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归因

合集下载

归因理论教学实践(3篇)

归因理论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归因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它解释了人们如何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在教育实践中,归因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行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一、引言归因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Heid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主要研究人们如何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会根据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对行为结果进行归因。

在教育领域,归因理论的应用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行为,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归因理论的基本概念1. 归因的定义: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分类: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将行为原因归因于个体内部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外部归因是指将行为原因归因于个体外部因素,如任务难度、环境等。

3. 归因效应:归因效应是指人们对行为结果的归因会影响其后续行为的表现。

三、归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策略1.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1)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适当难度的任务,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提供成功案例:教师可以分享成功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努力归因努力归因是指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自身的努力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努力归因:(1)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努力程度是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而不是运气或天赋。

(2)鼓励学生面对失败: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从中吸取教训,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培养学生的坚持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坚持不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意志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教育心理学)

结合实际谈谈归因理论1.归因: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①归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与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

归因理论是一种比较系统的认知动机理论。

归因影响个人期望的改变和情感反应(归因后果),归因后果又影响后继的行为。

于是归因就具有动机功能。

②罗特尔根据控制点,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分为“内控”和“外控”。

③维纳完善了归因理论,提出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

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归因的内外源维度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稳定性维度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可控性影响个体今后努力的行为。

将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维纳总是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维度(努力)。

2.归因的影响(1)对个体行为结果的情感体验的影响个体对行为成败原因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

只有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或足够努力时,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而如果把成功归因于题目简单或自己比较幸运时,个体可能就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2)对个体后续行为的期望的影响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或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会认为下次我努力一定还会取得成功。

如果个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任务简单或是我这次比较幸运,他对下次结果的期待就较小。

(3)对个体行为的努力程度的影响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时,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意度会让他继续努力以求下次取得同样的成功。

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时,下次他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获得更多的成功。

而如果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强而成功,或自己能力太弱而失败时,学生所投入的努力就会减少。

(4)对个体自身的认识和评价的影响经常取得成功的个体会增强对自己能力的预测与估计,从而使他获得比较髙的自我效能感,这会使他更积极地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客观正确的判断,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心理学如何看待人的归因偏差

心理学如何看待人的归因偏差

心理学如何看待人的归因偏差一、关键信息1、归因偏差的定义及类型基本归因错误自利偏差活动者观察者偏差2、归因偏差的影响因素信息可得性认知启发动机因素文化背景3、归因偏差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心理健康4、减少归因偏差的方法提高自我意识多角度思考收集全面信息二、协议内容11 归因偏差的定义归因偏差是指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偏离了客观实际,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对事件的错误理解和判断,进而影响人们的态度、情感和行为。

111 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倾向于过度归因于内在的性格、特质等个人因素,而忽视了外在的情境因素。

例如,当看到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争吵时,人们往往会认为这个人脾气不好、缺乏教养,而较少考虑到他可能刚刚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或压力。

112 自利偏差自利偏差是指个体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不好、任务太难等。

这种偏差有助于保护个体的自尊和自我形象,但可能导致对自身能力和问题的错误评估。

113 活动者观察者偏差活动者观察者偏差是指当个体作为行为的实施者时,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部情境因素;而当作为观察者时,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个人因素。

这种偏差可能导致人际关系中的误解和冲突。

12 归因偏差的影响因素121 信息可得性人们在归因时往往依赖于最容易获得的信息。

如果关于个人特质的信息更容易获取,就更可能做出基于个人特质的归因;如果情境信息更突出,就更可能考虑情境因素。

122 认知启发人们常常使用一些简单的认知策略来进行归因,如代表性启发和可用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是指根据个体与某类典型人物的相似性来进行归因;可用性启发是指根据记忆中容易提取的事件来进行归因。

这些启发式可能导致归因偏差。

123 动机因素个体的动机和需要也会影响归因。

例如,为了维护自尊或保护自己的利益,人们可能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归因。

教育心理学:归因

教育心理学:归因

教育心理学:归因
勤思范老师:869417568
摘要:
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因素,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和羞愧。

如果归因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和愤怒。

韦纳认为,归因的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于以下方面:(1)对成功和失败的情感反应,如果将成功归为内部因素,个体才感到自豪和满意,如果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学生感到的是感激而不是自豪。

