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继电器原理及介绍
简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用途
![简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30106b8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d.png)
简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用途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金属膨胀原理工作的电器元件。
它主要由加热电阻、温度感应元件和控制开关组成。
热继电器通过加热电阻使温度感应元件升温,当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温度感应元件会发生一定的膨胀,使控制开关动作,从而实现电路的断开或闭合。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热膨胀性质。
当电流通过热继电器的加热电阻时,电阻会产生热量,使温度感应元件升温。
温度感应元件通常采用双金属片或薄膜电阻温度传感器,这些元件具有温度敏感性,当温度变化时,其长度或电阻值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当温度感应元件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温度感应元件会发生膨胀,其长度或电阻发生变化,将力量传递给控制开关。
控制开关通常是机械式开关,当受力超过一定程度时,会发生动作,从而切断或连接电路。
这样,热继电器实现了对电路的控制。
热继电器的主要用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动机保护:热继电器常用于电动机的保护中,当电动机的温度超过或达到额定值时,热继电器会切断电流,防止电动机因过热而受损。
2.电加热器控制:在一些需要精确控制温度的电加热器中,热继电器可以根据设定温度来控制电加热器的工作与否,使其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工作。
3.空调系统: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空调系统中,用于控制空调设备的电源开关。
当温度超过或达到一些设定值时,热继电器会切断电源,停止空调设备运行。
4.发电机保护:在发电机组中,热继电器常用于发电机的保护,一旦发电机的温度超过额定值,热继电器会发出信号,切断电流,保护发电机不受损。
5.工业控制系统: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用于对电路的控制与保护,以防止过电流和过载现象。
总的来说,热继电器通过加热电阻产生热量,通过温度感应元件感应到温度变化,从而控制控制开关的动作,实现对电路的断开或闭合。
热继电器的主要用途包括电动机保护、电加热器控制、空调系统、发电机保护和工业控制系统等。
通过热继电器的控制,可以确保电路的安全性和设备的可靠性。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dc13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9.png)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1.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温度感知器和电磁继电器的组合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以下是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温度感知器:热继电器中的温度感知器主要由热敏元件组成,当温度变化时,热敏元件的电阻也会相应变化。
常见的热敏元件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电磁继电器:热继电器中的电磁继电器主要由电磁线圈和触点组成。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工作原理:当温度感知器感知到温度超过或低于一定阈值时,会引起热敏元件电阻变化。
这个变化会通过电路传导到电磁继电器的电磁线圈,使其通电或断电。
当电磁线圈通电时,触点闭合;当电磁线圈断电时,触点断开。
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和保护。
2. 热继电器的应用热继电器作为一种特殊的继电器,具有许多特点适用于多种场合。
以下是热继电器的常见应用场景:•温度控制: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领域,可用于温度保护和恒温控制。
例如,当温度过高时,热继电器会切断供电,防止过热导致设备损坏;当温度过低时,热继电器会通电,提供加热源以保持合适的温度。
•电力系统保护:热继电器用于电力系统的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
当电流过大时,热继电器会通过感知电流变化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电机保护:热继电器可用于电机的过热保护。
当电机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热继电器会切断电源,防止电机损坏。
•家电领域:热继电器可用于家用电器的安全保护。
例如,热继电器可用于热水器、电磁炉等家电设备的温度控制和安全保护。
•发电设备:热继电器可用于发电设备的监控和保护。
例如,热继电器可用于发电机组的油温、水温、空冷器温度等监测与控制。
•汽车领域:热继电器可用于汽车电子系统的保护。
例如,热继电器可用于发动机温度控制、大灯控制等。
•空调设备:热继电器可用于空调设备的控制和保护。
例如,热继电器可用于空调室内外机的启停控制、过载保护等。
3. 热继电器的优势和不足热继电器相比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具有一些优势和不足,下面分别进行介绍:3.1 优势•可靠性高:热继电器采用温度感知器和电磁继电器的组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b16e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5.png)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量来控制电流的电器元件,它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热量的膨胀和收缩,通过这种特性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热继电器内部包含了一个热敏元件,通常是一根金属丝或铁丝。
当电流
通过热继电器时,热敏元件会受热膨胀,从而引起另一个部件的运动,这个部件通常是一个触点。
当热敏元件受热膨胀时,触点闭合,电流得以通行;而当热敏元件冷却收缩时,触点打开,电流被切断。
这样,热继电器就实现了对电流的控制。
其次,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热敏元件的材料特性。
不同的材料在受热
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因此热继电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材料的热敏元件,以实现对电流的精确控制。
此外,热继电器还可以通过调整热敏元件的长度和直径来调节其灵敏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电流大小。
最后,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还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变化有关。
由于热敏元件的特性,当外部温度发生变化时,热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和打开的温度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热继电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进行合理的选择,以确保其稳定可靠地工作。
总的来说,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敏元件的膨胀和收缩来控制电流的通断,它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简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特点,并说明原因
