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匀速圆周运动
高考物理复习知识点 :匀速圆周运动与向心力
![高考物理复习知识点 :匀速圆周运动与向心力](https://img.taocdn.com/s3/m/01db684ae518964bcf847c45.png)
来源:e度论坛
2013高考理综物理必修知识点
24.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Ⅱ
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注意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有哪些
![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4d30e0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f.png)
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有哪些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有哪些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中匀速圆周运动物理公式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高中物理学习方法高中物理学习总结和分析也是提分的关键。
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不重视物理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做题出现了问题之后,也不去反思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是计算错误,自己的数学能力有限,需要提高数学计算水平吗?还是说基础知识都没有记牢,连公式都用错了呢?还是做题过程中因为粗心而出现了小失误,导致整个解题过程出现了失误,需要以后多进行相关训练吗?物理解题过程出现失误的原因太多了,需要大家自己去总结和分析。
如果不去分析自己的短板究竟短在哪里,做题就没有意义。
仅仅知道自己出了错误是没有用的,不注意总结和分析,这一次在哪里跌倒,下一次还会跌倒在同样的地方。
高中物理高效学习方法一、扎实基础知识许多同学,对于高中物理知识和学习方法不够了解,在学习过程当中,认为学好物理,只要多做题就可以了,有没有过程不重要。
只注重大量练题,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积累。
同学们要知道,牢固的基础知识,才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高中物理不可能只考察难题,高考时大量题还是基础性的内容,比如物理学史等基础性的物理知识,需要大家理解加记忆。
即使是较难得高分的物理大题,解题过程也是由许许多多小知识点构成的,需要同学们把高中重点的基础知识记牢,在做题过程中才能及时回忆起来,融会贯通。
二、“刷题”,你真的会吗?不少同学把提升物理成绩寄托于题海战术,认为:数理化不就是“刷题”吗?事实上,做题在“精”不在“多”。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c7e35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3.png)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一、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沿着曲线轨迹运动的过程。
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这两种曲线运动。
1.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轨道上以恒定的速度做曲线运动。
在这种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速度方向不断改变,因此物体始终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2.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初速度,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作用,从而形成的曲线运动。
抛体运动可以分为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和斜上抛四种情况。
二、曲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1)线速度公式:v = rω其中,v表示线速度,r表示圆周半径,ω表示角速度。
(2)向心力公式:F = mv^2/r其中,F表示向心力,m表示物体质量,v表示线速度,r表示圆周半径。
2. 抛体运动公式(1)竖直上抛公式:h = v0t 1/2gt^2其中,h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v0表示初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2)竖直下抛公式:h = 1/2gt^2其中,h表示物体下落的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3)水平抛公式:x = v0t,y = 1/2gt^2其中,x表示物体水平位移,y表示物体竖直位移,v0表示初速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4)斜上抛公式:x = v0cosθt,y = v0sinθt 1/2gt^2其中,x表示物体水平位移,y表示物体竖直位移,v0表示初速度,θ表示抛射角,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三、曲线运动的应用曲线运动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1. 匀速圆周运动:汽车转弯、地球绕太阳公转等。
2. 抛体运动:投篮、投掷标枪等。
通过对曲线运动公式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各种曲线运动现象,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公式一、曲线运动的分类及特点在高中物理必修二中,我们学习到的曲线运动主要分为两大类:匀速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1d13d4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7.png)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以恒定的速度、恒定的方向在水平面上沿着圆周运动的运动,其运动规律可用牛顿第二定律及矢量运动定律来解释。
根据矢量运动定律可以得到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
v=rω
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r为物体运动的圆周半径,ω为物体的角速度。
角速度的定义为:
ω=2π/T
其中,T为物体在1周(即360°)内所用的时间。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得到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
v=r(2π/T)
这个公式表明,圆周运动的速度与物体所在圆周的半径和物体在1周(即360°)内所用的时间有关。
若物体所在圆周的半径为r,在1周(即360°)内所用的时间为T,则物体的速度为v=r(2π/T)
例如:一个物体在半径为5m的圆周上运动,在1周(即360°)内所用的时间为2s,那么该物体的速度为:v=5(2π/2s)=15πm/s。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简单明了,只要知道物体所在圆周的半径和物体在1周(即360°)内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
例如,在地球表面上,若一个物体的圆周半径为6378km,在1周内所用的时间为24小时,则该物体的速度为:v=6378km (2π/24h)=465.2km/h。
总之,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公式为:v=r(2π/T),其中,v为物体的速度,r为物体运动的圆周半径,T为物体在1周(即360°)内所用的时间。
知道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物体在圆周上的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68177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f.png)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公式呀!那就是线速度v 等于2πr 除以 T 啊!比如说,就像一个小朋友在转呼啦圈(这可不是瞎比喻哈),呼啦圈转一圈的时间就是周期 T,呼啦圈的半径就是 r 呀,那通过这个公式就能算出小朋友转呼啦圈时那圈圈运行的速度啦!
