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复习资料详解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后答案详解施春花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后答案详解施春花1、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时,应借记“盈余公积”,贷记()。
[单选题] *A.“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B.“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C.“本年利润”D.“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正确答案)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职工薪酬的是()。
[单选题] *A.职工工资B.职工福利费C.医疗保险费D.职工出差报销的差旅费(正确答案)3、长期借款分期计算和支付利息时,应通过()科目核算。
[单选题] *A.应付利息(正确答案)B.其他应付款C.长期借款D.长期应付款4、企业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不论采用何种安装方式,固定资产的全部安装成本(包括固定资产买价以及包装运杂费和安装费)均应通过()科目进行核算。
[单选题] *A.固定资产B.在建工程(正确答案)C.工程物资D.长期股权投资5、企业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扣除保险公司赔偿后应计入()。
[单选题] *A.财务费用B.其他业务成本C.销售费用D.营业外支出(正确答案)6、某企业去年发生亏损235 000元,按规定可以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弥补去年全部亏损时,应当()。
[单选题] *A.借:利润分配——弥补亏损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5 000B.借:盈余公积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5 000C.借:其他应收款235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35 000D.不做账务处理(正确答案)7、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
[单选题] *A.资产B.非流动性资产C.货币性资产D.非货币性资产(正确答案)8、企业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
[单选题] *A.20%B.15%C.25%(正确答案)D.50%9、当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的()时,可以不再提取。
[单选题] *A.10%B.20%C.50%(正确答案)D.30%10、盈余公积是企业从()中提取的公积金。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 的理解,以下几点要(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 —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 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⑷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 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 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丫表示GDP,贝卩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丫二C+I+G+NX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 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高低或人均GDP 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1、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规律也称需求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3、效用消费者拥有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或者服务的效应。
4、基数效用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5、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6、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7、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
8、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9、序数效用是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这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10、生产函数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与它们所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11、机会成本某项资源用于一种特定用途而不得不放弃掉的其他机会所带来的成本,通常这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加以衡量。
12、市场由一些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了买卖某种商品而结成的相互联系(市场就是把买卖商品的各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13、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14、供给规律:也称供给定理,是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课后题答案
第三部分习题解答第一篇概论一、思考题1. 经济学是科学,但经济学家的政策见解很少完全一致。
这是为什么?[答]经济学家的政策见解不一,至少有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1)政治思想不同。
经济学属于研究意识形态的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政策主张不同。
(2)经济思想不同。
主张自由放任的新自由主义与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在政策主张上也会不同。
(3)经济理论不同。
同一经济思想的不同经济理论,在政策主张上也会有所不同。
(4)经济信息不同。
即使同一学派、观点相同的经济学家,由于各自掌握的经济信息不同,政策主张也不会完全相同。
2. 有人说:“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理。
”请对此试加评论。
[答]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都是一国的经济运行,只是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分析从个量入手,宏观经济分析从总量入手。
这就是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以研究方法而不是研究对象来划分的。
因此,说“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管理”是不确切的。
3. 某君曰:“我这个人,宏观上还可以,微观上有不足。
“这种说法对吗?[答]这种说法不对。
某君的原意是:自己整体上还可以,局部上有不足。
但这不是宏观、微观的原意:宏观指总量、总体,微观指个量、个体。
从经济学上说,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局部上看,个人都是个体。
4. “经济人”都是利己主义者,但为什么国内外都有人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答] 这个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1)作为假说,“经济人”是对人性的一种抽象,并不是现实中的具体人。
具体人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是利己的,但撇开非本质属性,“经济人”假定抽象人的本质属性是利己的。
(2)“经济人”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也包括个人的安乐。
也就是说,既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安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对某些人来说,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可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利己。
(3)“经济人”假说是实证结论,不是道德规范。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下册)》章节题库(经济增长)【圣才出品】