![简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特点,并说明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271159f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c.png)
简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保护特点,并说明原因热继电器是一种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过流保护的作用。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热量,使得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从而改变热敏电阻的电阻值,最终导致热继电器的动作。
热继电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流线圈和触点。
电流线圈是热继电器内部的电路,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电流线圈中的电流将升高,从而产生热量。
触点由电流线圈产生的热量引起温控器的脱扣,实现断开电路的目的。
热继电器具有以下保护特点:1.过载保护:热继电器能够对电路中的过载电流进行监测并断开电路,防止电流过大导致电路元件受损。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热继电器额定电流时,热继电器将进行动作,切断电路。
2.短路保护:热继电器能够对电路中的短路电流进行监测并断开电路,防止短路电流对电路和设备带来损害。
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时,电流会迅速升高,热继电器能够快速判断并切断电路。
3.温度保护:热继电器中的热敏电阻可以根据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改变自身的电阻值,从而实现温度保护。
当电路中的温度超过热继电器的额定温度时,热继电器会迅速断开电路,保护电路和设备不受高温的影响。
热继电器之所以能够实现上述保护特点,是因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电流产生的热量引起热继电器动作,从而切断电路。
当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或温度超过额定温度时,热继电器中的电流线圈会产生更多热量,导致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进而改变电阻值,触发热继电器的动作。
总的来说,热继电器是一种通过电流产生的热量进行温度保护的电器设备。
它能够对电路中的过载电流、短路电流和高温进行监测,并在超过额定值时断开电路,保护电路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热继电器的功能
![热继电器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85ed2dc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b.png)
热继电器的功能热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其主要功能是保护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热继电器的功能,包括其工作原理、分类、应用范围以及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等方面。
一、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膨胀原理。
当电路中通过电流时,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使得热敏元件受热膨胀而发生形变,从而使控制电路中的触点动作,实现开关电路的控制。
热继电器还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当电路中出现过载时,热继电器会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电器设备不受损坏。
二、热继电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热继电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电热继电器:电热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热继电器类型,其主要用于控制电气设备的启停和保护。
电热继电器内部包含了发热元件和热敏元件,通过发热元件产生热量,使得热敏元件受热膨胀而发生形变,从而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2、电动继电器:电动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机驱动机械结构实现控制和保护的继电器。
电动继电器主要应用于需要动态控制的电路中,如电机启停、转向控制等。
3、热继电器保护器:热继电器保护器是一种专门用于电机保护的热继电器,其主要作用是监测电机的电流和温度,当电机出现过载或过热时,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电机不受损坏。
三、热继电器的应用范围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1、电动机保护: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电动机的过载保护、过热保护等方面,保护电动机不受损坏。
2、空调制冷系统: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空调制冷系统中,监测制冷系统的压力和温度,保证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3、照明控制系统: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照明控制系统中,实现灯光的开关控制和亮度调节等功能。
4、电力系统: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和保护,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热继电器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热继电器在长期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动作不灵敏、触点接触不良等问题。
热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
![热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https://img.taocdn.com/s3/m/b1152a2f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a.png)
热继电器的原理和接线
热继电器是一种常用于控制电路的电器元件。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热敏感材料的特性,当电流通过继电器时,产生的热量会使热敏材料发生相应的温度变化。
根据热敏材料的温度变化,热继电器可以实现电路的自动开关。
热继电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加热单元和控制单元。
加热单元由加热元件和热敏敏感元件组成,加热元件通过电流加热产生热量。
热敏感元件可以是热敏电阻、热敏电容或是热敏二极管等。
当电流通过加热元件时,热敏敏感元件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相应的电阻、电容或电压改变。
控制单元由触发器和控制电路组成,触发器可以根据热敏敏感元件的变化,判断电路的状态。
控制电路会根据触发器的信号,对外部电路进行控制。
例如,在温度升高时,热敏敏感元件会改变触发器的状态,从而触发控制电路切断电路。
热继电器的接线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单线接线和双线接线。
单线接线中,继电器的输入和输出线路是共用一条线路,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电源的接通和断开。
