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及其抑制剂

合集下载

抗雌激素类药物

抗雌激素类药物

最近国际乳腺癌研究组报道了二个补充托瑞米芬和三苯 氧胺随机试验,对绝经前后、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 为两组,口服三苯氧胺20mg/d和托瑞米芬60mg/d,中 位随访期5.5年。受试者共1035人可评价,其中75%原始肿 瘤ER(+),腋窝淋巴结平均数量为3个,81%的人接受过化疗。
结果,两组具有相似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总生存率
第六章 雌激素及抗雌激素类药物
第二节 抗雌激素类药物
抗雌激素类药物是一类具有抑制或减弱 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
常用药物有:氯米芬及他莫昔芬。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对子宫和 乳腺表现为雌激素拮抗作用,对骨及脂代谢 则表现为激动作用。
【药理作用】
有中度抗雌激素活性和微弱雌激素活性。
1. 对下丘脑-垂体轴功能良好并能产生足够雌 激素的患者可诱发其排卵。
竞争性阻抑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对抗内源性 雌激素的负反馈,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在垂体水平阻断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的抑 制作用;
在下丘脑阻断雌激素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 负反馈作用, GnRH释放增加。
2.促性腺激素释放增加,可促进男性精子生成。
【临床应用】
治疗无排卵不孕症和男性不育症。
WHO将无排卵妇女分3类:
WHOⅠ:内源性Gn降低,内源性E产生很低; WHOⅡ: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各种月经失调、 Gn相对正常或偏高、有明显内源性雌激素产生证据 的妇女; WHOⅢ:卵巢早衰。 氯米芬对WHOⅡ无排卵效果最好。
四、临床应用
(一)乳腺癌
他莫西芬单独应用治疗ER阳性乳腺癌能减少晚 期乳腺癌的发生率;对ER阳性的乳腺癌有效率为 50%,对ER、PR阳性者有效率为60%~70%。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理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理念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新理念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和雌激素调节剂,这两种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乳腺癌患者。

雌激素受体抑制剂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都存在雌激素受体,这意味着雌激素可以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导致癌症进展。

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可以抑制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乃至停止或逆转癌症进程。

例如,贝伐珠单抗是一种针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的治疗药物,它可以结合到受体上,阻止雌激素刺激受体引起的癌细胞生长,减缓癌症的进展速度,延长生存时间。

雌激素调节剂雌激素调节剂也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调节雌激素的分泌和代谢来减缓肿瘤的生长速度,乃至停止或逆转癌症进程。

例如,它可以通过改变内环境中雌激素和前列腺素的浓度,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进而减缓癌症的进展速度。

内分泌治疗的优势内分泌治疗具有很多优势,一方面它不像其他疗法,如放疗和化疗,会对患者的器官造成损伤,另一方面,它可以长期作用于肿瘤细胞,确保乳腺癌长期处于稳定状态。

此外,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显著,尤其是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时,其效果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新理念然而,目前的内分泌治疗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长期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乃至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和质量,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深入研究。

未来的研究重点包括增加治疗药物的种类和复合疗法的应用。

在这方面,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如针对HER2表达的靶向治疗和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检查点控制的肿瘤免疫治疗等。

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治疗效果和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我们需要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中,提高其疗效和质量,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希望和救赎。

雌二醇其受体抑制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生长影响

雌二醇其受体抑制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生长影响

雌二醇及其受体抑制剂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雌二醇及其受体抑制剂ici 182 780对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skov3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及其受体抑制剂在卵巢癌生长中作用及临床意义。

方法:体外培养skov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e2及(e2+ici 182 780):(1)计数1-6天的细胞数量,并描绘细胞增殖曲线;(2)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3)流式细胞术测定skov3细胞凋亡率。

观察不同浓度雌二醇及其受体抑制剂ici 182 780对skov3细胞系体外增殖的作用。

结果:(1)细胞培养4天时,与对照组(单纯培养)相比,高浓度e2组(10-7mol/l)的skov3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低浓度e2组(10-11mol/l)细胞则增殖较明显(p0.05),低浓度e2组(10-13-10-11 mol/l)则具有促细胞增殖作用(p0.05);当(e2+ ici 182 780)浓度为10-9 mol/l时,表现为对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4h及48h抑制率分别达11.7%、7.9%,明显高于同浓度e2组(p0.05);加入相同浓度ici 182 780后,24h、48h 的凋亡率(11.79%~14.79%,10.90%~13.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2. 药物雌二醇(e2)及其受体抑制剂氟维司群(ici 182 780):美国sigma公司,分子量分别为272.39、606.77,无水乙醇配成0.001 mol/l原液,e2在4℃保存,ici 182 780常温保存备用。

