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课件
合集下载
资源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现状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 需求持续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 快。
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环境 污染。
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
措施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推广清洁能源、促进循环经 济。
政策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实施排污收费制度、建立生态 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01
02
03
资源节约利用
企业应合理利用资源,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 产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环保技术创新
企业应积极投入环保技术 研发,推动绿色生产技术 的创新和应用,提高企业 的环保竞争力。
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管 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 分析与规范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 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
06 结论与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的建议
对资源环境经济学的认识与理解
资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 性学科,旨在研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 护之间的经济关系和规律。
资源环境经济学关注如何通过合理的 资源配置和环保政策,实现经济、社 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经济学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和 环境的有限性,认为经济发展必须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04 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应用与 实践
资源环境经济学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秩序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 一种好方法
意识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的 变得更好
科技 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其生 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祯波,王明友,王猛.产权视角下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完 善[M].特区经济,2021. [2]刘玲伶.国际碳交易浅析_基于CDM_清洁能源开展机制_ 的碳市场[M].经贸论坛,2021. [3]骆华,费方域.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开展特征及其对我国的 启示[M].中国科技论坛,2021. 陈振宇.浅析如何建立中国碳交易模式[M]. [4]边莹.浅析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以及开展策略[M].中国 商界,2021. [5]孙海燕,孙杨.绿金时代:妙趣横生的绿色经济[J].中信出版 社,2021. [6]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J].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美元左右的收入
但是,
故事 还有另外一面
再看一看另 外一些数字
10
6%%
8
10 国内开发CDM 工程企业收益率仅在
左右
6%% 我国CDM 工程签发率不到
8 我国市场实际价格在 欧元/吨左右
从比照中 我们看到一些问题
1/3 10% 73% 6% 130亿 8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
未来何在?
秩序!
意识!
气候资 源特点
外部性 内部化
京都议定书
人们会对激 励做出反响
新的稀 缺资源
需求
供给 全球变暖 得到控制
碳交易市场 蓬勃开展了起来
05-08碳交易量及交易额趋势图
6000
5000 4000
4811
3000 2000 1000
0
2984
1745
《环境经济学》PPT课件
•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 论、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的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等
• 环境问题的宏观经济学研究: 经济发展的标准、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编辑ppt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微观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经济行为及相应经济变量的确定
• 道德中立的化学品—污染物是消费者需要的某种 商品的副产品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生产者的供给和消 费者的需求。撇开经济问题,大多数环境问题的 解决与政策无关,是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手到擒来 的事
编辑ppt
9
环境经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
•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对于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 我们有赖于市场使得生产者的供给与消费者的需 求相匹配,从而生产出“恰当”数量的污染(和 消费品)
•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和1997年纽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则
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国际环境运动时代到来的标志。
编辑ppt
12
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
《人类环境宣言》:“为了这一代和将来 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 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 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 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 许多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方面
的著作在这一时期出版,论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
编辑ppt
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环境经济学研究
• 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
