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的毕业论文.docx

摘要

桩基础是人类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的一种创造,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基础类型;又是一种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生命力很强的基础型式。近二十年

来,由于工程建设和工业技术的发展,桩的类型和成桩工艺,桩的承载力和桩体

结构完整性的检测,桩基的设计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然而,由于土的变异性

及桩基与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迄今成桩质量的控制与检测,桩基的计算理论与

方法,仍然是不够完善而有待研究发展的。

桩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木、现场灌注;打入法、压入法),可以支撑在不同的土层中,可以作为各类工程结构物的基础(建筑的低桩承台、桥梁或码头的高桩承台),因而其受力性状各不相同,承载能力相差悬殊,施工工艺和设

备极其多样。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的一

个非常活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分支领域,50 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

工艺、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本文对钻孔桩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他们的试用条件。

关键词:桩基础混凝土钢筋配合比泥浆

一、概述

1、工程概括

省道 S210 线娄底段涟源至潭邵高速双峰互通改建工程(三步桥~光田湾)

的建设是改善区域内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区域公路网结构,加强干线道路的连接的需要,是交通、防洪、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合理

规划城市布局,加快城市建设的需要,对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合同段起点桩号K2+600 , , 终点桩号K5+629.233 ,全线长 3.296Km ,在终点处与原有S210 老路顺接。 K5+277.2 张家湾中桥上跨涟水河支流。该桥设计为3-16m 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桥,桥梁全长55.04m ,平面位于 R=222.3 ,Ls=90 的缓和曲线内,全桥加宽0.87m 。桥面宽13.37m = 0.5m (防撞墙)+12.37m (行车道) +0.5m (防撞墙)。纵面位于

R=6007.34,T=241.47,E=4.85的竖曲线内,右交角45 度,桥梁基础均为钻孔桩

基础。本施工方案选择K5+277.2 张家湾中桥 2# 墩 4# 桩作为本试桩对象 .

2、方案目的

(1)对设计地质进行验证,取得详细地质参数;

(2)研究适合本段工程地层特点的钻孔设备及各种设备在相应地层施工工

效;

(3)对已有的护壁技术进行验证,得到相应护壁技术参数;

(4)确定适合于本段工程地层条件的清孔方法;

(5)研究钢筋笼保护层措施的可靠性和下设的最优方法;

(6)验证钻孔桩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工艺的合理性;

(7)检验施工准备工作的周密性、严谨性。

3、施工便道布置

试验区内根据地形条件和各阶段的施工项目修建顶宽 4.5m的临时施工道路,满足场内交通的需要。

4、施工供电布置

本桥施工现场用电由搅拌站内配电室接至桥梁施工现场,满足施工用电需

要。用电线路采用电线架空直引至现场,场内设配电箱,按用电管理规定进行接电管理。

5、施工供水布置

桥梁施工现场利用旁边溪河水,可满足施工要求

6、钢筋加工厂布置

桥梁施工所用主要材料由项目经理部按有关规定统采购并运送至施工现场。

混凝土由拌和站统一拌制,混凝土运输由自卸汽车运送至施工现场。钢材:在桥梁施工现场设钢筋加工场,就地加工。

7、泥浆池制备

施工前本着节约、方便施工的原则确定泥浆池位置,一般可根据使用的泥浆

泵的功率依照相邻墩的桩基共用一座泥浆池的原则来确定泥浆池位置,泥浆池大小本桥采用统一尺寸4m × 3m ×2m 。

开挖以前先挖探沟,经有关人员确认泥浆池位置无地下管线。泥浆池可按照1:0.75 放坡,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按照要求设置 1.5m 高的钢管栅栏围护并在醒目位置悬挂标识牌、警示牌等。泥浆池造浆前其底部及四周使用厚塑料布进行衬护。

现场泥浆制备完成后应立即报现场工程师验收,泥浆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8、污水与废弃物处理系统

钻孔出渣、废弃的浆液不得在施工现场就地排放,采用自载汽车运至指定弃渣场。

二、资源配置

2.1 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本段桩基的地层情况、工程量及总体工期安排,施工人员配置按照1台冲击钻机机组、 1 个混凝土浇筑队、 1 个钢筋加工队、 1 个辅助作业队和 1 个后勤组,三班作业的工作方式进行考虑。

辅助作业队主要包括电工、供水等人员,后勤组主要包括现场值班技术人员、安质人员、内业技术人员、物资材料人员、修配、食堂、车队人员等。本段桩基

试验总计需要各类施工人员24 人,详见表 2.1.1 。

表 2.1.1施工人员计划表

序工种或岗数

说明号位量

1钻工4钻孔

2钢筋工4钢筋加工作业

3混凝土工4混凝土灌注

4修理工2机修加工

5司机2混凝土运输、起重设备等

6测量人员4现场放样

7技术人员1现场值班、统计、质检

8专职安全1现场安全

9管理人员2项目经理等后勤人员及管理人员合计24

2.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2.2.1 。

表 2.2.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冲击钻机Y280S-6台套1汽车起重机25t辆1电焊机交流 30kVA台2装载机ZL50C台2挖掘机DH225LC-7台1钢筋对焊机UN1-150台1钢筋切断机GQ40台1钢筋弯曲机GW40A台1钢筋调直机GT-12台1