双线接线中,继电器的输入和输出线路分开,分别连接到不同的电源线路上。
这样可以独立控制输入和输出电路的开关状态。
总之,热继电器通过利用热敏感元件的温度变化,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
同时,根据不同的接线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热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7dcc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5d.png)
热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磁装置,用于控制电路中较大功率的电器设备。
它的结构由电磁继电器和热过载保护组件组成。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敏元件的特性。
当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热继电器会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电器设备不被过载烧毁。
具体来说,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结构上,热继电器通常由一个电磁继电器(也叫电磁触发装置)和一个热敏元件(通常是热铁片或热双金属片)组成。
电磁继电器内部有两个电磁线圈,一个是激磁线圈,另一个是保持线圈。
2. 当电流通过激磁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会使得保持线圈吸引铁心,将触点合上。
3. 激磁线圈断电后,保持线圈仍然可以保持触点闭合的状态。
这是因为触点的一端附着了一个热敏元件。
4.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热敏元件会受热变形,弯曲触点打开断开电路,从而切断电源。
5. 一旦电流降低到热敏元件的恢复温度以下,它会恢复原状,触点又会合上,电路重新闭合。
总的来说,热继电器通过电磁继电器和热敏元件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电路中电流的监测和控制,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能会稍有不同,具体取决于其结构和设计特点。
上述原理只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fd5394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d.png)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热继电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
它能够根据电流或温度的变化来控制电路的开关,起到保护电气设备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热继电器的结构热继电器通常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感温元件:热继电器的感温元件是主要部分之一。
它通常采用双金属条或热敏电阻等材料制成,能够感应电流或温度的变化。
2. 动作机构:热继电器的动作机构通常由电磁铁、弹簧和触点等部分组成。
当感温元件感应到电流或温度变化时,会通过动作机构来控制触点的开关状态。
3. 触点:热继电器的触点是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通常由银合金或铜合金等材料制成,能够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
触点的开关状态可以通过动作机构来控制。
4. 外壳:热继电器的外壳起到保护内部元件的作用。
它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能够抵御外界的电磁干扰和物理损伤。
二、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感温元件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电流通过感温元件时,感温元件会因温度升高而产生一定的电阻变化。
当电流或温度超过热继电器预设的值时,感温元件的电阻会发生明显变化。
这个变化将会激活热继电器的动作机构,进而控制触点的开关状态。
热继电器通常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动作在升温时和动作在降温时。
对于动作在升温时的热继电器,当电流或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感温元件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导致热继电器的动作机构被激活,触点被打开或关闭。
这样可以保护电路中的设备不受过高的电流或温度影响。
对于动作在降温时的热继电器,当电流或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感温元件的电阻会发生变化,导致热继电器的动作机构被激活,。
热继电器介绍
![热继电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bd9220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7.png)
热继电器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切断电路的保护电器。
电动机在运行中常会遇到过载情况,但只要过载不严重,绕组不超过允许温升,这种过载是允许的。
但如果过载情况严重、时间长,则会加速电动机绝缘的老化,甚至烧毁电动机。
热继电器就是专门用来对连续运行的电动机实现过载及断相保护,以防电动机因过热而烧毁的一种保护电器。
1.热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热继电器主要由热元件、双金属片和触头等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热元件由发热电阻丝做成。
双金属片由两种不同热膨胀系数的金属辗压而成,当双金属片受热时,会出现弯曲变形。
使用时,热元件3串接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中,电动机绕组电流即为流过热元件的电流。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虽能使双金属片2弯曲,但还不足以使继电器动作;当电动机过载时,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增大,使双金属片变形弯曲位移增大,经过一定时间后,双金属片弯曲到推动导板4,并经过补偿双金属片5与推杆将触头9和6分开,触头9和6为热继电器串于接触器线圈回路的常闭触头,断开后使接触器失电,接触器的常开触头将电动机与电源断开,起到保护电动机的作用。
热继电器动作后,一般不能自动复位,要等双金属片冷却后,按下复位按钮10才能复位。
调节旋钮11是一个偏心轮,它与支撑件12构成一个杠杆,13是一压簧转动偏心轮,改变它的半径即可改变补偿双金属片5与导板4的接触距离,因而达到调节整定动作电流的目的。
此外,靠调节复位螺钉8来改变常开触头7的位置,使热继电器能工作在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两种工作状态。
下图所示为JR36系列热继电器的外形结构,下图所示为热继电器的图形及文字符号。
由于发热元件具有热惯性,所以热继电器在电路中不能用于瞬时过载保护,更不能做短路保护,主要用作电动机的长期过载保护。
2.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主要是应用于三角形接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一相接线松开或一相熔丝断开,都会造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烧坏。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d442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c.png)
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膨胀原理来进行控制的电器装置,常用于电气设备中。
它通过热敏元件的热膨胀效应来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断开和闭合,保护电气设备免受过大电流的损害。
