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合集下载

农田杂草发生规律

农田杂草发生规律

农田杂草发生规律
通常情况下,农田杂草的发生有两个高峰期,即3-5月为春夏季杂草了生高峰期刊;9-11月为秋冬季杂草发生高峰期。

7-8月的盛夏和12月至翌年2月的严冬,基本不发生。

杂草的发生类型具体可归纳为4个。

1、早春了生型
每年2月旬或3月上旬开始发生,3月中下旬达发生高峰期。

如春蓼、扁蓄、藜等杂草均属于这一类型。

2、春夏发生型
每年从3月中、下旬至4月底、5月初开始发生、6月中、下旬达发生高峰。

如稗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千金子、马齿苋、空心莲子草、香附子、异型莎草、鸭舌草等杂草。

3、秋冬发生型
每年8月底或9月初开始发生,11月达发生高峰,12月至2月很少发生。

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牛繁缕、繁缕、婆婆纳、猪殃殃、硬草、早熟禾、棒头草、一年蓬、小飞蓬均属于这一类型。

4、春秋发生开型
这类杂草除了在12月至翌年2月的严寒期以及7月酷热期很少发生外,其余各月一般都能发生,所以也可称为四季发生型,其中以春秋两季发生量最大。

如小藜、荠菜、灰绿藜等均属于这一类。

农田杂草主要种类

农田杂草主要种类

禾本科
2看麦娘
株高15-40厘米。秆疏丛生,基部膝曲。叶鞘短于节间,叶舌薄膜质。
圆锥花序,灰绿色,花药橙黄色。
种子繁殖,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苗期11月至翌年2月,花果期4-6月。
适生于潮湿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南各省。主要为害稻茬麦田、油菜等作
物。
禾本科
3硬草
秆直立或基部卧地,株高15-40厘米,节较肿胀。叶鞘平滑,有脊,下
立;花瓣4,淡黄色。长角果。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种子繁殖。种子发芽是以温度8-15度。冬小麦区,
10月中下旬为出苗高峰期,冬小麦区10月中下旬为出苗高峰,4-5月种
子渐次成熟落地。繁殖能力较强。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
川等地。在华北地区是危害小麦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
十花科
荠菜
茎直立,有分枝,高20-50厘米。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茎生
麦家公
株高20-40CM,茎直立或斜生,茎的基部或根的上部略带淡
紫色,叶倒披针形或线形,顶端圆钝,基部狭楔形,两面被
短糙状毛,叶无柄或近无柄。聚伞花序花萼5裂至近基部,
花冠白色或淡蓝色,筒部5裂。小坚果。种子繁殖一年生草
本。秋冬或翌年春出苗,花果期4-5月。
25藜科

茎直立,株高60-120厘米,叶互生,菱状卵形或近三角形,
色透明的翅;鳞片长圆形,顶短钝,谈棕色或血红色。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
一年生草本。花果期6-10月。以种子繁殖,种子于翌年春季萌发。分布于东北、华北、甘肃、安徽及江苏等地。
12莎草科
碎米莎草
株高20-85厘米。秆丛生,直立,扁三菱形。叶基生,短于秆;叶鞘红褐色。花序长侧枝聚伞形
复出,具4-9条长短不等的辐射枝;小穗长圆形,扁平。

《农田杂草》课件

《农田杂草》课件

特征
农田杂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可以 在不利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
农田杂草的分类
1 按生物学分类
农田杂草可以根据其植物学特征进行分类,如双子叶杂草、单子叶杂草等。
2 按生长方式分类
农田杂草可以根据其生长习性和生命周期进行分类,如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等。
3 按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分类
农田杂草可以根据其对农作物产生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如重要杂草、一般杂草等。
农田杂草的生活习性
了解农田杂草的生长和繁殖方式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制定有效的控制 方法至关重要。
农田杂草的危害
对土壤的危害
农田杂草会竞争土壤中的营养 和水分资源,降低农作物的生 长和产量。
对农作物的危害
农田杂草会与农作物争夺阳光、 空间和营养,影响农作物的正 常生长和发育。
对人类的危害
某些农田杂草对人类的健康有 潜在危害,如过敏反应和中毒 风险。
《农田杂草》PPT课件
农田杂草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问题。通过此课件,我们将深入了解农 田杂草的影响、分类、危害以及其预防与管理方法。
引言
农田杂草对农作物产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了解农田杂草的重要性及其对农 业生产的挑战是至关重要的。
什么是农田杂草?
定义
农田杂草是指生长在农田中的其他非农作物植 物,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灌溉和排水
合理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可以提 供农作物所需的水分,减少农 田杂草的生长。
轮作和间作
采用合理轮作和间作措施可以 减少农田杂草的繁殖和扩散。
结论
农田杂草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重要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农田杂草的防治工 作,保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农业技术指导中心,2021,《农田杂草综合管理技术手册》。 - 国家农业科学数据中心,2020,《农田杂草监测与防控报告》。