➢ 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能解决环境问题 ➢ 在剖析市场经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
的经济手段和市场工具 ➢ 就环境经济政策、环境质量价值评估、环境管理具
• 环境问题的宏观经济学研究: 经济发展的标准、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编辑ppt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以微观经济单位(消费者、厂商)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经济行为及相应经济变量的确定
• 道德中立的化学品—污染物是消费者需要的某种 商品的副产品
•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生产者的供给和消 费者的需求。撇开经济问题,大多数环境问题的 解决与政策无关,是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手到擒来 的事
编辑ppt
9
环境经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2)
•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对于大多数的商品和服务, 我们有赖于市场使得生产者的供给与消费者的需 求相匹配,从而生产出“恰当”数量的污染(和 消费品)
• 1992年里约热内卢会议和1997年纽约环境与发展会议则
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国际环境运动时代到来的标志。
编辑ppt
12
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
《人类环境宣言》:“为了这一代和将来 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 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 和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 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
• 许多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方面
的著作在这一时期出版,论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之间的关系。
编辑ppt
15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环境经济学研究
• 从理论上分析产生环境污染的经济根源
➢ 传统的经济理论不能解决环境问题 ➢ 在剖析市场经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环境问题
的经济手段和市场工具 ➢ 就环境经济政策、环境质量价值评估、环境管理具
环境经济学课件
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确实定
➢ 补偿意愿法确定的环境公共物品需求 ✓ 假设条件:环境公共物品的产权属于社会公众 ✓ 具体的做法是:设计调查问卷,询问公众居民或公共
物品使用者,愿意接受多少金额补偿才可以放弃环境 公共物品的使用权。 ✓ 环境公共物品的社会总需求一般总是高估的
环境公共物品需求确实定
根据补偿意愿法确定的环境公共物品的社会总需求一 般总是高估的,为什么? ✓ 公众拥有环境资源的产权,自然期望他能得到更多、 更好的环境公共物品消费。如果出售这种权利,希望 得到的补偿也将大于他为防治污染而付出的费用。
三、环境公共物品的分类
➢ 有学者根据竞争性和排他性的有无公共物品分为四类
排他性
有
无
竞争
性
有
私人物 共同资
品
源
无 俱乐部 纯公共
物品
品
➢ 环境公共物品根本也可以分为3类 :
➢ 第一类是纯公共物品
➢ 第二类俱乐部物品 ➢ 第三类共同资源
准公共物品
拥挤性
➢ 根据环境公共物品在现实中的不同表现形态来分类, 大体可以分为3类 :
量和污染物削减水平
环境公共物品的最优产量决定
第四节 循环经济理论
一、循环经济的根本理论 1.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
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 旧的经济体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必须推动废弃型社会向循环型社会转变
2.循环经济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环境理论学家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循
环经济提出后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兴旺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相继将循环经济
存在价值是指人们为确保某种资源存在〔包括其知识 存在〕而自愿付出的费用,它是事物本来就存在的一 种经济价值,与人类存在与否无关。
环境经济学课件(PPT 48张)
27
思考题
下列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 A.收费的高速公路 C.路灯
)
B.收学费的学校 D.私人经营的商店
28
非排他性和 非竞争性
无市场 价格
无人生产 供给不足
市场失灵
29
市场失灵
市场不能提供充分的公共物品
价格不能调节资源配置
消费公共物品不必购买,可以搭便车(即免费消费)
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基础教育、基础设施
(2)、消费非排他性: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 除 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的这种性质,使得私人市场缺 乏动力,不能有效地提供商品和服务。
25
进一步来理解公共物品的性质
第一,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即增加一个消费者给供给者 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海上照明的灯塔)
第二,边际拥有成本为零。
第三,公共物品的非拒绝性
3
二、资源的稀缺性与选择
不是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 穷欲望而言的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 经济学为了解决稀缺性的问题而产生和存在的
4
三、机会成本
是指人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不得不放弃的另外 一种东西的数量或价值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我们要生产一种产品,就 要放弃生产其它产品,选择了一种机会就同时放弃 了其它机会。
37
贴现值的计算
未来第n年获得的效益和费用的现值:
B n PV (B ) n n 1r
C n PV (C ) n n 1r
累计n年的贴现值的计算:
B i PV (B ) i i 1 r i 0
n
C i PV (C ) i i 1r i 0
39
例 某建设项目有两个投资方案,其投资、经营成本及效益见 下表(贴现率日 r=8%): 年 方案一 方案二
环境经济学课件(PPT 48页)
44
正在执行的环境经济政策
由综合管理部门执行的政策: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城乡维护建设税 资源税 资源综合利用
45
综合利用利润留成环保投资 企业更新改造环保投资 清洁生产 环保产业 有益于环境的财政税收政策 银行环境保护贷款
46
“三同时”制度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 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 用。”
5
按照研究对象和领域划分:
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个体行为) 宏观经济学(总体行为)