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内部因素,学生会感到自责、内疚和羞愧。

如果归因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和愤怒。

(2)对成功和失败的期望。

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结果的期待和目前的结果一致,即成功者预期以后的成功,失败者看到的是以后的失败。

但如果归因为不稳定的因素,则对以后的成败预期影响较小。

(3)所投入的努力。

如果学生认为失败是因为不努力导致,他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困难也能坚持。

若将失败归因缺少能力,即努力也无法取得成功,那他就很容易放弃。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

故当活动成功时,个体倾向将成功归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反之,活动失败时,归因于一些不可控的原因,以挽回自己的面子。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归因理论与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归因理论与自我概念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归因理论与自我概念引言: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归因理论和自我概念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归因理论关注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而自我概念则涉及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本文将探讨归因理论和自我概念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归因理论的概念与应用归因理论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所做的解释和归因的心理过程。

根据归因理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个人特质、能力等)或外部因素(如环境、情境等)。

归因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归因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

通过研究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我们能够揭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和评价方式。

例如,当我们观察到他人的成功时,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他们的能力和努力;而当我们观察到他人的失败时,我们可能会将其归因于外部因素,如运气或环境因素。

归因理论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方式,从而揭示了人们对他人的态度和偏见。

其次,归因理论可以解释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解释。

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解释和归因也是归因理论的研究重点之一。

个体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和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不利的环境或他人的干扰。

这种归因方式可以影响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尊的认知和评价。

最后,归因理论还可以应用于解释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研究发现,个体对他人行为的解释方式可以影响他们对他人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当个体将他人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时,他们可能会对成功者持更积极的态度,并倾向于与其合作。

而当个体将他人的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时,他们可能会对失败者持更消极的态度,并避免与其接触。

归因理论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人们的行为,从而为社会交往和决策提供指导。

二、自我概念的概念与影响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

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特质、能力、身份和价值的认知和评价。

自我概念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论归因的种类及归因能力的培养

论归因的种类及归因能力的培养

论归因的种类及归因能力的培养归因是指个体对事件或行为的原因或起因的解释和理解。

在心理学中,人们常常用归因来解释和理解他人的行为,以及自己的行为。

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两种类型。

此外,归因能力作为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进行培养和提升。

首先,内在归因是指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体内在因素,如个体的能力、智力、个性等。

内在归因常常是基于一些事实的推理和判断,而且通常与自己的行为相关。

例如,一个学生考试得到高分,自己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智力和努力。

内在归因可以帮助个体提升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促进个体不断努力和提高。

然而,外在归因是指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如环境、任务难度等。

外在归因通常与他人的行为相关,而且可能与个体本身无关。

例如,一个学生考试不及格,可能会将失败归因于考试难度太大或者教师讲解不清。

外在归因可以帮助个体从客观上分析情况,并且减轻个体因自责而带来的消极情绪。

除了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归因类型叫做稳定归因和具体归因。

稳定归因是指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持久存在的属性或因素,如个体的天赋、机会等。

例如,一个演员演技出众,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天赋的稳定因素。

具体归因是指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因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

例如,一个考生考试论文写得很好,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偶然得到的一本资料。

归因能力是个体解释和理解他人行为和自己行为的能力。

虽然个体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天赋差异,但归因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和提升来提高。

以下是一些培养归因能力的方法。

首先,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是发展归因能力的基础。

个体需要学会仔细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并且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通过多角度和全面的观察思考,个体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归因。

其次,培养自省和批判思维能力。

自省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和评价的能力。

通过自省,个体可以更准确地发现自己的行为原因,同时也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原因。

心理学之归因.

心理学之归因.

