号与记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水平。

第2章布拉格学派44页PPT

第2章布拉格学派44页PPT

• 在语言学史上,一种方法的提出和发展往 往是基于对已有的方法的批判性的继承的。 1911年,马泰修斯在布拉格发表了《论语 言现象的潜势》的著名演讲,索绪尔在日 内瓦讲授共时语言学,博阿斯撰写序言的 《美洲印第安手册》在美国出版。这表明 共时研究的思想已经在同一个阶段在不同 的地区产生的。
2、索绪尔理论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主要领导人马泰修斯的许多语
第三,布拉格学派在另一种意义上把语言看做功能,及语 言是使用语言的社团完成一系列基本功能和任务的工具。
四、理论研究
1、共时和历时的研究
布拉格学派认为必须强调共时分析的优先地位, 但又不能把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对立起来。认识语 言本质和特性的最好方法是对现代语言作共时分析。 因为只有语言现状才能提供详尽的材料,使人们可 能有直接感觉。共时描写也不能绝对排除进化概念, 因为在共时分析部分,也总能察觉到正在消失的东 西、现存的东西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
理论主张深受俄罗斯咯山派语言学家博杜恩“德” 古尔特内的影响。而且该学派的两位主要成员特鲁 别柯依和雅柯布森都曾是俄罗斯学者,都在俄罗斯 的学术环境中受到熏陶,并都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工 作过。 4、布拉格学派的语言活动范围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活动范围甚广,积极参加国际 学术活动,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不但同苏联语言学 界有较深的关系,且与西欧的学者和科学中心也有 密切联系。
与历时语言研究分隔开与历时语言研究分隔开第二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指出语言系统中第二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指出语言系统中的任何成分如果从孤立的观点去研究都不会得到正确的的任何成分如果从孤立的观点去研究都不会得到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只有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其他共存成分之分析和评价只有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其他共存成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

名词解释:布拉格学派:(发起者、贡献最大者、内涵、理论主张、影响、评价)①理论渊源:1926年雅各布森与马捷齐乌斯共同创立布拉格语言学学会,到1935年更名捷克结构主义。

一方面肯定索绪尔的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一方面反对脱离历史发展过程单纯谈论共时性,以结构和功能为两个基本点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文学作品不只是言语或文学性的东西,而是一种系列结构,一种与各种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列结构。

②主要特征:⑴注重语言的功能研究。

文学语言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偏离日常生活实用语言的指称功能,而把表现功能放到首位。

⑵类比方法是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

通过对音位类比的研究来区分词语和语法的意义,从而达到对语言体系结构乃至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

⑶把共时性语言学研究与历时性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

解释语言本质的最佳研究途径是对语言体系作共时性分析,但共时性分析不可能否认历史进程对语言体系的影响,要正确理解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就必须深入探讨历史的语言环境。

⑷读者阅读是作品审美价值实现的原因。

一部作品印刷成书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被读者阅读之后,其审美价值才能真正实现,且由于审美标准不同,审美价值是可变的不确定的。

这些观点预示着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

③地位影响:布拉格学派存在时间较长且较活跃,是连接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的桥梁,对现代西方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它提出的语言的功能研究、类比方法的运用、共时性与历时性研究的结合以及在对读者的转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它过分夸大艺术形式的作用,用形式来规定文艺本质,把文学发展规律和形式发展规律等同起来。

虽然艺术形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一规律是由社会文化和艺术内容的发展所决定的,艺术形式无法自我规定。

且语言学方法只是一种研究文艺的手段,不能将之当成研究目的。

文学性:文学性是指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独特性质。

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性质和文学的趣味,它存在于文学语言的联系和构造之中。

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

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

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一、概述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形式主义文论放弃了他们的“文学自足体”的美学孤立主义(自我封闭主义)之后,他们从纯形式主义立场后退,认为文学作品应当置于其社会环境来考察时,形式主义就引出了结构主义,“科学本身在变化---因而我们随之变化”(爱亨鲍姆)。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穆卡洛夫斯基、雅可布森、沃迪契卡。

二、文学的符号学性质:布拉格学派对文学本质的考察符号学思想是布拉格学派解释文学本质特征的固定出发点。

穆卡洛夫斯基《艺术作为符号的事实》(1934)是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艺术符号学论文,为布拉格学派的理论奠定了独特的基础。

在文章中他说:“艺术具有符号性质这一点,不仅显示于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也显示于艺术作品的结构组织里”(转引自《文学史》第一辑,第91页)。

把艺术作品当作显示结构性质的一个符号,这就意味着文学研究思路的变化:研究文学,除了关注文学作品之外,还要探讨作者、读者以及最重要的一环----文学结构的历史性。

对一个结构主义的理论家来说,符号是解释文学特异性所必需的概念。

由于符号概念的引入,布拉格学派便跨过了形式主义文论的局限。

1、符号学理论的基本术语要诠:符号:符号是传达意义的载体。

任何意义的传达不使用一定的符号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可以说,意义本身就是从符号所组成的信息中产生的。