6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为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是指 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通过研究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 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7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学单位 ➢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例如:水果 服装
24
二、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供给的普遍性,消费非排他性。 (1)、供给的普遍性: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 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2)、消费非排他性: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 除 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的这种性质,使得私人市场缺 乏动力,不能有效地提供商品和服务。
32
第二部分 成本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通过评 价各种项目方案以及政策所产生的效益和消耗的成 本,这其中也包括环境方面的效益和成本,权衡利 弊,指导决策。
33
正在执行的环境经济政策
由综合管理部门执行的政策:
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城乡维护建设税 资源税 资源综合利用
45
综合利用利润留成环保投资 企业更新改造环保投资 清洁生产 环保产业 有益于环境的财政税收政策 银行环境保护贷款
46
“三同时”制度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26条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 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 用。”
5
按照研究对象和领域划分:
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个体行为) 宏观经济学(总体行为)
6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为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是指 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通过研究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 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7
微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单个经济学单位 ➢解决的问题:资源配置 ➢中心理论:价格理论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
例如:水果 服装
24
二、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供给的普遍性,消费非排他性。 (1)、供给的普遍性: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向一个额外消 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成本为零。 (2)、消费非排他性:任何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而排 除 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公共物品的这种性质,使得私人市场缺 乏动力,不能有效地提供商品和服务。
32
第二部分 成本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通过评 价各种项目方案以及政策所产生的效益和消耗的成 本,这其中也包括环境方面的效益和成本,权衡利 弊,指导决策。
33
环境经济学课件
2、环境问题 、
产生原因: 环境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超过了“环境阈值” 产生原因: 环境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超过了“环境阈值”。 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的分类: (1)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 ) 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引起的灾害所致的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引起的灾害所致的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类生活的环境 所引起的环境质量退化, 所引起的环境质量退化,以及这种退化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 产和生活。 (2)微观环境问题与宏观环境问题 ) 微观环境问题:是指单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环境侵害或冲突。 微观环境问题:是指单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环境侵害或冲突。 宏观环境问题: 宏观环境问题:是指由于微观主体之间的环境侵害而引起的 环境整体质量的退化。 环境整体质量的退化。
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
一、环境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 -60年代,世界发生了“八大污染 世纪30- 年代 世界发生了“ 年代, 世纪 事件” 人们开始逐渐重视环境问题。 事件”,人们开始逐渐重视环境问题。
二、环境经济学的发展
(一)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环境经济学思想 1、1960年代,肯尼思 鲍尔丁的“宇宙飞船经 年代, 鲍尔丁的“ 、 年代 肯尼思•鲍尔丁的 济”理论 2、1962年,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 年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 3、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理论 、 年 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 4、1981年,里夫金和霍夫曼的“熵世界观”理 、 年 里夫金和霍夫曼的“熵世界观” 论 5、 1981年,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理论 、 年 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
S=fs(z1, …,zm)
钢铁厂生产的烟尘: 钢铁厂生产的烟尘:
环境经济学课件
22
• 固体废弃物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
• 占用农田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 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 引起大气污染
• 噪声引起的经济损失
23
• 生态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参数 选择
• 森林资源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
• 涵蓄水源功能的损失 • 固土功能降低的损失 • 森林生产能力减少
• 草原资源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
43
• 静态投入产出分析的数学模型