以下是热继电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详细介绍。
一、热继电器的结构:1.热敏元件:热继电器的核心部分是热敏元件。
这是一种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的元件,它是由一种特殊的合金材料制成的。
当电流过大时,热敏元件会受热膨胀,产生力量,以此来控制电路的断开和闭合。
2.电磁系统:热继电器的电磁系统包括线圈、铁芯和弹簧等部分。
线圈是磁场的产生地,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
铁芯则用于增强磁场,并将其传递给弹簧。
弹簧一端与铁芯相连,另一端与触点相连。
3.触点系统:触点系统包括固定触点和动触点两部分。
固定触点与电路中的导线相连接,动触点则与电路中的负载相连接。
当热敏元件被加热膨胀使力量足够大时,就会引起触点的移动,从而控制电流的通断,以实现对电路的保护。
4.控制系统:热继电器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和控制电源。
控制电路用于接收信号并控制电流的通断,控制电源则用于供应控制电路所需的电能。
二、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热继电器时,它会产生磁场。
磁场会使铁芯磁化,从而引起弹簧的拉伸。
当电流过大时,热敏元件会受热膨胀,产生力量,使铁芯的磁化强度减小,弹簧的拉伸力也减小,从而导致触点的闭合。
当电流过大时,热敏元件受热膨胀力量增大,使触点分离,从而实现电路的断开。
一旦电流恢复正常,热敏元件冷却收缩,力量减小,铁芯重新磁化,触点再次闭合,电路恢复通断。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敏元件对温度的敏感性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其优点是简单可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且能够在电路中承受较高的电流和电压。
常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如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用于对电路过载、短路和故障等情况进行保护。
总结起来,热继电器的结构主要包括热敏元件、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控制系统。
热继电器原理
![热继电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e7df2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d.png)
热继电器原理热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保护电器,它可以根据电路中的温度变化来进行自动开关控制。
其原理比较简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介绍热继电器的原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热继电器的基本结构热继电器一般由铜制导热片、热敏元件及其保护外壳等部分组成。
其中,铜制导热片的作用是将电路中的电流导入热敏元件,从而使热敏元件温度升高;热敏元件则作为感应器件,根据电路中的温度变化来控制电流开关,从而起到热保护作用;外壳则起到保护及固定元件的作用。
二、热敏元件的原理热敏元件可以分为两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其中,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随着温度升高,它的电阻值也会不断升高;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则是随着温度升高,电阻值逐渐减少。
利用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将热敏元件嵌入到需要被保护的电路中,一旦电路中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热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化,从而触发热继电器动作。
三、热继电器的触发机理热继电器的触发机理是基于热敏元件的原理。
在电路中通电的过程中,电流将通过铜制导热片流入热敏元件,使其温度升高;当热敏元件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电阻值会发生变化,导致控制电路产生信号,从而使得热继电器开关动作,切断电路中的电流。
四、热继电器的应用领域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等方面。
例如,家用电器中的电饭锅、电热水壶等都采用了热继电器作为热保护装置,避免了设备过热造成的事故;工业自动化中的机器设备也常常需要热继电器来进行热保护。
此外,热继电器还可以用于交通运输中的车辆防火系统、空调系统等。
总之,热继电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电器元件,其原理也并不复杂。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热继电器的基本结构、热敏元件原理、触发机理和应用领域。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826c4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c.png)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膨胀原理来进行工作的电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中。
它是通过利用材料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膨胀或热收缩现象,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1. 热继电器的构造热继电器主要由热敏元件、触点、电磁线圈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热敏元件是热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它一般采用双金属片或双金属板作为材料,并通过热处理工艺制成。
触点则是热继电器的开关部分,一般由银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电磁线圈则通过电流的通断来加热或冷却热敏元件,实现热继电器的动作。
2.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热继电器的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线圈产生的磁场会使触点保持闭合。
同时,电磁线圈通过散热通道将部分能量传递到热敏元件上。
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时,电磁线圈将产生更强的磁场,从而引起热敏元件的加热。
当热敏元件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热敏元件的材料会发生热膨胀,使得触点迅速分离,从而断开电路。
这样,热继电器起到了过载保护的作用。
当电路中的电流下降到热继电器的可恢复电流范围内时,热敏元件开始冷却收缩,触点再次闭合,电流得以恢复。
这样,热继电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继续保护电路。
3. 热继电器的应用热继电器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系统以及工业自动化等。
在家用电器中,热继电器常用于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电器中,用于保护电路和内部元件不过载或过热。
在汽车电子系统中,热继电器则用于控制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温度。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热继电器则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中。