例如,足球裁判吹哨判罚点球:发送者(裁判)---能指(哨音、手势)---所指(犯规违例、暂停、判罚点球)---接受者(编码)(信息)(解码)从上述事例的分析可知,符号的完整定义是:发送者用一个可以感知的物质刺激,使接受者能约定性的了解某种不在场的事物的情况,这一可以感知的东西,就叫做符号。

能指/所指:二者是符号的组成因素。

能指是符号中的“显现”(即可以感知)的部分;所指是符号的意指对象部分。

在语言符号中,能指就是语言的“音-形”部分,所指是语言的“意”,即它所指代的事物或意义、思想、情感等。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音位对立
索绪尔已经告诉我们:语言是一个系统, 而关于这一点,用音位对立来说明再好 不过了。 布拉格学派初期主要从事音位学的研究, 而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就是特鲁别茨柯依 的《音位学原理》(1939)。
特鲁别茨柯依认为:语音属于言语,而 音位属于语言,语音的功能首先是区别 本身带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音位有三个特点:1,它能区分意义;2, 不能再分成具有区分功能的更小的语言 段;3,只能用区别特征来确定。
12对音响特征
1 元音性/非元音性 2.辅音性/非辅音性 3.聚集性/分散性 4.紧张性/松弛性 5.浊音性/清音性 6.鼻音性/口音性
7.非延续性/延续性 8.刺耳性/圆润性 9.急煞性/非急煞性 10.低沉性/尖峭性 11.抑扬性/非抑扬性 12.扬升性/非扬升性
[m]
+辅音 +响音 +持续 -刺耳 +浊 +鼻音 +双唇
功能语言观
布拉格学派最主要的观点还是功能语言 观。功能语言观把语言看成是完成语言 社团赋予其基本职责的工具,其中最重 要的就是交际工具。
功能语言观
语言是不是一个绝对统一、封闭的系统, 而是一个开放的,不完全平衡的系统, 由许多互相依存的次系统构成,这些次 系统常常被称为语言平面,如音位平面、 词素音位平面、词汇平面和句法平面等。 一个次系统的变化可能会引起一个或两 个次系统上的变化。
3.研究的材料只限于书面材料,而忽略 了口语语料,因此对语言的观察不够全 面; 4.观察语言时,只从读者的角度去看问 题,从来不从说话人或写作者的角度去 考虑问题;
布拉格学派的观点
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 1.在重视历时语言研究的同时,强调共 时语言研究的重要地位; 2.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不是千千万万 个毫不相干的孤立现象的汇合; 3.要研究分析实现各种功能的语体,因 为各种表达手段都适用于不同的交际需 要;

布拉格学派 介绍

布拉格学派 介绍

布拉格学派是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创建人是布拉格查理大学教授V.马泰休斯。

一般认为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泰休斯(Vilem Mathesius)、特鲁别茨科伊(Trubetzkoy)和雅柯布(Roman Jacobson)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是在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和F. de索绪尔的影响下形成的。

他们同哥本哈根学派、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看法有同有异。

相同之处是反对德国新语法学派的历史主义及分割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应对其结构进行共时的研究,不同之处是布拉格学派把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研究。

他们认为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作交际工具,语言是一个由多种表达手段构成的、为特定目的服务的功能系统。

因此要用功能的观点去研究语言。

布拉格学派认为句子能从语法角度分析也能从功能角度分析用主位和述位来分析句子。

主位指已知信息或在给定语境是明确的话语起点前信息,述位指说话者陈述的有关或涉及话语起点内容。

布拉格学派的理论有:音位理论、句法功能、语言功能、系统和共时研究。

音位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布拉格学派的突出贡献在于音位学。

而这一学派有关音位学的理论在其代表人物之一特鲁别茨柯依的《音位学原理》这一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该书的主要内容如下:1、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特鲁别茨柯依把统一的语音学划分为两门科学即语音学和音位学:语音学即是关于言语的声音的学科;音位学,即关于语言的声音的科学。

语音学只应该研究语音物理性质和心理性质,音位学则只应该研究功能方面,把音位学看成是对语音功能的研究,这样也就把语音学和音位学区分开来,确定了音位学的研究范围。

2、明确了音位的定义特鲁别茨柯依从语音对立和特征出发,认为音位是某种语言中最小的具有辨义对立特征的语音单位。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音位的三个特征:A具有区别性;B是最小的语音单位;C只能通过区别性特征来确定。

3、提出了划分音位的原则一,如果两个音不能相互替换或者相互替换之后就会改变词的意义或者把词歪曲到不能辨认的程度,那么它们就是不同音位的体现。

西方语言学史-第三章 布拉格学派综述

西方语言学史-第三章 布拉格学派综述

第三章 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二节布拉格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二、布拉格学派的基本观点● 三、布拉格学派的主要理论● 四、布拉格学派的主要成就● 五、布拉格学派的现实意义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索绪尔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结构主义语言学可看成现代语言学的标志之一,对后世影响巨大。