• 将实物表与价值表中所反映的国民经济中各类 产品、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与分配使用的平衡 关系,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与各种消耗间的平衡 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 表6-4——数学符号表示方法
44
•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记为 aij(i,j=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 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 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 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 用字母A表示。
• 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
• 恢复受损环境而支付的费用
13
• 影子工程法
• 为代替受破坏环境而修建的替代工程所花费的费用
• 人力资本发
• 非正常死亡、疾病、病休等造成的损失 • 医疗费开支增加 • 精神或心理上的代价
14
• 替代市场法
• 使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 环境物品的价值
• 后果阻止法、资产价值法、旅行价值法、工资 差额法
3
• 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四个假设
• 满足程度与经济福利水平可以用支付意愿衡量 • 个人货币值的累加值来计量社会福利 • 符合帕累托效率 • 社会净效益最大时,社会资源使用效率最高
• 固体废弃物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
• 占用农田对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 引起地下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 引起大气污染
• 噪声引起的经济损失
23
• 生态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参数 选择
• 森林资源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
• 涵蓄水源功能的损失 • 固土功能降低的损失 • 森林生产能力减少
• 草原资源破坏引起的经济损失
43
• 静态投入产出分析的数学模型
• 将实物表与价值表中所反映的国民经济中各类 产品、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与分配使用的平衡 关系,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与各种消耗间的平衡 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 表6-4——数学符号表示方法
44
•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记为 aij(i,j=1,2,…,n),它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 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 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就 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 用字母A表示。
• 恢复费用法或重置成本法
• 恢复受损环境而支付的费用
13
• 影子工程法
• 为代替受破坏环境而修建的替代工程所花费的费用
• 人力资本发
• 非正常死亡、疾病、病休等造成的损失 • 医疗费开支增加 • 精神或心理上的代价
14
• 替代市场法
• 使用替代物的市场价格来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 环境物品的价值
• 后果阻止法、资产价值法、旅行价值法、工资 差额法
3
• 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四个假设
• 满足程度与经济福利水平可以用支付意愿衡量 • 个人货币值的累加值来计量社会福利 • 符合帕累托效率 • 社会净效益最大时,社会资源使用效率最高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件
02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式包括粗放式开发和集约式利用。粗放式开发注重
资源的获取,而集约式利用则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03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影响
资源开发与利用会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权衡各种因
素,选择最优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资源保护政策
资源保护政策的定义
资源保护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
分析经济现象在某一时期内的均衡状态,不考虑时间因 素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静态分 析可用于研究某一时期内资源分配和环境污染的关系。
动态分析
考虑时间因素和经济系统随时间变化的影响,分析经济 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 动态分析可用于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以及 政策对经济系统的影响随时间的变化。
06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研究前 沿
研究领域扩展
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
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以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生态补偿与生态治理
研究如何通过生态补偿和生态治理手段,协 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探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与经济社会 发展的相互关系。
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
02 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
收益现值法等。
资源价值评估的应用
03
资源价值评估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具有广泛的
应用,如资源资产评估、资源开发项目评估等。
资源开发与利用
01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资源开发与利用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经济学
课程说明
教材: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马中)
其他参考材料: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1994清华大学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论文若干篇
考核
平时成绩:40%(作业:课堂练习2-3次、小 论文1-2篇)
期末考试:60%(闭卷考试)
2009秋季学期
2
课程内容
1. 绪论 2. 经济学理论基础 3. 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 4. 环境经济学的分析及评价方法 5. 环境经济政9秋季学期
21
经
济
与
环 环环 境 境境 的 提服 相 供务
互 的的 依 服替 赖 务代
性
2009秋季学期
22
环境提供的服务(功能)
提供生产中使用的自然资源 纳污 舒适性服务 生命支撑功能
➢ 环境服务的替代 ? ? ?