因为性格内向,所以多有理智的、有意识的倾向,会逐一仔细的,有意识的分析自己的心身现象,寻找产生的原因,容易对自己感到不满。

在人际关系方面,坦率的人在上级面前尽管拘束,但不会介意,可是神经质者则会逐一意识到自己举止笨拙,表情呆板,脸上发烧等,于是更加拘谨。

三、强烈的完善欲内向型的另一方面是一种极强的自我发展欲望,而且是理智的,意识性的,所以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工作要求标准高,往往把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夸大成重大问题而烦恼。

如果强烈的过分欲太过分就会成为完善主义者,对任何事都力求完美而烦恼。

四、敏锐的感受性神经质者具有比一般人敏锐的感受性,他们更容易感到不安和痛苦,一旦执着于此,其对此敏感会加倍痛苦。

五、没有反社会的倾向神经质者,因为症状而变得消极,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社会产生不满,但没有反社会的倾向,可以说他们不会成为罪犯。

也可以说,他们是具有上等素质的人。

类型:(1)普通神经质:即神经衰弱,包括失眠症、头痛、头重、头脑不清、感觉异常、易兴奋、易疲劳、脑力减退、乏力感、胃肠神经症、劣等感、不必要的忧虑、性功能障碍、眩晕、书写痉挛、耳鸣、震颤、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2)强迫观念症(包括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赤面恐怖、对视恐怖、自己表情恐怖等)、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全恐怖、学校恐怖、尖锐恐怖、高处恐怖、杂念恐怖等;(3)发作性神经质: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等。

森田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

其治疗原理可概括为两点:1.“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森田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

正如从道理上认识到没有鬼,但夜间走过坟地时照样感到恐惧一样,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

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

心理学 归因

心理学 归因

首先你先回答: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

人格的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气质的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性格的特征包括:态度型、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

能力种类分为:一般和特殊能力、模仿和创造能力、流体和晶体能力、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然后从心理学对人格的学习和了解,分析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样的能力。

以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做一个综合的分析.刚刚学过,希望对你有用。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把成果与失败的归因分成了四种可能性,其中稳定的有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有努力和机遇;按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划分,内部因素有能力和努力,外部因素有任务难度和机遇。

一个高成就者在归因时,归因于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所以取了成功,或者是由于能力和机遇取得成功,也可以是能力和任务难度恰当所以成功,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就好了。

我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它都影响了我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

在没有接触归因理论时,我真的不知原来自己经常做的一件最不经意的事,却能成为一门精深的学问。

举个例子,为什么最近在物理课上总是精力不集中呢?对“为什么在物理课上精力不集中”寻找原因的过程就是归因过程。

归因过程的科学定义是,人们根据一种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而寻求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

可见,归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我们知道,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然而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是不明确的,再加上归因个体的特点、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很是复杂了.就如上面的例子,答案可能有:“我很笨,不能学会这部分内容";“由于贪玩,课上总是思想开小差”;“近期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前一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几页纸都举不完。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

归因理论名词解释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Harold Kelley)在196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理论。

它主要研究个体在观察和解释他人行为时,是如何根据情境和个体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

归因指的是将行为结果归于某种原因或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动机和特征。

凯利将归因分为两类: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个体内部因素,如个体的态度、能力、性格等;外因是指环境和情境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提供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概念:1. 个体归因偏倚(自我中心偏差):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自己的行为,而以外因解释他人的行为。

这是因为个体对自己更为熟悉,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部因素。

2. 归因偏见:当解释他人行为时,个体倾向于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内在特征而忽视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不幸的性格,而不是考虑到可能是环境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3. 可控性归因:个体倾向于以内因解释那些他们能够控制的行为结果,而以外因解释那些他们无法控制的行为结果。

比如,如果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失利,他可能倾向于将责任归于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不是将责任归于比赛条件或其他不可控的因素。

4. 稳定性归因:个体倾向于将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内在因素,而不是将其归因于临时的外部因素。

比如,当一个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时,观察者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而不是考虑到他在这一次考试中运气好。

归因理论通过解释个体对他人行为的归因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社会认知和行为动机。

这一理论在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为我们解释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的一系列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心理学 归因

心理学 归因

心理学归因归因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个体对事件或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过程。

通过归因,我们可以了解人们是如何理解和解释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行为,从而影响他们的观念和态度。

本文将探讨归因的定义、类型以及其在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

一、归因的定义与理论基础归因是指个体对事物、事件或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和解读的过程。

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归因理论,试图解释人们是如何做出归因的判断和决策。

1. 内部与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指个体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内在特质、能力或个人性格等因素。

例如,当一个人考试取得好成绩时,他可能会将其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智。

外部归因则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运气或他人的行为等因素。

同样以考试成绩为例,如果一个人的考试成绩较差,他可能会将其归咎于考试难度大或者老师出题不公平。

2. 稳定与不稳定归因稳定归因表示个体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结为永久不变的因素。