第16章经济增长一、名词解释1.资本深化答:资本深化是相对“资本广化”而言的,是指以超过劳动力增长的速度积累资本。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以一定的比率增长,但是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
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人均占有资本量增加,即资本-劳动比率上升。
资本广化与资本深化一般是同时进行的,难分彼此。
资本深化一般意味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进步。
纯粹的资本广化则没有什么技术进步。
2.总量生产函数答:总量生产函数是指经济社会的最大产出与总就业量、资本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任何增长理论的出发点。
假设总产出通过两种投入要素生产出来,资本和劳动,那么总量生产函数为:Y=F(K,N)。
Y表示总产出;K表示资本——经济中所有机器、工厂、办公楼和住宅之和;N表示劳动——经济中的工人数量。
函数F为总量生产函数,表示给定资本和劳动数量时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出。
总量生产函数F自身依赖于技术状态。
具有更为先进技术的国家要比只具有简单技术的国家在投入同样数量的资本和劳动的情况下生产的产出更多。
3.索洛剩余答: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索洛教授的早期著名研究,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
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
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ΔA/A=ΔY/Y-αΔN/N-βΔK/K。
式中,ΔY/Y为总产出增长率,ΔN/N为劳动的增长率,ΔK/K为资本的增长率,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ΔA/A为索洛余量。
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那么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就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二、判断题1.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会带来稳态时人均产出水平和增长率的上升。
()【答案】F【解析】根据索洛模型,人口增长率下降会提高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存量,从而会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但是人均产出的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率,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对于稳态时的人均产出增长率没有影响。
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本文提供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的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方便读者进行自我检测和学习。
第一章经济学及其思维方式
选择题
1.以下关于“有选择的机会成本”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有选择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做出选择而必然放弃的最具机会性的代价。
• B. 有选择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做出选择所不能避免的固定代价。
• C. 有选择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做出选择所额外支付的费用。
• D. 有选择的机会成本是指放弃某一选择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
答案:A
2.下列哪一个是市场经济未能解决的问题?
• A. 非理性消费
• B. 不公正的分配
• C. 环境污染
• D. 经济衰退
答案:C
简答题
1.什么是“机会成本”? 举一个例子说明。
答案:机会成本是做出某种选择而必然放弃的最具机会性的代价。
比如,当一个学生在家里听音乐时,他有两个选择,要么做完作业,要么多听一会儿音乐。
如
果他选择多听一会儿音乐,那么他所放弃的机会就是做完作业所用的时间,而这段时间花在别的事情上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2.什么是市场? 市场在经济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市场是供求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机制。
市场在经济中起着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和信息传递等作用。
市场通过价格的变化来反映商品的供需关系,在价格指导下,资源可以更加有效地分配到各个不同的领域和用途中。
同时,市场上的信息传递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判断市场的需求和预测未来的需求。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高鸿业教授编写的一本经济学教材,该教材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档为该教材的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共计1200字。
第一章供需和市场机制1.1 供给和需求1.1.1 习题1.解答: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备注:在这道习题中,要求解答供给和需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2.解答: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增加,一部分买方愿意放弃购买;价格下降时,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减少,买方的购买欲望增加。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需求曲线的负斜率,以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3.解答: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出售商品或劳务的利润增加,卖方愿意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利润减少,卖方愿意减少供给。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供给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供给曲线的正斜率,以及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1.1.2 答案1.答案: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题库1、稀缺性问题()。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B、只存在于依靠中央计划机制的经济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答案:C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必须作出选择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C、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D、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答案:A3、下列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A、股市持续走强B、通货膨胀C、有用资源被发掘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答案:C4、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组合都表明()。
A、没有闲置资源B、资源被平均分配给所有商品的生产C、商品的生产成本相同D、生产的商品价格相同答案:A5、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C、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一点D、不在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答案:A6、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答案:A7、实证经济学研究()。
A、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B、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C、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D、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答案:A8、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值理论B、生产理论C、分配理论D、价格理论答案:D9、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A、互相对立的B、没有任何联系的C、相互补充的D、完全相同的答案:C10、实证经济学研究()。