狭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专指美国的描写主义语言学,广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则包括了分支的语言学派,如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他们共同偏重于语言的结构和分类。

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了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 布拉格学派对索绪尔的思想既有吸收和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

他们用索绪尔的理论阐述音位的概念,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解释语言成分等等,标志着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一次被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分析之中。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音位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中所总结的音位理论,是欧美语言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布拉格学派,又称功能语言学派,创建于1926年,最初以语言学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学术讨论,后来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公认的语言学派。

● 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捷克的马泰休斯、特鲁别茨科依、雅可布逊、卡尔采夫斯基、哈兰尼柯等。

法国语言学家本维尼斯特、马丁内虽然是法兰西学派的后期重要人物,但他们的观点与布拉格学派基本一致,也曾积极参加布拉格学派的学术活动,因此,也被看做布拉格学派的重要人物。

● 1926年秋,布拉格语言学会在布拉格成立。

● 1928年,布拉格学会在参加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时把音位学的观点第一次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

布拉格学派课件

布拉格学派课件
二、相关概念:
1、相关特征:两个音位能归为一个对比对子的语音特征。 2、相关标记:如果一种对比存在于两个以上的相关音位对子中,就说它 们有相关性。 3、相关束:两种以上的相关标记。
布拉格学派
历时音位学
历时音位学研究音变时,只注意引起语音结构变化的音变,因为只有这种 音变才具有功能,才是真正重要的,这种功能作用的演变叫“音位学转换。”
二、鲁别茨柯依:
1939年 《音位学原理》用索绪尔的理论详细阐述了音位的概念。
语音的功能首先是区别本身带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从语音的这一功能出发, 布拉格学派开始区分具有区分价值的那些物质特征,即交流信息的特征。他们的研究 方法叫替换法,或者替换实验。
音位的三个特点: 1、具有区分功能; 2、不能再分成具有区分功能的更小的语言段; 3、只能用区别特征来确定。
04 范围
布拉格学派
产生背景
索绪尔
布拉格学派:1926年10月6日; 哥本哈根学派 美国结构主义
三大特点:
1、国际性 2、成员们积极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3、布拉格学派出版了自己的刊物《布拉格语言学论丛》
主要代表人物:
马泰修斯、特鲁别茨柯依、雅克布逊等
布拉格学派
代表人物
马泰修斯(1882-1945):
空位:在相关系统中,音位系列和音位序列的交叉点上,可能有一个音位而 实际又没有,这就出现一个空格,这个空格就叫空位。


方式 部
双唇音
舌尖音
舌根音




P
t
k

布拉格学派


b
d
g
05 区别性特征
布拉格学派
区别性特征

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

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

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讲稿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布拉格学派,是20世纪中叶成立于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重要哲学学派,它主要研究语言、文学和艺术等领域,其中文学理论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主要关注语言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认为语言是构建现实的主要手段,而文学则是语言的最高形态,它可以通过文学作品来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和真相。

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叙事学、诗歌学和戏剧学。

其中,叙事学主要关注叙事文学,提出了“情节”和“叙述者”的概念,认为情节是文学作品的骨架,是组织叙述的基础,而叙述者则是情节在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手段,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诗歌学则主要关注诗歌的语言特征,认为诗歌是一种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特殊语言形式,它使用了具有象征和隐喻性质的语言,以达到诗歌独特的审美效果。

戏剧学则主要关注戏剧作品的结构与表现形式,强调戏剧作品的演出和行为要素对于意义的构建和传达的重要性。

叙事学方面,布拉格学派提出了“情节”的概念,认为情节是文学作品的骨架。

布拉格学派认为,情节是由事件和情节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这些元素可以是时间、空间、人物、动作等。

情节的功能是组织叙述,使文学作品呈现出完整的故事。

而情节的主要作用则是让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结构、内涵和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叙述者则是情节在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手段,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布拉格学派认为,叙述者的存在和表现方式对于叙事格局和意义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叙述过程中,叙述者不仅仅是一个叙事者,更是一个主题的阐释者、价值观的传达者,是将事件和情节联系起来的纽带。

在诗歌学方面,布拉格学派主要关注诗歌的语言特征。

他们认为,诗歌是一种具有象征和隐喻性质的语言形式,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不同。

诗歌的语言是经过精心的构思和运用的,它可以通过语言的美感和音乐性来触发读者的情感反应,使读者对于诗歌作品的意义和内涵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布拉格学派主张,诗歌的语言需要具有一种独特的充实感,该语言可以进行意义扩张、形式伸展,并产生意义的差异和关联。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对索绪尔的思想既有吸收和继承,也有发展和创新。

他们用索绪尔的理论阐述音位的概念,用结构主义的观点解释语言成分等等,标志着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第一次被全面地应用于实际的语言分析之中。