例如,一个人认为自己出色的音乐才华是他成功的稳定原因。

相反,不稳定归因则是将事件或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临时或无法持久改变的因素。

例如,一个人将自己失败的音乐表演归咎于紧张和缺乏准备,这些因素可以通过训练和改变来解决。

3. 控制性归因控制性归因指个体将事件或行为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或他人的控制能力。

当个体认为自己具有对事件或行为的掌控能力时,他们会更愿意承担责任并采取行动来改变现状。

相反,如果个体将事件或行为的结果视为不可控制的,他们往往会对事态消极应对或采取回避策略。

二、归因的应用1. 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在社会心理学中,归因扮演着理解他人和社会行为的关键角色。

通过观察和解释他人的行为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群体行为。

-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我们可以根据其归因方式来判断其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进而影响我们对其的态度和行为。

- 当我们遭遇他人的批评或责备时,理解归因的原理可以避免我们陷入否定和冲突的情绪中。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归因与决策]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五章归因与决策一、归因及其理论(一)归因的概念归因(attribution),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通过归因人们能预测、评价行为,以便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

人们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具有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品质和特征;外部原因是指个体自身以外的、导致其行为表现的条件和影响。

(二)归因的理论1.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最早提出归因理论,被誉为“归因理论之父”。

(1)理论要点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关于人类行为因果关系的一般理论观点,并由此建立了“朴素心理学”,旨在系统地阐述没有经过训练的观察者如何正确理解他人行动的过程。

归因分为两种类型:内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个体自身有关;外部归因——个体之所以出现某种行为,其原因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

(2)评价海德的归因理论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他对行为原因所做的个人—环境的划分一直是归因的基础,但他未能对这两点作更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说明。

2.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相应推断理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t inferences)扩充和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

(1)了解行动意图一个人之所以采取某种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果能够知道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更有把握。

在评定行动者的企图时,需要充分利用有关行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与行动意图有关的行为后果,才能用来推断行动者的人格特质。

(2)推断个性本质从行动者意图推断其个性本质的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①社会赞许性(social desirability)。

“社会赞许”是指某一行为是社会一般人所希望、期待、接受的。

大多数人越喜欢的行为,其社会赞许性也越高。

合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的行为很难反映一个人的内在特质;而行为的社会赞许性越小,本质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应推断的可靠性就越高。

心理学归因

心理学归因

作业:你的归因方式是怎样的(成功和失败后一般如何归因)?正确的归因方式应该是怎样的!你将如何对你的归因方式进行调整!我的归因方式:当我做每件事时不管是否成功我多会对这次的学习进行一次分析,在没有学习心理学之前我一般都会从内外原因进行分析。

我成功时的归因:(1)一般当我做成功一件事是我会归因到我自己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回报。

(2)其次就是可能这次我的运气比较好,刚好我做过功课的东西都用上了,会有一点运气成份在里面。

(3)最后可能就是这一次的任务还比较简单,我可以完成。

我失败时的归因:(1)在我做某件事失败时我首先会分析的是可能自己确实还没有准备好,没有做好基础工作。

(2)第二我可能会分析的就是也许我的水平没有那么高,就像我在学习英语方面一样,有的同学不怎么复习都会比你考的好,因为别人基础比你好,起步就比你高一个台阶。

(3)我会分析的就是可能是自己内部因素比如做事人比较急躁,静不下心来,本来可以完成的却疏忽了!(4)最后可能就是对以前的判断做出了错误选择影响到了我的这一次学习。

正确的归因方式:(1)我们正确的归因方式是一般情况我们要多做努力方面的归因。

(2)同时我们也要根据自己和现实情况实事求是的全面的归因,要把每个方面都涵括在里面。

(3)我们要多做稳定性的可控性方面的归因。

尽量少做不稳定的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归因。

(4)我们要对自己充满自信,不要太过于自卑或者堕落,要有积极的动力不要退缩。

努力去归因,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努力去改变。

(5)我们要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

(6)应该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做出全面的归因,即从基源性(因素来源)、稳定性、和可控性方面综合分析。

