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贮藏期病害及常用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综防技术

面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提高防治效果和管理水平。
03
推进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未来柑桔贮藏期病害防治的重要方向,应积极推广应用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保障柑桔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
06
参考文献
Chapter
参考文献
01
徐海荣. 柑桔贮藏期病害及其防 治方法[J]. 浙江柑桔, 1999, 16(4): 20-22.
接触传播
病原菌也可以通过柑桔果实之间或果实与容器之间的接触传播。在贮 藏过程中,如果果实表面有伤口或裂口,病原菌会更容易侵入。
柑桔品种与栽培管理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品种抗病性
不同柑桔品种对病原菌的抗病性有差异。一般来说 ,甜橙、柚类等品种对某些病害的抗性较强,而宽 皮柑桔品种如温州蜜柑等对某些病害的抗性较弱。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措施对柑桔贮藏期病害的发生也有影响。 例如,树体营养状况不良、施肥不当、灌溉水质不 洁等都可能导致树体抗病能力下降,增加病害的发 生几率。此外,采收和贮藏过程中操作不当也容易 引起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03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综防技术措 施
Chapter
农业防治措施
01
02
03
品种选择
02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原因与 传播途径
Chapter
病原菌的种类与特点
青霉病菌
青霉菌是柑桔贮藏期最常见的病 原菌之一,能引起柑桔果实腐烂 。青霉菌的孢子在空气中广泛分
布,可通过气流传播。
曲霉病菌
曲霉菌也能引起柑桔果实腐烂, 其孢子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曲霉 菌在贮藏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
对柑桔果实造成危害。
生理性病害主要包括柑桔水肿病、桔子落果等,主要由环境条件如温度 、湿度、气体成分等不适宜引起。
柑橘采后储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柑橘采后储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我国柑橘产能大幅度提升,相应带来了采后处理技术能力滞后问题,本文就目前柑橘产业的柑橘果实采后储藏保鲜技术进行了搜集调查,为柑橘采后储藏保鲜技术推广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柑橘;储藏保鲜;果实1 我国是柑橘的原产地和生产大国,柑橘种植面积居世界第1位2007年全国柑橘栽培面积达2912.1万亩,总产量2058.3万吨,2008年增加到2331.3万吨。
无论在栽培总面积上,还是在总产量上,中国已经超过巴西成为世界柑橘第一生产大国。
我国柑橘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柑橘自从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流通体制改革以来,已经成为我国南方主产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特别是品种成熟期集中,基本上在9月~12月期间成熟,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储藏设施和技术不匹配,导致卖果难的问题出现。
根据国外的经验,需要储藏果品年产量的30%~40%调节市场,否则会造成低价销售或果品腐烂,减少果农收入。
据报道,发达国家有10%~30%的新鲜果品损失于采后的腐烂,在缺乏贮运冷藏设备的发展中国家,其腐烂损失率高达40%~50%。
随着人们对柑橘果品采后处理的重视,更加显现出我国无公害储藏保鲜柑橘在柑橘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态势。
2 影响柑橘储藏的主要因素2.1 储藏温度柑橘果实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果实的呼吸强度越小,呼吸消耗越少,果实越耐储藏。
因此在储藏期维持适当的低温,可延长储藏期。
但温度过低易发生水肿病。
温度过高也不利于储藏,当温度达到18~26℃时,有利于青绿霉菌繁殖和传染。
柑橘果实储藏的适宜温度,与不同的原产地环境、品种以及栽培条件、采收程度和储藏期的长短有关。
贵州柑橘研究所杨再英等(2000年)的试验表明,纽荷尔脐橙在年均温19.16℃的罗甸试点表现的耐贮性好于年均温16.12℃的大柱试点。
据美国农业部(Lutz&Harderburg,1977)推荐,橙类在温度 3.5~9℃,能储藏8~12周。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

保障食品安全
柑桔作为食品,其安全性 至关重要。通过综合防病 技术可以减少病原菌的污 染,保障食品安全。
02
采收与运输过程中的防病措施
采收时间与方式选择
采收时间
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采收,避免雨 天或湿度过高的天气,以减少病 害的发生。
采收方式
采用专业工具进行采摘,避免损 伤果皮和果实内部组织,减少病 菌入侵的机会。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柑桔贮藏病害概述 • 采收与运输过程中的防病措施 • 贮藏环境调控技术 • 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应用 •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 总结与建议
01
柑桔贮藏病害概述
常见柑桔贮藏病害类型
青霉病
病原为青霉菌,导致柑 桔果实腐烂,表面长出
青色霉层。
绿霉病
病原为绿色霉菌,导致 柑桔果实腐烂,表面长
06
总结与建议
本次研究主要成果总结回顾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本次研究通过对柑桔贮藏过程中的病害发生原因、病原菌种类及侵染规律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病技术措 施,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柑桔贮藏病害的种类与发生规律
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明确了柑桔贮藏过程中主要病害的种类及发生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及挑战
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现状
目前,生物防治技术在柑桔贮藏综合防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利用拮抗菌、昆虫天敌等控制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
生物防治技术面临的挑战
生物防治技术的效果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有时效果不够稳定;同时,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
柑橘果实的存储性与抗性研究

柑橘果实的存储性与抗性研究柑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由于柑橘具有碱性的果汁,高酸度和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它们被广泛用于饮食和药物制剂。