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的贡献,主要在于他们在音位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

其代表人物—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原理>>中所总结的音位理论,是欧美语言学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特鲁别茨柯伊的音位学,就不可能有今日美国的音位学,犹如没有欧几里德几何,就不会有今日的现代几何一样。

”布拉格学派(亦称功能结构主义)是欧洲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之一,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西方语言学流派。

正如美国语言学者鲍林杰所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从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理论研究、主要成就等四个方面对布拉格学派作简要的评述。

一、产生背景1、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衰微整体上讲,19世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世纪,历史的方法比非历史的方法影响更加广泛。

裴德森在其名著《19世纪的语言学》中甚至没有论及洪堡特。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方法的局限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首先,历史方法过多注意语言个别语音和个别词形的原始形式,对这些个别语音和个别词形与其他语音和词形的相互关系考察不够。

由于这种方法的关注点在于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语言的整体结构性和系统性往往被忽略了。

其次,语言的历史材料离我们越是久远越是残缺不全,而根据一些残缺不全的材料虚构原始语言形式往往会使问题简单化,并带有较多的主观随意性。

在语言学史上,一种方法的提出和发展往往是基于对已有的方法的批判性的继承的。

1911年,马泰修斯在布拉格发表了《论语言现象的潜势》的著名演讲,索绪尔在日内瓦讲授共时语言学,博阿斯撰写序言的《美洲印第安手册》在美国出版。

这表明共时研究的思想已经在同一个阶段在不同的地区产生的。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3.1.1.战后布拉格学派的发展
战后,布拉格语言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一波三折。五十年代随着布拉格学派在组织上解体,学派成员的活动一度处于停顿,进入六十年代之后,在捷克共和国境内一些列的语言学活动开始拻复并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论丛》(Travaux Linguistique de Prague)其中以Dane?领导的“句型模式派”、
第三章 布拉格学派
3.1.布拉格学派概况
3.1.1.布拉格学派的建立
源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又称功能语言学派。它主张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来研究语言,在诸多欧美的结构主义学派中独具特色。从二十世纪20年代诞生到现在,布拉格学派断断续续经历了近80年里程,这近80年的历史可以根据其主要成员的变动和研究兴趣的转移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6年学会建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阶段是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
该学派的建立受到俄国语言学思潮的影响,它的创始人Vil?m Mathesius一直对莫斯科语言学会(Moscow Linguistic Circle)的学术气氛和研究工作钦佩不已,Jakobson回忆说:“记得1920年我一到布拉格,Mathesius就向我詢问了关于莫斯科语言学会的组织和工作情况,并且说:‘我们这里也需要一个这样的组织,不过现在还为时过早,我们得等进一步的发展’”。(雅柯布逊:《20世纪欧美语言学:趋向和沿革》(顾明华译),载〈国外语言学〉1985年第3期第1页)Mathesius曾多次邀请Jakobson到他们不定时的聚会上发言,介绍莫斯科语言学会的有关情况。1925年Mathesius和他的学生B.Trnka以及Jakobson和当时也在布拉格的另一位俄国学者Karcevskij一起萌发了在布拉格也成立一个类似的组织。于是 1926年10月16日,布拉格语言学会在Vil?m Mathesius执教的查里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大会,宣告学会成立。接着举行了很多类似的集会,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内,后来为了强调独立性,就改在布拉格一些咖啡馆的私人集会厅里。该组织很快吸引了一大批捷克和其它国家的语言学家,包括在维也那的Trubetzkoy。布拉格语言学会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斯拉夫语系,英语和罗曼语系的专家。其主要成员除了上面提到的Mathesius, Jakobson, Trubetzkoy ,B.Trnka和Karcevskij外,还有B.Havr?nek, J.Vachek, J.Muka?ovsky, J.Rybka, 以及后来加入的V.Skali?ka, K.Horalek, L.Novak, L.M.Korinek, M.Weingart, P.Trost。此外,有些学者虽非学派成员,但在观点上与布拉格学派相近,也参与学派的一些活动。这些学者包括K.Bühler, A.W.Goot, A.Sommerfeit, A.Beli?, D.Jones, E.Benveniste, A.Matinet, L.Tesniè和一些前苏联学者。和莫斯科语言学会一样,参加学会活动的学者还包括一些文学家和哲学家,如Husserl和Carnap等。Husserl和Carnap都曾于1935年来布拉格讲演。这年的11月18日Husser给布拉格学会的成员讲了“语言的现象学”。与伦敦学派和美国描写主义学派具有人类学的特色不同,布拉格学派具有很浓的人文主义的特色,他们研究的领域很广,包括语言学、文学理论和批评、诗歌创作等,尽管如此,该学会的宗旨是从结构主义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尤其是音系学。关于布拉格学派,Mathesius在《语言与文学》第一期中将他描述为一种“工作共存体”而Trubetzkoy把它称作一种由方法论目的的统一性结合起来,并受同一指导原则推动的研究者的联合成就。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12.0 绪论12.1 布拉格学派12.2 伦敦学派12.3 美国结构主义12.4 转换生成语法12.5 修正还是反叛?问题与练习答案12.1 布拉格学派12.1.1 绪论12.1.2 音位学和音位对立12.1.3 句子功能前景(FSP)12.1.1 绪论布拉格学派(布拉格语言学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26年,V.马泰休斯(1882-1946)领导召开了该学会的第一次会议。