例如,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监测电动机的过载和过热,当电动机超出额定电流或温度范围时,热继电器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保护电动机和设备。
此外,热继电器还可用于控制系统的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实现自动化控制。
总结: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膨胀原理进行工作的电器设备,它通过热敏元件的热膨胀或冷缩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功能。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21a22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8.png)
热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法热继电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成热能信号的电器元件。
它由操纵电路和控制输出电路两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主要通过电磁效应和热膨胀效应来实现。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操纵电路:操纵电路是热继电器中将电信号转换为热信号的部分,它由电磁铁和控制电路组成。
当控制电路加入电流时,电磁铁产生磁场,使得铁芯瞬间热膨胀,从而改变触点的接通状态。
当控制电路断开电流时,电磁铁冷却后,铁芯恢复原状,触点再次变换状态。
2.控制输出电路:控制输出电路是热继电器中将电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的部分,它由触点和负载组成。
当操纵电路触点闭合时,输出电路的触点也随之闭合,将电源电压传送到负载上;当操纵电路触点断开时,输出电路的触点也随之断开,负载断电。
根据热继电器的接法不同,可以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接法。
1.并联型接法:并联型接法是将负载电器与热继电器的触点并联连接在电路中。
在并联型接法中,负载电器可以独立工作,热继电器作为一个辅助元件。
当负载电器故障时,热继电器可以通过检测电流或温度等参数的改变,实现对负载电器的保护功能。
2.串联型接法:串联型接法是将负载电器直接连接到热继电器控制输出电路的触点上。
在串联型接法中,负载电器和热继电器之间存在串联关系,热继电器的状态决定了负载电器的工作状态。
当操纵电路触点闭合时,热继电器将电源电压传送到负载电器上,使其正常工作;当操纵电路触点断开时,热继电器断开电源电压,负载电器停止工作。
总的来说,热继电器通过操纵电路将电信号转换为热信号,并通过控制输出电路将热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从而实现对负载电器的控制和保护功能。
根据不同的接法,热继电器可以实现并联保护和串联控制两种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接法,以满足电路的要求。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4bd8f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e.png)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热继电器(Thermal Relay)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动机或其他设备过载保护的电气设备。
它通过检测电流并转换成热量来实现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是基于热行为的,下面将详细介绍。
1.过载保护:热继电器可以对电流进行监测,并当电机运行时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热继电器会发出信号,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机免受过载损坏。
2.短路保护:除了过载保护,热继电器还可以监测电路中是否存在短路故障。
当发生短路时,热继电器会迅速切断电路,以避免电路过载和设备受损。
3.缺相保护:热继电器可以监测电路中是否存在缺相故障。
当其中一相失去供电时,热继电器会自动切断电路,以避免设备操作不正常。
4.选择性保护:热继电器可实现多级保护,根据电机负载特性进行不同的保护设置,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5.敏感性保护:热继电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电机的负载特性,提供准确且可靠的过载保护。
1.热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热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一个感应电流的装置,通过绕组感应出电流。
当电路中通过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继电器会产生磁场。
2.热元件:热元件是热继电器的核心部件,它由双金属条构成,一端与电流继电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触点相连。
双金属条由两种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制成,并被固定在绝缘支承上。
1.当电流继电器产生磁场时,热元件开始加热。
2.当热元件加热时,双金属条中膨胀系数较大的金属会膨胀,使得双金属条产生弯曲。
3.当双金属条弯曲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推动触点,使得触点断开。
4.当触点断开后,电路断开,电机停止工作。
5.当热元件冷却时,双金属条恢复原状,触点闭合,电路恢复通断。
通过以上工作原理,热继电器实现了对电机或其他设备的过载保护。
当电机负荷超过额定值时,热继电器能够感应出电流并切断电路,以保护设备免受过载损坏。
总结:热继电器是一种用于电机或其他设备过载保护的电气设备,通过检测电流并转化为热量来实现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https://img.taocdn.com/s3/m/f75594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1.png)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热继电器是一种电磁开关,它利用电热元件作为控制装置,根据温度的变化来
控制其开关状态。
本文将会介绍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案例。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控制电路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电热元件和电气触点组。
电热元件
是一个可加热的金属触电棒,它的加热功率升高时,温度也随之升高,当触电棒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将会触发电气触点组的动作,从而实现开关的闭合或断开。
电气触点组通常采用双金属热靴闸作为触点,当电热元件被加热时,热靴闸受
到热胀冷缩作用,从而实现触点的闭合或断开。
热继电器的优点
热继电器具有以下优点:
1.热继电器的温度控制精度高,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2.热继电器可以承受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适用范围广泛。
3.热继电器比其他类型的开关更加安全可靠。
热继电器的应用案例
热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空气调节系统、烤箱、热水器、熨斗、制冷设备、风扇
等领域。
以下是其中一些应用案例:
熨斗
热继电器在熨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加热元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热继
电器会自动控制电路,从而保证熨斗不会过热,从而避免熨斗烧坏衣物。
空气调节系统
在空气调节系统中,热继电器可以控制压缩机的启停,从而达到控制室温度的
目的。
热水器
热继电器可以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热水器的水温。
