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认识钟表|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钟表(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钟表(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钟表(一)》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但还不懂得如何准确地读取时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读取半点时间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钟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认识钟表的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钟表模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操作。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钟表卡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钟表的图片和时间读取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知道认识钟表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让学生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读取整点和半点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认识钟表的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形,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视察、操作、概括和交换的进程中,发展数学摸索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点的时刻。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进程:一、导入1、谈话:许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准确报时。
(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
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贴课题)二、探究(一)认识整时的时刻1、认识钟面。
(1)谈话:我们常常看钟面了解时间。
大家仔细视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知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知识。
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
请大家随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
(2)交换: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认识钟表》-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认识钟表》-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钟表的指针和数字。
2.能够简单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能够练习绘制钟表。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钟表的指针和数字。
2.简单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三、教学难点
1.认识钟表上的指针和数字。
2.对钟表上的时间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钟表模型、教学课件、绘制钟表相关素材。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让学生回顾昨天所学的时间单位,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表示时间。
2. 新知讲解
1.展示钟表模型,简单介绍钟表的指针和数字。
2.讲解钟表上的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3.示范如何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 合作学习
1.让学生分组练习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2.学生互相提问时间并回答。
4. 巩固练习
1.发放练习本,让学生练习读懂不同钟表上的时间。
2.布置练习作业,要求学生完成钟表绘制练习。
六、教学反馈
1.教师对学生练习的作业进行批改。
2.小组展示钟表绘制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七、教学延伸
1.给学生补充更多钟表绘制的题目。
2.教学应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时间,做相关记录。
八、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钟表的指针和数字
•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钟表和时间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设计更多实际应用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钟面:12个数字、时针、分针。
②会书写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7时、7:00。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钟面的组成,认读、写整时时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与书写教学难点:会看钟表上的时间教学准备:对媒体课件、钟面模型、展台教学过程: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看看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能猜出来!2、课件出示谜语3、课件出示闹钟的图片。
师:你们真聪明,棒棒哒!夸夸自己(生:棒棒,我真棒,我是你们的好榜样)这节课我们就来———————揭示课题板书领孩子读。
4、师出示钟面教具,师:这是老师动手制作的钟面教具。
孩子们把你们制作的钟面学具拿出来我们一起观察钟面上都有新授。
1、组织学生认识钟面1、1重点1:12个数字生1、钟面上有12个数字,(师,你能从小到大把这12个数字数出来吗)生:数12个数字,(师: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到钟面上数字1,用小手指着从1开始从小到大数数看看是不是12个数字)师:还有什么1、2重点2:分针时针预设孩子怎么回答预设1生:还有分钟和时钟,(老师过去抱抱孩子,你太聪明了,你能区分哪个是分钟,哪个是时针吗)生:短————长。
师:哪个小盆友再来说说(让孩子拿着自己的学具上黑板指着针认分针时针)预设2如果有孩子说出还有两个针等等,师顺着学生思路往下追问,让学生自己说出长针师分钟短针时针。
1、3重点12个大格:如果孩子说不上来,老师可以告诉。
1、4重点每个大格又分了5个小格,钟面60个小格。
师:还知道:时针走一大个1小时,分钟1小格1分钟,可以介绍时钟走一大个,分钟走60小格。
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产好,我们一起去大象家去做客好不好大象家里有一个大座钟。
大座钟的肚子里藏着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认真听,仔细看,视频结束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宝宝,知道了大座钟的秘密是什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数字、指针以及基本的时间单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钟表的构成,认识时、分、秒三种时间单位,学会读写整时和半时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所接触,但对钟表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实物和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此外,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数字、指针,了解钟表的构成;使学生能够读写整时和半时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钟表的数字、指针,了解钟表的构成;学会读写整时和半时的时间。
2.难点: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将时间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钟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钟表和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钟表的构成和时间的变化,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钟表模型,加深对钟表的认识。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好实物钟表、电子钟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工具。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以便动手操作。
3.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学生学习钟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物钟表和电子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成,如数字、指针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钟表的运行原理。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钟表的基本构造和时针、分针、刻度的意义。
2.掌握钟表读时的方法。
