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导学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自己体验到实验成功的喜悦二、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第一课时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三、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过程)1、明确以上的学习目标2、完成以下的填空:(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_____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3)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展示过程)讨论:1、在这之前我们知道用什么方法能获得氧气吗?2、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为什么要加二氧化锰呢?二氧化锰在实验里起什么作用?它有什么特点?3、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二氧化锰有没有参加反应呢?如何来证明?你能设计实验来证实吗?4、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中的三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课堂训练)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1、实验室制取氧气,不选用的药品是()A高锰酸钾 B过氧化氢 C 氯酸钾 D空气2、从安全、环保、节能、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案是()A氯酸钾受热分解 B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C分离液态空气法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共同点是()A都需要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知识点二催化剂4、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C.二氧化锰在催化过程中所有的性质不变D.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过氧化氢放出更多的氧气5、在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的目的是()A使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 B 提高氧气的纯度C使其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D使产生的氧气更干燥知识点三分解反应6、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工业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 硫与氧气反应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7、关于分解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为一种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为两种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含义恰好相反D由一种反应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其他8、如右图所示,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的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图示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9、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课题 1:空气一、学习目标:1.认识空气的主要成分和构成。

2.经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实验的操作、察看和剖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察看实验现象并加以描绘,对有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说。

3.初步学会鉴识纯净物、混淆物。

4.经过学习初步认识有关氧气、氮气和罕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经过空气是一种可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课前知识累积】1.你对空气有哪些认识和认识?(若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2.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情境导入】猜谜1. “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 “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计离不了,生你身旁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研究:知识点 1:空气的构成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阅读】 P26 思虑达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研究】察看老师的演示实验2-1 ,达成下边表格实验结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检查气密性将焚烧匙中的过度红磷点燃快速放入集气瓶中反响停止,冷却到室温后翻开止水夹【沟通议论】请同学们联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议论,共同达成以下内容:1.写出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议论若操作不妥可能惹起如何的结果?【对照概括】认知趣像装置2、空气的成分【阅读】课文P27页内容按体积分数计算,大概是:氮气____,氧气 ____,罕有气体 ____,二氧化碳 _____,其余气体和杂质 _____。

知识点 2:纯净物和混淆物【阅读】课文 P27 页内容,【比较概括】物质纯净物混淆物观点特征举例联系★练习:判断以下物质属于混淆物仍是纯净物,并说明依照。

空气海水氧气石灰水冰水混淆物冰知识点 3:空气是一种可贵的资源【阅读】课本 P28~ 30 页内容,达成下边表格: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氮气罕有气体知识点 4:保护空气【阅读】课本 P30~ 32 页内容,达成:1、空气的污染源: ①(可吸入颗粒物)②主要有、、、等。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制取氧气1课时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授课类型:授新 一、学习目标1、⑴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方法。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 ⑴.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会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

⑵.学会边实验、边讨论、边探究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⑴.学生从中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⑵.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 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点、难点 1 氧气制取的实验操作方法 2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三、课前预习或复习引入 1、实验室用什么物质制取氧气? 3、实验室用什么样的装置制取氧气? 四、学习过程 (一)先学后教 1、研讨内容: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要先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均匀受热? 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二)训练反馈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氧化氢的分解。

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

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1) 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写出反应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

(2) 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 (填字母)。

(3) 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 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用B 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法,可利用此方法收集的原因是 。

(4) 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优点是 (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加热 ③需加热(5) 装置A 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编号)。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复习导学案【知识目标】1、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能说出氮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及空气的污染物;2、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硫、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并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3、掌握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具体操作步骤;4、能对两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判断5、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对一些典型的氧化反应进行分类【重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的选择【知识归纳】一、空气的组成:(1)法国的化学家 ________ 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结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约占空气体积的1/5(2)下图为实验室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观察并完成下列各题。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b、红磷的量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⑥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进水量少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分析: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的成分及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4 )混合物和纯净物①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海水、食盐、 _________ 等②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氮气、氧气、水、_________ 等③两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氮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通常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2咱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2咱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咱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观看、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

2.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份的用途并熟悉空气污染的危害。

3.如何指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式。

学习内容一 空气的组成 【学习指导】阅读讲义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加热氧化汞 (2)氧化汞――→加热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讲义中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2.什么缘故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的气体的1/5而不是全数呢? 【温馨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氧气,约为整体积的1/5,剩下不支持燃烧的氮气约占4/5。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空气中的要紧成份是氧气和氮气。