第三章 杂草的发生分布、分类

第三章 杂草的发生分布、分类

3.多年生杂草 (perennial weed) 一次出苗, 可在多个生长季节内生长并开花结实,并兼以种 子和营养繁殖器官繁殖,并度过不良气候环境。 如具有地下根茎的刺儿菜、苣荚菜、双穗雀稗等, 具有地下块茎的香附子、水莎草、扁秆藨草等, 具有地下球茎的野慈菇等,具有地下鳞茎的小根 蒜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等,具有地下 直根的车前 (Plantago asiatica L . ) 。以 及越冬或越夏芽在地表的蛇莓 (Duchesnea indica(Andr . )Focke) 、酢浆草 (Oxalis corniculata L . ) 和艾蒿等。
②秋熟旱作物田杂草。秋熟旱作物田中不断自然 繁衍其种族的植物。包括棉花、玉米、大豆、甘 薯、高粱、花生和夏秋季蔬菜等田地的杂草,一 般是春夏季出苗,秋季开花结实的杂草。 ③夏熟作物田杂草。能够在夏熟作物田中不断自 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包括麦类、油菜、蚕豆。 绿肥以及春季蔬菜等作物田杂草。一般是冬春出 苗,春末、夏初开花结实的杂草。

而那些发生频率较高,分布范围较为广泛, 可对作物构成一定危害,但群体数量不大,一般 不会形成优势种的杂草被定为常见杂草。共有 396 种。余下的被划作一般性杂草,这些杂草是 不对作物生长构成危害或危害比较小,分布和发 生范围不广的一类。
( 二 )中国农田杂草群落的发生分布规律 1.农业措施导致的杂草发生规律 作物的生长季节不同,相应的耕作造成了只 要求与之相似生态条件的杂草生长。如夏熟旱作 物麦类、油菜、蚕豆等的田中,主要发生春夏发 生型杂草,如看麦娘、野燕麦、播娘蒿、猪殃殃、 牛繁缕、荠和打碗花等。秋熟旱作物如玉米、棉 花、大豆和甘薯等田中,主要发生夏秋发生型杂 草如马唐、狗尾草、鳢肠、铁苋菜、牛筋草和马 齿苋等。夏熟和秋熟两类作物田中的杂草仅有个 别是共同发生的,如香附子、刺儿菜和苣荬菜。 不过,在北方一季作物区,这种情况稍多一些。

农田要紧杂草知识一览

农田要紧杂草知识一览

农田要紧杂草知识一览一、杂草的发生特点一、生长快:利用光、水、肥的能力较作物强,进行无性繁衍的杂草生长速度相当快,较作物成熟偏早。

二、多实性,持续结实性、落地性:可产生1-3代,几万-几十万种子,种子成熟后一样很容易造成脱落,造成土壤感染。

杂草能在短时间内占据空间,覆盖地面,确实是因为有较大的单株结实量。

由于杂草成千上万倍地产生种子,即便除草方法十分有效,若是每亩农田昔时留下几千株杂草,便能产生几万万乃至上亿粒种子,到来年仍能严峻发生。

3、苗成熟期良莠不齐:杂草种子的成熟期比栽培作物早,成熟期也不一致,一般是边开花、边结实、边成熟,随成熟随脱落散落田间,一年可繁衍数代。

例如小藜在黄淮海流域每一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花,5月下旬果实成熟,一直到10月份仍能开花结实。

因此,这些杂草在麦田、秋田、菜田和果园等不同田间或不同季节都有发生。

4、杂草的种子多有后熟特性:一些正在开花的杂草被拔除后,受精的胚珠就可发育成为种子。

一些专性杂草,如稻田中的稗草,果实成熟期一样比水稻提早10~20天。

麦田中的野燕麦、看麦娘、播娘蒿等杂草通常在小麦成熟前果实已成熟脱落。

大部份杂草的出苗期也不整齐,如荠菜、藜、繁缕等杂草除1月份最冷和7~8月份最热时不发生外,一年四季都能出苗开花。

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画眉草、铁苋菜和龙葵等4~8月份均能出苗生长,是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秋作物和菜田、果园的要紧杂草。

大田内每浇一次水或降一次雨后就有一次杂草出苗顶峰,这是农田杂草容易形成草荒和不易清除的要紧缘故,也给防除带来不便。

五、寿命长(休眠):独行菜种子寿命40年以上,田旋花可存活50年。

六、可塑性和抗逆性强:在环境不良情形下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更突出,较作物有较大优式。