然而,柑橘果实的存储性和抗性一直是困扰柑橘生产者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对柑橘果实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柑橘果实的存储性和抗性对于保持柑橘果实的高品质和增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柑橘果实的存储性研究主要关注果实的新鲜度和果汁的质量。
新鲜度是指果实在存储过程中的保持状态,包括果实的外观、口感和营养品质等方面。
柑橘果实的存储性是由果皮的特性、果实成熟度和存储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果皮的特性对柑橘果实的存储性有着重要影响,具有较厚的果皮的柑橘品种,在存储过程中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抗性和较长的保鲜期。
此外,果实成熟度也是影响柑橘果实存储性的关键因素。
过早或过晚收获的柑橘果实在存储过程中容易出现果实软化、颜色变化和营养品质下降等问题。
因此,精确地确定柑橘果实的成熟度是保证果实存储性的关键之一。
最后,存储方式也对柑橘果实的存储性有着重要影响。
适宜的储藏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可以延长柑橘果实的保鲜期和抗性。
除了存储性,柑橘果实的抗性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柑橘果实的抗性是指果实抵御各种生物、化学或物理性因素侵害的能力。
果实抗性的研究对于减少柑橘果实在生产、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柑橘果实的抗性研究主要包括对果实病害、酸性、高温和低温等因素的抗性研究。
柑橘果实常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腐烂病和铝锈病等。
研究表明,柑橘果实对不同病原体的抗性差异很大,有些品种对某种病害表现出较高的抗性,而有些品种则易感染。
柑橘果实的抗性还与果实内部pH值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有关。
较低的果实pH值和较高的抗氧化物质含量可以增加柑橘果实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此外,柑橘果实对高温和低温的抗性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高温可以引起柑橘果实的软化和褪色,而低温则容易导致果实冷害和冷冻伤害。
因此,研究柑橘果实对高温和低温的抗性,可以为柑橘果实的储藏和运输提供科学依据。
柑橘果实的贮藏病害与控制措施

柑橘果实的贮藏病害与控制措施柑橘是世界上广泛栽培的水果之一,它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然而,在柑橘果实的贮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病害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柑橘的质量和销售,还造成了经济损失。
因此,控制柑橘果实的贮藏病害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柑橘果实贮藏病害。
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腐烂、霉变、变软等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病害是褐斑病和灰霉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特征是果实表面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逐渐扩大并变黑。
此外,果肉也会变软甚至腐烂。
褐斑病主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生。
灰霉病是由灰霉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其特征是果实表面出现灰色霉斑,有时还会有黄绿色或橙黄色的孢子凝块。
果肉也会变软并出现腐烂。
灰霉病主要在高湿度条件下发生,并且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病害。
针对柑橘果实贮藏病害的控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预防病害的发生:预防胜于治疗。
在收获之前,我们可以进行果实的预防性喷洒,使用防霉剂和杀菌剂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另外,及时清理果园中的枯萎枝条和落叶,减少真菌和病菌的存活和传播。
2. 适宜的贮藏温度和湿度:柑橘果实的贮藏温度和湿度对于病害的控制非常重要。
通常来说,柑橘果实的贮藏温度应在4-7摄氏度之间,湿度控制在85%-95%之间。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3. 贮藏期间的定期检查和管理:在柑橘果实的贮藏期间,我们应定期检查果实的质量,并及时处理有问题的果实。
对于有病害斑点的果实,可以将其剔除或进行单独处理,以防病害的扩散。
4. 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包装材料,以保持柑橘果实的质量和新鲜度。
同时,避免使用过大或过小的包装容器,以免果实受压或挤压造成病害。
5. 加强消毒措施:在果实贮藏设施中,进行定期的消毒工作,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真菌和病菌。
可以使用漂白粉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对果实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柑橘果实的贮藏病害是影响柑橘质量和销售的重要因素。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

果实的翻堆与销售
总结词
定期翻堆,保证品质,合理定价。
VS
详细描述
在柑桔贮藏期间,应定期对果实进行翻堆 ,以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果实因缺氧而变 质。同时,在销售时,应保证果实的品质 和新鲜度,并根据市场行情合理定价。对 于有破损或变质的果实,应及时进行处理 和销毁,以避免病害传播。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
05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
06
技术的效益评估与
推广应用
效益评估
提高柑桔品质
01
采用综合防病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柑桔的品质和口感
,延长保鲜期,减少腐烂损失。
降低病害发生率
02 通过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柑桔病害的发
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
提高柑桔市场竞争力
03
高品质的柑桔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和更广泛的市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
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提高柑桔产业的社会效益,如提高食 品安全水平、改善农村环境等。
经济效益
采用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可以提高柑桔的经济效益,如增 加农民收入、降低生产成本等。
THANKS.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柑桔贮藏期病害概述 •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方法 • 柑桔贮藏期的环境调控 • 柑桔贮藏期的管理措施 •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监测与预警 •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的效益评估与推