(7)多增加成功的体验只有有了一点成功感才会更有积极性。

我将如何对我的归因进行调整:(1)首先我会对自己的努力归因进行肯定,但也要适时调整这方面归因,不是所有的归因都可以用努力归因,我要了解更全面。

有的放矢。

因地制宜。

(2)我要多做一些可控性稳定性的归因,从自己的事实条件出发。

社会心理学05第五章 归因

社会心理学05第五章 归因

• (四)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 韦纳(B.Weiner,1971)认为,对于成功
与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 • 第一,观察者必须决定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 素还是外在的因素;第二,观察者还必须决 定成败是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 生的(即不稳定)。通过这两个维度才能作 出总结性的归因。 • 韦纳认为,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 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 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 素是指个人的运气。
• 2、“朴素的心理学” •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有
意无意地进行着归因活动。可以说,归因是 我们对环境知觉的一部分,只要对环境进行 认识,归因就会发生。 • 海德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 。 • 他认为,人们就像是业余的科学家,尝试着 拼凑各种信息以了解他人的行为,直到找到 一个合理的解释或理由为止。对于什么会让 人们觉得合理,以及人们得出结论的方式, 海德非常感兴趣。
•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
归因过程的严密的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 归因过程作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但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 使之成为一个理想化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 归因活动的实际。其实,普通人都是根据自 己的需要、期望对行为结果经济、迅速地做 出归因,而并不象统计学家那样对信息资料 进行繁杂的分析。
• 3.性别偏差 • (1)动机上的偏差 • 研究认为,女性的成就之所以没有男性高,
• 1.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
不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 2.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
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做相同的反应。
• 3.一致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
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心理学归因原因

心理学归因原因

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7观点总结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

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

归因理论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1 归因概念“归因”来源于拉丁语“attributio”,意思是“归属”或“归因”。

在心理学中,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和归咎的心理实践。

归因理论关注的是个体是如何解释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对个体情绪、态度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1.2 归因的种类根据归因理论的研究视角,可以将归因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自身天赋、能力和品格等内部因素;而外在归因则是指个体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环境、他人行为和情境因素等外部因素。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归因方式会对其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3 归因的特征归因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普遍性、可变性和情境性。

普遍性指的是归因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会对行为结果产生归因;可变性指的是归因方式会因个体的性格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而产生变化;情境性指的是归因是受到具体情境、时间和地点的影响,不同情境下个体的归因方式会有所不同。

二、主要模型2.1 内在归因模型内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其内在特质和动机,如能力、品质和意图等。

内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经典模型:洞察模型、人格因素模型和动机模型等。

其中,洞察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内在的智力、才能和技能等因素;人格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个性、性格和品质等因素;动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意图、动机和期望等因素。

2.2 外在归因模型外在归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结果归因于外部环境和社会情境等因素。

外在归因模型主要包括几种典型模型:情境因素模型、他人行为模型和动作结果模型等。

其中,情境因素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外部情境和环境因素;他人行为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他人的影响和行为;动作结果模型认为个体倾向于将某一行为结果的原因归因于特定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和效果。

自我归因的名词解释

自我归因的名词解释

自我归因的名词解释自我归因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们在解释和理解自己的行为时候所采取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过程。

自我归因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于事件和结果的解释方式,以及对个人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归因方式。

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解释,还能帮助我们探讨个人发展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自我归因理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归因。

内部因素是指个人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自身内在的能力、努力和才华等个人特质。

当一个人在取得成功时,他们往往会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而当他们面对失败时,他们可能会自责自己不够努力或者缺乏能力。

外部因素则是指个人将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机遇和其他人的因素。

当一个人成功时,他们可能会认为是幸运的机遇或者他人的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而当他们面对失败时,他们会将责任推卸给环境、他人或其他不可控制的因素。

自我归因的方式会对个体的自尊心、动机和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发现,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的人往往有更高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的人则更容易感到挫败和失去动力。

这表明自我归因方式在塑造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概念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此外,自我归因也与个体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倾向于将学习成绩归因于内部因素的学生更有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策略,并表现出更好的学业成绩。

相反,倾向于将学习成绩归因于外部因素的学生可能会面临动机不足和学习困难。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时,应当注重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自我归因方式。