7、多种繁衍方式及授粉途径:可通过种子或无性繁衍的根、茎、芽繁衍,既能异花也能自花授粉,通过风、昆虫、动物、人都可受粉。

八、多种传播方式:种子通过风、昆虫、动物、人畜、水流、农业机械、浇灌、农家肥混在作物种子、商品粮。

除草剂基础知识

除草剂基础知识

• 3)抑制谷氯酰胺合成酶 • 4)抑制组氨酸的生物合成。
3、干扰内源激素
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是典型的激素类除草剂。吡啶羧酸 类毒莠定、使它隆等也具有生长激素类除草机制,其具体 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另外还有二氯喹啉酸、氯甲喹啉酸, 草除灵。 杂草中毒症状: 主要是诱导植物致畸,导致根、茎、叶、花和穗的生长产 生明显的畸形变化,并逐渐枯萎、死亡。
• 3)旱生杂草:主要危害
玉米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如 马唐、马齿苋、猪殃殃等。
黄淮海农田主要杂草种类
• 藜科:藜、小藜、地肤、猪毛 菜。 • 苋科:反枝苋、野苋、绿苋、 空心莲子草 • 马齿苋科:马齿苋 • 石竹科:牛繁缕、王不留行、 米瓦罐。 • 十字花科:播娘蒿、荠菜 • 豆科:大巢菜、米口袋 • 大戟科:铁苋、泽漆 • 锦葵科:苘麻 • 旋花科:打碗花 • 紫草科:麦家公、狼紫草 • 唇形科:佛座(宝盖草) • 茄科:龙葵 • • • • 玄参科:婆婆纳 茜草科:猪殃殃 菊科:小蓟、苍耳、鳢肠 禾本科:看麦娘、野燕麦、硬 草、狗尾草、马唐、牛筋草、 千金子、稗草、雀麦、狗牙根、 菵草 莎草科:香附子、异型莎草、 牛毛毡、扁杆藨(biao)草 眼子菜科:眼子菜 泽泻科:野慈菇 蘋科:四叶萍 鸭跖草科:鸭跖草 雨久花科:鸭舌草
烟嘧磺隆
• • • • 玉农乐、烟磺隆 茎叶喷雾 适用作物:玉米2-5叶期 防除对象:一年生草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 和一些阔叶杂草。
• 另外磺酰脲类除草剂还有绿磺隆、甲磺隆、醚苯磺隆、醚磺隆、氯嘧 磺隆、胺苯磺隆、氟嘧磺隆等。 • 开发的新型药剂中很多都是磺酰脲类除草剂,如拜耳公司研发的甲酰 胺磺隆、丙苯磺隆、甲磺胺磺隆和艾格福公司研制的碘甲磺隆钠盐( 2002年被拜耳公司收购,现归拜耳所有)甲酰胺磺隆对许多一年生或 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均有优异的活性,如稗草、千金子、马 唐、野燕麦、雀麦、假高粱等,也可作生长调节剂 。丙苯磺隆主要用 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雀麦等和一些重要的阔叶杂草 。甲磺胺 磺隆主要用于谷类禾本科除草,防除阔叶杂草,对猪殃殃等有特效。 碘甲磺隆钠盐主要用于小麦田苗后早熟防除黑燕麦、野燕麦、梯牧草 和多种阔叶杂草。新型药剂如 3.6%阔世玛WG是拜耳公司开发的麦田 除草剂,其剂型为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可分散粒剂。

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杂草 根 系的吸 肥 能力 也很 强 , 吸 收大 量肥 料 。 作 物 因 会 造成
缺 肥而 减产 。
22 与 农 作 物 争 空 间 .
大 多数 一年 生 杂草 都 以种子 繁 殖 , 有很 高 的 结实 率 , 具 如 播 娘蒿 每株 可产 种 子 37万粒 。 草以 其种 子数 量 多保 证 . 杂
24 增 加 管 理 用 工 和 生 产 成 本 .
年 生 杂 草 以种 子 繁 殖 , 多年 生 杂草 除 用 种 子 繁 殖 之
外 , 能 以营 养器 官进 行繁 殖 , 也 当机 械 或人 工耕 作 时将 杂 草 营 养器 切 断从 而 造 成 萌 发新 株 。 外 , 另 当环 境 不 利 时 , 些 有 杂 草还 能提 早 成熟 , 出 种子 , 结 以繁衍 后代 。
21 与农作 物 争水 、 肥 . 争
力 , 草 种子 在 4 稗 0℃的厩 肥里 , 生活 力 仍 可达 1 月 。 其 个 经
过 鸟 、 畜 等消 化道 以后 6 %~ 0 家 0 9 %种子仍 能发 芽【 1 j 。
1 . 多 实 性 2
杂草 根 系发 达 , 收 水 分 能 力 强 , 水 量 大 于 栽 培 作 吸 耕 物 , 因吸 收大 量水 分 致使 作物 缺 水 , 响作 物生 长 。 常 影 另外 ,
1 农 田 杂 草 的 生 物 学 特 性
农 田杂 草种 子 萌发 出苗 时 间一 般 比作 物 晚 1 5d左 右 .
甚至 更晚 , 但成 熟 期比 作物 早 , 同时还 具 有边 成 熟边 脱落 的
习性 , 防 治带 来困难 。 给
1 . 抗 逆 性 8
11 对 生态 条件 的适 应性 . 在 不 同的 生态 条件 下 , 草 具有较 强 的 适应 性 , 杂 种子 生

2012年射阳县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2012年射阳县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