A、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B、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C、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D、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答案:A11、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答案:错误12、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问题。
答案:错误1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答案:正确14、对“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西方经济学第6版课后习题复习资料详解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1、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债务人B、债权人C、在职工人D、离退休人员答案:A2、下列哪一个不是产品差异的基础( )A、价格不同B、地理位置不同C、产品广告不同D、产品特征不同答案:A3、提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是A、凯恩斯B、希克斯C、亚当•斯密D、马歇尔答案:C4、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了D、以上都正确答案:B5、沿着同一条无差异曲线,( )是不变的。
A、边际效用B、总效用C、总支出D、需求价格弹性答案:B6、若生产手机的原材料的成本增加,那么这会引起手机市场的如下变化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C、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左移动D、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不会移动答案:B7、某消费者收入水平不变,横轴表示的苹果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纵轴表示的梨的价格下降,则会引起预算线( )A、平移B、绕着与X轴的交点,向外侧旋转C、绕着与Y轴的交点,向外侧旋转D、绕着与X轴的交点,向内侧旋转答案:B8、下列哪一项措施是中央银行无法用来变动货币供给量A、调整法定准备金B、调整再贴现率C、调整税率D、公开市场业务答案:C9、关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够维护消费者权益B、有可能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C、会出现帕累托改进D、会使市场机制发挥良好作用答案:B10、下列关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描述错误的是( )。
A、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增加B、边际效用等于零,总效用最大C、边际效用小于零,总效用降低D、随着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递减答案:D11、小丽愿意用1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170元买头两件衬衫。
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A、120.B、170.C、50.D、145.答案:C12、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刚性B、总需求不足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D、经济结构的调整答案:B13、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属于A、控制总供给B、扩张性货币政策C、收入指数化政策D、紧缩性货币政策答案:D14、下列各项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的是A、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应该把发展教育放在首位B、中东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家用轿车需求下降C、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有必要征收遗产税D、政府应该更多地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答案:B15、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经济萧条但增加债务B、缓和萧条也减轻政府债务C、加剧通货膨胀但减轻债务D、缓和通货膨胀但增加政府债务答案:A16、预算线的位置与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B、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偏好D、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答案:D17、在分析企业的利润最大化问题时,之所以要区分不同类型的企业(如完全竞争、垄断竞争等等),主要是因为( )。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最新答案(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经济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5个,20分)1.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2.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
3.经济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寻找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与欲望的方法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根据其边际效用大小而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与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之间就会出现差额,此种差额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5.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
6.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市场上所有生产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7.机会成本:是指放弃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或将同样资源投入另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高价值。
8.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的失业。
9.等产量曲线:是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10. GDP:亦称国内总产值,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1.货币政策:又称金融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息率和其他信贷条件,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的措施。
二、判断(10个,10分)1.公开市场业务是最常用的一种财政政策工具。
错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错3.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的使用价值。
错4.实证分析方法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错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对8.在四种市场结构中,完全垄断市场的效率最高。
(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宏观经济学名称解释: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
简单的讲,就死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奥肯定律:当经济走出衰退时,产出增长的百分比高于就业增长的百分比;而当经济走人衰退时,产出的百分比大于就业下降的百分比。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经济减缓是失业上升,经济进入繁荣时失业下降。
潜在GDP: 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实现的产出。
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投资函数:指投资和利率之间的关系:财政赤字: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贸易赤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