3.训练学生观察钟表的能力,培养对时间的敏感性。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时、分的概念,并能用钟表读时。
2.分辨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掌握它们的运动规律。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
2.工具:钟表模型、数字钟表、课件等。
3.教学准备:制作PPT,准备教案、板书内容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通过唤起学生对钟表的认知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步:新知讲解
1.引导学生观察钟表,认识时针和分针,解释它们的作用。
2.分别介绍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规律,并进行示范。
第三步:相关练习
1.带领学生读懂钟表上的时间,进行实际读时练习。
2.设计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钟表的认识和读时能力。
第四步: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
五、课堂作业
1.布置练习:要求学生用数字钟表写出指定的时间。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钟表的作用和我们生活中如何使用钟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观察和认知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钟表来理解时间的概念。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钟表及时间的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6)结合数学学科,教授学生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时间,如小时、分钟、秒的计算,以及时间的单位换算等。
(7)开展时间管理主题活动,如设定目标、规划日程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时间知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8)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时间问题,如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倒计时等,让学生了解时间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①钟表的组成:时针、分针、秒针、表盘、数字
②时间表达方式:小时、分钟、秒
③读时钟的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确定具体时间
④时间计算:加减法、乘除法
⑤时间管理: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3.数学表达:学会用汉语表示时间,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数学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字认知,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时间概念有所了解,如早上、下午、晚上等。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排序活动,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时间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钟表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钟表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钟表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认识钟表教案15篇

认识钟表教案15篇认识钟表教案1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第一课时(84-85页)认识整时。
【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已经储备了一些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因此大多数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只是粗浅的,感性的.教材安排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时间.【学情分析】:钟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钟面,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的时间。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认识钟面及整时【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学生学具钟面、课件。
【教学策略】:动手拨一拨、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师说谜语: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 师可引导说:钟表(板书:钟表)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到钟表王国去看一看吧!(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钟表,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3、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猜谜语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兴趣,在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 认识钟表第1课时 认识钟表教案

第7单元认识钟表第1课时认识钟表(1)【教学内容】课本第84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会认、会读、会写整时。
2.通过操作钟表,理解并掌握认整时的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钟表,钟面学具。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课件出示谜语。
)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一阵铃儿响,催人争朝夕。
(打一生活用品)预设:钟表。
师:你都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钟表,那钟表的作用是什么呢?预设:用来看时间。
……师:钟表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因为它的作用很大,我们需要它,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交个朋友吧。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课本第84页情境图。
)1.看钟面。
师:看看钟面上有什么?预设1:有12个数。
预设2:有2根指针。
……(出示钟面模型。
)师:读一读钟面上的12个数。
师:再来观察一下钟面上的指针,有什么特点?预设:钟面上有2根指针,较短的一根粗,较长的一根细。
师:较短较粗的是时针,较长较细的是分针。
(转动实物钟表的指针。
)师:大家观察一下两根指针的旋转速度。
预设: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师:用手势表示一下分针和时针转动的方向。
2.认识整时。
(1)认识普通的整时。
师:你知道情境图中小女孩的起床时间吗?预设:7时。
(生活中同学们经常接触钟表,整时都是认识的。
)师:同学们说得对,钟面上显示的时间是7时。
7时整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预设: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
(课件出示8时,3时,6时的钟面。
)师:上面的时钟分别表示什么时间?预设:8时,3时,6时。
师:观察这三个时刻的钟面,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分针都指着12。
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同桌合作,一个在时钟模型上拨时间,一个读出来。
)(2)认识特殊的整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8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和再过1小时是几时并能准确辨认出“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
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上学时起床、上课、做操、吃午饭、放学、睡觉都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每天的生活中就已经潜移默化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
但是因为他们认识钟表、认读时间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所以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地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学目标:1、会认和会拨整时,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了解再过1小时是几时及能辨认出大约是几时。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说出整时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
教学难点:了解再过1小时是几时及认识大约几时,能辨认出“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
学具准备:两针钟面模型学具,课堂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一)唱儿歌猜谜语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唱首歌,然后猜猜歌里唱的是什么。