布拉格学派实践了一种独特的研究风格,即共时语言学研究。

它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待语言。

布拉格学派一度成为影响语言学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源头,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布拉格语言学会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布拉格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Bolinger, 1968)。

在布拉格学派形成的诸多观点中,有三点至为重要。

第一,对语言的共时研究由于可以得到全面的、可控制的语言材料以供参考而被充分强调,同时,也没有严格的理论藩篱被树立起来将之同历时语言研究相分离。

第二,布拉格学派强调语言的系统性这一本质属性。

指出语言系统中的任何成分如果以孤立的观点去加以研究,都不会得到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要作出正确的评价,就必须明确该成分与同一语言中相共存的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语言成分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他们彼此功能上的对比或对立。

第三,布拉格学派在某种意义上把语言看作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由某一语言社团使用的,用来完成一系列基本职责和任务的工具。

12.1.2 音位学和音位对立布拉格学派最突出的贡献在于其音位学说以及对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区分。

在这一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就是特鲁别茨柯依。

他最完整和权威的论述都集中表述于1939年出版的《音位学原理》一书中。

特鲁别茨柯依沿用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提出语音学属于"言语",而音位学则属于"语言"。

三.布拉格学派[精华]

三.布拉格学派[精华]

布拉格学派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是由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发展出来的,主要包括三个学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描写语言学。

下面我们先介绍布拉格学派。

一布拉格学派的形成1926年,特鲁别茨柯依(H.C.Tpy euko ,1890—1938)、马德修斯(V.Mathesius,1832—1945)、雅可布逊(R.Jakobson,1896—1982,20至30年代侨居布拉格,后移居美国,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在布拉格成立布拉格语言学会(Cercle Linguistique de Prague)。

1928年,第一次语言学家国际会议在海牙召开,他们在会议上十分活跃,提出了好几篇音位学论文,被称为“布拉格音位学派”。

1929年的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他们提出了布拉格学派的论纲,1929—1939年,他们出版了《布拉格语言学会会刊》(Travaux du Cercle Linguistiquede Prague)。

1935—1953年,出版季刊《词与文》(SaS),刊物的副标题是:布拉格语言学会机关刊物。

1953年布拉格语言学会在组织上解体后,《词与文》变成了捷克科学院的刊物,至今仍在出版。

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理论,既受到索绪尔很大的影响,也受到波兰著名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特内(J.Baudoin de Courtenay,1845—1929)的影响。

博杜恩早在1870年就明确地提出语言和言语区分的问题。

1876年己提出应区分语言的静态和动态的思想,这些,都与索绪尔的理论有共同之处。

博杜恩的最大贡献在音位学方面。

在1881年,他就指出,必须明确地区分音素和音位这两种不同的语言单位。

音素是一种纯语音现象,而音位则是词的某一部分语音性质的总和。

他提出必须区分两门不同的语音学学科:人类语音学和心理语音学。

人类语音学从生理—声学观点研究人类语言所有的语音,即音素。

西方语言学流派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 布拉格学派和哥本哈根学派

第五节 句子功能展示成分
Normally the subject carries a lower degree of CD than the verb and/or the object and/or adverbial provided either the verb or the object and/or adverbial are contextually independent. This is because a known or unknown agent expressed by the subject appears to be communicatively less important than an unknown action expressed by the finite verb and/or an unknown goal (object or adverbial of place) at or towards which the action is directed. - A man broke into the house and stole all the money.
第五节 句子功能展示成分
If the subject is followed by a verb expressing “existence or appearance on the scene” and is contextually independent, then it will carry the highest degree of CD, because an unknown person or thing appearing on the scene is communicatively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ct of appearing and the scene itself. - An old man appeared in the waiting room at five o’clock.