结论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热元件和电气触点组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承受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适用范围广泛。
热继电器在熨斗、空气调节系统、热水器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热继电器原理
![热继电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358428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8.png)
热继电器原理热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控制元件,它在电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热继电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和应用。
一、热继电器的原理热继电器是一种温度敏感的电气控制元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热膨胀原理。
热继电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热敏元件和电磁铁。
热敏元件通常由两种材料组成,即热敏电阻和热敏电容。
热敏电阻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热敏电容的电容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热敏元件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时,它的电阻或电容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电磁铁是热继电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电磁铁通电时,它会产生磁场,使得热敏元件发生位移。
当热敏元件的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会触发电磁铁的动作,从而使得电路发生变化。
二、热继电器的结构热继电器的结构一般由热敏元件、电磁铁、触点和外壳等部分组成。
其中,热敏元件和电磁铁是热继电器的核心部分,触点则是热继电器的输出部分,外壳则是热继电器的保护部分。
热敏元件通常安装在热敏管或热敏片中,电磁铁则安装在热敏元件的一侧。
触点则由静触点和动触点组成,静触点通常固定在外壳上,而动触点则与电磁铁相连。
三、热继电器的特点热继电器具有以下特点:1. 灵敏度高:热继电器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精确地控制电路的开关。
2. 可靠性高:热继电器采用机械式的结构,不受外界干扰,故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3. 维护方便:热继电器的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和更换。
4. 体积小:热继电器体积小,可以方便地安装在电路板上。
5. 价格低廉:热继电器价格低廉,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领域。
四、热继电器的应用热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领域,主要用于保护电路和控制温度。
以下是热继电器的几种应用场合:1. 电机保护: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电机的过载保护和过热保护。
2. 空调控制: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空调的温度控制和保护。
3. 热水器控制: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热水器的温度控制和保护。
4. 烤箱控制: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烤箱的温度控制和保护。
5. 电路保护:热继电器可以用于电路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0dca8f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a.png)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是用于电动机或其它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的过载保护的保护电器。
那么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呢?今天就来了解下吧。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是什么一、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流入热元件的电流产生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二、热继电器的作用主要用来对异步电动机进行过载保护,他的工作原理是过载电流通过热元热继电器件后,使双金属片加热弯曲去推动动作机构来带动触点动作,从而将电动机控制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断电停车,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鉴于双金属片受热弯曲过程中,热量的传递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热继电器不能用作短路保护,而只能用作过载保护热继电器的过载保护。
符号为FR,电路符号如下图:热继电器电路符号三、热继电器选择方法1、原则上应使热继电器的安秒特性尽可能接近甚至重合电动机的过载特性,或者在电动机的过载特性之下,同时在电动机短时过载和启动的瞬间,热继电器应不受影响(不动作)。
2、当热继电器用于保护长期工作制或间断长期工作制的电动机时,一般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选用。
例如,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可等于0.95~1.05倍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或者取热继电器整定电流的中值等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然后进行调整。
3、当热继电器用于保护反复短时工作制的电动机时,热继电器仅有一定范围的适应性。
如果短时间内操作次数很多,就要选用带速饱和电流互感器的热继电器。
4、对于正反转和通断频繁的特殊工作制电动机,不宜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装置,而应使用埋入电动机绕组的温度继电器或热敏电阻来保护。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6aa5a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c.png)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热继电器是一种热响应型的电器元件,主要由继电器和热控制单元组成。
它通过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并根据预设的温度阈值,控制电气装置的开关动作。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一、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通电后,当周围环境的温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热继电器被激活。
在激活时,热继电器的双金属片簧发生弯曲,使得继电器内部的触点关闭或打开。
这样,热继电器就可以控制电气电路的通断。
二、热继电器的作用1.温度保护热继电器可以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用于监测和保护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