广应用
柑桔贮藏期病害概
01
述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种类与分布
柑桔青霉病
监测与预警
病害的监测方法
定期检查
在柑桔贮藏期间,定期对柑桔进行检查,包括果皮、果肉等,以 及是否有病变症状,如腐烂、霉变等。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综防技术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综防技术柑桔采后贮藏期间易受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常常给广大桔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从分析柑桔贮藏期的主要病害及其发生规律入手,提出柑桔贮藏期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指导广大桔农切实做好柑桔采后的防腐保鲜工作。
一、柑桔贮藏期主要病害染性病害1、青绿霉病青、绿霉病的发病过程和症状很相似,发病初期呈水渍状,病斑淡褐色软腐,略凹陷皱缩,病部先长出白色的菌丝层,很快就转为青色或绿色霉素层。
青色粉状霉层为青霉病,出现绿色粉状霉层即为绿霉病。
雨后,重雾或露水未干时采收的果实,果面湿度大,果皮水分较多,又易擦伤,发病较严重。
2、蒂腐病蒂腐病又穿心病,是柑桔贮藏后期出现的主要病害。
其特征为环绕蒂部出现水渍状,开始呈淡褐色,后逐渐变成深褐色,称褐色蒂腐病,病斑呈暗紫褐色,又称黑色蒂腐病。
贮藏期间温度高、湿度大,会加得蒂腐病的发生。
3、炭疽病天气干燥时病斑呈黄褐色,病部呈有规律凹陷,只限于果皮而不侵害果肉称硬腐型炭疽病。
在环境适宜时,病斑发展迅速,发病初期果色变淡,随后渐成微红圈,再发展是稍凹陷,严重时病斑很快布满整个果皮而引起腐烂称软腐型炭疽病。
贮藏期间发生炭疽病,主要是柑桔采摘之前就有病菌侵染。
4、黑腐病黑腐病在柑桔果实上有两种症状类型,一种是果皮先发病,外表症关明显,病菌从果皮侵入果肉引起果肉腐烂。
其症状发病初期在果皮上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扩大后病斑果皮稍凹陷长出灰色菌丝,很快转达变成墨绿色的霉层,果皮腐烂变黑。
前者发病是由于果皮受伤后,病菌从损伤处侵入而引起发病。
后者发病是由于病菌在果实生长期从伤口侵入引起。
生理性病害1、水肿病发病初期,果皮无光泽,颜色变淡,用手按稍觉软绵,风味稍有异味。
随着病情的发展,果皮颜色更为淡白,局部果皮出现不规、半透果水渍状,食之有煤油味。
病情严重后,整个果实为半透明水渍状、松软、易剥皮,有很浓的酒精气味。
如继续贮藏,被其他致病菌侵染而腐烂。
水肿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它的发病与库房内温度低有关,库房密封勇气不好,使库内CO2浓度增高和产生乙烯气体,致使果实内醇和醛积累过多而发病加重;其次与品种有关,甜橙发病少,蕉柑次之,?柑、红桔发病较多。
柑橘储藏研究报告

柑橘储藏研究报告1. 引言柑橘是一类广泛种植且受欢迎的水果,其香甜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在食品市场上备受青睐。
然而,柑橘在储藏过程中容易受到腐烂、质量下降以及营养流失等问题的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柑橘在采摘后的保存质量,储藏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柑橘储藏技术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为柑橘的储存和保鲜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2. 柑橘储藏技术综述2.1 低温储藏技术低温储藏是目前最常用的柑橘储藏技术之一。
通过将柑橘存放在低于室温的温度下,可以延缓其呼吸作用和腐烂速度,从而延长储存期。
常见的低温储藏方法包括冷库储藏和冷藏车储藏。
然而,低温储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冷冻伤、水分流失和品质下降等。
2.2 控制大气储藏技术控制大气储藏技术是近年来较为新颖且有效的柑橘储藏方法之一。
通过调节储藏环境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乙烯浓度,可以延缓柑橘的呼吸作用和腐烂速度,从而延长其储存期。
常见的控制大气储藏方法包括氮气封闭储藏和包装薄膜储藏。
然而,控制大气储藏技术对储藏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操作复杂。
2.3 化学处理储藏技术化学处理储藏技术是通过向柑橘表面喷洒一定浓度的化学物质,如保鲜剂和抑制剂,来延缓柑橘的腐烂速度和质量下降。
常见的化学处理储藏技术包括蜡涂覆和硫代硫酸钙处理。
但是,化学处理储藏技术存在一些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改进。
3. 柑橘储藏技术分析3.1 优点分析•低温储藏技术具有成本相对较低、操作简单的优点,适用于中小规模的柑橘储藏。
•控制大气储藏技术可以减缓柑橘的呼吸作用和腐烂速度,从而延长储存期,对高品质柑橘的储藏效果较好。
•化学处理储藏技术能够在短期内有效地延缓柑橘的腐烂速度,适用于保鲜需求较高的市场。
3.2 不足之处•低温储藏技术可能导致柑橘的冷冻伤和味道变淡。
•控制大气储藏技术对储藏环境和设备的要求较高,使用成本较高。
•化学处理储藏技术存在质量安全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改进。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

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柑桔作为一种广泛种植的果树品种,其栽培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栽培分布。
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果,柑桔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因此也需要有很好的贮藏技术来保证其品质和保质期。
本文就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进行探讨,以下是文中具体阐述。
一、柑桔贮藏时的病害柑桔在贮藏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病害是热带和亚热带的灰霉病。
该病一般在贮存的最初几天就能出现,主要表现为柑桔表面出现棕黑色腐烂斑点,病斑会渐渐扩大并逐渐变黑,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柑桔腐烂变质。
此外,柑桔还容易受到青枯病、炭疽病和隔膜腐烂等病害的影响。
二、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1. 清洗消毒:在柑桔贮藏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一般采用3-5%的过氧化氢浸泡5-10分钟,同时留意是否完整清洗柑桔表面污物。
2. 湿度控制:柑桔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是在贮藏过程中却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
一般情况下,柑桔贮藏室内的湿度控制在85%左右最为适宜。
3. 温度控制:柑桔对温度敏感性很强,贮存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
在贮藏室内保持在10-14℃左右,在该温度下贮存周期长、病害发生率较小。
同时要注意,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引起品质的下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水解、冻烂等现象。
4. 透气性控制:由于柑桔含有丰富的水分,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需要注意通风、避免潮气,避免果实呼吸不畅。