布拉格学派

布拉格学派

弗斯理论
马林诺夫斯基:语言看成是“社会过程”,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 弗斯 , 系 并非仅仅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符号和信号。 索绪尔:认为语言包括系统(组合性排列)和结构(聚合性单位)



• 语言的看法:语言既有先天成分和后天成分。 • 语言研究对象:实际中使用的语言 • 语言研究目的:把语言的有意义的成分分析出来,以便建立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之 间的对应关系。 • 语言研究方法:首先决定语言活动的组成部分,说明它们在各个层次上的关系,以及 相互关系,最后指出这些成分与所在环境中的热闹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 弗斯的语言理论的特点:把语言研究与社会研究结合起来,从社会角度去观察语言 • 弗斯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方面的语境理论和音位学中的韵律分析
弗斯的韵律分析
A. 韵律分析:1948年在伦敦语文学会上宣读的《语音和韵律组成》一文中 提出的。随着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发展,只描写语音的生理和 物理特征,只区分语音的音位特征,还是不够的。 研究对象:音调、重音、连音等现象,还研究腭化、鼻化和圆唇化等现象
B.
C. 特点 C1. 韵律分析区分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呈现聚合关系的单位是系统性单 位,呈现组合关系的单位是结构性单位。音位描写实际上只讨论了音 位学上的聚合关系,没有指出组合关系,然而一个音节或短语中的音位 所共有的特征归到组合关系中去,就形成了韵律成分。 C2. 提出“多系统”概念来反对“单系统”概念 D. 音位变体属于单系统 Ski 用单系统分析法:两个辅音一个元音排列起来 用多系统分析法:C1C6C6 /s/+/p,t,k,l,w,y/ /i:/属于另一个六个元音系统
S代表实际性刺激,r代表言语的替换性行为,s代表替换性刺激,R代表外在 的实际反应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

语言学理论及流派,最全语言学流派布拉格学派狭义的布拉格学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后半期以来,参加布拉格语言学会,以及在学术观点,学术活动上跟这个学会有密切联系的一批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广义的布拉格学派则包括参加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等语言学团体,继承布拉格语言学会传统的当代语言学家。

布拉格学派接受了索绪尔的基本理论,承认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但不把语言形式与超语言因素截然分开,重视语言的共时研究,但并不把它与历时研究割裂开来;他们还接受了俄国语言学家库尔德内的功能观,对语言进行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研究,因而自称为结构-功能学派。

这个学派颇有影响。

美国语言学家鲍林格作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语言学团体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布拉格语言学会,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发展,都与这一学派的学说有关.”这一学派的先驱者是马泰修斯。

1926年10月,他与雅科布逊,哈弗拉奈克,贝克尔等6人发起,建立了布拉格语言学会。

参加学会的外族人中,以俄罗斯人最多,除雅科布逊外,著名的有:特鲁贝茨柯依,卡尔采夫斯基,柯别茨基,依萨钦柯等。

俄罗斯翼成员大多专注于语言内部结构的研究,忽视语言与超语言因素的关系.捷克斯洛伐克的会员多数比较重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注意语言理论的应用性。

他们被称为捷克翼或马泰修斯翼。

捷克翼的会员中除马泰修斯,哈弗拉奈克外,著名的还有:特伦卡,温伽尔特,穆卡硕夫斯基,瓦海克,斯卡利奇卡,柯日奈克,何拉莱克,特罗斯特,奥别尔普法尔采,博尔道夫,诺瓦克,鲍利尼等。

布拉格学派在第一届国际语言学会议(海牙,1928)上,第一次把他们的音位学的观点公诸于世,引起很大的反响.该学派集体观点的全面叙述见于他们在第一届国际斯拉夫学会议上所提出的《论纲》。

《论纲》强调语言是一种功能体系,评价任何语言现象都应从它所达到的目的,所起的功能着眼。

1929年出版会刊《布拉格语言学会论丛》。

1935年创办期刊《词和文》。

1939年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国占领和支解,学会为振奋民族精神,合写了文集《关于语言和诗歌的读物》.1956年布拉格语言学会与斯拉夫语言学会等团体合并,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会出版会刊《布拉格语言学论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拉格学派的文学理论一、概述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形式主义文论放弃了他们的“文学自足体”的美学孤立主义(自我封闭主义)之后,他们从纯形式主义立场后退,认为文学作品应当置于其社会环境来考察时,形式主义就引出了结构主义,“科学本身在变化---因而我们随之变化”(爱亨鲍姆)。

布拉格学派的主要代表:穆卡洛夫斯基、雅可布森、沃迪契卡。

二、文学的符号学性质:布拉格学派对文学本质的考察符号学思想是布拉格学派解释文学本质特征的固定出发点。

穆卡洛夫斯基《艺术作为符号的事实》(1934)是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艺术符号学论文,为布拉格学派的理论奠定了独特的基础。

在文章中他说:“艺术具有符号性质这一点,不仅显示于艺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也显示于艺术作品的结构组织里”(转引自《文学史》第一辑,第91页)。

把艺术作品当作显示结构性质的一个符号,这就意味着文学研究思路的变化:研究文学,除了关注文学作品之外,还要探讨作者、读者以及最重要的一环----文学结构的历史性。

对一个结构主义的理论家来说,符号是解释文学特异性所必需的概念。

由于符号概念的引入,布拉格学派便跨过了形式主义文论的局限。

1、符号学理论的基本术语要诠:符号:符号是传达意义的载体。

任何意义的传达不使用一定的符号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可以说,意义本身就是从符号所组成的信息中产生的。