(三)实验用细胞系卵巢癌细胞株skov3来自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细胞,购于南京凯基公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传代培养。

(四)实验用液的制备:pbs液:(0.1m,ph7.2-7.4):pbs粉置于大烧杯,加三蒸水,玻璃棒搅拌均匀,定容至1000ml。

雌激素受体调节作用机制

雌激素受体调节作用机制

▪ 雌激素受体调节作用的分子机制
1.雌激素受体是一种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通过与雌激素结合 而激活下游基因的转录。 2.雌激素受体的激活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其他转录因子 、共调节蛋白和表观遗传修饰等。 3.深入研究雌激素受体的分子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其在生理 和病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结与未来展望
▪ 雌激素受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1.雌激素受体在特定情况下可诱导细胞凋亡,以维持组织内环 境稳定。 2.雌激素受体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细胞凋亡过 程。 3.深入了解雌激素受体与细胞凋亡的机制,有望为癌症治疗提 供新思路。
雌激素受体与细胞增殖
雌激素受体在细胞增殖中的差异性调 节
1.在不同类型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对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可能 存在差异。 2.雌激素受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如发育、妊娠等,其调节作 用也会有所改变。 3.研究雌激素受体在不同细胞和生理状态下的调节作用,有助 于提高对其生物学功能的认识。
1.雌激素受体在多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包括乳腺、子宫、卵巢 、骨骼、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 2.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可能会受到雌激素的调节,同时也可 能受到其他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影响。 3.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雌激素受体概述
▪ 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的结合
雌激素受体与疾病关系
乳腺癌
1.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类型,占所有乳腺 癌的70%左右。 2.雌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 关,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3.针对雌激素受体的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 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
骨质疏松
1.雌激素对骨骼具有保护作用,雌激素受体缺陷或功能异常可 导致骨质疏松。 2.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增 加。 3.雌激素替代治疗是骨质疏松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提高骨 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简介

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简介
膜上雌激素受体(mER)
2.2 雌激素受体结构
目前认为ER存在2种亚型,ERα和ERβ,两者之 间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之处。
以人为例: ERα基因由140 kb 以上的碱基对组成, ERα蛋白含595 个氨基酸, Mr= 64kD。 ERβ基因由约40kb 碱基对组成, ERβ蛋白由530个氨基酸组成, Mr= 59.2kD。
A/B区:存在配体非依赖转录激活功能AF-1区。 C 区:为DNA 结合域(DBD)。 D 区:具有稳定DBD 的DNA 结合作用。 E/F 区:称为配体结合域(LBD)。
E 区包括配体结合域、受体二聚化区、配体依 赖转录功能区AF-2等。 F 区是转录激活和抗雌激素药物发挥作用的必 需成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ERα和ERβ在DBD 和AF-2 序列上高度一致 ( 96%) ,而在AF-1 和N 末端一致性低( 30%)。
雌激素受体的分布
从组织分布上看,ERα分布广泛,其中在子宫、 卵巢、垂体腺、男性生殖器官、脂肪组织、前列腺、 皮肤、骨骼肌、肾脏、骨骼、胆囊和主动脉中都有较 高的mRNA 表达水平。
而在卵巢、男性生殖系统、结肠、脑组织和肾脏 组织中ERβ的mRNA 表达水平较高。
目前GPR30在许多组织和细胞中都被检出,例如 心脏、肺、小肠、卵巢、脑组织、乳腺、子宫、胎盘、 前列腺、皮下脂肪、动脉血管。
植物雌激素与内源性雌二醇结构类似,含有 杂环酚羟基。 根据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4大类: • 异黄酮类:包括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等 • 香豆素类:香豆雌酚 • 木酚素类:开环异落叶松脂酚 • 芪 类:白藜芦醇
此外,尚有醌类、三萜类、甾醇类以及真菌 雌激素类等。
4.3 植物雌激素的作用机制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内分泌治疗作为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影响激素水平来控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包括激素受体和荷尔蒙依赖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正文内容:一、激素受体和荷尔蒙依赖性乳腺癌1. 乳腺组织中的激素受体分布情况2. 荷尔蒙依赖性乳腺癌的概念和分类3. 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策略二、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1. 阻断雌激素受体的结合2. 抑制雌激素合成3. 阻断黄体生成素释放4. 抑制雌激素的作用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的作用2. 常用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及其副作用3.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四、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1.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2. 常用的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及其副作用3.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五、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机制2. 常用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及其副作用3.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总结: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来控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激素受体和荷尔蒙依赖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作用机制、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要内容。