贮藏室内的风量应该控制在每小时50-70m³以内。
5. 抗病原微生物处理:经过上述措施后,还要加大含有抗菌物质的气体的浓度,例如:二氧化硫、乙腈和氯化硫酰等。
以此来杀灭柑桔表面的病原微生物,降低其病害发生率。
三、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的优点采用柑桔贮藏综合防病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柑桔的保质期和贮存环境的卫生程度,并且还可以节约资源,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冷库等设备的不适当运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based on AI.。
柑桔贮藏期病害及防治和治疗

05
柑桔贮藏期病害防治与治疗注 意事项
防治与治疗时机选择
及时发现
定期检查柑桔贮藏情况,及时发现病害症状。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病害,应尽早采取防治和治疗措施。
预防为主
在病害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病害的发生。
防治与治疗方法选择
1 2
物理方法
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抑制病原菌的 生长和繁殖。
化学方法
03
柑桔贮藏期病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柑桔贮藏期病害具有较强 抗性的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修剪等,增强 树势,提高柑桔的抗病能力。
清洁果园
及时清理果园内的落叶、落果和 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物理防治措施
采前处理
对采收的柑桔进行清洗、消毒, 去除表面的病原菌,减少病害的
褐色蒂腐病
症状识别
褐色蒂腐病主要危害柑桔的果蒂和果 肉,病果初呈淡褐色水渍状,后逐渐 变为褐色或深褐色,并逐渐腐烂。果 蒂上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 ,病健部分界明显。
诊断要点
褐色蒂腐病通常在贮藏期间发病,病 斑多从果蒂部开始,呈水渍状,后逐 渐扩大。病斑颜色深褐色或暗褐色, 果蒂易脱落,果肉腐烂有臭味。
涂白树干
在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处理,可有效地防止病原菌 从树干侵入,减轻病害的发生。
04
柑桔贮藏期病害治疗技术
药物治疗技术
化学药剂
使用化学药剂如杀菌剂、杀虫剂 等对柑桔进行表面处理,以杀死 病原菌和害虫,防止病害扩散。
生物农药
利用生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如微 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具有 环保、高效、低毒等优点。
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柑橘类水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由于其生理特性和贮藏环境的限制,柑橘类水果在贮藏和保鲜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因此,开展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对于延长其货架期、减少经济损失、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首先介绍了柑橘类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了柑橘类水果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如失水、腐烂、色泽变化等。
随后,文章从物理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和生物保鲜技术三个方面,详细综述了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物理保鲜技术方面,文章重点介绍了温度调控、气调贮藏和辐射处理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在化学保鲜技术方面,文章重点关注了保鲜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在生物保鲜技术方面,文章对微生物拮抗剂、天然保鲜剂和基因工程技术在柑橘类水果保鲜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文章对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加强跨学科合作、研发新型保鲜技术、优化贮藏条件等建议,以期推动柑橘类水果贮藏保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柑橘类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柑橘类水果的贮藏保鲜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化学保鲜、物理保鲜以及生物保鲜等。
低温贮藏是最常见且有效的柑橘保鲜方法之一。
通过降低贮藏环境的温度,可以有效延缓柑橘果实的呼吸作用,从而减缓果实的腐败和变质。
一般来说,柑橘类水果的适宜贮藏温度为0-10℃,既能保持果实的品质和风味,又能延长其货架期。
气调贮藏则是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以达到保鲜的目的。
常见的气调贮藏方式有MA(Modified Atmosphere,改性气氛)贮藏和CA(Controlled Atmosphere,控制气氛)贮藏。
柑橘

柑橘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钟玉柑橘是我国主要水果之一,柑橘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烂果现象十分普遍,轻者腐烂率为10%-20%,重者达30%-40%,有的甚至高达60%-70%,这给果农造成极大地经济损失。
贮藏保鲜是柑橘产业化生产中减少损失、保值、增值的技术措施。
以下主要从柑橘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介绍。
1、柑橘采后生理1.1柑橘采后呼吸代谢呼吸作用与果实的品质变化、贮藏寿命及生理病害息息相关。
探讨果实呼吸代谢与果实贮藏中品质变化和衰老的关系,研究生理生化特征性指标的变化规律,都是关于柑橘采后生理重要的研究课题。
柑橘贮藏,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以及采取其他一切可能的技术措施,以期将果实的呼吸作用降低在最低且无害的水平,延长果实的保鲜保质时间。
贮藏条件中,贮藏温度对呼吸代谢影响最为明显。
试验证实,呼吸作用最活跃的部位在果皮[1]。
柑橘作为非跃变型果实,其成熟衰老时的呼吸作用一直缓慢减弱。
柳建良等人[2]研究发现,贡柑在低温和冰温条件下贮藏时会诱发呼吸高峰的出现,且均伴有乙烯释放量的增加;陈华等人[3]研究发现,间歇升温可以刺激柑橘呼吸强度的升高,同时,间歇升温也消耗了较多的呼吸底物,其在柑橘果实贮藏中的利弊还应根据实践中的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1.2 柑橘采后水分代谢水分是影响果实新鲜度、脆度和口感的关键因子,但果实采后水分容易散失。
降低柑橘水分散失和失质量率,防止果实萎蔫及风味异变,是柑橘贮藏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现已证明水分主要是通过果皮散发到体外[4]。
单果包装、打蜡、涂膜等处理技术在控制水分散失方面效果显著。
柑橘枯水是柑橘采后主要生理病害,枯水的果肉变干、变硬、变淡。
张迎君等人[5]认为柑橘果实枯水是果肉组织的糖、酸营养物质的消耗,贮藏中果皮组织第二次生长争夺果肉组织的营养物质,使果肉组织衰老而出现枯水。
还有人认为提高果皮组织中的POD 活性可减少果实枯水[6]。