当设备的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热继电器会自动断开电源,以保护设备免受过热损伤。
2.温度控制热继电器可以根据预设的温度阈值,控制加热装置的通断。
例如,当温度过低时,热继电器会通过闭合触点,通电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热继电器会断开触点,停止加热。
3.过载保护热继电器还可以用于过载保护。
当电气设备的负载电流超过额定值时,热继电器会自动断开电源,防止电气设备受到过大的电流冲击而损坏。
4.起动保护热继电器可以用于起动保护。
例如,当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过载、相序错误或相间短路等故障时,热继电器可以及时检测和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动机受到损害。
5.电流控制热继电器可以根据电流大小来控制电气装置的工作状态。
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热继电器会打开触点,切断电源;当电流回到正常范围内时,热继电器会关闭触点,恢复通电。
总之,热继电器通过感知温度变化,利用双金属片簧的热胀冷缩特性,控制电气装置的开关动作。
它可用于温度保护、温度控制、过载保护、起动保护和电流控制等方面,起到保护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作用。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接线方法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接线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1505c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e.png)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接线方法
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金属加热元件而产生热量,进而控制电路开关的电器设备。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当电流通过热继电器的线圈时,线圈产生热量;
2. 线圈的热量传导到热敏元件上,使得热敏元件发生温度变化;
3. 当热敏元件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热敏元件会发生形状变化,从而改变电敏元件与触点之间的接触情况;
4. 改变接触情况后,可以切断或接通电路,实现控制电路的开关。
热继电器的作用是用来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设定值时,热继电器可以自动切断电路,以防止电路过载和设备损坏。
热继电器的接线方法包括:
1. 主电路接线:将电源线的一端连接到热继电器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负载(例如电动机)的输入端;
2. 控制电路接线:将控制线的一端连接到热继电器的控制端,另一端连接到控制开关或传感器等控制装置上。
需要注意的是,接线方法应根据具体的热继电器型号和使用要求,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正确接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继电器原理及介绍一、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1、热继电器的作用和分类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当三相交流电动机出现长期带负荷欠电压下运行、长期过载运行以及长期单相运行等不正常情况时,会导致电动机绕组严重过热乃至烧坏。
为了充分发挥电动机的过载能力,保证电动机的正常启动和运转,而当电动机一旦出现长时间过载时又能自动切断电路,从而出现了能随过载程度而改变动作时间的电器,这就是热继电器。
显然,热继电器在电路中是做三相交流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用。
但须指出的是,由于热继电器中发热元件有热惯性,在电路中不能做瞬时过载保护,更不能做短路保护。
因此,它不同于过电流继电器和熔断器。
按相数来分,热继电器有单相、两相和三相式共三种类型,每种类型按发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又有不同的规格和型号。
三相式热继电器常用于三相交流电动机,做过载保护。
按职能来分,三相式热继电器又有不带断相保护和带断相保护两种类型。
2、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工作原理1)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因为热继电器的触点动作时间与被保护的电动机过载程度有关,所以在分析热继电器工作原理之前,首先要明确电动机在不超过允许温升的条件下,电动机的过载电流与电动机通电时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称为电动机的过载特性。
当电动机运行中出现过载电流时,必将引起绕组发热。
根据热平衡关系,不难得出在允许温升条件下,电动机通电时间与其过载电流的平方成反比的结论。
根据这个结论,可以得出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具有反时限特性,如图l中曲线1所示。
图1: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和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及其配合为了适应电动机的过载特性而又起到过载保护作用,要求热继电器也应具有如同电动机过载特性那样的反时限特性。
为此,在热继电器中必须具有电阻发热元件,利用过载电流通过电阻发热元件产生的热效应使感测元件动作,从而带动触点动作来完成保护作用。
热继电器中通过的过载电流与热继电器触点的动作时间关系,称为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如图1中曲线2所示。
考虑各种误差的影响,电动机的过载特性和继电器的保护特性都不是一条曲线,而是一条带子。
显而易见,误差越大,带子越宽;误差越少,带子越窄。
由图中曲线l可知,电动机出现过载时,工作在曲线1的下方是安全的。
因此,热继电器的保护特性应在电动机过载特性的邻近下方。
这样,如果发生过载,热继电器就会在电动机末达到其允许过载极限之前动作,切断电动机电源,使之免遭损坏。
2)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中产生热效应的发热元件,应串接于电动机电路中,这样,热继电器便能直接反映电动机的过载电流。
热继电器的感测元件,一般采用双金属片。
所谓双金属片,就是将两种线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片以机械辗压方式使之形成一体。
膨胀系数大的称为主动层,膨胀系数小的称为被动层。
双金属片受热后产生线膨胀,由于两层金属的线膨胀系数不同,且两层金属又紧密地贴合在一起,因此,使得双金属片向被动层一侧弯曲,由双金属片弯曲产生的机械力便带动触点动作。
双金属片的受热方式有4种,即直接受热式、间接受热式、复合受热式和电流互感器受热式。
直接受热式是将双金属片当做发热元件,让电流直接通过它;间接受热式的发热元件由电阻丝或带制成,绕在双金属片上且与双金属片绝缘;复合受热式介于上述两种方式之间;电流互感器受热式的发热元件不直接串接于电动机电路,而是接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这种方式多用于电动机电流比较大的场合,以减少通过发热元件的电流。
图2:热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图热元件3串接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中,电动机绕组电流即为流过热元件的电流。
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虽能使双金属片2弯曲,但还不足以使继电器动作;当电动机过载时,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增大,使双金属片弯曲位移增大,经过一定时间后,双金属片弯曲到推动导板4,并通过补偿双金属片5与推杆14将触点9和6分开,触点9和6为热继电器串于接触器线圈回路的常闭触点,断开后使接触器失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电动机的电源以保护电动机。