进场时间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2011 年 10 月 30 日

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时间

水泵7.5KW台22011 年 10 月 30 日柴油发电机120KW台12011 年 10 月 30 日

三、现场钻孔

3.1施工准备

在三通一平的基础上,钻孔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桩位测量及放样、制作和埋设

护筒;泥浆备料调制、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及准备钻孔机具等。

3.2施工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钻孔平台搭设置障

碍设置

桩位放样钻机拼装钻机就位

泥浆制备

钻孔作业检测、记录

测孔深及沉

碴厚度净化泥浆拌制一次清孔

钢筋笼制作安装钢筋笼

漏斗、导管安装

二次清孔

水下砼制备砼试件制作

水下砼灌注

成桩

3.3钻孔场地准备

用挖机将基坑内淤泥清除后将桩基工作面开挖、平整。平整压实后的场地标高控制在 0.5m 左右。

3.4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所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现场布置控制网并复核。依据桩基中心轴线坐标值,用坐标法放样桩基中心线、桩基中心点等,并打入标桩,中心线

的放样误差应控制在2cm 范围内。在距桩中心一定距离的稳定基础上设置十字

形控制桩,便于校核,桩上标明桩号。测量放样成果经监理复核后使用。

本工程的测量仪器有:全站仪 1 台,水准仪 1 台, 50 米卷尺 1 把。

3.5埋设护筒

钢护筒在加工场里制作,护筒采用4~7mm厚钢板制作,为增加刚度防止

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护筒内径大于桩直径20~40cm ,护筒长度为 2.0 ~4.0m ,用汽车运输至现钻孔护筒场进行埋设安装。使

用水准仪将高程引到护筒上,并做红漆标记。护筒的底部埋置在地下水位或河床

以下 1.5m ,护筒顶部高出地面50cm ,且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 1.5 ~2.0m 。护筒周围夯填粘土,防止漏水。护筒平面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cm 。开钻前放水浸泡 24 小时。

3.6泥浆制作

1、泥浆池的设置

本工程设泥浆沉淀池和循环池各一处。泥浆池宽 4m ,长 3m ,沉淀池宽 14m ,长16m ,深度均为 2m 。

2、泥浆配制

本工程泥浆采用粘土造浆。造浆用的粘土塑性指数应大于 15 ,小于 0.05mm 的粘粒含量大于50%,制备的泥浆满足下述要求:

①比重:粘土、岩层为 1.0 ~1.25 ,软土、砂层为 1.2 ~ 1.6;

②粘度:粘土、岩层为16 ~22s,软土、砂层为19~28s;

③含砂率:小于 4%;

④胶体率:不小于95%;

⑤PH 值:大于 6.5 ;

3.7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对钻孔作业面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场地布置与钻机座落处平整和加固,主要机具的检查、维修与安装,配套设施的就位及水电供应的接通等。

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顶部的起吊滑轮缘、转盘中心和桩孔中心三者应在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0mm ,以确保钻孔垂直度误差≤1%的要求。

3.8钻进成孔

1、钻机开钻前,应检查各种机具,设备是否状态良好,泥浆制备是否充足,以及水、电管路的畅通情况,确保正常。

2、正式钻进前,先启动泥浆泵,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入孔口一定

数量后方可正式钻进。

3、开始钻进时,控制进尺速度及钻压,采用“低压慢进”措施,待钻至护

筒下 1m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

4、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因故必须停钻时,孔口必须加盖防护,并且必须把钻头提出孔道,以防埋钻。

5、在钻孔过程中,必须绘制孔位处的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以供针对

不同土层选择适当的钻头、钻压、钻速和泥浆比重等参考。并且,经常注意土层

变化,在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以判断土层,并记录表中,与设地地层作核

对。

6、钻过程中随时补充损耗、漏失的泥浆,保证钻孔中的泥浆浓度,且高出

地下水位至少 1.0m ,防止发生坍孔、缩孔等质量事故。

7、当钻孔距设计标高 1.0m 时,注意控制钻进速度和深度,防止超钻,并

核实地质资料,判定是否进入要求的持力层。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清孔、灌筑混凝土。

8、钻孔的允许误差:

①、平面位置:任何主向在50mm 内;

②、孔径:不小于设计;

③、倾斜度: 1/100 桩长;

④、沉淀厚度:小于5cm (端承桩);

3.9清孔

清孔必须达到两个要求:第一是满足泥浆指标,符合清孔后的要求;第二是保证灌注混凝土前,沉碴厚度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施工中进行两次清孔。

第一次清孔:当钻孔达到设计高程后,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采用检孔器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清孔。

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孔内排出的泥浆手摸无2~ 3mm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 1.1 ,含砂率小于 2%,粘度 17~ 20s。同时保证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孔底沉碴

厚度:柱桩≯ 5cm 、摩擦桩≯ 20cm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第二次清孔:由于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准备浇注水下混凝土,这段时间的间隙较长,孔底产生新碴,待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就序后,采用换浆法清孔,以达到置

换沉碴的目的。施工中勤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碴置换彻底。

待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测孔底沉碴厚度在设计范围以内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四、钢筋笼制作及吊放

4.1钢筋骨架制作

钢筋笼加工在钻孔作业面附近的钢筋制作场内分两段进行,每段长度9 米,用钻机副机吊入孔内。钢筋笼接长采用电焊机现场焊接。

单节钢筋笼采用四点平吊法起吊,钢筋笼升到空中平稳后,尾部的副锡松绳,钢筋笼在空中慢慢完成,由水平到竖直的转身。吊起前先用测孔器探测孔径,如有缩颈则应用钻头上扫清。

钢筋笼按设计要求,采用 2m 一道加强箍加强,防止装吊时变形。钢筋笼在入孔前,在骨架外侧每 2 米设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直径10cm ,用Φ 8钢筋横穿,并焊接于主筋之上,每处共 4 块,间隔 2 米,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笼保护层垫块采用M50 高强度砂浆垫块,采用集中生产法制作。钢筋笼保