柑橘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2023年第21期食品科学柑橘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何欢1章露露1邓争慧1龙骏1郑爱芳1,2*(1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安庆246133;2水生生物保护与水生态修复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安庆246133)摘要柑橘采后储存和运输方法不当容易失水、干瘪,受到真菌侵染而腐烂,严重影响果品的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柑橘采后保鲜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及联合处理法。
物理法成本较高;化学法存在危害人体健康及污染环境等问题;生物法高效无污染,其中采用拮抗菌处理是研究热点,但目前还存在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采用单一保鲜技术往往存在不足,不能同时满足防腐、保质、延长货架期的需求,因而联合处理法将成为未来柑橘保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柑橘;采后保鲜;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中图分类号TS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21-0182-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21.04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Research Progress on Postharvest Preservation Techniques of CitrusHE Huan1ZHANG Lulu1DENG Zhenghui1LONG Jun1ZHENG Aifang1,2*(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Anqing Normal University,Anqing Anhui246133;2Anhui Universit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Aquatic B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Water EcologicalRestoration,Anqing Anhui246133)Abstract Imprope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s after citrus harvest can easily cause dehydration,drying, and rotting due to fungal infection,serious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fruit and causing huge economic losse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ethods used for postharvest preservation of citrus in recent years,mainly including physical, chemical,biological,and combined treatment methods.The cost of physical methods were relatively high.The chemical methods posed risks to human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The biological methods were efficient and pollution-free,and the use of antagonistic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was a research hotspot.However,there we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stable treatment effects.A singl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often had shortcomings and couldn't meet the needs of both anticorrosion,quality assurance and extending shelf life.Therefore,the combined treatment methods will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itrus preservation in the future.Keywords citrus;postharvest preservation;physical method;chemical method;biological method柑橘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全球产量第一、鲜食用量第一的水果,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农产品。
柑桔贮藏怎么防病害了解柑桔贮藏的防病技术

适宜的贮藏环境条件
01
温度
保持低温可以降低柑桔病害的发生率。通常建议的贮藏温度为1-8℃
,以防止霉菌生长和果实腐烂。
02 03
湿度
湿度也是柑桔贮藏防病害的关键因素。高湿度可以保持果实的水分, 但同时也利于霉菌生长。因此,建议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之 间,以抑制霉菌生长。
气体成分
调节气体成分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例如,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可以抑制霉菌和细菌的生长。
消毒措施
在采收前一周,应对柑桔园进行全面消毒,可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药 剂进行喷洒。
合理施肥与植物保护
施肥管理
在柑桔生长过程中,应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合氮、磷பைடு நூலகம்钾等化学肥 料,以满足柑桔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植物保护
及时防治柑桔树上的病虫害,如疮痂病、树脂病等,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相结合的方法。
生物拮抗剂
利用某些微生物对病原菌 的拮抗作用,减少病原菌 的数量和危害。
04
柑桔贮藏期间的病害防治技术
柑桔青霉病和绿霉病的防治
青霉病防治
严格控制贮藏室温度和湿度,避免果实受伤,及时进行通风换气。
绿霉病防治
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降低果园湿度,避免果实受伤。在采收、贮藏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果实受到机械 伤害和昆虫咬伤。
柑桔贮藏病害的种类
柑桔毛霉病
柑桔棒孢霉褐斑病
柑桔根霉病
柑桔交链孢果腐病
柑桔树脂病
柑桔贮藏病害的症状和影响
柑桔果实出现水渍状软斑,随后变 软,果汁变酸,后期果皮上出现黑 色或灰色霉层;
严重影响果实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 全性;
果实腐烂,产生酸臭味,影响果实 的品质和产量;
柑桔贮藏期病害及防治

THANKS
感谢观看
症状识别
柑桔疫病是一种严重的贮藏期病害,病斑呈黑色或深褐色,不规则形,有同心圆 状纹理,表面光滑,边缘清晰。病斑可以扩展到整个果实表面,并导致果实软化 、腐烂。
发生原因
柑桔疫病由真菌引起,病菌在病果、土壤和水中越冬,通过水流和昆虫传播,在 高温高湿条件下侵染果实。