还有角速度ω 呢,等于2π 除以 T!想象一下钟表的指针在滴答滴答地走(是不是很形象),指针转一圈的时间就是 T,而它转动的快慢就是角速度ω 呀!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的哟!
还有向心加速度 a 呢,等于 v 的平方除以 r,也等于ω 的平方乘以 r 哟!这就好像一辆车在圆形赛道上跑(可不是开玩笑的哦),速度快或者弯道半径小,那车受到的向心加速度就大呢!很神奇吧!相信我,好好理解了这些公式,你对匀速圆周运动就会有更深的认识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8bd267e009581b6ad9eb5f.png)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请考生学习。
1.线速度V=s/t=2r/T
2.角速度=/t=2f
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
4.向心力F心
=mV2/r=m2r=mr(2/T)2=m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
(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物理网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第1页/共1页。
匀速圆周公式及结论
![匀速圆周公式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789b2d6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2.png)
匀速圆周公式及结论在我们探索物理世界的奇妙旅程中,匀速圆周运动可是一个相当有趣且重要的概念。
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匀速圆周公式及结论。
想象一下,你正在游乐场里坐旋转木马。
木马绕着中心轴不停地转啊转,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匀速圆周运动。
咱们先来说说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关键物理量。
线速度(v),就好比是木马在圆周轨道上奔跑的快慢。
它的大小等于弧长与时间的比值。
公式是v = Δs/Δt。
如果在一段时间Δt 内,木马走过的弧长是Δs,那这段时间内木马的线速度就是 v 啦。
角速度(ω)呢,就像是木马转动的“急切程度”。
它等于角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公式是ω = Δθ/Δt。
想象一下,木马转一圈,角度变化了2π 弧度,所用的时间是 T,那么角速度ω 就是2π/T 。
然后是周期(T)和频率(f)。
周期就是木马转一圈所用的时间,频率则是单位时间内转的圈数。
它们俩互为倒数,公式是 f = 1/T 。
接下来就是重点啦,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向心力(F)的大小可以用 F = m v²/r 来计算,其中 m 是物体的质量,r 是圆周运动的半径。
这就好像木马旋转时,有一股力量把它往中心拉,不然它就飞出去啦。
还有一个重要的公式是F = m ω²r 。
假如木马转得更快(ω 增大),或者离中心更远(r 增大),所需的向心力就会更大。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公式和结论的应用可不少呢!就说汽车在弯道上行驶吧,如果弯道的半径比较小,车速又太快,需要的向心力就会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能提供的最大值,这时候车子就可能失控打滑。
再比如,我们常见的卫星绕地球运动。
卫星要保持在特定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速度、轨道半径等都要满足相应的公式和结论。
如果速度不合适,卫星可就不能稳定地工作啦。
咱们回到最开始说的旋转木马。
当木马的速度、转动半径等发生变化时,我们能明显感觉到那种不同的“刺激感”。
有时候速度快了,感觉心都要飞出来;有时候半径小了,又觉得离心力特别大。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教学文档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ac57f1b482fb4daa58d4bdd.png)
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为了帮助高一的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物理,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准备了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
=Mv^2/R=mω^2*R=m(2π/T)^2*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
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2)做匀速
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以上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的高一物理匀速圆周运
动公式总结,更多精彩尽在查字典物理网,敬请关注!