在实践中,自我归因理论为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当个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了解自我归因理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分析和解释问题,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通过反思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个人可以逐渐培养正确的自我归因方式,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动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自我归因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人们在解释和理解自己的行为时所采取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你先回答: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

人格的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气质的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性格的特征包括:态度型、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

能力种类分为:一般和特殊能力、模仿和创造能力、流体和晶体能力、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然后从心理学对人格的学习和了解,分析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样的能力。

以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刚刚学过,希望对你有用。

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把成果与失败的归因分成了四种可能性,其中稳定的有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有努力和机遇;按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划分,内部因素有能力和努力,外部因素有任务难度和机遇。

一个高成就者在归因时,归因于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所以取了成功,或者是由于能力和机遇取得成功,也可以是能力和任务难度恰当所以成功,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就好了。

我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

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它都影响了我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

在没有接触归因理论时,我真的不知原来自己经常做的一件最不经意的事,却能成为一门精深的学问。

举个例子,为什么最近在物理课上总是精力不集中呢?对“为什么在物理课上精力不集中”寻找原因的过程就是归因过程。

归因过程的科学定义是,人们根据一种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而寻求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

可见,归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对认知过程我们知道,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

然而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是不明确的,再加上归因个体的特点、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很是复杂了。

就如上面的例子,答案可能有:“我很笨,不能学会这部分内容”;“由于贪玩,课上总是思想开小差”;“近期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前一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几页纸都举不完。

心理学家们虽然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和模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类所有的归因现象。

因此由各种不同的观点、学说和模型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理论,称为归因认知过程论。

再深入一下,对上面的例子,如果把原因归结为“我笨”,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可能出现颓废、沮丧等情感体验,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认为是“我贪玩,没有努力”,他只要意识到了这个原因,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贪玩,并且比从前倍加努力的学习,反而对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可见,对同一结果,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归因,并会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对这一部分,不仅仅停留在找到原因,是由寻找原因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也就是产生了归因效果。

所谓归因效果论就是关于归因如何影响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理论。

可见,归因认知过程论和归因效果论既有区别,又不可分割。

那么对于多种多样的原因能否进行分类呢?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对自己观察到的多种现象或事实也总是有意无意地将其进行分类,把它们纳入到不同的知识类别中去。

在归因研究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或维度对不同情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原因进行分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些原因的实质,而且有助于建立一种更加完备的理论体系。

迄今已经得到研究者们公认的原因特性有三种,即:原因的部位、原因的稳定性和原因的可控性,这三种特性同时也就是原因分类的三个标准或维度。

其中原因的部位可划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两类;原因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维度使得对原因的分析更加精细化。

同时也有老师对上面所述的三种原因特性或维度还存在怀疑和批评,例如有人怀疑它们是否真是互不重叠、相互独立的三种特性;有人指出它们很难涵盖其他十分重要的原因等等,但这些怀疑和批评丝毫没有触及到其理论体系的核心问题。

正是通过上述对原因的分类和对原因特性和结构的逻辑分析,韦纳才找到人们的归因与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从而系统地提出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

得到归因与情绪、动机和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的不只韦纳一人,许多学者研究并证实了归因与对未来目标的期望,情绪、情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

一般地说,学生将成功的结果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原因,或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原因,有助于维持和激发其随后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拿我亲身经历举例,记得我在读研之前的暑假给一名初三即将中考的孩子补习物理和化学,通过与他接触我发现他很聪明,但他总是消极悲观,刚刚接触时他很自闭,不愿与我交流,做物理题更是一塌糊涂,平时成绩都不及格。

那时还有一个月就要中考,我很着急,决定与他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

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我:为什么不喜欢学习物理?他:我什么都不喜欢学,学习有什么用?我:那你认为什么有用?他:······我现在什么都听不懂了,老师也不管我,每天上课除了睡觉,就逃课上网。

我:说明你根本没有努力学习!你想过今后要做什么吗?他:当经济学家,老师你说那个挣钱多是不是?我笑了,说:经济学家?那如果这样不学习,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他犹豫并陷入了深思,然后问:那你说我现在学还赶趟吗?知识都忘了。