03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如多 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防治效果的评估
01
病情指数
通过调查柑桔的病情指数,评估防治效果。病情指数越低,防治效果
越好。
02
发病率
比较防治前后的发病率,以评估防治效果。发病率越低,防治效果越
好。
03
农药残留
检测农药残留量,以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
实际应用中的困难与解决方案
合理使用农药
02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控制使用浓度、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联合用药
03
针对多种病害同时发生的情况,可选用不同种类的杀菌剂联合
使用。
生物防治方法
利用拮抗微生物
利用对柑桔贮藏期病害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酵母菌、霉菌等,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 繁殖。
微生物农药
使用微生物源农药,如农用抗生素,对柑桔贮藏期病害进行防治。
02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果园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会相 互作用,使病害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
03
柑桔贮藏期病害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果实之间的接触、空气流通、水分的传播 等,这些途径使得病害很容易在贮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扩散和传播。
防治病害的重要性
防治柑桔贮藏期病害对于保障食品质 量和安全、保护消费者健康以及维护 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柑橘贮藏保鲜实践报告

柑橘贮藏保鲜实践报告
实践目的: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研究柑橘的贮藏保鲜方法,探索出最佳的贮藏条件,延长柑橘的保鲜期,提高柑橘的商品价值。
实践步骤:
1. 选取新鲜的柑橘作为实验样品,并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个柑橘。
2. 将第一组柑橘存放在常温环境下,作为对照组。
3. 将第二组柑橘存放在低温环境下,即4℃的冷藏室中。
4. 每天观察柑橘的外观变化,记录柑橘的保鲜程度。
5. 在实验进行5天后,对比两组柑橘的变化情况,分析贮藏条件对柑橘保鲜的影响。
实践结果:
观察5天后,常温存放的柑橘明显出现外皮干燥、失水现象,并有部分柑橘开始腐烂变质。
而冷藏存放的柑橘的外皮依然光滑,没有出现明显的失水情况,个别柑橘展示了更长时间的保鲜效果。
对照组柑橘的保鲜期仅为3天,而冷藏组柑橘的保鲜期则延长至7天。
实践总结:
通过本次实践,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柑橘的贮藏保鲜期可以通过低温贮藏来延长,4℃的冷藏环境有助于减缓柑橘的新陈代谢,延缓其变质速度。
2. 温度对柑橘的保鲜效果有显著影响,常温下柑橘容易失水干燥,加速变质过程。
3. 通过冷藏贮藏可以有效防止柑橘腐烂,延长商品保鲜期限。
4. 在商业环境下,使用冷藏设备对柑橘进行储存是保持商品质量的有效方法。
实践启示:
这次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贮藏保鲜柑橘的基础指导和启示,以后在柑橘的储存和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低温环境的应用,使其保持新鲜度和风味。
此外,在实践中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湿度、包装和保鲜膜等,以进一步提高柑橘的保鲜效果。
新型保鲜剂对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的的防治效果

新型保鲜剂对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的的防治效果赣南脐橙是中国重要的柑橘品种之一,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导致脐橙的损失。
为了延长脐橙的贮藏期和保持品质,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型保鲜剂对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本文将对新型保鲜剂在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防治效果。
赣南脐橙的贮藏期病害主要包括炭疽病、青黑霉病、青霉病等。
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或熏蒸,然而这些方法存在副作用,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其中包括使用新型保鲜剂。
新型保鲜剂是指那些采取现代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手段,通过改变植物的生理代谢或改善果实表面环境来降低病害的发生。
这些保鲜剂不仅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还能够提高脐橙的抗病能力。
研究表明,新型保鲜剂主要通过改变果实内外部环境,降低病原菌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从而起到防治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的效果。
一些新型保鲜剂可以增加果实表面的抗病物质含量,提高果实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一些新型保鲜剂还可以调节果实的呼吸和蒸腾作用,促进果实的营养物质代谢,从而降低病原菌的生长速度。
新型保鲜剂对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效果还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保鲜剂的浓度、施用时间和方法等。
研究表明,适宜的浓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鲜剂的防治效果,而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降低保鲜剂的效果。
保鲜剂的施用时间也很重要,应在果实采收后立即施用,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病害的发生。
施用方法主要包括浸泡、喷洒和涂抹等,不同的施用方法对于不同的病害有不同的效果。
新型保鲜剂对赣南脐橙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是积极的。
它不仅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延长脐橙的贮藏期,还可以提高脐橙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对于新型保鲜剂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究其机制和应用效果。
为了更好地实现保鲜剂的防治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保鲜剂的适宜浓度和施用方法。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够为赣南脐橙的贮藏和运输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川柑橘果实贮藏期主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有 两大类 : ~类是侵 染性病 害 , 由真菌 引起 , 见的 有青 霉病 、 常 绿霉 病 、 腐 蒂 病、 黑腐病 、 炭疽 病 、 疫菌腐 褐病 等 ; 另