杂草主要 为千金子 、马唐群落 ,伴 生牛筋 草、鳢 肠 等 。8月 中旬 调查 ,已 防除 的稻 田杂 草 为 0~ 2 8 株/ m ,平 均 3 . 2株 ,观 测 圃杂 草 密 度 为 3 4 0~
1 8 6 0株/ m ,平 均 3 8 2 . 1 株/ m 。 草 情 与 常 年
基金项 目:江苏省农 业科 技 自主创新 资金项 目 [ c x( 1 2 )4 0 3 7] ; 江苏 省 苏 北 科 技 发 展 计 划 一 科 技 帮 扶 项 目
( B N 2 0 1 2 3 1 5) ;盐 城市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专 项 引 导 资 金 项 目
( YK 2 0 1 1 0 1 2 、YK 2 0 1 2 0 0 8 ) 。
东部 的棉 旱 粮 种 植 区 ,以 旱 生 阔 叶 杂 草 为 主 ,包 括婆 婆纳 为 优 势 种 的群 落 、猪 殃 殃 为 优 势 种 的 群 落 、播娘 蒿 为优 势 种 的 群 落 、泽 漆 为 优 势 种 的 群
繁 缕 等 为 0~1 0 3株/ m ,平 均 3 8 . 5株/ m ,单 子 叶杂 草 硬 草 、看 麦 娘 等 为 0~1 3 0株/ m ,平 均
关 键 词 :农 田杂 草 ;发 生 特 点 ; 防治 措 施
2 0 1 2年 射 阳全县 主要 农 作 物 种植 面 积 分 别 为 : 小麦 4 . 8万 h m ,油 菜 0 . 8万 h m ,水 稻 6 . 5万 h m ,棉 花 2 . 7万 h m。 ,玉米 1 . 9万 h m ,大 豆 0 . 6 万h m ,花 生 0 . 1 5万 h m ,蔬菜 面积 0 . 4 8万 h m , 农 田杂草 累计 发 生 面 积 1 8 . 5万 h m 。次 ,通 过 大 力 开展 综合 治 理 措 施 ,较 好 地 控 制 3 - 农 田草 害 的 发 生 ,取得 了显 著 的经 济社会 效 益 。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方法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方法

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方法作者:侍爱邦蔡长庚李霞银曹方元仇学平仇广灿丁大见摘要:由于水稻免耕、直播技术的推行应用,杂草稻蔓延迅速,严峻阻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分析了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危害及发生缘故,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耕耘、清洁种源、人工拔除、巧用药剂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杂草稻;发生特点;危害;发生缘故;防控方法最近几年来,随着耕耘制度的转变和轻简栽培技术的推行,杂草稻在盐城地域发生蔓延迅速,部份地域、局部田块已成为仅次于稗草和千金子的稻田第三大恶性杂草,严峻阻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由于杂草稻是近几年盐城地域稻田新发觉的一种新型杂草,有很多农人将它称之为“杂稻、野稻、红米稻”。

又因其似草非草、似稻非稻,令人们难以识别,更给防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2]。

为有效地操纵稻田杂草稻的危害,现针对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形成缘故,提出了“合理耕耘、切断种源、形态去杂、人工拔除、巧用药剂”的综合防除技术。