(多媒体出示: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谁猜到了?(钟表)对,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钟表。
(二)欣赏钟表师:大家都见过钟表吗?(见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钟表。
看!(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同学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们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和它交朋友。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钟的各个部分,学会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钟面的认识、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时间的读取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局限于直观的感受,对钟表的内部结构和时间的读取方法还不够了解。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取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表的各个部分,了解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学会正确读取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钟表各部分的名称,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时间的读取方法。
2.难点:理解时针和分针的移动规律,学会正确读取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钟表,掌握时间的读取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卡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以便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起床、上学、吃饭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激发他们对钟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并讲解它们的移动规律。
同时,展示电子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一人操作钟表模型,另一人观察并正确读取时间。
相互交换角色,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操作和正确读取时间。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时间填空题,让学生在卡片上填写正确的时间。
完成后,进行小组竞赛,看哪组完成得最快、最准确。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案(通用13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教案(通用13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钟表》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钟表、实物投影、微机;学生每人一个实物钟表、每人一张作息表、一张有四个时刻的作业纸。
问题导入1.(在这一部分,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认整时,既明确了钟表的作用,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还为后面的认识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表现*。
)问题分别是:“你们每人桌上有一个我们生活中的小伙伴,是谁呀?”“钟表是用来做什么的呀?”“你们认识时间吗?”指名学生回答。
[以问题引入,直接明了。
用设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课前,我们对学生这一部分知识的掌握进行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识整时,一部分学生认识半时。
通过动手拨这个环节的设计,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自然地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不认识时刻,所以拨不出来,但他们也会对知识感兴趣,认真地看其他人拨。
]2.结合学生经验,让学生拨出认识的时刻。
让学生动手拨一个自己认识的时刻,并提出:不会拨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3.投影展示。
请拨出不同时刻的学生拿着自己的钟表到投影上展示。
(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拨的是什么时刻告诉大家。
)可能出现三种情况:a.拨出整时。
b.拨出半时。
c.拨出几时几分。
认识整时1.结合学生拨出的整时刻,出示其中的3个,让认识的学生说出时刻,少部分不认识的也会在其中找到整时的特点,慢慢学着认识。
说完三个时刻后,教师规范学生语言:“小朋友们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谁能再说一说,这三个时刻分别是几时呀?”让学生用“时”字再说出三个时刻。
2.再出示两个时刻让学生对整时进一步认识,然后问:“这样的时刻都是整时。
仔细观察,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整时的?”(总结整时的特征,使全部的学生都会看整时。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10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7页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事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教学难点:整时的认读、记录方法教学具准备: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课堂训练纸、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课件《这是什么》:嘀嗒嘀嗒,嘀嗒嘀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钟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①利用情境图,初步感知钟面出示PPT:课本84页情境图师:同学们,钟表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明确:早上7时妈妈叫她起床)②小组合作,认识钟面师:拿出自己的钟表模型,看一看、摸一摸、拨一拨,你发现了什么?A. 学生自主学习B. 小组交流:钟面上有什么?C. 小组汇报师明确: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格,两个指针。
又细又长的叫分针,又粗又短的叫时针。
依据学生的汇报,师张贴钟表模型,板书:12个数字时针分针2、认识整时①观察7时钟面模型师:老师把情境图中的钟表给大家带来了。
仔细观察,钟面上显示的时刻,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又细又长的分针指着几?又粗又短的时针指着几?师肯定: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优秀教案第【1】篇〗游戏目的:巩固整时和半时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游戏场景:此游戏是针对数学启蒙、幼小衔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需要控制好课堂纪律,在老师的配合下完成游戏。
游戏时间:6分钟左右。
游戏难度:较高适合年级:一年级、幼小衔接、数学启蒙本游戏适用于教完一年级“认识钟表"一课的课中。
游戏准备:须有较大的场地,数字头饰,时针、分针的头饰。
全班游戏过程:1、师:小朋友,今天时光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是一面特殊的大钟,在哪里呢?让我们请出钟面上的12个数字小精灵。
12名学生分别代表钟面上的12个数字,戴上数字头饰,按顺序在教室内站成一个大圈(教师事先在教室的地板上画好12个小圆点作为记号。
师:再请出时针和分针。
两名学生代表时针和分针,戴上相应的头饰,站到数字12的前面。
表示现在两根针重合,时间是0时。
时针分针分别作自我介绍。
2、师:小朋友,你们听,时光老人的脚步近了。
滴答滴答,我们一起数,滴答滴答.这时“时针”和“分针”开始有节奏地走动。
3、在学生有节奏的滴答声中,“分针”和“时针”一起停止。
钟面上的数字小精灵齐问:几时了?我们该干什么了?学生齐答。
时针分针继续走,在某一时刻停下,再问再答。
可选择一天中的以下几个时刻停一停:6时半:起床7时:上学7时半:早锻炼8时:上课11时:吃中饭12时半:上课15时半:放学17时半:吃晚饭18时:看少儿节目19时:学习20时半:睡觉。
4、教师作课堂小结:小朋友,我们的一天过得是多么紧张而又丰富呀!当然,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时间才不会舍弃你,让我们握紧时间的手,和时间成为好朋友。
下面请你说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在“钟面”上来拨一拨。
游戏提示:由于时间和时刻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玩,四十分钟内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学会读取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会读取整时和半时的时刻,进而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一些基本的时刻,如早上、中午、晚上等。
但他们对钟表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真正的钟表,对钟表的读取方法不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观察、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钟表的直观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钟表,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