一
腐病。源于果树生长期 的树 脂病 , 其病 色小粒点( 病菌分子孢子盘 )病部仅限 ,
类是 生理性病 害 ,因生 理失调 引起
二 、 桔 果 实贮 藏 期 间病 害 的 综 合 柑
防 治 技 术
现
心柱腐烂 , 故俗称 “ 穿心烂 ” 。该病有 褐 型 。 在比较干燥条件下发生 , 病斑褐色 ,
柑 橘果实贮 藏期间 常发生 的病害 色蒂腐病和黑色蒂 腐病 两种 : ①褐色蒂 原相同。 病斑初 期呈黄褐色 , 近圆形 , 革 质, 后期呈橄榄色 。由于病菌在瓤瓣间
光泽 , 期 呈暗紫褐 色 , 胞破 裂常溢 后 细 粘 附于 中心 柱 上 。 3疫 菌褐 腐病 . 此病 在 田间 和 贮 藏
的, 常见的有干疤病 、 枯水病等。 在四川 柑橘产区 发生普遍且 为害严 重的 是青
霉病 、 绿霉病 , 次是蒂腐病 、 腐病 、 其 适合时 ,使 已带菌 的果实 发展 更快 , 而 健康果也相继 发病 。因此 , 加强 田间果 实的防冶十分重要 。 如褐色蒂 腐病来 自 果园中的树脂病 ,采果后在贮藏期间 ,
由于 高温 高湿 , 促使 附 着 在 果 蒂 上 的病
期 间均能 发生 。病菌 自伤 口侵 入 , 有时
规则 , 也不明显 。 ④病菌的粘性 : 青霉病
对 包 果纸 及其 它 接 触 物 无 粘 着 力 ; 霉 绿
闻 自落花后侵 入幼果 , 一般在壮果期或
果 实 即将 着 色时 显 现 。 因此 , 强 生 长 加
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

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对于大部分的功能来说,在对柑橘进行采收以后,就觉得已经完成一年当中的忙碌工作,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在对柑橘进行储存的过程当中,看似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可是大多数的可能却不知道在储存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些病害侵入,这样就会导致过失,在储存的过程当中出现腐烂损耗的症状,这也是很多果农比较担心的一个问题,那么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一起来看下吧!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柑橘绿霉病:它一般是在柑橘储存的过程当中主要常见的病害之一,而且这种病的症状基本初期为水泽状淡褐色圆形病斑并不得组织,温润柔软,用手指轻轻按压并不得果皮就会破裂。
而且并不也会先长出白色的菌丝,慢慢的就会变为青色或者是绿色的霉层,如果长时间的不采取防御措施,并不就会不断的有所扩大,甚至导致整个果实腐烂。
防治措施:在对果实进行采收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它的成熟度,尽量避免果实不要出现任何的伤口,而且在采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晴朗的天气,采收以后需要把它储存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大约一个星期,然后再进行入库。
黑腐病:一般是从果蒂开始发病,刚开始会出现水泽状淡褐色的病斑,慢慢的就会扩大,以后稍微出现凹陷,成为黑褐色并把边缘是不规则的,如果遇到天气是潮湿的时候并不也会长出,白色慢慢的会变为墨绿色,每一层腐烂的果心也会有一些墨绿色霉一层。
防治方法:在种植柑橘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果园加强管理,如果遇到一些病虫知或者是过于密集的枝条需要及时的修剪,并带出果园当中进行烧毁,如果遇到干旱的季节需要及时的做好浇水工作。
如果遇到连续的降水,需要做好排水工作,而且在种植的过程当中离不开中耕培土工作,需要适当的对土壤进行翻新,才有利于提高果实的质量。
以上就是关于柑橘储存期怎么防治病害的内容讲述,建议果农在对柑橘进行储存的时候,不妨可以采用以上这些方法,预防一些病害的发生,从而延长果实的储存时间,不会降低它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对果实进行储存的时候也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疏忽它的管理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otanical Research 植物学研究, 2018, 7(2), 130-136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8 in Hans. /journal/brhttps:///10.12677/br.2018.72017Citrus Storage Disease and PreservationTechnology of Postharvest FruitsXiaofeng Zhang, Yanjun Guo, Liying Guo, Hui Jiang, Xiqin Zhou, Yaping Hu, Qianhua Ji*Institute of Fruit Tree Research/Life Sciences College of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GuangdongReceived: Feb. 22nd, 2018; accepted: Mar. 8th, 2018; published: Mar. 14th, 2018AbstractIn this paper, through elabora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jor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of citrus peel and the fungal disease, we summarize the effective preservation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mechanism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in citrus fruits.KeywordsCitru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Fungal Disease, Preservation Technology柑橘贮藏期病害及常用保鲜技术研究进展张小凤,郭雁君,郭丽英,蒋惠,周希琴,胡亚平,吉前华*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收稿日期:2018年2月22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8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14日摘要笔者通过综述柑橘采后生理性变化和真菌性病害,并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柑橘保鲜的有效方法,为柑橘贮藏期柑橘的生理变化和保鲜方式提供有效思路。
关键词柑橘,生理机制,真菌病害,保鲜技术*通讯作者。
张小凤等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前言近年来,由于柑橘栽培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柑橘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屡创新高,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果。
但是高产量的柑橘也使得柑橘贮藏成为柑橘产业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
柑橘在贮藏期时,由于柑橘采后理化性质和环境的变化,柑橘容易发生采后病害,造成柑橘腐烂。
在我国每年因柑橘贮藏期造成的柑橘腐烂损耗率达20%~25%,给产业体系带来巨大经济损失[1]。
研究指出,柑橘采后在贮藏期的生理变化和真菌性病害的侵袭是导致柑橘果品腐烂损耗的原因[2]。