第 1 页。
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公式是什么
![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公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338a67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e.png)
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公式是什么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公式是什么用自己话的总结归纳每一个知识点,争取做到全面无纰漏,探讨知识点背后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公式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高中物理怎样提分高中物理这门学科中,是有很多好用的“结论”的,记住这些结论,解题时会很轻松。
解决高中物理练习题时,要有“逻辑反推”的概念。
例如,一个物体,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向上就是“果”,但判断出它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也就是它为什么“向上”。
高中想要提升成绩不要关注自己“为什么错”,意思是不要总关注“自己的方法”错在哪里,应该去好好听听老师的解题方法,看看老师的方法是什么,如果你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不一样,你要找出区别。
学好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和科学的方法是关键,学习高中物理也重在学习思路和方法,学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们便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的提高解题的能力,提升成绩。
匀速圆周运动有关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有关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47632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4.png)
匀速圆週运动有关公式
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公式有:
1.线速度v = ΔS/Δt = 2πr/T = ωr = 2πrn,其中S代表弧长,t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n代表转速。
2.角速度ω = Δθ/Δt = 2π/T = 2πn,其中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3.周期T = 2πr/v = 2π/ω = 1/n。
4.转速n = 1/T = v/2πr = ω/2π。
5.向心力Fn = mrω^2 = mv^2/r = mr4π^2/T^2 = mr4π^2n^2。
6.向心加速度an = rω^2 = v^2/r = r4π^2/T^2 = r4π^2n^2。
7.线速度最小值vmin = √gr(过最高点时的条件)。
8.过最高点时的对杆的压力fmin = mg - √gr(有杆支撑)。
9.过最低点时的对杆的拉力fmax = mg + √gr(有杆)。
此外,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其实质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不变但方向始终指向圆心,这种运动是变速运动,因为其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同时,匀速圆周运动也是变加速运动,因为其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请注意,这些公式和概念是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基础,如果需要更深入的理解或应用,建议咨询物理专家或查阅相关教材资料。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计算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bd81ec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6.png)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计算匀速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路径上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现象。
它具有以下特点:1.速度大小恒定:在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沿圆周路径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2.速度方向变化: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物体在圆周路径上运动时,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始终指向圆心。
3.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向心加速度,其大小为a=v²/r,其中v为速度大小,r为圆周半径。
4.向心力:向心加速度是由向心力引起的,其大小为F=m*a,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
5.周期性: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每隔一定时间会回到起点,这个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
6.角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称为角速度,用ω表示。
其大小为ω=2π/T。
匀速圆周运动的计算公式如下:1.线速度v与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v=ω*r。
2.向心加速度a与速度v、半径r的关系:a=v²/r。
3.向心力F与质量m、向心加速度a的关系:F=m*a。
4.周期T与角速度ω的关系:T=2π/ω。
5.角速度ω与频率f的关系:ω=2π*f,其中频率f是单位时间内圆周运动的次数。
以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辆自行车以6m/s的速度在圆形路径上匀速运动,圆形路径的半径为6m,求自行车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
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a=v²/r,将速度v=6m/s和半径r=6m代入,得到向心加速度a=6²/6=6m/s²。
根据向心力公式F=m a,需要知道自行车的质量m,假设自行车质量为m=10kg,将向心加速度a=6m/s²和质量m=10kg代入,得到向心力F=106=60N。
一个物体在半径为5m的圆形路径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为ω=4π/s,求物体的线速度和周期。
根据线速度公式v=ωr,将角速度ω=4π/s和半径r=5m代入,得到线速度v=4π5=20πm/s。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doc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doc](https://img.taocdn.com/s3/m/df58184cf18583d0496459c8.png)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匀速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高中同学重点掌握的内容。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1.线速度V=s/t=2r/T2.角速度=/t=2/T=2f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4.向心力F=mV2/r=m2r=mr(2/T)2=m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1)条件:①物体在圆周上运动;②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
(2)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变化(大小不变而方向不断变化)的变加速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①是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力,它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某种力,相反,任何性质的力都可以作为向心力。
例如,小铁块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保持相对静止的原因是,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若圆盘是光滑的,就必须用线细拴住小铁块,才能保证小铁块同圆盘一起做匀速转动,这时向心力是由细线的拉力提供。
②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它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其方向一定指向圆心,是变化的(线速度大小变化的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指向圆心,它既要改变速度方向,同时也改变速度的大小,即产生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d8177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7.png)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匀速圆周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高中同学重点掌握的内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知识点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1)条件:①物体在圆周上运动;②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
(2)性质:匀速圆周运动是加速度变化(大小不变而方向不断变化)的变加速运动。
(3)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①是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力,它不是具有确定性质的某种力,相反,任何性质的力都可以作为向心力。
例如,小铁块在匀速转动的圆盘上保持相对静止的原因是,静摩擦力充当向心力,若圆盘是光滑的,就必须用线细拴住小铁块,才能保证小铁块同圆盘一起做匀速转动,这时向心力是由细线的拉力提供。
②向心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线速度的方向。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即为向心力,它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其方向一定指向圆心,是变化的(线速度大小变化的非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指向圆心,它既要改变速度方向,同时也改变速度的大小,即产生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高考必备
![高中物理公式,高考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17ecf29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3.png)
高中物理公式,高考必备有没有同学们因为物理知识的学习而苦恼不已呢?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整理一份关于高中物理公式的归纳总结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学习这门功课,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提升成绩。
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x/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6.位移s=V平t=V0t+at2/2=Vt/2t7.加速度a=(Vt-V0)/t(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a与V0反向(减速)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 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0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0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0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公式有哪些
![圆周运动公式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99319e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3.png)
圆周运动公式有哪些
质点在以某点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运动,即质点运动时其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
下面是高中物理中关于圆周运动的公式整理,一起来看吧!