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资本深化: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积累快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从而资本-劳动比率或人均资本量在提高。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产出缺口:是指某一领域,单位或个人对于某一产品的需求量,而且是迫切需求的。
或者是指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额粘性价格: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也就是每变动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乘数:指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发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习题答案解析详解《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 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西方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第四版)复习题及部分解析一.判断答案:110110110010020211000✓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定等理论都在于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稳定性()。
✓在IS曲线的右上方,投资小于储蓄。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等。
✓在商品价格较高水平区域通常对应了高的需求价格弹性。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是无差异的。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同样都是主观感觉上的获得。
✓无论是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
✓在存在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仍然可能实现均衡。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突破取决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技术进步。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等。
✓货币主义主张利用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替代性实施政策干预。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是正常利润均衡。
✓PPI通常用于反映总体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般地,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为低档商品。
✓当MU为零时,TU达到最大值。
✓随工资的增加,替代效应使劳动供给增加,而收入效应则使劳动供给减少。
✓完全竞争市场类型下,厂商是作为市场均衡价格的接受者。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生活中劳动力正常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汇率效应是物价水平通过对汇率的影响而影响进出口。
✓奥肯定理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成本增加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二.选择答案:DABBAABDBBCBB1、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是因为A、资源被平均分配给不同物品的生产;B、某种资源被更多地配置给其中一种物品的生产;C、资源有时得到充分利用,有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D、要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就必须减少对另一种物品的生产。
2、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减少是因为A、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B、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C、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变得便宜了;D、商品价格相对于其他商品变得昂贵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下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答案要点:GDP是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对于GDP的理解,以下几点要注意:(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为了解决经济中不同产品和服务的实物量一般不能加总的问题,人们转而研究它们的货币价值,这就意味着,GDP一般是用某种货币单位来表示的。
(2)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最终产品和服务是指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那些产品和服务,而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指由一家企业生产来被另一家企业当作投入品的那些服务和产品。
(3)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在指定的国家和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才被计算到该国或该地区的GDP中。
(4)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GDP属于流量,而不是存量。
2.说明核算GDP的支出法。
答案要点:支出法核算GDP的基本依据是:对于整个经济体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具体说来,该方法将一国经济从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角度划分为了四个部门,即家庭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国际部门。
对家庭部门而言,其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称为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对企业部门而言,其支出称为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对政府部门而言,将各级政府购买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定义为政府购买,用字母G表示;对于国际部门,引入净出口NX来衡量其支出,净出口被定义为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将上述四部门支出项目加总,用Y表示GDP,则支出法核算GDP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Y=C+I+G+NX。
3.说明GDP这一指标的缺陷。
答案要点:(1)GDP并不能反映经济中的收入分配状况。
GDP高低或人均GDP高低并不能说明一个经济体中的收入分配状况是否理想或良好。
(2)由于GDP只涉及与市场活动有关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此它忽略了家庭劳动和地下经济因素。
(3)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方式付出的代价。
(4)GDP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
4.何为通货膨胀?怎样描述它?答案要点:通货膨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持续地上升的情况。
通货膨胀的程度是用通货膨胀率来反映的,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以t P 表示t 时期的价格水平,1t P -表示(t -1)时期的价格水平,t π表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有:11100%t t t t P P P π---=⨯,这里,价格水平P 既可以用GDP 平减指数表示,也可以用CPI 表示。