调节旋钮11是一个偏心轮,它与支撑件12构成一个杠杆,13是一压簧,转动偏心轮,改变它的半径即可改变补偿双金属片5与导板4的接触距离,因而达到调节整定动作电流的目的。
此外,靠调节复位螺钉8来改变常开触点7的位置使热继电器能工作在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两种工作状态。
调试手动复位时,在故障排除后要按下按钮10才能使动触点恢复与静触点6相接触的位置。
3)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三相电动机的一根接线松开或一相熔丝熔断,是造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烧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热继电器所保护的电动机是Y接法,当线路发生一相断电时,另外两相电流便增大很多,由于线电流等于相电流,流过电动机绕组的电流和流过热继电器的电流增加比例相同,因此普通的两相或三相热继电器可以对此作出保护。
如果电动机是△形接法,发生断相时,由于电动机的相电流与线电流不等,流过电动机绕组的电流和流过热继电器的电流增加比例不相同,而热元件又串联在电动机的电源进线中,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即线电流来整定,整定值较大。
当故障线电流达到额定电流时,在电动机绕组内部,电流较大的那一相绕组的故障电流将超过额定相电流,便有过热烧毁的危险。
所以△接法必须采用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
带有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是在普通热继电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差动机构,对三个电流进行比较。
差动式断相保护装置结构原理如图3所示。
热继电器的导板改为差动机构,由上导板1、下导板2及杠杆5组成,它们之间都用转轴连接。
图3 a为通电前机构各部件的位置。
图3 b为正常通电时的位置,此时三相双金属片都受热向左弯曲,但弯曲的挠度不够,所以下导板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继电器不动作。
图3 c是三相同时过载时的情况,三相双金属片同时向左弯曲,推动下导板2向左移动,通过杠杆5使常闭触点立即引计。
图3d是C相断线的情况,这时C相双金属片逐渐冷却降温,端部向右移动,推动上导板1向右移。
而另外两相双金属片温度上升,端部向左弯曲,推动下导板2继续向左移动。
由于上、下导板一左一右移动,产生了差动作用,通过杠杆的放大作用,使常闭触点打开。
由于差动作用,使热继电器在断相故障时加速动作,保护电动机。
图3:热继电器差动式断相保护机构动作原理图1上导板;2下导板;3双金属片;4常闭接点;5杠杆二、热继电器的选型及整定原则热继电器主要用于保护电动机的过载,为了保证电动机能够得到既必要又充分的过载保护,就必须全面了解电动机的性能,并给其配以合适的热继电器,进行必要的整定。
一般涉及到电动机的情况有工作环境、起动电流、负载性质、工作制、允许的过载能力等。
原则上应使热继电器的安秒特性尽可能接近甚至重合电动机的过载特性,或者在电动机的过载特性之下,同时在电动机短时过载和起动的瞬间,热继电器应不受影响(不动作)。
热继电器的正确选用.与电动机的工作制有密切关系。
当热继电器用以保护长期工作制或间断长期工作制的电动机时,一般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选用。
例如,热继电器的整定值可等于0.95—1.05倍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或者取热继电器整定电流的中值等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然后进行调整。
当热继电器用以保护反复短时工作制的电动机时,热继电器仅有一定范围的适应性。
如果每小时操作次数很多,就要选用带速饱和电流互感器的热继电器。
对于正反转相通断频繁的特殊工作制电动机,不宜采用热继电器作为过载保护装置,而应使用埋入电动机绕组的温度继电器或热敏电阻来保护。
具体原则如下:1.热继电器类型选择:热继电器从结构型式上可分为两极式和三极式。
三极式中又分为带断相保护和不带断相保护,主要应根据被保护电动机的定子接线情况选择。
当电动机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法时,必须采用三极式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原因详见本文一、2之3));对于星形接法的电动机,一般采用不带断相保护的热继电器。
由于一般电动机采用星形接法时都不带中线,热继电器用两极式或三极式都可以。
但若电动机定于绕组采用带中线的星形接法时,热继电器一定要选用三极式。
另外,一般轻载起动、长期工作的电动机或间断长期工作的电动机,宜选择二相结构的热继电器;当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均衡性较差、工作环境恶劣或较少有人看管时,可选用三相结构的热继电器。
2.热继电器额定电流的选择:1)保证电动机正常运行及起动:在正常起动的起动电流和起动时间、非频繁起动的场合,必须保证电动机的起动不致使热继电器误动。
当电动机起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6倍、起动时间不超过6s、很少连续起动的条件下,一般可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选择热继电器。
(实际中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可略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2)考虑保护对象--电动机的特性:电动机的型号、规格和特性电动机的绝缘材料等级有A级、E级、B级等,它们的允许温升各不相同,因而其承受过载的能力也不相同。
在选择热继电器时是应引起注意的。
另外,开启式电动机散热比较容易,而封闭式电动机散热就困难得多,稍有过载,其温升就可能超过限值。
虽然热继电器的选择从原则上讲是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来考虑,但对于过载能力较差的电动机,它所配的热继电器(或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就应适当小些。
在这种场合,也可以取热继电器(或热元件)的额定电流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60%-80%。
3)考虑负载因素:如负载性质不允许停车、即便过载会使电动机寿命缩短,也不应让电动机冒然脱扣,以免生产遭受比电动机价格高许多倍的巨大损失。
这时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可选择较大值(当然此工况下电动机的选择一般也会有较强的过载能力)。
这种场合最好采用由热继电器和其它保护电器有机地组合起来的保护措施,只有在发生非常危险的过载时方考虑脱扣。
总之,这不是一个教条的公式,应综合考虑。
3.热元件整定电流选择:根据热继电器型号和热元件额定电流,即可查出热元件整定电流的调节范围。
通常将热继电器的整定电流调整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对过载能力差的电动机,可将热元件整定值调整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0.6-0.8倍;当电动机起动时间较长、拖动冲击负载或不允许停车时,可将热元件整定电流调节到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1-1.15倍。
4.热继电器应具有既可靠又合理的保护特性,具体而言应具有一条与电动机容许过载特性相似的反时限特性,且应在电动机容许过载特性之下,而且应有较高的精确度,以保证保护动作的可靠性。
5其它注意事项:1)操作频率:当电动机的操作频率超过热继电器的操作频率时,如电动机的反接制动、可逆运转和密接通断,热继电器就不能提供保护。
这时可考虑选用半导体温度继电器进行保护。
2)对于工作时间较短、间歇时间较长的电动机(例如摇臂钻床的摇臂升降电动机等),以及虽然长期工作但过载的可能性很小的电动机(例如排风机等),可以不设过载保护。
3)对点动、重载起动,连续正反转及反接制动等运行的电动机,一般不宜用热继电器。
4)应当具有一定的温度补偿:由于周围介质温度的变化,在相同的过载电流下,热继电器的动作将产生误差,为消除这种误差,应当设置温度补偿措施;5)一般情况下,应遵循热继电器保护动作后即使热继电器自动复位,被保护的电动机都不应自动再起动的原则,否则应将热继电器设定为手动复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