研究和应用这些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抗癌药物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

抗癌药物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

抗癌药物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抗癌药物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是抗癌药物在治疗癌症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原理和目标结构。

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抗癌药物,其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也因此而有所差异。

本文将介绍几种主要的抗癌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

化疗药物是目前最常见的抗癌药物之一、化疗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的核酸(DNA和RNA)的复制和修复过程,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的效果。

这些药物常用于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乳腺癌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疗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1.氮芥类:氮芥类药物是一类经典的化疗药物,通过交联DNA链,阻止癌细胞的正常DNA合成和DNA的修复过程。

其作用靶点主要是癌细胞的DNA。

2.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拓扑异构酶是参与DNA的超螺旋调节的酶,其在癌细胞中能够干扰DNA的拓扑结构。

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能够干扰拓扑异构酶的功能,导致DNA断裂,从而阻止癌细胞的DNA复制和修复。

这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白血病和乳腺癌等。

3.抗代谢药物:抗代谢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抑制蛋白质合成的铂类抗肿瘤药物能够与DNA结合,干扰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类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的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特定信号通路或靶点,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和存活。

靶向治疗药物通常针对在癌症过程中突变或异常表达的基因和蛋白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靶向治疗药物及其作用机理和作用靶点:1.激酶抑制剂:激酶是一类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蛋白质,其在癌细胞中往往异常活跃。

激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癌细胞的激酶活性,从而干扰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靶向EGFR的抗癌药物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2.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癌细胞可以通过调节免疫检查点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抑制这些调节信号的作用,激活免疫细胞,增强其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管理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管理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副作用管理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尽管内分泌治疗在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复发方面表现出色,但也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

本文将重点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管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 激素治疗及副作用内分泌治疗主要包括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地西泮)和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如雷洛昔芬)。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雌激素在乳腺组织中的作用,降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这些药物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热潮红、乏力、关节痛、阴道干燥等。

2. 热潮红的缓解热潮红是内分泌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面部潮红、心悸、出汗等。

为了缓解这一症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保持房间通风,保持室温适宜;- 避免辛辣食物、烟酒、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调节心理状态,尽量保持放松和愉快的心情;- 可以考虑口服或局部涂抹一些舒缓热潮红的药物,如植物雌激素补充剂。

3. 乏力和关节痛的缓解乏力和关节痛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之一,这些不适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建议:- 适量的锻炼可以缓解乏力感,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考虑口服一些辅助治疗药物,如维生素B12等;- 关节痛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4. 阴道干燥的缓解阴道干燥是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使用后常见的副作用,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缓解措施:- 可以选择一些外用润滑剂或护理霜来缓解阴道干燥;- 避免使用带有刺激性的洗液和护肤品;- 注意卫生习惯,保持阴道清洁和干燥;- 如有需要,可以咨询医生,考虑一些雌激素局部治疗的方式。

除以上副作用外,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还可能引发一些其他不适,如情绪波动、失眠、消化道不适等。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需保持积极心态,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这些副作用。

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

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

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雌激素是一种非常重要性激素,属甾体激素,其基本结构是甾体核,动物的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及睾丸分泌,包括雌二醇E2、雌酮E1和雌三醇E3。

雌激素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植物雌激素、人工合成雌激素衍生物、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1]。

最近许多研究表明,雌激素除了具有促进女性生殖器官、乳房等第二性征发育外,对心血管系统也有重要的作用,现将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综述如下。

1 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大多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发挥生物活性作用。

ER不仅存在于细胞核内,而且也存在于胞浆内和细胞膜上,属于激素依赖的转录因子,分子量为67kD,由高度保守的6.2kb的cDNA序列编码而成。

广泛分布于血管内皮细胞、管平滑肌细胞、心肌和生殖系统,特别是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上有大量的分布.ER有多种亚型:ERа、ERβ和其他膜表达受体。

ERа和ERβ同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都具转录活性和特征性的基序,包括DNA结合区、核定位信号区、配体结合区以及一些转录活性区。

ERа基因是介导雌激素促血管内皮细胞NO生成的主要受体。

ERβ由1590个碱基的开放解读框和一般非翻译区组成,编码53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59.2kb[2]传统认为雌激素与位于胞浆或胞核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形成雌激-受体复合物,在核内影响基因的转录而发挥其生物效应,此即雌激素的基因效应雌激素。