例如,足球裁判吹哨判罚点球:发送者(裁判)---能指(哨音、手势)---所指(犯规违例、暂停、判罚点球)---接受者(编码)(信息)(解码)从上述事例的分析可知,符号的完整定义是:发送者用一个可以感知的物质刺激,使接受者能约定性的了解某种不在场的事物的情况,这一可以感知的东西,就叫做符号。

能指/所指:二者是符号的组成因素。

能指是符号中的“显现”(即可以感知)的部分;所指是符号的意指对象部分。

在语言符号中,能指就是语言的“音-形”部分,所指是语言的“意”,即它所指代的事物或意义、思想、情感等。

能指/ 所指的关系是武断规定的,也就是说,能指和所指的关联方式是规约性的。

由谁来规定?由相对固定的社会契约所规定,例如给朋友送鲜花,得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决定是送玫瑰、康耐馨还是送白色的菊花。

而这些规定又往往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这又带来下面的问题:能指 /所指具有不对应性。

为什么?因为使用不同语言符号体系的人,对能指/ 所指的分割标准不同,例如,中国人说“红茶”,英国人认为是黑的;中国人说白开水、白纸、白酒,外国人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水、纸、酒的“白”色。

由能指/ 所指的不对应性,说明:所指并不是明确地预先存在,等待着“能指”来“指”代它们。

言语/ 语言:言语/ 语言的区分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对语言学作出的划时代的贡献。

在此之前,语言学是一种个体语言学,或称描述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把研究对象界定为语言,而不是言语。

为什么?在一个系统中,显在的、具体的行为总是受制于一个深层的、隐在的系统,结构主义者就把前者叫做表层结构,后者叫做深层结构。

在语言符号中,言语是个别的、零乱的,语言则是系统的、有序的。

索绪尔提出言语和语言的二元对立,是受到19世纪末社会学创建时期的一场争论的启发。

争论中,杜克海姆坚持社会的集体意识观,而塔尔德则坚持独立的个人表现。

索绪尔敏锐的意识到二人的差异实际上是一个语言/ 言语的二元对立关系。

符号中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差不多的人文科学中,都可以找出一个或者几个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则);意识/ 潜意识(精神分析学);无数的讲述实践 /“知识体系”(富柯的“知识考古学”)。

在文学中,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的表现就更为复杂:文学作品 /意识形态(伊格尔顿);作品/ 生活(洛特曼);批评/ 诗学(惹奈特);叙述情节 /叙述语法(托多罗夫);述本/ 底本(巴尔特);作品的语言表现/ 构成元素的基本逻辑(格雷马斯)。

信息/符码:言语 /语言的二元对立,在符号学中首先表现为符号信息/ 符码的二元对立。

符码是预先以某种方式规定好的把能指转换成所指的规则。

没有符码,发送者进行的符号活动只是一堆能刺激感官而毫无规则的乱七八糟的游戏,而且完全不可解;而接受者不掌握符码,就无法理解符号活动所传达的意义,例如很多人不能欣赏交响乐、芭蕾舞和京剧,首先是因为没有掌握它们的艺术符码。

如同一个不懂得围棋规则的人,观赏围棋怎么可能入迷呢?信息是符号的能指部分。

一个符号活动是信息的发送者用符码把他要传达的意义转换成信息,而符号信息的接受者则用同一套符码把这信息转换成他所能理解的意义。

例如,火车开车前,信号员用信号灯发出信息(灯的颜色,摇晃的方向、幅度等),司机根据既定符码将信息转换成意义。

在上述活动中,发送者进行的工作称为“编码”,接受者所做的工作称为“解码”。

2、雅可布森对符指过程的分析和他对文学特性的解释:符指过程:一个符号表意的全过程。

雅可布森提出了符指过程六因素分析法:发送者(发电报的人)、接受者(用符码解读能指认出所指的人)、信息(能指,即电报)、接触(符号传送的中介渠道,即无线电)、符码(电码本)、语境(所指)。

与符指过程六因素相对应,有六种不同的功能:情绪性(发送者)、意动性(接受者)、交际性(接触)、元语言倾向(符码)、指称性(语境,即所指)、诗性(信息,即能指)。

(说明:所谓元语言,是指符号的代码集合。

元语言的原意是对语言诠释作出规定的语言。

所谓“元语言倾向”,是指对编码、解码等元语言操作的关心。

)雅可布森对符指过程六因素及其与之相应的六种不同功能,曾经提出下列经典图式:语境(所指)指称性(所指)信息(能指)诗性(能指)发送者-------------------接受者情绪性(发送者)------------------意动性(接受者)接触(符号传送中介)交际性(接触)符码(编码本)元语言倾向(符码)雅可布森不仅区分了符指过程的六因素,而且指出各种不同的符指过程并非平衡的,而是在这六个因素中各有侧重。

