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演变和耕作技术进步
A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汉代:牛耕和铁器逐渐普及,曲柄锄、大镰、耧车出现,二牛抬杠到一牛挽犁 *唐代:曲辕犁出现
2.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演变和耕作技术进步
A战国时期:都江堰(秦国李冰,四川)、郑国渠(秦国郑国,陕西)
B汉代的井渠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
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B经历刀耕火种到以牛田的生产方式
C传统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D历代重视兴修水利,推动经济发展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中国的纺织业
A先秦:纺织业出现并发展(麻、葛、丝)
B汉代:丝绸之路(禅衣、起绒棉、丝织)
C唐朝: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
D宋元:棉纺织业,棉布成为主要衣料(黄道婆改良纺织技术)
E元朝: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2.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A商周时期:司母戊大方鼎
B汉代冶铁:燃料为煤炭,工具为水排
3.唐宋陶瓷业的成就
A唐代:制陶业唐三彩;制瓷业成立独立生产部门(越青邢白、釉下彩绘)
B宋代:瓷窑遍布各地,五大名窑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1.“市”在历代的发展
A秦汉——对市有严格管理(法律、机构)
B南北朝——草市出现(自然形成乡村集市)
C唐——草市发展(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
D宋——突破时空间限制;草市有饮食设施
E明清——商业区相当繁华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A含义: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安定人心
C表现:*开始于商鞅变法,历朝大都执行
*重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等
*抑商:商人在政治法律上受歧视;商人在经济上受牵制
D影响
积极:经济:稳定农业人口;强化国家对经济控制
政治:控制农民,保障国家安全,巩固统治
消极: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2.“海禁”政策
A含义: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B原因:*根本:封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具体:明初防止敌对势力勾结倭寇;清初为了对抗抗清斗争
*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C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在近代化世界中呈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A、标志: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B、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
A条件:甲午战争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机观念
B时间:甲午战争后到一战前
C著名实业家:张謇—大生纱厂;宋宗敬、宋德生—保兴面粉厂
4.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A局限: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以轻工业为主、分布不合理(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B积极:*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冲击自然经济解体
*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逐步成长,促进社会发展
5.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关系: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
产生和发展
6.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掠夺资源和市场,打击了中国手工业部门,导致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使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C使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A原因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障碍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B时间:1912-1919
C表现:厂矿企业和资本都增长迅速;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2.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A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B美国的经济侵略
C官僚资本的压迫
D繁重的捐税负担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A时间:1956
B标志: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从私有转变为公有
2.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
A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B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开始时间:1958
B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发展速度思想
C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D后果: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E教训*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一切从国情出发
4.“文革”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
A国民收入损失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总和
B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过程:小岗村—安徽、四川—全国
B内容
*形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不变:土地公有制形式
*变化: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
*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C意义
*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
*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根本上改变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
A过程*1980年:4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和海南省
*1990年:上海浦东和内地城市
B特点: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内地(有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