护层垫块安装:沿钢筋笼长度每隔2m 设置混凝土块 4 块,沿桩均匀分布,垫块为圆形,直径为 12.2cm ,圆块中心穿钢筋并与桩身钢筋焊接固定。混凝土块与

钢筋笼密贴并连接牢固。确保钢筋笼均匀对称于桩孔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4.2钢筋骨架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

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

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方木,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每个钢筋笼制作好后要挂上标

志牌,便于使用时按桩号装车运出。

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

钢筋笼入孔时,由25t 吊车吊装。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第一吊

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之一点之间。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

禁摆动碰撞孔壁。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钢筋笼的定位采用螺纹钢筋悬挂在钢护筒上。

钢筋笼中心与设计桩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

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定位后,在6h 内浇注混凝土,防止塌孔。

4.3下设导管

桩基混凝土采用泥浆下直升导管法灌注施工,导管采用无缝钢管制成,导管内壁应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管采用快速螺纹接头,导管接头处

设 2 道密封圈,保证接头的密封性;导管φ内 =300mm ,壁厚δ=10mm ,导管中间标准节长 2m ~ 3m ,底节 4m ~5m ,同时配备若干个 1m 和 0.5m 的导管,导管

在使用前应进行试压和水密试验,并按顺序编号。导管下放前检查每根导管是否干净、畅通以及密封圈的完好性。导管逐节吊装接长下放,直至距孔底 20 ~40cm

为止,下放过程中注意保持与孔位中心线一致。导管接长时通过活动卡盘固定。

导管下放完毕后,做提升试验,检查在导管提升过程中是否与钢筋笼相互影响,

确保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提升导管时不会出现导管挂住钢筋笼的情况。

导管使用前要先丈量导管组装后的实际长度并编号,并且要定期进行接长水

密性试验,试水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 1.5 倍。导管间连接要安放密封圈。

五、灌注混凝土

5.1混凝土原材料

(1)水泥:湖南韶峰 P.O42.5 ,其初凝时间不宜早于 2.5h ,水泥质量符合验标的相关规定。

(2)骨料:料源为业主指定的当地砂石料生产厂生产的骨料。对含有活性成

分的骨料进行专门试验论证,并经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涟源市背后山机制中砂,细度模数在 2.3 ~3.0 之间。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涟源市背后山采石厂三级配碎石, 4.75 —31.5mm 连

续级配碎石,其中 4.75-9.5mm占5%,9.5-19mm占80%,19-31.5占15%

(3) 粉煤灰:湖南华润电力有限公司,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20%。

(4)外加剂:湖南永利 YL-H 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 26%,其掺量为胶凝材料用量的 1.2%。

(5)水:拌和用水采用打井地下水,但必须经过水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2混凝土配合比

1.计算基准混凝土的试配强度

Fcu,o=fcu,k+1.645 σ=25+1.645 ×5=33.2Mpa

2.水胶比:W/B= αafb/(fcu,0+αaαbfb)

γc 富余系数 1.05 ,

fce= γc · fce ·g=1.05 × 42.5=44.6 Mpa

fb= γfγsfce=0.85 ×1.0 ×44.6=37.91

粗集料使用碎石 , 查表得α =0.53,α =0.2

a b

粉煤灰选用二级粉煤灰,查表选取γ=0.85, γ=1.0

f s

W/B=(0.53 × 37.91)/(33.2+0.53× 0.2× 37.91)=0.54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运输距离考虑参加 1.2%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和20%掺粉煤灰取 W/B=0.49

3.单位用水量

要求砼坍落度: 180~220mm碎石公称最大粒径31.5mm, 经查表计算选取用水量 m w= 235kg/m 3; 经试拌减水率为 26%。计算用水量为: m wa =m w0 (1-β)=235×(1-26%)=174kg ;

4.胶凝材料用量: 174 ÷0.49=355kg

5.粉煤灰用量: M f =355 ×20%=71kg

6.水泥用量 Mc=355-71=284kg

7.减水剂用量:( 284+71 )× 0.012=4.26Kg

8.确定砂率:由于此砼配合比坍落度设计要求为180 ~220mm, 砂率暂选取βs=45%(注:不能满足要求时作调整)。

9.确定砂石用量:

假设混凝土表观密度为 :2400kg/m 3;

m c +m f++m w +m s+m g=2400 kg

m s

×100%=0.45

m s+m g

解联立方程得 : 砂 m s=842kg/m3;碎石m g=1029kg/m3;

10.理论配合比为 :

水泥:粉煤灰: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 =284:71:842:1029:174:4.26

较理论配合比用水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减水胶比0.05 得另外两组配合比:水泥:粉煤灰: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 =316:79:824:1007:174:4.74 水泥:粉煤灰: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 =258:64:857:1047:174:3.86

表一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水胶比坍落度( mm )表观密度(kg/m3

0.441952420

0.492002430

0.542102410

表二各水胶比抗压强度

水胶比7 天强度( MPa )28 天强度( MPa )

0.4433.540.1

0.4929.137.1

0.5424.432.8

八、假定砼设计表观密度为: 2400kg/m3,实测砼表观密度为:2430kg/m3。

该砼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

之差的绝对值未超过计算值的

2%,故不做调整。

根据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力学性能检验结果,选定水胶比为0.49 时为设计配合比,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为:

水泥:粉煤灰:细集料:粗集料:水:减水剂=284:71:842:1029:174:4.26 5.3水下灌注

在水下混凝土灌筑过程中,每根桩做不少 3 组砼抗压试件。并经常检测其坍落度,使之符合规范要求。

1、安装导管,放入孔内,导管下口离孔底25 ~40cm为宜,上口与储料斗相连,储料斗的容积按首次埋管深度不小于 1.0m 设计。

2、安装好导管后,再次探测孔底沉渣导度,如大于规定,则进行第二次清

孔处理,确保沉渣厚度不超出设计及规范要求。

3、水下混凝土灌筑时,首批混凝土不得少于 2.9m 3,保证导管埋入深度不

小于 1m 。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输送车的首罐方量为8m 3,漏斗容积为 1.8m 3,漏斗封板提起后,混凝土泵车连续送料。