当某一具体的符指过程强调六种因素中的一种时,某种特殊的功能就占据支配地位,成为系统中的“主导”,正是“主导”决定着符指过程的性质。

在六种功能中,如果一个符指过程突出诗性功能,即符号指向本身时,这个符号就成为艺术文本。

在“诗性”即符号的自指性较为明显的符指过程中,符号表达的意思受到美感功能的干扰,所以读者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联想,因此接受活动中往往有几个不同的审美和语义上的阐释。

雅可布森指出,诗性不仅出现在艺术中,日常语言中也常出现(“可怕的哈里”例:“一个女孩总是说‘可怕的哈里’这类话,人家问她:‘为什么要用可怕的这个词?’她说:‘因为我恨他。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说他是坏透的、可恨的、讨厌的等词儿呢?’‘我不知道为什么,或许可怕的这词对他更合适。

’”雅可布森分析说,“可怕的”一词的音节读法中有一种品质不可代替,这个女孩喜欢这个词本身,而不仅仅是它的“所指”。

此后,学术界就把雅可布森所说的这种“诗性”称为符号的自指性。

)。

雅可布森指出的“文学的特异性在于符号指向本身”,对于文学本质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雅可布森认为,“诗性功能并不是语言艺术的唯一功能,但却是它的主导性的、决定性的功能”,文学文本并非没有其他功能,只是在文学作品中,诗性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诗性“加深了符号同客体间的根本分裂”,也就是说,符号的自指性越强,越无法传达信息,无法达到所指,“诗性”与“认知性”成反比。

例如,中国传统京剧符号的自指性很强(表现在服装、表演程式、脸谱、唱腔等方面),而认知性很弱;革命样板戏弱化了传统京剧的符号自指性(表现在淡化传统京剧的表现手段,加进现实主义手法,即“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从而使认知性得到强化;前者娱乐性很强,后者强调艺术功能的宣传教化层面。

3、横组合/纵聚合的双轴关系与文学类型的划分西方文论史上文学类型划分的传统依据是亚里斯多得的“模仿”说,即根据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来划分文学类型。

例如,从模仿对象来划分,“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如果从模仿的方式来说,“既可以象荷马那样,时而用叙述手法,时而叫人物出场,[或化身为人物],也可以始终不变,用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还可以使模仿者用动作来模仿”。

(《诗学》第二章、第三章)雅可布森从符号学角度重新审视文学类型,他对文学类型进行分类的根据是符号学中另一组二元对立:横组合 /纵聚合(转喻/ 隐喻)。

(1)横组合/ 纵聚合横组合关系,是符号或符号链(符号链是有句法的符号集合,例如,“按姓氏笔画排列”就是一种句法)内各成分之间的有顺序的排列,因此,横组合也就是一个系统内各因素在“水平方向”的展开,这样展开所形成的任何一个组合部分,称为“横组合段”。

纵聚合关系,是横组合段上的每一个成分后面所隐藏的、未得以显露的、可以在这个位置上替代它的一切成分,它们构成了一连串的“纵聚合系”(又称“词汇套”)。

因为它们是“垂直”展开的,故称“纵聚合”。

任何系统构成中必然出现这两个方面:横组合是系统本身要求的排列,纵聚合是系统内成分的选定。

例如写诗,诗行按特殊要求形成横组合,“炼字”则是纵聚合上的运作(“春风又绿江南岸”,诗行是七言律诗排列的要求,“绿”字是纵聚合上的选择;又如“僧敲月下门”句中的“推、敲”,只是对横组合段上某一成分进行纵聚合轴上的选择。

由此可见,横组合轴上的每个成分有若干可供选择的替代物(但每个成分具有的“可供选择的替代物”的多少各不相同)。

(2)横组合/ 纵聚合的双轴关系与比喻中的转喻/ 隐喻雅可布森把“横组合关系”称为“结合轴”,“纵聚合关系”称为“选择轴”。

横组合段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邻接性”的,纵聚合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相似性”的。

邻接只有一种可能,而相似可以在不同的方面相似,因此,每一成分可以有一系列的纵聚合系。

雅可布森又指出,上述特征正是比喻中两个主要类型的特征:依靠相似性的比喻就是隐喻,就是因某一方面相似而替代(例如以鲜花代美女);依靠邻接性的比喻就是转喻,就是因一定的邻接关系而替代(例如以辫子或裙子代美女)。

在正常的语言交流中,必须依靠这两者才能正常运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就会得“失语症”。

失语症是一种由大脑受损伤而造成的疾病,主要病症是语言障碍。

这种障碍可以分成两类:一是连接词、介词、副词等语言连接性因素的丢失,不能进行正常的句法组合,表现为词序混乱。

这类病人丢失的是横组合功能(表现为语无伦次),但由于保持了纵聚合能力,找不到适当的词时会从纵聚合系中拖出很奇怪的词来作比喻(例如用“小望远镜”来代替显微镜,表现出“出语惊人”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