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整体积的1/5,而在咱们的实验中,什么缘故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存在的缘故有:(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没有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2.空气含氧量测定实验的关键:装置气密性好,红磷量要求足量且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才开始记录水面位置。

【反馈练习】1.空气成份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2.现有一充满空气的瓶子,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教学案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学习过程】一.定向入境1.揭题示标:投影本课题目标。

2.情境激趣: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利用家里的物品试一试)3.旧知回顾: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比呼出气体中的少,比呼出气体中的多。

二.自学建架知识模块——(一)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成分Ⅰ.个人自学1.阅读:P26内容2.建构:⑴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现象。

①文字表达式:现象:②文字表达式:现象:⑵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即学即练(10海南40)1777年,拉瓦锡推翻了“燃素说”,建立了燃烧氧化说。

他认为空气是由两种气体组成的,一种是能够帮助燃烧的,称为“氧气”;另一种是不能帮助燃烧的,称之为“窒息空气”——氮气。

拉瓦锡对空气组成认识的不足之处是。

Ⅱ.个人(小组)疑问知识模块——(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Ⅰ.个人自学1.思考: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2.实验演示:P27[实验2-1]3.建构:【探究实验】(1)将图2-1所示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加以标记。

(2)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满红磷,将胶管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实验讨论】⑴点燃的红磷(用燃烧匙)为什么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如果将点燃的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结果又如何?⑵为什么要等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⑶如果实验中,红磷在集气瓶里已经消耗完,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为什么?⑷拉瓦锡的实验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我们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有没有可能大于1/5?3.即学即练下列操作中,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小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导致导致倒吸进集气瓶内的水大于集气瓶容积1/5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三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初三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氧气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 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 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课前预习】1.水为什么进不到倒扣的杯子中去?2.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3.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课堂探究】【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第26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实验探究】实验目的①认识红磷在氧气中燃烧②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选择能消耗氧气,并且不产生新的气体的燃烧反应-------红磷的燃烧实验装置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总结实验结论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4.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中?5.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6.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7.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8.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9.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10.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11.为什么要等集气瓶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12.?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13.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14.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上述实验可以知道氮气的什么性质?【有效训练】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_人教新课标版课题1空气第2课时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什么样的 性质?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4.阅读课本 P29-30,讨论以下问题 (1)稀有气体包括哪几种? 备 注
(2)稀有气体的性质:
(3)稀有气体的用途:
三、保护空气 【阅读与交流】阅读课本 P30 有关保护空气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主30 页,共同交流下列问题 1.阅读课本 P28,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阅读课本 P28-29,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氮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中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结合实验和日 常生活经验,讨论以下问题: (1)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这种现象说明氮气能不能燃烧?
C.只②,③和④
2.据报道,现在许多城市交通主干道的空气严重超标污染,其主要原因是( A. 煤燃烧所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B. 几十万辆汽车,摩托车等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C. 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水,废气造成的 D. 不断地降雨和各种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 1 空气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了解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3.了解空气污染危害,知道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各为多少? 备 注
(2)空气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分别是由哪些污染物造成的?
(3)你认为应当如何防止或控制空气的污染?
四、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拓展阅读】课本 P31“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我国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导学案一、单元教学分析教材从空气(课题1)开始,介绍空气成分及用途,然后引入空气重要的气体一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法(课题2、3),对氧气进行了初步介绍。

氧气的性质和制法为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提供了事实材料,也为概括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提供了依据,这部分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而且还能在实验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双能通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二、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及其成分的学习,学生很容易接受,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道其重要,却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学生在小学自然科学中对空气和氧气已有介绍,但对氧气的性质及制取缺乏系统了解,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初步了解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三、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成分及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制取方法及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科学的实验方法,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单元重、难点1、重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2)氧气的化学性质,制取原理及实验操作(3)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气反应的认识(4)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2、难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操作(3)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五、教法、学法指导(1)对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可以使用探究教学法,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假设,根据科学家的探究原理,由学生分析,小组讨论,设计实验,老师演示完成。

(2)“氧气的化学性质”,可采用实验等学法和小组学习法,进行分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学习观察,描述化学实验现象。