因此,本文通过综述柑橘采后生理性变化和真菌性病害,并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柑橘保鲜的有效方法,为柑橘贮藏期柑橘的生理变化和保鲜方式提供有效思路。
2.柑橘采后生理机制2.1. 柑橘采后呼吸代谢果实的品质变化、贮藏寿命及生理病害与呼吸作用息息相关。
柑橘贮藏,主要是通过控制贮藏时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以及采取其他一切可能的技术措施,将柑橘的呼吸作用降低到最低,同时无害的水平,以期达到延长柑橘的保鲜期。
在贮藏条件中,对呼吸代谢影响最为明显的贮藏温度。
试验证实,柑橘中呼吸作用最活跃的部位是果皮[3]。
柑橘作为非跃变型果实,其成熟衰老时的呼吸作用一直缓慢减弱。
试验证明贡柑在低温和冰温贮藏时,会出现呼吸高峰,同时乙烯的释放量会增加[4];陈华等人[5]研究发现,间歇升温会升高柑橘的呼吸强度,同时也会消耗较多的呼吸底物,因此间歇升温在柑橘果实贮藏中的优缺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
2.2. 柑橘采后水分代谢影响果实新鲜度、脆度和口感的关键因子是水分,但是采后的柑橘水分容易散失。
柑橘贮藏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是降低柑橘水分散失和失质量率,防止果实萎蔫及风味异变。
文献表明柑橘水分主要是通过果皮散发到体外,导致水分散失[6]。
控制水分散失的主要措施包括单果包装、打蜡、涂膜等。
柑橘采后主要生理病害是柑橘枯水,枯水的柑橘会导致果肉变干、变硬、变淡。
张迎君等人[7]通过试验表明柑橘果实枯水是因为果肉组织的糖、酸营养物质被消耗,柑橘果皮组织在贮藏中发生第二次生长,争夺消耗果肉组织中的糖、酸等,导致果肉组织衰老而表现枯水的症状。
有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提高果皮组织中的POD活性达到控制果实枯水[8]。
2.3. 柑橘采后酶代谢植物体内防御系统的重要保护酶是抗氧化性酶,其主要作用是提高抗氧化性,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9]。
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是果实成熟衰老的参数指标。
试验表明[10],柑橘衰老期间为了消除自由基,SOD会被逐渐消耗,导致活性下降。
周春华等人[11]认为,20℃预处理后,柑橘在贮藏后期SOD和CAT可以相互作用共同清除2O−⋅,使柑橘受自由基伤害程度达到最小,延缓柑橘衰老。
通过温度预处理,可能会提高POD活性和果皮木质素含量,这两点与受损细胞的愈合速度有关,而贮藏后期果实的衰老可能与POD的活性具有相关性。
黄向红等人[12]研究表明在常温贮藏条件下,瓯柑果实张小凤等中POD的活性随时间变化呈单峰曲线;叶茂宗等人[13]证明常温贮藏时红橘果实中的POD活性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2.4. 柑橘糖和酸代谢柑橘的风味品质和糖、酸等柑橘营养物质密切相关。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果实中糖、酸等营养物质的变化;柑橘在发生生理病害期间,果实内营养物质的转化方式;果实在糖、酸代谢过程中酶活性变化,及其与糖、酸积累的关系等[14]。
王日葵等人[15]试验证明,锦橙、脐橙、椪柑在成熟衰老过程中,糖、有机酸及VC的含量随时间逐渐降低,有机酸的含量减少最为显著,锦橙有机酸下降45.9%,脐橙下降48.2%,椪柑下降67.7%;椪柑维生素C含量降低趋势明显,降低39.1%;脐橙降低14.0%;锦橙在整个贮藏期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大。
同时有文献指出[16],柑橘在贮藏初期,果实中糖的含量初始是有所升高,而后不断减少;柳建良[4]等研究发现,常温贮藏条件下,贡柑中可滴定酸的含量呈单峰变化;王向阳等人[17]实验证明在柑橘在枯水过程中,果肉中糖类的可溶性营养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转变成不溶性物质以及向果皮外扩散和呼吸消耗。
3. 柑橘贮藏期病害及发病规律柑桔果实采后严重腐烂的主要原因是真菌侵染。
病原真菌(菌丝或分生孢子)可通过果实上的皮孔、气孔等或者伤口入侵果实而引起腐烂,主要有青绿霉病、蒂腐病、酸腐病、黑腐病等。
3.1. 柑橘青霉病、绿霉病柑橘青霉菌和绿霉菌是危害贮藏期柑橘果实最严重的病害,也是最早发生的病害,其引发的腐果数占贮藏期总腐果数的80%左右[18]。
初期主要症状均呈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发病部位湿润柔软,病部果皮易破裂。
发病部位长出白色菌丝,青霉病后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白色霉层较窄、腐烂速度较慢,有发霉气味;绿霉菌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白色霉层较宽,腐烂速度较快,有芳香气味。
这2种病害经常同时出现,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全果腐烂只需1~2周[19]。
3.2. 柑橘蒂腐病柑橘蒂腐病主要在多雨、潮湿的地区和年份发生较多,主要发生在柑橘贮藏后期。
病原菌开始从果蒂入侵,沿果心向下侵染,直至整个果心全部腐烂。
此病症状特征为绕果蒂出现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变成深褐色,发病组织向脐部扩展,边缘呈波纹形,0全果腐烂。
高温条件下,发病果实果皮坚韧,成为黑色僵果。
当病斑扩展到果实的1/3~1/2时,果肉腐烂流出黄色液汁,有恶臭[19]。
3.3. 柑橘黑腐病柑桔黑腐病是宽皮柑橘类果实在贮藏中后期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
主要症状在果实外部看不出症状,一般由果实内部开始,果肉发生黑褐色腐烂,长出了黑绿色的绒状霉丝;果实一般从果蒂发病,初始时呈水渍状,淡褐色病斑,扩大后稍凹陷,黑褐色,边缘不规则[20]。
天气潮湿时,病部为白色,后变为墨绿色霉层,腐烂果实的果心长有墨绿色霉层,部分果实的外表没有症状,但是果心和果肉已腐烂。
腐烂果心也长有墨绿色霉层。
此病有采收愈迟,发病愈重的趋势。
3.4. 柑橘酸腐病柑橘酸腐病主要发生在柑桔贮藏中、后期,其病原菌一般从伤口或果实蒂部入侵,发病部位首先发软,变色呈水渍状,极柔软,用手指轻按即可压破,在适宜的温度下,发病组织迅速扩大,遍及全果。
张小凤等果实发生酸腐病后,会腐烂变形,产生酸臭味,同时长出白色、致密的薄霉层,略皱褶,是病菌的分生抱子及气生菌丝,腐烂的果实最后成为一堆溃不成形的胶粘物。
不同柑橘品种采后及贮藏期发生的病害各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橙类果实易发生青霉病和绿霉病;宽皮柑橘类以青霉病、绿霉病、蒂腐病和黑腐病发生较多;柠檬类以酸腐病和黑腐病为主[21]。
4. 柑橘常用保鲜技术4.1. 低温保鲜技术一般用于贮藏的柑橘均属于未完全成熟的果实,所以在贮藏中仍进行呼吸作用等活动。
呼吸作用主要指分解果实体内的糖、酸等营养物质,造成果实成熟、衰老、丧失风味直至腐烂,失去食用价值[22]。
温度是影响贮藏柑橘呼吸反应等作用快慢的主要因素,正常状态下温度越低反应进行越慢,且低温能抑制果实上细菌的生长繁殖及其进行呼吸作用所需霉的活性,减少呼吸消耗,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果实品质的损害。
冷藏保鲜法是利用机械的办法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温湿度进行柑桔贮藏[21]。
郭丽英等试验证明,低温贮藏的情况下,果实腐烂率明显低于常温贮藏,维生素C含量总体高于常温贮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低温贮藏,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总体趋势与常温贮藏无显著性差异,而总糖含量总体低于常温贮藏[23]。
进行低温贮藏柑橘时,需每天进行换气,补充O2,排出过多的CO2,一般保持CO2不超过1%,O2不低于17% [24]。
4.2. 留树保鲜技术留树保鲜法是指可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生物制品等措施,将成熟的果实留树,达到延迟采收和保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