1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形态特点苗期杂草稻出叶快,分蘖多。

拔节后,杂草稻植株生长迅速,株精湛显高出常规粳稻品种,叶片较长、宽,叶色较淡,株型松散。

成熟期考察,杂草稻株高比伴生的粳稻品种稍高或相仿,分蘖成穗多,抽穗期早5~7d,上部3张功能叶均比常规粳稻长且宽,功能叶衰老速度快。

田间直观印象是叶片宽,叶色淡,繁茂性好,长势类似杂交籼稻。

杂草稻的茎秆以绿色为主,有部份呈紫红色,少部份杂草稻显现分离现象,植株有高有矮,穗型有大有小,也显现了大青棵[3-4]。

杂草稻穗型较大,每穗粒数较多,弯穗型,稻粒细而长,有芒,千粒重较低,灌浆速度快,落粒性极强,边成熟边落粒。

谷粒黄色或黄褐色,糙米(种皮)呈棕红色或玛瑙色,米质适口性差。

据调查,杂草稻平均穗长cm,比常规粳稻长cm,每穗总粒数平均为粒,比常规粳稻多粒,千粒重为g,比常规粳稻低g,落粒率%~%,比常规粳稻高%。

田间散布特点杂草稻田间表现为簇生性,田间散布不均匀。

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针对我国复种指数高、土壤肥力不足和施肥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最好的做法就是推行平衡施肥技术。而能有效地改变落后的施肥方法和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关键是发展各种配方肥、复混肥和专用肥生产。其中一项便是快速发展高效的除草复合肥。1990年以来化学除草的发展,已使化学除草技术不再局限于使用某一种除草剂,而是使用省时省力的一次性复配除草剂,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杂草的抗药性。同时,平衡施肥技术和化学除草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两大标志性技术,而除草复合药肥正是这两种先进技术较为完美的集合体,正在受到广大农户的日益重视和欢迎。
(一)减少杂草种子的来源
(二)通过多种措施除草 对已进入田间的杂草同应尽量设法消灭或控制其危害。可以通过合理轮作、田间耕作、生物除草、物理除草和化学除草等多种措施。而本节重点介绍化学除草。 1.合理轮作。例如,水田杂草眼子菜和牛毛草在轮作旱作时,其生长发育就大受抑制。冬麦田中的越冬性杂草荠菜、播娘蒿可通过与春作物轮作进行防治。 2.机械耕作除草是利用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能杀除已出土的杂草或将草籽深埋,或将地下茎翻出地面使之干死或冻死。这是我国北方旱区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措施。 3.生物除草是利用动物、昆虫、病菌等方法防除某些杂草。如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培育的毛盘孢菌(鲁保一号)是一种利用寄生在大豆菟丝上的真菌孢子,经过分离,提纯繁殖再喷洒在大豆株上末得病的菟丝子使其也得病死亡,使大豆丰产。也有在稻田中养草鱼来消灭杂草,也有放养某种昆虫来吃食仙人掌、三棱草等害草。 4.物理除草是利用水、电、激光、微波等物理方法消除杂草。利用覆盖、遮光、高温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种菜,铺纸种稻,秸秆覆盖种植等方法进行除草,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地应用,都有一定效果。例如,免耕种植中的覆盖物及地膜覆盖中的塑料薄膜本身就有遮光、抑制部分杂草发芽的作用,还有地膜覆盖栽培中的塑料薄膜夏天能使地面土温上升到50℃以上,可将大部分杂草幼芽杀死。

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4.2防治方法4.2.1土壤消毒。

整地时,增施草木灰等碱性有机肥,发病田亩施80~100kg 生石灰,调节酸碱度;同时,减少酸性肥料施用量。

4.2.2培育无病苗。

最好选用无病地块制作育苗床;带病田块育苗,苗床在播种前用1%福尔马林液淋浇,再用塑料薄膜密闭5d ,揭开薄膜6d 后播种。

4.2.3清理病残植株。

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深埋或烧毁,并于病穴四周撒施生石灰消毒;油菜收获后,清除田间遗留的植株病残体。

4.2.4药剂灌根。

发病时,用58%瑞毒霉锰锌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0.5kg 。

5小结豫西南地区是我国油菜的传统优势产区,生态条件复杂,病害发生种类繁多,给该地区油菜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

随着“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油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必将使油菜主要病害得到有效防控,并不断推动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深入推进,国家对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农业工作者,要以农药减量提质增效为目标,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推广科学、精准、合理的用药方法。

1农田杂草发生特点受一家一户分散防治模式、农民施药方式不科学及新型农药作用靶标单一等因素影响,致使景县近年农田杂草发生呈连年加重趋势,甚至局部地区危害程度超过病虫,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1杂草群落演替加剧,难治种群数量增加。

除草剂的长期单一使用,导致田间杂草群落发生变化,难治种群数量增加。

20世纪80年代初景县麦田常发杂草种类有39种,2019年杂草种类已上升到50种,数量增加了11种,增幅达28.2%。

从近几年调查结果看,以播娘蒿、打碗花、田旋花为主的阔叶杂草仍属于优势杂草种类;曾零星发生的雀麦、节节麦等麦田恶性杂草,近几年来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有加重和蔓延的趋势,且防治难度逐年加大。

1.2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除草剂超量使用严重。

我国现已发现44种74个杂草生物型对11类38种化学除草剂产生抗药性,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常年长期使用一种除草剂,抗药性逐级增强,杂草抗药性增强导致农民成倍增加除草剂用量。

常见农田杂草图鉴

常见农田杂草图鉴
下常有白粉。叶鞘无毛或具细毛;叶舌有毛;叶片披针形。 • 生物学特性
– 以根茎繁殖为主,种子也能繁殖。在大部分地区,根茎芽早春萌 发,夏末抽穗开花,晚秋成熟。种子成熟后随风飞散。
• 分布与危害
– 全国均有分布。多生于河旁、湖边和海岸滩徐上,适生 在低、湿 地或浅水中,常单生成大片苇塘,也有零散混生群落。
殖。 • 成 株:越年生或一年生蔓性草本。茎自基部分枝,长25-70厘米,有
棱,疏生短柔毛。 • 生 境:遍布全国各地。生于山脚草地、路旁、灌木林下或麦田中;
部 分麦类作物受害较重。
大巢菜图谱
反枝苋
• 俗 名:野英菜、西风谷、苋 • 幼 苗:下胚轴发达,紫红色,上胚轴有毛;子叶长椭圆形;初生叶1
大画眉草图谱
假高粱
• 俗 名:石茅高梁、阿拉伯高梁、宿根高粱、约翰逊草 • 成 株:多年生草本,具地下横走根状茎。秆丛生,直立。 • 分布与危害:我国仅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及辽宁的大连等局部
地区发现。多生长在沟渠、河流、湖泊沿岩荒地及其附近的农田。危 害高粱、玉米、棉花、苜蓿、大豆、黄麻、红麻、烟草、蔬菜、葡萄 和柑桔等作物。此外,还是高梁属作物病虫害的寄主。而且,其花粉 易与高粱属作物杂交,导致作物种子质量变劣。
牛筋草
• 别名:蟋蟀草、油葫芦草、官司草、牛顿草 • 属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 生物学特性
– 种子繁殖 – 五月中旬-六月中旬是发生的高峰期。(发芽时要求土壤含水量达
到10—40%,恒温之下几乎不发芽,一般在四月中旬以后,日夜 温差在6—7度以上的变温条件下才会发芽) – 种子在土中越冬。翌年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能发芽的仅占15.3%, 自然死亡的占17.3%,留存休眠的占67.4%,大多数的种子呈 休眠状态逐年发芽。直到第七年还有5.3%发芽生长。 • 治理措施:化除时间最好选择在4叶期前后,组织幼嫩,对药敏感, 反之敏感度下降。 • 化除药剂选择:精喹、烯草酮、高盖