(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可先理论上学习,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导学案(导学案)

上学期九年级化学科第二单元导学案课题:空气(1)第1课时备课人:化学组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日期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2.会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习重、难点:会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一、课前先学预习内容:(课本26——27页;)尝试完成以下内容: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它约占空气体积的,稀有气体约占,二氧化碳约占,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

2.从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外壁出现了液滴,证明空气中含有,盛有石灰水的瓶子放置久了会出现一层白膜,证明空气含有,酒精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证明空气含有,酥脆的饼干露置于空气中变软,证明空气含有。

二、课堂探究1.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甲生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在燃烧内盛放过量的红磷,点燃后立即放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化学方程式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结果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原因可能是、。

(3)丙生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4)若仍用木炭代替红磷,能否保证实验成功?(5)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简要说明理由2、我们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下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三.巩固练习: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汤姆逊C、普利斯特里D、舍勒3.()在校运动会上,100 m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五氧化二磷C.水蒸气D.二氧化碳4.()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右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课题3制取氧气第1课时
B.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不变
【课堂思考】实验2-5和实验2-6证明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够产生氧气,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如何收集氧气呢?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实验装置图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课后拓展】
1.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从端进入
一、思考与交流】
1.描述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刚开始时木条不复燃,而加入二氧化锰以后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二氧化锰在实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是什么?
4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看法?
【演示实验】实验2-6
【思考与交流】
1.仔细观察实验2-6,你发现了哪些反常的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通过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实验,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的方法,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并学习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空气和氧气性质有何不同?
【新知探究】
【引入新课】在电视广告上我们常看到围棋大师聂卫平代言的“氧立得”的广告,这是一种制氧气的器械,在实验室里我们又该如何来制备氧气呢?
2.瓶内装满水,氧气从端进入,水从端排出。
【讨论与交流】
1.你能根据我们刚刚所学的内容搭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吗?
2.实验的操作步骤是怎样的?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3.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课后巩固】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MnO2B.H2O2C.空气D.KMnO4
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备氨气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导学案

课题: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内容学习注解【复习目标】(1)知道空气的成分以及空气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2)知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装置、收集、验满、检验方法、步骤)(3)能正确判断“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4)能正确判断纯净物、混合物。

【复习重难点】识记基础知识并用之解决具体问题。

【复习过程】一、自我检测,自我梳理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78%、21%、稀有气体、_________0.03%、其它气体和杂质。

2.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用如图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现象:结论:(1)分析实验结束后剩余气体具有那些性质?(2)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3)能否用硫、铁、木炭代替红磷,为什么。

3.氮气的用途与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常用作,如:食品包装充氮以防腐。

医疗上可用液氮作冷冻麻醉。

4.稀有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性质不活泼,主要用途:作;制造多种用途的;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5.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它溶于水;加压降温后变为的液体,继续降温变为的雪花状的固体。

内容学习注解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具有性。

7.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的气体;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9.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发出明亮的色火焰,放热,生成有的气体,其反应方程式为:。

10.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色固体,其反应的方程式为:,在做此实验时,瓶底要铺一层沙或水,其目的是.11.氧气的用途是和。

1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固体加热)反应原理:、。

收集方法:(1)排水法根据是(2)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是。

.实验装置如右图:⑴试管口要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

⑵伸入试管中的导气管不能过长,原因是。

⑶若用高锰酸钾须在试管口放,原因是。

⑷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

⑸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要平铺在试管底部,目是。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空气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

由于看不见又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对空气到底是什么不十分清楚。

因为在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流动形成风等,所以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气作为初中化学中学习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

此外,还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天然物质。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课题1 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理解什么是纯净物、混合物,并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了解空气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多媒体、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水、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红磷。

一、导入新课师:空气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可对空气的组成,相信大家都不十分的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二、推进新课[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

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

空气的主要成分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为了搞清楚这一问题,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其中,最有名的是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他借助天平,以液态的金属汞作为研究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最终研究出了空气的成分。

[图片展示][分析]拉瓦锡最早用实验得出了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探究1.实验导入师:下面仿照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学习目标】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

2.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3.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学习内容一 空气的组成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26-2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拉瓦锡实验的原理:(1)汞+氧气――→加热氧化汞 (2)氧化汞――→加热汞+氧气实验现象分析:实验(1)中的现象是银白色的液体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容器里空气体积减少约1/5,消耗掉的是氧气;容器里剩余的约4/5体积的气体是氮气。