2.学会读取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钟表,学会读取整时和半时的时刻。
2.教学难点:对钟表的认识和读取时刻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钟表,学会读取时刻。
2.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钟表的结构和时刻的读取方法。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钟表的认识和时刻的读取。
4.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好一些钟表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模型,用于动手操作。
3.教学PPT:制作好相关的教学内容和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图片,如起床、上学、吃饭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场景中的时间。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时间是怎么读的吗?有没有谁见过真正的钟表?”让学生思考并对钟表产生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钟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结构,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钟表的基本结构和指示物;2.能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表盘等元素;3.能够按照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读时刻;4.能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判断简单的时间先后顺序。
二、教学重点1.了解钟表上的时针、分针、表盘等基本元素;2.能够按照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读时刻。
三、教学难点1.初步认识钟表的结构和指示物;2.能够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四、教学过程A. 导入通过唤起学生对钟表的基本印象,简单谈论人们生活中对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钟表的好奇和兴趣。
B. 学习1.展示钟表,介绍钟表的结构和指示物。
学生边观看边听老师解说。
2.通过教师手持钟表模型,展示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方式,让学生模仿时针和分针的动作。
C. 实践1.设置时间,让学生模仿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读出时间;2.给出时间,让学生模仿时针和分针的运动,调整到正确的时间点。
D. 巩固设计一些钟表时间练习题,让学生根据题目判定时间先后顺序,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总结学过的内容,强化对钟表的认识和读时能力。
六、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册相关练习;2.自制钟表模型,模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熟练读取时间。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直观的钟表展示和实践操作,辅以练习巩固,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掌握读取时间的基本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互动性,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认识钟表》的教案,希未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钟表,学会读取小时和分钟,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时、分钟,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以及认识电子钟表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时间这个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经验中可能有了一些关于时间的认识,如知道早上、晚上等,但对于具体的时间单位小时、分钟可能还不太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起时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读取整点和半点。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日常生活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小时、分钟,学会读取整点和半点。
2.难点:理解时间单位小时、分钟的概念,能够准确读取时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时间。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时间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表、挂图、卡片等。
2.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钟表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钟表是什么吗?钟表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体钟表,向学生介绍小时、分钟的概念,讲解如何读取整点和半点。
同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练习读取时间。
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如“猜时间”、“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时间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时间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7 《认识钟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会读写时间。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时间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钟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钟表的内部结构和读写时间的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并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读写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会读写时间,特别是整点和半点的时间读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钟表和读写时间。
2.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钟表模型、电子钟、挂图、卡片等。
2.学具:学生钟表模型、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类型的钟表,引导学生关注钟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如: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一圈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游戏,让学生亲自操作钟表,观察和记录时间的变化。
如:小组成员互相拨钟表,比一比谁拨得快、准。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时间卡片,让学生快速读出时间。
如:3时半、4时15分等。
同时,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时间问题,如:妈妈做饭用了30分钟,爸爸散步用了40分钟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认 识 钟 表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认 识 钟 表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4~85页内容及第86~87页练习十九。
内容简析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整时。
2.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法与学法1.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学生通过动手拨一拨,连一连,和认一认等活动,来认识钟表和整时,并在生活中认识钟表。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复习:认识钟表,形如学习:认识整时。
会做形如:看钟面写时间。
延学:认识钟表。
解答形如:游戏导入法:同学们,你们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吗?游戏规则:一人扮老狼,捂着眼睛面朝着墙,其余同学扮小羊站在老狼背后。
游戏开始后,小羊开始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九点了或七点了。
”小羊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大声说:“十二点啦!”这时小羊四散跑开,因为老狼一报十二点就意味着追捕开始了。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游戏吧!(游戏开始)师:这个游戏是与时间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 【品析...:.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通过游戏活动......,.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谜语导入法: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师:嘀嗒嘀嗒当当当,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生可能说:闹钟, 师可引导说:钟表。