2009秋季学期
23
物 质 平 衡 模 式
2009秋季学期
24
环境资源与其他投入(人工资本)的可替代性 不可逆性:污染、物种灭绝
2009秋季学期
16
3、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
研究内容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经济制度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与外部性 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环境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
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 环境质量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资源开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2009秋季学期
14
基本特征: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
环境资源是产生环境服务的长期财富 环境资源长期的使用模式:长期内资源
利用的有效和最优
2009秋季学期
15
基本特征:可耗竭性、可替代性以及不可逆性
流量资源和存量资源
存量资源:动植物群体和矿产储藏 流量资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 ~其他: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可耗竭与不可耗竭
2009秋季学期
6
“看不见的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人仅仅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投资企业,因此他总是设法将 资金投入到其产品可能具有最大价值,或者能够换来最大量金钱或或 其他物品的企业中。于是每个人都力图将其资金投入到国内的企业, 并引导该企业生产最大价值的产品;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是有意增进公共 福利,也不知道究竟能增进多少……其实这种情形和其他很多情形一 样,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达到并不是每个人有意追求的目 标……
2009秋季学期
10
1、环境经济学的主题
三个主题
1. 效率 efficiency
经济如何避免自然资源和环境利用及配置的无效率 物质生产上的效率-配置上的效率
2. 最优 optimality
根据社会群体的一些综合目标来衡量 效率是最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
3. 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2009秋季学期
3
第一章 绪 论
环境经济学的主题 环境经济的基本特征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 可持续问题的由来
2009秋季学期
4
经济学
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的特性
有用性 稀缺性
2009秋季学期
5
价值
古典经济学
价值取决于劳动
新古典经济学
价值决定于交换(偏好和成本)
“最优” 通常没有考虑后代的需要 对 “最优”的追求需要用可持续要求来约束
2009秋季学期
12
2、环境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产权、效率和政府干预
环境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明确清晰
的可实施的私有产权 环境资源产权不存在或不明晰导致政府干预的
必要性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设计与应用
收费制度、财政补贴与信贷优惠、市场交易、押金制度
2009秋季学期
18
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 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环境问题
2009秋季学期
19
4、可持续问题的由来
几个问题
经济—环境的相互依赖性 增长的极限? 经济增长能够改善环境吗? 人口增长与环境
增 长 的 极 限
2009秋季学期
25
环境的极限
五大趋势
工业化的加速、人口快速增长、广泛的营养不 良、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和环境退化
模型包括
可供耕作的土地数量的极限 单位耕地农业产量的极限 可开发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极限 环境同化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能力的极限
2009秋季学期
26
经济学家关于环境极限的讨论
通过追逐个人的利益,他更经常地是增进了社会的利益,其效果 要比他真正想增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更好。
—斯密(1776),《国富论》
2009秋季学期
7
福利、经济效率
功利主义伦理学
个人如何获得愉悦或快乐? 个人效用与社会福利之间的联系
(广义)社会福利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某种效用函数。 (狭义)福利是全社会个体成员效用的加权之和。
资源配置/经济效率
若给定某些相当严格的条件,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 帕累托最优状态。(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市场失灵、外部性:以污染为例
2009秋季学期
8
生态经济学视角
经济系统:地球大系统的子系统
基本论点及理论基础 经济与环境系统相互依赖 热力学 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 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守恒) 第二定律:热自然地从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流动,热不能 100%地转化为功。(熵) 生态学:两个重要的概念 1. 稳定性:一个种群在遭受干扰后回到某种平衡态的倾向。 2. 弹性:生态系统受干扰后,保持其功能和有机结构的倾向。
2009秋季学期
9
环境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环境经济学初步形成为经济学的 一个分支学科。
1975年前,污染经济学(公害经济学)
污染防治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 污染控制的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意义上的污染控制最佳水平确定 引入环境污染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
1975年后,环境经济学
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环境经济体系手段的应用框架
价格机制对经济行为的调整 市场失灵:可通过适当的政策反应来纠正 ??是否存在环境服务的替代及其有效性
2009秋季学期
27
“增长的极限”的讨论
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eadows,D.L.)
课程说明
教材: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马中)
其他参考材料: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1994清华大学出版社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论文若干篇
考核
平时成绩:40%(作业:课堂练习2-3次、小 论文1-2篇)
期末考试:60%(闭卷考试)
2009秋季学期
2
课程内容
1. 绪论 2. 经济学理论基础 3. 环境经济学理论基础 4. 环境经济学的分析及评价方法 5. 环境经济政9秋季学期
21
经
济
与
环 环环 境 境境 的 提服 相 供务
互 的的 依 服替 赖 务代
性
2009秋季学期
22
环境提供的服务(功能)
提供生产中使用的自然资源 纳污 舒适性服务 生命支撑功能
➢ 环境服务的替代 ? ? ?