雌激素的非基因效应则由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介导雌激素或不依赖雌激素受体而直接作用于膜信号转导系统,通过调节关键酶的活性和离子通道的开放状态而影响细胞的功能。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磷酸肌醇激酶(PL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途径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非基因途径。

2 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血管的作用2.1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雌激素及雌激素活性物质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西黄丸通过ERα和HSP90在乳腺癌中发挥抗雌激素作用

西黄丸通过ERα和HSP90在乳腺癌中发挥抗雌激素作用

西黄丸通过ERα和HSP90在乳腺癌中发挥抗雌激素作用目的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雌激素受体(ER)为作用靶点的他莫昔芬出现,改变了女性内分泌治疗的历史。

但是,他莫昔芬能够兴奋机体部分雌激素受体,引起子宫内膜癌等不良反应。

雌激素受体纯抑制剂氟维司群被批准用于晚期乳腺癌,该药物不仅能够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而且能够通过结合ER使其免于分子伴侣HSP90的保护,降解ER受体的表达,成为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失败后一线标准治疗方法。

但其生物体内活性和利用率有限。

HSP90是分子伴侣家族中一员,参与多种蛋白的折叠、转运、降解。

HSP90与乳腺癌发生、发展、耐药关系密切:首先,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相关的ER/PR是HSP90的伴侣蛋白;其次,与乳腺癌耐药相关的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是HSP90的伴侣蛋白;同时,HER2、Raf也是HSP90的伴侣蛋白。

因此HSP90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尤为值得研究。

西黄丸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始于1740年,由清代名医王维德所创并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其后多本古籍提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作用。

西黄丸由乳香、没药、牛黄、麝香组成。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西黄丸在乳腺癌、肺癌、结肠癌以及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方面有治疗作用,但是对其作用机制尚没有深入的研究。

为了解多靶点、多成分的西黄丸处方用于乳腺癌治疗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预测西黄丸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

并通过体内外实验对其进行验证。

方法:1.应用台盘蓝拒染法、CCK8细胞毒活性实验,检测西黄丸及各单药、西黄丸主要活性成分对ER阳性细胞株,HER2阳性细胞株,以及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增殖作用;采用裸鼠乳腺癌细胞株(T47D,SKBr3)移植瘤,检测西黄丸及其单药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细胞株的体内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应用PNCA免疫组化检测西黄丸及各单药对移植瘤增殖作用。

2.应用流式细胞,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PI试剂分别检测西黄丸及各单药、西黄丸主要活性成分对ER 阳性细胞,HER2阳性细胞,以及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凋亡和周期的影响;应用TUNEL试剂盒检测裸鼠移植瘤凋亡作用。

抗雌激素药物的原理和作用

抗雌激素药物的原理和作用

抗雌激素药物的原理和作用
抗雌激素药物的原理和作用是指通过干扰雌激素对靶细胞的结合或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来阻断或降低雌激素对机体的作用。

抗雌激素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这类药物既可充当雌激素受体的激动剂,又可充当拮抗剂。

它们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改变雌激素对细胞的作用,可以模拟雌激素,在某些组织中起到激动作用,同时在其他组织中起到拮抗作用。

SERMs 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乳腺癌、骨质疏松症等与雌激素相关的疾病。

2. 纯抗雌激素药物:这类药物能直接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但不可激活受体,从而抑制雌激素的作用。

纯抗雌激素药物主要用于乳腺癌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雌激素信号转导,达到治疗的效果。

3.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酶,降低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达到降低雌激素水平的效果。

它们主要用于治疗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等。

抗雌激素药物的作用可以减低雌激素对组织的刺激作用,抑制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生长,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抗雌激素药物有不
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监测可能的副作用和风险。