(板书:钟表)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钟表王国看一看吧!(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钟表,生看) 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由此导入课题。
(详见配套课件部分)【品析...:.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钟表。
通过说说自己见过的不同形状..........................的钟表...,.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84页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①都有两根指针。
又长又细的是分针,又短又粗的是时针。
②都有从1到12这12个数。
③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2)认识钟表。
日常生活中的钟表有两种。
一种是像挂钟、手表这样的,一种是像电子表这样的。
(3)认识整时。
点拨:借助学生生活,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让学生认识、了解钟面,注意区分分针和时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品析...:.综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钟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1)尝试拨钟。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拨在带来的小钟上,说说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刻,讲给你们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组操作后,各组选派代表展示所拨时刻。
(2)小组讨论。
师:请同学们按照分针和时针的位置,把这些时间分分类。
先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说说为什么这样分,从中选取整时的钟面进行教学。
(3)比较归纳。
师:观察这些时间,你有什么发现?①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②平时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
这是整时的一种表示方法。
(8时、3时、6时)(4)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方法。
8时在电子表上是怎样显示的?表面上有2个点,点的左边是8,同时点的右边是“00”,就是8时。
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电话、手机、电视、电脑等)这就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叫电子表表示法。
◎教师小结,总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1)普通表示法。
如:8时。
(2)电子表表示法。
如:8:00。
【品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自由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和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设计新颖。
另外.......,.通过设计“像这样........的表示形式.....,.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看整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了解整时的表达方法。
在学习完本课的基础上,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认识钟面和表示整时的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一:如何区分时针和分针?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小组总结出来,最后找一名代表说一说。
时针:又粗又短的针是时针,又细又长的针是分针。
质疑二:聪聪给自己设计了一张作息时间表,同学们看看合理吗?7时起床,8时上学,10时做操,12时吃午饭,下午6时看动画片,晚上9时睡觉。
学生讨论后交流:设计合理,学生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品析...:.引导学生对聪聪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完成教材第85页 “做一做”中的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认识钟表的能力。
此题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将小明一天的主要活动呈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每个钟面上的时间写出整时,巩固对整时的认识。
【参考答案】9:00 10:00 12:00 6:00 9:00小明上午9时在看书,晚上9时在睡觉。
五、课末小结,融会贯通“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有什么收获?”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怎样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六、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教师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放手让学生比一比、拨一拨、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学生对于“早睡早起”“看电视”“睡懒觉”等情节都有切身体会,通过“你想对小明说什么?”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行认识与评价,既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把对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教育融入到学习活动中。
利用小明的作息时间情境图呈现“现实冲突”——为什么一天中有两个9时?让学生“议一议”,为后面的时间学习做铺垫。
我的反思:板书设计认识钟表练习十九题型结构分析题号题型建议1 连一连难度不大,在小组内讨论并完成。
教师抽查。
2 说一说难度不大,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小组内解决。
课上完成。
3 填空作为作业做在作业本上。
教师面批面改。
4 连一连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此题。
5 判断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此题。
6 说一说先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最后在班上找两名同学说一说答案和思考过程,教师评价。
7 动手拨一拨同桌互相看着拨一拨,然后教师找三名同学在讲台上给全班同学实际操作。
8 填空在小组内完成,教师抽查。
习题立体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多角度认识整时,是对基础知识的训练。
第2题:帮助学生在拨钟表的活动中巩固对整时的认识。
教材上认读整时的钟面一般是静止的,而真实的表针是在不停运动的。
同时表针的运动是具有方向和运动速度的。
所以学生通过拨一拨钟表,可以加深对表针的运动顺序和整时的理解。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时的认识,还使学生认识到整时的顺序,为后面学习几时几分做了铺垫。
教师可以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以实际操作为主进行练习。
第4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时间的安排。
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并说说图意,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为每幅图找出活动发生的时间,之后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周末的生活实际来想一想,自己每个时刻都在做什么,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周末的生活。
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6时和12时的区分。
主要训练学生对时针和分针的辨认。
能根据整时的表示方法记录时间。
第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时的认识。
本题是一道接近整时的习题,为了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降低将来“认识几时几分”的难度。
安排此题,主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动手操作钟表模型,来感受“快到”与“刚过”。
第7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比第2题的要求有所提高。
先组织学生拨一拨,用钟面上的表针来表示整时,也可以准备一些没有表针的钟面,让学生画表针表示时间。
第8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并根据规律确定最后一个钟面上的时间。
先观察弄清图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前面的钟表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什么变化规律?”“最后的钟面怎么表示?”习题参考答案1.略2.提示:此题是让同学们看钟表,说时间。
除了和老师一起做以外,还可以采用分组的形式,其中一人拨钟表,另一人说时间,巩固对整时的认识。
3.4时10时6时12时4.略5.不对6:00 对6.快12时了。
8时过一点儿。
7. 提示: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表,巩固对整时的认识。
8.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