4、在水下混凝土灌筑过程中,经常用仪器探测孔内混凝土面的标高(也可

用测绳),及时调整埋管深度。一般埋管深度控制在2~ 4m 左右,但不得大于6m ,不得小于 1m 。

5、水下混凝土灌筑,连续有节奏地进行,中途不得中断,并尽量缩短拆除

导管的间隔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须徐徐灌筑,以防产生高压气囊压漏导管。并防止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缩孔,经常保持孔内水头高度。

6、当混凝土灌筑至接近钢筋笼骨架时,加大导管埋深,放慢灌筑速度,以

减少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击,防止钢筋笼上浮。

7、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筑时在设计桩顶上多灌筑 1.0m ,以保持桩与墩柱之间的混凝土连接质量。

8、水下混凝土灌筑完并在水下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 。后方可拆除护筒。钻孔桩成桩质量须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或规定值附注

1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无断层及严重夹层

2孔的中心位置≯5cm经纬仪查纵、横方向3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4倾斜度<1%H

5钢筋骨架底标高±50m

6地质情况与地质钻探资料基本符

表三钻孔桩成桩质量检查表

9、凿除桩头至少80cm ,保证桩与承台或墩柱砼良好的整体性。

六、特殊情况处理与预防措施

在钻孔过程中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比如塌孔、钻孔倾斜、扩孔、缩孔、掉钻、卡钻等等。为了让工程顺利进行,我们必须预防或者在这些情

况出现时能做到有效的处理。所以处理钻孔的突发事故时非常有必要的。

1.塌孔

产生原因:泥浆比重不够及其他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是孔壁未能形成坚实

泥皮;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由于掏渣后未能及时补充水或泥浆或钻孔

通过沙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造成孔内水头不够;松散砂层中进尺太快。

预防和处理措施: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要严格控制进尺,投入粘土膏、卵石等挤入孔壁起护壁作用;发生孔口坍塌时,拔出护筒用粘土回填,重新埋设再钻;

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其位置,用砂和粘土回填到孔处以上1~ 2m ,待沉积物密

实后再钻。

2.钻孔倾斜

产生原因: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钻头受力不均;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钻机底座不水平,钻杆弯曲。

预防和处理措施:遇孤石或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低速钻进,控制进尺;

经常检查钻机底座水平、钻杆接头,并及时高速正。

3.扩孔

产生原因:孔壁塌进。

预防和处理措施:局部扩孔不影响钻进至设计标高可不处理;若扩后继续坍塌,按塌孔处理。

4.缩孔

产生原因:钻锥严重磨耗或软塑土遇水膨胀。

预防和处理措施:及时焊补钻锥,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5.掉钻

产生原因:卡钻时强扭;钻杆疲劳断袭;操作不当。

预防和处理措施:开钻前清除孔内杂物,用电磁铁或其它方法;经常检查钻具、钻杆、钢丝绳和联结装置;采用打捞钩,打捞叉吊出。

6.卡钻

产生原因:形成了梅花孔;钻头磨耗没及时焊补;遇孔内掉入物体卡在钻头。

预防和处理措施:经常检查转向装置防止失灵;经常测定泥浆比重,防止泥浆太稠增大阻力;采用较大冲程、低速度,使钻锥有足够时间变换位置;用冲吸

的方法净卡住的钻头周围的钻渣松动后取出。

七、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今普遍采用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分析,参照大量历史资料,认真总结出一整套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指标,并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钻孔方法和机具的选用是影响桩基成孔质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在施工前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按地质情况以及设计要求去综合考虑,选择方案时,应以选择对桩基质量有利的方案为原则。

2.钻孔灌注桩的这一技术的发明,实际上就是因为使用了泥浆,因此,可见

泥浆在钻孔灌注桩中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了粘土和砂土孔壁稳定的条件,进一步论证了泥浆的重要性;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实验探讨泥浆的护壁性能,提出了合适的泥浆配合比。

3.护筒的制作与埋设往往关系到桩基是否出现钻孔施工事故的关键之一,因

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一旦出现桩基施工和质量事故,就应仔细分析其原因,找出正确的措施进

行解决,要做到对症下药。对付事故的最好办法还是以预防为主,在施工之前,

就应做足一切必要的防患措施,尽量做到少出事故。

八、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

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6.《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

7.《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YSJ212-92YBJ42-92

毕业论文(设计)桩基础施工专业技术研究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年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学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 摘要 高层建筑一般具有上部结构高度及基础埋深大的特点,因此多采用桩基础、筏式基础、箱形基础或桩与箱形基础的复合基础形式,其中桩基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基础形式.然而近年来,有些施工单位由于时桩基础施工中的一些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施工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介绍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关键点等高层桩基础施工中的各个技术环节,就桩基施工最为广泛的就地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系统的归纳,以积累桩基础施工经验,确保桩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桩基成孔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1.桩平面布置原则 (1)力求使各桩桩顶受荷均匀,上部结构的荷载重心与桩的重心相重合,并使群桩在承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2)在纵横墙交叉处都应布桩,横墙较多的多层建筑可在横墙两侧的纵墙上布桩,门洞口下面不宜布桩。 (3)同一结构单元不宜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4)大直径桩宜采用一柱一桩;筒体采用群桩时,在满足桩的最小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桩宜尽量布置在筒体以内或不超出筒体外缘1倍板厚范围之内。 (5)在伸缩缝或防震缝处可采用两柱共用同一承台的布桩形式。(6)剪力墙下的布桩量要考虑剪力墙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而剪力墙中和轴附近的桩可按受力均匀布置。 2.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 (1)应选择较硬上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d为桩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d;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d,且不小于0.5m。(2)桩端进入中、微风化岩的嵌岩桩,桩全断面进入岩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嵌岩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m。 (3)当场地有液化土层时,桩身应穿过液化土层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