抗雌激素类药物

抗雌激素类药物
34
25
【毒理研究】
遗传毒性:致突变作用。 生殖毒性:妊娠妇女给予本品可能导致胎儿损
害。抑制孕卵着床,诱发流产等。
致癌性:小鼠给药2年,1.0-30mg/kg/天,结果,
卵巢、睾丸肿瘤、骨瘤和骨肉瘤的发生率增加。
26
【禁忌症】 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症或严重肝衰竭患者禁 止长期服用枸橼酸托瑞米芬。
27
雷洛昔芬(易维特 )
13
【临床应用】
治疗无排卵不孕症和男性不育症。
WHO将无排卵妇女分3类:
WHOⅠ:内源性Gn降低,内源性E产生很低; WHOⅡ:无排卵或稀发排卵、各种月经失调、 Gn相对正常或偏高、有明显内源性雌激素产生证据 的妇女; WHOⅢ:卵巢早衰。 氯米芬对WHOⅡ无排卵效果最好。
14
【不良反应】 最常见卵巢增大、囊肿形成、潮热、腹部 和盆腔不适或疼痛。 偶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异常于宫出 血、体重增加、头晕,短暂视觉障碍,偶见 皮肤过敏,肝功能异常和黄疸等。
17
【药理作用】
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Z、E两种异构体, 是雌激素部分激动剂,E具轻度雌激素样作用,Z有 明显抗雌激素作用。
作为雌二醇的竞争者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此药 受体复合物可在细胞核内阻止染色体基因开放,使 转录过程不能进行,从而抑制激素依赖性乳癌细胞 的生长。因此,对雌激素受体水平高者可获得较好 疗效,水平低者则无效。
24
【不良反应】 轻微,多为激素样反应。在临床试验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为面部潮红(20%),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多汗(14%)、恶 心(8%)、白带增多(8%)、头晕(4%)、水肿(3%)、疼 痛(2%)和呕吐(2%)。 发生率低于1%的不良反应包括:阴道出血、胸痛、乏力、 背痛、头痛、皮肤变色、体重增加、失眠、便秘、呼吸困难、局 部麻痹、震颤、眩晕、瘙痒、厌食、可逆性角膜混浊和衰弱,亦 有血栓栓塞和部分病例转氨酶升高的报道。 罕见不良反应有:皮炎、脱发、情绪不稳、抑郁、黄疸和僵 硬。大约有3%患者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如恶心、呕吐、眩晕、 高钙血症和阴道出血,在治疗开始时发现的高钙血症可能与患者 的骨转移有关。

雌激素受体 α 抑制剂MPP在小鼠囊胚形成和滋养层干细胞中影响YAP核定位

雌激素受体 α 抑制剂MPP在小鼠囊胚形成和滋养层干细胞中影响YAP核定位

雌激素受体α 抑制剂MPP在小鼠囊胚形成和滋养层干细胞中影响YAP核定位许颂华;朱灵华;刘玥;王晓江;钟玉环;苏杨;许丽旋;王世鄂【摘要】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抑制剂甲基-哌啶-吡唑(methyl-piperidino-pyrazole,MPP)在小鼠桑葚胚和滋养层干细胞(trophoblast stem cells,TSCs)中对YAP的影响.方法收集昆明(kunming,KM)小鼠8-细胞胚,置于0μmol/L(对照组)和5μmol/L(实验组)MPP中培养,分别于8h、12h和24h后收集各组桑葚胚,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YAP表达,采用Real Time-PCR检测MPP处理24h后Yap mRNA表达变化;将小鼠TSCs置于0μmol/L、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 MPP中培养,48h后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分别检测Sox2、YAP、Cdx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鼠8-细胞胚经MPP处理24h后,桑葚胚YAP蛋白核定位水平降低,Yap mRNA水平无显著改变;经MPP 处理48h后,5μmol/L组小鼠TSCs细胞出现细胞团块,10μmol/L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组细胞Sox2 mRNA表达水平升高,Yap和Cdx2 mRNA水平无显著改变,团块状细胞中的YAP蛋白失去明显的核内定位,SOX2和CDX2阳性细胞的表达更加密集.结论ERα 在小鼠桑葚胚和TSCs中调控YAP核定位,其在TSCs细胞中的作用与CDX2和SOX2的表达有关.【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年(卷),期】2019(028)001【总页数】8页(P6-13)【关键词】雌激素受体α;桑葚胚;滋养层干细胞;YAP【作者】许颂华;朱灵华;刘玥;王晓江;钟玉环;苏杨;许丽旋;王世鄂【作者单位】干细胞工程与再生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 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 2012 级本科班,福州 350108;干细胞工程与再生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 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 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 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 350108;干细胞工程与再生医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108;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福州 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1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 r α,ERα)是一种在生殖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

什么是雌激素受体

什么是雌激素受体

什么是雌激素受体?与乳腺癌有何关系?
乳腺癌病人通常需要检查雌激素受体(以下简称ER),那么雌激素受体到底有什么作用?与乳腺癌有什么关系呢?ER是细胞内能与雌激素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蛋白,二者结合形成复合体后转向细胞核内,刺激DNA形成新的蛋白合成,促进细胞增殖。

雌激素加受体的复合物对癌细胞的生长、分裂有刺激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乳腺癌细胞内都含有雌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也并非为乳腺癌细胞所特有,胃癌、肺癌、肠癌及喉癌等也有存在。