实验(2)中的现象是红色的粉末变成了银白色的液体。

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课本中实验2-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讨论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样的气体?2.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钟罩或集气瓶内的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温馨交流】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2.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氧气,约为总体积的1/5,剩下不支持燃烧的氮气约占4/5。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

【名师归纳】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可能存在的原因有:(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没有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2.空气含氧量测定实验的关键:装置气密性好,红磷量要求足量且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才开始记录水面位置。

【反馈练习】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2.现有一充满空气的瓶子,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D )A .木炭B .硫磺C .铁丝D .红磷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 A .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B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 .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 .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①液面上升小于1/5的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未待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它们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是燃烧生成物是气体,反应前后瓶内压强无变化,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学习内容二 混合物和纯净物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27页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符号表示,如:氮气(N 2)、氧气(O 2)、二氧化碳(CO 2)、红磷(P)、五氧化二磷(P 2O 5)。

2.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讨论交流】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温馨点拨】 混合物分离、提纯混合纯净物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纯净物组成的。

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关键是看这种物质由几种物质组成。

【反馈练习】1.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B ) A .碘酒 B .蒸馏水 C .可乐饮料 D .铝合金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C )A.氢气B.冰水C.空气D.镁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C)A.糖水、白酒 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 D.氮气、氧气4.下列物质:①海水②铜③食盐水④空气⑤氮气⑥泥水⑦二氧化碳⑧矿泉水中,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④⑥⑧;(2)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⑤⑦。

学习内容三空气的用途、污染和防治【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28-3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常见气体的用途①氧气:供呼吸,如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如燃料燃烧,炼钢等。

②氮气: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③稀有气体(氦、氖、氩、氪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

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和臭氧。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空气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的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空气的措施: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以保护大气。

【名师归纳】1.氮气和稀有气体作为保护气,是利用它们的稳定性,但稳定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每日空气质量的高低变化就是保护空气的前提。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有针对性地改善环境状况,是我们常常采取的一种措施。

现在很多城市都有空气质量的监测和日报。

【反馈练习】1.不同寻常的低温会导致北极上空形成臭氧洞。

臭氧(O3)属于(B)A.氧气 B.空气污染物C.混合物 D.稀有气体2.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

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B)A.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3.由于森林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某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4.请从①氢气②氮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氦气等六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⑤;(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③;(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②;(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④。

课题2 氧气【学习目标】1.知道氧气的性质,掌握硫、磷、碳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2.认识化学反应,掌握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等概念。

【重点难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2.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学习内容一氧气的性质【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33-3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密度略大的气体。

它不易溶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183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 ℃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2.氧气的检验操作方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氧气具有助燃性。

3.氧气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分为3个小组,第1小组演示木炭燃烧的对比实验;第2小组演示硫燃烧的对比实验;第3小组演示铁丝燃烧的对比实验,然后填写下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具有氧化性。

【讨论交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有何作用?火柴起什么作用?为何要待火柴快燃尽时,才将铁丝伸入氧气中?【温馨点拨】防止反应时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引燃;以免火柴燃烧消耗氧气。

【名师归纳】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

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反馈练习】1.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C)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2.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B)A.具有可燃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学习内容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35页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举例 木炭、红磷等与氧气的反应石蜡燃烧、木炭燃烧等相互联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1.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而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2.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它发光、放热。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它不发光,但放热。

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

【讨论交流】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是什么类型的反应? 【温馨点拨】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蜡烛+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名师归纳】1.氧化反应中的“氧”不能单纯理解为氧气。

2.缓慢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

【反馈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 .氧化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物质,因为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化合反应必须是物质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的物质只有一种C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D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所属反应类型正确的是(C ) A .硫——黄色火焰——化合反应 B .红磷——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C .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D .木炭——白色火焰——化合反应3.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都产生火焰 B .都放出热量C .都是化合反应D .都会生成纯净物4.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都是化合反应;②都与氧气反应;③生成物都是氧化物;④反应都放出大量的热;⑤反应条件都是点燃;⑥都是气体与固体反应……(只答四点即可)(2)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或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或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课题3 制取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过程。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重点难点】1.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2.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学习内容一 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3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