农田杂草识别及防治

农田杂草识别及防治
周期在一年内完成。以种子繁殖为主,秋熟作物和水稻田 杂草主要类型。 • 二年生或越年生杂草:夏、秋季发芽,以幼苗或根芽过冬, 第二年夏、秋开花结实后死亡,生命周期跨越两个年度。 以种子繁殖为主,小麦田、油菜田杂草主要类型。 • 多年生杂草:生命周期在三年以上,一次出苗,可在多的 生长季节内生长,并开花结实,通过种子繁殖和块根、块 茎繁殖。
菵草(一年生,麦田)
.
狗牙根(多 年生)
.
空心莲子草(苋科, 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
.
空心莲子草
.
牛繁缕(石 竹科)
.
婆婆纳(玄参科 )
.
猪殃殃(二年
生,茜草科,麦
田)
.猪殃殃.龙葵(茄 ).紫花酢浆草
.
酢浆草
.
酢浆草
.
胜红蓟(菊科,一年生)
.
小飞蓬(菊科,一年生)
一、杂草基本知识
1、杂草的一般现状 比农作物相比,杂草具有更强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能力,生长快且旺盛。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根茎繁殖、匍匐茎繁殖、块
根块茎繁殖。 2、杂草的分类 (1)按亲缘关系分:门、目、科、属、种;
.
• (2)按生物学特征分: • 一年生杂草:春、夏发芽,夏、秋开花结实后死亡,生命
.
看麦娘 (一年生)
.
马唐(一年生 )
.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 )
.
白茅(多年生草本 )
.
野燕麦(一年生麦田杂草)
.
荩草(一年生)
.
牛筋草(一年生)
.
硬质早熟禾(多年生)
.
狗尾草(一 年生)
.
棒头草(一 年生,麦田)
.
硬草(一年生或越年生禾本科植物, 麦田、玉米田 )

农田杂草的分布与危害

农田杂草的分布与危害

农田杂草的分布与危害1农田杂草的分布全世界广泛分布的杂草有5多种,每年约80种对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而生长在主要作物田的农田杂草约250种,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有76种,这些农田杂草由于国家、地区、气候与土壤条件、作物栽培方式的不同,其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杂草都具有难以防治的生态特性。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间气候、土壤、作物种类、复种指数及轮作、耕作情况差异较大,因而杂草种类繁多。

据调查我国农田杂草共有580种,其中恶性杂草15种,主要杂草31种,区域性杂草23种。

其中分布面广,危害严重的主要有稗草、马唐、野燕麦、看麦娘、扁杆草、牛繁缕、眼子菜、藜、苋、鸭跖草、本氏蓼、酸模叶蓼、节蓼、蓄、龙葵、水棘针、风花菜、铁苋菜、苍耳、刺菜、大蓟、问荆、苣荚菜、苦菜、芦苇等。

不同的纬度或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农田杂草的分布是不同的。

在北纬26°,在沿海平原或丘陵地,一般海拔5-10米以下,由于海拔低,又靠近大海,受太平洋季风影响,气候温和,降雨多,杂草种类多,生长迅速;杂草种类和分布规律变化显著。

福州由于受台湾海峡暖流的影响,属南部亚热带气候,有龙爪茅的分布。

贵州属北部亚热带气候,稻麦两熟,眼子菜、看麦娘等杂草严重发生。

在云南马鹿高寒地带,只有马铃薯、燕麦作物,主要杂草有野燕麦、香薷、苦养麦、欧洲千里光等寒带杂草。

在北纬30°即中部亚热带和北部亚热带交界地,杂草大部分属于南亚热带-北亚热带杂草,如看麦娘、牛繁缕、苍耳、千金子、矮慈姑、雀舌草等,也有部分是暖温带杂草,如马唐、牛筋草、鸭舌草、异型莎草、香附子,其次是温带杂草如眼子菜、鳢肠、猪殃殃及稗草、马唐、水莎草、牛毛草、四叶萍等。

在北纬40°,从山海关至北京;大同至酒泉和库尔勒的自然条件下,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杂草分布不同。

山海关由于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气温略低,凹头苋、牛筋草、马齿苋等喜温湿的杂草危害比北京轻。