激素依赖性肿瘤是指有的肿瘤细胞恶变时,细胞可以部分地或全部保留正常的受体系统,肿瘤细胞含有激素受体的功能与正常细胞相似,说明该肿瘤细胞的生长,仍然依赖原来的激素环境调节,这类肿瘤称为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上称为ER阳性肿瘤;相反,有些肿瘤在癌变过程中,其受体系统保留很少或完全丧失,不能再作为激素的靶细胞,其生长不再受激素的控制与调节,此即非激素依赖性肿瘤。

多数乳腺癌中具有特异性的激素受体,激素依赖性肿瘤约占全部乳腺癌的50%~70%。

中国乳癌患者ER阳性率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显偏低;我国乳癌ER阳性率绝经前后相似,而西方国家绝经后的阳性率明显偏高;我国乳癌ER阳性率与年龄大小无关,而西方患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60岁以上的阳性率高达80%左右。

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或称ER阳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依赖雌激素的刺激,因此,如果切断雌激素的来源,便可抑制这类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这也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理论基础。

科学研究发现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病例,内分泌治疗的客观有效率已达55%-70%。

乳腺癌晚期二线治疗方案

乳腺癌晚期二线治疗方案

摘要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乳腺癌晚期二线治疗方案,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内分泌治疗1. 靶向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的药物(1)芳香化酶抑制剂:如阿那曲唑、来曲唑等,适用于绝经后ER阳性或P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如氟维司群,适用于E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 靶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受体激动剂如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等,适用于绝经后ER阳性或P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二、化疗1. 单药化疗(1)紫杉醇:适用于多种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ER阴性或PR阴性的患者。

(2)多西他赛:适用于多种晚期乳腺癌患者,尤其是ER阴性或PR阴性的患者。

2. 联合化疗(1)蒽环类药物+紫杉类药物:如多西他赛+多柔比星(AC)、多西他赛+表柔比星(TC)等,适用于ER阴性或PR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蒽环类药物+卡培他滨:如多柔比星+卡培他滨(AC-T)、表柔比星+卡培他滨(TC-T)等,适用于ER阳性或P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三、靶向治疗1. 靶向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1)曲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帕妥珠单抗:适用于HER2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 靶向PI3K/AKT/mTOR信号通路(1)贝伐珠单抗:适用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依维莫司:适用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异常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四、免疫治疗1. PD-1/PD-L1抑制剂如纳武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适用于PD-L1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2. CTLA-4抑制剂如伊匹单抗,适用于CTLA-4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五、中医中药治疗1. 中药方剂(1)清热解毒类:如犀牛角、金银花、连翘等,适用于乳腺癌热毒内蕴证。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法乳腺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

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与发展。

其中,激素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日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法,包括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具体的药物选择以及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

1.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指乳腺癌细胞上表达雌激素受体(ER)的一种类型。

此类型乳腺癌对雌激素的依赖性较高,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可以极大地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内分泌治疗主要通过抑制雌激素的生物活性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包括:(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地非那醇、托瑞米费;(2)雌激素合成抑制剂,如芳香化酶抑制剂;(3)选择性雌激素降解剂,如贝那普利。

2. 具体的药物选择2.1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地非那醇和托瑞米费是常用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它们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止雌激素受体与雌激素的结合,从而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

这些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可以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和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

2.2 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包括阿那曲唑和依那司他。

它们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这些药物适用于更年期后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绝经后乳腺癌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和关节痛等不良反应,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2.3 选择性雌激素降解剂贝那普利是目前唯一一种被批准用于乳腺癌激素治疗的选择性雌激素降解剂。

它可以通过抑制雌激素的合成和降解来减少体内雌激素的合成和降解,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贝那普利在早期和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3. 治疗效果评估对于接受激素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需要定期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

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选择

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选择

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选择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选择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在辅助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和化疗是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的选择。

1. 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是利用抑制或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

在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主要应用的药物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

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是通过调节雌激素受体的活性来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常用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地塞米松和托瑞米芬等。

这些药物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是通过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来达到治疗乳腺癌的效果。

常用的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有贝那普利和依波里酮等。

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体内雌激素的合成酶活性,降低雌激素水平,从而减少对乳腺癌细胞的刺激,抑制肿瘤的发展。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雌激素对细胞的刺激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常用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有阿那曲唑等。

这些药物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阻断雌激素信号传导,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

2.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来杀灭癌细胞,阻断其生长和扩散。

乳腺癌的化疗方案一般采用联合使用多种药物,以增加治疗效果。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紫杉醇等。

化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DNA或RNA的合成和修复,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化疗药物可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如静脉注射、口服等。