1圆周运动公式
1、v(线速度)=S/t=2πr/T=ωr=2πrf (S代表弧长,t 代表时间,r代表半径) 。
2、ω(角速度)=θ/t=2π/T=2πn (θ表示角度或者弧度)。
3、T(周期)=2πr/v=2π/ω 。
4、n(转速)=1/T=v/2πr=ω/2π 。
5、Fn(向心力)
=mrω^2=mv^2/r=mr4π^2/T^2=mr4π^2f^2 。
6、an(向心加速度)
=rω^2=v^2/r=r4π^2/T^2=r4π^2n^2 。
7、vmax(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gr (无杆支撑)。
2圆周运动的特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角速度,周期,线速度的大小(注:因为线速度是矢量,"线速度"大小是不变的,而方向时时在变化)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线速度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与所用的时间Δ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或者角速度与半径的乘积。
线速度的物理意义:它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速度的矢量。
角速度的定义:半径转过的弧度(弧度制:360°=2π)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
(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恒定)
周期的定义: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转速的定义: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单位时间内旋转的圈数。
高一物理必修二匀速圆周运动学习重点【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二匀速圆周运动学习重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1e38d2976a20029bc642d58.png)
高一物理必修二匀速圆周运动学习重点【汇
总】
匀速圆周运动是圆周运动中,最常见和最简单的运动,因为速度是矢量,所以匀速圆周运动实际上是指匀速率圆周运动,这些都是高一物理必修二匀速圆周运动学习重点里所包含的精彩内容:一、考点理解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 (1)条件:①物体在圆周上运动;②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
二、公式解析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
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三、圆周运动实验 1、传动与同轴转动 2、向心力 3、向心力游戏 4、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5、车转弯
第 1 页共 1 页。
高三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高三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f79b02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f5.png)
高三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查字典物理网为宽敞高三的同学总结了高三物理知识点,关心大伙儿做高考前的总复习,高三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有哪些呢?请大伙儿认真阅读下文,相信能够关心大伙儿有效的复习这些知识点。
高考物理公式:匀速圆周运动公式总结
1.线速度V=s/t=2r/T
2.角速度=/t=2f
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
4.向心力F心=mV2/r=m2r=mr(2/T)2= m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要紧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能够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能够由合力提供,还能够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同时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总结:高三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差不多上高考专门重要的内容,欢迎同学们及时关注查字典物理网为您编辑的知识点归纳讲解,运用到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小结-精选文档
![高考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小结-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946657eb307e87101f696a6.png)
2019高考物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小结
匀速圆周运动的每一点的受力都是不同的,查字典物理网整理了匀速圆周运动公式,请大家认真阅读。
1.线速度V=s/t=2r/T
2.角速度=/t=2f
3.向心加速度a=V2/r=2r=(2/T)2r
4.向心力F心
=mV2/r=m2r=mr(2/T)2=m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2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以上是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的全部内容,查字典物理网希望考生可以认真掌握,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匀速圆周运动高中物理公式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相关推荐加速度a=(Vt-V0)/t(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a与V0反向(减速)则a<0)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a=(Vt-V o)/t只是测量式,不是决定式;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s--t 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位移:y=gt2/2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合速度Vt=(Vx2+Vy2)1/2=[V0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0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万有引力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注: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常见的力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力的合成与分解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 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动力学(运动和力)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超重:FN>G,失重:FN<G{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注: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 >0;吸收热量,Q>0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
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冲量:I=Ft{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0{Δp;动量变化Δp=mvt–mv0,是矢量式}v1′=(m1-m2)v1/(m1+m2)v2′=2m1v1/(m1+m2)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注: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f)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 =I2RtW合=mvt2/2-mv0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02/2)}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注: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00≤α<900做正功;900<α≤1800做负功;α=900不做功(力的方向与位移(速度)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重力(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正功,则重力(弹性、电、分子)势能减少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弹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