大同海拔高,气温低,主要以耐寒、耐干旱的温带杂草如野燕麦、藜、苣荚菜、西伯利亚蓼、驴耳草等喜湿的杂草为主。

杂草学实验报告

杂草学实验报告

杂草学实验报告杂草学实验报告引言:杂草是指那些生长在农田、草地、道路边缘等地的不受人类栽培的植物。

它们常常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困扰,因此对杂草的研究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杂草的生长特征、生态行为以及与农作物的竞争关系,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一:杂草的生长特征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杂草,包括苦草、蒲公英和一种未知的杂草。

通过观察它们的生长速度、茎叶形态以及花果结实情况,我们发现不同杂草在这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苦草生长迅速,茎叶繁茂,花果丰富;蒲公英的根系发达,花朵轻盈,能够通过风力传播种子。

而未知的杂草则具有较为特殊的生长习性,茎叶呈现出红色,花朵形态奇特。

这些观察结果为我们对杂草的分类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实验二:杂草的生态行为为了了解杂草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实验组。

一组在充足的阳光下生长,另一组则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

结果显示,在充足阳光的条件下,杂草生长迅速,茎叶繁茂;而在阴暗环境下,杂草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茎叶变得苍白且脆弱。

这表明杂草对光照的需求较高,能够利用光合作用进行充分的能量合成。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杂草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结果显示,杂草的茎叶变得干燥,生长速度明显减缓,但仍能够存活并继续生长。

这说明杂草对于水分的需求较低,能够适应较为干燥的环境。

实验三:杂草与农作物的竞争关系为了研究杂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农作物,包括小麦、水稻和玉米。

我们在相同的土壤条件下,分别设置了有杂草和无杂草的实验组。

结果显示,有杂草的实验组中,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受到抑制,茎叶发育不良,产量减少。

而无杂草的实验组中,农作物生长良好,茎叶繁茂,产量较高。

这说明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杂草通过占用土壤养分、光照和水分等资源,限制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结论:通过对杂草的生长特征、生态行为以及与农作物的竞争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杂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农田杂草特性与综防措施

农田杂草特性与综防措施

农田杂草特性与综防措施作者:张永建边梁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农田杂草严重危害农作物正常生长,已被列为农业的一种自然灾害。

我国杂草约有600多种,江苏省约有400种,其中危害严重的杂草有60多种,包括旱地杂草40多种,水田杂草20种。

它们多属于草本种子植物,分布极为广泛,繁殖力、适应性、传播性都很强大,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田块甚至绝收,同时杂草又是许多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场所,有些杂草还直接危害人、畜健康。

一、杂草分类根据农田杂草生活周期,可将杂草分为一年生杂草,二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根据农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可将其分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性杂草。

二、杂草特性1.广泛的适应性农田杂草的开花结实和成熟期参差不齐,同一种杂草,有的已开花结实,有的才刚刚出苗;有的一面开花结实、一面继续生长,种子成熟期延绵达数月之久,分批散落田间,造成田间各个时期土壤各个层次都有感染的情况。

许多杂草种子还具有休眠特性,后熟作用与抗逆能力极高,有时杂草种子尚未充分成熟时虽被铲除,但其种子经过后熟作用仍有发芽能力;有些深埋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抗逆力极强,发芽力能保持数年以至数十年;不少杂草种子通过牲畜消化道排出后,仍有一定发芽力等等。

2.极强的繁殖力多数农田杂草结实粒数很多,且具有强大的再生性特点。

多年生杂草除种子繁殖外,一般在春季从地下器官上发芽,抽枝长叶,当年秋季开花结实后,地上部分死亡,第二年再次发芽生长,往复多年。

如刺几菜能以根芽繁殖,每年芽发育成的植株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其根系可蔓延伸长2~4m以上,根上又能形成大量的根芽。