稳定土层,进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且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且不宜小于1.5m。(4)当场地有季节性冻土或膨胀土层时,桩身进入上述土层以下的深度应通过抗拔稳定性验算确定,其深度不应小于4倍桩径,扩大头直径及1.5m。 3.桩型选择原则 桩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分布、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1)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方形桩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宜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大的强风化层、风化残积土层、砂层和碎石土层,且桩身穿过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穿越层中存在孤石等障碍物的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层的岩层地区均不适用。其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 (2)沉管灌注桩(包括小直径D<5O0mm,中直径D=500~600mm)适用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且桩身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对于桩群密集,且为高灵敏度软土时则不适用。由于该桩型的施工质量很不稳定,故宜限制使用。 (3)在饱和粘性土中采用上述两类挤土桩尚应考虑挤土效应对于环境和质量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预钻孔。设置消散超孔隙水压力的砂井、塑料插板、隔离沟等措施。钻孔灌注桩适用范围最广,通常适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桩身穿越各类上层以及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范 (一)选题规范要求 1、选题可采取学生自主命题或教师申报选题两种形式,应切合专业特点,达到专业教学规定目标,同时结合应用型办学定位,须有50%以上的论文(设计)在实验室、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完成。 2、对照选题要求,各教研室对所提交的题目组织评审,并报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3、各院系组织审核,并在规定时间内向毕业生公布题目。 4、由学生选择公布的论文(设计)题目,选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5、各院系工作领导小组将学生选题情况汇总后,及时由教研室反馈给各指导教师,并将选题情况汇总报送教务处实践科备案。 6、学生选题确定后,由各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帮助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并指导后续各项研究工作。 (二)开题规范要求 1、学生确定选题后,应及时了解相关要求,根据开题报告中所列各项内容开展资料收集、文献查阅、调查研究等工作,并在

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成《**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开题报告学生填写部分要求计算机打印。 2、指导教师审阅开题报告,签署意见并签名。均要求手工填写,不得使用计算机打印。 3、院系组织学生开题,并对学生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填写意见。 4、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下一研究阶段。 (三)结构规范要求 1、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要中心突出,内容详实,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数据可靠,逻辑性强,结构前后紧凑,层次分明,图表清晰,格式规范、符合要求,文字流畅,结论正确。 (2)篇幅理科6000字左右,文科10000字左右, (3)须使用的度量单位一律采用国际标准单位。 (4)对论文(设计)中的图表要求整洁、比例适当并要给予适当解释,统一标上编号和图(表)名,安排于相应位置。若同类图表数量过多、过大,也可作为附录列于论文后面。 (5)毕业论文(设计)具体打印、排版格式见第二部分格式要求。 2、内容要求 (1)标题:简明扼要,体现主题,有概括性;应紧密联系所学专业,反映出专业研究的范围、层次和深度,字数不超过20个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毕业论文.docx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浅析全面质量管理 院系名称:院系名称:经管系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二)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校名称:学校名称:河南质量工程学院 2010 年 12 月 29 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摘要 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大部分产品已处于买方市场,人们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挑剔;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购买商品的标准逐步从“价廉”向“物美” 转变。在这种宏观环境中,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把握好产品质量关。产品质 量管理应是对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管理。正如“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 是生产出来的”所以说,只有做好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 产品质量的检验合格。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 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实施计划。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关键词 核心 存在的问题

影响因素 1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rich products, most product has a buyer's market, people buy goods is more and more captious; Meanwhile people life level also increased quickly, buy goods from the standard gradually to "affordable" price "transformation. In this macro environment, enterprise to long survive, must grasp the good quality of products.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tracking management. As the "product quality is not inspection to come out of, but production comes out" say so, only making goods production every link of qua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ssure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fie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emphasizes dynamic quality, always constantly seeking to improve, but it has no standardized, no unified standard.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an succeed, the key is to a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nn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our enterprise and formulate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Keyword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re problems Influence factors : 2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目录 摘要··································································································································· 1 1 绪论·································································································································· 4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毕业论文的排版方法(最全)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 2.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1”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1”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1”,按快捷键“ctrl+shift+=”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3.说明: 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 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 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桩基础与强夯在工程中应用