化疗一般采用周期性的治疗,每个周期包括给药和停药期。

3. 辅助治疗的选择乳腺癌的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分子表型、分期等。

根据临床研究的结果,内分泌治疗在ER(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案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中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占据了很大比例。

对于这一亚型的乳腺癌,激素治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乳腺癌的激素治疗方案,包括选择适合的激素治疗药物以及激素治疗的潜在副作用及管理。

一、选择适合的激素治疗药物1. 荷尔蒙受体调节剂荷尔蒙受体调节剂是目前乳腺癌激素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分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抑制剂(SERMs)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

SERMs如他莫昔芬(tamoxifen)、鲁尔凝(raloxifene)等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从而阻断雌激素的作用。

AI药物如阿那曲唑(anastrozole)、莫地非尼(letrozole)等则能够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

患者的绝经状态、年龄、病情分期等因素会影响到药物的选择。

2. 雌激素拮抗剂雌激素拮抗剂是另一类常用的激素治疗药物,其通过抑制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起到治疗作用。

其中,富马酸铁安芬(fulvestrant)是目前唯一一种被批准用于一线内分泌治疗的残酷抗肿瘤药物。

二、激素治疗的潜在副作用及管理虽然激素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副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包括:1. 骨质疏松:长期使用荷尔蒙受体调节剂和雌激素拮抗剂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饮食中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进行体育锻炼,定期检查骨密度,必要时补充抗骨质疏松药物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2. 血栓风险增加:激素治疗可能导致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液凝结指标,避免久坐和长时间卧床,必要时可以使用抗凝血药物。

3. 情绪变化和潮红:某些激素治疗药物可能引起情绪变化和潮红等不适症状。

患者可以尝试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节方法,如早睡早起,规律运动,寻求心理支持等来缓解这些症状。

4. 代谢紊乱:激素治疗可能导致代谢紊乱,包括体重增加、血脂升高等。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脂高糖饮食,保持适量的运动,必要时可以予以降脂药物治疗。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方案[发明专利]

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方案[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方案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C·L·哈蒙,P·J·库什纳,D·C·迈尔斯,L·H·加拉格尔,R·孙申请号:CN202080059997.1
申请日:20200706
公开号:CN114302722A
公开日:
202204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文提供了施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以用于治疗癌症的方法。

所述拮抗剂(如六氢吡啶并[3,4‑b]吲哚、AZD9496、RAD‑1901、ARN‑810、因多昔芬或氟维司群)可以是雌激素受体的激活功能1和激活功能2两者的抑制剂。

还提供了上述抑制剂与作为CDK4/6抑制剂(如帕博西尼、瑞博西尼、阿贝西尼、莱罗西尼和曲拉西尼)的第二剂的组合。

申请人:奥列马制药公司
地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国籍:US
代理机构: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对人胃癌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探讨胃肠道肿瘤的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其雌激素受体为阳性,在细胞培养期间,分别给予雌二醇10-7 mol/L及雌二醇加三苯氧胺1mcg/ml处理12h,流式细胞仪检测各期细胞数目的相对比例和增殖指数.
结果细胞增殖指数在雌二醇组、对照组和三苯氧胺处理组分别为0.5705,0.4787和0.4830. 当用雌二醇处理后其S期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结果显示雌二醇可刺激该细胞的生长,而三苯氧胺可抑制这种作用.
结论雌二醇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胃癌细胞有增殖营养效应,这种作用可为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三苯氧胺所阻断,可用来控制胃癌的生长.
关键词胃肿瘤; 雌二醇; 雌激素拮抗剂
谭端军, 王慧蓉, 汪鸿志, 刘成贵.雌激素及其受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新消化病学杂志,1996;4(2):64-65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患同样肿瘤的患者,性别不同其预后也不同,乳腺癌等性激素靶器官肿瘤常在其发生前后或同时并发胃肠道肿瘤,并陆续有在胃肠道肿瘤中发现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的报道,因此推测机体内性激素环境也同样影响了一些消化道肿瘤的自然发展历程[1,2]。

然而,究竟体内性激素对于胃肠肿瘤通过何种机制,产生何种效应?尚无统一的看法。

为此本实验以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体外传代胃癌细胞系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雌激素及其受体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增殖动力周期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雌激素对胃癌细胞的促分化作用,为临床消化道肿瘤的内分泌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分组Ⅰ组:空白对照组;Ⅱ组:加入17-β-雌二醇10-7mol/L(德国MERCH公司);Ⅲ组:雌二醇10-7mol/L及三苯氧胺1mcg/L(上海十二制药厂)均为终浓度。