一株荠菜能结籽40000多粒,一株稗草能结籽8000多粒。

这种大量结实能力,是一年生和二年杂草在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的重要基础。

3.多途径传播性多数杂草种子籽粒细小、重量轻,成熟后极易脱落自然散落田间,混杂在农作物种子、饲料、肥料中传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减少杂草种子的来源 预防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等繁殖器官进入田间。 漫长的农业实践中,人们已积累了不少预防杂草的经验措施。 严格杂草检疫制度,精选播种材料。凡属国内没有或尚末广 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如假高梁( sorghum halepense)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已为欧美危害很大的 多年生杂草,目前在我国只南方少数地区有,故应严格防止扩散 。在国内,野燕麦、毒麦草等正逐渐传播,应在省区间调种时认 真检查,严肃处理。特别是新垦农田,必须认真清选材料,以减 少田间杂草来源。 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最好在路边地头种上草皮,种上多 年生牧草等覆盖植物,减少杂草种子的来源。消灭渠道上的杂草 ,也可减少田间草籽来源,清洁灌溉水,有利于减少田间杂草。 腐熟有机肥料,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50~70℃高温 堆沤2-4周,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
5.生物防治 指从外来有害生物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将有 害生物的种群密度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6.综合治理 将生物、化学、机械、人工、替代等单项技术融合 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入侵生物的目 的
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
用化学农药防除农田杂草,是农业上的一项现代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机 械化作业程度很高的欧美发达国家,农田使用除草剂已极为普遍,这也标志着 这些国家的工农业发展水平。我国近年来随着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各种形式联产 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田使用除草剂的面积迅速扩大,到1989 年,全国农田 化学除草面积近3亿亩。化学除草有以下特点:首先是灭草及时、见效快、效 果好。如稻田使用丁草胺、禾大壮、农得时;麦田使用百草敌、二甲四氯、绿 麦隆;棉田使用都尔、地乐胺、盖草能;玉米田用莽去津、伏草隆、乙草胺; 大豆田用虎威、氟乐灵、稳杀得等除草,要使用方法对头,对作物安全,除草 效果一般在90%以上,比人工除草彻底且及时;其次是有利于增产,只要掌握 除草剂正常使用技术,一般可以避免对作物的药害,即使有些轻微药害,也由 于消灭了草害,"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增产十分显著。如青海省用燕麦敌2号 等防除野燕麦,从大量对比试验看,化学除草后一般每亩可以产粮60斤以上。 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化学除草可以节省劳力,因它本身是一项先进技术,配合 先进的施药机具,一人一天可以施药几十亩,甚至上百亩,与人工除草一亩地 需几个人工相比,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有利于农村 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而人工除草虽然具有方法简便、易为人们所掌握、经济、安全、无付作用 等优点。但除草不易彻底,费工,效果差。正所谓:"面朝泥土背朝天,弯腰 曲背几千年"。因此,随着我国工付业的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人工除草 繁重的体力劳动必将逐步缩小。
农田杂草的综合治理
• 农业措施
• 1 轮作倒茬 • 2 深翻耕作 • 3 精选良种 • 4 高温堆肥 • 5 高密度栽培 • 6 迟播诱发 • 7 管理水源
• 植物检疫 • 中耕除草 • 生物防除 • 化学பைடு நூலகம்除()
• 杂草治理 全世界30多万种植物中,杂草的总
数有3万多种,约占植物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 每年约有1800种杂草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 失。生长于主要作物田的杂草约200多种,其中危 害最严重的杂草不过20-30种
•。
杂草的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这一植保工作的指导思 想同样适用于杂草防治。
一 农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 种子结实量大
• 如一株藜可产生一万到十万粒, 如果一亩地农田当年留下几千株杂草,便 能产生几千万甚至上亿粒种子.
• 种子的成熟期和出苗期参差不齐
• 繁殖方式多
• 种子寿命长
• 野燕麦和看麦娘的种子在土里可存活3到5年,而独荇菜的种子可活40年以 上,田旋花种子可活50年
• 传播途径广
• 对环境适应能力强
• 农田杂草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对低温`干旱`瘠薄,盐碱等各种恶劣的 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猪殃殃能耐—20 以下的低温而不被冻死,在严重干 旱情况下不被旱死.
杂草的分类
• 按植物系统分类 • 按生活类型分类 • 1 寄生型杂草
• 2 自生型杂草
• 按株型分类
• 按为害作物分类 • 按为害程度分类
• 1 重要杂草(又叫恶性杂草) 如:异型沙草,鸭舌草,野燕麦,马唐,牛筋 草,香附子等。
• 2 主要杂草 • 3 区域性主要杂草 • 4 一般杂草
二 农田杂草的为害
• 1与作物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 • 2作物的寄生物和病虫害的中间寄主
• 3降低农产品的品质
• 稻谷中含有稗草会降低米质,出米率下降.牲畜吃了带有野燕麦种子的 饲料,常引起口腔,食道和胃粘膜发炎。
• 4妨碍作物收割脱粒 • 5由杂草引起的经济损失
• 1980年美国因草害损失达120亿美元,每年支出的化学除草费用为36亿美 元,其他除草费用为26亿美元。
外来入侵植物的控制方法
1.人工防治 适宜于那些刚刚传入、定居,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 侵物种 2.机械或物理防除 3.替代控制 替代控制主要针对外来植物,是一种生态控制方法, 其核心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自身规律用有经济或生态价值的本地 植物取代外来入侵植物。 4.化学防除除 化学农药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推 广应用等特点。
2.机械耕作除草是利用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 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能杀除已出土的杂草或将草籽深埋,或将 地下茎翻出地面使之干死或冻死。这是我国北方旱区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措施 。
3.生物除草是利用动物、昆虫、病菌等方法防除某些杂草。如我国科学 工作者发现,培育的毛盘孢菌(鲁保一号)是一种利用寄生在大豆菟丝上的真 菌孢子,经过分离,提纯繁殖再喷洒在大豆株上末得病的菟丝子使其也得病死 亡,使大豆丰产。也有在稻田中养草鱼来消灭杂草,也有放养某种昆虫来吃食 仙人掌、三棱草等害草。
(二)通过多种措施除草 对已进入田间的杂草同应尽量设法消灭或控制其危害。可以通过合理轮作
、田间耕作、生物除草、物理除草和化学除草等多种措施。而本节重点介绍化 学除草。
1.合理轮作。例如,水田杂草眼子菜和牛毛草在轮作旱作时,其生长发 育就大受抑制。冬麦田中的越冬性杂草荠菜、播娘蒿可通过与春作物轮作进行 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