桩基础与强夯在工程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重庆强夯工程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时间:2014-03-11 电力设备往往都对基础稳定性要求较高,对沉降较为敏感,若变电站的地基承载力较差,为了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地基进行处理。管桩对单体较沉重的设备效果很好,稳定性高且施工速度快,但工程造价较贵;强夯法对大面积的地基处理较为经济,且能满足大部分小设备的要求。 当建筑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或压缩性过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以针对不同地基,进行处理。以增加地基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进行地基处理必须首先明确处理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并作好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和处理后的勘察鉴定工作。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及前后工作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 针对性质不同的地基上,如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溶、滑移、液化等特殊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以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如: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抗剪强度、防止地基产生过大的剪切变形,避免大面积土体滑动;改善土的压缩性、减少地基变形;改善土的动力特性、减轻或消除地震效应、防止砂土液化;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防止膨胀土遇水膨胀,干旱收缩的性能;解决岩溶地区的溶沟、溶洞等危害。 (二)、地基处理前后工作 ()处理前的准备工作:收集和研究分析已有的岩土勘察报告;调查当地地基基础现状和地基常用的有效方法;对地下水位要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注意地基处理对邻近建筑、地下设施、地下管道等的影响。 ()处理后的勘察鉴定工作:所有经过处理的的地基,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重新提供设计所需的技术参数;根据新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鉴定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否达到;然后在处理后的地基上进行地基基础设计。 下面,结合笔者工作遇到的问题,分析几个常用的地基处理办法。 二、工程案例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在某地区新建一变电站,具体地质情况为:上层为2m3m厚度不等的人工填筑土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值,主变容量,变压器总重20000kg,主变基础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节约投资应该对地基基础多方案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本设计的题目是焦作三维国贸中心4#住宅楼桩基础设计,主要思路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桩基础的桩型、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单桩容许承载力、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以及承台的尺寸和构造,再根据承受的荷载验算桩基承载力,估算沉降量并验算桩和桩承台的强度。 通过设计桩基础要达到掌握桩基设计计算的具体原理及主要设计步骤,更深入地理解桩基工程特性。通过本次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使作者对桩的受力特点、制作工艺、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做到了把作者大学四年所学的力学知识和基础课程与具体工程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钻孔灌注桩;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In choosing base form buildings withhe use of the properties, the upper structure typ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ismic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on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save invest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foundation schemes design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ile foundation pile type, pile section size and length, the number of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pile a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fferdam, again according to withstand the load calcul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estimat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ile settl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ile caps. Through the design to achieve mastery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pile foundation principle and main design step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drill hole filling pile foundation design, the author of pil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did the author at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learning knowledge of mechanics and basic course and combining concrete engineering, truly achieve the theories into practice,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the future. Key words:th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Bored piles;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论文

建筑地基桩基础设计及基坑支护设计毕业 论文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Abstract ............................................................... II 1 引言 (1) 2 基坑支护设计 (3) 2.1 工程概况和研究容 (3) 2.1.1 工程概况 (3)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2.2.1 地形地貌 (3) 2.2.2工程地质特征 (3) 2.2.3 水文地质条件 (5) 2.2.4 基坑周边环境情况 (5) 2.3 基坑开挖与支护结构设计 (6) 2.3.1 设计依据 (6) 2.3.2 基坑支护方案优选 (6) 2.4 支护方案的设计原则及计算参数的确定 (8) 2.4.1 支护方案设计分析 (8) 2.4.2 设计原则 (8)

2.4.3 参数的初选 (8) 2.4.4 基坑支护设计的主要容 (9) 2.4.5 降水设计 (9) 2.5 基坑支护计算 (10) 2.5.1 排桩支护计算 (10) 2.5.1.1 排桩支护示意图 (10) 2.5.1.2 基本信息 (11) 2.5.1.3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14) 2.6 设计结果 (16) 2.6.1 结构计算 (16) 2.6.2 力位移包络图: (23) 2.6.3 地表沉降图: (23) 2.6.4 冠梁选筋结果 (24) 2.6.5 环梁选筋结果 (24) 2.6.6 截面计算 (25) 2.6.7 锚杆计算 (26) 2.6.8 整体稳定验算 (29) 2.6.9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0) 2.6.10 抗隆起验算 (37) 2.6.11 抗承压水(突涌)验算 (39) 2.6.12 嵌固深度计算 (40) 2.6.13 嵌固段基坑侧土反力验算 (40)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排版

毕业论文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件事 事关能否毕业 而毕业论文的格式又决定了一篇论文的水准 所以我们在做毕业论文时 一定要按正确的毕业论文的格式排版 第一、构成项目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 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 其余为必备项目 如果需要 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 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第二、各项目含义 (1)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 应忠实于原文 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 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

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 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 附属于正文 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 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 地脚(下)25mm 订口(左)30mm 翻口(右)25mm 装订线在左边 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 1.5倍行距 文字一律通栏编辑 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毕业论文范文word

毕业论文范文word 现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不足及其改革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其市场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世 界经济接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的巨大变革、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对于 营销管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专业市场营销人才受到 企业的青睐,然而,对于专业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是与日俱增。因此,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随之而来的则是严峻 的就业压力。基于种种因素,我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市场营销人才培 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急需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创新。 一、现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偏差 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是各高校进行专业设置和构建相应教学体系的基本前提,决定了整个教学的方向、结构、方法以至市场营销 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以培养综合型和通用型的 市场营销人才为目标,其忽略了市场需求这个不断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出现高校市场营销人才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 2.课程设置混乱 目前,虽然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设置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几大类,但几类 课程之间,各门课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开课前后逻辑顺序不对,教 学主线不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 3.师资队伍薄弱 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市场营销人才的必备条件。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队伍都是以偏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师居多,缺乏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的企业型导师。

4.教学方法落后 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记笔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缺少课堂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这种过于单一和死板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5.考核方式单一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的以闭卷考试或其他知识测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既忽略了对学生学 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检测,也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正确的目标往往让努力事半功倍。结合市场需求,以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出发点,创新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1.综合型转为能力导向型 将综合型营销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开设的课程杂乱繁多,往往让学生感到精力不足,无法保证课程完成质量,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个 别科目挂科、重修等现象。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应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从事某一具体的职业所必须具备的 能力为导向,将能力导向型营销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2.通用型转为专业型 很多传统院校都旨在培养通用型或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教学体系造就的往往是“全”而不专,看似样样通却样样不会。随着社 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需求更多的是专业型人才。以市场营销专业中高端制造装备方向为例,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 在面试的时候更看重的是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而且很多岗位 明确要求需要具有某专业技能的应聘者。因此,通用型的人才培养 目标应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做出转变。 三、营销人才培养创新 1.培养模式创新

[学士]西安某工程桩基础及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B方案) 毕业论文16399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西安万达商业广场Ⅲ区 桩基础及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B方案) 院、系:建筑工程 学科专业:土木工程 学生:刘丽 学号: 040702129 指导教师:赵敏 2008年6月