我:当然,你很聪明,只是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我相信如果你努力学习,一定会很出色的!你的经济学家也不是幻想,一定能实现!还有,你的老师可能不管你,觉得你没有希望,但你不可以不管自己,只有自己看得起自己,别人才能看重你!······这次谈话后他开始努力学习,他的母亲也曾说自己儿子的变化很大,我当然很高兴。

经过一个月的共同奋战,他中考的物理和化学成绩均过90分,考上了牡市二中。

假期时他还问我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让我吃惊,因为我还没有真正思考过我今后的道路,可他都开始规划了!通过对归因理论的学习,回想起这个实例,现在才知道原来那时是归因让他对学习发生了这么巨大的改变。

他知道自己并不比其他同学笨,通过谈话引导,他意识到了成绩差是自己从不努力的原因,再通过询问他的理想,增强他学习的动力,加上我对他抱有的强大期望,他很快就投入学习中,并进步很快取得了成功。

通过我的这个事例可以体会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师的行为是学生原因知觉的重要的来源,他们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各种手段或途径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归因训练。

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的归因训练或引导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或手段来实现,例如口头要求、指导、强化、言语反馈、直接指出原因等。

总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明确地意识到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的原因知觉在决定其行为上的重要性,并了解自己对学生原因知觉的重要影响,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意识地利用归因研究的有关发现去影响学生的行为。

一、归因的心理学含义归因,就其字面含义来说,是指“原因归属”,即:将行为或事件的结果归属于某种原因。

通俗地说,归因就是寻求结果的原因。

心理学将归因理解为一种过程,因此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学中的归因与哲学中的归因有所不同。

前者着重探讨人们认识因果关系的具体心理过程以及归因对个人随后行为的心理意义。

它主要关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究竟怎样确定事物和现象的原因。

显然,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未必都按照严密的逻辑进行,但这种归因对于个人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

因此心理学中的归因也包括着生活中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归因。

可以看出,心理学的归因通常是以预测和控制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为直接目的的。

二、归因理论归因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关于归因的观点、学说和模型。

具体地说,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它可以分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关于归因认知过程的理论和关于归因效果及作用的理论。

前者被称为归因认知过程论,而后者被称为归因效果论。

三、归因偏向前面提到,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归因未必都按照严密的逻辑进行。

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的归因可能是不相同的,存在着归因偏向。

对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人们有一种高估内在倾向的作用而忽视情境因素作用的一般倾向。

简单地说,就是这个人归因多于或强于情境归因的现象。

我们称之为基本归因偏向。

当然,人们作出相反归因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即高估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忽视个人因素。

四、归因的案例以下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高中时期,我的化学成绩不错。

高一升高二时,我的成绩在班里的前十名。

但是由于高二开始讲有机化学,与前面的无机化学体系不太一样,我一时慌了手脚。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无法进入学习状态。

在第一次月考中,我考了49分,是全班的倒数第九。

拿到这个成绩时,我是哭笑不得。

从前十到后十的变化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平时的练习也没少做,成绩却还是不理想。

平静之后,我开始寻找成绩下降的原因。

首先,我意识到这是我的主观没有努力造成的结果。

对比以前的学习,我这一阶段的付出相对较少,导致了成绩的下滑。

其次,知识结构的变化也要求学习方法的相应改变。

针对这两点原因,我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了复习和练习,并且经常梳理知识结构,使得各个章节的内容有效的联系起来。

经过努力,第二次月考时,我的有机化学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而且从那以后,我的化学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

这次归因的经历不仅提高了我的成绩,也使得我学习化学的信心增强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将归因更多的归结为个人努力,而很少去抱怨环境,并且开始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有一个同学和我的情况相似,但是她把原因归结为环境和自身的能力。

从那以后,她的化学成绩一路下降,而且人也变的不自信。

【分析】以上的两个例子对比,可以看出恰当的归因,对于人的行为有控制的作用,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

而且,归因还能够影响自我效能。

恰当的归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完成预期的行为,获得好的结果从而提高自我效能。

谈我对归因理论的理解,徐教学案例。

归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F . Heider)提出,韦纳(B . Weiner)等人又进一步使这个理论系统化。

学生在分析自己行为的成败时常常用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一些原因加以解释。

韦纳从三个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划分,从学生自身来看,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从因素特性来看,可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从对因素的调控来看,分为可控制的和不控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