每组各检测6个样本。

1.2 细胞培养雌二醇采用乙醇溶解(乙醇终浓度<0.1%),然后用Hanks液稀释至工作浓度。

小牛血清用活性碳10g/L,葡聚糖T70 1g/L,50℃搅拌30min以清除游离雌激素。

人胃低分化腺癌SGC-7901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证实细胞株雌激素受体为阳性)采用RPMI-1640培养基加1%已清除游离雌激素的小牛灭活血清,青霉素100kU/L和链霉素10mg/L,然后分别向各培养瓶中加入受试物,于37℃,含5%二氧化碳温箱培养12h后收集细胞,数目在105以上,70%冷乙醇固定24h。

实验过程中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2-5]。

1.3 细胞DNA染色及FCM测定上机前经400目铜网过筛,低速离心5min,弃乙醇,每个样品加RNase A25μg,震荡混匀,37℃搁置30min,以去除RNA,然后加入碘化丙啶
30μg染色15min后在FACS 440型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上检测。

采用2W氩离子激光作激发光源,功率200W,波长488nm,以鸡血红细胞作内外参标准,每个样品检测10000个细胞,用计算机计算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比率,按下列公式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roliferation index, PI)[4,5]。

PI=[(S+G2/M)]/[G0/G1+S+G2/M]。

数据采用F+Q检验。

2 结果
光镜观察可见Ⅱ组肿瘤细胞完全贴壁时间较对照组为短,平均约1.5h,对照组多在2h 以上,当加入三苯氧胺完全贴壁时间需2.5h左右,长于对照组,Ⅲ组细胞体积明显增大,胞浆增多,胞浆内有小空泡出现,并伸出许多突起,胞核胀大,染色浅,染色质颗粒较细,分布略均匀。

而Ⅱ组与对照组则显示出细胞生长状态良好。

利用FCM分析了细胞的动力周期,结果(表1)显示经雌二醇处理12h后癌细胞增殖指数较对照组高,其中S期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但同时用雌二醇及三苯氧胺处理后细胞增殖指数则低于单纯用雌二醇处理组,上述结果提示雌二醇能刺激该细胞的增殖,而三苯氧胺则可部分阻断这种作用。

表1 雌二醇及三苯氧胺处理后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各时相的比例 分组G0/G1 S M/G2 PⅠ
Ⅰ52.10±0.80 33.50±4.40 14.30±3.65 0.4787
Ⅱ46.00±2.70 43.65±3.50 13.40±5.70 0.5705a
Ⅲ52.05±0.15 20.40±1.70 27.90±1.90 0.4830
aP<0.05,比对照组;c P<0.05,比Ⅱ组。

3 讨论
本实验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胃癌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采用雌二醇处理,探讨了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雌二醇处理12h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S 期细胞数目显著增高,细胞贴壁时间缩短,这说明生理浓度的雌二醇对于体外培养的该细胞株具有一定的营养效用,能促进细胞的增殖,与Harison等的研究结果一致[6]。

而应用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三苯氧胺可部分阻断雌激素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刺激作用,从而说明雌激素对胃癌细胞的生长的刺激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介导的。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具有一定的促癌作用,动物实验中亦发现它可诱发低分化腺癌,除具有营养效应外,尚有下列几方面作用:①雌激素可减少胆汁阴离子的排泄,这些阴离子排泄的减少可以增加体内激素衍生物或一些其它药物,包括有致癌作用的药物的浓度[7];
②增加组织对致癌物的敏感性及增强其它激素的作用,催化促癌剂启动新生物变化;③同时它也可诱导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作用,有助于将前致癌物更完全地转变成终致癌物[8];④它们与细胞内胞浆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形成的激素受体复合物与细胞核内DNA某些部位亲和力增加,造成DNA合成抑制因素消失,刺激因素增加,加速基因的表达,增加有丝分裂,通过这种加速可使DNA复制错误率增加,以致细胞产生突变形成肿瘤[9];⑤它可增强DNA 聚合酶α活性,对于DNA的合成可能具有增强的作用[10];⑥此外它可通过超氧化物等自由
基直接损伤靶分子DNA链,使其断裂,引起细胞基因改变,导致细胞肿瘤性转化[11]。

本实验结果亦提示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可阻断雌激素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从而为临床上采用内分泌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4 参考文献
1 叶学正,刘宁媛(译).激素致癌研究的最新前景和未来趋向-美国癌症病因部、癌症研究院、健康研究专题讨论报告.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ml/DirDu/1996/02/15/69/47/64.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