2009秋季学期
23
物 质 平 衡 模 式
2009秋季学期
24
环境资源与其他投入(人工资本)的可替代性 不可逆性:污染、物种灭绝
2009秋季学期
16
3、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
研究内容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经济制度与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与外部性 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环境经济学的分析研究方法
环境退化的宏观经济评估 环境质量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环境资源开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2009秋季学期
14
基本特征:经济决策的时间尺度
环境资源是产生环境服务的长期财富 环境资源长期的使用模式:长期内资源
利用的有效和最优
2009秋季学期
15
基本特征:可耗竭性、可替代性以及不可逆性
流量资源和存量资源
存量资源:动植物群体和矿产储藏 流量资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等 ~其他: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可耗竭与不可耗竭
2009秋季学期
6
“看不见的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人仅仅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投资企业,因此他总是设法将 资金投入到其产品可能具有最大价值,或者能够换来最大量金钱或或 其他物品的企业中。于是每个人都力图将其资金投入到国内的企业, 并引导该企业生产最大价值的产品;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 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是有意增进公共 福利,也不知道究竟能增进多少……其实这种情形和其他很多情形一 样,只是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达到并不是每个人有意追求的目 标……
2009秋季学期
10
1、环境经济学的主题
三个主题
1. 效率 efficiency
经济如何避免自然资源和环境利用及配置的无效率 物质生产上的效率-配置上的效率
2. 最优 optimality
根据社会群体的一些综合目标来衡量 效率是最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
3. 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2009秋季学期
3
第一章 绪 论
环境经济学的主题 环境经济的基本特征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领域 可持续问题的由来
2009秋季学期
4
经济学
研究对象: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的特性
有用性 稀缺性
2009秋季学期
5
价值
古典经济学
价值取决于劳动
新古典经济学
价值决定于交换(偏好和成本)
“最优” 通常没有考虑后代的需要 对 “最优”的追求需要用可持续要求来约束
2009秋季学期
12
2、环境经济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产权、效率和政府干预
环境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明确清晰
的可实施的私有产权 环境资源产权不存在或不明晰导致政府干预的
必要性
环境管理经济手段设计与应用
收费制度、财政补贴与信贷优惠、市场交易、押金制度
2009秋季学期
18
主要研究领域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价值评估及其作用 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国际环境问题
2009秋季学期
19
4、可持续问题的由来
几个问题
经济—环境的相互依赖性 增长的极限? 经济增长能够改善环境吗? 人口增长与环境
增 长 的 极 限
2009秋季学期
25
环境的极限
五大趋势
工业化的加速、人口快速增长、广泛的营养不 良、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和环境退化
模型包括
可供耕作的土地数量的极限 单位耕地农业产量的极限 可开发的不可再生资源的极限 环境同化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能力的极限
2009秋季学期
26
经济学家关于环境极限的讨论
通过追逐个人的利益,他更经常地是增进了社会的利益,其效果 要比他真正想增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更好。
—斯密(1776),《国富论》
2009秋季学期
7
福利、经济效率
功利主义伦理学
个人如何获得愉悦或快乐? 个人效用与社会福利之间的联系
(广义)社会福利是全社会所有人的某种效用函数。 (狭义)福利是全社会个体成员效用的加权之和。
资源配置/经济效率
若给定某些相当严格的条件,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达到 帕累托最优状态。(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市场失灵、外部性:以污染为例
2009秋季学期
8
生态经济学视角
经济系统:地球大系统的子系统
基本论点及理论基础 经济与环境系统相互依赖 热力学 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 化为另一种形式。(能量守恒) 第二定律:热自然地从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流动,热不能 100%地转化为功。(熵) 生态学:两个重要的概念 1. 稳定性:一个种群在遭受干扰后回到某种平衡态的倾向。 2. 弹性:生态系统受干扰后,保持其功能和有机结构的倾向。
2009秋季学期
9
环境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环境经济学初步形成为经济学的 一个分支学科。
1975年前,污染经济学(公害经济学)
污染防治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 污染控制的费用效益分析 经济意义上的污染控制最佳水平确定 引入环境污染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
1975年后,环境经济学
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环境经济体系手段的应用框架
价格机制对经济行为的调整 市场失灵:可通过适当的政策反应来纠正 ??是否存在环境服务的替代及其有效性
2009秋季学期
27
“增长的极限”的讨论
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eadows,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