前言 前言 大学四年的时间是短暂的,学习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我们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关于建筑基础和有关地质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只有打好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为我们日后进行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准备。而毕业设计就给了我们一个将大学四年所基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本次,我所设计的是西安万达商业广场III区的桩基础及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通过此次设计,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建筑规范,更为可贵的是让我培养了一种做事认真负责,做事有理有据的态度。毕业设计与我们之前所做的学期课程设计不同,它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系统的完成一项具体工程设计的全部过程。毕业设计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强的的显著特点。因而对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都具有其他环节无法替代的重要重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与总结。同时,通过毕业设计还让我掌握了关于基础和支护设计的一些方法和思路。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使用本专业的绘图软件,如CAD、天正等,使自己的制图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毕业设计是我们专业培养计划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让我更好的了解本专业的基本知识,能较快的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具体的土木过程设计问题所需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搞好本次设计,能够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本科毕业论文排版与装订格式指导

本科毕业论文排版与装订格式指导 论文就是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 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 的具体文章内容如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论文页面设置 1、A4纸打印 2、页边距:上2.5cm 下2.5cm 左2.7cm 右2.7cm 3、行间距:28 磅 4、段前:1行 二、论文字体字号 1、封皮直接下载 2、题目:黑体小二副标题:黑体三号 2、摘要和关键词:见下要求 2、标题:见下目录要求 3、正文:宋体小四 4、表题、图题:宋体五号 5、引文注释:宋体五号 6、参考文献:宋体五号 二、论文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字数:音乐学系、艺术管理系不得低于8000字,其他系不得低于3000字。 2、绪论 引言、概述、前言。包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的提出,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等。用简短的文字进行概括,一般在300字左右。

3、本论 具体章节。本部分是论文作者研究的内容,是论文的核心。各章之间互相关联,符合逻辑顺序。 4、结论 是论文最终总体的结论,应明确、精练、完整、准确。着重阐述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学术领域的作用、意义,也可以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三、论文目录 目录黑体三号 引言黑体三号 (1) 一、×××黑体三号 (1) 一×××黑体四号 (1) 1.×××黑体四号 (1) 2.×××黑体四号 (2) …… 二×××黑体四号 (5) 1.×××黑体四号 (5) 2.×××黑体四号 (6) …… …… 二、×××黑体三号 (10) 一×××黑体四号 (10) …… …… ……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docx

文献综述(主要包括国内外现状、研究方向、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参考文献等)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对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营销策略问题研究。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针对线上与线下的营销模式的研究,张旭兰,姚蕾(2016)认为从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到线上应该形成一个闭环,跨境电商企业要在全渠道进行营销。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渗透发展,充分利用多渠道营销的全方位优势进行发展模式创新是很有必要的。梁欣萌(2016)也认为跨境电商企业可以探索线下营销,再与线上推广做好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产品销量。在国外设立体验店就是一种形式,形成线上线下联合的体验店来进行营销推广。但孙维潇(2016)认为只需专注于线上营销即可。基于电子商务技术,企业通过B2C网络平台可以直接准确地搜寻客户,即不需再花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漫长的贸易磋商,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成交成本,因此要充分利用线上营销带来的成本优势。 品牌营销方面,刘安华(2015)认为现阶段的许多跨境电商都将业务重心放在销售方面,有着很强的业务能力,但是品牌营销和境外接洽等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因此跨境电商企业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品牌营销人才,形成以品牌和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形成周全的服务体系,为企业积累人气和口碑,逐渐提高市场影响力。谢海玲(2015)也指出跨境电商平台应重视其品牌营销。以往外国顾客喜欢购买中国商品的原因大多在于国内产品物美价廉,与传统销售相似。许多跨境电商仍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获取市场,平台售价仅为国内售价的基础上添加运费,以搬运工的形式赚取利润,品牌意识弱。陈环,谢兴伟(2015)则分析了跨境电商实施自主品牌营销的优势,与传统外贸相比,它既能给电商带来价

毕业论文的排版方法(最全)