5.失业主要有哪些类型?答案要点:失业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具体说来,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正常的劳动力周转所造成的失业,摩擦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在于,失业人员和有职位空缺的雇主之间的信息在相互搜寻过程中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技术或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域变化带来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某特定地区,劳动力市场上所需要的技能与劳动者实际供给的技能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现象,二是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平衡的现象;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的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着经济衰退而上升,随着经济扩张而下降的波动性失业,当一个经济体中的总需求下降,进而引起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周期性失业就出现了。
6.有人认为,自然失业率这一概念带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答案要点:自然失业率是指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充分就业(即自然失业率存在时的状态)是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不容置疑的趋向。
当这一结果存在时,即使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那也是与社会制度无关的。
前者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形成的事实,而后者来源于自然的原因。
因为,正是自然所形成的偏好才使得那些嫌工资太低的人处于失业的行列,因而有人认为自然失业率具有一定意识形态色彩。
第十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1.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定为0?答案要点:当计划供给与计划需求一致,计划需求与实际需求也恰好相等时,计划存货投资可以为0,计划存货投资必定为0。
但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企业往往不会将其计划存货投资安排为0,因此,宏观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会为0。
至于非计划存货投资,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往往不为0,所以,宏观上的非计划存货投资也往往不为0。
2.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是否总是大于0小于1?答案要点: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可支配收入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因此,它至多等于1,而无论如何不能大于1;如果不消费也只能等于0,而不会小于0。
平均消费倾向则在短期内有可能大于1,因为可以借贷消费(如购买耐用消费品或自己住居住的住宅);但也不会小于0,因为人们至少需要基本的生活花费。
3.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增加储蓄对于均衡国民收入有什么影响?答案要点:首先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其次是增加的消费能否全部转变为投资很难确定。
所以,增加储蓄的直接作用是减少了总需求,进而降低了均衡国民收入。
4.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有何不足之处?答案要点:简单的凯恩斯消费函数仅仅考虑了最直观的短期情况,忽略了消费也要有长期考虑,也忽视了不同社会收入层次对总体消费的影响,以及社会消费与居民消费、企业消费、政府消费的情况。
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概念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道理,但太笼统,局限性不小,忽视了它在不同层次中的作用。
有关消费的内容可以参看教材p75-77的内容。
5.投资是如何决定的?怎样看待其决定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答案要点:投资决定的原则是收益大于成本,在考虑边际成本的情况下,至少要使投资的收益等于成本。
影响投资成本和收益的各种因素和条件都是在进行实际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
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除投资所直接使用的实际成本规模和风险成本外,从融资成本角度看,主要是利率水平和还贷期限。
在投资预期收益和风险既定情况下,利率高低直接牵涉投资的成本,最终影响投资的利润。
所以,利率始终是影响投资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
在影响投资的收益方面,主要是预期的利润率水平和投资风险收益状况。
前者涉及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
这既要求大于投资同期利率,又受到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不确定。
因此,在凯恩斯理论中,它是影响投资最重要的因素,起着远大于利率的关键性作用。
6.怎样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的区别?答案要点:资本边际效率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底线,它意味着投资的成本(资本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与收益的相等。
而投资边际效率则指实际实施投资过程中,随投资的增加而导致资本品价格上涨,在投资期限不变情况下,如果初期的资产价格和最终预期收益不变,则贴现率必须下降。
于是,就产生了低于最初资本边际效率的投资边际效率。
7.可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一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答案要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消费不足现象首先要从其基本的经济矛盾中寻找,即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寻找。
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通过大量销售其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这就要求有非常大的消费需求。
而消费需求的大部分要靠绝大多数民众来提供,这又要求他们有相应的可支配收入。
但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榨取剩余价值),会将绝大多数雇佣劳动者的工资压低到尽可能低的水平,是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受到极大的限制。
在获取大部分社会收入但只占人口少数的资本家阶级那里,其消费就其个人来说也许是很大的,但在社会消费的比重,却显得很低。
这就造成了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消费力之间的巨大矛盾,产生生产相对过剩或消费相对不足的矛盾。
尽管事实上消费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和上述基本矛盾相比,都是相对次要的。
凯恩斯在其著作中,却将并不重要的作为心理因素的消费倾向作为重点加以分析。
尽管他也谈到食利者阶级的消费倾向较低问题,但其食利者的范围是极其狭隘的,而且未能将上述基本矛盾提出作为根本性矛盾加以对待。
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很少提出马克思那样深刻的分析。
所以,凯恩斯以及其他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消费不足理论都是极其肤浅的。
8.应该怎样看待凯恩斯以心理因素说明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理论?答案要点:个人心理因素的确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并不迫切的消费和投资。
但是,个人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首先受到客观条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不是相反。
事实上,绝没有脱离社会条件的纯粹心理问题。
将客观的经济问题主要归结为心理因素和规律的作用,在通的情况下是偏颇的,而在一般情况下则是错误的。
另外,个人心理如何与社会心理相一致?如何综合为具有同一指向的社会心理,却是非常复杂和带有不确定性的问题。
因为许多个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心理状态无法统一,其不同心理状态下出现的经济行为很可能被相互抵消。
所以,以心理因素来说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的不确定性,也许会比以之说明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要好一些。
即便如此,心理因素也只是许多影响因素之一,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
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
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
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