如何用Word 编辑参考文献 每个需要写毕业论文的朋友都会发现,修改文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虽然现在也有很多软件可以编排参考文献,其实word 本身就可以。 采用合适的编辑方法会方便地做到整齐,规范,自动排序和交叉引用。 1. 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 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 ”。按“插入”按钮。 2. 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这时你会发现文本中的序号“ 1 ”字是上标格式的,这是你所希望的。但尾注中的“ 1 也是上标格式的,这不是你希望的。其余的格式也不合你愿,别急。用鼠标在最左侧处选中尾注中的序号“ 1”,按快捷键“ ctrl+shift+= ”就可以使序号不再是上标,或用鼠标右击,出现一菜单,选择“字体”,在第二张菜单中去掉“效果”栏中“上标”前面的“ √”。 3. 说明: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这表示所插入 手稿的尾注是一种“域”,不必理会它。插入第二个尾注的方法是同样的。Word 会根据所在位置的前后自动排序。 在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前面有一条横线,你会发现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我们一般的编辑界面叫“页面视图”,选择“视图/普通”进入普通视图。 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 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 李素一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李素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工程 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基础技术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 了整个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因此,本文首先对桩基础技术及其施工原则进行 了概述,客观阐述了桩基础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旨在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快 速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应用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近年来,房屋建筑 施工中,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这就为建筑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建筑设计 者必须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做好建筑管理设计工作,确保现代建筑质量,以促 进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桩基础技术概述 1.1含义 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岩土应力,基底下部在建筑 荷载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严重形变,地基就是这一位置中的岩土体。在多种深 基础技术中,一项最为常见的技术内容就是桩基础,承重台位于桩顶与岩土内安 置基二者之间,这是构成桩基础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多数建筑工程中都开始广 泛应用桩技术,单桩基础指的是通过某种途径,有效连接不同的桩而产生的。在 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优势,包括在沉陷的过程中,拥有较高的承 受力和平衡力,同时会产生较低的沉陷程度,对其进行科学应用,能够实现对地 基的巩固,其可以适用于多种建筑施工当中,受地质环境以及工程特点的影响较低,即使是地基较软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能够将桩基础技术的功能充分发 挥出来。 1.2作用 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部分岩土层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在应用桩基础技 术的过程中,可以确保建筑物总体压力由这部分岩土层来承担,还能够促使松软 性在岩土层得以升高,从而促使承压能力在建筑物地基中也得以升高,降低坍塌 以及沉陷现象在建筑物中发生的概率。 1.3应用条件 桩基础技术在建筑施工阶段就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利用桩基础技术 的过程中,涉及更大的工程量,所需资金投入也较高。现阶段,该技术无法在全 部建筑中使用,要想充分发挥桩基础技术的功能,必须充分掌握该技术的应用条件:①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可以应用于对地基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的项目中;②厂房以及材料仓库等工程要求拥有较高的承重能力,可以应用桩基础技术;③占地面积小、高度较高的工程可以应用桩基础技术,如电视塔等;④ 大部分建筑工程对稳定性要求较高,此时可以应用桩基础技术,通过该技术,能 够降低地面晃动对建筑的影响;⑤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拥有专门的土层要求,可以利用桩基础技术;⑥如果建筑工程构建于地震区域,也应该应用该技术。 2 桩基础技术施工的原则 土建施工的时候,桩基础技术的合理选择是重中之重。要按照施工项目的具 体现象来选择相适应的桩基础技术,不但可以保证桩基础工程规划的完善性,还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施工成本,另外,对于其施工质量也有很好的保证。对

桩基础(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2 1 桩基础分类 2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 2.1按施工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2 2.2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 2 2.2.1 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 2 2.2.2 技术准备 3 2.2.3机械设备准备 3 2.2.4现场准备 3 2.2.5现场放线定位 4 3 钻斗钻成孔灌注桩技术简介 4 3.1钻斗钻成孔法的介绍 4 3.1.1钻斗钻成孔法的优点5 3.1.2钻斗钻成孔法的缺点5 3.2 施工程序 5 3.3 施工要点 5 4 桩基础施工技术发展趋向 6 结论7 后记8 参考文献9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地面空间显得越来越紧,为了充分利用国土资源,人们不得不将眼光投向高层空间和地下空间。桩基础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高层建筑物和重要建筑物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基础形式。桩基础的作用是将上部结构较大的荷载通过桩穿过软弱土层传送到较深的坚硬土层上,以解决浅基础承载力不足和变形较大的地基问题。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速率缓慢等特点。它能承受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上拔力以及机器的振动或动力作用,已广泛用于工业厂房、桥梁、水利等工程中。下面笔者将对桩基础的施工进行简要分析。 1 桩基础分类 (1)按材料可分为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及组合材料桩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桩又可分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桩(简称R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C15~C4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简称P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C80);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桩(简称PH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80)。钢筋混凝土桩使用最广泛。 (2)桩按形状可分为圆形桩、角形桩、异形桩、螺旋桩、带扩大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等。 (3)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 选择桩型与工艺时,应对建筑物的特征(建筑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等),地形、工程地质(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岩土特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类别、地下水位),施工机械、施工环境、施工经验,各种桩施工法的特征、制桩材料供应条件,造价以及工期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最后选择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桩型和成桩工艺。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按施工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预制桩用锤击、静压、振动或水冲沉入等方法打桩入土。灌注桩则在就地成孔,而后在钻孔中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根据成孔的方法,又可分为钻孔、挖孔、冲孔及沉管成孔等方法。工程中一般根据土层情况、周边环境状况及上部荷载等确定桩型与施工方法。 2.2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 施工前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做好技术准备与资源准备工作,以保证打桩施工的顺利进行。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 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 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现场踏勘调查的主要容如下: (1)查明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 (2)查阅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施工现场成桩深度围土 层的分布情况、形成年代以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了解施工现场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及其变化情况。 (4)了解施工现场区域人为和自然地质现象,地震、溶岩、 矿岩、古塘、暗滨以及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等。 (5)了解邻近建筑物的位置、距离、结构性质、现状以及目 前使用情况。 (6)了解沉桩区域附近地下管线(煤气管、上水管、下水管、电缆线等)的分布及距离、埋置深度、使用年限、管径大小、结构 情况等。 2.2.2 技术准备 其主要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标准格式 标题xxxxx(三号黑体) 学号:(xxxxxxxx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xxxxxxxx三号黑体) 专业:(xxxxxxxx三号黑体) 年级:(xxxxxxxx三号黑体) 学校:(xxxxxxxx三号黑体) 4.2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关键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以显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4.3目次页:目次页由论文的章、节、条、附录、题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另起一页排在摘要页之后,章、节、小节分别以1.1.1、 1.1.2等数字依次标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页 5.主体部分

5.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主体部分必须另页开始。 5.2序号 毕业论文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 1xxxx(三号黑体,居中) 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xxxx(小三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1.1.1xxxx(四号黑体,居左) 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xxxxx三号黑体) 学号:(xxxxxxxx三号黑体) 指导教师:(xxxxxxxx三号黑体) 专业:(xxxxxxxx三号黑体) 年级:(xxxxxxxx三号黑体) 学校:(xxxxxxxx三号黑体) 4.2论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一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译文,英文摘要页置于中文摘要页之后。申请学位者必须有,不申请学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